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biāo)是什么
查看。
1、如何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xué)內(nèi)涵
(讀本 P450) 、如何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xué)內(nèi)涵
讀本 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xué)內(nèi)涵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jié)合,具體地說,就是把馬克思主 義基本原理更進一步地和中國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結(jié)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xiàn)民族化和具 體化。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shè)和改革的實際問題。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中國革命建設(shè)和改革的實踐經(jīng)驗和歷史經(jīng)驗提升為理論。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于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之中。
概括起來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用馬克思主義來解決中國的問題,同時又使中國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上升 為理論,并且同中國的歷史傳統(tǒng)、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相結(jié)合,以形成具有中國特性、中國作風(fēng)和中國氣派的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2、如何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個理論成果之間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guān)系
(讀本 P449) 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包括思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xué)發(fā)展觀。
它們是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guān)系。
首先,他們是一脈相承的關(guān)系。
思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xué)發(fā)展觀, 有共同的理論淵源——馬克思主義;有共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chǔ)——實事求是;有共同的價值追求—— 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它們之間又是與時俱進的關(guān)系。
它們都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
思想適應(yīng)中國革命和建設(shè)的需要;理論適應(yīng)中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需要; “三個代表”重要 思想適應(yīng)國內(nèi)外形勢和黨的歷史方位的新變化,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戰(zhàn)斗力的需要;科學(xué)發(fā)展觀適應(yīng)新世紀(jì) 新階段國際國內(nèi)形勢的發(fā)展變化,全面建設(shè)小康社會、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它們辯證統(tǒng)一于中 國革命、建設(shè)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開拓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新境界。
3、如何正確把握科學(xué)發(fā)展觀的思想內(nèi)涵和重大意義
答:內(nèi)涵: 科學(xué)發(fā)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fā)展;科學(xué)發(fā)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科學(xué)發(fā)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 面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科學(xué)發(fā)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tǒng)籌兼顧。
指導(dǎo)意義:1、科學(xué)發(fā)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xué)理論; 2、科學(xué)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guān)于發(fā)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xiàn); 3、
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是什么
“忠誠民、公正、奉獻、是人民警察核值觀。
公安部黨委對上述表述方式具體的理解: 1、忠誠、為民、公正、廉明、奉獻 忠誠: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要永葆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為民: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要時刻牢記并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宗旨,堅持立警為公、執(zhí)法為民; 公正: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要依法履行職責(zé),秉公執(zhí)法辦事,維護公平正義; 廉明: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要時刻注意拒腐防變,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廉潔、清明; 奉獻: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要具備無私奉獻精神。
2、忠誠、公正、服務(wù)、奉獻 忠誠: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要永葆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公正: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要依法履行職責(zé),秉公執(zhí)法辦事,維護公平正義; 服務(wù):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要時刻牢記并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宗旨; 奉獻: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要具備無私奉獻精神。
3、忠誠可靠、服務(wù)人民、公正執(zhí)法、清正廉潔、勇于奉獻 忠誠可靠: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要永葆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服務(wù)人民: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要時刻牢記并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宗旨; 公正執(zhí)法: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要依法履行職責(zé),秉公執(zhí)法辦事,維護公平正義; 清正廉潔: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要時刻注意拒腐防變,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廉潔、清明; 勇于奉獻: 公安機關(guān)人民警察要具備無私奉獻精神,在困難和危險面前要無所畏懼。
看看高考狀元是如何寫作文的 最近,咱們旭德高考咨詢家長交流群里有的親給唐
1.書名:《朱自清散文集》 題目:背影 佳詞:簌簌 躊躇 老境 頹唐 情郁 瑣屑 禍不單行 來來往往 東奔西走 觸景傷懷 妙句:那年冬天,祖母了,父親的差事也交了卸,,真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父親奔喪回家。
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 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
感受: 這篇文章全文以背影為“凝聚點”,以父子之間的關(guān)愛之情為“內(nèi)在線”,形成一條真摯深沉縝密有致的感情脈絡(luò)。
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對送別詩父親背影的描寫,抒發(fā)了作者父子之間的深情。
也從一個側(cè)面表現(xiàn)出了對未來存在渺茫希望的舊社會中國職員的性格。
通過細(xì)節(jié)刻畫了一個舊中國傳統(tǒng)慈父形象。
2.《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為9至13歲的孩子創(chuàng)作的一部小說。
它采用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nèi)在學(xué)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
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dāng)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
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迥乎不同,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等。
這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
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那群少年受到熏陶,同樣讓我也被其中所體現(xiàn)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
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我不知該怎么說,我認(rèn)為愛應(yīng)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chǔ)。
夏丐尊先生在翻譯3.《范愛農(nóng)》: 從此我總覺得這范愛農(nóng)離奇,而且很可惡。
…第二天愛農(nóng)就上城來,戴著農(nóng)夫常用的氈帽,那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賞析:這兩句話是我對比著找出來的,第一句用“很”字寫出了魯迅對范愛農(nóng)的憎惡,但第二句話用“愛農(nóng)”表達了魯迅對范愛農(nóng)的親切,文章開頭把范愛農(nóng)寫得如何如何地討厭,為后文寫作者對他的友善打埋伏,這是一種欲揚先抑的寫法,對比寫出了魯迅先生對范愛農(nóng)的友誼。
以至于為范愛農(nóng)寫了五首詩。
總評:文章一開頭,作者就用平凡又樸素的語言,記敘了他曾經(jīng)在茶館認(rèn)識范愛農(nóng)的事,先抒發(fā)自己對他的憎惡,為后文寫對他的親切友善作鋪墊。
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十分到位,樸素卻又不失精練的語言,為我們展現(xiàn)了魯迅先生對國難者的同學(xué)們的一種同情,一種責(zé)任。
4.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傅雷家書》就是一本苦心孤詣的教育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最適合家長和孩子的閱讀。
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較獨特,他是通過書信把真情傳遞給遠(yuǎn)方的孩子,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shù)進行真誠地指導(dǎo),而且還暗暗透露了對兒子的牽掛和愛。
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決定一個孩子的人生,畢竟家庭教育是第一任老師,傅雷用了良好的方法把他兒子教育成才,讓人贊口不絕。
5.戰(zhàn)爭與和平》的寫法目的本人認(rèn)為“兩言可弊之”:一日寫托翁對歷史的觀點,或更準(zhǔn)確地說是對如何“寫歷史”的觀點,二日寫托翁對幸福的定義。
小說中的故事和人物是為這兩個目的而服務(wù)的,所以,與其說此書是一本小說,毋寧說其是一本哲學(xué)理論讀本,故事是例子而已,其主旨并不在于說明當(dāng)時的歷史背景或不同人物在同一歷史時期的表現(xiàn),就是要借這些人來說明自己對歷史對幸福的定義。
6.《好兵帥克》里腦子簡單到近于低能,臉上掛著常年不變的傻笑,嘴里滔滔不絕地講著永遠(yuǎn)也說不完的故事,這就是我眼中的帥克
從來都不覺得帥克是聰明的,難道將軍隊攪得雞飛狗跳,這就是聰明的表現(xiàn)嗎
從來都不覺得帥克是機智的,難道對長官講著絮絮叨叨的故事,這就是機智的表現(xiàn)嗎
從來都不覺得帥克是勇敢的,難道連基本的分辨危險的認(rèn)識能力都沒有,這就是勇敢的表現(xiàn)嗎
不知是從合適開始,只要是故事的主角,就一定非得是光輝燦爛的人物,去掉耀眼的光輝之后,帥克就是一個什么都不知道的可憐的白癡
7.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贰?/p>
我十分佩服小說中老漁夫的意志,最令我佩服的是小說中老漁夫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獲得成功。
小說描寫的是一個老漁夫桑地亞哥,他是一位孤獨、失敗,而又英勇無畏、熱愛生活、渴望勝利的老人。
在一次單身出海打魚時,一條大魚上了鉤,卻拉不上來。
老漁夫同魚周旋了三天三夜后,用漁叉一下刺了大魚。
打魚歸來時,又因大魚傷口上的血腥味引來了幾群鯊魚搶食。
但老人仍不愿就這樣放棄,勇敢地與一條又一條的鯊魚搏斗。
一直到最后時刻,漁夫也沒有放棄,仍在努力。
雖然后來只剩下了魚頭和魚骨,他也已筋疲力盡,但還是把殘骸帶回了漁港,讓其他漁夫佩服不已。
《老人與?!犯嬖V我:“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8.《無常》描述兒時在鄉(xiāng)間迎神會和戲劇舞臺上所見的“無?!毙蜗?,說明“無?!边@個“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是因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得不到惡報,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
魯迅在《朝花夕拾》中曾多次寫到“無常”這種鬼怪。
在《無常》中他比較詳盡地記述了在廟會中見到的“無?!薄?/p>
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在廟會上都比較喜歡白無常,而普遍討厭黑無常,而從文字來看魯迅也比較喜歡白無常。
認(rèn)為他“不但活潑而詼諧”。
而且單單渾身雪白這一點就能在各色鬼怪中十分扎眼,很有“鶴立雞群”之感。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在當(dāng)時的廟會中白無常是個很出風(fēng)頭的角色。
整篇文章都洋溢著作者對活無常的敬佩及贊美之情,先寫小時候?qū)λ暮ε拢同F(xiàn)在對他的敬佩作對比,也拿閻羅王的昏庸和無常的可怕與之作對比,突出活無常的善心。
作者也是想告訴我們,連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應(yīng)該怎樣呢
9讀《命運》有感 前陣子在書城買了本書,叫《滴水藏海》,里邊有300個經(jīng)典的哲理故事。
現(xiàn)在我來品味一篇小故事,叫《命運》。
《命運》講的是連個孩子的命運,一個被高僧占卜為“狀元”,另一個為“乞丐”。
二十年后,當(dāng)初的“狀元”成了乞丐,而“乞丐”卻成了“狀元”。
上帝說:“我賦予每個人的天分之占他命運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在于他如何去把握。
” 看了這段話,我很受觸動。
把握,把握命運,多簡單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呢
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運,因為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隨時都可以改變它的
只要你愿意 10讀《永別了武器》有感 一個告別了武器的人,不是敵人的俘虜,就是愛的俘虜.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護,實在是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數(shù)據(jù)庫,已經(jīng)不需要進入的密碼,隨時都可以打開全部程序,可以讀出全部的文件.我說的俘虜,就是這個意義上的俘虜.當(dāng)我把自我放到陽光下的時侯,我明白從此不能有所偽裝,隱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當(dāng)我意識到抗拒的無奈,有多少時間無可挽回,有多少記憶漸漸從內(nèi)心淡出.說到底,俘虜就是一個不能抵擋傷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放棄希望,必須承受生存的全部壓力.本來,在屬于個人的空間,可以沉浸于獨自的幻想,可以從塵埃里開出虛擬的花朵.而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是連欺騙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斷地凈化內(nèi)心世界. 11《哈姆雷特》讀后感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經(jīng)典的代表作.這本書在表面情節(jié)上與歷史的傳說并沒有多大的區(qū)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亡.正如 劇中人霍拉旭所說: 你們可以聽到奸淫殘殺,反常修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借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jié)局. 曲折選宕的情節(jié),緊緊圍繞著復(fù)仇 而展開.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nèi),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萊特疑竇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臺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為,并要他為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fù)仇歷程,與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fā)出了復(fù)仇之劍. 12《基督山伯爵》讀后感 愛也徹底,恨也徹底.報恩也徹底,復(fù)仇也徹底.這就是在我讀完《基督山復(fù)仇記》后最大的感受.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也是需要養(yǎng)精蓄銳的,并不是憑著一時的心緒就可輕舉妄動的.而基督山伯爵,則是最具體的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這句俗語的.在經(jīng)歷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義就是找尋曾經(jīng)的親人,曾經(jīng)的恩人和曾經(jīng)的仇人.在確認(rèn)了所要尋找的人以后,他并沒有如我們在武俠小說里所見的那樣,于恩人抱拳云赴湯蹈火,再所不惜,于仇人一劍刺.他選擇了他自己的方式.對曾經(jīng)有恩于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著,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卻從來不讓他們知道其實自己就是為了報恩而來.如果說他的報恩令人感動,那他的復(fù)仇則是如此的淋漓盡致,在我們也有幾度的叫好后不免有點心驚. 13《釋夢》讀后感 弗洛伊德(1856--l939)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xué)家,精神分析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著作橫跨半個世紀(jì),對文學(xué),哲學(xué),神學(xué),倫理學(xué),美學(xué),政治科學(xué),社會學(xué)和大眾心理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如果以影響的范圍作為衡量偉大的標(biāo)準(zhǔn),那么弗洛伊德無疑是最偉大的心理學(xué)家.弗洛伊德發(fā)動了人類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他指出人類的無意識是無法被意識所控制,人類的潛意識中蘊含了巨大的心理內(nèi)容,他以最理性的聲音訴說了人類的無理性.《釋夢》是弗洛伊德支柱性的學(xué)術(shù)著作.通過對夢的研究極大地拓展了人類對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對我們的生活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 14《紅與黑》讀后感 作家筆下展現(xiàn)的,首先是整個法蘭西社會的一個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維里埃爾城的政治格局.貴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長是復(fù)辟王朝在這里的最高代表,把維護復(fù)辟政權(quán),防止資產(chǎn)階級自由黨人在政治上得勢視為天職.貧民收容所所長瓦爾諾原是小市民,由于投靠天主教會的秘密組織圣會而獲得現(xiàn)在的肥差,從而把自己同復(fù)辟政權(quán)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瑪斯隆是教會派來的間諜,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監(jiān)視之下,在這王座與祭壇互相支撐的時代,是個炙手可熱的人.這三個人構(gòu)成的三頭政治,反映了復(fù)辟勢力在維里埃爾城獨攬大權(quán)的局面.而他們的對立面,是為數(shù)甚重,擁有巨大經(jīng)濟實力的咄咄逼人的資產(chǎn)階級自由黨人.司湯達一方面向人們描述了保王黨人的橫行霸道,一方面又讓人們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握有經(jīng)濟實力的資產(chǎn)階級,在政治上也定將是最后的勝者.《紅與黑》成書于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湯達竟像是洞悉了歷史運動的這一必然趨向.15《簡愛》被萬眾所熱愛的,大約是其作者的自尊與平凡或者說,是夏洛特的自尊與平凡。
那是一個靈魂熾熱而外表簡單的女子。
這一形象無疑是不朽的經(jīng)典。
可是與其夫羅切斯特一樣,這個形象始終在用一種類似于自傲的口吻言論他們對于他人的鄙薄,多多少少,曾經(jīng)使我快慰,現(xiàn)在卻令我不安。
夏洛特托身于簡愛, 這是我所知道的。
但我所感覺到的是:她對于高層貴族的鄙薄與一種近乎敵視的態(tài)度,有些刻意了。
反過來說,我從中讀到了自卑的情緒。
16《水滸傳》讀書筆記(一)--醉打蔣門神 武松殺了西門慶,就被發(fā)送了孟州充軍,又在十字坡結(jié)識了張青和孫二娘。
但是這些都不夠精彩,唯獨這集里的武松醉打蔣門神最為精彩。
本集中,武松為了個人的友誼而去幫助施恩奪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這兩點,就知道他有著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蔣門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后把蔣門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這能證明武松是個粗中有細(xì)的人。
他在挑逗時還可分成幾個細(xì)節(jié),三次換酒,之后說讓蔣門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飽不讓,就和他們打了起來(這里包括蔣門神)。
他在禽了蔣門神之后,又怕他告官,在說要求蔣門神的第三件事時,卻怕他告官和以后再把快活林奪回來,所以讓他離開孟州,不得在此居住。
由此也可以開出武松多么的細(xì)心。
17《水滸傳》讀書筆記(二)--沂嶺殺四虎 李逵見宋江父子團聚后,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縣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親。
去時,途上遇見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脅,李鬼戰(zhàn)敗求饒,說他尚有九十歲老母,殺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塊殺了。
李逵可憐他,便饒了他,而且還給了他一錠銀子,讓他走了。
我覺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這樣的人,所以就讓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讓李逵把他殺。
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氣,二是讓那些讀者也贊同他,并看完后有一種豪邁氣質(zhì),似乎自己就是李逵。
李逵殺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后來的李逵背著老母過沂嶺時殺虎的場景最為精彩。
先是去打水,然后發(fā)現(xiàn)老母不見了,又發(fā)現(xiàn)兩只小虎和兩條人腿,憤怒之下殺小虎,公、母虎分別來尋仇都被殺。
只可惜殺了虎,還被人請到家里做客,后又被擒。
這讓人看完之后,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見作者的用心良苦。
18《水滸傳》讀書筆記(三)--抱怨獅子樓 武松在陽谷縣坐了都頭,又上京辦事。
回來時,才知道哥哥武大郎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實情,去告官,誰知縣館已受賄,無奈下在獅子樓為武大郎報了仇。
其中,讓人看得最熱血沸騰的就是最后報仇時殺西門慶的那一段,武大郎雖,潘金蓮和西門慶也得到了她該得到的惡果,而武松為民除害還被發(fā)配孟州。
我覺得這有可能是作者在諷刺當(dāng)時的朝廷昏庸無道。
西門慶在這里被作者描寫的簡直是“臭不可聞”,幾乎上誰看完都痛罵他一兩句,這能體現(xiàn)作者是多么的會描寫人物啊
19《水滸傳》讀書筆記(四)--賣刀汴京城 楊志盤纏用盡,只得將寶刀賣去,賺些錢投奔他鄉(xiāng)謀生。
誰知賣刀時,當(dāng)?shù)貪娖づ6侔懔枞?,楊志忍無可忍便殺牛二,再去報館。
最后被判充軍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過于楊志賣刀時的情景。
先是問誰買刀,牛二來后,讓他試刀,牛二百般阻撓和凌辱,最后被殺。
這告訴了我們當(dāng)時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么樣的。
而牛二被殺不僅為書中的老百姓們出氣,而且另讀者看完也出了口氣,這也許就是作者抓住了讀者的心理來寫的吧。
20《水滸傳》讀書筆記(五)--題詩潯陽樓 宋江到了江洲后,結(jié)識了神行太保等人。
一天在潯陽樓喝酒,乘著一時酒興便在墻上題了一首反詩,還留下姓名。
最后被黃文炳看到打入牢。
這件事把宋江寫得讓讀者哭笑不得,不知該怎么說他,本集也沒有什么精彩的環(huán)節(jié)。
只是作者能把宋江寫到讓讀者看了說不出宋江什么的境界,真是了不起。
只能夠說宋江太糊涂,提什么詩罷了。
而正是有了這一集,才能更好的襯托出下一集截法場的情景來。
用宋江題詩被抓著一段來襯托出后面截法場的情景。
的確,用宋江題詩被抓要比用其它的好。
一是讓你說不出什么,二還可以把他們截法場的理由弄得更充分。
所以我覺得這集好。
21讀《三國演義》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xué)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jǐn)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xì)細(xì)品味,讓讀者仿佛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rèn)為智永遠(yuǎn)是勝過勇的。
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lǐng)的十五萬大軍。
此種例子舉不勝數(shù)。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dāng)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
像漢室劉禪,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國獻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
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tǒng)治者能做出這樣的時移俗易的事情來呢
有勇無謀,大敵當(dāng)前,只能拼征戰(zhàn)。
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在城門上呢
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guān)羽說清楚,哪兒至于被義氣的關(guān)羽所砍呢
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占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無不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biāo),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xì)細(xì)(的)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成功 22書名:《童年》 作者:高爾基 主要內(nèi)容: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chǎn)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jīng)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
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
在外祖父家,他認(rèn)識了很多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
他還認(rèn)識了伊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
但強壯的他,后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chǎn)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斗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里,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
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丑惡現(xiàn)象屈膝的人。
感受:.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
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fā)生那樣的事情。
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
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
有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
我們是多么幸福呀
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么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23讀《呼嘯山莊》 溫文爾雅的面具被撕掉,我站在恐怖邪惡的一邊,與平靜和教養(yǎng)對立,把他們愛情的誓言喊成惡毒的詛咒。
我的眼睛離不開希斯克利夫,就如我始終拋不開對凱瑟琳的想念。
他們的愛情在整個荒原上燃燒,在我的心里沸騰。
撕扯開生存和亡,希斯克利夫說他了的時候他還活著,但他去后卻和凱茜永遠(yuǎn)的在一起了。
希斯克利夫是利物浦街頭的棄兒,老恩肖先生收養(yǎng)了他,把他帶到呼嘯山莊,并對他寵愛有加。
老恩肖的寵愛引起了其子辛德萊的嫉妒和仇視。
老恩肖一,辛德萊便對他進行了殘酷的折磨,剝奪他受教育的機會,把他攆出客廳,淪為奴隸。
但老恩肖之女凱茜卻始終同情他,站在他一邊,與他聯(lián)合起來反抗辛德萊的暴政,并在共同的反抗中孕育出一種根植于生命最深處的愛情。
然而這種感情在凱茜見到畫眉山莊舒適而體面的生活的時候起了變化,最后她決定嫁給畫眉山莊的少爺,英俊、富有、溫文爾雅的埃德加.林頓。
于是,希斯克利夫離家出走,三年后發(fā)財回來,對恩肖和林頓家實施了殘酷的報復(fù)。
希斯克利夫使辛德萊酗酒墮落趁機奪取呼嘯山莊,還把辛德萊的兒子哈里頓貶為奴仆和文盲,如同當(dāng)年辛德萊對他一樣。
接著,他與林頓的妹妹伊莎貝拉結(jié)婚。
感情上的激烈沖突和折磨使凱瑟琳病入膏肓,早產(chǎn)而去。
十多年后逼迫林頓和凱茜的女兒小凱瑟琳同自己的兒子小林頓結(jié)婚,從而成功地將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的財產(chǎn)都據(jù)為己有。
希斯克利夫這種滅絕人性的復(fù)仇行為在凱茜后持續(xù)了十多年。
直到最后他從年輕一代的行為中看到了自己勝利的虛幻性。
希斯克利夫悲慘的去,后與凱茜的靈魂一起游蕩在荒原。
熾烈的情感隨著言辭的洪流奔流而來,超越了身邊的現(xiàn)實,讓人不知所措,招架不得。
或許我可以嘗試打破書籍的章節(jié)順序來讀這部小說,呵,但是放棄了,人物的外貌和心理在每一章節(jié)都會有所改變,不要讓心煩氣躁的自己擾亂了奇妙的敘事結(jié)構(gòu),向遵守競賽規(guī)則一樣逐字逐行地讀下去,放棄對于結(jié)局的好奇心。
讀小說需要時間和耐性,我要承認(rèn),這是部好讀的小說,而且是能激發(fā)人性情感的偉大作品。
24《小海蒂》 好詞:津津有味 興高采烈 抽泣 斷斷續(xù)續(xù) 提心吊膽 金燦燦 和顏悅色 佳句: 1.可是小海蒂一點也不難過,她是個無論什么時候都能找到快樂的孩子,當(dāng)然,和這個放羊的男孩還有那群山羊一道上山,到鮮花盛開,有老鷹飛翔的牧場去,和那里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們在一起,發(fā)現(xiàn)什么奇妙有趣的事情,這是小海蒂最喜歡不過的。
可是看爺爺拉鋸或是用錘子敲敲打打地干木匠活也很有意思。
2.可是比什么都更吸引小海蒂的,是大風(fēng)天時,小屋后三棵樅樹搖晃的嘩嘩聲。
它們一響起來,小海蒂不管正在干什么,都忍不住要放下手里的活跑到樹下。
她覺得再沒有比這從高高的樹枝上傳下來的低沉而奇妙的響聲更動聽的了。
海蒂站在樹下豎起耳朵,不厭其煩地聆聽風(fēng)吹過樹枝時發(fā)出的巨大響聲,看著它們劇烈地?fù)u晃。
主要內(nèi)容: 小孤女海蒂被送去與隱世而居的祖父同住,當(dāng)時祖父正因兒子離開他而感內(nèi)心痛苦,可愛的海蒂很快就溶解了老人家冷酷的外表。
不料邪惡的阿姨偷偷把海蒂帶走,賣去給有錢人家當(dāng)仆人。
主人有個生病的女兒,她在海蒂的安慰和鼓舞下重新振作起來,爺爺也在千辛萬苦之下終于跟孫女團圓。
感想: 作家約翰娜·施皮里她把人物刻畫得很生動,在讀<>時我總會覺得里面的人物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
那個天真可愛的小海蒂、兇狠邪惡的姨媽、固執(zhí)的祖父…… 兒童文學(xué)作家約翰娜·施皮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一個天真活潑、純樸善良、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樂于助人的小女孩——海蒂。
她無論遇到什么情況總是樂觀面對,她總是待人真誠,她相信她遇到的每一個人,在她的身上我突然發(fā)現(xiàn)只有你真誠待人,別人才會信賴你,不是么
25《衛(wèi)風(fēng)氓》讀后感 我以為,古時的女性遇到感情挫折只會選擇自盡,以此作為“反抗。
”從小至大,看過的古裝片里的女性遇此大多都是搬來椅子,往梁上掛上帶子;脫了鞋子――讓趕來的人明白她已經(jīng)自盡――撲向影子。
這種以顯示自己對愛情的忠貞或是對命運的不滿只會教人愈覺得古時女性的懦弱。
而讀完《衛(wèi)風(fēng)氓》后,文中的女主人給予我另一種口味。
她不再是傳統(tǒng)中的那種要要活的女性,在溫柔的另一面,是適中的剛性。
剛?cè)峤Y(jié)合,猶如一把軟刀,可曲可扭,而不失銳利。
中國是個講究男女平等的國家。
苦于古時的女子要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男人可以“二三其德”,而女的只能落個“躬自悼矣。
”當(dāng)然,回歸文中,文中的女子是自己先移進這個愛情陷阱的。
“氓之蚩蚩”分明已表示女子稍動了心,不然后來也就不會做出“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的“妥協(xié)。
”不過她沒想到,這個男人其實只是戴著一張老實人的面具。
現(xiàn)代的小資女性經(jīng)常把一句真理掛在嘴邊:“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
”因為自己曾經(jīng)受過傷,其次是以此來告戒同胞。
這句話顯然是以偏蓋全,讓很多無辜的男同胞也挨了一盆臟水。
筆者跟母親看電視時,母親總喜歡看情感劇,一到激動時刻,她便感嘆著,哎,你們男人呵沒有一個好的,你看……這時我便從沙發(fā)上跳起,然后昂首挺胸,以洪亮的聲音反駁到,在你身邊,就有一個男子漢
然后整個話題由 笑罵結(jié)束。
回看文中,女的在結(jié)了婚后大徹大悟,曰: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或許本文強調(diào)的是女子的堅強,男子對愛情的不忠。
不過老話有“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的哈姆雷特。
我想說的是,這破碎的婚姻女的是否也有責(zé)任。
梁山伯和祝英臺,牛郎和織女,他們的婚姻從主觀來說是成功的,導(dǎo)致其客觀失敗的原因是社會的腐敗――人間社會和天上社會(請勿從迷信方面理解)。
而《衛(wèi)風(fēng)氓》里的似乎是兩夫妻鬧矛盾。
所以,在承認(rèn)“女性也是堅強的”的同時,別忘了,男的也不都是壞東西,因此別發(fā)出“無與士耽”的宣告,不然,何來的“人約黃昏后”呢
高中語文要休息什么啊,積累,然后呢,現(xiàn)在高一,好像語文用的時間很少,該去為語文做點什么
課內(nèi)抓好基礎(chǔ)知識的積累,通過學(xué)課文,掌握各種文體文章的閱讀理解方法;學(xué)習(xí)記敘文寫作,初步了解議論文的寫法。
課外要多讀書閱報,寫寫日記、讀后感。
遵規(guī)守紀(jì),做時代新人的作文800字
史上最全書單列表,送給即將上大學(xué)的你 1. 愛德加坡《短篇小說選》 2. 巴塞爾姆《白雪公主》 3. 貝克特《等待戈多》、《終局》、《莫洛伊》(小說) 4. 博爾赫斯《博爾赫斯短篇小說集》 5. 布爾加柯夫《不祥的蛋》、《大師與瑪格麗特》 6. 布萊希特《高加索灰闌記》 7. 狄德羅《定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8. 迪倫馬特《法官和他的劊子手》、《拋錨》、《諾言》、《羅慕洛斯大帝》、《老婦還鄉(xiāng)》、《物理學(xué)家》 9. 菲茨杰拉爾德《了不起蓋茨比》、《一顆里茨飯店那么大的鉆石》 10. ??思{《去吧,摩西》、《八月之光》 11. 福樓拜《包法利夫人》 12. 哈謝克《好兵帥克歷險記》 13. 海勒《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上帝知道》 14.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殺人者》、《乞力馬扎羅的雪》、《老人與海》 15. 赫胥黎《美麗的新世界》 16. 黑塞:《玻璃珠游戲》 17. 胡安魯爾?!镀皆一稹?、《佩德羅”巴拉莫》 18. 霍夫曼《霍夫曼志異小說選》 19. 霍桑《紅字》、《短篇小說選》 20. 紀(jì)德《地糧》、《偽幣制造者》 21. 加西亞馬爾克斯《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贰ⅰ稅簳r辰》、《巨翅老人》、《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百年孤獨》 22.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在莽叢中》、《鼻子 》、《地獄變》、《報恩記》 23. 卡爾維諾《冬夜,假如一位旅人……》、《看不見的城市》、《一個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攀緣的男爵》、《黑暗中的數(shù)字》、《馬可多瓦》、《命運交叉的城堡》、《未來千年文學(xué)備忘錄》 24. 卡夫卡《變形記》、《鄉(xiāng)村醫(yī)生》、《地洞》、《在流放地》、《失蹤的人》、《城堡》、《訴訟》、《隨筆集》 25. 卡繆《局外人》、《誤會》、《卡利古拉》、《西緒福斯神話》、《反與正》、《鼠疫》、《墮落》 26. 拉伯雷《巨人傳》 27. 雷蒙德卡弗《卡弗小說選》 28. 列夫托爾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 29. 羅布格里耶《橡皮》、《去年在馬里安巴》 30. 瑪格麗特杜拉《情人》、《廣島之戀》、《琴聲如訴》 31. 麥爾維爾《白鯨》 32. 梅特林克《青鳥》 33. 米蘭昆德拉《為了告別的聚會》、《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小說的藝術(shù)》、《被背叛的遺囑》 34. 納博柯夫《黑暗中的笑聲》、《洛麗塔》 35. 帕維奇《哈扎爾詞典》 36.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在斯萬家那邊》 37. 普希金《別爾金小說集》 38. 喬依斯《都柏林人》、《一個青年藝術(shù)家的畫像》、《尤里西斯》(第一章) 39. 喬治奧威爾《1984》、《動物莊園》 40. 薩特《厭惡》、《密室》、《蒼蠅》 41. 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42. 托馬斯曼《魔山》 43. 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記》、《罪與罰》、《卡拉瑪佐夫兄弟》 44. 辛格《傻瓜吉姆佩爾》、《盧布林的魔術(shù)師》 45. 尤奈斯庫《禿頭歌女》、《犀牛》 46.饒宗頤 譯:《近東開辟史詩》理論書單(包括歷史等書,選擇興趣閱讀): 1. 艾柯:《無限的清單》 2.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xué)問題》 3. 巴什拉:《空間的詩學(xué)》、《水與夢》、《夢想的詩學(xué)》 4. 阿倫特:《黑暗中的人們》、《論革命》、《論極權(quán)主義》 5. 巴特:《神話—大眾文化詮釋》、《符號帝國》、《符號學(xué)的歷險》 6. 鮑爾德溫等:《文化研究導(dǎo)論》 7. 本雅明:《發(fā)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8. 本雅明:《技術(shù)復(fù)制時代的藝術(shù)作品》 9. 斯特克:《政治思想導(dǎo)讀》 10. 布羅茨基:《文明的孩子》 11. 迪克斯坦:《伊甸園之門》 12. 蒂利希:《存在的勇氣》 13. 費斯克:《解讀大眾文化》 14. 費斯克:《理解大眾文化》 15. 弗里斯比:《現(xiàn)代性的碎片》 16.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選》 17. 福科:《規(guī)訓(xùn)與懲罰》、《不正常的人》、《必須保衛(wèi)社會》、《安全、領(lǐng)土與人口》 18.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xué)》 19、維加埃羅:《身體的歷史》(全三卷本) 20. 海德格爾:《林中路》 21. 黃仁宇:《萬歷十五年》 22.阿利埃斯 《私人生活史》(全五卷本) 23. 杰姆遜:《后現(xiàn)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24. 卡瓦拉羅:《文化理論關(guān)鍵詞》 25. 昆德拉:《被背叛的遺囑》 26. 李歐梵:《上海摩登》 27. 李幼蒸(編):《電影與方法:符號學(xué)文選》 28. 李澤厚:《美的歷程》 29. 李自修等(編):《最新西方文論選》 30. 利奧塔:《后現(xiàn)代狀況》 31. 楊念群:《再造病人》 32. 列維-施特勞斯:《看”聽”讀》 33. 劉小楓:《沉重的肉身》 34. 羅鋼、劉象愚(編):《文化研究讀本》 35. 羅鋼、王中忱(編):《消費文化讀本》 36. 馬爾羅:《無墻的博物館》 37. 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xué)批判〉》導(dǎo)言》 38. 麥克盧漢:《理解媒介》 39. 尼采:《悲劇的誕生》、《瓦格納事件》 40. 喬治”布萊:《批評意識》 41. 薩特:《薩特論藝術(shù)》、 42. 桑塔格:《反對闡釋》 43. 桑塔格:《在土星的標(biāo)志下》 44. 舍斯托夫:《在約伯的天平上》 45. 汪民安:《身體、空間與后現(xiàn)代性》 46. 艾柯:《無限的清單》 47. 希尼:《希尼詩文集》(文論部分) 48. 楊小濱:《歷史與修辭》 49. 伊尼斯:《帝國與傳播》 50. 張閎:《黑暗中的聲音》、《聲音的詩學(xué)》 51. 阿多諾:《美學(xué)理論》 52. 艾柯:《開放的作品》 53. 巴赫金:《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創(chuàng)作與中世紀(jì)及文藝復(fù)興時代的民間文化》 54. 巴什拉:《火的精神分析》 55. 巴特:《符號學(xué)原理》 56. 巴特:《戀人絮語》 57. 鮑德里亞(布希亞):《物體系》 58. 鮑德里亞:《象征交換與死亡》 59.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 60. 本雅明:《本雅明文選》 61. 布朗肖:《文學(xué)空間》 62. 布魯克斯:《身體活》 63. 達尼埃爾”羅什:《平常事物的歷史》 64. 大衛(wèi)”哈維:《希望的空間》 65. 德里達:《論文字學(xué)》 66. 德里達:《書寫與差異》 67. 蒂利希:《文化神學(xué)》 68. 弗洛伊德:《摩西與一神教》 69. 弗洛伊德:《圖騰與禁忌》 70. 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滿》 71. ??疲骸对~與物》 72. 福科:《古典時代瘋狂史》 73.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 74. 霍爾(等):《表征》 75. 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的辯證法》 76. 加繆:《西緒福斯神話》 77. 杰姆遜:《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 78. 卡爾維諾:《未來千年文學(xué)備忘錄》 79. 科爾班:《大地的鐘聲》80. 勒龐:《烏合之眾》81. 理查德”桑內(nèi)特:《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身體與城市》 82. 利科:《活的隱喻》 83. 列維-施特勞斯:《野性的思維》 84. 列維-施特勞斯:《憂郁的熱帶》 85. 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86. 麥克盧漢:《機器新娘》 87. 米利特:《性政治》 88. 尼采:《蘇魯支語錄》 89. 齊美爾:《橋與門》 90. 齊澤克:《幻想的瘟疫》 91. 齊澤克:《實在界的面龐》 92. 薩特:《文學(xué)論文選》 93. 桑塔格:《疾病的隱喻》 94. 桑塔格:《論攝影》 95. 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 96. 史景遷:《王氏之死》 97. 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 98. 蘇賈:《后現(xiàn)代地理學(xué)》 99. 汪民安(編):《后身體》 100. 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101. 西蒙娜”德”波夫瓦:《第二性》 102. 肖瓦爾特:《婦女”瘋狂”英國文化》 103. 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 104. 宇文所安(斯蒂芬”歐文):《追憶》 105. 本內(nèi)特:《歐洲中世紀(jì)史 第十版》 106. 薩德:《臥房里的哲學(xué)》 107.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rèn)同》、《羌在漢藏之間》 108.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109. 費弗爾:《萊茵河:歷史、神話和現(xiàn)實》 110. 布洛赫:《歷史學(xué)家的技藝》、《封建社會》 111. 布羅代爾:《論歷史》、《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全三卷) 112. 斯文·赫定:《游移的湖》 113. 陳夢家:《中國文字學(xué)》、《殷墟卜辭綜述》 114.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 115.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史語所)集刊 116. 赫伊津哈《中世紀(jì)的秋天:14世紀(jì)和15世紀(jì)法國與荷蘭的生活、思想與藝術(shù)》 117. 維特根斯坦:《維特根斯坦全集:第十一卷》 118. 列維納斯:《存在與存在者》 119. 格拉耐:《中國古代的祭禮與歌謠》120. 雅柯布森:《雅柯布森文集》(補充) 1. 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 2. 艾柯:《符號學(xué)與語言哲學(xué)》 3. 奧爾巴赫:《摹仿》 4. 巴塔耶:《色情史》 5. 巴特:《S\\\/Z》 6. 巴特:《服飾體系》 7. 巴特勒:《性別的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 8. 柏格森:《時間與自由意志》 9. 柏拉圖:《理想國》 10. 保羅”德曼:《解構(gòu)之圖》 11. 貝爾:《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 12. 本尼迪克特:《菊與刀》 13. 布迪厄:《實踐感》 14. 布魯姆:《影響的焦慮》 15. 布羅代爾:《15至18世紀(jì)物資文明、經(jīng)濟和資本主義》(全三卷) 16. 德勒茲:《反俄狄甫斯》 17. 德里達:《馬克思的幽靈》 18. 弗萊:《批評的剖析》 19. ??疲骸杜R床醫(yī)學(xué)的誕生》 20. ??疲骸缎越?jīng)驗史》 21. ??疲骸吨R考古學(xué)》 22. 葛爾”羅賓(等):《酷兒理論》 23. 葛蘭西:《獄中札記》 24. 哈貝馬斯:《現(xiàn)代性的哲學(xué)話語》 25. 海登”懷特:《元歷史》 26. 黑格爾:《精神現(xiàn)象學(xué)》 27. 亨廷頓:《文明的沖突》 28. 霍布斯:《利維坦》 29. 基斯加柯夫斯基(等):《路標(biāo)集》 30. 吉登斯:《現(xiàn)代性及其后果》 31. 吉登斯:《現(xiàn)代性與自我認(rèn)同》 32. 吉爾伯特、格巴:《閣樓上的瘋女人》 33. 加繆:《反叛者》 34. 杰姆遜:《政治無意識》 35. 克爾凱郭爾:《論反諷概念》 36. 克莉斯蒂娃:《恐怖的權(quán)力》 37. 拉康:《拉康選集》 38. 勒維納斯:《生存與生存者》 39. 里夏爾:《文學(xué)與感覺》 40. 列維-施特勞斯:《嫉妒的制陶女》 41. 馬丁”布伯:《我與你》 42. 馬克思:《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 43. 梅洛”龐蒂:《符號》 44. 梅洛”龐蒂:《眼與心》 45. 諾曼”布朗:《生與死的對抗》 46. 齊美爾:《貨幣哲學(xué)》 47. 齊澤克:《敏感的主體》 48. 齊澤克:《意識形態(tài)崇高客體》 49. 齊澤克:《有人說過極權(quán)主義嗎》 50. 薩義德:《東方學(xué)》 51. 薩義德:《文化與帝國主義》 52. 斯塔羅賓斯基: 53. 涂爾干:《涂爾干文選》 54. 薇依:《在期待中》 55. 韋伯:《儒教與道教》 56. 維特根斯坦:《哲學(xué)研究》 57. 以賽亞”伯林:《自由及其背叛》人文書單如何突破思維局限
香港中文大學(xué)推薦書單: 1 《一百分媽媽》 馬以工 2 《一路走來一路讀 》 林達 3 《二胡》 陳若曦 4 《人在歐洲》 龍應(yīng)臺 6 《三十五年的新聞追蹤: 一個日本記者眼中的中國》 吉田實著; 王武云、朱新建譯 7 《小王子》 圣·修伯理 9 《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Jonathan D. Spence 10 《大學(xué)之理念》 金耀基 11 《大學(xué)道上:教育理想與實踐的反思》 郭少棠 12 《文華集》 林太乙 14 《少年凱歌(龍血樹)》 陳凱歌 15 《中國大歷史》(China—A Macro History) 黃仁宇 16 《中國文化要義》 梁漱溟 17 《中國美術(shù)史百題》 譚天 18 《分成兩半的子爵》(II Visconte Dimezzato) 卡爾維諾 19 《未來城》(A Scientist in The City) 詹姆斯·特菲爾 20 《失竊的未來:生命的隱形浩劫》(Our Stolen Future) Theo Colborn, Dianne Dumanoski, John Peterson Myers 21 《生命的奮進》 梁漱溟、牟宗三、唐君毅、徐復(fù)觀 22 《失明給我的挑戰(zhàn)》 程文輝 23 《生活簡單就是享受》(Simplify Your Life) Elaine St. James 24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米蘭·昆德拉 25 《生命中不可錯過的智慧》(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I Learned in Kindergarten) 羅勃·傅剛 (Robert Fulghum) 26 《世界著名科學(xué)家演說精粹》 朱長超 27 《打倒符碌──做個有料的大學(xué)生》 劉紹麟 28 《西潮》 蔣夢麟 29 《共悟人間:父女兩地書》 劉再復(fù)、劉劍梅 30 《朱元璋傳》 吳31 《成功,你敢嗎?》 周融 32 《成長——發(fā)現(xiàn)最好的自己》 凌志軍 33 《老虎·伍茲傳奇》(A Biography of Tiger Woods) 史崔吉 34 《安琪拉的灰燼》(Angela’s Ashes) Frank McCourt 35 《地圖集: 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xué)》 董啟章 36 《沈從文自傳》 沈從文 37 《我是謝坤山》 謝坤山 38 《我對總理說實話》 李昌平 39 《李光耀回憶錄》 李光耀 40 《見證香港五十年》 周永新 41 《余純順孤身徒步走西藏》 余純順 42 《波動》 趙振開 43 《林語堂傳》 林太乙 44 《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羅素(B. Russell) 45 《物理五千年》 朱恒足 46 《查理的巧克力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羅·達爾 47 《阿城小說: 棋王、樹王、孩子王》 阿城 48 《紅樓夢》 曹雪芹 49 《胡雪嚴(yán)》(上、中、下)《紅頂商人》《燈火樓臺》(上、下) 高陽 50 《城市心靈》 郭少棠 51 《革命之子》 梁恒、夏竹麗 52 《美麗新世界》 赫胥黎 53 《娃娃看天下:瑪法達的世界》(共六冊) 三毛 54 《科學(xué)史上的懸案》 江蘇科普創(chuàng)作協(xié)會基礎(chǔ)科學(xué)委員會 55 《思想方法五講新編》(修訂版) 勞思光 56 《美德書: 偉大勵志故事的寶藏》(The Book of Virtues: A Treasury of Great Moral Stories) William J. Bennett 57 《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Stephen W. Hawking 58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余光中 59 《站在時代的轉(zhuǎn)折點上》 沈清松 60 《站在美妙新世紀(jì)的門檻上:陳方正論文自選集1984-2000 》陳方正61 《西南十樓》G.K. SUN 62 《犁耙集》 農(nóng)婦 63 《健康忠告》 洪昭光 64 《從一到無窮大》 G.蓋莫夫 65 《帶一本書去巴黎》 林達 66 《陳之藩文集》 陳之藩 67 《梵高傳》 歐文·斯通 68 《從活字版到萬維網(wǎng)》 張信剛 79 《從牛頓定律到愛因斯坦相對論》 方勵之、褚耀泉 70 《規(guī)范與對稱之美——楊振寧傳》 江才健 71 《圍城》 錢鐘書 72 《鄉(xiāng)土中國》 費孝通 73 《傅雷家書》 傅雷 74 《為什么我不敢告訴你我是誰》 包約翰 75 《富饒的貧困》 王小強、白南風(fēng) 76 《干校六記》 楊絳 77 《傾城之戀》 張愛玲 78 《萬歷十五年》 黃仁宇 79 《與法有緣》(The Seventh Child and The Law) 余叔韶 80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Who Moved My Cheese.) Spencer Johnson 81 《蔣廷黻回憶錄》 蔣廷黻 82 《激發(fā)心靈潛力》(Unlimited Power) 安東尼·羅賓 83 《禪學(xué)的黃金時代》 吳經(jīng)熊 84 《鴻》(Wild Swans) 張戎 85 《戲曲故事》 張曉風(fēng) 86 《艱難的日出: 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20世紀(jì)》 楊東平 87 《魔戒前傳:哈比人歷險記》(The Hobbit) JRR Tolk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