找讀后感
我最喜歡讀的是《魔法師的帽子》這本書。
書中充滿了大膽的幻想和奇異的想象,把木民谷里的一群小動物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xiàn)。
如木民爸爸的沉靜、木民媽媽的勤勞和寬容,小木民矮子精的機智和善良,以及斯偌爾克兄妹的天真活潑,還有赫木倫的聰明和同情心,都被作家---圖韋.楊松描述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表現(xiàn)了兒童樂天的性格和冒險的精神。
魔帽所引出的故事情節(jié)變幻莫測,驚險離奇,引人入勝,令人神往。
其中,最后一章最語重心長。
寫了小嗅嗅告訴小木民矮子精他要走之后就收拾好行李,用口琴吹著《所有的小動物都應(yīng)該在尾巴上打上蝴蝶結(jié)》這首歌走了。
他把這件事告訴了某甲和某乙,某甲和某乙安慰小木民矮子精,并決定把手提包時的東西給他看。
打開一看,只見是一塊黑豹頭一樣大的紅寶石在面前……后來木民媽媽開了一個大型慶祝會。
在慶祝會中,那位魔法師出現(xiàn)了,他拿起那塊紅寶石,對大家說:“我得拿走這塊紅寶石,但我可以實現(xiàn)大家的每一個愿望。
”于是,每個人都說出了愿望,并且實現(xiàn)了。
最后,魔法師走了。
我想:書中所寫的自然美景和天文地理知識對無數(shù)少年兒童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啟示作用。
故事的結(jié)尾寫木民谷居民將寶石給了魔法師,魔法師滿足了大家的種種愿望,這種和諧自然、令人驚嘆的結(jié)尾,更讓讀者回味無窮,久久難忘。
找讀后感!!急!~~~
《我有一個夢想》讀后感 讀到我有一個夢想,我對此文非常崇敬。
這樣震撼人心,激勵斗志,充分論理,洋溢熱情,堅定信念,邏輯嚴密的演講很少見。
不論從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上都可稱得上極品。
他的演講,揭露問題一針見血,毫不隱晦,明明白白。
你看:“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
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質(zhì)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
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并且意識到自己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
” 他的演講,提出斗爭的目的要求十分的清楚和堅定。
他說:“現(xiàn)在有人問熱心民權(quán)運動的人,‘你們什么時候才能滿足?’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難以形容的野蠻迫害,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只要我們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軀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車旅館和城里的旅館找到住宿之所,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動范圍只是從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小貧民區(qū)轉(zhuǎn)移到大貧民區(qū),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個黑人不能參加選舉,只要紐約有一個黑人認為他投票無濟于事,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不!我們現(xiàn)在并不滿足,我們將來也不滿足,除非正義和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
他的演講,對前途充滿激情和希望。
他說:“如果美國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這個夢想必須實現(xiàn)。
讓自由之聲從新罕布什爾州的巍峨峰巔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紐約州的崇山峻嶺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賓夕法尼亞州阿勒格尼山的頂峰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科羅拉多州冰雪覆蓋的洛基山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加利福尼亞州蜿蜒的群峰響起來
不僅如此,還要讓自由之聲從喬治亞州的石嶙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田納西州的了望山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每一片山坡響起來。
當(dāng)我們讓自由之聲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每一個大小村莊、每一個州和每一個城市響起來時,我們將能夠加速這一天的到來,那時,上帝的所有兒女,黑人和白人,猶太教徒和非猶太教徒,耶穌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將手攜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靈歌:‘終于自由啦!終于自由啦!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于自由啦!’” 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不只是美國黑人的夢想,實際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夢想。
他不愧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他不應(yīng)該只屬于美國人民,也應(yīng)該屬于中國人民,屬于世界人民。
為什么找不到讀后感
記得曾今有過一個拒絕讀書的小姑娘對我說,只要讀了書,老師就要我們寫讀后感,我不想讀書。
我想,我們能不能讓學(xué)生為讀書而讀書,而不是為寫讀后感而讀書;讓學(xué)生因渴望與更多人分享自己熱愛的書而寫讀后感,而不是為完成必交作業(yè)而寫讀后感;讓學(xué)生因心弦被書撥動而寫出感想感悟,而不是讀了老師規(guī)定而自己不喜歡的書硬擠出的應(yīng)付文字。
教育的核心是喚醒,而不是使人僵化的機械化、程式化教學(xué),教師要做的更多是喚醒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渴求,是點燃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力、思想力。
我們?nèi)绾尾拍茏寣W(xué)生為了分享,為了抒發(fā),為了思考,為了自己想寫讀后感而寫呢
讓他們讀自己喜歡的書。
老師可以推薦,但不必強求學(xué)生讀。
如果老師的推薦足以直抵心靈,學(xué)生不僅不會反感,還會同樣喜歡。
倡導(dǎo)寫讀后感,而不必強求。
為讀后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臺——讀書會、班級博客、墻報、校報等,不僅能互相學(xué)習(xí),還能激勵更多的學(xué)生寫,同時也允許不寫。
教育是相信的事業(yè),我們相信學(xué)生,學(xué)生就會朝著我們相信的方向成長起來。
所以,在我們做出決定前,一定要先啟動好意。
作為作業(yè)布置的讀后感,一學(xué)期有一兩次就行。
明確告訴學(xué)生,作為作業(yè)的讀后感主要目的是為了學(xué)習(xí)怎么寫。
不必讀了每本書都寫,平時讀后想寫就寫。
對讀后感的要求要放寬,長短不限,哪怕就一句話,只要表達的是真情實感和自己獨到見解的,都要予以肯定。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在現(xiàn)實中又總是去干涉學(xué)生的興趣——讀什么書,怎么讀,讀前讀后要做些什么,一一布置好了,可學(xué)生卻興趣索然了,因為這是“被”的。
在寫讀后感的問題上,教師的寬容和信任,一定會收獲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就像李娟給了中國文壇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