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綠 讀后感
讀《綠感 當(dāng)我讀完《綠》候,我被被深深地陶醉了,在這綠的仙境仿佛真的感受到那么明亮、、醉人的綠。
從文字間,我輕輕地?fù)崦?xì)細(xì)地品味,用心地感受。
我仿佛飛越了時空,與朱自清爺爺并肩站在梅雨潭邊。
當(dāng)瀑布從山頂直瀉而下時,我會不禁吟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雖然梅雨瀑布沒有詩中的壯觀,沒有詩中的高聳入云,沒有詩中的……卻有著獨有的晶瑩多芒,獨具風(fēng)韻,讓我不禁感慨萬千。
放眼望去,梅雨潭猶如鏡般明澈,有節(jié)奏地?fù)u蕩,在深綠地伴襯下,散發(fā)著魅力,或像深色的翡翠、或像水嫩的豆腐,或像帶露的碧葉,真怕無意間碰碎了它。
若不是它離和的神光,怎能吸引朱自清爺爺?shù)淖⒁?;若不是它神奇的魅力,怎能使朱自清爺爺為它贊誦;若不是它晶瑩多芒的瀑布,怎能讓朱自清爺爺為它驚詫。
它沒有長江一泄千里,它沒有兵馬俑般世界聞名,它也沒有長城壯觀宏偉,它只有那種清新脫俗的綠,清澈如境的明,頗似豆腐的嫩,那種獨有的魅力。
繪畫的美,動態(tài)的美,音樂的美全部集中在了朱自清爺爺?shù)墓P下。
他寫出了對梅雨潭喜愛,對溫州的贊美,對大自然熱愛。
在筆墨的渲染下,我也被這奇妙的大自然迷得神魂顛倒,如癡如醉,讓我愈來愈佩服這鬼斧神工、美麗神奇的大自然。
懷著遐想、懷著感慨、懷著憧憬,合上書本,激動之心久久不能平息,梅雨潭的那抹綠總是在眼前浮動。
朱自清散文 綠 讀后感
朱自清《綠》讀后感 —— 一 朱自清的文章,一篇《綠》,一篇《荷塘月色》,還有一篇《背影》,那梅雨潭深邃的綠,婷婷玉立的荷花下脈脈的流水,父親拿著桔子爬上月臺時那蹣跚的背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梅雨潭的綠是那樣的迷人,那樣的令人心曠神怡,是那么的惹人喜愛
難怪作者會生出想抱它的念頭。
重讀《綠》,再次體會到了那種被大自然所包圍,所吸引,所感動的情懷。
朱自清看到了那醉人的綠,用漂亮的詞句去贊美它,用華麗的比擬去裝飾它。
綠是生命的顏色,也是花草樹木的顏色,讓我們一起保護(hù)環(huán)境,珍惜身邊這醉人的綠
《綠》一文,作者根據(jù)自己對生活的理解,獨具匠心的構(gòu)思,創(chuàng)造了一種嚴(yán)謹(jǐn)、自然的結(jié)構(gòu)方式.同時,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形象來描繪,組織成一幅美麗、生動、感人的風(fēng)景圖畫,造成一個新鮮優(yōu)美的散文意境,從而歌唱出充滿青春活力的綠的贊歌。
綠的成功創(chuàng)作,是跟作者崇高的思想基礎(chǔ)、嚴(yán)肅的寫作態(tài)度和高深的藝術(shù)造詣等密不可分的。
全文短小精湛只有三個自段。
第1自然段寫作者游西湖的總感覺,作者把西湖景色的特點概括成一個綠字,醒目地突現(xiàn)出來。
這個綠字吸引我來到西湖邊,使我流連忘返。
2、3自然段課文圍西湖的綠展開,分別寫了靈隱花港觀魚兩地綠的特點。
寫靈隱的綠,綠得“蒼翠欲滴”,綠的發(fā)黑,綠的發(fā)藍(lán);而花港觀魚的綠,則綠的鮮,綠的亮。
只覺的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這樣的清晰的結(jié)構(gòu),這樣生動的抒情,適宜于朗讀。
—— 二 大凡喜愛和熟悉朱自清散文的讀者,都無法忘懷他那洋溢著誠摯而又深沉的父子之情的《背影》,以及他那淡雅清新,詩情畫意的《荷塘月色》。
這位浙江才子善于應(yīng)用質(zhì)樸,鮮活,細(xì)膩的文字,為文或縝密,或含蓄,或綺麗,或洗練。
他最為讀者所熟悉的要數(shù)那類綺麗纖裕,美景美意,細(xì)膩溫婉的佳作了。
《綠》便屬于這類
本文著眼于梅雨潭的綠,通過一系列精心雕刻的意象和“人化”的意象,應(yīng)用對比實描手法,將梅雨潭鮮潤活潑的綠呈現(xiàn)于讀者眼前
首先,在行文中,作者細(xì)描出梅雨瀑的有聲有色:“花花花花的聲音”,“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里的,一帶白而發(fā)亮的水便呈現(xiàn)于眼前”,還有那“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的梅雨亭,以及“晶瑩而多芒”,“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的 水花。
作者用這些精美的意象醞釀著,在一個潭清瀑美,亭奇水魁的意境中引出“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梅雨潭的綠。
那醉人的綠,那奇異的綠,那厚積的綠,在作者細(xì)膩的感情里就如“少婦拖著的裙幅”,“跳動的少女的處女的心”,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著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又如“溫潤的碧玉”,構(gòu)成了一種鮮活靈動的美質(zhì),以一種特殊的感染力使讀者享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其次,作者用北京什剎海拂地的綠揚,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與梅雨潭的綠相比,不是太淡就是太濃;再讓西湖的和秦淮河的綠與之相比,則不是太明就是太暗。
四次的對比,四次的升華,將梅雨潭的綠活脫脫的呈現(xiàn)。
然后,作者是這樣活化梅雨潭“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但你卻看不透她”,“可愛的,我將用什么來比擬你呢
”。
“我送你個名字,我從此就叫你‘女兒綠’好么
”。
這哪里是和梅雨潭對話,分明是和心儀已久,貌美心慧,嬌柔可愛,但又不可及的少女呢喃啊
情話般的言語,輕煽讀者之情,讓人沉醉在這動人動心的意境中,作者對梅雨潭的綠真摯的喜愛之情一覽無遺。
再者,不可忽略的是開篇獨成一段的“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
”和與其呼應(yīng)的結(jié)尾自成段“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不禁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
”近乎重復(fù)的一句話,本已強調(diào)了梅雨潭醉人,奇異,厚積的綠的無以比擬的美感了,一個“不禁”更將此情升華,把梅雨潭的綠的情韻推上最高境界
此番美感與意境,此種寫作技巧。
使我不禁嘆之:妙哉
李文美麗的小西湖讀后感
竹筏這么咿咿呀呀一搖,我就飄到武夷山的懷里了。
剛剛還行在星村九曲溪碼頭。
小街。
晚炊。
石橋。
祖?zhèn)髅胤健?/p>
卡啦OK。
高跟鞋。
計劃生育。
晉江時裝……目不暇接的是小鎮(zhèn)人情世態(tài)。
等到上了竹筏,艄公一篙點破濕漉漉的夕陽,滿溪滿溪化開了胭脂。
接著,竹筏打了個彎兒,星村和碼頭頃刻成了昨日,連翩的山和盈眼的綠就匆匆忙忙撲過來抱人了。
忽然就闖入武夷山空闊的大水墨之中,歡喜得不知怎么好,覺得有點兒像不知起處的夢。
左邊是山,右邊也是。
枕下的溪流里飄著山。
天上的云中藏著山。
翠衣羅帶的山。
裸著脊梁的山。
呼作玉女的山。
號稱大王的山。
形同兜鍪的山。
嬉如童子的山。
山在散步。
山在遐思。
山與山凝望。
山和山耳語。
山山山山,山接山迎。
山環(huán)山繞。
山的迷宮。
山的節(jié)日。
能夠曲盡這如簇翠峰之妙,多虧筏下的水。
溪水從上游一萬里群山之中沖波逆折而來,似乎就為我作此大山世界之游?這段水路不算長,不足三十里。
沒見過比這里的溪水更癡情的,逢山便纏綿繾綣一番,一路下來竟成九曲之溪。
九曲回腸多少情意?山和水淺斟低唱。
水和山耳鬢廝磨。
九曲溪是九疊情歌,只因為武夷山水沒有被現(xiàn)代工業(yè)污染,沒有被那些將古建筑整舊如新的行家整治,隱居在此,保持了純真和純情,亙古的情歌才能唱到而今。
唱的都是海誓山盟,地久天長。
說不盡武夷山中放筏的情致。
細(xì)想,峨嵋的滑竿雖好,要把人嬌成土財主的;香山的空中纜車雖快,終逃不脫鋼索絞人的神經(jīng),太匆匆也太現(xiàn)代。
攀華山只顧了腳下方寸,心來不及騁游,登廬山云又太頑皮,千呼萬喚猶抱琵琶。
相形之下,武夷山中的竹筏更輕靈,更隨意,更陶然,和山和水更親近。
筏行九曲,水直處靜如沉壁,舒緩如歌;轉(zhuǎn)折時急流涌雪,大珠小珠濺個滿懷。
真正的山重水復(fù),真正的柳暗花明。
心兒呢,忽抑,忽揚,忽悠,忽閃。
跌宕。
起伏。
幽深。
舒朗。
快三和慢四,狐步舞或華爾茲,一切聽其自然,人也自然會自然起來。
身在碧水之上,心上的老繭不泡軟么?能不忘卻嚴(yán)酷的世界么?被榮辱悲歡事業(yè)家庭撕扯著的靈魂一旦得此自然輕松,會不會產(chǎn)生隱遁山林的奇想? 山水迤邐來去。
碧螺似的山峰之間,時有紫黑的崖出水千尺,始知武夷山秀媚之中含著奇?zhèn)ァ?/p>
崖間題刻很多,紅字如血。
陸游,辛棄疾已先行一步,不知載酒放筏相去幾程?五曲溪邊朱熹講學(xué)處猶存,試問溪邊斜出一竹,是否朱子釣竿?一代名將戚繼光也在崖上題過詩:“一劍橫空星斗寒,甫隨平虜復(fù)征蠻,他年覓取封侯印,愿向君王換此山。
”戚詩氣吞云海,后兩句卻繞于名利,過分貪心了。
幸好武夷山水沒有歸姓哪位王侯,成為權(quán)勢者的玩具,幸好武夷山?jīng)]有落入亭臺樓榭窠臼,沾了媚俗之氣,幸好“革文化的命”的年代沒將此山此水涂滿紅油漆,幸好經(jīng)歷了許多滄桑,許多戰(zhàn)亂,許多歲月之后,武夷山還是武夷山。
說到武夷山水的綠,不知朱自清君意下為何?他太挑剔。
杭州虎跑嫌綠得太濃,北京什剎海嫌綠得太淡,西湖太明,秦淮河太暗。
可是我敢說,自清先生到此也只能油然忘機,心平氣和。
武夷山水:綠得單純,綠得繁復(fù),綠得幽深,綠得明快,深深淺淺,濃濃淡淡,兼容并蓄。
綠得清瘦的是竹枝。
綠得肥腴的是芭蕉。
蒼綠的是石上的苔。
茸綠的是坡上的草。
濃得化不開的是深溪山影。
淡在有無中的是水中清晰可數(shù)的石礫。
水面上飄浮的霧也綠了,綠得淡淡的,柔柔的。
西方畫家嘗試在人身上畫滿藤蔓,蕨類植物,以求與大自然一體。
到頭來,不過是會走路的繪畫。
在武夷山放筏卻不同,隨機恍惚,陶然如醉,綠山綠水綠云綠霧蕩滌身心,不覺已是物我相融。
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看我應(yīng)如是。
此番,心靈與山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佳境,才是最高品位,何必再求胸膛上長出馬齒莧和藤蘿花呢? 武夷的山,武夷的水,詩境?畫境?夢境?幻境?抑或是仙境?艄公一路說不完的神話,難免穿鑿附會。
可是那千仞絕壁濕滑如鐵,懸在壁上的船棺從何而來?向何而去?崖洞穴中的稻草如何會千載不腐?真實的神話?神話般真實?揣著這個謎,竹筏已悠然劃出九曲溪,該棄筏登岸了。
回眸戀戀地一望,山高月小,澄溪為煉。
哪里是浴香潭?哪里是更衣臺?哪里是換骨巖?說是武夷山中這三個去處,沐浴,更衣,換骨,即會羽化成仙的。
啞然一笑,我還是上岸了。
到底紅塵中還有舍不得的夙緣,而且還惦著來日再接受一回武夷山水的洗禮呢。
說實話,在全球生態(tài)危機和生存勞頓之中,我很累的。
精神上常有無家可依的感覺。
幸好這兒有一片純情山水,心身在這兒就寧靜了,平和了,舒活了,似乎找到了夢里的家園。
還是白居易說的好:“我生本無鄉(xiāng),心安是歸處。
”
關(guān)于西湖的經(jīng)典散文有哪些
今天,我們學(xué)習(xí)了這篇課文:桂林山水。
文中寫作者去觀賞桂林的山水。
作者先觀賞漓江,把漓江的水和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的水相比,突出了漓江水的特點:靜、清、綠。
然后攀登桂林的山,把桂林的山和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相比,突出了桂林山的特點:奇、秀、險。
最后總述桂林山水的美。
讀了這篇課文,我想:桂林山水到底有多美
我以后一定要去桂林飽一飽眼福
讀書筆記10篇
這個假期,我讀了作家威的《老人與?!?。
故事的公桑地亞哥是個硬。
在連續(xù)八十四天沒有打到一條魚后,他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條巨大的大馬林魚。
老人費盡心力把魚扎死。
然而,一群嗅著血腥味而來的大鯊魚撲了過來。
最后,老人憑著頑強的意志勝利返航,盡管拖回的只是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我被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在曲折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應(yīng)該時時刻刻擁有一顆堅強、不屈服的心來面對失敗,成功就一定會向我們走來。
篇二:最后一頭戰(zhàn)象讀書筆記100字讀了《最后一頭戰(zhàn)象》我體會到了,大象是一種有靈氣的動物,它可以為了人們犧牲,為了同伴兒死,故事中的嘎羧,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想當(dāng)年他英勇殺敵,勇往直前,浴血奮戰(zhàn)的樣子讓我們歷歷在目,大象有著一般人沒有的重義氣,有小人沒有的為伙伴而死的精神,大象看起來很可怕但如果你和它相處一段日子,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它就是你這輩子最不會出賣你的朋友。
篇三:海的女兒讀書筆記100字今天我看了《海的女兒》。
此書主要講的是童話中的愛情,是現(xiàn)實中沒有或少有的愛情。
是啊,生活中有多少人肯為了愛情像美人魚一樣犧牲甜美的聲音,而換來的是每走一步都如刀割般的疼痛。
即便這樣痛苦,為了王子她還要臉上帶著笑旋風(fēng)樣狂舞。
如此的付出,小美人魚也沒有贏得愛情。
當(dāng)王子挽上自以為心愛的公主時,小美人魚就要化為泡沫,此時,善良的美人魚除了對王子與公主的祝福,竟然毫無怨言。
讀到這里,我的眼淚止不住的落了下來,幸好美人魚沒有化為泡沫而是變成精靈,否則,我會覺得這個世界的不公。
篇四:童年讀書筆記100字我讀了一本書《童年》,這是高爾基故事之一。
這本書很感人,講了兒童時代先后死去父母的高爾基,過著痛苦的生活,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
高爾基是個很懂事的孩子,看到了有人殘暴、吝嗇,他痛恨這一切,學(xué)到了正直、勤勞、無私、勇敢,使他從小就懂得痛恨壓迫,痛恨剝削,同情受折磨的勞動者,逐步形成他堅強的敢于反抗舊世界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我要向高爾基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他那優(yōu)秀的品質(zhì)。
寫景的讀后感
大家聽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嗎
其中杭指的是人間美麗西湖。
而我的家鄉(xiāng)就在這風(fēng)景如畫的杭州。
這次,就由我來做向?qū)В榻B這西湖的美景吧! 西湖是我國十大名景點之一,西湖一年四季都很美麗的,特別是春天。
蘇堤邊的柳樹發(fā)芽了,湖水真是清澈見底。
柳樹正梳著自己的長辮子。
柳樹的葉子非常的柔軟。
一陣微風(fēng)吹過,柳樹那柔軟、長長的辮子,在微風(fēng)中翩翩起舞。
真像大詩人賀知章所說的:“碧玉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思絳。
”桃花綻開了一多朵朵笑臉,穿著粉紅色的衣裳。
春風(fēng)把桃花裁剪出活潑可愛的小姑娘。
夏天的西湖的荷花開了,到處散發(fā)出迷人的香味。
荷花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
一陣微風(fēng)吹過來,荷花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fēng)飄動。
秋天的西湖地上全都是落葉,湖面上小螞蟻做著“船”到處旅行。
西湖的桂花開了,桂花穿著嫩黃色的衣裳,像一張張笑臉。
桂花有種迷人的香味,吸引了許多中外游客。
冬天到了,西湖沉積了厚厚的雪,天空上飄著雪花。
有時候湖邊凍上厚厚的冰。
荷葉枯黃了,上面有一顆顆透明的水珠。
西湖真美啊 !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詩大全300首
江南》 樂府民歌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3 《詠鵝》 駱賓王(唐)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4 《風(fēng)》 李嶠(唐)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5 《詠柳》 賀知章(唐)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6 《涼州詞》 王之渙(唐)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7 《登鸛雀樓》 王之渙(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8 《春曉》 孟浩然(唐)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9 《涼州詞》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10 《出塞》 王昌齡(唐)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1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唐)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2 《鹿柴》 王維(唐)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yǐng)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唐)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1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唐)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5 《靜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16 《古朗月行》(節(jié)選)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17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8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9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0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1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2 《別董大》 高適(唐)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3 《絕句》(其三) 杜甫(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4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25 《絕句》(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6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27 《楓橋夜泊》 張繼(唐)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8 《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9 《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30 《漁歌子》 張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guì)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31 《塞下曲》 盧綸(唐)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jì)逐,大雪滿弓刀。
32 《望洞庭》 劉禹錫(唐)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3 《浪淘沙》(其一) 劉禹錫(唐)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
34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35 《池上》 白居易(唐)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6 《憶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能不憶江南
37 《小兒垂釣》 胡令能(唐) 蓬頭稚子學(xué)垂綸,側(cè)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yīng)人。
38 《憫農(nóng)》(其一) 李紳(唐)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39 《憫農(nóng)》(其二) 李紳(唐) 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40 《尋隱者不遇》 賈島(唐)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41 《山行》 杜牧(唐)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xiá),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42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43 《江南春》 杜牧(唐)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44 《樂游原》 李商隱(唐)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45 《蜂》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46 《江上漁者》 范仲淹(北宋)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fēng)波里。
47 《元日》 王安石(北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48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9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北宋) 茅檐常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闥(tà)送青來。
5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北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51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52 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53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54 《夏日絕句》 李清照(宋)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55 《示兒》 陸游(南宋)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56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南宋)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57 《四時田園雜興》(一) 范成大(南宋)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58 《四時田園雜興》(二) 范成大(南宋)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cháng)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59 《小池》 楊萬里(南宋)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河才露(lù)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60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南宋)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61 《春日》 朱熹(南宋) 勝日尋方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62 《題臨安邸》 林升(南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3 《游園不值》 葉紹翁(南宋)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
64 《鄉(xiāng)村四月》 翁卷(juǎn)(南宋)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liǎo)蠶桑又插田。
65 《墨梅》 王冕(元)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66 《石灰吟》 于謙(明)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67 《竹石》 鄭燮(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68 《所見》 袁枚(清)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69 《村居》 高鼎(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xué)歸來早,忙趁東風(fēng)放紙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