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讓人走多遠(yuǎn)讀后感
暑假期間,閑來無事,從桌上隨手拿來一本《冰心散文》,翻開書,不經(jīng)意讀起了《寄小讀者》中的通訊五。
讀著讀著,心中竟有一絲絲酸楚。
冰心奶奶在火車上遇見一對母女,那女兒不住地撒嬌,要湯要水。
母親面目藹然,和她談話的態(tài)度,似愛憐,又似斥責(zé)。
這不禁讓冰心奶奶想起自己的母親,臨風(fēng)偷灑了幾滴淚。
回憶起臨行時,姨母問她舍得母親么
她從容一笑,回答:“那怎么舍不得
日子那么短,那邊還有人照應(yīng)。
”可其實內(nèi)心舍不得母親,更舍不得母親對自己的愛。
讀著讀著,我的眼睛濕潤了,一種莫名的感動涌上心頭。
是呀,有誰能扯斷這濃厚的母子情呢
母親給了我們生命,又把我們養(yǎng)育大,給予我們愛,這種愛是永恒不變的,是溫和的、是細(xì)碎的。
然而也正是這種愛時刻圍繞著我們,又是太細(xì)小了,使我們并不珍惜,有時甚至感到厭煩,那時我們希望得到像火山一樣摯熱、像瀑布一樣壯觀的愛。
記得暑假的一天,我在家里覺得太無聊了,便要去姥姥家玩幾天,出發(fā)前的一天晚上,媽媽千叮萬囑:“到了那兒先打個電話過來,千萬別在馬路上亂跑,不要去山上玩,更不要喝生水……”我不在意的聽著聽著,竟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臨行時,媽媽追到門外,又把昨晚的話重復(fù)了一遍,我邊聽邊說:“嗯。
”(媽媽的話我是左耳進(jìn),右耳出)到了姥姥家,我便進(jìn)入了“快樂自由天堂”。
要玩就玩,要吃就吃,要是渴了就對著水龍頭一頓“猛飲”,早把媽媽的話拋之腦后,真爽
一到晚上,我的肚子疼了起來,抬頭看看姥姥已經(jīng)睡熟了,哎,忍吧
可不爭氣的肚子越來越疼,好像一把刀子在我的肚子亂捅,痛得我?guī)缀踅谐隽寺暋?/p>
這時,我想起了媽媽,要是她在身邊多好啊
又想起了媽媽的叮囑,對我來說是多么重要啊,母愛是多么珍貴啊
現(xiàn)在的家庭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都把自己當(dāng)作中心,不管母親的感受。
同學(xué)們,我們是“生在福中不知?!?,試想一下,如果有個孤兒流浪在社會,有誰會對他問寒問暖,又有誰會關(guān)心他呢
地球也是我們的“母親”,我們在它的懷抱中生活,它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和食物,可人們卻不珍惜眼前的一切,不珍惜“母親”對我們的愛。
為了自己的利益,破壞大自然,使以前的樹林變成了高樓大廈;以前的綠洲變成了大片沙漠;以前清澈見底的小河變成了臭氣熏天的“黑河”;以前空氣中的花香變成了刺鼻有害的氣體;以前的聲聲鳥語變成了嗓音……使我們的“母親”身上遍體鱗傷。
我們應(yīng)該珍惜地球母親對我們的愛,否則后果不堪設(shè)想。
祖國更是我們的“母親”,想當(dāng)年,外國人想侵占我們的土地,多少熱血兒女為保衛(wèi)祖國,不惜在戰(zhàn)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最終不使祖國被人侵占。
而今,仍有許多海外“游子”不能回到“母親”的懷抱,香港、澳門已陸續(xù)與“母親”重逢,但臺灣寶島至今流浪在外。
有一句話說:“老之后,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祖國母親已張開懷抱,迎接“游子臺灣”的歸來
母愛猶如濤濤大海,母愛猶如一片天空,母愛猶如一個“避風(fēng)港”,母愛猶如一洼溫泉,讓我們向冰心奶奶學(xué)習(xí),珍惜母愛,回報母愛,贊美母愛
致命的母愛讀后感
讀《致命的母愛》后有感自古以來,歌頌?zāi)赣H的詩文不計其數(shù),母愛這一人類永恒的話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被注入更多更新的內(nèi)涵。
《致命的母愛》一文采用對比的手法揭示深刻的主題,耐人尋味。
一、用對比,制造反差的藝術(shù)手法 母愛是偉大的,善良的女主人忘記了自己被搶了食物,被占了房間,望著渾身泥沙、滿臉倦容的睡著的敵兵(在她眼中他們還是十七八歲的孩子),“一股母愛和同情油然從心底升起。
”她想替這個孩子(敵兵)蓋上滑落的軍毯。
她“輕步”走到敵兵身邊,“惟恐自己的腳步會驚醒年輕人的故鄉(xiāng)夢”。
可是她所做的這一切,卻被年輕的敵兵認(rèn)為是“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
”她所做的這一切換來的是敵兵“野獸般的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她的胸膛。
這強(qiáng)烈的對比,令人心顫,人們首先涌出這樣一種情感:“不值”。
這“母親”死得不值
這母愛付出得不值
是的,唯其不值,方顯“致命”;唯其不值,方顯母愛之偉大,驚天地,泣鬼神。
它在人們心底造成的落差才更加刻骨銘心。
文章結(jié)尾敵兵的自語令人心痛,耐人尋味:“媽啊
幸虧我被驚醒,也幸虧您在夢中保護(hù),否則我就再也看不見您了
”殺錯了人卻還暗自慶幸的敵兵,深愛著自己的母親,卻親手毀滅了另一個愛他的母親,這又是多么強(qiáng)烈的對比
二、簡單的情節(jié),深刻的主題 一位母親竟然抑制不住自己母愛的情感,想為侵略者——一個十七八歲的孩子(敵兵)蓋上滑落的軍毯,卻被他一刀穿透胸膛……在這不足 500 字的篇幅里,卻給讀者展示了怎樣驚心動魄的一幕啊
魯迅先生說過:“什么是悲劇
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崇高的母愛在滴血的刀尖下毀滅了,她極大地震撼了讀者的心靈,人們不禁要問,是什么造成了這一出人間悲劇
答案顯而易見,是罪惡性的戰(zhàn)爭
是戰(zhàn)爭使人的靈魂扭曲、人性泯滅,是戰(zhàn)爭使神圣的母愛遭到無情的踐踏。
今天,在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地發(fā)動戰(zhàn)爭的侵略者們,在這偉大的母愛面前,是不是也應(yīng)該低下自己高昂的頭顱,好好地懺悔
以《母愛的溫度》寫一篇讀后感
(八年級閱讀之星里的)
《母愛的溫度》讀后感700字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存在于如何用心去接觸,而用一顆什么樣的心完全坦白了你對這份感情的透視,繼而心與心之間的暖度便隨之升降了。
_____題記 從一個故事中得到一個感悟:我們一直以為母愛是無私的,卻從沒想過,母愛也是有溫度的。
你用冷心去觸摸它,他是低溫的;你用熱心去觸摸它,他才會燃燒的更劇烈。
故事是這樣的:她有一個后母,再組家庭她帶了四個兒女,而三丫頭是她對我的稱呼,所以我被冷漠,受更多的責(zé)罵,一件事的發(fā)生改變了我的生活。
三十年前,父親帶回五個雞蛋,她給她的孩子仔細(xì)剝開,深深吸口氣,說完好香遞給他們,滿足的看著他們吃。
隨后扔給我一個最小的,我小心的剝開,想到我的母親,我掰給他一半。
他第一次抱了我,摸了我滿臉淚水。
此后他對我溫柔很多,她給我的糖比弟妹多,步行十幾里給我送飯菜,夸我聰穎好學(xué),給我豐厚的嫁妝,為我拼命討說法。
老年了,他為我照顧孩子,把子女的錢資助我的生活,也不肯去他的孩子家去享福。
親情是兩顆心的相互取暖,而不是一顆心去焐熱另一顆心。
這個簡單的道理卻那么深刻。
媽媽像一位偉大的神仙,把光明帶給了我,卻把煩惱和痛苦剝奪,讓自己“享受”;媽媽像是一位愛民的彩虹仙子,把成功和陽光帶給的我,卻把失敗和風(fēng)雨擋住,讓自己承受;媽媽還像一位無私的保姆,把我的事情,我的負(fù)擔(dān)搶去,讓自己扛著……總而言之,媽媽像一名幸運女神,把快樂、成功、輕松給了我,卻把傷心、失敗、負(fù)擔(dān)握在自己的手中,啊,母子是一陣風(fēng),吹走了惡運,又吹來了好運。
母愛是什么
在我們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母愛是傷心痛苦時溫暖,是筋疲力盡時的勇氣,是沮喪頹廢時的希望,是漆黑的屋子里那盞連心房都點亮的小油燈。
不管離家多遠(yuǎn),母愛都如清新宜人的空氣一樣,時時刻刻包裹在我們周圍,你不經(jīng)意的一聲咳嗽都能牽動遠(yuǎn)在千里萬里之外的母親的心。
想想我們的父母,我們是否付出過什么,對于我們的朋友,我們是否盡心了。
不要怪朋友怎么樣,不要說父母不好,我們的真心又有幾分,我們是否還有那種單純的喜歡,不求回報的付出呢
我們要去了解她,心疼她,保護(hù)她,不要她們的付出像石沉海底一樣無聲,那是最大的冷漠,無情。
(轉(zhuǎn))
《牛的母愛》讀后感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個極度缺水的沙漠地區(qū)。
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嚴(yán)格地限定為三斤,這還得靠駐軍從很遠(yuǎn)的地方運來。
日常的飲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依賴這三斤珍貴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一樣,渴啊
終于有一天,一頭一直被人們認(rèn)為憨厚、忠實的老牛渴極了,掙脫了韁繩,強(qiáng)行闖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運水車必經(jīng)的公路。
終于,運水的軍車來了。
老牛以不可思議的識別力,迅速地沖上公路,軍車一個緊急剎車戛然而止。
老牛沉默地立在車前,任憑駕駛員呵斥驅(qū)趕,不肯挪動半步。
五分鐘過去了,雙方依然僵持著。
運水的戰(zhàn)士以前也碰到過牲口攔路索水的情形,但它們都不象這頭牛這般倔強(qiáng)。
人和牛就這樣耗著,最后造成了堵車,后面的司機(jī)開始罵罵咧咧,性急的甚至試圖點火驅(qū)趕,可老牛不為所動。
后來,牛的主人尋來了,惱羞成怒的主人揚起長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開肉綻、哀哀叫喚,但還是不肯讓開。
鮮血沁了出來,染紅了鞭子,老牛的凄厲哞叫,和著沙漠中陰冷的酷風(fēng),顯得分外悲壯。
一旁的運水戰(zhàn)士哭了,罵罵咧咧的司機(jī)也哭了,最后,運水的戰(zhàn)士說:“就讓我違反一次規(guī)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處分。
”他從水車上到出半盆水——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沒有喝以死抗?fàn)幍脕淼乃?,而是對著夕陽,仰天長哞,似乎在呼喚什么。
不遠(yuǎn)的沙堆背后跑來一頭小牛,受傷的老牛慈愛地看著小牛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頭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靜默中,人們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淚水。
沒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靜無語中,它們掉轉(zhuǎn)頭,慢慢往回走。
二十世紀(jì)末的一個晚上,當(dāng)我從電視里看到這讓人揪心的一幕時,我想起了幼時家里的貧窮困窘,想起了我那至今在鄉(xiāng)下勞作的苦難的母親,我和電視機(jī)前的許多觀眾一樣,流下了滾滾熱淚。
母愛的脈搏讀后感
愛的牽掛———讀《母愛的脈搏》有感 沉甸甸的母愛,沒有人能掂得出它的分量,它是人世間最動人的一種情感,雖然平凡,卻在平凡中孕育出一種驚人的偉大。
人世間,最難割舍的就是親情之中的母子情,母親的牽掛是那么的純潔、無私,像夜晚天空中的明月,柔靜地照耀在兒女們的心中。
無論我們走得多遠(yuǎn),父母的愛都像風(fēng)箏的線一樣,遠(yuǎn)遠(yuǎn)地牽著我們。
有句話說,兒行千里母擔(dān)憂。
其實,即使我們只是晚了一點回家,媽媽也會坐立不安,生怕我們出了什么事。
對于如此真誠無私的母愛,是我們永遠(yuǎn)、永遠(yuǎn)也報答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