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全增瑕讀后感
《西方哲學史》感 看過幾本哲學的書一般都看不懂
這時間,從頭又讀了一遍西方哲學史,終于明白了什么是哲學。
西方的哲學是首先要推崇希臘哲學,也就是古希臘哲學。
這里首先研究的就是自然,研究一下金木水火土是什么,由什么組成的,以及他們之間是怎么變化的。
研究這些問題的一些牛人有記載很多,比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慢德......。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知識和行為問題被提出來了,就是說,真理的問題,那句“吾愛吾師,我更愛真理”的話大家就知道了吧。
由于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都出來了,就會有人站出來了,說好多東西不合理,有名的就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兩位,他們?nèi)コ闫?,取其精華。
把哲學的世界重新整理了一下。
之后就是倫理問題,說實在的,我一直沒有弄明白倫理到底說的是什么,好像是說,人的靈魂和世界還有社會之間的關(guān)系。
但是是什么關(guān)系不太懂。
隨著人類的進步,基督教出現(xiàn)了。
基督教的出現(xiàn),帶來了很多神話的東西,被稱作神學。
有很多人研究和信奉這個東西。
結(jié)果就著書立院,出現(xiàn)了經(jīng)院哲學,也出現(xiàn)了教會。
教會以信仰為背景,以神權(quán)為手段,以統(tǒng)治者的身份出現(xiàn)了。
人類還在進步,科學的大門已經(jīng)找到了,但是還沒開。
但是人類還是向著真理出發(fā)的,以當時的科學水平,發(fā)現(xiàn)很多經(jīng)院哲學是錯的,有人出來反對。
結(jié)果也是悲劇了。
歷史的必然規(guī)律是:一個出現(xiàn),就會伴隨著另一個消亡。
自然哲學的出現(xiàn)(科學)打擊了經(jīng)院哲學,經(jīng)院哲學為了生存,只能改變了,變得更玄乎了。
自認科學還不是很成熟,但是已經(jīng)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這個就叫做經(jīng)驗哲學。
既然是經(jīng)驗,就自然出現(xiàn)個人主觀色彩,大家就是出來理論一番。
理論的最后結(jié)果一般是,出來一個大人物,以公正的身份去評判。
以批判的眼光對待問題。
這里面也參雜著唯心主義,唯物主義。
其中黑格爾的辯證法到現(xiàn)在還很實用。
到現(xiàn)在的實用主義哲學登上歷史舞臺,看看身邊的人,都是實用主義,不喜歡理論。
各個問:有什么用啊
問這種話的人,我想還是先讀讀書吧,之后再問吧。
要不會讓人笑話的。
因為理論是基礎(chǔ),理論很重要的。
不要問他有什么用,比如問你:剛出生的小孩有什么用啊
與此相同,理論就是剛出生的小孩,等他長大了,就知道他有什么作用了。
可以說,在蘇格拉底之前,人類的意識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導(dǎo)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誠之中吶喊世界是一團不滅的火焰,可以聽到荷馬在瘋狂之中演唱神與英雄們強大的力量;而到了蘇格拉底,人類就開始冷靜思考了,思考著人類自身的秩序,而把那種酒神迷狂的火焰被冷靜的理智澆滅了,這就是為什么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要把荷馬這樣的詩人驅(qū)逐出他的理想國了。
詩人的力量可以觸及宇宙的每一個角落,而柏拉圖的已經(jīng)觀察到宇宙的每一角落了,他卻不愿承認自己是詩人:他用冷靜的理智來反對酒神的迷狂,卻不知自己已陷入迷狂之中。
與其說他的“理念”是一種單純的哲學,不如說他創(chuàng)造了一種關(guān)于美的意境,天地萬物都可以歸服于“理念”的名義下,這何嘗不是人類意識中那種最純粹的、統(tǒng)一的關(guān)于宇宙初生之美的體驗?zāi)?/p>
美在第一雙眼睛看來是不可言說的,而柏拉圖卻說了出來
在無意之中,柏拉圖的“理念”接近了上帝,可他終究只是接近。
在蘇格拉底之前的思想家則是和上帝融為一體的,他們就是神。
可以說,柏拉圖是最后一個體驗到古希臘那種酒神的迷狂的人,而柏拉圖之后的人更多的是看到他那種冷靜的理智,仿佛再也聽不到詩人那瘋狂的吶喊了,仿佛再也沒有和宇宙萬物融為一體的體驗了。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
西方哲學史 讀后感 人類是一種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飯飽后,面對世界的眾多不可知的事物,人類往往充滿了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其驅(qū)使之下,人類一方面通過經(jīng)驗的積累,另一方面通過理性的思考推理,來嘗試著解答這些問題和解釋一些現(xiàn)象。
這樣,一部分解答成為了確知的知識,即科學;另一部分由于時代的局限,不能給出確定的答案,但由于人類對未知事物有著敬畏和恐懼的一面,產(chǎn)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這些問題的東西,即神學。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于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著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
所以“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chǎn)物:一種是傳統(tǒng)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
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gòu)成哲學的特征。
羅素說;哲學是訴之于理性而不是權(quán)威(這和文藝復(fù)興時期的新教主觀主義是不同的,區(qū)別在于羅素訴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
理性能讓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唯心讓人傲慢)。
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有了它,才能讓我徹底放下顧忌而去研究哲學,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說,我的這種心靈安慰也是建立在對羅素的權(quán)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學上的。
哲學是研究人類思辯的心靈所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我所最為重視的,是人為什么活著
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論那些家伙所認為的機械式的解釋,而是目的論的解釋。
即當這個問題具體到某個人時,就成了“你為什么活著
”。
當我懂事后,當我懂事后親身面對了死亡后,在面對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開始不斷的在內(nèi)心中問著這個問題,失去外公的痛不斷的刺激著我,讓我聯(lián)想到幾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膽小,以致我一想到這個問題便無法安穩(wěn)入睡。
首先給我答案的是物理學,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滅,當這個理論擴大到整個宇宙時,即整個宇宙都有滅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類,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但這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類也是要滅亡的,甚至整個宇宙都是會歸于零的,那么我們現(xiàn)在所謂的奮斗除了養(yǎng)活自己,茍且偷生外,還有什么價值
當然這也是人類期望永恒的一種思想,如果連飯都吃不飽,當然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天體物理給了我一個類似神秘主義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廣袤,有著太多人類所稱之為科學的東西,它是如此的寂寞,億萬年來是如此的安靜(我用了好久時間才適應(yīng)用“它”來形容宇宙)。
它需要有什么來理解它,來認可它的存在,而人類作為一種智慧生物,承擔起了這個責任。
人類根本的責任,是發(fā)展科學,是盡可能的去了解這個宇宙的根本。
在這個基礎(chǔ)上,我才展開其他的思考。
為了發(fā)展科技,在現(xiàn)今的情況來看,只有保持經(jīng)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才行。
這樣,我的思想難免的流于世俗了。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之一:哲學——智慧之美 一、何為哲學 何為哲學
沒有定論。
有的人弄了一輩子哲學,且大大地有名,到80歲咽下最后一口氣時還不知道哲學是個啥東西。
這是個可悲的現(xiàn)象,對于我們最常見的東西,我們反而一無所知,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不提則已,一提就令人目瞪口呆。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什么是人
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各式各樣。
柏拉圖,這個古希臘最出色的哲學家,就曾經(jīng)對學生們說:人,就是兩足無毛的動物。
他的學生第二天就拎來只拔光了毛的公雞過來,在課堂上喊道:看啦,哥們兒,這就是人
后來學歷史,學到人類進化論時,歷史老師告訴我們:人是能夠制造工具的動物。
這樣問題又來了:一、能夠制造工具的動物就是人嗎
二、不能制造工具的動物就是人嗎
顯然不對,非洲的黑猩猩就能制造工具,它能把樹枝從樹上折下來,將枝的葉子扒下來,然后伸進洞里去釣螞蟻吃,它是人嗎
如果有個嬰兒天生無腦,當然也就不會制造工具,那么,他就不是人嗎
所以,什么是人
也無定論,正如什么是哲學一樣。
二、智慧之美 我之所以開始學哲學,是因為記得新東方副校長徐小平講過一句話:“技術(shù)只能解決有限的問題,而哲學,可以解決無限的問題。
”仔細想想,的確如此,就像戰(zhàn)術(shù)之于戰(zhàn)略一樣。
“哲學”這個詞,是由日本人譯成漢語的,這個詞的英文名“philosophy”。
為什么是由日本人譯成漢語的呢
日本人從明治維新開始,就開始廣泛地接觸西方的文化,包括哲學,而中國當時的封建王朝正過得閉關(guān)鎖國的生活。
最好的哲學方法,就是將沉思與分析一起用力。
首先,要給思想插上騰飛的翅膀,讓她自由飛翔,要勇敢地去想任何東西,讓住,是任何東西
從天文地理直到雞毛蒜皮,包括您家小狗身上的跳蚤,都可以成為您想象的對象。
然后,在您做出任何結(jié)論之前,不管這結(jié)論是推理得來的還是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都要對它們進行嚴格的邏輯分析,盡可能多地找到證據(jù)。
這時,您必須給您想象力的翅膀掛上沉重的鐵塊。
這些用證據(jù)進行邏輯推理的過程就好比是建筑大廈時用鋼筋水泥進行建設(shè)的過程,而結(jié)論只是最頂上的那個金光閃閃的屋頂而已。
這就是智慧之美。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之二:哲學,都研究些啥
2007-07-03 23:09 分類:讀萬卷書 字號: 大大 中中 小小 讀哲學,就是找罪受。
不過這幾天雖然只利用上下班在車上的時間來讀,卻也速度奇快,一天可讀兩百來頁,囫圇吞栆,但寫日志的速度卻跟不了,只揀最重要的寫罷了。
哲學的三部分 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講的是世界的本質(zhì),是哲學領(lǐng)域最基本的問題,是亞里士多德最早在其著作中提出來的,他自己稱為第一哲學或者神學。
而這個詞在漢語中則是意譯,在古漢語中,《易·系辭上》中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唐人崔憬以“形而上”謂用,“形而下”為“體”,他說“凡天地萬物皆有形質(zhì),就形質(zhì)這中有體有用。
體者即形質(zhì)也,用者即形質(zhì)上之妙用也。
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體,則是道也。
其體比用,若器之于物,也則是體為形之下,謂之為器也。
”這段我沒大弄懂,但我明白大概說的是咋回事:研究地些超自然萬物的東西,如靈魂、本質(zhì)、理念等,就是在搞形而上學,比如:我是一個人,那么人是什么
什么是人的本質(zhì)
這就是典型的形而上學問題。
類似比較典型的問題還有: 1.世間萬物是怎樣起源的
是自然進化的結(jié)果還是某個神創(chuàng)造的
有沒有一種元素,一切萬物都是由它組成的
2.人有沒有靈魂
3.什么是人的本質(zhì)
是肉體,還是思想、情感抑或靈魂
今天似乎弄明白了這個“形而上學”是咋回事了,最后自個兒得出一個結(jié)論,哲學家就是一幫吃飽了沒事干,成天瞎琢磨的家伙。
倫理學 道德倫理,就是倫理學,它是研究與道德相關(guān)問題的學問,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息息相關(guān)的。
就這點而言,它似乎比老一本正經(jīng)的形而上學要親切得多。
本來以為倫理學就這么簡單,可是讀到以后越覺得看不懂了,是那些吃飽沒事干的家伙們跟我們玩兒深沉,什么相對主義倫理學,自然主義倫理學,直覺主義倫理學,非認識主義的倫理學,等等,煩。
看完全文,才知是從不同角度來看倫理,直覺主義:認為道德是事物一種獨特性質(zhì)的表達,這種性質(zhì)就存在于事物之內(nèi),然而卻是我們難以把握的,不可能用一種科學的、嚴謹有邏輯的詞語表達出來,而只能憑直覺去領(lǐng)悟,用一句話來說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其它幾種變態(tài)的我就不舉了,因為我不是研究這個的,我只是想清楚是咋回事。
但上述這幾種倫理學都屬于元倫理學,所謂元倫理學:就是研究何謂善、惡與道德的學問,更具體的說,它所研究的是善、惡與道德等的本質(zhì)。
與元倫理學相對的另一大塊--規(guī)范倫理學。
替?zhèn)惱碇贫ㄒ?guī)范的學問,就是規(guī)范倫理學。
如果說元倫理學研究的是善與惡的本質(zhì)的話,那么規(guī)范倫理學就是在這個基礎(chǔ)上研究具體的善事與惡事,并且分析它們到底是善是惡。
比如:應(yīng)不應(yīng)該墮胎
為什么亂倫是罪惡
是否應(yīng)該銷毀所有核武器
這些問題到底應(yīng)該聽誰的呢
為什么總好像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呢
到底是公有理,還是婆有理呢
對諸如此類變態(tài)問題的回答就構(gòu)成了規(guī)范倫理學。
那么,到底怎么樣去制定規(guī)范倫理的規(guī)范呢
另一個問題引出來了:價值判斷。
在事實中加入是否符合道德標準,是對還是錯,應(yīng)該還是不應(yīng)該。
比如:布魯托斯然死了凱撒,這是一個事實,但“布魯托斯是不是應(yīng)該殺死凱撒”就是一個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加上類似的無數(shù)價值判斷仍其分析就構(gòu)成了規(guī)范倫理學。
元倫理這和規(guī)范倫理學就構(gòu)成了倫理學。
認識論 何為認識論
有關(guān)知識的理論,就是認識論。
認識論的最根本問題,也是所有有關(guān)知識的問題中最主要的一個乃是知識的起源問題。
比如:我們的知識從何而來
唯理派認為知識是神賦與的,是人生來的一種本領(lǐng),托馬斯阿奎就認為,人類惟有通過理智才能得到完整的知識。
而這個理智就是上帝賦予我們的,是上帝在我們心靈的沃壤中種下了“理智之光”。
經(jīng)驗派認為真正的知識來源于經(jīng)驗。
經(jīng)驗主義者們認為,這些經(jīng)驗就是知識的真正起源,一切知識,無論知識,無論最后它多么復(fù)雜,其源來就是經(jīng)驗。
我很高興,讀完這些我沒有發(fā)瘋。
并且還知道了哲學大概研究的是個啥。
幸甚幸甚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之三--哲學,哲人 2007-07-10 23:28 分類:讀萬卷書 字號: 大大 中中 小小 研究哲學的人,要么是天才,要么是地道的笨蛋,是天才的那種人,不用去說服別人,別人也會接受他的觀點,是笨蛋的那種人,連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
畢達哥拉斯 在我看來,這是一位以勾股定理和平方立方聞名于世的數(shù)學家,雖然他的哲學思想影響過一些人。
老畢的那個時代,老畢被神話了,而且被人們當成了神,還有他的靈魂轉(zhuǎn)世的觀點,構(gòu)成了他的主要思想體系。
赫拉克利特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為什么呢
因為河水是流動的,所以萬物都在變化著的。
這是他的主要思想,他的這個思想對后來的黑格爾大有影響,通過黑格爾又大大地影響了馬克思。
德謨克里特 是他,最早提出了原子論。
他認為原子是萬物的本源,也就是萬物都是由原子組成的。
千年之后,那些量子學的物理學家們,才真正才提出物體是由分子組成的,但分子又是由原子組成的。
蘇格拉底 對于整部西方哲學史而言,很難說有比蘇格拉底的死更震撼人心的事件了。
老蘇其丑無比,以及他那著名的悍妻,還有他那句“我知道,打過雷后一定要下雨“的名言,老蘇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沉思與辯論,這是他的主要日常行為。
他曾被證明為是最智慧的希臘人,而他自己卻說:”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
“老蘇也是倫理學真正的鼻祖。
老蘇之死是令人惋惜的,當局者認為他的言行教壞了青年,被捕了他,在法庭上,他為自己做了出色的辯護,根本不承認所指控的罪名,可惜的是,他的辯護太出色了,所以他們就決定處死他。
在獄中的時候,他的學生已經(jīng)買通了所有阻礙他逃跑的人,但他斷然拒絕了,他不愿違反法律,他認為法律一理制定,不管理合理與否,作為一國公民就必須遵守。
蘇格拉底就這樣死了。
柏拉圖 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在所有的哲學家,柏拉圖是最帥的,也是最偉大的。
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一個理想的國家,就是由哲學家做王的國度。
“在他的理想國里,人被分為三等,普通人,士兵和護國者。
他的另一個主要是思想是理念論,他認為,所有個體都是不真實的,那什么才是真實的呢
當然是理論了。
亞里士多德 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作為偉大的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亞里士多德一生享盡榮華,卻在流亡中孤獨地死去。
他是所有哲學家最博學的哲學家,但也是犯錯最多的哲學家,后來的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實驗,為的就是要證明亞里士多德的一個說法說錯了。
老亞的主要著作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邏輯學,如《范疇學》、《解釋篇》、《前分析篇》等,這些都是告訴我們?nèi)绾稳ニ枷氲闹?;二是自然學科,如《物理學》、《論天》、《天象學》、《論顏色》等等,他的博學創(chuàng)立了很多學科,如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生理學等等;三是美學,《修辭術(shù)》、《論詩》、《亞歷山大修辭學》等;四是哲學著作,在哲學著作中,最有名是《形而上學》。
在他的著名的形式邏輯學中,有一個著名的三段論,如:凡人都會死,老莫是人,所以老莫會死。
在三段論中,大前提要正確,不然,結(jié)論就錯了。
亞里士多德的思想相當豐富。
不是一言兩語能說清楚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就是傳說中的雅典三哲。
從猶太民族悲壯而又悲哀的歷史,到耶穌基督的誕生,這些個思想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開始。
我想要全增嘏的西方哲學史pdf也要,求助~~
圖書館有的。
問吧
西方哲學史 ,全增嘏,2000年第13次印刷,PDF
沒有
全增嘏的“嘏”是讀gu”還是讀jia”?
1化。
在尼采之前西方哲學家基本傷勢用體述自己的哲學,例如德國哲學。
2化。
理性化貫穿西方哲學。
就算是非理性主義,也是為了重建一套理性,例如《扎拉圖斯特拉如是說》3宗教特點明顯。
西方哲學受宗教影響很明顯,把宗教問題當做很嚴肅和核心的哲學問題。
例如黑格爾體系最終得出上帝——絕對精神。
4邏輯概念化。
邏輯條理,用概念推理是西方哲學區(qū)別于印度哲學和中國哲學最重要的特點。
東方哲學也有概念,但是概念都是需要化掉的。
5流派眾多。
它們門派概念差,容易另立門派。
例如胡塞爾、海德格爾、伽德莫爾三人是師徒三代,但是卻屬于不同流派。
還有什么需要的繼續(xù)追問吧,我是哲學專業(yè)的,很樂意能幫助你
打算自學西方哲學。
個人基礎(chǔ)還行,心理學史比較熟悉,也上過大學的宗教方面的課程。
現(xiàn)在想系統(tǒng)地自學。
我就直說入門的哈,想一些哲學家的著作,柏拉圖的斐多篇啊,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啊,??碌奈镉谠~啊……這些是在讀通西哲和現(xiàn)西哲的基礎(chǔ)下后看的。
西哲一般主流都分兩部分,一是西方哲學,一是現(xiàn)代西方哲學(這個包含當代)。
如果要看,一定是先看西哲,再看現(xiàn)代的,現(xiàn)代的思想都是在古典哲學的基礎(chǔ)的上形成的。
并且站的高度,所考慮的角度都比古典的要高出好幾個級別。
最開始先看文聘元寫的兩本《西方哲學的故事》和《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故事》。
不要小看這個故事,把哲學家的經(jīng)歷,思想歷程,一些重要觀點闡述的很通俗。
之后西方哲學方面人大張志偉的。
然后武漢大學趙琳鄧曉芒的。
然后大學哲學叢書中苗力田的那本,然后再全增嘏的)全增嘏的哲學書是比較早的版本,分兩冊,盡管名字叫《西方哲學史》上冊是西哲,但下冊的內(nèi)容卻是是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
最后看趙敦華的。
趙敦華的書很精準,但很薄,很多東西沒有展開。
如果自學不適合一開始看。
這些電子書都有,最好互相參照的看。
西哲的前面相對容易,但是到了德國古典哲學,要下大工夫,行百里者半九十,德國的古典哲學才算真正有了純粹思想的氣息。
后半部分現(xiàn)代西方哲學,先看我們川師的駱天銀老師的《當代西方哲學思潮評介》 盡管不是多有名,但是母校老師寫的,又薄又經(jīng)典有通俗,不像劉放桐,趙敦華那么艱深。
之后夏松基的上下冊。
之后在劉放桐的必看,趙敦華的必看。
當然還有更新的如姚大志的《現(xiàn)代之后,二十世紀晚期西方哲學》朱新民的《西方后現(xiàn)代哲學》劉象愚《從現(xiàn)代主義到后現(xiàn)代主義》等等…… 有了這些基礎(chǔ),你就可以馳騁在思想的海洋了,可以憑興趣一門深入了,可以看些哲學的分支,像語言哲學,分析哲學,現(xiàn)象學,解釋學,符號學,政治哲學,后現(xiàn)代主義等等。
太多了,可以看套數(shù)了,想勞特里奇的哲學史,一共十來本吧,劍橋的英文的哲學史也不少。
我國還有個學術(shù)版的《西方哲學史》八卷的。
這里面尼采啊,海德格爾啊,現(xiàn)代人真的很辛苦,如果不把這些思想都經(jīng)過一邊,就算不了一個有思想的人,學無止境。
如何考取復(fù)旦大學哲學系研究生
復(fù)旦大學哲學學院2010年度招生院系參考書目016 哲學學院 專業(yè)代碼 專業(yè)名稱 參考書目 010101 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與歷史(余源培主編,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中國古代哲學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西方哲學史 上、下冊 (全增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上、下) (北大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編,商務(wù)印書館,1982) 馬克思主義哲學導(dǎo)論 (辛敬良主編 復(fù)旦大學出版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與歷史 (余源培主編,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馬克思主義哲學經(jīng)典文本導(dǎo)讀 (余源培、吳曉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010102 中國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與歷史(余源培主編,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中國古代哲學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西方哲學史 上、下冊 (全增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上、下) (北大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編,商務(wù)印書館,1982) 中國古代哲學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中國古代哲學史料學 (馮友蘭,鳳凰出版社集團江蘇教育出版社)中國現(xiàn)代思想研究 (張汝倫,上海人民用出版社,2001年)現(xiàn)代西方哲學十五講 (張汝倫,北京大學出版社)西方哲學十五講 (張志偉,北京大學出版社) 010103 外國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與歷史(余源培主編,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中國古代哲學史 (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6年)西方哲學史 上、下冊 (全增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上、下) (北大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編,商務(wù)印書館,1982) 西方哲學史 上、下冊 (全增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新編現(xiàn)代西方哲學 (劉放桐主編,人民出版社)哲學史教程 上、下卷 (文德爾班,羅達仁譯,商務(wù)印書館,1996年)形而上學 (亞里士多德,商務(wù)印書館) 010104 邏輯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與歷史(余源培主編,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中國古代哲學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西方哲學史 上、下冊 (全增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上、下) (北大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編,商務(wù)印書館,1982) 邏輯基礎(chǔ) (王路,人民出版社)010105 倫理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與歷史(余源培主編,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中國古代哲學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西方哲學史 上、下冊 (全增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上、下) (北大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編,商務(wù)印書館,1982)尼各馬可倫理學 (亞里士多德,商務(wù)印書館)道德形而上學基礎(chǔ) (康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010107 宗教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與歷史(余源培主編,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中國古代哲學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西方哲學史 上、下冊 (全增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上、下) (北大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編,商務(wù)印書館,1982) 宗教學通論新編 (呂大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世界十大宗教 (黃心川,東方出版社)西方宗教哲學文選 (胡景鐘、張慶熊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印度佛教源流略講 (呂瀓,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國佛教源流略講 (呂瀓,中華書局)基督教神學范疇:歷史和文化比較的考察 (張慶熊,上海人民出版社) 010108 科學技術(shù)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與歷史(余源培主編,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中國古代哲學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西方哲學史 上、下冊 (全增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上、下) (北大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編,商務(wù)印書館,1982) 現(xiàn)代科技導(dǎo)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導(dǎo)論 宗占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概述 李繼宗 復(fù)旦大學出版社 自然辯證法概論 國家教委正教司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學哲學 周林東編 復(fù)旦大學出版社 2004年6月技術(shù)哲學 許良編 復(fù)旦大學出版社 2004年6月當代科學技術(shù)哲學導(dǎo)論 陳其榮著 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010120 國外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與歷史(余源培主編,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中國古代哲學史 (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6年)西方哲學史 上、下冊 (全增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上、下) (北大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編,商務(wù)印書館,1982)歷史與階級意識 (盧卡奇 杜章智等譯,商務(wù)印書館)馬克思以后的馬克思主義 (戴維麥克倫 李智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新編:西方馬克思主義卷 (俞吾金、陳學明,復(fù)旦大學出版社)西方馬克思主義教程 (陳學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010123 企業(yè)倫理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與歷史(余源培主編,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中國古代哲學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西方哲學史 上、下冊 (全增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上、下) (北大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編,商務(wù)印書館,1982) 尼各馬可倫理學 (亞里士多德,商務(wù)印書館)道德形而上學基礎(chǔ) (康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讀研是全脫產(chǎn)的,不能同時工作,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