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恥帶給我們的啟示
靖康之恥是指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fā)生于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
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除了燒殺搶掠之外,更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
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靖康恥。
靖康之恥導致北宋的滅亡。
“靖康恥”那首詩是怎么說的
指的是什么
岳飛 滿江 怒發(fā)沖冠,憑、瀟瀟雨歇。
抬望眼,長嘯,壯懷激烈。
三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靖康恥”,指的就是靖康之難.
靖康未雪 忠魂遺恨——兒子 《滿江紅》的讀后感
[靖康未雪 忠魂遺恨——兒子 《滿江紅》的讀后感]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靖康未雪 忠魂遺恨——兒子 《滿江紅》的讀后感。
莫等閑, 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每次讀完這首《滿江紅》,眼前似乎都出現(xiàn)一 個英勇善戰(zhàn)的大將軍, 站在瀟瀟秋雨里, 庭院的欄桿邊,抬頭遠望怒發(fā)沖冠, 仰天長嘯
似乎自己也變成了那位將軍,跨馬提刀, 勒馬回望八千里的征戰(zhàn)路,長夜凄凄, 只有天上的浮云和月亮陪伴著我。
我不曾在乎自己三十而立了,又怎樣呢
功名利祿就如塵土一般。
胸腔中裝下的只有滿腔熱血, 報國熱情
靖康國恥還未洗雪,身為臣子的家仇國恨又怎能消除
我要親自駕著戰(zhàn)車踏破敵人的巢穴, 談笑之間把他們?nèi)肯麥?/p>
等到收復祖國河山時,就是向君上報功之時
這位豪邁又孤獨的大將軍就是我最喜愛的岳飛將軍, 他文武雙全, 智謀卓越,精忠報國,有情有義,是宋朝著名的抗金將領(lǐng),讀后感《靖康未雪 忠魂遺恨——兒子 《滿江紅》的讀后感》。
讀一讀《滿江紅》,你就知道沒有滿腔報國熱情的人是寫不出這樣的詩的
岳飛的故事可歌可泣, 一直為老百姓所傳頌。
可惜的是岳飛最終為奸臣所害, 他沒有死在殺敵的疆場,還是一個不會帶兵打仗、只會使奸計、心胸狹窄的小人手里,將軍仇未報
國未報
壯志未酬身先死
我不禁為這位愛國將領(lǐng)感到深深惋惜
讀《滿江紅》,除了激發(fā)我的愛國熱情, 還讓我有一種珍惜時光的感覺——莫等閑, 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有斟酌修改)看完很欣慰, 回想兒子牙牙學語時候的幼稚和如今的成長,感覺人啊, 真的是莫等閑, 白了少年頭,悲切
空忠魂遺恨鈥斺敹《滿江紅》的讀后感 TITLE=靖康未雪忠魂遺恨鈥斺敹 〔靖康未雪 忠魂遺恨——兒子 《滿江紅》的讀后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nóng)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
靖康之亂,宋室南渡在李清照生活和詞風方面的影響
李清照經(jīng)歷了兩治上的大事變。
一是時的“元佑黨禍二是靖康之恥。
面對政治上的險惡風浪和國家危亡之秋,李清照一掃閨閣之氣,寫了不少政治諷刺詩。
其中《浯溪中興頌碑和張文潛韻二首》、《夏日絕句》《詠史》等詩被后人稱頌。
《中興和詩》作于“元佑黨禍”時期,憤權(quán)奸滿朝,憂徽宗將蹈唐明皇的覆轍,諷趙挺之將為蔡京所賣,諷宋徽宗寵信蔡京將會誤國。
詩句有“夏為殷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俱在。
君不見當時張說最多機,雖生已被姚崇賣。
”還有“嗚呼
奴輩乃不能道輔國用事張后專,只能道春薺長安作斤賣。
”全詩用典,借古諷今。
果然,趙挺之在死后三天即被蔡京所陷,追所贈司徒;而徽宗用人誤國,也蒙受“靖康之難”。
以此觀之,李清照對時局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政治遠見。
而當時她還只有19歲。
李清照生于亂世,從沒放棄對時局的關(guān)注。
她44歲時,“徽、欽”二帝北走,高宗趙構(gòu)即位于南京,值此南渡紛亂之際,目睹上層統(tǒng)治集團倉皇南遁,女詩人悲憤地寫下《夏日絕句》這一流傳千古的詩篇:“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詩人對趙構(gòu)之流的“懦夫”們進行了有力的抨擊,對中原淪陷敵手表達強烈憤懣。
堪與五代花蕊夫人的絕唱“
滿江紅(全文和解釋)
滿江紅的全文意思 江紅》蘊含故,清楚地表明其誕生地廬山東林寺少年來,人們研究《滿江紅》,為尋找岳飛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費盡周折而不得。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滿江紅的全文意思,歡迎來參考
滿江紅·怒發(fā)沖冠 作者:岳飛 怒發(fā)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注釋怒發(fā)沖冠:形容憤怒至極,頭發(fā)豎了起來。
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fā)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一種抒情舉動。
三十功名塵與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過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戰(zhàn)、路途遙遠、披星戴月 等閑:輕易,隨便。
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
賀蘭山:賀蘭山脈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交界處。
朝天闕:朝見皇帝。
天闕:本指宮殿前的樓觀,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譯文我憤怒得頭發(fā)豎了起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
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
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zhuǎn)戰(zhàn)八千里,經(jīng)過多少風云人生。
好男
如何朗誦滿江紅—勵志
滿江紅 宋 岳飛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注釋: ①憑:倚靠。
②瀟瀟:急驟的雨聲。
③等閑:輕易,隨便。
④靖康恥: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占汴京,徽、欽二帝被金人擄走,史稱靖康之恥。
-------------------------------------------------------------------------------- 滿江紅譯文: 我怒發(fā)沖冠,獨自登高憑欄,陣陣風雨剛剛停歇。
我抬頭遠望天空一片高遠壯闊。
我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塵土,八千里經(jīng)過多少風云人生。
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yè),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年間的奇恥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卻。
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
我要駕上戰(zhàn)車,踏破賀蘭山缺。
我滿懷壯志,發(fā)誓喝敵人的鮮血,吃敵人的肉。
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 岳飛簡介: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
出身貧寒,二十歲應募為“敢戰(zhàn)士”,身經(jīng)百戰(zhàn),屢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將。
紹興十年 (1140)統(tǒng)率岳家軍大破金兵于郾城,進軍朱仙鎮(zhèn),準備渡河收復中原失地。
但朝廷執(zhí)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
后被趙構(gòu)、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
岳飛流傳下來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滿愛國激情的佳作。
有《岳武穆集》,為后人所編。
-------------------------------------------------------------------------------- 滿江紅賞析一: 滿江紅這首詞,代表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表現(xiàn)出一種浩然正氣、英雄氣質(zhì),表現(xiàn)了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侍從頭、收拾舊山河”。
把收復山河的宏愿,把艱苦的征戰(zhàn),以一種樂觀主義精神表現(xiàn)出來,讀了這首詞,使人體會,只有胸懷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寫出感人的詞句。
在岳飛的這首詞中,詞里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xiàn)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
從“怒發(fā)沖冠”到“仰天長嘯”,先是寫在家里庭院中的情況,他憑觀欄雨,按說這是一種很愜意的生活,可是卻按不住心頭之恨而怒發(fā)沖冠。
一句“仰天長嘯”,道出了精忠報國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說明了岳飛高尚的人生觀,兩句話把作者的愛與恨,追求與厭惡,說得清清楚楚。
岳飛在這里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塵與土”;“云和月”。
表白了自己的觀點,既形象又很有詩意。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這兩句話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著上面表達出的壯烈胸懷,急切期望早日為國家收復山河,不能等待了
到了白了少年頭,那悲傷都來不及了。
它有力地結(jié)束詞的上片所表達的作者心情。
下片一開始就是,“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把全詩的中心突出來,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懷壯志,就因為靖康之恥,幾句話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具體化了。
從“駕長車”到“笑談渴飲匈奴血”都以夸張的手法表達了對兇殘敵人的憤恨之情,同時表現(xiàn)了英勇的信心和無畏的樂觀精神。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以此收尾,既表達要勝利的信心,也說了對朝庭和皇帝的忠誠。
岳飛在這里不直接說凱旋、勝利等,而用了“收拾舊山河”,顯得有詩意又形象。
-------------------------------------------------------------------------------- 滿江紅賞析二: 《滿江紅·怒發(fā)沖冠》一詞,激情噴涌,震撼人心,已和岳飛的名字連在一起,并成為千古絕唱。
然而到了20世紀30年代,以余嘉錫、夏承燾為代表,認為《滿江紅》不是岳飛真作,疑為明人所偽托。
此議一出,曾在60年代初,80年代初,掀起兩次爭論。
懷疑《滿江紅》詞非岳飛真作的看法是: 其一,岳珂所編《金佗粹編》、《鄂王家譜》都沒有收錄《滿江紅》詞。
而且在明弘治間趙寬所書《滿江紅》詞碑之前,從未見到過此詞在世間的流行。
(按:趙寬所書《滿江紅》詞碑,立于杭州岳廟內(nèi),時間是弘治十五年(1502年)。
) 其二,認為此詞很可能是那位在賀蘭山大破韃靼的將軍王越所作。
王越是一位老詩人,是一位有文學修養(yǎng)的大將,身份和岳飛很相似……這詞若不是他作,也許是出于他的幕府文士?(夏承燾語) 其三,懷疑論者還在詞中提出三十功名塵與士,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飛不可能在自己的詞作中引用自己的典故。
提出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賀蘭山在西夏,岳飛沒有經(jīng)歷過的地方,不可能在詞作中使用這樣的詞語等。
認定《滿江紅》詞是岳飛所作的專家學者有鄧廣銘、王瑞來等。
他們的論點: 一是認為《滿江紅》表述的思想感情和那種慷慨激昂的風格,和他被《金佗粹編》收錄的若干題記、詩詞中的情感、風格基本一致,說岳飛寫不出這樣的詞作是站不住腳的。
二是從湯陰岳飛廟發(fā)現(xiàn)王熙天順二年(1458年)所書《滿江紅》詞碑,早于趙寬所書《滿江紅》碑44年,可見有人說趙寬所書此詞(收在明嘉靖十五年徐階所編《岳集》)之前,未曾見過此詞出現(xiàn)的說法,便不攻自破了。
至于說《滿江紅》可能出自王越之手,更屬無稽之談。
王越生于1423年,他先后在西夏與敵軍交戰(zhàn)的年代最早是成化八年(1472年),最遲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而王熙所書《滿江紅》詞是天順二年(1458年),所謂那位在賀蘭山大破韃靼的將軍王越……和岳飛很相似云云,也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三是說,明以前,尤其是元人雜劇不曾引用《滿江紅》中語句,那么元人雜劇的《岳飛破虜東窗記》第三折中有《女冠子》一詞: 怒發(fā)沖冠,丹心貫日,似天懷抱激。
功成汗馬,枕戈眠月。
殿取金酋伏首,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空愁絕,待把山河重整,那時朝金闕。
由此可見,曲作中有的用了《滿江紅》詞的全句,有的句子是演變而來,怎能說這不是明代之前就有《滿江紅》詞流傳的證據(jù)。
至于說岳珂《金佗粹編》未收,就否定《滿江紅》為岳飛所作。
鄧廣銘說,那首《駐兵新淦伏魔寺壁》: 肝氣堂堂貫斗牛,誓將直節(jié)報君仇。
斬除元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侯。
《金佗粹編》就沒有收,而是出自宋人趙與時的《賓退錄》。
而《滿江紅》不能因岳霖父子沒有收集到就懷疑別的人也不可能收集。
關(guān)于詞作中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兩句,正與岳飛的生平事功十分吻合,若把此詞作者定為王越,而且定為賀蘭山捷后所作,那么此時的王越已經(jīng)70余歲,三十功名改為七十功名才對。
而且八千里路之句也與王越行蹤不符。
若為他的幕府文士之作,這兩句就更全無著落了。
至于賀蘭山,李文輝在《從賀蘭山看〈滿江紅〉詞的真?zhèn)巍分姓f:“以賀蘭命名的山脈有兩座。
其一在寧夏境內(nèi);另一則在河北省磁縣境內(nèi)。
《滿江紅》詞顯然指的是后者。
”鄧廣銘說:《滿江紅》詞作所有賀蘭山、匈奴全是泛說、泛指,不能因此責備作者方向乖背。
最后,《關(guān)于岳飛〈滿江紅〉詞討論綜述》的作者龔延明說:歷史既然已把《滿江紅》詞鑄成岳飛愛國精神的載體,中國人民仰慕民族英雄岳飛精神,它和岳飛名字聯(lián)在一起的地位,是決然不可動搖的。
壯志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是什么意思
滿江紅 [] 怒發(fā)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壯同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注釋] 怒發(fā)沖冠:形容憤怒至極。
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fā)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一種抒情這舉。
等閑:輕易,隨便。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
賀蘭山:在今。
天闕:宮殿前的樓觀。
[譯文] 我怒發(fā)沖冠,獨自登高憑欄,陣陣風雨剛剛停歇。
我抬頭遠望天空一片高遠壯闊。
我禁不住,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塵土,八千里經(jīng)過多少。
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yè),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年間的奇恥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卻。
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
我要駕上戰(zhàn)車,踏破賀蘭山缺。
我滿懷壯志,發(fā)誓喝敵人的鮮血,吃敵人的肉。
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簡要評析] 這是一首氣壯山河、傳誦千古的名篇。
表現(xiàn)了作者的英雄氣慨,洋溢著愛國主義激情。
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率軍從襄陽出發(fā)北上,陸續(xù)收復了洛陽附近的一些州縣,前鋒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舉收復中原,直搗金國的老巢黃龍府(今吉林農(nóng)安,金故都)之勢。
但此時的一心議和,命立即班師,岳飛不得已率軍加到鄂州。
他痛感坐失良機,收復失地、洗雪的志向難以實現(xiàn),在百感交集中寫下了這首氣壯山河的《滿江紅》詞。
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飛,親眼目睹了華夏的山河破碎,國破家亡,他少年從軍,以“精忠報國”、“還我山河”的已任。
轉(zhuǎn)站各地,艱苦斗爭,為的是“收拾舊山河”。
這首詞所 抒寫的即是這種英雄氣。
上片通過憑欄眺望,抒發(fā)為國殺敵立功的豪情,下片表達雪恥復分,重整乾坤的壯志。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灑、白了了少年頭,空悲切。
“三十”兩句,自傷神州未復,勸人及時奮起,可為千古箴銘,而“八千里路”嚴峻激烈的復國征戰(zhàn),尚露熱血之奮搏,遂以“莫等閑”自我激勵,實現(xiàn)其驅(qū)除胡虜,復我河山之壯志。
[作者簡介] 岳飛(1103—1141),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
抗金名將,官至樞密副使,封武昌郡開國公。
以不附和議,被秦檜害死。
孝宗時復官,謚武穆。
寧宗時追封鄂王,理宗時改謚忠武。
有《岳武穆集》。
《全宋詞》錄其三首。
金縷衣
岳飛《滿江紅》
古文中有車有馬合稱ju 現(xiàn)已經(jīng)廢了著個音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車:古讀jū。
今讀ch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