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讀后感,錢文忠教授的《解讀弟子規(guī)》,450字左右。
急急急急急急……
精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還有錢文忠教授那幽默風趣的講解,將我?guī)нM了一個美妙的世界,讓我深深地陶醉在了這蘊含豐富的國學之中。
《弟子規(guī)》是一本只有一千來字的小冊子,卻包括了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和余力學文等思想,它包涵了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xiàn)實也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它教會我們誠信、自強、修身、孝順等,不僅帶給我們知識,還教會了我做人的哲學。
錢文忠教授結(jié)合《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和歷史上的名人故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講了一篇又一篇,這些故事都讓我感觸很深。
比如黃香溫席的故事: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孩子,在他九歲時,每次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的蚊帳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蟲和蚊子扇開,讓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讓父母睡得暖和.于是黃香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弟子規(guī)》里的“冬則溫,夏則清,晨則醒,昏則定。
” 總有人說,多讀古書可以增長知識,學習古文化,提高涵養(yǎng),還可以從中汲取智慧。
我想,隨著我們的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它們一定會成為一筆精神財富,會使我們受益無窮的。
錢文忠教授的《解讀弟子規(guī)》教會了我很多東西,讓我受益匪淺。
自從讀了《弟子規(guī)》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慮的還有很多很多,演戲很容易,做人卻很難,戲可以演過無數(shù)次,人生的機會卻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戲,難做的是人;戲是虛構(gòu)的,人卻是真實的;戲進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場戲,心靈美好的人,夢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夢幻,絕不是虛幻)人活一口氣,要活得有志氣――為喘氣而活,僅活著而已;活得有志氣,死得也美麗。
昨天是曾經(jīng),是過去,今天是面臨,是現(xiàn)實,不要在昨天里沉媚,應(yīng)該在今天中開創(chuàng)
在學生主修的第四課“信”,我知道了能實踐諾言,便是守信;不能實踐諾言,無論是出自不得已,還是故意食言,都違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處世的基本原則。
母親履行的責任像奏多情的細雨,潤物細無聲;父親實踐的責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凈心田。
同學們,父母永遠的付出,不曾為回報等待,一心守候,只為子女成材。
我們學了“入則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
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就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為先。
《弟子規(guī)》里面的內(nèi)容還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細細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畫,歲月如歌。
或許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許多酸甜苦辣,才會使快樂的滋味更加甜蜜
弟子規(guī) 謹之二 觀后感 作文
不知道你所說的講座是否是錢文忠在百家講壇中解讀《弟子規(guī)》百家講壇中內(nèi)容如下:01_規(guī)矩的作用02_入則孝之一03_入則孝之二04_入則孝之三05_入則孝之四06_出則弟之一07_出則弟之二08_謹之一09_謹之二10_謹之三11_謹之四12_信之一13_信之二14_信之三15_信之四16_信之五17_泛愛眾之一18_泛愛眾之二19_泛愛眾之三20_親仁21_余力學文之一22_余力文學之二
弟子規(guī)出則弟之二,謹之一觀后感
觀后感協(xié)調(diào)關(guān)系,已成為當今世界高度關(guān)注的議題之一。
人們普遍認識到,人類目前所面臨的不和諧問題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復雜和嚴峻,但是人類絕不可能退回到被動適應(yīng)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依靠科學發(fā)展,才能實現(xiàn)的和諧,實現(xiàn)資源的合理可持續(xù)利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有效保護。
要想長久地生存在這美麗的地球請記住的主題: “善待地球——科學發(fā)展,構(gòu)建和諧.”還有一方面對我感處挺深的就是孝順 孝順父母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有一句俗:〔〕,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我們不管做什么事,孝順是最基本的基礎(chǔ)。
人要學會孝順,學會了孝順,便學會了愛自己和愛他人。
孝順的人,他是絕對可以和周邊的人和洽相處的。
而一個不會孝順的人,他必常與人合不來,因為一個連自己的尊長都不知道愛的人,你叫他如何去愛他人
孝順是一個人的本份,父母花了心思養(yǎng)育了我們、教育了我們,才把我們安全的撫養(yǎng)長大,父母的深情,跟高山一樣高,如海水一樣深,這一種恩情,我們是永遠也報答不完的,到底我們該怎樣孝順父母呢
在生活上,物質(zhì)的需求已不成問題,主要是精神上的關(guān)懷,要讓父母滿足,不能因為我們的工作忙或者是個人的原因而忽略了父母,在外打拼的同時,不要忘記家中的父母。
回報父母,:平時問候一下,有時間?;丶铱纯础 〔灰鹊健白佑⒍H不在”時感到后悔莫及,等有些事你懂了,但已沒有去做的意義了。
因此,我們現(xiàn)在能做的,就盡力去做。
做一個孝順的孩子,讓自己無愧于心。
要知道:我們過得幸福,父母才會快樂。
入則孝,出則悌,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父母子女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guān)系。
與之同喜同樂,無私奉獻,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體力行去實踐。
按照日常對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計劃,要毫不遲疑地付諸于行動,把自己對做人的點滴領(lǐng)悟,迅速運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在運用中學習,在實踐中體會,相信一定會有明顯的收獲。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敗是自大;人生最大的無知是欺騙;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錯誤是自棄;人生最大的法寶是精進;人生最大的禮物是寬??;人生最大的罪過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對人民有益的人,團結(jié)攜手建設(shè)我們的美好明天
蔡禮旭弟子規(guī)第四集觀后感100字左右
蔡禮旭弟子規(guī)觀后感 蔡禮旭弟子規(guī)>觀后感(一) 說實在的,很久以前我就度過《弟子規(guī)》,當時只認為它和《三字經(jīng)》一樣,不過是兒童的啟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為然。
讀了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之后,才真正認識到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寶典,淺顯易懂的文字蘊卻含著做人的真理,不僅對于教育少年兒童,對于我們成年人如何經(jīng)營我們的幸福人生,和諧的家庭有著重要的意義。
“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是《弟子規(guī)》的總綱領(lǐng)。
只要我們認真地去學習、去感悟,就會明白許多的道理,為人處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準繩,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
而我們學習這些經(jīng)典,一定要提得起一個最重要的態(tài)度,就是“經(jīng)典”是拿來做的,而不是拿來背的,也不是拿來讀而已。
一定要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當中,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
所以,在讀此書的同時,也開始向蔡老師學習,決心在生活中身體力行《弟子規(guī)》的每一句話。
雖然有些一時還做不到,但可先易后難,先近后遠。
現(xiàn)在在家庭生活方面已初嘗了甘甜的果實。
在讀此書以前,我自認為是個孝順的人,無論對父母還是其他長輩。
哪怕是對一些陌生的老人,我的行為也還說得過去,因為我一直覺得天下的父母都是父母。
我能做到將心比心。
可是讀了本書,我才發(fā)現(xiàn)我做得還遠遠不夠。
孝,德之本也,對我們恩德最大的人莫過于父母了。
可是我們卻常常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而不能?;厝タ纯此麄?,不能慰籍他們老來孤獨的心,總以為多打幾個電話,多給幾個養(yǎng)老的錢就是孝順了,這是何等的愚蠢啊。
這個寒假,悉細照顧父母,和他們促膝談心,領(lǐng)他們到公園、博物館等地游玩,和他們一起觀賞花燈焰火,看民間扮玩。
經(jīng)過這一假期,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老人越來越開朗了,吃得越來越多了,身體也越來越好了,臉上開始有了光澤,皺紋也少了。
想想確實有道理,作為他們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對自己百依百順,心情怎能不舒暢,胃口怎能不好呢
在學校里,我也盡力把《弟子規(guī)》的每一句話落實到工作中去。
首先先要以身作則教導學生。
《論語》里有一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長期以來,老師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遺失了這根本的一條,因此實效性不大。
今天,當我切身感受到身教重于言教的時候,心里的滋味十分復雜。
試想:我們做老師的自己連講臺都收拾不整潔,學生又怎么可能收拾得好抽屜呢
“見人惡,即內(nèi)省,有則改,無加警。
”現(xiàn)在我要“見己惡,即內(nèi)省”了
我要用“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來督促自己舉手投足,起心動念都要合乎《弟子規(guī)》的要求。
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我有時對學生指手劃腳,今后要小心、嚴謹、細致地身體力行。
比如撿垃圾,擦桌子,整抽屜等等。
克服平時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學生做到的,必須自己身體力行,率先垂范,處處走在學生的前面,為學生做好表率。
其次要與同事友好相處。
努力做到“兄道友,弟道恭”。
以前,我常常犯小惡卻不能覺察,時常因為工作忙碌而忽視了別人的感受,話說出口不是很柔和,“怡無色,柔無聲”沒有做到,和同事討論問題,意見不統(tǒng)一,語調(diào)會不知不覺就提高了八度,“言語忍,忿自泯”沒有落實,學習《弟子規(guī)》后才發(fā)覺自己的缺點竟然有這么多。
今后要注意修正。
總之,看了《細講弟子規(guī)》,我感悟甚深,受益匪淺。
通過此次讀書學習,我感到對自已是一場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靈的洗滌。
《細講弟子規(guī)》就是讓我們接受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通過學習來提高我們的思想修養(yǎng)和道德素質(zhì)以及如何做到學以致用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jīng)》第一集三年級學生讀后感
讀了這本書,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經(jīng)》傳達給我們的那種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經(jīng)》對于今天,特別是當前我們開展國學經(jīng)典教學不可替代的意義。
在我們學校經(jīng)典文化讀書活動更是搞得有聲有色。
學校非常注重對學生國學經(jīng)典文化思想的教育,一直堅持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論語》、《老子》和古詩詞等的誦讀活動,課間喇叭里播放著《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新學堂歌》……每當中午、晚上放學的時間朗朗的背誦聲音就會響遍我們的校園。
文化氛圍濃厚了,品位提升了,在校園內(nèi)東南角創(chuàng)設(shè)一條文化長廊,該長廊由三、四十米多長的竹簡組成,上面匯集了“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等內(nèi)容。
每個教室門前的柱子上也有這樣的竹簡,樓梯間掛有古詩詞、成語故事,學生隨時隨地可以感受到經(jīng)典文化的魅力。
經(jīng)典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其潤物是無聲的。
經(jīng)典,讓學生愛讀書了,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學修養(yǎng),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