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西方音樂史 請達(dá)人推薦幾本好的書。
音樂(第5版) 克雷格?萊特 (CRAIG WRIGHT)、余志剛、 李 生活?讀?新知三聯(lián)書店 海頓 克勞迪婭·瑪麗亞尼斯佩爾 人民音樂出版社莫扎特 弗里茨·黑嫩伯格、 徐靜華 人民音樂出版社貝多芬 馬丁?格克 人民音樂出版社舒伯特 希爾馬、 王劍南 人民音樂出版社 羅伯特?舒曼 巴巴拉·邁爾、 杜新華 人民音樂出版社克拉拉?舒曼 莫尼卡·施蒂克曼、 杜新華 人民音樂出版社李斯特 赫爾姆、王慶余、 胡君亶 人民音樂出版社弗雷德里克?肖邦 尤爾根·羅茨、 寧瑛 人民音樂出版社
西方音樂史上排名前五十位的古典作曲家最經(jīng)典作品
巴洛克時期(1)蒙臺威爾第(1567~1643):由文藝復(fù)興時期跨越到巴洛克時期的意大利作曲家。
推薦曲目:1.牧歌選輯。
2.晚禱(1610年)。
3.歌劇《奧菲歐》。
(2)柯瑞里(1653~1713):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推薦曲目:1.十二首大協(xié)調(diào)曲OP.6。
2.小提琴奏鳴曲集OP.5(包括著名的《佛利亞》)。
(3)浦賽爾(1659~1695):英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歌劇《狄多與阿尼亞斯》。
2.歌劇《仙后》。
3.歌曲選輯。
4.頌歌選輯。
(4)D?史卡拉第(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
推薦曲目:奏鳴曲集(鋼琴、大鍵琴、風(fēng)琴均有,可任選)。
(5)庫普蘭(1668~1733):法國作曲家、風(fēng)琴家。
推薦曲目:1.《皇家音樂會》組曲。
2.大鍵琴作品選輯。
(6)韋瓦第(1657~1741):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
推薦曲目:1.《四季》(春 )(夏 )(秋 )(冬 )小提琴協(xié)奏曲。
2.十二首協(xié)奏曲集《和諧的幻想》OP.3。
3.其它的各式協(xié)奏曲數(shù)量繁多,獨(dú)奏樂器,包括小提琴、古中提琴、大提琴、吉他、曼陀林、魯特琴、長笛、短笛、雙簧管、低音管、小號等等,讀者們可自行挑選自己喜愛的樂器來欣賞。
4.D大調(diào)光榮頌RV五八九。
5.圣母悼歌。
6.圣母贊美歌。
(7)泰雷曼(1681~1676):德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餐桌音樂。
2.協(xié)奏曲選輯。
3.組曲選輯。
(8)拉摩(1683~1764):法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大鍵琴作品選輯。
(9)巴哈(1685~1750):德國作曲家、風(fēng)琴演奏家,人稱《音樂之父》。
推薦曲目:1.《布藍(lán)登堡協(xié)奏曲(共六首) 》。
2.小提琴協(xié)奏曲(A小調(diào)、E大調(diào)及D小調(diào)雙小提琴)。
3.管弦樂組曲(共四首)。
4.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共六首BWV1001~1006)。
5.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共六首BWV1007~1012)。
6.大提琴奏鳴曲BWV1027~1029。
7.魯特琴作品(BWV995~1000)。
8.管風(fēng)琴作品選輯(包含D小調(diào)觸技曲與賦格曲BWV565以及C小調(diào)帕薩卡里亞舞曲與賦格曲BWV582)。
9.三重奏鳴曲(BWV525~530)。
10.郭德堡變奏曲BWV 988。
11.平均律鋼琴曲集(共二冊BWV846~869,BWV870~893)。
12.賦格的藝術(shù)BWV1080。
13.清唱劇選輯(包含BWV118,140,147)。
14.B小調(diào)彌撒曲BWV232。
15.馬太受難曲BWV 224。
16.圣約翰受難曲BWV245。
(10)韓德爾(1685~1759):德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水上音樂之I 之II (組曲)。
2.《皇家煙火》組曲。
3.十二首大協(xié)奏曲OP.6。
4.《亞歷山大的盛宴》大協(xié)奏曲。
5.雙簧管協(xié)奏曲(G小調(diào)和降B大調(diào))。
6.管風(fēng)琴協(xié)奏曲《杜鵑與夜鶯》OP.4 NO.4。
7.豎琴協(xié)奏曲OP.4 ,NO.6。
8.大鍵琴組曲第一集(包括《快樂的鐵匠 》)。
9.神劇《彌賽亞 》。
10.歌劇選曲(任選)。
(11)塔替尼(1692~177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推薦曲目:1.《魔鬼的顫音》小提琴奏鳴曲。
2.柯瑞主題變奏曲。
(12)裴高賴西(1710~1736):意大利作曲家。
推薦曲目:圣母悼歌。
二、古典時期(1)葛路克(1714~1787):由巴洛克后期跨越到古典時期的德國歌劇作曲家。
推薦曲目:歌劇《奧菲歐與幽麗狄彩》。
(2)海頓(1732~1809):奧國作曲家,有《交響曲之父》的美譽(yù)。
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四十五號《告別》、第八十三號《母雞》、第八十八號、第九十二號《牛津》、第九十四號《驚愕 》、第九十六號《奇跡》、第九十九號、第一○○號《軍隊》、第一○一號《時鐘》、第一○三號《鼓聲》、第一○四號《倫號 》。
2.弦樂四重奏OP.3NO.5《小夜曲》、OP.64NO.5《云雀》、OP.74NO.3《騎士》、OP.76NO.2《五度》、NO.3《皇帝》、NO.4《日出》、NO.5《廣板》。
3.降E大調(diào)小號協(xié)奏曲。
4.大提琴協(xié)奏曲(兩首)。
5.神劇《創(chuàng)世紀(jì)》與《四季》。
6.鋼琴奏鳴曲(任選)。
(3)莫扎特:(1756~1791):奧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第三五~四一號交響曲。
2.鋼琴協(xié)奏曲第一九~二七號。
3.小提琴協(xié)奏曲第三~五號。
4.長笛協(xié)奏曲(二首)。
5.長笛與豎琴協(xié)奏曲K.229。
6.豎笛協(xié)奏曲K.622 。
7.低音管奏曲K.191。
8.法國號協(xié)奏曲(四首)。
9.交響協(xié)奏曲(K.364和K.297b)。
10.鋼琴奏鳴曲K.310、K.330~333(331 )、K.457、K.545 。
11.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任選)。
12.弦樂四重奏第一四~二三號。
13.豎笛五重奏K.581。
14.法國號五重奏K.407。
15.小夜曲K.239、K.320、K.525 、K.361。
16.歌劇《女人皆如是》、《康?喬望尼》、《費(fèi)加洛婚禮 》、《魔笛》。
17.C大調(diào)彌撒曲《加冕》。
18.安魂曲K.626。
19.長笛四重奏(共四首)。
20.鋼琴三重奏(共八首)。
(4)鮑凱利尼(1743~1805):意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
推薦曲目:1.降B大調(diào)大提琴協(xié)奏曲。
(5)貝多芬(1770~1827):德國作曲家,有《樂圣》的美譽(yù)。
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一~九唬(第五號命運(yùn) )(第九號英雄 )。
2.鋼琴協(xié)奏曲第一~五號。
3.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
4.鋼琴奏鳴曲第八號《悲愴》、第十四號《月光 》、第二一號《華德斯坦》、第二三號《熱情》、第二六號《告別》、第二九號《漢馬克拉維亞》、第三十~三二號。
5.小提琴奏鳴曲第五號《春》、第九號《克羅采》。
6.大提琴奏鳴曲第三號、第五號。
7.弦樂四重奏第七~十號、第十三、十四號。
8.鋼琴三重奏學(xué)五號《幽靈》、第七號《大公》。
9.序曲選輯。
10.浪漫曲 (G大調(diào)與F大調(diào))。
11.三重協(xié)奏曲OP.56。
12.歌劇《費(fèi)黛里奧》。
13.莊嚴(yán)彌撒曲OP.123。
14.給愛麗絲 。
15.綺想輪旋曲 。
三、浪漫時期(1)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推薦曲目:1.二十四首無伴奏小提琴隨想曲。
2.第一、二號小提琴協(xié)奏曲。
3.摩西幻想曲。
4.《心中類亂》主題變奏曲5.小提琴與吉他的奏鳴曲(任選)。
(2)韋伯(1786~1826):德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第一、二號豎笛協(xié)奏曲。
2.鋼琴曲《邀舞》。
3.降B大調(diào)豎笛五重奏。
4.《磨彈射手》序曲、《奧伯龍》序曲、《尤里安得》序曲。
5.歌劇《魔彈射手》。
(3)麥亞白爾(1791~1686):德國歌劇作曲家。
推薦曲目:加冕進(jìn)行曲(選自歌劇《預(yù)言家》)。
(4)羅西尼(1792~1868):意大利歌劇作曲家。
推薦曲目:1.歌劇序曲選輯。
2.歌劇《塞維亞的理發(fā)師》。
3.歌劇《賽米拉密德》。
4.歌劇《灰姑娘》。
5.弦樂奏鳴曲(共六首)。
6.圣母悼歌。
(5)董尼才悌(1797~1848):意大利歌劇作曲家。
推薦曲目:1.歌劇《拉默摩的露西亞》。
2.歌劇《唐?巴斯瓜雷》。
3.歌劇《愛情靈藥》。
4.歌劇《聯(lián)隊之花》。
5.歌劇《寵姬》。
(6)舒伯特(1797~1828):奧國作曲家,人稱《歌曲之王》。
推薦曲目:1.第五、第八、第九號交響曲。
2.鋼琴與弦樂五重奏曲《鱒魚 》。
3.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
4.即興曲D.899、D.935、D.946。
5.樂興之時D.780。
6.鋼琴奏鳴曲D.557、D.571 D.556、D.784、D.845、D.894、D.850、D.958、D.960。
7.《阿貝鳩尼》奏鳴曲D.821。
8.第一號、第二號鋼琴三重奏。
9.流浪者幻想曲D.760。
10.聯(lián)篇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天鵝之歌》。
11.歌曲集(任選)。
12.八重奏D.803。
13.弦樂五重奏D.956。
14.小提琴奏鳴曲(四首)。
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7)白遼士(1803~1869):法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幻想交響曲 。
2.序曲集(包括《羅馬狂歡節(jié)》、《李爾王》、《海盜》等)。
3.哈洛德在意大利(包含中提琴主奏的主題交響曲)4.歌曲集《夏夜》。
5.羅密歐與茱麗葉(戲劇交響曲)。
(8)葛令卡(1804~1857):俄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露斯蘭與魯密拉》序曲。
2.降E大調(diào)六重奏。
3.管弦樂曲《卡瑪琳絲卡亞》、《馬德里之夜》。
(9)孟德爾頌(1809~1847):德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三號《蘇格蘭 》、第四號《意大利 》、第五號《宗教改革》。
2.E小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OP.64。
3.鋼琴協(xié)奏曲(二首)。
4.《芬加爾洞窟》序曲。
5.戲劇音樂《仲夏夜之夢 》。
6.降E大調(diào)弦樂八重奏。
7.第一、二號鋼琴三重奏。
8.大提琴奏鳴曲(二首)。
9.無言歌。
10.神劇《以利亞》。
(10)蕭邦(1810~1849):波蘭鋼琴家、作曲家。
推薦曲目:1.第一、二號鋼琴協(xié)奏曲。
2.練習(xí)曲(二七首)。
3.前奏曲(二六首)。
4.圓舞曲(十四首)。
5.夜曲(二一首)。
6.鋼琴奏鳴曲第二、三號。
7.《軍隊》波蘭舞曲OP.40NO.1、《英雄》波蘭舞曲OP.53 、《幻想》波蘭舞曲OP.61、沉著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OP.22。
8.馬厝卡舞曲(任選)。
9.即興曲(四首)。
10.敘事曲(四首)1 2 3 4 。
11.詼諧曲(四首) 。
12.幻想曲OP.49 。
13.搖籃曲OP.57 。
14.船歌OP.60。
(11)舒曼(1810~1856):德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一~四號(No.3萊茵交響曲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第四樂章 )。
2.兒時情景OP.15(之第七首夢幻曲)。
3.C大調(diào)幻想曲OP.17(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
4.狂歡節(jié)OP.9。
5.克萊斯勒利納OP.16。
6.交響練習(xí)曲OP.13。
7.幻想小品OP.12。
8.森林景色OP.82。
9.第二號鋼琴奏鳴曲OP.22。
10.A小調(diào)鋼琴協(xié)曲OP.54(第一樂章 、第二三樂章 )。
11.鋼琴五重奏OP.44。
12.豎笛與鋼琴幻想小品OP.73。
13.三首雙簧管浪漫曲OP.94。
14.《童話畫冊》(中提琴與鋼琴)。
15.五首民謠式作品(大提琴興鋼琴)。
16.A小調(diào)大提琴協(xié)奏曲。
17.D小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
18.聯(lián)篇歌曲集《詩人之戀》、《女人的愛與生涯》。
19.小提琴奏鳴曲(二首)。
20.鋼琴與法國號的慢板與快板OP.70。
(12)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
推薦曲目:1.第一 、二號鋼琴協(xié)奏曲。
2.交響詩第二號《塔索》、第三號《前奏曲》 、第四號《奧菲歐》、第六號《馬捷帕》。
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 、No2 、 No13 、 No15 。
4.匈牙利民謠幻想曲。
5.B小調(diào)鋼琴奏鳴曲OP.45。
6.第一號梅菲斯特圓舞曲。
7.帕格尼尼主題大練習(xí)曲OP.67(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名)。
8.超技練習(xí)曲(十二首,任選) 。
9.巡禮之年。
10.第三號《愛之夢》。
11.死之舞(鋼琴與管弦樂)。
12.《浮士德》交響曲。
(13)威爾第(1813~1901):意大利歌劇作曲家。
推薦曲目:1.歌劇《茶花女》。
2.歌劇《阿伊達(dá) 》。
3.歌劇《奧泰羅》。
4.歌劇《麥克白》。
5.歌劇《游唱詩人》。
6.歌劇《命運(yùn)之力》。
7.歌劇《納布果》。
8.歌劇《假面舞會》。
9.歌劇《唐?卡羅》。
10.歌劇《法斯塔夫》。
11.序曲與前奏曲集(任選)。
12.安魂曲1 2 6 。
(14)華格納(1813~1883):德國歌劇作曲家。
推薦曲目:1.序曲與前奏曲集 (任選)。
2.歌劇《漂泊的荷蘭人》。
3.歌劇《唐懷瑟》。
4.歌劇《羅安格林》。
5.樂劇《崔斯坦與伊索德》。
6.樂劇《紐倫堡的名歌手》。
7.樂劇《尼貝龍根的指環(huán)》。
(注:因為華格納的歌劇作品規(guī)模都頗為龐大,所以初入門者宜由《序曲及前奏曲選曲》和《歌劇選曲》聽起。
)(15)古諾(1818~1893):法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歌劇《浮士德》。
2.《浮士德》芭蕾音樂。
3.小交響曲。
4.圣母頌。
5.小夜曲。
6.歌劇《羅密歐與茱麗葉》。
(16)奧芬巴哈(1819~1880):德法(出生于德國的德國人,但大半生活躍于法國)作曲家、大提琴家。
推薦曲目:1.《天堂與地獄》序曲。
2.芭蕾音樂《歡樂的巴黎人》。
3.歌劇《霍夫曼的故事》(奧芬巴哈著名的《船歌》即出自此歌?。?。
(17)法朗克(1822~1890):法國作曲家、管風(fēng)琴家。
推薦曲目:1.D小調(diào)交響曲。
2.交響變奏曲。
3.A大調(diào)小提琴奏鳴曲。
4.管風(fēng)琴圣詠曲。
5.《前奏曲、圣詠與賦格》(鋼琴)。
6.管風(fēng)琴曲《英雄》。
7.F小調(diào)鋼琴五重奏。
(18)拉羅(1823~1892):法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西班牙交響曲》OP.21(其實是一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
2.D小調(diào)大提琴協(xié)奏曲。
(19)布魯克納(1824~1896):奧國作曲家、管風(fēng)琴家。
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四、七、八、九號。
2.謝恩贊美歌。
3.第二號彌撒曲。
(20)史麥塔納(1824~1884):捷克作曲家。
推薦曲目:1.交響詩《我的祖國》。
2.《被出賣的新娘》序曲。
3.小提琴奏鳴曲《我的家園》。
4.第一號弦樂四重奏《我的一生》。
5.G小調(diào)鋼琴三重奏。
(21)鮑羅定(1833~1887):俄國作曲家(因為他是一位職業(yè)科學(xué)家,僅有空閑在周末從事作曲,因此也有人稱他是《假日作曲家》)。
推薦曲目:1.交響詩《中亞細(xì)亞的草原》。
2.《韃靼人舞曲》(選自歌劇《伊果王子》)。
3.第二號弦樂四重奏。
4.第二號交響曲(22)布拉姆斯(1833~189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
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一~四號。
2.第一、第二號鋼琴協(xié)奏曲。
3.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
4.小提琴與大提琴復(fù)協(xié)奏曲。
5.匈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
6.《大學(xué)慶典》序曲、《悲劇》序曲。
7.豎笛五重奏OP.115。
8.豎笛奏鳴曲(二首)。
9.小提琴奏鳴曲(三首)。
10.大提琴奏鳴曲(二首)。
11.第三號鋼琴奏鳴曲。
12.韓德爾主題變奏與賦格曲OP.24。
13.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OP.35。
14.OP.76、OP.79、OP.116~119的鋼琴小曲集(喜歡布拉姆斯的人這些曲子一定要聽,它包括了間奏曲、隨想曲、狂想曲、敘事曲等)。
15.鋼琴五重奏OP.34。
16.弦樂四重奏(三首)。
17.弦樂六重奏(二首)。
18.鋼琴三重奏(三首)。
19.鋼琴四重奏(三首)。
20.法國號三重奏OP.40。
21.豎笛三重奏OP.114。
22.海頓主題變奏曲OP.96a。
23.小夜曲(二首)。
24.德意志安魂曲。
25.歌曲集(任選)。
(23)圣桑(1835~1921):法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第三號交響曲《管風(fēng)琴》。
2.動物狂歡節(jié)-Lions 、Chickens 、Tortoises 、Wild 。
3.交響詩《骷髏之舞》。
4.第三號小提琴協(xié)奏曲OP.60。
5.第一號大提琴協(xié)奏曲OP.33。
6.第一~五號鋼琴協(xié)奏曲。
7.《哈瓦奈舞曲》及《序奏與輪旋隨想曲》(均為小提琴曲目)。
8.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
9.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
10.豎笛奏鳴曲、雙簧管奏鳴曲、低音管奏鳴曲(各一首)。
11.歌劇《參遜與黛麗拉》。
12.七重奏OP.65。
(24)比才(1838~1875):法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C大調(diào)第一號交響曲。
2.《卡門》組曲。
3.《阿萊城姑娘》組曲(序曲 、一 、二 )。
4.《兒童游戲》組曲。
5.《貝城-麗姝》組曲。
6.歌劇《卡門》。
(25)布魯赫(1838~1920):德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G小調(diào)第一號小提琴協(xié)奏曲OP.26。
2.蘇格蘭幻想曲(小提琴、豎琴與管弦樂)。
3.大提琴曲《晚禱》OP.47。
4.第二號小提琴協(xié)奏曲OP.44(D小調(diào))。
5.小夜曲OP.75(小提琴與管弦樂)。
(26)穆梭斯基(1839~1881):俄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展覽會之畫 》(鋼琴版及管弦樂版)。
2.交響詩《荒山之夜》。
3.歌劇《包利斯?郭德諾夫》。
4.聯(lián)篇歌曲《死之歌舞》。
5.歌劇《霍望奇納》中的《前奏曲》與《波斯奴隸之舞》。
(27)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四號、第五號、第六號《悲愴》。
2.降B小調(diào)第一號鋼琴協(xié)奏曲OP.23。
3.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OP.35。
4.芭蕾音樂《天鵝湖 》、《睡美人》、《胡桃鉗 》。
5.《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
6.意大利隨想曲op.45。
7.交響幻想曲《暴風(fēng)雨》op.18。
8.《一八一二年 》序曲。
9.斯拉夫進(jìn)行曲OP.31。
10.交響幻想曲《黎米尼的富蘭契斯卡》OP.32。
11.《哈姆雷特》幻想序曲。
12.羅可可主題變奏曲(大提琴與管弦樂)。
13.A小調(diào)鋼琴三重奏。
14.弦樂四重奏(三首)。
15.管弦樂組曲第一~四號。
16.歌劇《尤金?奧涅金》。
17.弦樂小夜曲OP.48。
18.交響曲第一~三號(第三號 )。
19.《曼弗列德》交響曲。
20.鋼琴曲集《四季》。
21.憂郁小夜曲(小提琴曲)。
(28)德弗乍克(1841~1904):捷克作曲家。
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七、第八、第九《新世界 》。
2.B小調(diào)大提琴協(xié)奏曲OP.104。
3.A小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OP.53。
4.斯拉夫舞曲OP.46和OP.72共十六首(雙鋼琴版及管弦樂版)。
5.狂歡節(jié)序曲OP.92。
6.詼諧隨想曲OP.66。
7.F大調(diào)弦樂四重奏《美國》OP.96。
8.A大調(diào)鋼琴五重奏OP.81。
9.E小調(diào)鋼琴三重奏《悲歌》OP.90。
10.《寂靜的森林》(大提琴與管弦樂)。
11.弦樂小夜曲OP.22。
12.管樂小夜2曲OP.44。
13.浪漫曲(小提琴與管樂弦)。
14.交響詩《水妖》、《金紡車》、《正午的女巫》、《木鴿》。
15.交響變奏曲OP.78。
16.捷克組曲OP.39。
17.圣母悼歌OP.58。
(29)馬斯奈(1842~1912):法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泰綺絲瞑想曲。
2.《阿爾薩斯風(fēng)景》組曲。
3.歌曲選輯。
4.歌劇《維特》。
(30)葛利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
推薦曲目:1.皮爾金組曲。
2.A小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OP.16。
3.抒情小曲集(共六十六曲)。
4.挪威舞曲OP.35(四曲)。
5.霍爾堡組曲OP.40。
6.小提琴奏鳴曲(三首)。
7.G小調(diào)弦樂四重奏OP.27。
8.A小調(diào)大提琴奏鳴曲OP.36。
9.交響舞曲OP.64。
10.抒情組曲OP.54。
11.《十字軍士西格爾》組曲OP.56。
12.兩首悲歌OP.34。
13.歌曲選輯(任選)。
(31)林姆斯基?高沙可夫(1844~1908):俄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交響組曲《天方夜譚》OP.35。
2.西班牙隨想曲OP.34。
3.《俄羅斯復(fù)活節(jié)》序曲OP.36。
4.《金雞》組曲。
5.《薩旦王的故事》組曲(包括著名的《大黃蜂的飛行》)。
6.第二號交響曲《安大》。
(32)佛瑞(1845~1924):法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小提琴奏鳴曲(二首)。
2.悲歌OP.24(大提琴與管弦樂)。
3.西西里舞曲(大提琴曲)。
4.幻想曲(長笛曲)。
5.搖籃曲OP.16(小提琴曲)。
6.夜曲(鋼琴曲共十三首)。
7.浪漫曲(小提琴曲)。
8.巴望舞曲。
9.《佩利亞與麗桑》組曲OP.80。
10.敘事曲(升F大調(diào)、鋼琴與管弦樂)。
11.E大調(diào)弦樂四重奏OP.121。
12.D小調(diào)鋼琴三重奏OP.120。
13.大提琴奏鳴曲(二首)。
14.安魂曲。
15.歌曲選輯(任選)。
(33)楊納杰克(1854~1928):捷克作曲家。
推薦曲目:1.小交響曲OP.60。
2.交響詩《塔拉斯?布爾巴》。
3.第一號弦樂四重奏《克羅采》。
4.第二號弦樂四重奏《秘密的信》。
5.小提琴奏鳴曲。
6.管樂七重奏《青春》。
7.小協(xié)奏曲(鋼琴與管弦樂)。
8.鋼琴曲《在霧中》、《隨想曲》、《第一號奏鳴曲》。
9.歌劇《顏奴花》。
10.歌劇《狡猾的小狐貍》。
11.彌撒曲《格拉哥里彌撒》。
(34)蕭頌(1855~1899):法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小提琴曲《詩曲》OP.25。
2.D大調(diào)協(xié)奏曲OP.21(為鋼琴、小提琴和弦樂四重奏而寫)。
3.降B大調(diào)交響曲OP.20。
(35)薩拉沙泰(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
推薦曲目:1.流浪者之歌OP.20。
2.卡門幻想曲OP.25。
3.浮士德幻想曲。
4.巴斯克隨想曲。
5.哈巴奈拉舞曲OP.21NO.2。
6.安達(dá)魯西亞浪漫曲OP.22NO.1。
7.馬拉蓋牙舞曲。
8.安達(dá)魚西亞小夜曲OP.28。
(注:以上均為小提琴獨(dú)奏曲目。
)(36)泰雷嘉(1852~1909):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近代吉他之父》及《吉他的薩拉沙泰》美譽(yù)。
推薦曲目:1.阿爾漢布拉宮的回憶。
2.阿拉伯狂想曲。
3.前奏曲《淚》。
4.晨歌。
(注:以上皆為吉他獨(dú)奏曲目。
)(37)夏布里耶(1841~1894):法國作曲家、推薦曲目:1.西班牙狂想曲(管弦樂曲)。
2.鋼琴曲《快樂進(jìn)行曲》、《繪畫風(fēng)小曲集》、《三首浪漫圓舞曲》、《幻想布雷舞曲》、《幸福島》。
(38)艾爾加(1857~1934):英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變奏曲《謎 》OP.36。
2.《威風(fēng)凜凜 》進(jìn)行曲(共五首)。
3.小提琴協(xié)奏曲OP.61。
4.E小調(diào)大提琴協(xié)奏曲OP.85。
5.弦樂小夜曲OP.20。
6.弦樂曲《序奏與快板》、《悲歌》。
7.小提琴曲《愛之禮贊》。
8.第一號交響曲OP.55。
9.弦樂四重奏OP.83。
10.鋼琴五重奏OP.84。
11.《安樂鄉(xiāng)》序曲。
(39)雷昂卡瓦諾(1857~1919):意大利歌劇作曲家。
推薦曲目:歌劇《丑角》。
(40)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歌劇作曲家。
推薦曲目:1.歌劇《波西米亞人 》。
2.歌劇《托斯卡 》。
3.歌劇《蝴蝶夫人 》。
4.歌劇《曼儂?蕾絲考》。
5.歌劇《西方少女》。
6.歌劇《杜蘭朵 》。
7.歌劇《強(qiáng)尼?史基基》。
(41)阿爾班尼士(1860~1909):西班牙作曲家、鋼琴家。
推薦曲目:1.西班牙之歌)五首)。
2.《西班牙》組曲(第一卷八曲,第二卷二曲)。
3.《伊貝利亞》組曲(四卷共十二曲)。
4.六首小曲《西班牙》。
(42)馬勒(1860~1911):捷奧作曲家、指揮家。
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一 、二、四 、五 、六、八、九 號。
2.大地之歌 。
3.聯(lián)篇歌曲《旅人之歌》、《少年的魔號》、《悼亡兒之歌》。
4.呂克特詩歌。
(43)阿倫斯基(1861~1906):俄國作曲家、鋼琴家。
推薦曲目:1.D小調(diào)鋼琴三重奏。
2.小提琴協(xié)奏曲。
3.柴可夫斯基主題變奏曲。
4.小夜曲(小提琴曲)。
(44)沃爾夫(1860~1903):奧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西班牙歌曲集(共四十四曲)。
2.意大利歌曲集(共四十六曲)。
3.默立克詩歌曲集(共五十三曲)。
4.G大調(diào)意大利小夜曲(弦樂四重奏型態(tài))。
5.D小調(diào)弦樂四重奏。
(45)理查?史特勞斯(1864~1949):德國作曲家、指揮家。
推薦曲目:1.交響詩《唐璜》、《死與奱容》、《泰爾愉快的惡作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唐吉訶德》(大提琴在此曲中占有重要份量)、《英雄的生涯》。
2.法國號協(xié)奏曲(二首)。
3.D大調(diào)雙簧管協(xié)奏曲。
4.降E大調(diào)小提琴奏鳴曲。
5.七紗舞(選自歌劇《莎樂美》)。
6.《玫塊騎士》組曲。
7.歌劇《玫瑰騎士》。
8.藝術(shù)歌曲(任選)。
(46)小約翰?史特勞斯(1825~1899):奧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圓舞曲:《藍(lán)色多瑙河》、《南國玫塊》、《維也納森林的故事》、《醇酒、女人與歌》、《藝術(shù)家的生涯》、《皇帝》、《一千零一夜》。
2.波卡舞曲:《撥奏》、《雷鳴與閃電》、《閑聊》、《狩獵》、《爆炸》。
3.《蝙蝠》序曲、《喜普賽男爵》序曲、《威尼斯之夜》序曲。
4.輕歌劇《蝙蝠》。
(注:小約翰?史特勞斯一家人都擅長圓舞曲的創(chuàng)作,他的父親老約翰史特勞斯以及弟弟約瑟夫和愛德華,也都寫有著名的圓舞曲作品,這些曲子在市面上有關(guān)圓舞曲的選曲CD中不難找到。
)(47)貝里尼(1801~1835):意大利歌劇作曲家。
推薦曲目:1.歌劇《夢游女》。
2.歌劇《諾瑪》。
3.歌劇《清教徒》。
4.歌劇《海盜》。
5.歌劇《卡普烈家族與蒙泰奇家族》。
(48)尼爾森(1865~1931):丹麥作曲家。
推薦曲目:1.第二號交響曲《四種氣質(zhì)》、第四號交響曲《不滅》。
2.《阿拉丁》組曲。
(49)馬士卡尼(1863~1945):意大利歌劇作曲家。
推薦曲目:歌劇《鄉(xiāng)間騎士》。
(50)德利伯(1836~1891):法國作曲家。
推薦曲目:1.芭蕾音樂《柯貝利亞》、《西爾維亞》。
2.歌劇《拉克美》。
西方音樂史上最早的歌劇是哪一部
古希臘戲劇精神而產(chǎn)生的佛涅》(另譯《達(dá)芙妮》),編劇O.里努奇尼,作曲J.佩里與J.科,1597年(一說完成于1594年)于佛羅倫薩G.巴爾迪伯爵的宮廷內(nèi)演出,由于此劇原稿失傳等原因,也有人把1600年為慶祝亨利四世婚儀而寫的《優(yōu)麗狄茜》做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劇。
西方音樂史一般分為哪幾個時期,各有哪些代表人物
◆ ◆ 文藝復(fù)興時期(14世紀(jì)—16世紀(jì))◆ ◆尼德蘭樂派-主要音樂活動在尼德蘭的一批音樂家.創(chuàng)作內(nèi)容多為彌散曲與經(jīng)文歌等宗教音樂,也有世俗音樂.代表人物有迪費(fèi)、若斯坎、班舒瓦、奧克岡等.威尼斯樂派-在1530-1620年間的一個器樂樂派,其特點(diǎn)是音響氣勢寬廣宏大、對比效果鮮明.創(chuàng)作內(nèi)容有銅管樂與弦樂的重奏曲、管風(fēng)琴的前奏曲、幻想曲與托卡塔等.代表人物有維拉爾特、A.加布里埃利等.羅馬樂派 -此時期的一個專門創(chuàng)作服務(wù)于宗教作品的樂派,以無伴奏合唱的形式為主.代表人物有帕萊斯特里納、G.M.納尼諾、F.索里亞諾等.◆ ◆ 巴洛克時期 (1600年—1750年) ◆ ◆葡萄牙語baroque原意為不圓的、形狀不規(guī)則的珍珠;巴洛克時期音樂的旋律主要體現(xiàn)在樂句長度不一,氣息較長,無論是聲樂還是器樂,旋律都空前地華麗復(fù)雜,有相當(dāng)多的裝飾音和模進(jìn)音型;音樂節(jié)奏主要分為自由節(jié)奏的和律動鮮明、規(guī)整的這兩種節(jié)奏.--- 代表人物:蒙臺威爾第(1567~1643):由文藝復(fù)興時期跨越到巴洛克時期的意大利作曲家.柯瑞里(1653~1713):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浦賽爾(1659~1695):英國作曲家.史卡拉第(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塔替尼(1692~177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裴高賴西(1710~1736):意大利作曲家.◆ ◆ 古典主義時期 (1750年—1827年) ◆ ◆在西方音樂歷史中,從中世紀(jì)到文藝復(fù)興,聲樂藝術(shù)長期占主導(dǎo)地位,巴洛克時期器樂音樂獲得獨(dú)立發(fā)展,與聲樂音樂并駕齊驅(qū),而古典主義時期是器樂音樂繁榮的時代,包括前古典主義和維也納古典主義樂派.--- 代表人物:海頓(1732~1809):奧國作曲家,有《交響曲之父》的美譽(yù).【交響曲第四十五號《告別》、第八十三號《母雞》、第八十八號、第九十二號《牛津》、第九十四號《驚愕 》、第九十六號《奇跡》、第九十九號、第一○○號《軍隊》、第一○一號《時鐘》、第一○三號《鼓聲》、第一○四號《倫號 》.】莫扎特:(1756~1791):奧地利作曲家.【第三五~四一號交響曲;鋼琴協(xié)奏曲第一九~二七號;鋼琴奏鳴曲;豎笛五重奏K.581;歌劇《女人皆如是》、《費(fèi)加洛婚禮 》、《魔笛》;C大調(diào)彌撒曲《加冕》;長笛四重奏(共四首)等】貝多芬(1770~1827):德國作曲家,有樂圣的美譽(yù).【交響曲(第五號命運(yùn) )(第三號英雄 );歌劇《費(fèi)黛里奧》;給愛麗絲 ;.綺想輪旋曲等】◆ ◆ 浪漫主義時期 (1820年—1920年) ◆ ◆崇尚激情、珍視自由隨意、講求個性突出.--- 代表人物: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韋伯(1786~1826):德國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人稱歌曲之王.蕭邦(1810~1849):波蘭鋼琴家、作曲家.【圓舞曲(華爾滋) 、夜曲等】舒曼(1810~1856):德國作曲家.威爾第(1813~1901):意大利歌劇作曲家.【歌劇《茶花女》,《阿伊達(dá) 》,《奧泰羅》,《麥克白》等】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第一 、二號鋼琴協(xié)奏曲;交響詩第二號《塔索》、第三號《前奏曲》 、第四號《奧菲歐》、第六號《馬捷帕》等】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國作曲家.【芭蕾音樂《天鵝湖 》、《睡美人》、《胡桃鉗 》等】小約翰·史特勞斯(1825~1899):奧地利作曲家.【.圓舞曲:《藍(lán)色多瑙河》、《藝術(shù)家的生涯》、《皇帝》、《一千零一夜》;波卡舞曲:《撥奏》、《雷鳴與閃電》;《威尼斯之夜》序曲等】
如何學(xué)習(xí)西方音樂史
宏觀的來說:1是要培養(yǎng)對西方文化的興趣,只有對西方的文化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之后,就有深入西方歷史的基礎(chǔ)。
2是應(yīng)該對西方歷史的發(fā)展有個大致的了解,在對西方文化歷史的大背景下在進(jìn)入到音樂層面進(jìn)行學(xué)習(xí)。
3是在音樂學(xué)的指導(dǎo)下,整體把握西方音樂及其歷史發(fā)展的過程。
微觀的來說:1是熟練掌握(即背)西方歷史中的音樂人物與事件。
2是將這些人物事件聯(lián)系起來。
西方音樂史學(xué)習(xí)心得
舒伯特 德國早就有一情短歌,這就是早期的術(shù)歌曲”。
容上,世俗的,或是宗教的。
這種“藝術(shù)歌曲”往往采用一種不變的曲調(diào)配上不同的歌詞。
盡管年復(fù)一年地傳播、變遷,但始終卻未能達(dá)到音樂與詩歌之間細(xì)致而完美的結(jié)合,并且那種簡單的、處于從屬地位的鋼琴伴奏也遠(yuǎn)遠(yuǎn)不能擔(dān)負(fù)描情寫景、烘云托月的任務(wù)。
直到1797年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誕生,才出現(xiàn)了德奧藝術(shù)歌曲繁花似錦的全盛時期。
舒伯特一生共寫了六百多首藝術(shù)歌曲。
這位作曲家的音樂才能及音樂風(fēng)格,在他的藝術(shù)歌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
他的藝術(shù)歌曲廣泛地使用不同種類的詩篇,其中包括當(dāng)時著名詩人歌德和席勒的作品。
他的歌曲的表現(xiàn)手法豐富多彩。
如各種結(jié)構(gòu)形式、旋律類型變換使用,和聲、調(diào)性上色彩的對比,特別是鋼琴伴奏所發(fā)揮的巨大的襯托、描繪作用,都使他的歌曲深切感人。
舒伯特的代表作有《鱒魚》、《野玫瑰》、《魔王》及聲樂套曲《冬之旅》、《美麗的磨坊女》等。
由于舒伯特在藝術(shù)歌曲上的巨大成就,所以人們尊稱他為“歌曲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