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先烈致敬400字
緬懷先烈 銘記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載著中華兒女炎黃子孫,一路上坎坷,曲曲折折。
在這條不凡的道,留下的深深車轍永遠記載著那段刻骨銘心的崢嶸歲月,永遠記載著那些永垂不朽的英雄先烈。
中華兒女永遠銘記那激情的歲月,向英雄們致敬
歲月無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它帶走了一切美好或者殘酷,但是它永遠抹不掉中華民族的記憶。
它深深的刻在歷史的豐碑上,永恒的矗立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它是中華兒女們心中永遠的豐碑。
歷史的豐碑啊
你是中華56個民族的民族靈魂金字塔,牢牢扎根在中國社會前進的道路上;你是歷史的長河中一葉高揚的風帆,勇往直前的航行在民族文化的海洋中;你是歷史的天空中一顆閃亮的啟明星,在黑夜里指引人民找到黎明的曙光。
在神圣的豐碑面前,我們競顯得如此渺小。
仰望豐碑,它記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成長過程,永恒的鐫刻著那熠熠生輝的英雄先烈們歷代英名。
每臨亂世大難必有英雄揭竿而起,每逢國運多舛總有雄杰揚眉出劍。
我們的國家是由無數個鋼筋鐵骨鑄成,我們的安樂是經披肝瀝膽的奮斗贏得。
一路上先烈們百折不撓、不卑不亢,篳路藍縷的勇往直前,與外來侵略者抗爭到底,拋頭顱灑熱血,一身鐵骨,赤膽忠誠。
我們永遠敬仰您,為了國家山河、人民安樂,長歌當哭,悲憤投身汨羅江的屈原先生,您的心懷天下,關心民生讓我們感動;我們永遠敬仰您,荊軻先生,歷史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慷慨悲歌,讓我們懂得了真正的偉大愛國之情;我們永遠敬仰您,蘇武先生,牧羊風刀雪劍十五載,歸心不改的民族情節(jié)教導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我們永遠敬仰您,岳飛先生,精忠報國,兵馬戎身,誓死抗倭的英雄氣概感染著每一個炎黃子孫;我們永敬仰您,文天祥先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氣節(jié)令人佩服;我們永遠敬仰您,林則徐先生,虎門銷煙,大快人心,不畏列強,勇于反抗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永遠敬仰您,秋瑾先生,您的“身不得男兒烈,心卻比男兒烈”的革命英雄氣概是我們的精神榜樣。
我們永遠敬仰您,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英雄先烈們
我們的國家有著廣闊富饒的土地,我們的國家有著無與倫比的中華民族美德。
我們的幸福生活就是先烈們用他們的熱血換來的。
歷史長河有多遠,豐碑之路就有多么綿長;錦繡中華有多么遼闊,豐碑之墓就有多么廣寬;民族根基有多么深厚,豐碑就有多么高大。
巍然屹立,時空無限,那浩然正氣和耿耿英魂,牽引著中華民族疾行的腳步,這就是中國的豐碑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我們向烈士致敬。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抗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慷慨激昂的文字不僅是毛主席周總理對烈士英雄們的頌揚,更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強烈心聲。
永遠忘不了,在陰冷潮濕的牢籠里低回,把牢底穿透的囚歌;永遠忘不了,揚子江畔那蒙蒙江霧釀出的悲壯的船夫曲和有力的號子;永遠忘不了,義勇軍進行曲悲壯而激越的旋律伴奏者鐐銬聲發(fā)出的鏗鏘節(jié)奏;永遠忘不了,在腥苦雨的長夜里,用熱血和渴盼繡成的燦爛紅星和怒放的紅梅;永遠忘不了,在密林中悄然疾行的游擊隊員之歌;永遠忘不了,目光如電,吼聲如雷的大刀進行曲;永遠忘不了,長征二萬五千里征途的一路蕩氣回腸。
永遠忘不了這一座座豐碑,挺起是一座豐碑,倒下去也是一座豐碑
我們向您致敬,李大釗同志、蔡和森同志、方志敏同志、劉胡蘭同志,馬本齋同志、葉挺同志、楊靖宇同志、澎湃同志、向警予同志、董存瑞同志、邱少云同志、夏明翰同志、黃繼光同志……無數的英雄先烈在歷史的天空中永遠閃爍著最耀眼最明亮最神圣的光
我們緬懷先烈,我們銘記歷史。
忘記了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注定沒有出路。
一個沒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民族,注定沒有堅強的脊梁。
我們謹記歷史的教訓,我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在我們的民族道路上團結一致,勇往直前
革命先烈的故事讀后感四百五十字
清明節(jié),緬懷先烈,展望未來 清明節(jié),勾起了人們對親人之緬懷。
或許是因為近期要學幾篇關于革命烈士的課文,使我回想起那些革命先輩。
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他們與敵人的殊死拼搏,他們對人民的熱愛與對革命的百折不撓,最后獻出了生命得來的。
想起那“昨天,”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進行艱苦卓越的斗爭。
但革命先輩們卻不曾畏懼。
他們一次次倒下,一次次埋葬身邊的戰(zhàn)友,又一次次站起來,一次次拼搏……記得主席曾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其實,這也是對所有革命烈士的贊譽。
毛主席創(chuàng)作的《七律長征》寫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此時的腦海不禁浮想聯(lián)翩:想起了紅軍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的情景;看見了狼牙山五壯士窮途末路之時,寧可跳崖自盡也不肯投降的壯烈……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
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zhàn)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這時,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給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讓這些烈士白白的犧牲了,不能讓這些烈士的鮮血白流。
我們應該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xiāng)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緬懷先烈展望未來
革命先烈讀后感500字
讀后感1:今天,我讀了《黃繼光》這篇英雄故事,內心非常激動。
夜已深了,可我還未入睡。
黃繼光那舍身堵槍口的光輝形象老是出現(xiàn)在我眼前。
黃繼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犧牲時年僅22歲,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時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2年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zhàn)役中,敵人占領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網打得六連戰(zhàn)士抬不起頭來。
前去爆破的三個小組都犧牲了。
眼看著天亮前攻不下陣地了,黃繼光帶領兩個戰(zhàn)士再次前去爆破。
一個戰(zhàn)士中彈犧牲了,另一個戰(zhàn)士也負傷了,接近敵人火力點的黃繼光已身負重傷,身邊沒有一樣武器。
危急時刻黃繼光用胸膛堵住了敵人正噴著火舌的槍眼。
敵人、戰(zhàn)士們驚呆了時,我也驚呆了,誰又見過這等可歌可泣的事跡呢
都說人的死有兩種: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輕于鴻毛。
黃繼光叔叔為人類的正義事業(yè)而死,他死得有意義,死得偉大
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是啊,除了黃繼光以外,還有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神圣領土不被侵犯,為了人民不受欺辱,為了我們生活得更幸福,用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贊歌。
是他們用忍饑挨餓換取了我們今天豐盛的飯菜;是他們用站崗放哨換取了我們今天樹蔭下的嬉戲;是他們用流血犧牲使我們在和平的環(huán)境里學習和生活。
英雄們,我們將以你們?yōu)榘駱?,勤奮學習,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告慰你們的靈魂,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讀后感2:含著脈脈深情,我讀完了《黃繼光》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
我閉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黃繼光那光輝的形象怎么也揮散不去。
憶往昔崢嶸歲月,我的思緒仿佛回到了半個世紀前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耳邊又回響起嘹亮、威武、雄壯的紅色搖滾--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歌。
為了保衛(wèi)祖國 ,為了保衛(wèi)家鄉(xiāng),打敗美帝保衛(wèi)和平,我們的先輩去朝鮮打仗,英勇戰(zhàn)斗是民族的脊梁,鴨綠江水在靜靜地流淌,嘹亮地軍歌在耳邊回蕩。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黃繼光就是無數雄糾糾 、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中國好兒女中的一員。
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數彈的他像暴風雨中的巨人一樣頑強地站起來,沖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豪氣貫日月,英風動大地”。
英勇的志愿軍戰(zhàn)士趁勢攻克了敵人的陣地,奪取了勝利。
這真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多么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啊
當我讀到“他轉過身來堅定地對指導員說:“指導員,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
”這句話時,我渾身發(fā)熱,黃繼光是多么主動呀。
可是我連媽媽交給的的任務都不做,比如說媽媽常常對我說,長大了,能幫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就拿掃地來說吧,一天,媽媽叫我掃地,我隨便掃了一下,很不干凈,媽媽見了,批評我說:“戴健,你連這點家務都做不好,還能干什么
”媽媽就要我重新掃地,我找了一個借口,跟媽媽頂嘴。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這一切,我多么不對呀。
當我讀到“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
”這句時,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淚水無聲地滑落下來。
黃繼光,這個偉大的戰(zhàn)士,面臨著生命的危險,忍著傷痛,像巨人一樣冒著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
黃繼光,一個普通志愿軍戰(zhàn)士,卻有一種不怕犧牲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力量鼓舞著他呢
哦,是最光榮的愛國主義和國 際主義精神,促使他將生死置之度外。
而我呢,卻連一點小小的磨難都經受不起。
遇到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那一次,我在改正考試發(fā)下來的試卷,這是一份提高卷,我做錯了好幾題,馬馬虎虎地應付修改,然后拿給爸爸看,爸爸耐心地講解,我聽得不耐煩,生氣地說:“你沒完沒了,真煩。
”爸爸嚴厲批評我,說:“遇到難題就繞道走,你這是逃避困難。
和革命先烈相比,你還差得遠呢
”是啊,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雖然談不上戰(zhàn)爭時代浴血奮戰(zhàn),但連起碼的學習困難都不敢去戰(zhàn)勝,我是多么渺小啊
同學們
當你讀了這篇文章,你不感到黃繼光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嗎
黃繼光不正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嗎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需馬革裹尸還。
”黃繼光、邱少云、毛岸英等無數志愿軍烈士永遠長眠于朝鮮半島的三千里江山,多少手足 、忠魂埋骨它鄉(xiāng),這正是英雄“山草離離兮掩我骨,滄海蕩蕩兮浸我尸”的豪邁絕唱
“斬盡妖魔平天下,山河日月重安排。
”正是這支由無數個黃繼光組成的、高舉旗幟的人民子弟兵,他們鐵血軍魂所鑄就的鋼鐵長城,忠勇耿耿,精忠報國,縱橫無敵,誰與爭鋒,打敗了號稱世界第一的美帝野心狼,保衛(wèi)了新中國搖籃,保衛(wèi)了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奠定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自古英雄出煉獄,拓馬長槍定乾坤
”我們的幸福今天,正是英雄們在昨天以生命熱血創(chuàng)造的明天,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今天的一切。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我們青年一代何惜百死報家國,要為祖國、家鄉(xiāng)的富強崛起而奮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灑淚祭雄杰,揚眉劍出鞘。
青春儒鋼的我 ,愿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讀后感3:今天我讀了《黃繼光》這篇課文。
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文中主要講的是黃繼光為了祖國的利益,人們的未來,用自己的生命為盾牌,擋住了敵人那狂風暴雨的子彈。
讓占有們取得了勝利,但他卻永遠地埋在了地下。
戰(zhàn)后,戰(zhàn)友們絲毫沒有半點微笑,滿臉的淚水,因為這次的勝利是由黃繼光年輕的生命換來的。
是他用自己的身軀做為交換而得來的。
讀后我百思不得其解,黃繼光的未來是燦爛的,是充滿希望的,為什么他反而愿意以身軀為盾牌來擋住敵人的子彈呢
后來我明白了,人,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民族,為了祖國。
面對死亡,他視而不見,面對戰(zhàn)友,他奮不顧身。
自古以來誰無死,死有輕于鴻毛,重于泰山,黃繼光他死得其所死得光榮。
是這個嗎
如果是,請采納吧
寫一篇革命先烈題材的讀后感150字
清明節(jié),緬懷先烈,展望未來 清明節(jié),勾起了人們對親人之緬懷。
或許是因為近期要學幾篇關于革命烈士的課文,使我回想起那些革命先輩。
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他們與敵人的殊死拼搏,他們對人民的熱愛與對革命的百折不撓,最后獻出了生命得來的。
想起那“昨天,”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進行艱苦卓越的斗爭。
但革命先輩們卻不曾畏懼。
他們一次次倒下,一次次埋葬身邊的戰(zhàn)友,又一次次站起來,一次次拼搏……記得主席曾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其實,這也是對所有革命烈士的贊譽。
毛主席創(chuàng)作的《七律長征》寫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此時的腦海不禁浮想聯(lián)翩:想起了紅軍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的情景;看見了狼牙山五壯士窮途末路之時,寧可跳崖自盡也不肯投降的壯烈……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
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zhàn)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這時,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給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讓這些烈士白白的犧牲了,不能讓這些烈士的鮮血白流。
我們應該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xiāng)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緬懷先烈展望未來
第12篇 緬懷先烈 祭掃陵園清明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祭奠先烈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為了祭奠乃裳,乃模革命先烈,我們學校決定由四,五年段的同學去陵園掃墓。
上午八點,我們穿著校服,戴著紅領巾,拿著隊旗,到操場集合。
不一會兒,我們徒步十幾分鐘就到了陵園。
映入眼簾的是一棵棵高大的松柏,其他學校的師生也比我們早到這里。
掃墓儀式開始,首先是由乃模領事館的人員向乃裳,乃模獻菊花。
他們表情嚴肅,獻完花后,他們往后退一步,排成一列,向乃裳乃模爺爺三鞠躬。
接下來由各校的代表把鮮花莊重地獻給烈士。
而后我們默哀一分鐘,衷心感謝先烈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美好生活。
接著黃校長介紹乃裳,乃模的英勇事跡。
他們都是坂東湖頭村人。
乃裳爺爺早年就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革命,而后在南陽開墾荒地,他把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全部投入了教育。
家鄉(xiāng)很多學校都是他建的。
黃乃模是黃乃裳的弟弟,他是一個武威將軍。
1897年他跟隨北陽水師艦隊運輸兵到朝鮮半島,回國途中遭遇日本海軍突擊,致遠艦在中彈起火的危機時刻開足馬力與敵人們同歸于盡。
聽完后,我不禁肅然起敬。
儀式結束后,我們還去參觀英雄紀念館,里面東西很多,有歷史圖片,還有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等等。
他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乃裳,乃模的艱苦奮斗歷程和豐功偉績。
參觀后我們帶著工具去清理墓碑前面的垃圾。
十點掃墓活動結束了,我又徒步排隊返回學校。
此次活動,我的心靈得到一次洗滌。
為了我們幸福生活,革命先烈拋頭顱,灑淚血。
我一定要不辜負他們的期望,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坂東鎮(zhèn)中心小學五年級:陳天權第13篇 緬懷先烈 激勵奮進我們相信,戰(zhàn)爭過后,愛心必定凝聚成戰(zhàn)勝災魔的無限勇氣和力量;風雨過后,那道壯美的彩虹必將永駐我們的心底。
——題記“清風吹曠野紙錢風,古墓壘壘春草綠。
”吟誦著白居易的詩,走在祭奠革命烈士的陵園前,心情越來越沉重……思緒飛到以前,頭腦中不停地浮現(xiàn)出這些畫面:狼牙山五壯士,寧死不屈,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最后,毅然跳下懸崖,壯烈犧牲,令敵人膽戰(zhàn)心驚;邱少云,為了革命的勝利,烈火燒身一動不動,用生命換來了勝利的曙光;夏明瀚烈士英勇就義前,面對敵人的囂張氣焰,大義凜然地寫下“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瀚,還有后來人。
”的壯麗詩篇……歷史的列車,載著曾經的榮辱,帶著深沉的思索駛入一個新的世紀。
如今,這些革命先烈都已沉睡于地下,望著他們一個個的慈祥頭像,心里充滿了崇高的敬意。
只能讓愛永駐于心底而靜靜地追思,深深地緬懷,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這朵小白花上,真摯而嚴肅地把它贈送給偉大的英雄們。
孟子說過:“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舍生取義者也,這是怎樣的崇高與豁達,這又是怎樣的氣魄與壯志,慨括出革命先烈舍生取義報國的壯志雄心,勾勒出中華兒女的赤膽忠心。
這民族的英雄,祖國的功臣,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在民族的毫發(fā)間,熱血橫灑,才有了現(xiàn)在祖國的富強。
作為新時代的先鋒,我們應該學習革命先烈們“愛祖國高于一切”的愛國熱情;“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我真橫刀向天吳,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愛國情操……我們現(xiàn)在寬敞明亮的教室,條件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諧安祥的美好社會難道不是革命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嗎
我想是的,如果沒有他們,也就沒有了祖國的繁榮富強。
所以,我們應當“樹愛國之心,立愛國之志。
”以鋼一般的意志,火一樣的熱情,繼承革命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舉頭望去,遠處春的綠色融入視眼。
鳥兒唱著春天的奏鳴曲,漫天的花兒四處飄蕩,綠油油的嫩芽鉆了出來,到處繁花似錦,萬物復蘇的好景象。
再眨眨眼,眼前的景象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烈士墓前的一朵朵小白花。
我想,這些景象昭示著逝去的人新生命的開始,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開始。
“逝去的人永遠逝去,活著的人應當好好珍惜。
”“紅花無情實東風,青山有幸埋忠骨。
”革命先烈們,你們的死重于泰山,你們與青山同在,與大地同存。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你們是民族的拯救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先驅。
你們是我們心中的一塊豐碑,我們要把你們當作今后生活的榜樣。
我們將繼承你們的遺志,為建設新中國而奮發(fā)圖強。
相信我們吧
我們的背后將是一個崛起的新中國。
英雄悲壯地隕落,那一瞬間發(fā)散的光亮,卻是以照亮漫漫長夜般的歷史。
——后記同安一中初二:涵倪第14篇 清明時節(jié),緬懷先烈“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聽著外面的雨聲,腦海中突然浮現(xiàn)出這樣的詩句。
清明時節(jié)飄起了這樣淅淅瀝瀝的小雨,呵,可真是應景呢。
街邊的店鋪里傳來一陣陣“艾餃”的清香,也許是一年只能吃一次的原因,我酷愛這種味道,像這個季節(jié)一樣的,暖暖的,有青草的香味……閉起眼,想起前幾天在烈士墓園的場景,清明節(jié),也是緬懷故人的節(jié)日呢……我知道的烈士并不多,但耳熟能詳,謹記心中的總有幾個的。
比如說——劉胡蘭。
我在十五歲得時候,快樂幸福地學習、生活,會撒嬌,會發(fā)脾氣,偶爾會犯錯;而她在十五歲就為共產黨主義事業(yè)奮斗,英勇抗敵,堅強無畏地走向死亡。
她是一個與我同歲的農村姑娘,他是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
卻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挫敗了敵人的罪惡陰謀,用自己的青春熱血,書寫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節(jié)操。
毛主席曾贊揚她“生的光榮,死的偉大”。
毫無疑問的,劉胡蘭使我們學習的對象,只是,這個時代太過平靜,太過忙碌。
再尖銳的人也會被這樣擁擠的生活磨洗得麻木與平淡。
我們需要像“劉胡蘭”這樣的人來激發(fā)那顆一直掩藏在我們內心深處那熾熱而用敏感的心。
還有一位,那便是“李大釗”,對于這位偉大的革命先烈,我一直有些些的成見。
是,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而犧牲是很偉大,是值得我們每個人肅然起敬。
可是,我想說,當您毅然走向絞刑臺走向死亡時,腦海中除了革命,是否還有你那至今還沒有成家,在外留學的兒子;你那兩個幼小可愛的女兒;還有那天天盼你回家,手無縛雞之力的妻子,你是否為了他們,而稍稍滯留你那毅然的腳步
您除了思考怎樣為共產主義奮斗,是否想過,如果失去了你,你的兒女,你的妻子,你的父母該怎么辦
在您為共產主義拼命消耗自己的身體時,您是否想過您應該為了你的家人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
當然,您是值得敬仰的,也許革命事業(yè)在您眼中勝過一切,可是,您又是為了什么而建立共產黨的呢
是為了人民能過上好日子,家家團聚,和和美美,一起用雙手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美好的生活……可是試問,要是這個家連最重要的頂梁柱都沒了,何來的好日子
何來的團聚
何來的和美
何來的美好生活呢
這一切都將是浮云。
這樣的犧牲固然偉大,固然重于泰山,可是這樣的犧牲,社會要不起,我們的家人更要不起。
所以,當我們在廢寢忘食時,請轉個身,留意下身邊是否有這樣一雙擔心有焦急的眼神默默的注視著我們,就算為了家人,也請我們好好珍惜自己。
生活在繼續(xù),未來會更美好
長眠于地下的烈士們啊,你們誓死守衛(wèi)的國家正在日益壯大
你們的名字被刻在歷史的教科書上永遠嶄新,請你們永遠安息
浙江紹興縣柯橋實驗中學初二:學生一名wzz第15篇 清明掃墓,緬懷先烈每年的4月4月,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清明節(jié),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
學校舉行“緬懷革命先烈,清明節(jié)掃墓”活動。
清明節(jié)一早,全校師生排著整齊的隊伍坐著車,舉著少先隊隊旗,來到老營革命烈士陵園,師生們來到革命烈士紀念碑下,向革命先烈門獻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
少先隊員們面對鮮紅的隊旗,進行了集體宣誓:“準備著,時刻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而奮斗”。
誓詞在烈士紀念碑前久久地回蕩……。
宣誓儀式上,同學和老師和老師們紛紛表示:要繼承先烈們的遺志,高舉旗幟,沿著他們沒有走完的路奮勇向前,讓星星火炬代代相傳。
練好本領,增強素質,為祖國的富強和民族的強盛做出自己的貢獻
接著同學們討論了關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我想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fā)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下午3點多,掃墓活動結束了,同學們乘著車緩緩的回到學校,同學們也累了一整天,在車上許多同學都進入了美夢之中……
致敬英烈 人民的好戰(zhàn)士雷鋒觀后感
向先烈致敬陽光,多么燦爛微風,多么柔和在這春花爛漫的日子里我們——光榮少先隊員來到了烈士陵園來到了烈士墓前獻上精致的花圈默默地向烈士致敬我們不曾知道在這冰冷的地下埋葬的是像王二小一樣為了引誘敵人而英勇獻身的兒童團員還是像黃繼光一樣為了保家衛(wèi)國而犧牲異國的英雄我們不曾知道在這陰冷的地下埋葬的是像董存瑞一樣為了戰(zhàn)斗勝利而舍身的戰(zhàn)士還是像張思德一樣為了平凡的工作而獻身的警衛(wèi)員啊
烈士啊
無論你叫什么名字無論你是誰我們都要把你祭奠我們都要把你懷念來到紀念堂我們終于知道這里不是為一個人而建這里長眠著無數的先烈在這里我們認識了大革命時期“九烈士”抗美援朝“八勇士”藥王山“三十二壯士”……啊
先烈們你們可曾知道今天一群少先隊員在你們的墓前立下志愿我們要繼承你們的事業(yè)我們要為共產主義而奮斗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作文400字
小時候經常爺奶奶講劉胡蘭姐姐抗日的事跡。
每次開講時,我總會默默地落下,她太堅強了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qū),劉胡蘭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
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經成為敵區(qū)的家鄉(xiāng)往來奔走,秘密發(fā)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了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劉胡蘭在敵人的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不幸犧牲在敵人的大刀下。
這時,她還未滿十五周歲。
1947年2月,山西《晉綏日報》連續(xù)兩天刊登專稿,報道劉胡蘭的英雄事跡。
劉胡蘭的名字在華北大地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不久,主席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1957年1月12日,在劉胡蘭烈士遇害十周年時,主席又重新為劉胡蘭題寫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以緬懷這位女英雄
她,才十四歲啊
和我們一樣是個小姑娘,卻為保衛(wèi)祖國做了巨大的貢獻。
雖然她犧牲了自己那寶貴的生命,但是她死得值得,死得有意義,死得光榮、偉大,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她們這樣的人,我們的祖國才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富強。
劉胡蘭的偉大事跡,讓千百萬人無不為之傾倒,為之贊嘆,主席為她所題寫的八個大字,讓我們永記于心,我們還曾為劉胡蘭編寫了一首兒歌:劉胡蘭,十五歲,參加革命游擊隊,不畏強敵雖犧牲,卻為祖國創(chuàng)新路。
毛主席為她題了詞:生的偉大
死的光榮
劉胡蘭姐姐,你在美麗的天堂聽到我們的心聲了嗎
你是最堅強的,是最偉大的共產黨員,我們都應該向你學習這種十分熱愛祖國的精神!我們都應該為國效力,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作為xx小學的一員,作為一名六年級的少先隊員,我想對大家說:“同學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雖然我們不能向劉胡蘭姐姐一樣成為一名英雄,但是只要我們?yōu)樽鎳鲐暙I了,為社區(qū)獻愛心了,為保護祖國盡力了、效力了,我們就是人才,就是棟梁,就是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
《致敬英烈 人民的好戰(zhàn)士雷鋒》觀后感
還不到19歲的雷鋒,就成了鞍鋼著名的先進工人。
時間很快就到了1959年的10月18日,在這天晚上雷鋒做了一個夢,在夢里他見到了一直想見的毛主席,根據1959年10月19日的《雷鋒日記》記載,他老人家像慈父般的撫摸著我的頭,微笑地對我說,“好好學習,永遠忠于黨、忠于人民。
”我決心聽黨的話,聽毛主席的話,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切,做一個毫無利己之心的人。
我一定爭取實現(xiàn)自己最美好的愿望,真正見到我們最偉大的領袖毛主席
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切,雷鋒不光在日記中這樣寫,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雖然雷鋒在鞍鋼的工作干得非常出色,也干得非常開心,但是他還是想參軍。
雷鋒報名參軍后,鞍鋼的工友喬安山隨后也報了名。
關于當年為什么和雷峰一起當兵,以及參軍后和雷鋒相處的點點滴滴,喬安山是時刻不忘。
雷鋒說,作為一個青年人應該去當兵,保衛(wèi)咱們祖國,咱倆這一塊去多好啊,當兵啊。
1960年5月,雷鋒和喬安山成為親密無間的戰(zhàn)友。
喬安山回憶說,雷鋒經常跟我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要是沒有共產黨、毛主席,我早就死在那溝里了。
所以是共產黨和毛主席救了我,我得好好的工作,多做工作,來報答黨的恩情,我不能忘本,我不能忘恩。
雷鋒不僅在工作上表現(xiàn)突出,在生活當中也同樣是處處發(fā)光發(fā)熱,1960年5月下旬的一個休息日,雷鋒上街去理發(fā)的時候,看到了遼寧省撫順市望花區(qū)里到處是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成千上萬的人穿著節(jié)日盛裝,在慶祝和平人民公社的成立,此時,雷鋒的心里也感到非常喜悅,他想“在這樣一個歡慶的日子里,應該怎樣來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意呢
”都沒有怎么多想,雷鋒就把這兩年來在工廠和部隊積攢下來的200元錢,全部從儲蓄所取了出來,送到望花區(qū)和平人民公社辦公室,當時的200元不是一筆小數目,要是按照雷鋒在部隊每個月6元的津貼來算,即使一分錢不用,也差不多要3年才存得起來,而此時雷鋒才入伍5個月,津貼最多也就30元,也就是說至少有170元錢都是他以前在鞍鋼當工人、以及在鞍鋼之前當公務員時存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