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牛車的故事的讀后感600字
牛車成了兩個“天涯淪落人”命運的糾結點,雖屬巧合,確是通過偶然表現(xiàn)了必然。
小說憑借“我”的視點,描寫一輛在鄉(xiāng)間緩緩行進的牛車,通過五云嫂及鄉(xiāng)親的親人被軍閥殘殺的遭遇,勾勒出一幅北中國軍閥混戰(zhàn),勞動人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慘畫面,控訴了軍閥草菅人命的滔天罪行,含蓄地指明了勞動人民生活悲劇的根源。
蕭紅馬伯樂的讀后感
蕭紅是我國著名的現(xiàn)代女作家。
她是一位體驗型、情緒型的極富才華的現(xiàn)代女作家。
她的一生顛沛流離、短促悲涼,飽受被放逐的寂寞、孤獨和痛苦。
蕭紅的小說創(chuàng)作正是她的悲劇人生的真實寫照。
她的小說名篇如《生死場》,《馬伯樂》、《呼蘭河傳》、《牛車上》、《小城三月》等等都聞名于世。
同樣,她的散文創(chuàng)作也具有很高的成就。
她的散文凄切憂婉,在情感濃度和抒寫張力上都較深刻強烈,刻畫人物注重心理深層的挖掘,文字優(yōu)美。
關于珍惜寶貴資源的讀后感
《珍惜資源,崇尚節(jié)約》讀后感 開學初,老師發(fā)下《珍惜資源,崇尚節(jié)約》這本書,我津津有味地閱讀.突然,有兩個鮮紅的大字映入了我的眼簾-----“節(jié)約”。
一看到這兩個字,我就有許多的感受從心底發(fā)出來。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小女孩兒,生活在一個極為缺水的地區(qū),那里幾乎喝不到水,即是要喝,也是那些污濁發(fā)黃的水,要喝干凈的水,必須要花錢,可她家里不僅沒有錢,而且因為幾年不下雨,莊稼也顆粒無收。
要喝水,必須向鄰居家借牛車和牛,從很遠的地方拉來納污濁發(fā)黃的水,回來后,還要拿一些水給鄰居們,當作報酬。
因為那里經常干旱,只要一下雨,村里所有的人還要接水,那里的生活簡直太艱苦了。
看完后我思索了很多,水比金子還要貴,和我們現(xiàn)在大城市的生活水平差距太大了。
我真希望,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海水都變成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這樣就沒有缺水的地方了。
但這是不可能的,必須要大家節(jié)約水資源,這樣才能沒有缺水的地方。
有的人很有錢,不在乎資源的節(jié)約,可是錢沒了可以掙,如果資源沒了,錢就是廢紙一張,所以,我希望大家一起來節(jié)約資源,這樣世界會更好。
睡覺前,媽媽告訴我,這幾天旁邊的發(fā)電廠老是排放煙塵,害得她的咳嗽又犯了。
真沒辦法,大氣污染問題太嚴重了,煙塵很重,到處都是。
你看只要留心觀察路邊的樹,積了很厚的煙塵,手一摸,很臟;在居民家窗臺上、窗格上放的盆栽小樹苗的葉子上也發(fā)現(xiàn)了很多煙塵。
據(jù)我調查這發(fā)電廠對人們用電有很大幫助,不能少了它。
怎么辦
我認為大家應該從節(jié)電做起,因為夏季的用電的高峰季節(jié),只要大家都注意節(jié)約用電,廠就用不著天天發(fā)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發(fā)電帶來的一些大氣污染。
讓我們牽起手來,共同珍惜資源,崇尚節(jié)約
愿我們充滿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世界里,大地凝碧,原野滴翠,青山長在,綠水長流。
百靈鳥醒來了的讀后感
百靈鳥》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做每一件必須有以恒的態(tài)度和毅力,這能取得成功。
以前,我去響水湖公園玩,因為響水湖公園離我家足足有三里路遠,面對這個數(shù)字,我怕得腿都不想邁,經常一開始決定去玩,后來就打了退堂鼓,導致玩不成。
讀完《百靈鳥》后,我就能下定決心堅持去,走了幾次后也不覺得遠了。
這個小故事真是很有意義,我特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百靈鳥是一只非常喜歡玫瑰花的小鳥,它常常飛到一枝玫瑰花的花苞上,它想:“玫瑰花開放的時候一定非常美麗”!于是,它決定去看看玫瑰花開放的全過程。
一開始,它為了看得清楚,用嘴把擋住視線的小草都清掉了,還像喝醉了酒,莫名興奮著,高高興興的站在枝頭大聲歌唱,等待玫瑰花開放的那一時刻。
從早晨唱到黃昏,慢慢的唱到了深夜,百靈鳥十分疲倦,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不知不覺的睡著了,睡到第二天,旭日東升,牛車在路上滾動的聲音把它吵醒了,它睜開眼睛,看到玫瑰花已經開了,它只好無精打采的再找另一個玫瑰花苞,等待它的開放,可它還是堅持不了,都是在玫瑰花開之前就睡著了。
由于它總是不吸取失敗的教訓,結果,它始終也沒有看到玫瑰花開放的過程。
百靈鳥為什么看不到玫瑰花開放的過程呢?因為它沒有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和毅力,也不吸取失敗的教訓。
做任何事情找正確的方法后,還要學會堅持著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百靈鳥的方法是對的,但不能堅持做下去,就不會達到最終目標。
記得我剛學溜冰的時候,只能穿上溜冰鞋站在那不敢亂動,一動還滑倒了幾次,怎么也不會滑,差點堅持不下去。
爸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加加油就一定能學會的”,于是,我 ......
三國演義中《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的讀后感
滿意回答曹操在定陶大敗呂布,呂布在海集殘兵敗將和曹操再戰(zhàn),陳宮進言進言應尋身之地,再來戰(zhàn)。
呂布想投袁紹,但袁紹不收呂布,并助曹操滅呂布。
呂布通過細作探知這個消息,決定去投劉備。
劉備為報呂布襲兗州解徐州之圍之恩。
親自出城迎接并收留了呂布。
劉備將呂布接回徐州后,想把徐州轉送與呂布,呂布看關、張二人不悅,沒有受。
第三天,劉備叫呂布自引軍投小沛安身。
而曹操平了山東,表奏朝廷,加封曹操為建德將軍費亭侯。
此時李傕自封為大司馬,郭汜自封為大將軍,橫行無忌,無人敢言。
太尉楊彪、大司農朱儁暗奏漢獻帝,獻計:先令二人自相殘害,然后詔曹操引兵殺之。
于是派楊彪夫人入郭汜家,乘間告訴郭汜妻子:郭汜和李傕的夫人有染。
郭汜妻子相信了。
過了數(shù)日,郭汜將往李傕府中飲宴。
李傕上菜之時,郭汜妻子暗中放毒于其中。
叫人用狗去試食,結果狗被毒死。
自此郭汜心起懷疑之心。
于是暗地里集結舊部,要攻打李傕。
李傕知后,大怒,集合本部軍馬于郭汜在長安城混戰(zhàn),乘勢擄掠居民。
劫天子劫公卿。
李傕移帝于郿塢,以腐肉朽糧給漢帝食,皆臭不可食。
郭汜兵到郿塢,郭、李二人在陣前廝殺,不分勝負。
楊彪、朱儁勸和二人,未果,相抱而哭,昏絕于地。
朱儁歸家后成病而死。
自此之后,郭傕、李汜每日廝殺,一連五十余日,死者不知其數(shù)。
漢帝便派皇甫酈往兩邊解和。
李傕大怒,要斬皇甫酈頭。
場奉、賈詡力勸。
才沒有斬皇甫酈頭。
李傕之軍,大半是西涼人。
皇甫酈到西涼,揚言李傕謀反。
西涼多數(shù)人信皇甫酈之言,所以軍心漸渙。
賈詡又用計把西涼人說的引兵而回。
而李傕喜歡左道妖邪之術,得好處重賞女巫,卻不賞軍將。
楊奉大怒,要殺李傕,卻被李傕知道了于是引去投西安了。
李傕自此軍勢漸衰。
此時張濟統(tǒng)領大軍,自陜西來到,與二人解和。
李、郭二人便許和了。
于是漢獻帝便移駕弘農。
在途中楊奉特來保護。
派大將徐晃去,打敗郭汜將崔勇。
第二日,郭汜又帶軍前來。
將漢獻帝、楊奉等困在垓心。
正在危急之中,國戚董承引軍縱馬殺來。
徐晃乘勢攻擊,大敗郭汜軍馬。
郭汜引敗軍回,撞著李傕,決定二人合兵一處,至弘農殺了漢獻帝,平分天下。
楊奉、董承寡不敵眾,大敗,只保著漢獻帝走到陜北。
楊奉、董承一面差人與李、郭講和,一面密傳圣旨往河東,急召韓暹、李樂、胡才三處軍兵前來救應。
李傕、敦汜但到之處,劫掠百姓,老弱者殺了,強壯者充軍;賊勢浩大。
和李樂軍大站渭陽。
李樂軍大敗。
胡才被亂軍所殺。
李樂等尋得一只小舟作渡船送漢獻帝北逃。
楊奉找得牛車一輛,載漢獻帝至大陽。
途中,晚宿于瓦屋中,野老進粟飯,不能下咽。
第二天,太尉楊彪、太仆韓融找到車前,漢獻帝命韓融去說李、郭罷兵。
楊彪請漢獻帝移至安邑縣。
皇帝與大臣議事于茅屋之下。
韓融曲說動了李傕、郭汜二人,董承、楊奉商議叫帝回洛陽,便差人修洛陽宮院。
李樂不從,暗結李傕、郭汜,一同劫駕。
董承、楊奉、韓暹護送車駕前奔箕關。
李樂知道了,不等李傕、郭汜軍到,自引本部人馬前來追趕。
詐稱李傕、郭汜,來遍車駕,天子大
有一則故事是父親和兒子趕牛車上山砍柴,拐彎時兒子說爹該拐彎了 牛自動就拐彎了 想知道這個故事的名字
完趕牛車的故事從前有一對父子住在,他們每趕牛車拉柴火下山,每次老父親都坐在車前趕牛輕的兒子坐在車后。
由于山路崎嶇,坐在車后的兒子擔心老父親的視力不好,所以每次在牛車到了該玩的時候,兒子都會提醒老父親說:“爹,拐彎了。
” 于是老父親揮一揮鞭子,抽一下牛身,就拐彎了。
終于有一天,老父親不能再趕車下山了,于是,他囑咐兒子自己下山。
兒子趕著牛車來到了第一個拐彎口,突然,牛不動了,兒子使盡了各種辦法,牛就是不動。
兒子仔細回想,終于知道了,于是,他對著牛大喊了一聲:“爹,拐彎了。
”牛,就動了。
實際上,我們的習慣就是這樣子形成的。
學英語,可能也要學到這種形成習慣的狀態(tài)。
讀完文化苦旅你感觸最深的一點是什么,寫一段讀后感
讀了余秋雨先的《文化苦旅》一書,頗余秋雨先生就憑著本書,評書上字,把我?guī)У搅诉h古,帶到了中華大地的每一個有著溫暖的角落,讓我去探索文明的足跡,探索文化內涵和文化人格。
第一篇就是《道士塔》,這篇在高中就學過的文章,寫的是作者從敦煌莫高窟前的道士塔,回想起了一段令人心痛的屈辱史,作者由這個悲劇引發(fā)出對歷史、對文化深刻的反思和感慨,表達出強烈的憂患意識,發(fā)人深省,給人巨大的震撼。
這是一篇突破了歷代傳統(tǒng)寫法的散文,運用小說的筆法在充滿激情的敘事中蘊含了深奧的哲理.那句“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
”其中運用的反諷手法在文中通過敘述和對比也制造出了強烈的反諷效果。
“一位年輕詩人寫道,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凄艷的晚霞。
那里,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其實何止是幾箱文物被運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個民族的精靈──文化,在列強刺刀下傷痕累累、血跡斑斑,一個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時代面前痛苦著、呻吟著。
讀完這本書,我能夠感受到在作者的文字背后跳動額是一顆單純,潔凈,坦誠的心。
讓我飽覽了祖國山河無比秀麗的景色,同時也讓我回憶起了歷史,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個中國人應擔當?shù)慕巧蔷褪倾懹洑v史。
好好珍惜,好好品讀,好好欣賞中國文化
人生也是一段歷史,我們就是人生路上的一個個過客,曲折的人生路上,我們匆匆前行,回頭望見那一排排腳印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難免感到一絲惆悵
作者為了尋求歷史的足跡而跋涉于山水之間;而我們?yōu)榱烁形蛉松恼嬷B,跋涉于人生道路上
快《你是我最笨的學生》讀后感
——《你是我最笨的學生》賞析 作者:王代福 這是一篇謳歌父愛的小小說。
作者以寫實的手法,敘寫了“我”教父親學電腦的一件小事,凸現(xiàn)了父女間那血濃于水、感人肺腑的偉大親情。
一直以來,母愛為人們所贊頌。
父愛,又何嘗不值得贊頌呢?在我們的印象中,父親總是深沉的,而父愛更是厚重而無言的。
本文中,父親讓女兒給自己買臺電腦,他向女兒學電腦的目的,并不是想自己在電腦方面有多大的發(fā)展,而是為了和女兒聊聊天,聽女兒說說話,從而了解女兒的近況。
這是多么偉大而又樸實的父愛啊!我們做兒女的,在父母的精心養(yǎng)育和呵護下,漸漸地長大了、工作了,就像小鳥一樣,羽翼豐滿了,然后就獨自高飛了。
可是在父母眼里,我們是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
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我們,生怕我們遇到什么障礙和挫折,承受不了。
因此,他們總是希望永遠地待在我們身邊,為我們遮風擋雨。
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確已經長大,不得不獨立地走向生活,從而遠離了他們。
于是,他們又望想著了解我們離開他們后的情形,哪怕是看一眼也就放心了!這是一種多么簡單而又低微的要求啊!但我們做兒女的,卻往往忽略了長輩們的這種感受,常常以工作忙、時間緊、壓力大為借口,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我們的所作所為,在偉大的父愛面前,實在應該感到不安和汗顏! 本篇小說之所以能夠產生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在于通篇運用了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
文章的前半部分寫“我”對父親的“笨”感到泄氣,開始用冷落對待父親,希望父親能變得聰明起來。
文章的后半部分,母親的一番話使“我”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孩子,其實你爸爸哪有那么笨啊,他只是想多聽你說說話罷了……你每次在視頻上那么不耐煩地朝他嚷,他都不急不躁,還笑說聽你講課,如沐春風。
他花幾千塊錢,其實只是為了弄個能看見你模樣的電話而已……能和你面對面地聊天,對他來說,就已經是精通電腦了呀!”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對父親那濃濃的愛,竟然懵懂無知,還自以為是地責備父親,冷落父親。
文尾,作者感嘆道:“最笨的那個學生,原來是我,笨到和父親面對面,看見他溫柔地沖喋喋不休的我笑啊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著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還好好的,是不是還像他想念我一樣,將他放在心底最溫暖的地方。
”這種對比手法,表現(xiàn)出作者良心上的深深自責,也揭示出文章的深刻意旨:“我”才是老爸最笨的學生,因為“我”不知道父親內心那最簡單、最真實的想法,“我”沒有真正地體會到濃烈而偉大的父愛! 讀完作品,掩卷沉思,我們的眼前總是閃現(xiàn)那位憨態(tài)可掬的父親的身影。
在學電腦方面,他可能是最“笨”的學生,但在生活中,他絕對是一個天下最好的父親。
記得有一首詩是這樣描寫和歌頌父愛的:“父愛如山\\\/歲月的風霜\\\/漂白了您曾經烏黑的頭發(fā)\\\/時間的無情\\\/磨礪了您曾經朝氣的面龐\\\/養(yǎng)兒育女的辛勞\\\/寫下了人生的滄桑\\\/愛深似海\\\/無私博大\\\/飲水思源\\\/父愛如山……”是啊,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不知付出了多少的努力與關愛,讓我們學會感恩,用實際行動去報答養(yǎng)育我們的父母雙親!畢業(yè)后我留在北京教書,父親閑著寂寞,便打電話托我買臺電腦,他要和我視頻聊天.我笑他,都50歲的人了,對電腦一竅不通,可得專門請個老師才行.父親說,幾年前你是我的學生,現(xiàn)在讓老爸做你的學生好不好?我說那老爸你得認真學,我可沒時間手把手地教你.父親呵呵笑著說,那是當然,我得爭取做閨女班里最聰明的學生,就象你給爸爸爭了光一樣. 此后的每個周末的晚上,我都被老爸硬拽到電腦前.起初是打長途教他申請到了QQ號,然后是終于讓他學會了使用視頻.走到這一步,父親就有些懈怠,每日我扯著嗓子教他如何搜索資料、如何盲打、如何存儲東西,我覺得自己所費的勁,幾乎比教班里最笨的學生還要多,但父親的電腦知識,卻始終停在開著視頻,對著話筒和我呵呵說笑的程度。
老爸似乎對自己的愚笨沒有絲毫的察覺,他胖胖的臉在視頻的鏡頭里,始終是心滿意足地笑著。
我說老爸你要實踐啊,只是每個周末聽我講,之后一個星期就再也不摸電腦,那怎么行
父親照例在視頻里笑開了花,說,老爸其實很聰明的,姑娘你只要有點耐心,老爸肯定會進步飛速。
我看著每一個指令需要我重復N遍才會低頭一臉茫然的父親,突然有點泄氣,想究竟是自己這個老師不合格,還是父親真得太笨,對這樣先進的知識,完全沒有學會的細胞
父親所謂的進步,也只到能和我打字聊天為止。
此后不管我怎樣地努力,他都停在原地,再不會前進半步。
隔壁的同事每每聽到我聲嘶力竭地在房間里吼,就知道我準是又在叫父親上網了。
有一天她無意中笑著說,對待苯的學生,冷落有時侯比耳提面命的教導都管用的,為什么不試試呢
我欣然采納。
老爸對我的這項政策顯然有些不適應,沒過一星期,他就撐不下去了,說姑娘你還是手把手地教教老爸吧,我這么一大把年紀,比不上你們年輕人。
后來見我無動于衷,終于急了,竟然開始和我冷戰(zhàn)。
我打電話給母親,讓他轉告父親,像他這么笨的學生,我還是第一次碰到,都三個月了,打字還象牛車的速度,照這樣下去,我豈不是教他一輩子也教不會
母親聽完我的抱怨,嘆口氣,小聲道:孩子,其實你爸哪有這么笨呀,他只是想多聽你說說話罷了,他要是什么都學會了,還怎么能認你做老師
你每次在視頻上那么不耐煩地朝他嚷,他都不急不燥,還笑說聽你講課,如沐春風。
他花幾千塊錢,其實只是買了個能看見你模樣的電話而已,他這么大年紀了,學會上網又能做什么呢
能和你面對面地聊天,對他來說,就已經是精通電腦了呀
最笨的那個學生,原來是我,笨到和父親面對面,看見他溫柔地沖喋喋不休的我笑啊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著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還好好的,是不是還象他想念我一樣,將他放在心里最溫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