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的愛情和他的耳朵
荷蘭后期印象派大畫家凡高,位以其獨樹一幟的畫風、荒誕的行為、令人悚然而驚的舉止和對藝術(shù)的熱烈追求聞名遐邇的傳奇式人物。
塞尚曾稱他為“狂人”。
意大利藝術(shù)評論家小文杜里認為:“凡高對后來的野獸派和表現(xiàn)派都有極大影響,他的藝術(shù)成就比馬奈和塞尚對后繼者有更大的作用。
”然而,這樣一位藝術(shù)大師生前卻備受社會的冷漠。
長期的惡劣條件下無休止的作畫,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
縈繞心頭的憂愁和郁悶使他患了精神病。
除藝術(shù)之外,他得不到一絲人間的溫暖。
最后,他終于毅然決然地自己結(jié)束了那短促而寶貴的生命。
愛情的破滅溫?!し哺?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蘭北部布拉邦特省的一座小市鎮(zhèn),父親是一個牧師。
篤信宗教的父母企望讓他承繼父業(yè),凡高卻秉性孤僻,急躁易怒;其貌不揚,卻有一顆仁愛之心。
父親送他去鄰近城鎮(zhèn)的一所寄宿學校上學,學校生活十分清苦,但他從不戚戚于粗糲薄衫的生活,喜歡獨自一人收集植物和昆蟲標本,或躲在一旁發(fā)呆,同學視他為“小野獸”而對他避而遠之。
1869年秋天,因家境日趨貧困,16歲的凡高不得不獨自謀生。
經(jīng)叔父介紹,在海牙的古比爾美術(shù)商行當一名小職員。
他誠實可靠,聰穎勤奮,不久成為一名模范職員,被晉升后派往倫敦分行。
在倫敦,他突然對房東太太的女兒厄休拉一見鐘情,這位姑娘在郊區(qū)一家賣洋娃娃的商店工作,兼任幼兒園的保姆。
單相思的凡高認為她是位絕代佳人,對她一往情深,為之神魂顛倒。
凡高外表丑陋,大腦袋上滿頭紅色短發(fā),大鼻子,高顴骨,緊蹙的濃眉下一雙深陷的綠色小眼睛,緊抿的嘴唇顯示出一副兇狠的模樣;額頭上布滿了皺紋,走路時佝僂著背,活像一個小老頭。
這樣一副面孔自然不會使姑娘喜歡。
厄休拉用冷言冷語和訕笑回答他的追求,使款款深情的凡高初戀破滅,精神非常痛苦。
他滿懷憂傷地離開倫敦去巴黎。
凡高工作了6年后,1876年美術(shù)商行老板嫌凡神經(jīng)過敏而將他辭退,更增添了他內(nèi)心的痛苦。
一位熱心的小教士在巴黎,他住在蒙馬爾特大街,受失戀和生活無著的煎熬,夜間孤身一人,形影相吊,便不斷地吸煙,讀《圣經(jīng)》、狄更斯和左拉的作品以解愁。
1876年春,他返回倫敦,在貧民區(qū)的學校教法語。
舊情依依,感情篤厚的凡高仍去找厄休拉,發(fā)現(xiàn)她已出嫁。
絕望的凡高無心繼續(xù)教書,接受了一位衛(wèi)理公會教士的邀請到懷特柴泊貧民窟做慈善工作。
這工作使他目睹狄更斯筆下所描繪的貧苦人的悲慘處境,使他第一次萌生了想利用繪畫表現(xiàn)心中所感受的愿望。
弟弟提奧建議他去學畫,但他突然決定象父親一樣做個牧師,便來到布魯塞爾神學院。
1878年夏天,他在比利時南方一個礦區(qū)傳教,他對礦工的悲慘生活深感情,他教孩子讀書,安慰老人,照顧病患者。
當時正值疫病流行,他不顧個人安危,日夜守護著工人,并將自己的衣食用具等分給窮人,自己寧愿睡在草袋子上。
這種做法越出教規(guī),惹怒了教會,1879年7月被解除教職。
1880年,27歲的凡高在忠實的弟弟的幫助下,決心去學畫,便開始去博物館臨摹倫勃朗、米萊的畫,渴望能去布魯塞爾美術(shù)學院學習。
這時他依靠在畫店工作的弟弟提奧的接濟,但這點錢只夠他糊口,沒有多余的錢購置衣服和繪畫材料,不得不常常只吃栗子充饑。
這年冬天,他一直努力學畫,去博物館學習荷蘭風俗畫。
長期節(jié)衣縮食,使他的身體日漸衰弱。
對生活的憧憬1881年,他回到埃登和父母住了半年。
他已厭倦孤寂的獨身生活,對新寡的表妹吐露了傾慕之情,但遭到了拒絕。
這時他對宗教也改變了看法,一次竟與父親很動感情地吵了起來。
他喊道:“對你們資產(chǎn)階級的宗教我領(lǐng)教過了,你們?nèi)切﹤尉樱液湍愕淖诮逃肋h分手了,我追求的是藝術(shù)的福音。
”他毅然棄家去海牙跟他的堂兄毛威學畫,但他不滿意毛威讓他不斷去畫石膏像的那套古典式教授方法。
一天,他把石膏像摔個粉碎拂袖而去。
他寫信給弟弟提奧:“我要畫的是人性
人性
是人性
”有一天,他在街頭偶然遇見一個懷孕的不幸女子,便把她帶回家做模特兒,他不斷地畫她,并答應(yīng)一旦有錢便娶她為妻。
但那女子是個酗酒無度、一張麻子臉、一嘴惡臭的不可救藥的妓女。
凡高卻對她親如手足,為她節(jié)衣縮食,熱心照料,在畫室放上搖籃,像對待親生孩子一樣給新生的嬰兒洗澡。
那女人卻偷他的錢去酗酒取樂。
如果不是弟弟提奧出頭幫他擺脫困境,他或許會斷送在那寡廉鮮恥的女人手里。
最后,他寫信給她:“再見吧,我雖不相信你會改邪歸正,但你至少要誠實,即使你不過是個不幸的妓女,只要有了孩子,你就是一位真正的母親。
”后來,當他住在布拉邦特省時,又愛上一位女子,這次他被愛神之箭第一次射中了。
那女子年長于凡高,她看中了凡高的好心腸,兩人幸福地過了數(shù)日,但終因那女子父母的干涉而只得分手。
美的追求1885年,凡高進入渴望已久的安特衛(wèi)普美術(shù)學院,但這座美術(shù)最高學府卻令他失望。
在上課時,他隨意吸煙,大聲講話。
有一次畫維納斯雕像時,他竟然給這位女神畫了一雙荷蘭主婦般的肥腿,使教師大為氣憤,將他的畫筆奪去。
他便對教師喊道:“你不知道女人是啥樣子,一個女人必須有大腿、臀部和骨盆才能生孩子
”凡高被趕出了學院大門。
此時他正患傷寒病,貧病交加的凡高已經(jīng)33歲了,剛剛開始學畫就遭受挫折。
他決定去巴黎尋求弟弟的保護。
1886年初,他再次來到巴黎,結(jié)識了許多印象派畫家:勞特累克、畢沙羅和修拉等人,特別是從開始就對他有很大影響的高庚成為他心目中的偶像。
他從高庚那里學到了畢沙羅的技法,吸收了印象派明亮的色彩和對外光的表現(xiàn),一掃荷蘭時期那種陰暗的色調(diào)。
他尤其欣賞德拉克羅瓦的浪漫主義和日本的浮世繪,他采用點線結(jié)合,不象印象派那樣準確再現(xiàn)眼前所見事物的手法,而采取浪漫派那種用色彩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這也就是凡高的藝術(shù)理想。
巴黎這座大都市的市塵聲囂和光怪陸離的生活令他厭倦,他渴望回到荷蘭恬靜的大自然中去,渴望明媚的陽光和溫暖的天氣。
在弟弟的幫助下他來到法國南方的阿城,住在小客店里瘋狂地作畫,有時一天就畫出十幾幅油畫。
凡高作畫時往往很激動,除畫筆外,還用手指、畫刀、有時干脆把顏色從筒里擠到畫布上。
他長期生活在社會底層,對窮苦的不幸者寄于深切同情,他曾說:“我愿以我的作品表現(xiàn)出一個普通人心中的激動。
”凡高生活在阿爾農(nóng)民中間,和他們情投意合。
店主人羅林是個郵遞員,他與店主一家相處融洽,為羅林畫了許多肖像。
此時他頗感幸福,“藝術(shù)家公社”的理想又呈現(xiàn)在他面前。
他邀請高庚到阿爾同住。
1888年10月,懷才不遇、玩世不恭的高庚來到阿爾,他的到來卻給凡高帶來了一連串的不幸。
割掉一只耳朵凡高悲劇性的短促的一生總是和保羅·高庚奇特地糾纏在一起的。
高庚傲骨錚錚,驕狂蔑眾,很難與人相處。
從一開始他就不斷嘲諷、揶揄凡高的繪畫,并經(jīng)常取笑他的情場失意,同時又妒忌凡高的藝術(shù)和他對藝術(shù)的忠誠,兩人常常爭吵不休。
但生性淳樸憨厚的凡高總對朋友寬宥容忍,主動要求和解。
有一次,高庚慫恿這個紅發(fā)荷蘭佬去逛妓院,他預(yù)先買通妓女,盡情當眾侮辱和奚落凡高,羞辱交迸的凡高怒不可遏,與高庚大鬧一場憤然離去。
圣誕節(jié)即將到來的一天,高庚買通一個小妓女故意耍弄凡高。
那女人對凡高說:“你若給我五個法郎,我便好好接待你,否則要用你的大耳朵送我做圣誕禮物。
”喝得半醉的凡高在一陣激動下,抓起一把銳利的剃刀將自己的右耳割下,隨后包在一塊畫布里派人送到妓院。
那妓女見到血淋淋的耳朵便嚇昏過去了,凡高則因失血過多被送進醫(yī)院。
后來,他曾畫了許多自畫像,其中割了耳朵的自畫像最為著名。
悲劇的結(jié)局1889年5月9日,弟弟提奧趕來將凡高送進圣雷米瘋?cè)嗽骸?/p>
后來又把他轉(zhuǎn)到奧維爾一座較好的療養(yǎng)院。
他請求弟弟留下他心愛的顏色和畫板,在醫(yī)院附近的田野,凡高畫了150幅油畫和數(shù)百幅素描。
此時他畫風突變,色調(diào)不那么強烈了。
他特別為驕陽下金黃色的麥田著迷,整日畫這些景色,他對看守人高喊:“金黃色
多么美的金黃色呀
”那絢麗的金黃色占據(jù)了他的整個身心。
1890年他曾請求出院去國外寫生,但半途舊病復(fù)發(fā)。
一天下午,他坐在小客店的樹蔭下,恍惚看見父親的教區(qū)和花壇,教堂墳地的高大樹木;看見了厄休拉、礦工們和蒙馬爾特大街;看見了南方、高庚和那些“姑娘們”,聽見他們的笑聲,這時他深知自己瘋了。
便不斷地喊道:“這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在寂靜的田野里,面對著燦爛的陽光,他用手槍朝自己的胃部開了一槍。
隨后,平靜地收拾起畫具象往常一樣走回旅店。
他熬了兩天,痛楚難忍,但他未喊叫一聲。
臨終前,他不斷吸煙,和弟弟提奧談?wù)撝囆g(shù),終于1890年6月29日去世,嘴里還叼著點燃的煙斗,時年37歲。
他被埋在奧維爾,他的摯友和醫(yī)生加歇在他的墓邊種了他喜愛的向日葵以安息這偉大的靈魂。
一向熱愛哥哥的提奧受不了。
這沉重的打擊,半年后在故鄉(xiāng)也因瘋逝世,后來也被安葬在哥哥的墓旁,永遠和他長眠在一起
初一語文必讀課外書
文學類:可參照“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所列書單。
具體如下:蕭紅的《呼蘭河傳》、巴金的《家》《寒夜》、老舍的《四世同堂》、林語堂的《京華煙云》、葉圣陶的《倪煥之》、沈從文的《邊城》;余華的《活著》、阿城的《棋王》、楊絳的《洗澡》、古華的《芙蓉鎮(zhèn)》;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瓊瑤的《窗外》、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朱天文的《世紀末華麗》、白先勇的《臺北人》;海子的《海子詩選》、雷平陽的《雷平陽詩選》;高陽的《胡雪巖》、二月河的《雍正皇帝》;金庸的《射雕英雄傳》、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古龍的《楚留香》。
關(guān)于初中學生應(yīng)該閱讀哪些文學經(jīng)典作品,我有一個總的原則,即要從“童話世界”的內(nèi)容走向“現(xiàn)實人生”的內(nèi)容;要從“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閱讀走向“純文字”的閱讀——初中一年級就可以開始做這件事。
(這里選入三本武俠小說,涉獵一下并進一步探討也未嘗不可)至于作品中的愛情等,與其回避或放任學生通過看一些不健康的低俗讀物去了解,還不如引導孩子對這些問題做進一步的思考從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而對延伸出去的閱讀,如讀完余華的《活著》繼續(xù)讀他的《許三觀賣血記》等,則應(yīng)當把這看成是一件好事,不必緊張和阻撓。
人物傳記類:人物傳記也不一定非要讀《名人傳》不可,《韓愈傳》、《蘇東坡傳》、《海瑞傳》、《魯迅傳》、《孫中山傳》、《聞一多傳》、《愛因斯坦傳》、《華盛頓傳》、《丘吉爾傳》、《海明威傳》、《甘地傳》、《特蕾莎修女傳》等均可。
(注:這些人物傳記的書名可能不一樣,上網(wǎng)查查,選評價最好的)讀人物傳記關(guān)鍵在于選擇好的讀本,如初一孩子讀《蘇東坡傳》選林語堂的讀本就比選王水照、崔明的讀本要好;另,讀人物傳記還要讀一讀(看一看)“這個人”的一些作品,但不必太多,如讀《蘇東坡傳》就讀一讀他的詩詞等,或者看一看與蘇東坡有關(guān)的電影電視節(jié)目,如《百家講壇》中講蘇東坡的講座等。
科科普類:這一類作品男生比較喜歡閱讀。
可以讀喬治·伽莫夫的《從一到無窮大》、珍妮·古爾多的《黑猩猩在召喚》、馬丁·加德納的《啊哈
靈機一動》、劉易斯·托馬斯的《細胞生命的禮贊》、愛德華·歐·威爾遜的《生命的多樣性》、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詹姆斯·格萊克的《混沌:開創(chuàng)新科學》、比爾·布萊森的《萬物簡史》和尼葛洛龐帝的《數(shù)字化生存》。
據(jù)我的觀察,初一的男生讀一讀馬丁·加德納的《啊哈
靈機一動》、喬治·伽莫夫的《從一到無窮大》、珍妮·古爾多的《黑猩猩在召喚》是沒有問題的。
中國近現(xiàn)代的100部好小說有哪些?
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書名 作家 1 吶喊 魯迅 2 邊城 沈從文 3 駱駝祥子 老舍 4 傳奇 張愛玲 5 圍城 錢鍾書 6 子夜 茅盾 7 臺北人 白先勇 8 家 巴金 9 呼蘭河傳 蕭紅 10 老殘游記 劉鶚 11 寒夜 巴金 12 彷徨 魯迅 13 官場現(xiàn)形記 李伯元 14 財主底兒女們 路翎 15 將軍族 陳映真 16 沉淪 郁達夫 17 死水微瀾 李劼人 18 紅高粱 莫言 19 小二黑結(jié)婚 趙樹理 20 棋王 阿城 21 家變 王文興 22 馬橋詞典 韓少功 23 亞細亞的孤兒 吳濁流 24 半生緣 張愛玲 25 四世同堂 老舍 26 胡雪巖 高陽 27 啼笑因緣 張恨水 28 兒子的大玩偶 黃春明 29 射雕英雄傳 金庸 30 莎菲女士的日記 丁玲 31 鹿鼎記 金庸 32 孽海花 曾樸 33 惹事 賴和 34 嫁妝一牛車 王禎和 35 異域 鄧克保(柏揚) 36 曾國藩 唐浩明 37 原鄉(xiāng)人 鍾理和 38 白鹿原 陳忠實 39 長恨歌 王安憶 40 吉陵春秋 李永平 41 黃禍 保密(王力雄) 42 狂風沙 司馬中原 43 艷陽天 浩然 44 公墓 穆時英 45 舊址 李銳 46 星星.月亮.太陽 徐速 47 臺灣人叁部曲 鍾肇政 48 洗澡 楊絳 49 旋風 姜貴 50 荷花淀 孫犁 書名 作家 51 我城 西西 52 受戒 汪曾祺 53 鐵漿 朱西寧 54 世紀末華麗 朱天文 55 蜀山劍俠傳 還珠樓主 56 又見棕櫚,又見棕櫚 於梨華 57 浮躁 賈平凹 58 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 王蒙 59 玉梨魂 徐枕亞 60 香港叁部曲 施叔青 61 京華煙云 林語堂 62 倪煥之 葉圣陶 63 春桃 許地山 64 桑青與桃紅 聶華苓 65 藍與黑 王藍 66 二月 柔石 67 風蕭蕭 徐言于 68 芙蓉鎮(zhèn) 古華 69 地之子 臺靜農(nóng) 70 城南舊事 林海音 71 古船 張煒 72 酒徒 劉以鬯 73 未央歌 鹿橋 74 沉重的翅膀 張潔 75 果園城記 師陀 76 人啊,人
戴厚英 77 黃金時代 王小波 78 狗日的糧食 劉恒 79 棋王 張系國 80 賴索 黃凡 81 妻妾成群 蘇童 82 霸王別姬 李碧華 83 殺夫 李昂 84 楚留香 古龍 85 窗外 瓊瑤 86 沉默之島 蘇偉貞 87 白發(fā)魔女傳 梁羽生 88 古都 朱天心 89 尹縣長 陳若曦 90 四喜憂國 張大春 91 喜寶 亦舒 92 男人一半是女人 張賢亮 93 將軍底頭 施蟄存 94 藍血人 倪匡 95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吳趼人 96 活著 余華 97 岡底斯的誘惑 馬原 98 十年十意 林斤瀾 99 北極風情畫 無名氏 100 雍正皇帝 二月河
求各行各業(yè)開拓視野的書籍
古代部分《詩經(jīng)》\\\/集體創(chuàng)作 《論語》\\\/孔子及其后學 《左傳》\\\/左丘明《莊子》\\\/莊子及其后學 《孟子》\\\/孟子及其后學 《楚辭》\\\/屈原等《戰(zhàn)國策》\\\/劉向 《山海經(jīng)》 《史記》\\\/司馬遷《搜神記》\\\/干寶 《陶淵明集》\\\/陶淵明 《世說新語》\\\/劉義慶等《文選》\\\/蕭統(tǒng)等 《李太白集》\\\/李白 《杜工部集》\\\/杜甫《昌黎先生集》\\\/韓愈 《柳河東集》\\\/柳宗元 《白氏長慶集》\\\/白居易《李義山詩集》\\\/李商隱 《唐宋傳奇集》\\\/李朝威等 《南唐二主詞》\\\/李?李煜《蘇軾詩集》《蘇軾文集》《東坡樂府》\\\/蘇軾 《漱玉詞》\\\/李清照《劍南詩稿》\\\/陸游 《稼軒長短句》\\\/辛棄疾 《竇娥冤》\\\/關(guān)漢卿《救風塵》\\\/關(guān)漢卿 《墻頭馬上》\\\/白樸 《漢宮秋》\\\/馬致遠《西廂記》\\\/王實甫 《趙氏孤兒》\\\/紀君祥 《看錢奴》\\\/鄭廷玉《琵琶記》\\\/高明 《三國演義》\\\/羅貫中 《水滸傳》\\\/施耐庵《西游記》\\\/吳承恩 《封神演義》\\\/許仲琳 《牡丹亭》\\\/湯顯祖《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馮夢龍 《陶庵夢記》《西湖夢尋》張岱《聊齋志異》\\\/蒲松齡 《長生殿》\\\/洪
《桃花扇》\\\/孔尚任《儒林外史》\\\/吳敬梓 《紅樓夢》\\\/曹雪芹 高鶚 《閱微草堂筆記》\\\/紀昀《浮生六記》\\\/沈復(fù) 《鏡花緣》\\\/李汝珍 《官場現(xiàn)形記》李寶嘉《老殘游記》\\\/劉鶚現(xiàn)當代部分《狂人日記》\\\/魯迅 《阿Q正傳》\\\/魯迅 《女神》\\\/郭沫若《屈原》\\\/郭沫若 《繁星》\\\/冰心 《紅燭》\\\/聞一多《雨天的書》\\\/周作人 《背影》\\\/朱自清 《剪拂集》\\\/林語堂《倪煥之》\\\/葉圣陶 《我的記憶》\\\/戴望舒 《二月》\\\/柔石《啼笑因緣》\\\/張恨水 《猛虎集》\\\/徐志摩 《緣緣堂隨筆》\\\/豐子愷《家》\\\/巴金 《隨想錄》\\\/巴金 《子夜》\\\/茅盾《山峽中》\\\/艾蕪 《包氏父子》\\\/張?zhí)煲? 《邊城》\\\/沈從文《雷雨》\\\/曹禺 《八月的鄉(xiāng)村》\\\/蕭軍 《死水微瀾》\\\/李
人《大堰河》\\\/艾青 《駱駝祥子》\\\/老舍 《茶館》\\\/老舍《上海屋檐下》夏衍 《呼蘭河傳》\\\/蕭紅 《淘金記》\\\/沙汀《金鎖記》\\\/張愛玲 《小二黑結(jié)婚》\\\/趙樹理 《給戰(zhàn)斗者》\\\/田間《風雪夜歸人》\\\/吳祖光 《白毛女》\\\/賀敬之 丁毅 《蘆花蕩》\\\/孫犁《財主底兒女們》\\\/路翎 《升官圖》\\\/陳白塵 《蝦球傳》\\\/黃谷柳《圍城》\\\/錢鐘書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丁玲 《暴風驟雨》\\\/周立波《雅舍小品》\\\/梁實秋 《林海雪原》\\\/曲波 《紅旗譜》\\\/梁斌《射雕英雄傳》\\\/金庸 《關(guān)漢卿》\\\/田漢 《青春之歌》\\\/楊沫《城南舊事》\\\/林海音 《紅巖》羅廣斌 楊益言 《創(chuàng)業(yè)史》\\\/柳青《李自成》\\\/姚雪垠 《毛主席詩詞》\\\/ 《在水一方》\\\/瓊瑤《郭小川詩選》\\\/郭小川 《長河浪花集》\\\/秦牧 《黃河東流去》\\\/李
《哥德巴赫猜想》\\\/徐遲 《永遠的尹雪艷》\\\/白先勇 《人到中年》\\\/諶容《陳奐生上城》\\\/高曉聲 《大淖記事》\\\/汪曾祺 《沉重的翅膀》\\\/張潔《傅雷家書》\\\/傅雷 《浮躁》\\\/賈平凹 《原鄉(xiāng)人》\\\/鐘理和《鐘鼓樓》\\\/劉心武 《北方的河》\\\/張承志 《棋王》\\\/阿城《小鮑莊》\\\/王安憶 《平凡的世界》\\\/路遙 《北島詩選》\\\/北島《活動變?nèi)诵巍穃\\/王蒙 《古船》\\\/張煒 《風景》\\\/方方《煩惱人生》\\\/池莉 《紅高梁家族》\\\/莫言 《余光中詩選》\\\/余光中《洗澡》\\\/楊絳 《玫瑰門》\\\/鐵凝 《一地雞毛》\\\/劉震云《活著》\\\/余華 《舒婷的詩》\\\/舒婷 《海子詩全編》\\\/海子《塵埃落定》\\\/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