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魂錢塘江的讀后感
我國最大最的潮汐是錢塘,潮頭高達8米左右,潮頭推進速度每秒達近10米,其壯觀景象,洶涌澎湃,氣勢雄偉,猶軍萬馬齊頭并進,發(fā)出雷鳴般的響聲,實為天下奇觀.錢塘江在杭州灣流入東海,河口外寬內(nèi)狹,寬處達100千米,狹處只有幾千米.海水剛進海口,水面寬,越往里就越受河流兩岸地形的約束,海水只好涌積起來,并且越積越高,加之錢塘江流出的河水受到阻擋,又促進水位增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墻.當后面的海水不斷涌入時,就形成了后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的壯觀景象.錢塘潮至遲于東漢形成,觀潮風俗出現(xiàn)在東晉,出名于南北朝,唐時十分猛烈,宋代觀潮成規(guī)模.雄偉壯觀的錢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響外,還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guān).錢塘 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象半島似地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床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涌進來時,由于江面迅速縮小,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層層相疊.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guān),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磨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后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唐代孟浩然在他的《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曾經(jīng)這樣描述錢塘潮“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劉禹錫也在他的《浪濤沙》里寫道“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白居易在他的《憶江南》中說:“江南快,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重重游?”同時在他的作品《潮》中寫出了這樣的詩句“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fù)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可見,錢塘潮久負盛名.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是著名的錢塘江天文大潮的最佳觀潮期.
小學生四年級《觀潮》讀后感
小學生四年級觀潮讀后感100字——200字
百家講壇 5篇200字的觀后感。
●第三回 史太郎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 魯達、李忠、史進三人到潘家酒樓喝酒,聽到隔壁閣子有人啼哭,魯達叫酒保帶來金家父女詢問原因。
聽了金家父女對鎮(zhèn)關(guān)西強媒硬娶,虛錢實契強占翠蓮,又將她趕出,還向金家追要典身錢的血淚控訴,激起魯達對鎮(zhèn)關(guān)西大怒,當即贈送兩,為金家父女安排出逃方法。
第二天一早,魯達趕到金家父女住宿的魯家客店,親自保護金家父女逃出虎口。
然后徑自到狀元橋鄭屠肉案前,先借買肉故意刁難鄭屠,激怒他,挑起打斗,繼而三拳打死鄭屠,為民除害。
魯達打死鄭屠后,為避官司,奔出南門出走●第四回 趙員外重參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魯達出逃代州雁門縣,金老女婿趙員外送他去五臺山,做僧避禍。
魯達晚不坐禪,喝酒打人。
打造關(guān)王刀一樣的戒刀和禪杖。
假借過往僧人名義喝酒吃狗肉,在半山拽拳使腳,打坍亭子,打壞金剛,要燒寺院,回寺嘔吐,給禪和子嘴里塞狗腿,搞得大家卷堂而散。
監(jiān)寺、都寺遣眾人來打,魯達趁酒醉大鬧一場,被長老喝住。
這兩回合主要描寫魯智深的疾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見義勇為、豁達明理、 粗獷豪放、慷慨大方、粗中有細,十分聰明的性格特色。
他非常同情關(guān)心被當?shù)貝喊枣?zhèn)關(guān)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傾聽完金氏父女的控訴后,主動向金氏父女贈送銀兩,親自保護他們逃離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離虎口后,他才來到鎮(zhèn)關(guān)西肉鋪前激怒鄭屠,讓其對自己動手,最終為民除害,這些表現(xiàn)了他扶危濟困、濟人濟貧、疾惡如仇的優(yōu)秀品質(zhì)。
與金家父女沒有任何關(guān)系,但當傾聽完金家父女的控訴后,馬上主動提出要給金家父女盤纏讓他們回東京,當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銀子覺得不夠時,便向旁邊的李忠求助銀兩,當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兩銀子時,魯達便認為李忠不仗義,將那二兩銀子丟還他。
為了保證金氏父女能平安的離開,魯達竟在店門口“坐了兩個時辰”拖住店小二追尋金氏父女的舉動,“約摸金公去得遠了,方才起身。
” 在懲治惡霸鎮(zhèn)關(guān)西的時候,不是不問青紅皂白就動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讓鄭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動手,將他引到街上,當眾質(zhì)問鄭屠,讓大家了解“拳打鄭屠”是正義的行動,直到后來不慎失手打死鄭屠,他也是隨機應(yīng)變,遇險不驚:“這廝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
”“一頭罵,一頭大踏步走了”……這些都表現(xiàn)了魯達的勇而有謀、粗中有細的性格特點。
且說后世為花和尚之評價“禪杖打開生死路,戒刀殺盡不平人,山門 醉打金身壞,俺是人間真菩提。
”確實,稱魯智深真菩提不為過,只不過這個“真菩提”看起來兇了那么一點點,但也僅是看起來…… 一個五大三粗的和尚,背后還有紋身,不說見,想一想便端的嚇人。
但恰是人不可貌相的絕佳體現(xiàn)。
在《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里,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他仗義疏財,好抱打不平的良品,當然,這不是我們這次要討論的重點。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中,彰顯了這個人物另一個可愛之處,那就是 不受禮教所束,按說出了家做了和尚,便應(yīng)該守清規(guī)戒律,好生參禪,可是魯達他不,他不參禪不說,甚至連清規(guī)戒律也不守,做了和尚照舊下山討酒吃肉,在魯達看來,大概做和尚和做提轄區(qū)別僅僅是一頭烏發(fā)和幾點結(jié)疤而已罷。
當然,可愛歸可愛,可錯還是犯了,打毀山前涼亭,錘爛菩薩和山門,還硬逼僧眾吃狗肉。
恩,這位花和尚,第二個特點也很明顯了,就是酒風大大的不正。
不過那只是酒醉時候的事,酒醒了后還是知道自己闖了禍的,而且這個錯也記了很久,很久,這就扯到后話了……不在我們題目討論之內(nèi)哦。
最后再引水滸原文稍微點評一下:“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
咦
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 狂哉魯智深,個性十足
《水滸傳》100回版本的71~100每回的內(nèi)容梗概
●第七十回沒羽箭飛石打英雄 宋公明棄糧擒壯士盧員外攻打東昌府,因遇沒羽箭張清,吃了敗仗。
宋江前去助戰(zhàn),被張清用石子打中一十五員大將。
吳用教用糧草車子和船只賺張清出城劫糧,張清去搶水中船上糧食時被水軍頭領(lǐng)擒拿。
吳用又使人打進東昌府內(nèi)。
張清被宋江義氣所動,愿降。
又薦獸醫(yī)皇甫瑞上山。
●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忠義堂上做醮七日,每日三朝,懇求上蒼,拜求報應(yīng)。
石碣天書,替天行道,忠義雙全;一百0八人排座次,對天盟誓。
宋江在菊花會上酒醉賦詞,盼望招安。
武松、李逵大鬧菊花會,反對招安,宋江欲斬李逵,眾人勸阻,監(jiān)之,宋江酒醒,悲念李逵,并說服武松、魯智深,要去招安。
宋東要私去東京觀燈。
●第七十二回柴進簪花入禁苑 李逵元宵鬧東京宋江、柴進扮做閑涼官,同戴宗、李逵、燕青來到李師師家,給錢,與之飲酒,李逵不滿而罵。
宋江欲讓李師師啟奏皇上,李師師不懂;適逢此時皇上來了,宋江等三人商議要就此告一道招安赦書,未商量妥,李逵用交椅打倒楊太尉,用火燒李師師家。
宋江等先自出城,吳用派人接了。
李逵、燕青還在城內(nèi)。
●第七十三回黑旋風喬捉鬼,梁山泊雙獻頭 。
李逵替狄太公捉鬼,殺了狄太公女兒和奸夫王小二。
劉太公說他十八歲的女兒被宋江搶去了,李逵到忠義堂扯了杏黃旗,與宋江以頭相賭。
經(jīng)對證后不是宋江,李逵負荊請罪,去牛頭山殺了強賊,救了劉女,回山。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撲擎天柱 李逵壽張喬坐衙 燕青往太安州和擎天柱任原相撲,使鵓鴿旋,把任原攛下獻臺。
住原徒弟起哄,李逵動怒相打,盧俊義等接燕青回山,不見李逵,派人去尋。
李逵到壽張縣縣衙,裝做縣官判案,放了打人的人,枷了吃打的人。
又去學堂嚇跑教師,嚇哭學生。
被穆弘拖回。
天子聽了御史大夫崔靖的啟奏,差陳宗善太尉去梁山泊招安,以拒遼兵。
●第七十五回 活閻羅倒船偷御酒 黑旋風扯詔罵飲差 陳宗善領(lǐng)著東京蔡京派來的張干辦,高俅派來的李虞候,帶十瓶御酒,來到濟州,太守張叔夜力主辦成招安一事。
梁山泊內(nèi),宋江力主招安,以為此方算得“正果。
”吳用等對招安持懷疑態(tài)度。
阮小七用十瓶村醪水白酒掉掉了御酒送上金沙灘去。
肖讓讀詔。
詔中要宋江領(lǐng)人去東京免罪。
李逵從梁上跳下來,扯碎詔書,揪打陳太尉,被宋江,盧俊義抱住。
宋江打開御酒,盡是村醪白酒,眾人駭然。
宋江、盧俊義送走太尉,吳用主張先打后商量。
皇帝派東廳樞密使童貫為大元帥,前往征剿梁山泊。
●第七十六回吳加亮布四斗五方旗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陳太尉招安梁山失敗,朝廷派大軍征剿,樞密使童貫率八州都監(jiān)、兩名上將領(lǐng)十萬大軍出征。
宋江點起眾好漢在水泊邊迎戰(zhàn)。
吳用布置四斗五方旗,擺下了九宮八卦陣,梁山好漢陣中揚威,官軍膽寒。
頭一陣秦明打死敵將陳翥,童貫大敗。
●第七十七回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兩贏童貫二贏童貫。
宋江不教傷害童貫,讓回去報告,以求招安。
●第七十八回十節(jié)度議取梁山泊宋公明一敗高太尉宋江派戴宗,劉唐去東京打探消息。
高俅向皇上隱瞞宋江希望招安一事,親領(lǐng)十節(jié)度,水陸征剿。
吳用使董平、張清在鳳尾坡攔路打了王文得。
第一次交戰(zhàn),林沖與王煥不分勝負,呼延灼打死節(jié)度使荊忠,項元鎮(zhèn)箭射董平。
水路劉夢龍?zhí)幼?,黨世雄被捉。
這十節(jié)度使,舊日都是綠林叢中出身,后來受了招安。
●第七十九回劉唐放火燒戰(zhàn)船 宋江兩敗高太尉張清捉了韓存保。
宋江禮待黨世雄、韓存保,表白招安之心,二人回去高俅欲斬,眾人勸阻。
再戰(zhàn),高俅敗回濟州。
梁山泊里,宋江招安心切,吳用施用計策,設(shè)下伏兵。
●第八十回張順鑿漏海鰍船 宋江三敗高太尉高俅移改詔書,吳用識破詭計,眾頭領(lǐng)大戰(zhàn)一場而歸。
高俅聽從葉春之計,造海鰍船。
張順等鑿漏海鰍船,高俅落水,宋江對高俅以禮相待,盡述委屈之情,表示招安之意。
酒醉,高俅與燕青相撲,高俅出丑。
蕭讓、樂和承高俅進京見天子,以求招安,高俅留聞煥章于梁山為信。
●第八十一回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計出樂和吳用對高俅不信任,對招安不抱希望。
宋江派戴宗、燕青帶上聞煥章給宿元景太尉的書信,前往東京(開封)。
燕青來李師師家歇宿,天子私行妓館,李師師薦燕青面見天子,燕青備說兩次招安經(jīng)過,天子方知受了童貫與高俅之蒙蔽。
燕青持聞煥章書信見宿元景,宿元景收禮在心。
燕青、戴宗于半夜四更救樂和、蕭讓出高俅花園。
●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買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天子女臨朝,大罵童貫、高俅,夸獎宋江。
宿元景招安來到濟州。
宋江等眾頭領(lǐng)迎接宿元景上山,飲酒作樂相慶。
梁山泊買市十日,宋江要起送各家老小還鄉(xiāng),吳用勸阻,讓招安事成再送不遲。
宋江率領(lǐng)眾多人馬,經(jīng)濟州到東京,紅旗上寫“順天”、“護國”等字樣。
宋江等接受天子檢閱。
皇上于文德殿接見眾義士。
又有人要一百零八人分散歸回本地。
童貫要賺眾將入城剿滅,天子不決。
宿太尉大罵奸臣,啟奏天子。
●第八十三回宋公明奉詔破大遼陳橋驛滴淚斬小卒 宿元景要宋江等去破遼,功成封官,天子大喜,大罵童貫等。
宋東、吳用回山寨,焚化晁蓋靈牌,遣送各老小還鄉(xiāng)。
天子賜宋江諸軍一人酒一瓶,肉一斤。
朝廷官員從中作弊,酒扣半瓶,肉扣半斤。
軍校發(fā)現(xiàn),殺死廂官,宋江滴淚斬殺軍校。
在密云縣與番兵交戰(zhàn),連勝兩陣。
吳用用計,水陸并用,打破檀州。
●第八十四回宋公明兵打薊州城盧俊義大戰(zhàn)玉田縣宋江得檀州后,攻打薊州,先使石秀,時遷于城內(nèi)放火,宋江在外加緊攻城,番將棄城而逃,宋江進駐薊州。
●第八十五回宋公明夜渡益津關(guān)吳學究智取文安縣遼國郎主派歐陽侍郎來薊州招安,吳用有背宋歸遼之心,宋江以忠義為重,不愿背負朝廷,寧愿青史留名,吳用只好同意。
遼國使者歐陽侍郎又來招安,宋江佯為同意,里應(yīng)外合,打開霸州,盧俊義回守薊州。
●第八十六回宋公明大戰(zhàn)獨鹿山盧俊義兵陷青石峪宋江、盧俊義不聽吳用、朱武之言,深入幽州,盧俊義被困青石峪。
宋江領(lǐng)兵打進青石峪,解救了盧俊義,殺了遼統(tǒng)帥賀統(tǒng)軍,得幽州。
●第八十七回宋公明大戰(zhàn)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將宋江聽吳用計,于幽州城外擺成九宮八卦陣,兀顏小將要破八卦陣,被呼延灼活捉。
李金吾欲救之,被秦明打死。
兀顏統(tǒng)軍率瓊、寇二將出戰(zhàn),瓊將軍被花榮射中,被史進打死。
寇將軍被孫立打死。
●第八十八回顏統(tǒng)軍陣列混天象宋公明夢授玄女法兀顏統(tǒng)軍擺太乙混天象陣,宋江兵敗。
二次交鋒,李逵被捉。
吳用施計,用兀顏小將軍對換李逵。
吳用要守等番軍殺來再戰(zhàn),宋江聽呼延灼之言,領(lǐng)兵殺去大敗而回。
御前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王文斌給宋江軍兵送“御賜衣襖”,愿破遼兵混天陣勢,不想被遼將砍死馬下。
九天玄女授以相生相克之理,教以破遼軍的陣法。
●第八十九回宋公明破陣成功 宿太尉頒恩降詔宋江破混天象陣,打死兀顏統(tǒng)軍。
兵至燕京,遼主投降。
遼國丞相褚堅賄賂四大奸臣,啟奏天子,讓宋江罷兵,存遼國以做屏障。
宋江回京。
所取檀州、薊州、霸州、幽州依舊歸還。
第九十回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zhèn)燕青遇故宋江平定遼國,班師路經(jīng)五臺山,拜見魯智深的師父智真長老,長老送給宋江四句偈言,還給魯智深留了四句話,其中有“聽潮而圓,見信而寂”,說日后應(yīng)驗。
離開五臺山后路經(jīng)雙林鎮(zhèn),燕青偶遇故友許貫忠,眾人交談甚歡,許貫忠勸宋江提防朝廷。
宋江回京未受封賞,聞聽江南方臘作亂,自請征討方臘。
●第九十一回張順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潤州城宋江南征方臘,兵進潤州,潤州由樞密使呂師囊坐鎮(zhèn)。
張順奉命打探情報,夜晚伏在金山寺下的江中,得知潤州城外的陳家莊要往潤州送糧。
宋江軍突襲占領(lǐng)了陳家莊,扮成送糧的人騙開了潤州城門,呂師囊敗走,在攻城過程中宋萬等三位好漢陣亡。
●第九十二回盧俊義分兵宣州道宋公明大戰(zhàn)毗陵郡宋江軍分兵兩路,宋江攻打常州和蘇州,盧俊義攻打宣州和湖州。
攻打蘇州戰(zhàn)斗中,關(guān)勝殺死敵將錢振鵬,但是韓滔彭玘卻戰(zhàn)死疆場,李逵出馬為二人報了仇。
常州守將金節(jié)投降,獻了城池。
盧俊義也攻下了宣州,但折了鄭天壽等三將。
宋江得報后,傷心昏倒。
●第九十三回混江龍?zhí)〗Y(jié)義宋公明蘇州大會垓宋江攻打蘇州,呂師囊被徐寧挑死,梁山好漢和方臘弟弟方貌麾下的八驃騎交鋒,不分勝負。
李俊、童威、童猛往太湖探聽情報,和當?shù)厮虾脻h費保等四人結(jié)義為兄弟,得知蘇州和杭州有船只往來。
李俊等裝成送鐵甲的船隊,攻下了蘇州城,武松殺了方貌,宣贊陣亡。
費保和李俊告別,勸他找個逍遙自在。
●第九十四回寧海軍宋江吊孝 涌金門張順歸神宋江進軍杭州,在杭州城下祭奠陣亡將佐,安道全被皇上召回治病。
盧俊義打下了湖州,分兵攻取獨松關(guān)和德清。
杭州由方臘太子方天定把守,雙方幾次交戰(zhàn),宋江軍損失了徐寧和郝思文。
張順潛水往涌金門下打探,想爬入城內(nèi),結(jié)果被人發(fā)覺,亂箭齊發(fā)。
涌金門下,張順捐軀。
●第九十五回張順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寧海軍盧俊義攻取了獨松關(guān)和德清,但董平、張清、雷橫等人也先后戰(zhàn)死,宋江發(fā)誓要為張順等人報仇,強攻杭州城。
結(jié)果索超等三人死在敵帥石寶的手中,劉唐闖城身亡,魯智深與方臘國師鄧元覺打平。
吳用用計騙開了杭州城,方天定出逃,張順魂魄附在兄長張橫的身上,殺了方天定報仇。
●第九十六回盧俊義分兵歙州道宋公明大戰(zhàn)烏龍嶺朝廷傳旨封張順為神,宋江軍分兵,宋江取睦州和烏龍嶺,盧俊義取取歙州和昱嶺關(guān),柴進帶燕青前往方臘處臥底,成了方臘駙馬。
宋江攻打烏龍嶺,水路中伏,阮小二自盡,解珍、解寶攀巖尋找小路,也中埋伏,兩人墜落懸崖,尸首被風化。
宋江悲痛欲絕,親自祭奠。
●第九十七回睦州城箭射鄧元覺烏龍嶺神助宋公明宋江得到百姓指引,從小路來到睦州城下。
鄧元覺回援,被花榮一箭射死。
天師包道乙和鄭彪迎戰(zhàn)宋江。
王英、扈三娘不敵鄭彪妖法,夫妻同亡,宋江也被妖法所困,得到烏龍神指引才脫險。
武松被包道乙飛劍斬去一臂,凌振炮轟包道乙,關(guān)勝刀劈鄭彪,魯智深追敵將失蹤,宋江打下睦州城。
●第九十八回盧俊義大戰(zhàn)昱嶺關(guān)宋公明智取清溪洞宋江回攻烏龍嶺,石寶自殺。
盧俊義進兵歙州,攻破昱嶺關(guān),殺死方垕、龐萬春、王寅、高玉等敵軍重臣,但是史進、石秀等十三條好漢先后喪身。
兩路合軍,圍攻方臘老巢清溪城,數(shù)次鏖戰(zhàn),秦明陣前喪命,李俊等人詐降,引宋江攻入清溪城,結(jié)果阮小五被害,梁山好漢在付出巨大犧牲后終于打下清溪城。
●第九十九回魯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錦還鄉(xiāng)在方臘身邊臥底的柴進陣前倒戈,方臘軍覆滅,魯智深將方臘活捉。
雖然取勝但梁山好漢已經(jīng)死傷大半,宋江班師,路經(jīng)杭州。
六和寺內(nèi),魯智深聽到錢塘江潮信,想起師父贈言大徹大悟,坐化圓寂,武松已成斷臂廢人,在寺中出家,林沖、楊志、張橫、楊雄、時遷等也相繼病亡,李俊、燕青看破朝廷險惡,飄然而去。
回京后,梁山一百單八將只有二十七人領(lǐng)賞受封。
●第一百回宋公明神聚蓼兒洼徽宗帝夢游梁山泊宋江任職楚州,上任而去,眾好漢分離。
阮小七被人陷害丟官,仍回村打漁,柴進、戴宗也辭官不做。
高俅等奸臣賊心不死,一心要害宋江,現(xiàn)在盧俊義酒里下了水銀,盧俊義落水身亡。
宋江也喝下下了毒的御酒,自知將死,怕死后李逵造反,騙李逵喝下毒酒,兩人同死,葬于楚州城外蓼兒洼。
吳用花榮聞訊,在宋江墳前大哭一場,雙雙自縊。
宋徽宗夢見宋江冤死,追封旌表梁山好漢。
●第七十回沒羽箭飛石打英雄 宋公明棄糧擒壯士盧員外攻打東昌府,因遇沒羽箭張清,吃了敗仗。
宋江前去助戰(zhàn),被張清用石子打中一十五員大將。
吳用教用糧草車子和船只賺張清出城劫糧,張清去搶水中船上糧食時被水軍頭領(lǐng)擒拿。
吳用又使人打進東昌府內(nèi)。
張清被宋江義氣所動,愿降。
又薦獸醫(yī)皇甫瑞上山。
●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忠義堂上做醮七日,每日三朝,懇求上蒼,拜求報應(yīng)。
石碣天書,替天行道,忠義雙全;一百0八人排座次,對天盟誓。
宋江在菊花會上酒醉賦詞,盼望招安。
武松、李逵大鬧菊花會,反對招安,宋江欲斬李逵,眾人勸阻,監(jiān)之,宋江酒醒,悲念李逵,并說服武松、魯智深,要去招安。
宋東要私去東京觀燈。
●第七十二回柴進簪花入禁苑 李逵元宵鬧東京宋江、柴進扮做閑涼官,同戴宗、李逵、燕青來到李師師家,給錢,與之飲酒,李逵不滿而罵。
宋江欲讓李師師啟奏皇上,李師師不懂;適逢此時皇上來了,宋江等三人商議要就此告一道招安赦書,未商量妥,李逵用交椅打倒楊太尉,用火燒李師師家。
宋江等先自出城,吳用派人接了。
李逵、燕青還在城內(nèi)。
●第七十三回黑旋風喬捉鬼,梁山泊雙獻頭 。
李逵替狄太公捉鬼,殺了狄太公女兒和奸夫王小二。
劉太公說他十八歲的女兒被宋江搶去了,李逵到忠義堂扯了杏黃旗,與宋江以頭相賭。
經(jīng)對證后不是宋江,李逵負荊請罪,去牛頭山殺了強賊,救了劉女,回山。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撲擎天柱 李逵壽張喬坐衙 燕青往太安州和擎天柱任原相撲,使鵓鴿旋,把任原攛下獻臺。
住原徒弟起哄,李逵動怒相打,盧俊義等接燕青回山,不見李逵,派人去尋。
李逵到壽張縣縣衙,裝做縣官判案,放了打人的人,枷了吃打的人。
又去學堂嚇跑教師,嚇哭學生。
被穆弘拖回。
天子聽了御史大夫崔靖的啟奏,差陳宗善太尉去梁山泊招安,以拒遼兵。
●第七十五回 活閻羅倒船偷御酒 黑旋風扯詔罵飲差 陳宗善領(lǐng)著東京蔡京派來的張干辦,高俅派來的李虞候,帶十瓶御酒,來到濟州,太守張叔夜力主辦成招安一事。
梁山泊內(nèi),宋江力主招安,以為此方算得“正果。
”吳用等對招安持懷疑態(tài)度。
阮小七用十瓶村醪水白酒掉掉了御酒送上金沙灘去。
肖讓讀詔。
詔中要宋江領(lǐng)人去東京免罪。
李逵從梁上跳下來,扯碎詔書,揪打陳太尉,被宋江,盧俊義抱住。
宋江打開御酒,盡是村醪白酒,眾人駭然。
宋江、盧俊義送走太尉,吳用主張先打后商量。
皇帝派東廳樞密使童貫為大元帥,前往征剿梁山泊。
●第七十六回吳加亮布四斗五方旗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陳太尉招安梁山失敗,朝廷派大軍征剿,樞密使童貫率八州都監(jiān)、兩名上將領(lǐng)十萬大軍出征。
宋江點起眾好漢在水泊邊迎戰(zhàn)。
吳用布置四斗五方旗,擺下了九宮八卦陣,梁山好漢陣中揚威,官軍膽寒。
頭一陣秦明打死敵將陳翥,童貫大敗。
●第七十七回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兩贏童貫二贏童貫。
宋江不教傷害童貫,讓回去報告,以求招安。
●第七十八回十節(jié)度議取梁山泊宋公明一敗高太尉宋江派戴宗,劉唐去東京打探消息。
高俅向皇上隱瞞宋江希望招安一事,親領(lǐng)十節(jié)度,水陸征剿。
吳用使董平、張清在鳳尾坡攔路打了王文得。
第一次交戰(zhàn),林沖與王煥不分勝負,呼延灼打死節(jié)度使荊忠,項元鎮(zhèn)箭射董平。
水路劉夢龍?zhí)幼?,黨世雄被捉。
這十節(jié)度使,舊日都是綠林叢中出身,后來受了招安。
●第七十九回劉唐放火燒戰(zhàn)船 宋江兩敗高太尉張清捉了韓存保。
宋江禮待黨世雄、韓存保,表白招安之心,二人回去高俅欲斬,眾人勸阻。
再戰(zhàn),高俅敗回濟州。
梁山泊里,宋江招安心切,吳用施用計策,設(shè)下伏兵。
●第八十回張順鑿漏海鰍船 宋江三敗高太尉高俅移改詔書,吳用識破詭計,眾頭領(lǐng)大戰(zhàn)一場而歸。
高俅聽從葉春之計,造海鰍船。
張順等鑿漏海鰍船,高俅落水,宋江對高俅以禮相待,盡述委屈之情,表示招安之意。
酒醉,高俅與燕青相撲,高俅出丑。
蕭讓、樂和承高俅進京見天子,以求招安,高俅留聞煥章于梁山為信。
●第八十一回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計出樂和吳用對高俅不信任,對招安不抱希望。
宋江派戴宗、燕青帶上聞煥章給宿元景太尉的書信,前往東京(開封)。
燕青來李師師家歇宿,天子私行妓館,李師師薦燕青面見天子,燕青備說兩次招安經(jīng)過,天子方知受了童貫與高俅之蒙蔽。
燕青持聞煥章書信見宿元景,宿元景收禮在心。
燕青、戴宗于半夜四更救樂和、蕭讓出高俅花園。
●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買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天子女臨朝,大罵童貫、高俅,夸獎宋江。
宿元景招安來到濟州。
宋江等眾頭領(lǐng)迎接宿元景上山,飲酒作樂相慶。
梁山泊買市十日,宋江要起送各家老小還鄉(xiāng),吳用勸阻,讓招安事成再送不遲。
宋江率領(lǐng)眾多人馬,經(jīng)濟州到東京,紅旗上寫“順天”、“護國”等字樣。
宋江等接受天子檢閱。
皇上于文德殿接見眾義士。
又有人要一百零八人分散歸回本地。
童貫要賺眾將入城剿滅,天子不決。
宿太尉大罵奸臣,啟奏天子。
●第八十三回宋公明奉詔破大遼陳橋驛滴淚斬小卒 宿元景要宋江等去破遼,功成封官,天子大喜,大罵童貫等。
宋東、吳用回山寨,焚化晁蓋靈牌,遣送各老小還鄉(xiāng)。
天子賜宋江諸軍一人酒一瓶,肉一斤。
朝廷官員從中作弊,酒扣半瓶,肉扣半斤。
軍校發(fā)現(xiàn),殺死廂官,宋江滴淚斬殺軍校。
在密云縣與番兵交戰(zhàn),連勝兩陣。
吳用用計,水陸并用,打破檀州。
●第八十四回宋公明兵打薊州城盧俊義大戰(zhàn)玉田縣宋江得檀州后,攻打薊州,先使石秀,時遷于城內(nèi)放火,宋江在外加緊攻城,番將棄城而逃,宋江進駐薊州。
●第八十五回宋公明夜渡益津關(guān)吳學究智取文安縣遼國郎主派歐陽侍郎來薊州招安,吳用有背宋歸遼之心,宋江以忠義為重,不愿背負朝廷,寧愿青史留名,吳用只好同意。
遼國使者歐陽侍郎又來招安,宋江佯為同意,里應(yīng)外合,打開霸州,盧俊義回守薊州。
●第八十六回宋公明大戰(zhàn)獨鹿山盧俊義兵陷青石峪宋江、盧俊義不聽吳用、朱武之言,深入幽州,盧俊義被困青石峪。
宋江領(lǐng)兵打進青石峪,解救了盧俊義,殺了遼統(tǒng)帥賀統(tǒng)軍,得幽州。
●第八十七回宋公明大戰(zhàn)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將宋江聽吳用計,于幽州城外擺成九宮八卦陣,兀顏小將要破八卦陣,被呼延灼活捉。
李金吾欲救之,被秦明打死。
兀顏統(tǒng)軍率瓊、寇二將出戰(zhàn),瓊將軍被花榮射中,被史進打死。
寇將軍被孫立打死。
●第八十八回顏統(tǒng)軍陣列混天象宋公明夢授玄女法兀顏統(tǒng)軍擺太乙混天象陣,宋江兵敗。
二次交鋒,李逵被捉。
吳用施計,用兀顏小將軍對換李逵。
吳用要守等番軍殺來再戰(zhàn),宋江聽呼延灼之言,領(lǐng)兵殺去大敗而回。
御前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王文斌給宋江軍兵送“御賜衣襖”,愿破遼兵混天陣勢,不想被遼將砍死馬下。
九天玄女授以相生相克之理,教以破遼軍的陣法。
●第八十九回宋公明破陣成功 宿太尉頒恩降詔宋江破混天象陣,打死兀顏統(tǒng)軍。
兵至燕京,遼主投降。
遼國丞相褚堅賄賂四大奸臣,啟奏天子,讓宋江罷兵,存遼國以做屏障。
宋江回京。
所取檀州、薊州、霸州、幽州依舊歸還。
第九十回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zhèn)燕青遇故宋江平定遼國,班師路經(jīng)五臺山,拜見魯智深的師父智真長老,長老送給宋江四句偈言,還給魯智深留了四句話,其中有“聽潮而圓,見信而寂”,說日后應(yīng)驗。
離開五臺山后路經(jīng)雙林鎮(zhèn),燕青偶遇故友許貫忠,眾人交談甚歡,許貫忠勸宋江提防朝廷。
宋江回京未受封賞,聞聽江南方臘作亂,自請征討方臘。
●第九十一回張順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潤州城宋江南征方臘,兵進潤州,潤州由樞密使呂師囊坐鎮(zhèn)。
張順奉命打探情報,夜晚伏在金山寺下的江中,得知潤州城外的陳家莊要往潤州送糧。
宋江軍突襲占領(lǐng)了陳家莊,扮成送糧的人騙開了潤州城門,呂師囊敗走,在攻城過程中宋萬等三位好漢陣亡。
●第九十二回盧俊義分兵宣州道宋公明大戰(zhàn)毗陵郡宋江軍分兵兩路,宋江攻打常州和蘇州,盧俊義攻打宣州和湖州。
攻打蘇州戰(zhàn)斗中,關(guān)勝殺死敵將錢振鵬,但是韓滔彭玘卻戰(zhàn)死疆場,李逵出馬為二人報了仇。
常州守將金節(jié)投降,獻了城池。
盧俊義也攻下了宣州,但折了鄭天壽等三將。
宋江得報后,傷心昏倒。
●第九十三回混江龍?zhí)〗Y(jié)義宋公明蘇州大會垓宋江攻打蘇州,呂師囊被徐寧挑死,梁山好漢和方臘弟弟方貌麾下的八驃騎交鋒,不分勝負。
李俊、童威、童猛往太湖探聽情報,和當?shù)厮虾脻h費保等四人結(jié)義為兄弟,得知蘇州和杭州有船只往來。
李俊等裝成送鐵甲的船隊,攻下了蘇州城,武松殺了方貌,宣贊陣亡。
費保和李俊告別,勸他找個逍遙自在。
●第九十四回寧海軍宋江吊孝 涌金門張順歸神宋江進軍杭州,在杭州城下祭奠陣亡將佐,安道全被皇上召回治病。
盧俊義打下了湖州,分兵攻取獨松關(guān)和德清。
杭州由方臘太子方天定把守,雙方幾次交戰(zhàn),宋江軍損失了徐寧和郝思文。
張順潛水往涌金門下打探,想爬入城內(nèi),結(jié)果被人發(fā)覺,亂箭齊發(fā)。
涌金門下,張順捐軀。
●第九十五回張順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寧海軍盧俊義攻取了獨松關(guān)和德清,但董平、張清、雷橫等人也先后戰(zhàn)死,宋江發(fā)誓要為張順等人報仇,強攻杭州城。
結(jié)果索超等三人死在敵帥石寶的手中,劉唐闖城身亡,魯智深與方臘國師鄧元覺打平。
吳用用計騙開了杭州城,方天定出逃,張順魂魄附在兄長張橫的身上,殺了方天定報仇。
●第九十六回盧俊義分兵歙州道宋公明大戰(zhàn)烏龍嶺朝廷傳旨封張順為神,宋江軍分兵,宋江取睦州和烏龍嶺,盧俊義取取歙州和昱嶺關(guān),柴進帶燕青前往方臘處臥底,成了方臘駙馬。
宋江攻打烏龍嶺,水路中伏,阮小二自盡,解珍、解寶攀巖尋找小路,也中埋伏,兩人墜落懸崖,尸首被風化。
宋江悲痛欲絕,親自祭奠。
●第九十七回睦州城箭射鄧元覺烏龍嶺神助宋公明宋江得到百姓指引,從小路來到睦州城下。
鄧元覺回援,被花榮一箭射死。
天師包道乙和鄭彪迎戰(zhàn)宋江。
王英、扈三娘不敵鄭彪妖法,夫妻同亡,宋江也被妖法所困,得到烏龍神指引才脫險。
武松被包道乙飛劍斬去一臂,凌振炮轟包道乙,關(guān)勝刀劈鄭彪,魯智深追敵將失蹤,宋江打下睦州城。
●第九十八回盧俊義大戰(zhàn)昱嶺關(guān)宋公明智取清溪洞宋江回攻烏龍嶺,石寶自殺。
盧俊義進兵歙州,攻破昱嶺關(guān),殺死方垕、龐萬春、王寅、高玉等敵軍重臣,但是史進、石秀等十三條好漢先后喪身。
兩路合軍,圍攻方臘老巢清溪城,數(shù)次鏖戰(zhàn),秦明陣前喪命,李俊等人詐降,引宋江攻入清溪城,結(jié)果阮小五被害,梁山好漢在付出巨大犧牲后終于打下清溪城。
●第九十九回魯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錦還鄉(xiāng)在方臘身邊臥底的柴進陣前倒戈,方臘軍覆滅,魯智深將方臘活捉。
雖然取勝但梁山好漢已經(jīng)死傷大半,宋江班師,路經(jīng)杭州。
六和寺內(nèi),魯智深聽到錢塘江潮信,想起師父贈言大徹大悟,坐化圓寂,武松已成斷臂廢人,在寺中出家,林沖、楊志、張橫、楊雄、時遷等也相繼病亡,李俊、燕青看破朝廷險惡,飄然而去。
回京后,梁山一百單八將只有二十七人領(lǐng)賞受封。
●第一百回宋公明神聚蓼兒洼徽宗帝夢游梁山泊宋江任職楚州,上任而去,眾好漢分離。
阮小七被人陷害丟官,仍回村打漁,柴進、戴宗也辭官不做。
高俅等奸臣賊心不死,一心要害宋江,現(xiàn)在盧俊義酒里下了水銀,盧俊義落水身亡。
宋江也喝下下了毒的御酒,自知將死,怕死后李逵造反,騙李逵喝下毒酒,兩人同死,葬于楚州城外蓼兒洼。
吳用花榮聞訊,在宋江墳前大哭一場,雙雙自縊。
宋徽宗夢見宋江冤死,追封旌表梁山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