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故事讀后感
漢字的故事感漢字是在黃河中游一帶的。
漢字和西字是不同的,漢字就是單個的字塊放在那里已經很直白地告訴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錯的。
漢字有兩個基本特征:一個是象形的特征,一個是有價值固定化的特征。
這兩個特征導致了杰出、特殊的書法。
從敦煌出土的漢代木簡中可發(fā)現(xiàn),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的文官已經反復練習漢字書寫的技巧。
在中國的傳統(tǒng)社會中,書寫的好壞不僅直接會對科舉成績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中國的讀書人把書法看作是完善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方式。
即書品直接代表人品。
正因為如此,幾千年來,無數(shù)優(yōu)秀的讀書人將精力傾注于字塊的形狀,并把這種藝術推向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漢字五千年》還通過毛筆,紙張,印章的漢字書寫用具引出了——造紙術和印刷術——中國民族自豪于世界的四大發(fā)明中兩項與漢字有關的發(fā)明。
漢字的故事讀后感
漢字的故事感漢字是在黃河中游一帶的。
漢字和西字是不同的,漢字就是單個的字塊放在那里已經很直白地告訴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錯的。
漢字有兩個基本特征:一個是象形的特征,一個是有價值固定化的特征。
這兩個特征導致了杰出、特殊的書法。
從敦煌出土的漢代木簡中可發(fā)現(xiàn),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的文官已經反復練習漢字書寫的技巧。
在中國的傳統(tǒng)社會中,書寫的好壞不僅直接會對科舉成績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中國的讀書人把書法看作是完善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方式。
即書品直接代表人品。
正因為如此,幾千年來,無數(shù)優(yōu)秀的讀書人將精力傾注于字塊的形狀,并把這種藝術推向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漢字五千年》還通過毛筆,紙張,印章的漢字書寫用具引出了——造紙術和印刷術——中國民族自豪于世界的四大發(fā)明中兩項與漢字有關的發(fā)明。
有故事的漢字讀后感300個字至450個字
一五騰飛,兩個第一,三藏三鞍,四鷹鐵路,五漢大橋,六百項目……”這是山西文水中學侯老師為便于學生記憶“一五”計劃取得的建設成就編的口訣。
“一五騰飛”是說“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制造了第一批噴氣式飛機;“兩個第一”是指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和沈陽第一機床廠;“三藏”是指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此后,我國在較短時間里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無疑,新中國邁出的第一步相當漂亮。
然而,1958年“大躍進”逐巨變 1 經濟 1 從一窮二白到舉世震驚經濟騰飛60年漸代替正常發(fā)展,隨后,國際圍堵、國內封閉,國計民生進展緩慢。
1978年,新中國迎來了關鍵性的歷史拐點。
5月11日,《光明日報》發(fā)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我們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
在思想路線上撥亂反正,為改革開放廓清了道路。
廣大農村最先感受到這股“春暖”,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冒著危險搞起了“大包干”。
城市的改革從深圳的荒灘蛇口起步…… 1991年前后,蘇聯(lián)解體,東歐劇變,中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
1992 年春天,再次“出山”。
他視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反復強調“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
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
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黨的十四大召開,大會確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明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抓住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著力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讓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萬眾一心,開拓奮進,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城市化】夜晚,中國越來越亮 60年前,當深圳還是小漁村時,周立雄老人就在那里生活了。
老人說,當?shù)厝朔Q小河或比較深的水溝叫“圳”,村民們經常在“深圳河”里捕魚捉蝦,后來的深圳市因此得名。
如今,深圳河仍蜿蜒流淌,但在它的兩岸已然崛起一座人口1400多萬的特大型城市。
深圳的成長,既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地標,也是我國城市化的范本。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在《長高的中國》一文中說,幾十年來,中國創(chuàng)造了3 經濟許多世界第一,如GDP增長率連續(xù)30年世界第一、外匯儲備世界第一、電話用戶世界第一……但或許很少有人想到,中國城市建設速度也是世界第一,全世界有70%的塔吊在中國忙碌。
歐洲宇航局說,中國“變亮”了。
他們拍攝的地球夜景照片,發(fā)現(xiàn)夜晚的中國越來越美——不少地方從原本漆黑的荒原變成燈火通明的城市(鎮(zhèn))。
1949年,我國城市只有58個,鎮(zhèn)2000多個,城鎮(zhèn)人口比例 10.6%,而這些數(shù)字到2008年,分別變成了655個、19249個和44.9%。
我國城市群也從1949年的3個(京津、遼中、長三角),發(fā)展到了20多個:珠三角、成渝、武漢、閩東南、長株潭、西咸……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茲說,計算機、互聯(lián)網和中國的城市化是影響21世紀人類進程的三大關鍵因素。
未來20年,中國城鎮(zhèn)人口將從現(xiàn)在的5.9億增長到近10億,這將超過歐洲的人口數(shù)量。
這意味著未來20年,中國城市總數(shù)將達到1000個,為此將新建2~5萬座摩天大樓,這一規(guī)模相當于10個紐約市的總和。
中國城市化不可避免地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亮點。
【交通】美國作家的驚嘆 “1959年,我從西藏出發(fā)到北京學習,先走路,后騎馬,再換汽車、火車,最終花了一個多月才到北京。
那時向拉薩運物資,靠畜力需要七八個月時間。
我在北京學習,家里托人捎封信,我6個月后才收到,而現(xiàn)在從北京飛拉薩,只要4個多小時,坐火車只要3天。
”青藏鐵路開通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熱地經常向人們描述西藏交通翻天覆地的變化。
巨變不僅發(fā)生在西藏。
共和國成立之初,我國所有鐵路、公路、航空里程加在一起不到10萬公里,每年客運量只有1.4億人次,且通車的是大城市,坐車的是少數(shù)人。
2008年我國僅陸地通車里程就近373萬公里,年客運量高達268億人次。
如今,我國99.2%的鄉(xiāng)鎮(zhèn)通了公路,交通運輸早已進入交通大眾化時代。
近10年來,我國交通建設成就更是令世界矚目。
在交通建設方面的總投資超過過去50年的總和。
1988年第一條全長18公里的滬嘉高速公路通車,到2008年底,我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6萬公里,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
新中國以短短幾十年的交通建設就走完了西方國家10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
2008年來北京看奧運的美國著名作家弗里德曼回國后深有感慨,他在《紐約時報》撰文說,從時髦的上海機場乘坐時速 400公里的磁懸浮列車到上海市區(qū),再經滬寧高速到南京,你會情不自禁地問一個問題:中國到底是發(fā)展中國家,還是發(fā)達國家
從60年前的驢馱馬拉到今天的豪華大巴,從咣咣響的“悶罐火車” 到空調沙發(fā)的“和諧號”,從最高時速60公里的“特快”到時速400公里的“磁懸浮”,還有舉世贊譽的青藏鐵路、杭州灣跨海大橋……陸路、水路、航空的現(xiàn)代化大發(fā)展,既是中國“跨越式”發(fā)展的最好注腳,也是中國速度的強勁助力。
土土的故事讀后感400字
今天我讀完了《土土的故事》這本書,介紹的 土土是個四歲的小男孩,在他身上發(fā)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土土聽故事,講的是爸爸給土土講龜兔賽跑的故事,只要土土有一個動物不認識爸爸就給他解釋半天,結果足足講了兩個鐘頭,把爸爸都講睡著了。
還有一個印象比較深刻的故事是土土交上了外國小朋友,雖然他們語言不通,但是一樣在一起玩的很開心。
通過讀這本書我發(fā)現(xiàn)土土是一個可愛的孩子、懂事的孩子、勇敢的孩子 《土土的故事》讀后感今年暑假,我讀了這本有趣的故事書《土土的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任溶溶老爺爺,他是我國著名的兒童文學大家。
他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精彩的兒童故事,聰明可愛的土土就是我喜歡的故事人物之一。
《土土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名叫土土的小男孩的童年生活小事,從這些故事中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
《給土土講故事的故事》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睡覺前聽媽媽講故事,也會要求媽媽講了一個又一個。
結果,媽媽累得想睡了,我卻越聽越有精神,后來自己是怎么睡的都不知道。
《土土寫字》的故事讓我想起自己也常常會干一些傻傻的事,犯一些傻傻的錯,回想起來真的很好笑。
《土土的故事》不僅敲開了我童年記憶的大門,也讓我明白了成長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一個人就是這樣在跌跌撞撞中長大的,重要的是每一次經歷都是一次成長,不論成功與失敗。
我喜歡這本風趣幽默的兒童故事書。
一篇關于贊揚中國漢字的讀后感四百五十字
最近,我閱讀了《漢字的故事》讓我對我們中國的漢字文化有了更加系統(tǒng)更加深入的了解。
讓我認識到,我們平日一直使用著的漢字其實是一個多么優(yōu)秀精深的藝術結晶。
可以說,漢字是中國人的第五大發(fā)明,甚至比我們平??谥械乃拇蟀l(fā)明更加偉大。
沒有漢字,也就不會有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文明,可以說漢字是中華文明的母親,在漢字之后,令國人為之驕傲的四大發(fā)明才問世,從這個意義上講,四大發(fā)明都是漢字的衍生物
同時,漢字由最早期的甲骨文演變至今,是古代文字中僅存的一種,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因此,漢字本身就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無需中國人自吹自擂,我們就應該為我們的漢字文化感到深深地驕傲
書中讓我感到特別有意思的是關于通假字的講述。
從接觸文言文開始,我們總能在一篇文章里面找到或多或少的通假字,開始時我們都不以為意,后來學的越來越多了,知識面越來越廣,我們會笑稱這是寫文章的人水平不夠或者太粗心了。
然而,仔細想想,我們接觸到的文言文大多是經典之作,作者皆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學士,怎么會翻這些低級錯誤呢
書中對通假字的解釋是絕大部分的通假字都是作者的故意為之,在那個君權至上的時代,無論是賢帝還是昏君,都對自己的才學極其自負,傳于后世的文章很多都要經皇帝的過目,當皇帝在這些當代學者的文章中找到錯別字時,一定高興異常,虛榮心得到大大的滿足。
作文:在寫漢字過程中發(fā)生的令你難忘的事,表達你的感想,字數(shù)不少于500字哦~~~
在外國人的眼中,它是神秘的秦兵馬俑,是古老的故宮,是崇峻的長城;在中國人的眼里,它是孔子憂慮的眼神,它是李白筆下流淌的不朽,它是誰呢
它就是漢字。
漢字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符號。
如日,你把它寫得扁一點,就變成了曰;你把它寫得瘦一點,它又回到了日;如果你給它加一豎,就變成了甲、申、由、田、舊……如果加一橫,又變成了目、旦。
瞧,一個簡簡單單的日字,稍變一點,就改頭換面,成了別的字,還變了讀音。
漢字書法,是一種獨特的藝術。
從古至今,我國古代涌現(xiàn)出了許多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這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漢字,在書法家的筆下,更生出無窮的魅力,草書的狂放不拘,小篆的神秘莫測,隸書的古色古香,楷書的四平八穩(wěn),行書的龍騰虎躍…… 為什么書法家寫的漢字很寶貴呢
就是因為漢字,它們像一些機靈小巧的“孩子”,個個都有自己的天賦,根本就沒有哪一個國家能比得上中國的漢字。
這些“孩子”自由自在地在紙上玩耍嬉戲,歡樂無比。
漢字不是死的,是活的,有聲音,有顏色,有味道的,它們就是一些無比幸福的小星星。
我覺得漢字不可被世人拋棄,因為有些人覺得:現(xiàn)在的社會已經進入科技化,只要用電腦,無論要什么字,都能打出來,不須用到漢字,所以也不必花大力氣去學習漢字,漢字已經落后了。
而我認為:漢字是人類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無價之寶,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書法瑰寶。
拋棄漢字,就等于把漢字擁有的兩千多年的歷史生命給扼殺掉。
通過漢字,我們這些子子孫孫都知道了中華大地的千年風云,明白了東方巨龍的深刻內涵。
在這里,我要對大家說:“我們要熱愛漢字,讓漢字繼續(xù)流傳下去,而不能讓漢字失傳。
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讓漢字創(chuàng)下更好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