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列傳>主要內(nèi)容!!100-200字
此文是西漢著名文學(xué)家司馬相如的傳記。
作者記述了相如一生游粱、娶文君、通西南夷等幾件事,寫出了漢代辭賦大師司馬相如窮困潦倒的境遇,表現(xiàn)傳主對中國封建社會的盛世——漢武帝時代的顯赫聲威的感受,既贊美大一統(tǒng)和中央集權(quán)的思想,鋪排宮室苑囿的華美和富饒,顯示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物質(zhì)文明的偉大才智與功績,又主張戒奢持儉,防微杜漸,并婉諫超世成仙之謬,讓讀者看到了封建盛世之下一個知識分子的矛盾心情。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什么意思
1義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意思南酒家賣酒的女子長美,賣酒撩露出的雙臂潔白如雪。
2、原文 菩薩蠻 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3、譯文 人人都說江南好,游人應(yīng)該在江南待到老去。
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比天空還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繪的船上聽著雨聲入眠。
江南酒家賣酒的女子長得很美,賣酒撩袖時露出的雙臂潔白如雪。
年華未衰之時不要回鄉(xiāng),回到家鄉(xiāng)后必定悲痛到極點。
4、簡析 這首是《菩薩蠻五首》中的第二首,對第一首的回應(yīng)。
難道主人公不愿意回到家中嗎
可是自己求取功名不得,又怎能輕言回去呢
“人人盡說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寫得多美
但這種美,不是靠意象的美而烘托,卻是靠濃摯的情感,而且是經(jīng)過理性的浸潤后的濃摯的情感動人。
江南之美,甲于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戰(zhàn)亂的人,又怎么會有歸屬感
故這兩句是沉郁的。
“春水碧于天。
畫船聽雨眠。
”說的是碧綠的春水,比天空還要明凈,躺在游船畫舫之中,和著雨聲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靈。
前二句的沉郁,與后二句的空靈,就形成了難以言喻的藝術(shù)張力。
《滕王閣序》鑒賞800字
【賞鑒】王子安開篇極俗,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這樣的陳詞爛調(diào)來點題,雖不失風(fēng)雅,但落于其時文人之俗套,未見新意,談不上出色之舉而泛泛起筆罷了。
但王子安何等樣人也,俗中起妙筆,筆鋒一轉(zhuǎn)“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給人以一種山窮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時又一村之感。
此句接連上句,又為下句定位,可謂妙筆。
區(qū)區(qū)數(shù)十字,將南昌的地理位置描寫的清清楚楚中,個中的大氣,實非常人所能及,此為王勃此賦第一次佳句高潮。
此節(jié)從此而下,是王勃描述宴會盛況之筆,也對閻公極盡贊美之能事,更有自嫌。
結(jié)尾句“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自喻童子,王子安自謙也。
“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這二句引用得當(dāng),也可以說切中當(dāng)時宴會文人墨客佳朋之盛,雖有過譽之嫌,但為行文,卻也失于當(dāng)時境況之佳引。
作為客人,王子安合贊諸客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節(jié)以節(jié)氣入篇,“時維九月,序?qū)偃铩薄?/p>
可謂與開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地名開篇相得益彰,而且遙相對仗,點題明確。
此節(jié)大部份描寫近景,寫出了滕王閣周邊的近境。
名句“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寫出了節(jié)氣中的山水之色,可見作者用心之細。
文采飛揚,讓固定的文字而他的妙筆而充滿動感。
如“盡、清、凝、紫”四字用的極妙,也讓靜態(tài)的山水變的動感十足。
“鶴舞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罔戀之體勢”。
此結(jié)尾是準確的定位滕王閣的地理位置,寫出了滕王閣的地勢極佳,通過鳧渚、島嶼的實景點出了滕王閣身處鄱陽湖畔。
桂殿蘭宮,是對應(yīng)節(jié)內(nèi)文字說滕王閣的氣勢非凡,罔戀之體勢,即指滕王閣依山臨水。
了了幾句,滕王閣的具體位置與雄偉氣像盡展無遺。
由第二節(jié)入篇寫景,至第三節(jié)由近及遠,是為遠景描寫矣。
其第三節(jié)開首遠近結(jié)合,先是說身處滕王閣之高,點出了滕王閣的高度,因為站在滕王閣上,可以輕易的俯視別人的屋背,也為以后的極目遠望留下了伏筆。
寫近而不近,文字的運用王子安收入自如也。
從“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遠景),鐘鳴鼎食之家(近)”;至“舸艦迷津,青龍黃雀之舳(近遠結(jié)合,意會),云銷雨霧,彩徹區(qū)明(遠近結(jié)合,意會)”。
這種遠近結(jié)合,遠近意會的寫法,讓人在景色中迷離,賞其美感而存意會,實寫作之妙法也。
接下去的絕世名句“落霞與孤婺齊飛,秋水共秋天一色”,可謂寫景之作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之妙筆。
落霞(靜)、孤騖(動)、秋水(近)、長天(遠)。
四個簡單的景物,通過王子安的“齊飛”、“一色”點晴,整個都活了起來,可謂動靜結(jié)合,遠近相宜,將這四種物事有機的結(jié)合在了一起,并產(chǎn)生了強烈的視覺沖擊感。
這在繪畫技巧上,就叫活靈活現(xiàn),將整個靜態(tài)的畫面整個的盤活了。
閻公當(dāng)時有一感嘆“全篇有此一句,足勝佳作數(shù)千矣”,可見一句妙句對全文的影響力是如何的巨大。
王勃的靈光乍現(xiàn),也會我們留下了百思不覺乏味的好句也。
就此引入,“漁舟唱晚,響窮鼓蠡之濱;雁陳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看似是畫蛇添足,是上句的引申,實是助力之作,為上句增添飽滿。
更是用二個地名,點出了滕王閣的中心地位,這種始終圍繞滕王閣這個中心引申的寫作方式,是散文寫作的必備技巧,否則有離題之嫌。
第四節(jié)王勃開始借景抒懷,但未深入,主要是借遠景而懷遠,抒其時境況與當(dāng)時心態(tài)。
全節(jié)全部用對比句,以加深自己的感觸。
如寫景:“爽籟發(fā)而清風(fēng)生,纖歌凝而白云遏”。
“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寫實:“遙襟甫暢,逸興遄飛”。
“四美具,二難并”。
景情相融:“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樣樽”。
“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借景抒懷:“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
“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
心態(tài)實描:“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溝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
“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
這樣的對比句,目的就是加深王子安自己的感悟。
通過一個個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王勃觸景生情,由此深入懷悲,在感嘆人生失意的同時,也對王室奉召以還抱有希望,這種失望與希望并存的心境,在全節(jié)的對比句中我們加深了印象,并為下文王勃的抒懷打下了很多的心理基礎(chǔ)。
寫景王勃由近及遠近結(jié)合及遠,層次分明。
寫情同樣也如此,由淺入深,先在第四節(jié)借景點情,逐漸深入,至尾句“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而起高潮卻戛然而止,實為第五節(jié)留下伏筆也。
第五節(jié)一開篇“嗟呼
時運不齊,命運多舛”。
直接點入主題,好像突兀,但有第四節(jié)輔墊,回味一瞬,亦覺自然,此中的視覺沖擊感,讓我們又不得不感嘆王勃的善于制造高潮,往往轉(zhuǎn)折的筆鋒,能達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接下去“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鴻梁于海曲,豈乏明時
”。
借古時名人鼓勵自己,雖極盡無奈,卻又存希望于圣主。
相信自己終究會有苦盡甘來的那一天。
“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更是寫出了他那種既存希望卻又失望的無奈心態(tài)。
至此刻,王勃當(dāng)時的迷惘心態(tài)可謂是一覽無余。
“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彌益,不墜青云之志。
”此兩句是王勃銘志之語,短短二十字,將他的高傲風(fēng)骨,積極向上在危難之時不墜志向的心衷描寫的極其到位。
凡后世懷才不遇者常以此兩句作為勵志之名言,就可見此心的高潔了。
“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猶歡。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以上這些文字是上句的進一步詮釋,也可以說是注釋,他引用典故,表明了自己不因失意而失志,在逆境中奮起的高遠志向。
猶其是“東隅已逝,桑榆非晚”之句。
更是說明了自己不因暫時的失意而失望,而是臥薪嘗膽,以圖他日東山再起。
從其對孟嘗君與阮籍的怒其不爭來看,王勃此次流放確實心存不甘,時時牽念復(fù)返長安,展自己凌云之志的良好愿望。
“勃,三盡微命,一介書生。
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愛宗愨之長風(fēng)。
。
。
。
。
”。
“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第六節(jié)王勃以自我介紹開篇,說明了自己的境遇與志向。
一句“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點明了自己的懷才不遇。
然后他并未就此深入,而是筆鋒徒轉(zhuǎn),接以自嫌,再捧閻公等與坐長者,以明自己奉宴之心。
結(jié)尾更是以“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贊閻公等人,與上句的“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的失望到“鐘期既遇,奏流水何以慚”的知音之語相慰,足見王勃處世之老成。
這種對比句,無疑加深了贊譽的力度。
從景寫情至抒懷再牽回近境宴會場面,王勃收入自如,處處不著痕跡,如此筆力,名列初唐四杰之首也就不足為怪了。
暢遠而不忘中心本意,寫散文者當(dāng)注意也。
第七節(jié)是結(jié)篇,也是王勃全文的總結(jié)。
他以一聲“嗚呼”的嘆息起筆,給人以一種又要大發(fā)失意之志的感覺。
誰知王勃豈是常人所能把握,他用字合情理,豈能作無謂之筆呢
接下去”勝地不常,筵席難再”。
猶如生花之筆,讓人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可眾人猶未回神,王勃卻又轉(zhuǎn)折筆鋒“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自感嘆而傷神,渾然一體,不著痕跡的將懸念折了又折,雖心意相同,然一愉一悲,更添其時宴、人之牽念。
“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懷,恭疏短引”。
至此,王勃之意陡然明了。
非王子安不盡歡也,實是盛宴難離,知音難棄也,如此謙卑之語,當(dāng)博其時宴上人之歡也。
可王勃一題二意,既拍了宴會上的人的馬屁,也應(yīng)了此賦是應(yīng)景之作的原意。
更抒懷了他對人生的感悟,即好景不常,雖有意于好景,然天下又有幾人能常留好景呢
此深深的感嘆,應(yīng)是王勃當(dāng)時的實際心意。
“一言均賦,四韻俱成。
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最后的收尾,王勃有點自得,因為其作實名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也即其時的引子。
他的意思是說,既然有了好的引子,相信其后的賦定是佳作。
然其序已冠絕古人,何人在此序下還敢獻丑呢
“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王勃讓宴會上的人作其賦,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金玉在前,非佳材何敢跟其賦,實多言矣。
吾不知其時宴上人等是否還作其賦,但世之留存,唯王子安之序也,常引之為憾,然莫可奈何也。
王勃以此語結(jié)句,像似歉遜,但傲然文人之氣,躍然紙上。
以此收篇,并無不妥,只是苦了宴上諸人,不知其時何以為繼。
關(guān)于鳳求凰的詩詞
1.彬蔚富有文采。
適用于男孩孩取名字。
出自陸機《文賦》“頌優(yōu)游以彬蔚精微而朗暢”。
2.彬彬文備。
適用孩取名字。
出自《論語?雍也》:“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 3.博裕廣闊富饒。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漢代劉向《說苑?敬慎》:“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
” 4.博聞 見聞廣博。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漢書?東方朔傳》:“自以智能海內(nèi)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
” 5.博容度量大。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后漢書?橋玄傳》:“懿德高軌,泛愛博容。
” 6.博文通曉古代文獻。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這個名字取自《論語?雍也》:“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
” 7.博藝博通藝文。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孔子家語?弟子行》:“好學(xué)博藝,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 8.博雅學(xué)識淵博,品行端正。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后漢書?杜林傳》:“博雅多通,稱為任職相。
” C 9.承德蒙受德澤。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漢書?禮樂志》“詔撫成師,武臣承德”。
10.朝宗百川歸海。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詩經(jīng)?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
11.澄泓水清而深。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劉禹錫 《歷陽書事七十韻》:“繭綸牽撥剌,犀焰照澄泓。
” 12.存志保全志向。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滍水》:“學(xué)道遭難逢危,終無悔心,可以牢神存志。
” D 13.澹雅淡泊高雅。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圖畫》:“夫畫者澹雅之事。
” 14.得韜擁有用兵的謀略。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李德?!?李文饒集》“不勞孫子法,自得太公韜”。
15.德輝仁德的光輝。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禮記?樂記》“故德輝動于內(nèi),而民莫不承聽。
” F 16.方旭早晨太陽剛出來的樣子。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太玄?從》“方出旭旭”。
17.飛軒指廊宇。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文選?劉琨<扶風(fēng)歌>》:“顧瞻望宮闕,俯仰御飛軒。
” 18.芳華亦作“芳花”。
香花。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九章?思美人》:“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
” 19.芳蕤盛開而下垂的花。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陸機 《文賦》:“播芳蕤之馥馥,從青條之森森。
” 20.芳苓香草名。
指蓮。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文選?枚乘<七發(fā)>》:“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 21.芳藹芳香而繁盛。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九辯》:“離芳藹之方壯兮,余萎約而悲愁。
” 22.芳菲花草香美的樣子。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沈括《夢溪筆談》:“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G 23.管彤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記事的桿身漆朱的筆。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詩經(jīng)?邶風(fēng)?靜女》“貽我彤管”。
H 24.和暢亦作“和昶”,溫和舒暢。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晉代王羲之《蘭亭集序》:“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
” 25.涵暢滋潤化育,使之發(fā)揚。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程氏外書》卷三:“興于詩者,吟詠性情涵暢道德之中而歆動之,有‘吾與點’之氣象。
” 26.涵涵水波晃動。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韓愈《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銘》:“秩秩而積,涵涵而停。
” 27.浩初太初。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陳子昂《昭夷子趙氏碑》:“請爾靈龜,永晏息乎浩初。
” 28.浩麗壯麗。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司空圖 《成均諷》:“江天浩麗,杳春思于龍舟。
” 29.浩然正大剛直。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 30.浩學(xué)博學(xué)。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范仲淹《南京書院題名記》:“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維,樞密直學(xué)士綸 ,并純文浩學(xué),世濟其美,清德素行,貴而能貧。
” 31.泓涵水深廣,比喻學(xué)問淵博。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韓愈《藍田縣丞廳壁記》:“博陵崔斯立,種學(xué)績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 32.泓浵水深廣。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呂坤《<吾廬放言>序》:“其既放也,泓浵瀇瀁,若千里懸流,四達而不可窮。
” 33.慧艷聰明美麗。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后生一女,稍長,極慧艷。
” 34.慧語妙語。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程羽《鴛鴦牒》:“步非煙慧語誰聆,嬌花不賞,飄香墜粉,亦復(fù)何疑。
” J 35.嘉言美好的語言。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朱熹《朱子全書?學(xué)五》:“見人嘉言善行,則敬慕而記錄之。
” 36.嘉懿善、美。
出自成語:嘉言懿行。
意思是美善的言行。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37.江沅沅,水名。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 38.瑾瑜比喻美德賢才。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北齊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省事》:“今世所覩,懷瑾瑜而握蘭桂者,悉恥為之。
” 39.景鑠盛美,盛明。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班固的《東都賦》:“鋪鴻藻,信景鑠,揚世廟,正雅樂。
” 40.靜淞淞:水汽凝結(jié)的冰花。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曾鞏《霧淞》“園林初日靜無風(fēng),霧淞花開處處同”。
41.雋秀優(yōu)異出眾。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劉餗《隋唐嘉話》卷上:“百藥年未二十,儀神雋秀。
” 42.俊材特別優(yōu)異的人才。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說文》“俊材千人也”。
43.俊慧秀美聰明。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清代俞正燮《癸巳類稿?韓文靖公事輯》:“愛妓王屋山,俊慧非常。
” 44.俊杰才智出眾的人。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春秋繁露?爵國》“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萬人者曰英”。
45.俊麗秀麗。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蘇軾《薦宗室令畤狀》:“吏事通敏,文采俊麗,志節(jié)端亮,議論英發(fā)。
” 46.俊爽英俊清朗。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書?裴楷傳》:“楷風(fēng)神高邁,容儀俊爽。
” 47.俊偉卓異壯美。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漢代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故九江太守邊讓,英才俊偉,天下知名。
” 48.俊雄豪邁出眾的人,英雄。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天下初發(fā)難也,俊雄豪桀建號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霧集,魚鱗雜沓,熛至風(fēng)起。
” 49.俊譽才智出眾的名聲。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謝采伯《密齋筆記》卷四:“時蜀人陳堯叟亦有俊譽。
” 50.峻雅高雅。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宋濂《王君子與文集序》:“韓柳之古健, 歐蘇之峻雅,何莫不得乎此也。
” K 51.凱歌唱勝利之歌。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晉代崔豹《古今注?音樂》:“短簫鐃歌,軍樂也……《周禮》所謂王大捷則令凱樂,軍大獻則令凱歌者也。
” 52.凱凱歡樂的樣子。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無心子 《金雀記?作賦》“鳳未識鸞兮,見情之戚戚,鸞欲得鳳兮,乃心之凱凱。
” 53.凱澤和樂,歡樂。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昆蟲凱澤,回首面內(nèi)”。
54.孔陽十分鮮明耀眼。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載玄載黃,我朱孔陽。
” 55.可佳可嘉,可喜。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上官遜《松柏有心賦》:“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挺千尺而恒冒雪凌云……故其勁節(jié)可佳。
” L 56.瀾清清澄如水。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梁書?劉遵傳》:“其孝友淳深,立身貞固,內(nèi)含玉潤,外表瀾清。
” 57.瀾飜亦作“瀾翻”,水勢翻騰的樣子。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宣和畫譜?董羽》:“畫水于玉堂北壁,其洶涌瀾飜,望之若臨煙江絕島間。
” 58.樂心歡樂之心;心里快樂。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禮記?樂記》:“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啴以緩。
” 59.樂儀有音樂相配合的禮儀。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周禮?春官?樂師》:“教樂儀,行以《肆夏》,趨以《采薺》,車亦如之。
” 60.樂容指舞蹈。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藝文類聚》卷四三引漢朝蔡邕的《月令章句》:“樂容曰舞,有俯仰張翕,行綴長短之制。
” 61.樂欣安樂歡欣。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代張協(xié)的 《洛褉賦》:“美節(jié)慶之動物,悅?cè)荷畼沸馈?/p>
” 62.樂康安樂。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九歌?東皇太一》:“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 63.樂成成功。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商君書?更法》:“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
” 64.霖霖霖霖,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金元好問《甲辰夏五月積雨十馀日不止遣悶》“甲子霖霖雨,巡檐悶不禁”。
形容雨下得連綿不絕。
65.靈犀形容心靈相通。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李商隱詩《無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66.落霞霞光從天而下。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詩句中的:“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M 67.曼麗 美麗。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曼麗之容不悅于目,鄭衛(wèi)之聲不過于耳。
” 68.曼衍連綿不絕。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漢書?晁錯傳》:“土山丘陵,曼衍相屬。
” 69.曼吟長吟。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應(yīng)修人《溫靜的綠情》詩:“鳥兒樹里曼吟,鴨兒水塘邊徘徊。
” 70.曼語曼辭。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朝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三》:“此例數(shù)篇,非雕飾曼語。
” 71.琦瑋美玉。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鬼谷子?飛箝》:“財貨琦瑋,珠玉白璧。
” Q 72.清芬比喻高潔的德行。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代陸機《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
” 73.清妍美好。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韓愈《月池》詩:“寒池月下明,新月池邊曲,若不妬清妍,卻成相映燭。
” 74.清揚形容女子美麗。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詩經(jīng)?鄭風(fēng)?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 75.清越形容聲音清脆激越;清脆悠揚。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蘇軾《石鐘山記》“北音清越”。
76.清芷清美的香草,比喻高潔美好的人。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南朝江淹《燈夜和殷長史》:“此心冀可緩,清芷在沅湘。
” 77.晴嵐晴日山中的霧氣。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周邦彥《渡江云》詞:“晴嵐低楚甸,暖回鴈翼,陣勢起平沙。
” 78.琪華同“琪花”。
指仙境中玉樹的花。
出自唐代曹唐《小游仙詩》之二:“萬樹琪花千圃藥,心知不敢輒形相。
” 79.晴飔晴日的涼風(fēng)。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文征明《人日王氏東園小集》詩:“晴飔泛叢條,浮陽散修莽。
” R 80.如山如山峰般屹立不倒。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杜甫詩《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81.若飛若飛,形容快捷迅速,像飛一樣。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木蘭辭》:“關(guān)山杜若飛”。
82.若光古代神話中若木的光。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南朝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詩:“屬我嵫景半,賞爾若光初。
” 83.若華古代神話中若木的花。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天問》:“羲和之未揚,若華何光
” 84.勝藍比喻學(xué)生勝過先生,后人勝過前人。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荀子?勸學(xué)》“青,取之于藍,而勝于藍”。
S 85.斯年形容長遠的年代,舊時多用于祝國運綿長。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詩經(jīng)?大雅?下武》:“于萬斯年,受天之祜。
” T 86.騰起升起。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薊子訓(xùn)》:“初去之日,唯見白云騰起,從暮至旦,如是數(shù)十處。
” 87.騰文呈現(xiàn)文采。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南朝江淹《別賦》:“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騰文。
” 唐 李白 《明堂賦》:“冠百王而垂勛,燭萬象而騰文。
” 88.騰揚翻騰上涌。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曹丕《濟川賦》:“濞騰揚以相薄,激長風(fēng)而亟逝。
” 89.騰逸指才氣奔放超逸。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顧璘《國寶新編?陜西按察副使何景明》:“若乃天才騰逸,咳唾成珠,實亦人倫之雋乎
” 90.恬簡恬淡簡易。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陳書?蕭干傳》:“滂弟干,字思惕,容止雅正,性恬簡,善隸書,得叔父子云之法。
” 91.恬如安然,泰然。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書?王述傳》“性沉靜,每坐客馳辨,異端競起,而述處之恬如也。
” 92.恬適安適。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蘇軾《與康公操都官書》:“賢者處之,想恬適也。
” 93.恬雅沉靜文雅。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資治通鑒?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淵素恬雅,漸不會旨。
” W 94.婉慧柔美聰慧。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書?列女傳?慕容垂妻段氏》:“少而婉慧,有志操。
” 95.婉靜溫順?gòu)轨o。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后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三女﹞皆孝順小心,婉靜有禮。
” 96.婉妙美好;美妙。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霍女》:“新婦小名阿美,頗婉妙。
” 97.婉然美好的樣子。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漢代司馬相如《美人賦》:“有女獨處,婉然在床,奇葩逸麗,淑質(zhì)艷光。
” 98.婉柔溫順柔弱。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清代宣鼎《夜雨秋燈錄?龍梭三娘》:“主見其婉柔,不忍誅。
” 99.婉儀美好的儀態(tài)。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張居正《來雁說》:“矧其耿特之禽,婉儀斂翮。
” 100.婉悅恭順和悅。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宋濂《怡養(yǎng)堂記》:“愛而肅恭之禮存焉,敬而婉悅之意備焉,斯可以為善養(yǎng)矣。
” 101.萬里形容高遠。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102.望舒含有“迎取光明”的寓意。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qū)兮”。
指的是神話傳說中為月神駕車的人。
103.文彬形容既文雅又樸實。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論語?雍也》“文質(zhì)彬彬”。
104.文翰文章;文辭。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晉書?劉伶?zhèn)鳌罚骸拔磭L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頌》一篇。
” 105.文瀾文章的波瀾。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何景明 《六子詩?邊太常貢》:“芳詞灑清風(fēng),藻思興文瀾。
” 106.文麗華麗。
適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韓非子?亡征》:“喜淫而不周于法,好辯說而不求其用,濫于文麗而不顧其功者,可亡也。
” 107.文心為文之用心。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劉勰《文心雕龍?序志》:“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
” 108.文軒用彩畫雕飾欄桿和門窗的走廊。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文選?曹植<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
”李善注:“文,畫飾也;軒,殿檻也。
” 109.文雅溫文爾雅,講禮儀而不粗鄙。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取自《大戴禮記?保傅》:“答遠方諸侯,不知文雅之辭。
” 110.文懿華美的文章。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白居易《除裴度中書舍人制》“茂學(xué)懿文”。
X 111.嫻雅文雅大方。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后漢書 馬援傳》“辭言嫻雅”。
112.昕昕明亮。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劉禹錫《有僧言羅浮事因為詩以寫之》:“吚喔天雞鳴,扶桑色昕昕。
” 113.欣怡喜悅。
適用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王禹偁《回孫何謝秘書丞直史館京西轉(zhuǎn)運副使啟》:“方切欣怡,忽承緘翰,備認謙沖之旨,彌增感荷之誠。
” 114.馨逸香氣噴溢。
適用女孩取名字。
出自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河水四》:“蘭熏麝越,自成馨逸。
” 115.信芳情志高潔。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離騷》“茍余情其信芳”。
116. 星馳形容速度很快。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117.星闌指夜將盡。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南宋謝靈運《夜發(fā)石關(guān)亭》詩:“鳥歸息舟楫,星闌命行役。
” 118.星軒指軒轅星官。
古代以其中一顆大星為女主的象征。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坤則順成,星軒潤飾。
” 119.修遠修,有長和高的意思,和遠并列,對應(yīng)下句的“求索”,表達不屈的探索精神。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20.煦涵意為滋潤養(yǎng)育。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張說《大唐祀封禪頌》:“菌蠢滋育,氤氳涵煦。
Y 121.雅醇雅正純厚,亦作“雅淳”。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胡應(yīng)麟《詩藪?古體上》:“四言典則雅淳,自是三代風(fēng)范。
” 122.雅歌風(fēng)雅的歌吟。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魏嵇康《游仙詩》:“臨觴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 123.雅厚純正寬厚。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新唐書?張弘靖傳》:“弘靖字符理,雅厚信直,以蔭為河南參軍。
” 124.雅亮正直誠信。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摩臘婆國》:“言辭雅亮,學(xué)藝優(yōu)深。
” 125.雅勝美好。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晉書?殷浩傳》:“識理淹長,風(fēng)流雅勝,聲蓋當(dāng)時。
” 126.怡然安適自在、喜悅。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
” 127.弈鳴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成語“一鳴驚人”中“一鳴”的諧音。
128.熠然光閃爍的樣子。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有光熠然”。
129.懿美懿,美好。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爾雅》“懿,美也”。
130.瀠泓水回旋深廣貌。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王闿運《珍珠泉銘》序:“茲泉瀠泓,沖瀜清瀾,百步傍流,帶垣通舟。
” 131.穎逸秀麗超逸。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代陸云《南衡》詩:“景秀蒙泛,穎逸扶桑。
” 132.余馨留存的香味。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蘇軾《芙蓉城》詩:“俗緣千劫磨不盡,翠被冷落凄余馨。
” 133.羽豐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成語“羽翼豐滿”。
134.語心談心。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剪燈新話?秋香亭記》:“有二桂樹,垂蔭婆娑,花方盛開,月色團圓,香氣秾馥,生、女私于其下語心焉。
” 135.悠然閑適。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代陶潛《飲酒》詩之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136.悠永久遠。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缽邏耶伽國》:“受天福樂,悠永無窮。
” 137.悠柔悠揚柔和。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明代陸時雍《詩鏡總論》:“何遜詩,語語實際,了無滯色。
其探景每入幽微,語氣悠柔,讀之殊不盡纏綿之致。
” 138.煜月煜,“照耀”的意思。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太玄?元告》“日以煜乎晝,月以煜乎夜”。
139.韞玉包含美玉。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140.悅心愉悅心情;心里喜悅。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漢代劉向《說苑?修文》:“嗜欲好惡者,所以悅心也。
” 141.悅欣歡樂。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晉代應(yīng)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嘉禾重穎,蓂莢載芬,率土咸序,人胥悅欣。
” 142.悅暢和暢,歡暢。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九夏名花,遍池亭而照灼,足可消愁適悶,悅暢心神。
” 143.悅愛喜愛,喜歡。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韓非子?內(nèi)儲說下》:“夫人知我愛新人也,其悅愛之甚于寡人。
” Z 144.震燁燁:火盛,明亮,引伸為“光輝燦爛”。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詩經(jīng)?小雅?十日之交》“燁燁震電”。
145.志鵬形容志向遠大。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146.致遠高瞻遠矚。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47.鐘靈凝聚天地間的靈氣。
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成語“鐘靈毓秀”。
148.鐘毓孕育天地間的靈秀。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成語“鐘靈毓秀”。
149.周翰比喻國家的棟梁之材。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源自《詩經(jīng)?大雅?崧高》“維申及甫,維周之翰”。
150.周晟晟:音同勝,意為興盛。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西陲石刻錄?周李君修佛龕碑》“自秦創(chuàng)興,于周轉(zhuǎn)晟”。
151.朱軒朱紅色屋宇。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唐代白居易 《游悟真寺》詩“回首寺門望,青崖夾朱軒”。
152.子衿比喻賢才。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曹操《短歌行》“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153.自清保持自身的廉正清白。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
154.自珍自愛。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漢書?賈誼傳》“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淵潛以自珍”。
155.自修修養(yǎng)自己的德性。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禮記?大學(xué)》:“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 156.智敏才智敏捷。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張三光 《蔣石原先生傳》:“臨桂闕令,檄先生佩兩符,十六在省,十四在邑,神閑智敏,分身應(yīng)之,沛若有余也。
” 157.朝輝朝輝,晨光。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三國志?魏志》,朝旦為輝,日中為光。
158.志尚志向,理想。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隋書?藝術(shù)傳?庾質(zhì)》“庾質(zhì)字行修 ,少而明敏,早有志尚”。
159.志行志向和操行。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易?屯》“《象》曰:雖盤桓,志行正也”。
160.志致志向,志趣。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后漢書?齊武王演傳論》“大丈夫之鼓動拔起,其志致蓋遠矣”。
史記里寫到哪些人物
三皇五帝,相,商湯,商紂,贏政,張儀,,,晏子,叔詹,田單,張騫,,,,陳勝,吳廣,,蕭何,,,李廣,,霍去病,孔子,呂雉,張耳,陳余,勾踐…
滕王閣序,典故
1、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
《晉書?張華傳》:張華見斗、牛二星間常有紫氣,請雷煥登樓觀看。
雷煥說這是“寶劍之精,上徹于天”,劍在豫章郡豐城縣(今屬江西)。
于是張華任雷煥為豐城令。
雷煥果然在豐城獄的地下挖出了兩把寶劍,一名龍泉,一名太阿。
劍挖出之后,紫氣就消失了。
兩劍的奪目光芒即龍光。
后來寶劍入水化為雙龍。
2、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見于《后漢書?徐穉傳》。
徐孺,即徐稚,字孺子。
東漢時名士,豫章南昌人。
家貧,常親自耕種,德行為人所景仰。
陳蕃,字仲舉,東漢汝南人,為人剛正方嚴,他曾任豫章太守,在郡不接待賓客,只是徐稚來時才特設(shè)一榻,徐稚走后就把榻懸起來。
3、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
《西京雜記》:董仲舒夢見蛟龍入懷,于是作出了《春秋繁露》的詞;揚雄著《太玄經(jīng)》,夢見自己在《太玄經(jīng)》上吐出了鳳凰。
4、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紫電”之典見《古今注?輿服篇》吳大皇帝有寶劍六,其中第二把叫紫電。
“清霜”之典見《西京雜記》漢高祖斬白蛇用的劍,12年磨一次,劍刃鋒利如霜雪般白亮。
5、爽籟發(fā)而清風(fēng)生,纖歌凝而白云遏。
《列子?湯問》:薛譚向秦青學(xué)習(xí)唱歌,沒有學(xué)得精髓就以為自己已經(jīng)都學(xué)會了,于是向老師秦青辭行。
秦青沒有阻止他,在郊外為他餞行。
餞行時秦輕撫節(jié)悲歌,歌聲振動林木,連天上的云朵都為之停了下來。
6、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 睢園:西漢孝梁王在睢水邊修筑的竹園。
孝梁王喜歡招引文士,他常和枚乘、司馬相如等文人在園內(nèi)飲酒賦詩。
彭澤之樽,陶淵明曾任彭澤令。
他之前十分貧困,當(dāng)彭澤令后有所改善,能“有酒盈樽”。
7、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鄴水:指鄴城,三國時魏的都城。
曹氏父子經(jīng)常在此與文人聚會。
曹植曾在這里作過《公宴詩》,詩中有“朱華冒綠池”的句子。
朱華,指芙蓉,也就是荷花。
這里用鄴水朱華指代鄴下文人的風(fēng)流; 臨川之筆指南朝詩人謝靈運,山水詩成就很高,是我國山水詩作的開創(chuàng)者。
曾任臨川太守。
(這兩句指這次宴會就像梁孝王睢園的文人聚會,勝過陶淵明獨飲的豪興,又如鄴下文人的風(fēng)流,可與謝靈運的文采媲美。
) 8、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
《世說新語》:晉明帝小時候坐在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就問明帝說:“你認為長安和太陽哪個遠
”明帝回答說:“太陽遠。
從沒聽說過有人從太陽那邊來,所以這樣說。
”元帝感到很驚訝。
第二天,大宴群臣時又問明帝同樣的問題,回答說:“太陽近。
”元帝變了臉色,問:“怎么和昨天的回答不一樣
”明帝回答說:“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 9、天柱高而北辰遠 “天柱”之典見《神異經(jīng)》,昆侖山上有銅柱,其高入天,稱為天柱。
“北辰”之典見《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這里指北極星,喻指國君。
10、奉宣室以何年 宣室:漢代未央宮前殿的一個宮室。
是皇帝辦公之處。
賈誼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后,漢文帝曾把他召回,在宣室接見了他。
(指自己不知何時才能受到皇帝的召見。
) 11、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見于《史記》。
馮唐:西漢人,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曾當(dāng)過官,后被罷免。
漢武帝時求取賢良,他被舉薦,可是當(dāng)時已經(jīng)年過九十,無法任職; 李廣:西漢名將,在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多次征戰(zhàn),被匈奴稱為“飛將軍”,但始終未獲封侯。
(借馮唐、李廣的遭遇,表達自己懷才不遇之感。
) 12、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
漢文帝時,賈誼因有才華,被召為博士,一年內(nèi)被提拔為太中大夫,又準備任為公卿,后來聽信朝中元老的讒言,貶賈誼為長沙王太傅; 梁鴻之典見于《后漢書》。
梁鴻,東漢人。
曾隱居山中。
他有一次路過京師時,寫過一首對現(xiàn)實有所批評的詩。
皇帝聽后,深為不滿,派人找他。
他于是改變姓名,與妻子逃到齊魯間,后來又逃到吳地。
(用賈誼和梁鴻為例,說明在賢明君主的統(tǒng)治下,賢能之士也難免遭遇不幸。
) 13、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貪泉”之典見《晉書?吳隱之》。
傳說廣州北20里的石門有水叫貪泉,人喝了這里的水就會變得貪婪。
有個叫吳隱之的廣州刺史,聽了傳說后就去喝了貪泉的水,并賦了一首詩:“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
試使夷齊飲,終當(dāng)不易心。
”表明自己清廉的決心。
果真,他上任后,是一個人人稱頌的清官。
(有德行的人,即使在污濁的環(huán)境中也能保持純正,不受污染。
) 涸轍:水干涸了的車轍溝。
見于《莊子?外物》:莊周到監(jiān)河侯家借糧食,他不借,莊周便給他講了一個寓言:我來的途中聽到有人叫我,我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是一條掉在車轍溝里的鮒魚。
我問他:“你叫我干什么
”魚說:“我本來是生活在東海里的,但是現(xiàn)在流落到這里,你可以找來一斗的水救我嗎
”我說:“可以,讓我到越國去游說越王,引西江的水來迎接你,好嗎
”鮒魚生氣地說:“我失去了水,現(xiàn)在只要有一斗一升的水我就可以活下去。
你這樣說的話,還不如早點到賣魚干的地方去找我。
”(在此反用其意,是說無論處于何種惡劣環(huán)境,都不會改變高尚志節(jié)和樂觀情懷。
) 14、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見于《后漢書》:東漢將領(lǐng)馮異出征,先戰(zhàn)敗于回谷,后得勝于澠池。
漢光武帝劉秀致書慰勞他說:“你開始雖然在回谷戰(zhàn)敗,但終于能在澠池獲勝,可謂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15、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志;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見于《后漢書》。
孟嘗,字伯周,東漢人,曾任合浦太守,為官清正賢能,興利除弊,政績卓著,受到人民愛戴。
后隱居。
漢桓帝時,尚書楊喬多次舉薦,稱他“清行出俗,能于絕群”, 但始終沒被起用。
見《晉書?阮籍傳》。
阮籍,晉朝詩人,竹林七賢之一。
因不滿當(dāng)時的黑暗政治,內(nèi)心憂憤,以飲酒來掩飾自己,不拘禮法。
他常獨自駕車外出,也不順著路走,當(dāng)前面有什么障礙不能前進時,就慟哭而返,借此宣泄苦悶心情。
16、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fēng)。
《漢書?終軍傳》:元鼎四年,漢武帝要選擇一位能干的使臣出使南越。
終軍知道后挺身而出,主動請求前往。
他向漢武帝請求到:“請陛下授予我一根長纓,南越王如果不肯歸順,我就用長纓套著他的脖子把他捉來。
”漢武帝立刻答應(yīng)他出使。
經(jīng)過一番努力,他成功的說服了南越王,南越劃入漢帝國版圖指日可待。
可天有不測風(fēng)云,元鼎五年,南越丞相呂嘉不肯內(nèi)附漢朝,發(fā)動叛亂,終軍等人慘遭殺害,壯烈殉國。
終軍死時,年僅二十余歲。
從此,終軍弱冠請纓的故事,便成為歷史佳話。
《后漢書?班超傳》:班超,班固的弟弟。
他因家境貧困,曾經(jīng)輟學(xué)投筆嘆道:“大丈夫應(yīng)該有雄才大志,學(xué)習(xí)英雄人物建功立業(yè),怎能長久地在筆硯之間留連
”于是就棄文從軍了。
成語“投筆從戎”。
宗愨:南朝宋人。
從小就舞劍弄棒,練拳習(xí)武,年紀不大,武藝卻十分高強。
一次他在哥哥的婚禮上趕走了潛入庫房的盜賊,大家紛紛稱贊他機敏勇敢,少年有為。
他的叔父問他將來有什么志向,他回答說:“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
”“乘風(fēng)破浪”這一成語的來源。
17、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晉書?謝安傳》:晉朝謝安曾問子侄們:“為什么人們總希望自己的子弟好
”侄子謝玄回答說:“比如有芝蘭玉樹,人們都會希望它生于自己的庭院中。
” 玉樹即寶樹,比喻不辱門庭的好子弟。
后來就稱謝玄為謝家寶樹。
見《烈女傳?母儀篇》。
據(jù)說孟母為教育兒子而三遷擇鄰。
孟子的鄰居是做喪事的,孟子跟他們學(xué)做喪事,孟母就搬家;第二個鄰居是商人,孟子跟他們學(xué)做買賣,孟母就又搬了家;這一次搬到了私學(xué)旁,孟子就開始學(xué)習(xí)知識和禮儀。
18、他日趨庭,叨陪鯉對。
今茲捧袂,喜托龍門。
“鯉對”之典見于《論語?季氏》:孔鯉是孔子的兒子,有一次他快步走過庭前,孔子問他學(xué)了《詩經(jīng)》沒有,他回答沒有。
孔子就說不學(xué)《詩經(jīng)》。
說話時就沒有依據(jù),孔鯉于是去學(xué)《詩經(jīng)》;又一次,孔子問他學(xué)了《禮記》沒有,他回答說沒有。
孔子就說,沒有學(xué)《禮記》,就沒有立身的準則,孔鯉于是又去學(xué)《禮記》。
“龍門”之典見《后漢書?李膺傳》:當(dāng)時朝綱不振,政事腐敗,只有李膺高風(fēng)亮節(jié),聲名極高,人才紛紛投奔他,有受到他接待的人,就被稱為登龍門。
后遂以登龍門比喻得到名人的援引而提高聲望。
19、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楊意不逢”之典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蜀人楊得意是掌管天子獵犬的官。
有一次,他在侍候漢武帝的時候,漢武帝正在讀《子虛賦》,并且感慨說:“我不能與這個人見面啊。
”楊得意于是進言說:“臣的同鄉(xiāng)司馬相如說這篇賦是他所作。
”漢武帝很驚奇,于是派人召見司馬相如。
后來司馬相如又作《大人賦》,說的是神仙之事,漢武帝讀后大悅,感覺“飄飄有凌云之氣,似游天地之間意。
”凌云:這里指司馬相如的賦。
“鐘期既遇”之典見《列子?湯問》。
鐘期,即鐘子期。
俞伯牙善彈琴,鐘子期善聽琴。
鐘子期可以聽出俞伯牙彈的是高山還是流水,凡是俞伯牙彈琴時想到的,鐘子期都能體會得出,于是兩人成為知音。
(說古喻今,比況自身,希望有知音識才) 20、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蘭亭:指永和九年的蘭亭集會,王羲之為此作《蘭亭集序》; 梓澤:就是晉代石崇的金谷園。
石崇當(dāng)時以生活極端奢侈著稱,頻以財富炫耀于世,竟與皇親國戚競奢賽寶,每每爭奇斗勝,弄得不可開交。
有一次晉武帝賜給舅父王愷一株珊瑚樹,高二尺許,王愷以為是天下至寶,興致勃勃地跑到金谷園中向石崇夸示,誰料石崇卻嗤之以鼻,漫不經(jīng)意地用鐵如意敲擊,結(jié)果三下兩下被打得粉碎。
王愷大驚失色, 石崇卻若無其事,叫仆人把家中藏的珊瑚樹全部取出來讓王愷挑選:高三四尺的就有六七株,二尺左右的就更多了,王愷看得目瞪口呆。
金谷園,是西晉石崇的別墅,園內(nèi)屋宇金碧輝煌,宛若皇宮,奇珍異寶堆積如山,珊瑚樹光彩奪目。
金谷園是當(dāng)時全國最美麗的花園。
石崇結(jié)詩社24人,史稱金谷二十四友,朝夕游于園中,飲酒賦詩。
人們把“金谷春晴”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金谷園的景色一直被人們傳誦, 金谷園內(nèi)筑有華麗的崇綺樓,相傳是石崇寵姬綠珠所居。
綠珠是廣西合浦的采珠女,能歌善舞,出落得珠圓玉潤,嫵媚動人,且又穎慧明敏,善解人意,恍若天仙下凡,尤以曲意承歡,因而使得石崇如醉如癡,在眾多姬妾之中,惟獨對綠珠特別寵愛。
可惜好景不長,“八王之亂”打碎了金谷園的歌舞升平。
當(dāng)孫秀帶兵到金谷園收捕石崇,逼取綠珠,石崇再也沒有了那昔日的威風(fēng)和尊嚴,而綠珠不畏強暴,不慕榮華,不愿茍且偷安,寧可墜樓身亡,也不愿屈服就范。
石崇與綠珠死后,金谷園幾經(jīng)更手,園中的風(fēng)光仍然不減當(dāng)年,歷代文人雅士依然流連園中,但題詠的中心已不再是金谷園的繁華。
人們敬仰綠珠的節(jié)義和剛烈,把崇綺樓改稱為“綠珠樓”。
21、請灑潘江,各傾陸?! ∨嗽溃鲿x有名的才子,可稱“才貌雙全”,是西晉著名的美男子。
“才比子建,貌若潘安”,“才比宋玉,貌似潘安”即說的是他。
潘岳和陸機齊名,史稱“潘陸”。
陸機,是西晉太康、元康間最著聲譽的文學(xué)家,被后人譽為“太康之英”。
他的《文賦》是中國文學(xué)理論發(fā)展史上第一篇系統(tǒng)的創(chuàng)作論,對后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和理論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他也是是駢文的奠基者。
南朝梁人鐘嶸的《詩品》里曾說:“陸才如海,潘才如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