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沈從文的<老實人>和<好管閑事的人>的讀后感和內(nèi)容簡介
沈從文 1. 《鴨子》(小說部分) 2.《蜜柑》 3.《老實人》 4. 《入伍后》 5.《雨后及其他》 6.《山鬼》 7. 《十四夜間》 8.《篁君日記》 9.《好管閑事的人》 10.《龍朱》 11.《石子船》 12.《沈從文甲集》 13.《一個女劇員的生活》 14.《沈從文子集》 15.《虎雛》 16.《都市一婦人》 17.《鳳子》 18.《一個母親》 19.《月下小景》 20.《阿黑小集》 21.《如蕤集》 22.《游目集》 23.《邊城》 24.《八駿圖》 25.《新與舊》 26.《主婦集》 27.《長河》 28.《小砦及其它》 29.《新摘星錄》 30.《蕓廬紀(jì)事》 31.《雪晴》 32.《福生》 33.《在別一個國度里》 34.《采蕨》 35.《神巫之愛》 36.《旅店及其他》 37.《夫婦》 38.《鴨子》(散文部分) 39.《記胡也頻》 40.《從文自傳》 41.《湘行散記》 42.《湘西》 43.《法步集》 44.《非夢集
沈從文《好管閑事的人》 簡介
書名:《好事的人》作者:沈從[內(nèi)容簡介] 前北京時,我曾在一個作客的筵席上,一個饒舌的人。
這個人那時正從山西過北京,一個又體面又可愛的人物,在××人最粗糙的比喻上,說那人單是拿他的臉,或者一張口,或者身上任何一部分,放到當(dāng)鋪中去,也很容易質(zhì)到一筆大數(shù)目款項,原是不為虛譽的。
吃過了飯,我們坐在東興樓那北房老炕上,隨意喝茶吸煙,又一同欣賞壁上所掛的齊白石山水畫,這朋友就談了許多畫家與作品,談得使在座的人無不歡欣,因為一切話皆說得非常中肯,非常有趣味,本來即刻應(yīng)當(dāng)回府的我,也不能不為他那俊辯雄談所影響,脫身不得,到后外面可落起雨來了。
沈從文的短篇小說《山鬼》 讀后感
摘自:《沈從文全集》總目 《入伍后》 1928年2月由北新書局初版。
原目:《入伍后》、《我的小學(xué)教育》、《嵐生同嵐生太太》、《松子君》、《屠桌邊》、《爐邊》、《記陸弢》、《傳事兵》、《過年》(戲?。?、《蒙恩的孩子》(戲?。?。
《老實人》 1928年7月由上?,F(xiàn)代書局初版。
1932年11月由新中國書局再次出版時,書名改為《一個婦人的日記》。
現(xiàn)用初版本。
原目:《自序》、《船上岸上》、《雪》、《連長》、《我的鄰》、《在私塾》、《老實人》、《一件心的罪孽》、《一個婦人的日記》。
《好管閑事的人》 1928年7月由上海新月書店初版。
原目:《好管閑事的人》、《或人的太太》、《煥乎先生》、《嘍啰》、《怯漢》、《卒伍》、《爹爹》。
《梓里集》 新編集。
集名選自作者生前所擬的一組集名中。
編入1925年~1928年間發(fā)表的小說10篇:《福生》、《畫師家兄》、《更夫阿韓》、《瑞龍》、《賭道》、《堂兄》、《往昔之夢》、《黎明》、《哨兵》、《屠夫》。
《阿麗思中國游記》為長篇小說第一卷,原書無卷次標(biāo)志。
最初發(fā)表于1928年3月10日~6月10日《新月》第1卷1~4號。
署名沈從文。
1928年7月由上海新月書店初版。
《阿麗思中國游記》(第二卷)為長篇小說,最初發(fā)表于1928年7月10日~10月10日《新月》第1卷5~8號。
署名沈從文。
1928年12月由上海新月書店初版,為“二百零四號叢書之四”。
《雨后及其他》 1928年10月由上海春潮書局初版。
原目:《雨后》、《柏子》、《第一次作男人的那個人》、《有學(xué)問的人》、《誘——拒》、《某夫婦》。
《不死日記》 1928年12月由上海人間書店初版,為“二百零四號叢書之二”。
原目:《獻(xiàn)辭》、《不死日記》、《中年》、《善鐘里的生活》。
《采蕨》 新編集。
集名為編者所擬。
編入1928~1931年間發(fā)表的小說5篇。
即:《采蕨》、《一只船》、《逃的前一天》、《一個女人》及《一個體面的軍人》。
《舊夢》 曾以《舊夢——到世界上之一》為題,分28次連載于1928年2月25日~9月29日《現(xiàn)代評論》第7卷第168期~第8卷第199期,署名懋琳。
沈從文的書主要有哪些
《人生路》 《大山里的人生》 《人生的》 《人生五》 《人生問題ABC》 《玫瑰與九妹》 《或人的家庭》 》 《邊城》 《往事》 《篁君日記》 《冬的空間》 《阿麗思中國游記》 《燈》 《丈夫》 《蜜柑》 (作品集) 《老實人》 (作品集) 《一個女劇員的生活》 《鴨子》 (作品集) 《入伍后》 (作品集) 《一個母親》 《虎雛》 (作品集) 《石子船》 (作品集) 《十四夜間》 《龍朱》 (作品集) 《好管閑事的人》 (作品集) 《雨后及其他》作品集 《夫婦》 (作品集) 《都市一婦人》 (作品集) 《新景與舊誼》作品集 《神巫之愛》 《山鬼》 《鳳子》 《阿黑小史》 《長河》 《非夢集》 《新摘星錄》 《甲集》 《看虹錄》 《蕓廬紀(jì)事》 《子集》 《水云集》 《創(chuàng)作雜談》 《文學(xué)運動雜談》 《藝術(shù)教育》 《新燭虛》 《湘西》 (雜記)
了不起的大作家讀后感400字怎么寫
以前看汪曾祺的小說,知道他曾師從沈從文,也很推崇沈先生。
愛屋及烏,我就去看了沈從文最有名的小說《邊城》,但當(dāng)時對他那種鄉(xiāng)土味的口語文字風(fēng)格不太喜歡,小說也沒有看完。
再次接觸沈從文,是從他的短篇小說集開始,《鴨子集》、《蜜柑》、《老實人》、《入伍后》、《好管閑事的人》,集集好看,篇篇精彩。
這時候才開始領(lǐng)略沈先生的巨大魅力。
有人說過,沈先生的語言風(fēng)格是獨一無二的,只要看上幾行就能辨認(rèn)出。
我個人以為這種獨特和魅力就在于沈先生將漢語口語的單字、古漢語的單字和當(dāng)時正在形成的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的雙字詞這幾種語匯混合使用,并且構(gòu)造出復(fù)雜綿延的長句。
句子的構(gòu)成元素和結(jié)構(gòu)的雙重特性使得它不僅讀起來富于變化而且表達(dá)出的意涵很有一般西方文學(xué)因為豐富的形容詞副詞嵌套和從句結(jié)構(gòu)才具備的復(fù)雜精致的特點。
沈先生有著傳奇的經(jīng)歷,出身于亂世中正在敗落的士紳家族,童年時無拘無束地享受了鄉(xiāng)村大自然的奇趣和快樂,遠(yuǎn)未成年時卻又獨身開始行伍生活,終于成為以創(chuàng)作謀生的作家。
一顆愛好自由感情豐沛的心靈體驗生活的種種境遇,觀察世間的萬千人生,化作筆下源源不斷的文字。
沈先生的筆有一種魔力,能讓人穿越時空,身臨其境,感受他和兄弟朋友童年的歡樂天真,以后所見所識長官、屠夫、兵士的五味人生,當(dāng)然最主要的還是這顆心靈自身經(jīng)歷的豐富生活和留下的無羈思緒情感。
沈先生是一位高產(chǎn)的作家,這就更使得新中國成立后他退出文壇令人扼腕和遺憾。
沈先生在他的那個時代是個異數(shù),于革命文學(xué)的大潮中形單影只,沒有被喚醒民族、推波革命這樣大時代的理念浸沒,因為他始終有對個人、情感、美好、不幸的敏感神經(jīng)。
因為此,他才能寫出讓人向往,令人感動,使人唏噓;也因為這顆心靈的敏感,他痛苦地放下了文學(xué)之筆。
沈從文先生兩次與諾貝爾文學(xué)獎失之交臂,但是上天終究是公平的,他留下的不朽作品和情懷就是對他的最好褒獎和紀(jì)念。
沈從文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沈從文,生于1902年,卒于1988年,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煥,筆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蕓蕓、甲辰、上官碧、璇若等。
湖南鳳凰人。
苗族,15歲離家到地方部隊當(dāng)文書。
1922年他到北京,經(jīng)過自學(xué),在“五四”新文學(xué)運動影響下,1924年開始寫小說。
自20年代末到抗戰(zhàn)爆發(fā)的七八年間,出版了小說集《好管閑事的人》、《石子船》、《旅店及其他》、《老實人》、《月下小景》、《八駿圖》等20多部小說集,成為當(dāng)時新文學(xué)領(lǐng)域中小說創(chuàng)作數(shù)量最多的作家之一。
沈從文的小說取材范圍很廣,有描寫舊軍隊生活的,如《入伍后》、《會明》、《傳事兵》等;有描繪城市世態(tài)人情的,如《紳士的太太》、《八駿圖》、《某夫婦》等;而最有特色的作品,則是反映湘黔邊境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風(fēng)土民情,如《旅店》、《夜》、《還鄉(xiāng)》、《邊城》等。
寫于1934年的中篇小說《邊城》以川湘邊境的小山城人們及附近鄉(xiāng)村為背景,描寫一個撐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孫女的生活,以及外孫女與當(dāng)?shù)卣扑a頭團總的兩個兒子之間曲折的愛情故事。
老人性格淳樸忠厚,在這條川湘來往孔道的小溪上擺渡50年,從來沒有誤過一次工,從來不多收一文錢。
和他形影不離的是他的16歲外孫女翠翠,美麗、熱情、單純。
翠翠對兩個年輕人都有好感,但心里卻愛老二。
哥哥明知自己不能得到翠翠的愛情,駕船沉沒于激流中。
老二因哥哥之死與翠翠有關(guān),不敢公開向翠翠求婚,但心中仍然戀著翠翠,寧愿要渡船而不要富家女陪嫁的磨坊。
小說圍繞著老船夫和他的外孫女的故事,對這個僻遠(yuǎn)邊城的自然景致、生活風(fēng)習(xí)和人物性情作了有聲有色的描繪,地方色彩極為濃厚。
小說的細(xì)節(jié)描寫,從日常生活到節(jié)日活動,從平凡無奇的擺渡到引人入勝的龍舟競賽,都寫得逼真而生動。
沈從文在小說中描繪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官僚、軍閥、資本家、政客、土豪,也有士兵、船夫、漁夫、小販、娼妓以及工人、學(xué)生等,組成當(dāng)時社會廣闊的世態(tài)畫。
作者集中筆力加以刻畫的人物形象,大多寫得栩栩如生。
如《會明》中那個體魄魁梧、心地忠厚、堅持職守30年如一日的伙夫會明,《燈》中那個勤勤懇懇、細(xì)密周到、對主人無比忠誠的老司務(wù)長,《連長》中那個愛上邊境旅店里一個寡婦而寧愿丟棄差事的連長,《蕭蕭》中抱著小丈夫長大而有曲折生活遭遇終于化險為夷的童養(yǎng)媳蕭蕭,都能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
但作者往往孤立地描寫人物,而不是把人物放到社會矛盾中加以刻畫,時代色彩淡薄,對各種人物形象所體現(xiàn)的社會意義挖掘不深。
在他的小說中反映生活面的廣闊和作者視野的狹窄形成了明顯的矛盾,正如作者自己所說:“社會變化既異常劇烈,我的生活工作方式卻極其窄狹少變化,加之思想又保守凝固,自然使得我這個工作越來越落后于社會現(xiàn)實。
”但他也曾努力彌補這方面的缺陷。
寫于1934年下半年的《過嶺者》和1935年的《顧問官》、《大小阮》、《失業(yè)》以及1936年的《生存》等短篇,較有社會意義。
《過嶺者》描寫了一個往來于山嶺間的紅軍通訊員的辛勤跋涉和英勇犧牲,從側(cè)面反映了紅軍與國民黨軍隊的斗爭。
《大小阮》描寫“在輩分上是叔侄,在年齡上像兄弟,在生活上是朋友,在思想上又似乎是仇敵”的兩個青年大阮和小阮的不同生活道路。
小阮的積極進(jìn)取、勇往直前和大阮的頑固自私、投機鉆營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顧問官》、《失業(yè)》從不同側(cè)面暴露舊軍隊的腐敗。
《生存》通過一個貧困失業(yè)青年的遭遇,提出“死的讓他死去,活著的要好好活下去”的題旨。
這些作品寫得比較真實。
沈從文最初的作品,受到“五四”時期以回憶故土為內(nèi)容和主題的“鄉(xiāng)土文學(xué)”的啟發(fā),在表現(xiàn)手法上則帶有郁達(dá)夫、廢名等人抒情筆調(diào)的影響。
但他在勤奮多產(chǎn)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對于小說創(chuàng)作的寫法和結(jié)構(gòu),進(jìn)行過多種多樣的試驗,還因此被人稱為“文體作家”。
他的小說,語言新鮮活潑,句法短峭簡練,憂郁的情調(diào)與詼諧的風(fēng)致結(jié)合一起。
在描寫人物和事件時,往往滲入來自民情風(fēng)俗的聯(lián)想,讀來饒有余味,從而逐步形成自己獨特鮮明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從文自傳》中的沈從文是一個怎樣的人
一生共出版等30多種短篇小說集和等6部中長篇小說,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鄉(xiāng)村世界的主要表現(xiàn)者和反思者,他認(rèn)為“美在生命”雖身處于虛偽、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卻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說:“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杰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
選小地作基礎(chǔ),用堅硬石頭堆砌它。
精致,結(jié)實、對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筑,這廟供奉的是“人性”()。
小說集 《龍朱》 《旅店及其他》 《石子船》 《虎雛》 《阿黑小史》 《月下小景》 《八駿圖》 《如蕤集》 《從文小說習(xí)作選》 《雪晴》 《新與舊》 《主婦集》 《春燈集》 《黑鳳集》 《阿麗思中國游記》 《邊城》 (其中《端午日》選入江蘇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章,第十三章選入上海市高中一年級教材,第3~6節(jié)選入人教版高中必修5) 《長河》散文集 《沈從文散文選》《記胡也頻》 《從文自傳》 《記丁玲》 《湘行散記》 《湘西》 《廢郵存底》 《燭虛》 《云南看云集》學(xué)術(shù)著作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從文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