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學詩》讀后感-我女兒的作文
香菱,是《紅樓夢》中的人物,而《香菱學詩》是我們的一篇課文,我看了香菱的學習用功不禁讓我想向她學習。
香菱是個苦命的女子,原籍姑蘇,出身鄉(xiāng)宦家庭。
她三歲被拐,長大后被呆霸王薛蟠買去做妾,后隨薛家進京,一直住在榮府的梨香院。
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難得有空,這一次因薛蹯外出經(jīng)商,寶釵便把她帶進了大觀園給自己做伴。
環(huán)境的變化,激發(fā)了香菱寫詩的愿望,寶釵笑她“得隴望蜀”,勸她“且緩一緩”,可她急切的很,于是去找黛玉。
故事開頭寫香菱一見黛玉就說明求教之意,黛玉慨然允諾。
香菱練習寫詩也是在黛玉的指導下進行的,包括命題限韻評論習作,指點門徑三事。
香菱的詩一共寫了三稿。
第一稿是在“茶飯無心,坐臥不定”的情況下經(jīng)過苦思寫成的。
寶釵先看,說:“這個不好,不是這個做法”;黛玉則認為“意思卻有,只是措辭不雅”,指示她“丟開”這首,“放開膽子”另作一首。
香菱得了這個指示,“連房也不入,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lián)竿痢保弧鞍櫼换孛肌保帧昂σ换亍?,簡直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可這樣寫出的第二稿依舊不行。
黛玉說:“過于穿鑿,還得另作”;寶釵則認為它離了題,不是寫“月”,而是寫“月色”了。
盡管又一次失敗,香菱毫不氣餒,便獨自走到階前小竹下構思她的第三稿。
她“挖心搜膽”,絕無旁騖,以致將探春“錯了韻了”。
這一天,香菱滿心想的都是詩,到晚間還是對燈出神,三更起床,到五更才睡去,最后,她居然在夢中把這首詩作成了,而且笑道:“可是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
”待到寶釵將她喚醒,她立即將詩抄寫下來——這就是她的第三稿,后來博得了眾姐妹的一致稱贊:“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這就是香菱對學習的渴望和執(zhí)著,可是現(xiàn)在的我們呢
有好的學習條件卻不好好學習,整天只知道耍酷、玩,這一切又有什么意思呢
其實,只要我們?nèi)硇牡耐度氲綄W習中去,你不但能夠學好,而且會讓學習的負擔成為快樂,所以,讓我們一起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吧
香菱學詩 讀后感
(1)周六再次品讀《紅樓夢》第48回“濫情人情誤思游藝,慕雅女雅集苦吟詩”,其中林黛玉教香凌學詩這一段最吸引我,覺得黛玉不僅是一位好老師,而且覺得她的學詩的理論對我們的書香校園建設還有著非常重要的理論、實踐指導意義。
首先,作為教師,我們要廣泛的閱讀。
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
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一章中說:“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于此。
要把讀書當做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饑餓者的食物。
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
”教育是一項技術也是藝術,要掌握這一藝術,就必須多讀書、多思考。
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應當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車間里增添了一件新的精致的工具。
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下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
蘇霍姆林斯基又說:“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里,使用權學校教科書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
在你的科學知識大海里,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
” 黛玉教詩,香菱學詩最終有所成,就是香菱有了廣泛的閱讀,有了“這些人做了底子”,腹有詩書,才讓香菱在才女蕓集的菊花詩社占得一席之地。
作為新時代的廣大教師、學生更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讓讀書積淀底氣,打造靈氣,讓讀書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讓書籍以歡樂的激情來充實我們的心靈。
(2)首先,要多讀。
黛玉讓香菱誦讀王維的五言律詩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詩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絕句一二百首。
“讀詩百遍,其義自見”,誦讀這種方法對于我們學寫詩也是非常正確而必要的。
隨著誦讀篇目數(shù)量的增加,你對詩歌的語言感知能力就會越來越強,詩歌的閱讀水平也就會越來越高。
這好比蓋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牢固,房子也就可以蓋得越高大。
誦讀不僅是學好詩歌的根基,也是提高鑒賞能力的根本途徑。
其次,黛玉認為,要學詩就要學一流的。
王維的五言律詩是最好的,除了杜甫,沒有人能趕得上他;七言律詩,杜甫的詩要是打一百分的話,恐怕要再找出一個八十分的都不可能,后來一個李商隱也還可以;七言絕句,那是不會有人寫得過李白的了。
這三個人,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圣”,王維人稱“詩佛”,唐朝的詩歌,成就最高的就是他們?nèi)涣耍郧耙恢笔沁@樣評價的。
后來白居易取代了王維的位置,因為他的詩里面有一些反映勞動階級的生活、思想等等,還有他的長篇,如《長恨歌》《琵琶行》都不錯,但是以前一直是以李白、杜甫、王維三個人為首的。
林黛玉這個看法也是很對的。
要學就學一流的,學不到一流還可以成為二流,要是一開始就學二流的,那只能學成三四流了。
我們在閱讀時,也要挑選文質兼美的作品,這對于陶冶情操,培養(yǎng)純正的文學趣味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要大膽創(chuàng)作,要敢于想象。
香菱學詩,第一首,通篇就是說了“月亮很亮”這么一個意思。
所以黛玉就說,初學者看的詩少,措辭不雅,要放開膽子去做,要有想象力才行。
這也是很對的。
恩格斯在評論德國詩人普拉頓的時候曾強調說:“寫詩必須有大膽的想象。
”可以說,沒有想像就沒有形象思維,也就沒有詩。
形象思維的過程自始至終都貫穿著豐富的藝術想象,大膽的想象可以使極平常的生活景象煥發(fā)出奇特的美感、美質,令人耳目一新。
其它文體的創(chuàng)作也離不開大膽想象。
《香菱學詩》中的這些文藝創(chuàng)作理論對我們都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
(3)《香菱學詩》來自于曹雪芹的〈〈紅樓夢〉〉,這篇文章講得是黛玉師傅教香菱如何做詩和香菱如何學詩的事。
黛玉先教香菱讀詩,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讓香菱學會識記,理解運用五言律、七言律等,因為黛玉知道只有讓香菱明白識記是基礎,理解能幫助識記,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的運用才能作出好詩。
成為“詩翁”。
最后香菱不負眾望,理解了作詩的技巧,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她想來煙如何直
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這“白”“青”兩字也似天理,但這兩字形容得盡,念在嘴里像是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還有“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這“余”字和“上”字形容的正是如此,聯(lián)合實際想到那年上京去,下晚便灣住船,岸上又沒有人,只有幾棵樹,遠遠的幾家人家作晚飯,那個煙竟是碧青,連云直上,明白“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中的“上”字是從“依依”兩個字上化出來的,但是香菱運用到現(xiàn)實也就是說自己作詩就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了。
黛玉見香菱學得如此之妙就借昨夜月亮讓香菱作詩。
起初,香菱作了一首詩,黛玉批道:“意思卻有,只是措詞不雅。
皆因你看的詩少,被他縛住了,把這首詩丟開,再作一首只管放開膽子去做。
”香菱聽了,默默回來,連房也不入,只有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lián)竿?,一會兒皺眉,一會兒含笑,默默天地至公,香菱做出來拿與黛玉看。
黛玉說:“還是不好,過于穿鑿,還得另作。
”香菱自以為很妙的詩被說如此,于是思考不斷,結果在夢中出現(xiàn),這不就是靈感么
不就應了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么
是的,成功源于勤奮,青春的朝氣和前進不己的好奇心也是成功的關鍵。
泉水叮咚奔向大海,雄鷹展翅搏擊長空,香菱正是有追求,才感受到了快樂的心境;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流始,才能快樂的成長。
〈〈香菱學詩〉〉教給我們這些,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明天創(chuàng)造更多希望,為明天設下更多追求,一步步地踏上成功之路。
怎樣寫好詩詞
首先你要有一定的詩詞理解能力。
平時要多看一些古詩詞,文言文之類的。
寫詩要注重平仄,押韻,對仗等。
所謂押韻,是把同一韻部,也就是同一韻母組成的字,放在詩的固定位置上,以構成和諧的音樂美。
在絕句中用在偶句的末尾處,即押在句末一字上。
如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這首詩的韻腳就是“光”、“霜”、“鄉(xiāng)”。
絕句中的第三句最后一字必須是仄音的。
押韻是詩歌必不可少的要素。
從上古的<<詩經(jīng)>>、<<楚辭>>,到定型的唐詩,一直到今天的詩歌,都是要講押韻的。
沒有和諧的音韻,吟詠起來就不朗朗上口了。
可用舊時韻書“平水韻”,但該詩韻有107個韻部,使用不易,因為分韻太窄;也可用新韻,即以普通話語音來押韻,韻目只有18個韻部。
正格絕句,平起首句不入韻和仄起首句不入韻,只需二、四句末一字押韻即可;別格絕句,平起首句入韻和仄起首句入韻,必須在一、二、四句末字押韻,以構成和諧而美妙的音樂性。
平仄,是聲調的講究。
平聲即陰平聲、陽平聲字,仄聲即上聲、去聲和入聲字。
簡單地說就是平聲是漢語拼音中的一二聲,仄聲就是三四聲。
絕句的格律,有四種格式,分為五言、七言的平起式和仄起式,舉例如下: 1、 平起首句不入韻為正格 碧波·詠樹 碧波·小溪即景 平平仄仄平平仄, 深居沃野枝繁茂, 平平平仄仄, 岸邊風拂柳, 仄仄平平仄仄平。
碧葉千張似玉雕。
仄仄仄平平。
雀躍樹枝頭。
仄仄平平平仄仄, 本是同根同血脈, 仄仄平平仄, 放鴨河中漾, 平平仄仄仄平平。
為何颯颯起風濤。
平平仄仄平。
清波蕩小舟。
2、 平起首句入韻為別格 包德珍·夜思 包德珍·新春絮語 平平仄仄仄平平, 天心隨意弄迷離, 平平仄仄平, 吟虹出遠天, 仄仄平平仄仄平。
常使伊人費苦思。
仄仄仄平平。
蘭水一詩泉。
仄仄平平平仄仄, 未必風濤初識我, 仄仄平平仄, 月帶群星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松花江水洗胭脂。
平平仄仄平。
笑聲來枕邊。
3、 仄起首句不入韻為正格 碧波·暴風 李頻·渡雙江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陣狂飆如猛獸, 仄仄平平仄, 嶺外音書斷, 平平仄仄仄平平。
飛沙走石信天游。
平平仄仄平。
經(jīng)冬復歷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 屋摧樹倒禾苗折, 平平平仄仄, 近鄉(xiāng)情更怯, 仄仄平平仄仄平。
暴戾人間萬象蹂。
仄仄仄平平。
不敢問來人。
4、 仄起首句入韻為別格 包德珍·詠李白 碧波·詠日 仄仄平平仄仄平, 行路方知蜀道難, 仄仄仄平平, 宇宙現(xiàn)穹隆,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篇斗酒海天寬。
平平仄仄平。
金輪掛太空。
平平仄仄平平仄, 胸中日月吟風處, 平平平仄仄, 環(huán)球光耀彩,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何止吳歌楚舞寒。
仄仄仄平平。
萬物顯春榮。
至于對仗,一般地講,絕句可用對仗,也可不用對仗,是否用對仗完全是自由的,不強求。
如果視為截取律詩的中間兩聯(lián),就可以全詩用對仗,例如: 曾金美·贈友人 (碧波詩詞讀后感) 碧水粼粼含雅韻,波光閃閃奏清音。
詩心美美如佳釀,詞意甜甜欲醉人。
如果視為截取律詩的首尾兩聯(lián),就可以全詩不用對仗,例如: 碧波·桃花 春風吹醒故林叢,蕊滿枝頭綻嫩紅。
神韻猶如仙子美,惹來蜂蝶吻嬌容。
如果視為截取律詩的前兩聯(lián),則前聯(lián)不對仗而后聯(lián)對仗,例如: 司馬光·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葵花向日傾。
反之,如果視為截取律詩的后兩聯(lián),則前聯(lián)對仗而后聯(lián)不對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