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 錢偉長觀后感
《中華愛國人物故事:奠基中國力學的錢偉長》是一套故事叢書。
它匯集了我國歷史上80位古圣先賢、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領袖、先進模范人物的生動感人史跡,表現了作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是人們對于“生于斯、長于斯、衣食于斯”的祖國的一種神圣感情,是人們對于自己民族的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感召和激勵整個中華民族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
在漫長的歷史上,愛國主義一直激勵著中華兒女為祖國的獨立、統(tǒng)一、進步和繁榮而英勇奮斗。
誰能說一下看完錢偉長事跡的讀后感
拜托了
哈哈,那么巧,我們也要寫,該不回是一個班的吧
看了錢偉長的故事有什么啟發(fā)
從義理到物理,從固體到流體,順逆交替,委屈不曲,無名無利無悔,有情有意有祖國一個人也許很聰明,也許可以擁有許多知識,可如果沒有高尚的品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就不僅不能對社會有益,反而可能危害社會
從偏科生到科學巨擘,是什么原因讓錢偉長棄文從理
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錢偉長7月30日6時許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
錢偉長一生傳奇,年輕求學時棄文從理,只因為“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yè)”;作為“兩彈一星”元勛,他與錢學森、錢三強并稱“三錢”;晚年,他倡導的學分制、三學期制成為教育改革的里程碑…… 因“9·18事變”棄文從理 1912年,錢偉長出生于江蘇無錫一個詩書家庭。
在18歲那年的高考中,他以中文和歷史兩個100分的成績走進了清華大學。
錢偉長屬于“偏科生”,在數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數學、化學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沒學過是0分。
但正是這樣一個在文史上極具天賦、數理上極度“瘸腿”的學生,卻在一夜之間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棄文從理--- 這個決定緣于他進入歷史系的第二天,這一天正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9·18事變”,侵占了東北三省。
從收音機里聽到了這個消息后,錢偉長拍案而起,他說:我不讀歷史系了,我要學造飛機大炮。
“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yè)。
”起初,物理系主任根本不收他,經他軟磨硬泡才勉強同意,但只能試學一段時間。
為了能盡早趕上課程,他早起晚歸,廢寢忘食,極度用功。
畢業(yè)時,他成為了物理系中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
論文曾讓愛因斯坦感嘆 1935年,他考取清華大學研究院和高夢旦獎學金,在導師吳有訓的指導下做光譜分析。
延至1940年8月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在J.L·辛格教授指導下研究板殼理論,1942年獲博士學位。
1942年至1946年,他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和噴射推進研究所,與錢學森、林家翹、郭永懷一起,在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教授的指導下從事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工作。
錢偉長的博士論文《彈性板殼的內稟理論》,發(fā)表于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的60歲祝壽文集內,愛因斯坦看后,感嘆:這位中國青年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問題。
此文奠定了錢偉長在美國科學界的地位。
拒絕中美交戰(zhàn)時為美國效力 1946年,在國外生活得很好的錢偉長回到國內,到清華大學任教。
他曾回憶說:“我是中國人,我要回去。
雖然回國后,第一個月的工資只夠買一個暖水瓶,但我從來沒有后悔過,更從來沒有對國家喪失過信心。
”1947年,錢偉長獲得一個赴美從事研究工作的機會。
當他到美國領事館填寫申請表時,發(fā)現最后一欄寫有“如果中國和美國開戰(zhàn),你會為美國效力嗎?”錢偉長毅然填上了“NO”。
二戰(zhàn)時曾幫倫敦免遭德國導彈襲擊 二戰(zhàn)期間,當倫敦正在遭受德國V1、V2導彈威脅的時候,丘吉爾向美國請求援助。
這件事被轉到了美國加州大學著名科學家馮·卡門教授主持的噴氣推進研究所。
當時,錢偉長正在這個研究所從事火箭、導彈的設計試制工作,錢偉長仔細研究過德國導彈的射程和射點后發(fā)現,德國的火箭多發(fā)自歐洲的西海岸,而落點則在倫敦東區(qū),這說明德軍導彈的最大射程也僅如此了。
據此,錢偉長提出:只要在倫敦市中心地面造成被擊中的假象,以此蒙蔽德軍,使之仍按原射程攻擊,倫敦就可避免遭受導彈傷害。
這一招很靈,幾年后,丘吉爾在回憶錄中談及此事時,曾不勝感激地贊賞道:“美國青年真厲害。
”可他直到最后也不知道,與德軍玩了個雕蟲小技的人并不是美國青年,而是中國青年,即后來成為我國著名科學家的錢偉長。
倡議拆掉“四堵墻” 1983年,錢偉長辭去長達38年的清華教授職務,只身到上海工業(yè)大學擔任校長。
擔任校長期間,錢偉長提出“三制”--- 學分制、選課制和短學期制,這些當時看來十分“前衛(wèi)”的教改措施,如今已成為高等教育的主流方式。
錢偉長倡議拆掉各系科、專業(yè)、部門,以及教育和科研之間的“四堵墻”,抓師資隊伍、科學學制、辦學設施等方面的建設,也抓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素質培養(yǎng)。
他說:“我從美國回來就是為了祖國,我要培養(yǎng)更好的學生!” 錢偉長認為,大學教育必須首先打好基礎,專業(yè)不應分得過細;教師不只是傳授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科學家不是在大學的“搖籃”里培育出來的,而是在長期建設工作的實踐中鍛煉成長的。
1993年,上海工業(yè)大學合并了四所學校,成立了現在的上海大學,錢偉長繼續(xù)擔任校長直至逝世。
成就 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 錢偉長是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
他兼長應用數學、物理學、中文信息學,著述甚豐,特別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有重要成就。
(勵志名言 )國際上,以錢氏命名的力學、應用數學科研成果就有“錢偉長方程”、“錢偉長方法”、“錢偉長一般方程”,“圓柱殼的錢偉長方程”等等。
緬懷 網友沉痛悼念錢偉長 錢偉長逝世的消息讓無數國人哀慟。
網民自發(fā)以發(fā)表博客、論壇留言以及制作哀悼網頁等形式寄托哀思,并表示要繼承錢老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
來自天津的網友“昂雷斐特”寫道:“沉痛悼念我國卓越的科學巨擘錢偉長教授。
您的一生是追求科學的一生,追求民主的一生,追求進步的一生,追求光明的一生。
您的功績將彪炳史冊,永垂千古!” “錢老走好!謝謝您為這個國家所做的一切,我們不會忘記您和您這一代人,沒有你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安寧幸福。
”網友“funs2006”寫道。
網友“李紅A”寫下一首悼錢偉長的詩:自強不息錢偉長,老驥伏櫪恨更長。
愛國愛民赤子心,坎坷一生歷滄桑。
學富五車冠中西,“三錢”國寶鑄棟梁!“力學之父”西游去,求解方程到何方? 中國航天人緬懷錢偉長 一代大師錢偉長溘然長逝,中國航天人紛紛表示哀悼。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副總設計師、上海航天局研究員陳昌亞驚聞錢老逝世的消息非常難過。
“大師的逝世,是我們科學界的巨大損失。
”陳昌亞說,“除了哀悼,我們更應該牢記前輩的教誨,繼承和發(fā)揚錢老做學問、做人的優(yōu)秀品格,追隨大師的志向,繼續(xù)為我國的科研事業(yè)作貢獻。
” 陳昌亞說,作為晚輩,很早就知道了錢偉長先生的事跡,也正是“三錢”錢偉長、錢學森、錢三強等科學家的事跡引導他一步步走上科學道路。
“‘三錢’是中國科學界學習的標桿。
”陳昌亞說,前輩們極具愛國精神,很多人都是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不遠萬里、費盡周折從國外返回,一生為中國的科技發(fā)展奠定基礎、作出貢獻。
穿周總理的鞋子出訪 1972年由周恩來親自點名,參加科學家代表團訪問英國、瑞典、加拿大和美國。
當時很多人不相信錢偉長對祖國的忠誠,代表團團長表示不能保證他出國后不逃走,于是周恩來換了另一名團長,但新團長仍然不同意錢偉長出訪。
直到臨行前一天的會議他都不知道此事。
周恩來叫秘書派車去清華大學找錢偉長,這才知道他還在首都鋼鐵廠勞動。
秘書又趕到首鋼,帶著來不及換下勞動服的錢偉長趕到會議現場。
周恩來見狀,叫來秘書換衣服給他,并把自己的鞋子給他穿,才得以出訪。
科學老爺爺”竟是鐵桿“體育迷” “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是錢偉長的口頭禪。
“我36歲學力學,44歲學俄語,58歲學電池知識。
不要以為年紀大了不能學東西,我學計算機是在64歲以后,我現在也搞計算機了,當然不像年輕人那么好,不過也嚇不倒我。
” 在很多場合,錢偉長總要現身說法,暢談自己對體育一往情深的淵源。
他幼時家境清寒,身體很瘦弱。
18歲那年考入清華大學時,身高只有1.49米。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清華歷史上首位身高不達標的學生”,在就讀的第二學年,竟一鳴驚人地入選清華越野代表隊,兩年后更以13秒4的成績奪得全國大學生對抗賽跨欄季軍。
曾代表國家隊參加遠東運動會,跨欄、越野跑樣樣拿手,還是清華足球隊的球星呢。
不拿工資沒有房子的大學校長 著名傳記文學作家祁淑英憶錢偉長: 得知錢偉長逝世的消息后,記者采訪了著名傳記文學作家祁淑英,祁淑英因寫《中國三錢》而對三位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錢偉長和錢三強有著深入細致的了解。
錢偉長離世后,中國再無“三錢”。
祁淑英2005年在上海大學招待所采訪過錢偉長,當時這位大科學家給他的感覺是和藹可親。
祁淑英說,錢偉長不管是在清華大學還是上海工業(yè)大學,走到哪兒都很認真,特別是當上海大學校長后,不拿學校一分錢薪金,在上海連自己的房子都沒有,常年住在學校條件很一般的招待所,祁淑英采訪錢偉長就是在招待所里。
回憶起2005年對錢偉長的采訪,祁淑英至今印象深刻。
當時錢偉長剛剛從老家蕩口的小學視察回來,錢偉長的家鄉(xiāng)情結很濃,每年都要回故鄉(xiāng),和故鄉(xiāng)的孩子們見面交流。
祁淑英先到上海等著錢偉長,住在上海大學的招待所。
錢偉長回來后,住的也是招待所。
祁淑英告訴記者,那年錢老93歲,住的是招待所的里外套間,房間陳設非常簡潔,讓她難以相信這么大名鼎鼎的科學家生活如此簡樸。
錢老身邊沒有家人服侍,只有一位秘書和兩位保衛(wèi)人員。
見到錢老的時候,感覺他人很精神,就是腿不太好,需要人扶著。
錢老精神矍鑠,說話聲音洪亮,思維清晰。
這位不拿工資,不要宿舍的大學校長吃飯去招待所的食堂,祁淑英親眼看見錢老的飯菜很簡單,只有一葷一素一湯。
祁淑英說,錢偉長一生為公,心里不想著自己,上海大學在他的帶領下一直保持清廉的作風。
祁淑英在給錢偉長秘書的敬聯(lián)中寫道:“錢老的一生是艱難曲折的一生,也是光輝燦爛的一生。
”
《感動中國》觀后感
1.在所有的學習階段,他都表現得十分刻苦,在國外做研究工作時更是廢寢忘食的讀書,他和導師合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發(fā)表了高水平的論文,引起了世界科學界的重視。
一次,他應邀給國內大學生講有關學習問題時說:“世界上沒有天才,人的所有才能都是后天獲得的,學習就要勤奮刻苦”;他誠懇地告訴同學:“大學畢業(yè)后,我也沒停止過學習……我現在每天學習時間還比你們多,我每天晚上八點開始,這是我的學習時間,不到凌晨兩點我是不停止學習的……” 2.1996年錢偉長把在上海市非線性科學會上的發(fā)言發(fā)言《談談非線性科學》交給《自然雜志》發(fā)表,此文成了《自然雜志》1996年復刊后的卷首篇。
其中關于數學工具與工程技術關系的論述給人影響很深。
錢偉長說:“做一番事業(yè),用的工具要恰到好處,目的是解決問題。
就像屠夫殺豬要用好刀,但這把刀剛好就行,不要整天磨刀,欣賞刀,磨得多好啊
那是刀匠的事。
”錢校長還說說:“不要做刀匠。
要做屠夫,去找最合適的刀,去殺最難的問題。
”這段話無論是對工程技術人員,還是對普通人都是有啟發(fā)的。
3.二戰(zhàn)期間,當倫敦正在遭受德國V1、V2導彈威脅的時候,丘吉爾向美國請求援助。
于是,這件事被轉到了美國加州大學著名科學家馮·卡門教授主持的噴氣推進研究所。
當時,錢偉長正在這個研究所從事火箭、導彈的設計試制工作,錢偉長仔細研究過德國導彈的射程和射點后發(fā)現,德國的火箭多發(fā)自歐洲的西海岸,而落點則在英國倫敦的東區(qū),這說明德軍導彈的最大射程也僅如此了。
據此,錢偉長提出:只要在倫敦的市中心地面造成多次被擊中的假象,以此蒙蔽德軍,使之仍按原射程組織攻擊,倫敦城內就可避免遭受導彈的傷害,英國接受了這一建議。
這一招很靈,幾年后,丘吉爾在他的回憶錄中談及此事時,曾不勝感激地贊賞道:美國青年真厲害。
可他直到最后也不知道,與德軍玩了個雕蟲小技的人并不是美國青年,而是中國青年,即后來成為我國著名科學家的錢偉長。
4.錢偉長晚年當了上海大學校長,在學校門口處的巨石上面刻著他手書“自強不息”四個字。
上海大學新校區(qū)里風光旖旎,美不勝收。
各幢教學樓之間都有曲折回廊相連,兩旁的樹木錯落有致。
這些都來自錢校長的創(chuàng)意:讓師生在課間轉移時既免受日曬雨淋之苦,又可以賞心悅目,調節(jié)精神。
連學校的食堂和招待所都冠以文雅的名字:樂乎樓、水秀樓……并有名家題寫的匾額,使校園里處處充盈著濃濃的書卷氣。
當然,作為大學的根本乃大師,而非大樓也。
5.當年他考清華時,有一道歷史題,要寫出二十四史各卷的名稱、卷數、作者和注校者等,考生中僅他一人全對。
他的作文《夢游清華園記》令閱卷的老師擊節(jié)贊賞,然而他為了科學救國,要求改學物理,被吳有訓教授婉拒,因為他理科基礎太差,四門功課一共才考了25分。
但他通過自己的勤奮學習不僅改變了教授的看法,還成為享譽世界的一代力學大師。
1995年7月22日楊振寧來校作報告時,會前錢校長開場白說:“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還教過我數學。
”楊振寧答:“錢偉長當年在清華可是一個有名的田徑運動員哩
”。
令人感嘆的是:錢偉長當時18歲,身體瘦弱矮小,被學校田徑隊婉拒。
但他亦經過自己的刻苦鍛煉,終于成為校越野代表隊的主力隊員。
并以13秒4的成績奪得全國大學生運動會跨欄季軍。
6. 1935年,錢偉長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
當初,他選擇物理專業(yè),不是因為專長,而是出于一個年輕學子的愛國之情。
考清華時,錢偉長的國文和歷史特別出色,每門都是100分,而數學、物理、化學、外語極差,4門課加起來只有25分,其中,外語是0分,物理是5分。
基于這種情況,他順理成章地選擇清華大學中文系。
挑好志愿的第二天,“九·一八”事變爆發(fā)了。
錢偉長認為,只有科學才能救國,于是,他主動要求改學物理,找到理學院的院長葉企蓀教授和物理系主任吳有訓教授,結果,他們都建議錢偉長讀中文系。
為此,錢偉長纏了吳有訓一個星期。
吳有訓每天8時上課,他6時30分就等在他的辦公室。
由于不堪糾纏,吳有訓只得答應了。
不過,他與錢偉長簽訂了一個君子協(xié)定:如果在一年內,錢偉長的數學微積分和物理成績在70分以下,就將他退回中文系。
錢偉長是一個非常用功的人,除了吃飯、睡覺,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到學業(yè)上。
吳有訓有心栽培,經常教他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錢偉長的成績迅速提高。
第一學期結束時,他的物理及格了;學年結束,數學、物理、化學、外語都達到80多分。
清華本科畢業(yè)后,他考取本校物理系研究生。
后來出國留學,1942年,獲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學位。
為什么說錢偉長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為了愛國,他選擇“棄文從理” 為了愛國, 錢偉長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為了愛國,他選擇“棄文從理”;為了愛國,他 選擇“放棄移民” 為了愛國,他而選擇“辦出能興國的教育” 選擇“放棄移民”;為了愛國,他而選擇“辦出能興國的教育”;…… 錢偉長, 歲的壯麗人生,是一首感人的祖國贊美詩,以科學為依據, 錢偉長,他 98 歲的壯麗人生,是一首感人的祖國贊美詩,以科學為依據,以教育為 內容,以力學為導引…… 他傳奇般的人生經歷是最好的教科書; 內容,以力學為導引…… 。
他傳奇般的人生經歷是最好的教科書;他的愛國敬業(yè)無私無 畏的精神,求真務實追求創(chuàng)新的理念,敢作敢為坦坦蕩蕩的人生態(tài)度, 畏的精神,求真務實追求創(chuàng)新的理念,敢作敢為坦坦蕩蕩的人生態(tài)度,是我們永遠的楷 模
錢偉長認為攻讀物理系才能強國,是因為 吳有訓認為學文也同樣可以強國,他的意思是
答案:學習物理知識可以造飛機、大炮以振興中國的軍力 吳有訓認為學文也同樣可以強國,他的意思是:充分發(fā)揮自己在文科方面的特長,同樣為強國做貢獻 著名物理學家吳有訓,最初并不同意讓錢偉長轉學物理,因為他的理科基礎太差,充分發(fā)揮自己在文科方面的特長,同樣為強國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