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觀后感
細心的朋友應該會發(fā)現,以前每期財經郎眼都要寫觀后感的文武雙全,竟然沒有寫2014年1月20號的那一集《民營銀行來了》的觀后感。
原因是這樣的話題,對我這樣的老百姓來說實在太無聊了。
感覺這樣的節(jié)目,完全是欺騙粉絲的感情。
所以看完以后,我沒有寫觀后感,以表達我對爛節(jié)目的鄙視。
1月27號這一集是節(jié)前播出的,剛好春節(jié)放假期間我的筆記本電腦壞了。
回老家以后沒得電腦上網,于是一直耽擱到2014年2月8號下班回來才有時間上網看這一期的財經郎眼。
就在我對2013年底節(jié)目質量越來越差的財經郎眼幾乎要絕望的時刻,2014年1月27號的《財經郎眼之比特幣真相》確讓我眼前一亮。
難得好看的一集《財經郎眼》這一期節(jié)目亮點很多,首先有郎咸平和比特幣網站CEO的激烈爭吵。
大名鼎鼎的郎咸平竟然跟一個吊絲,潑婦罵街的在節(jié)目里吵架,看到這期節(jié)目的觀眾相信已經大呼過癮了。
郎咸平講了什么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這樣全國播出的節(jié)目里有這樣的橋段。
相信在臺灣,這期節(jié)目已經變成綜藝節(jié)目了。
那兩個比特幣網站來的吊絲,也是有備而來啊。
郎咸平顯然也是有準備的,對這兩個人都調查過了。
時寒冰準備的也很充分,不像以前總感覺時寒冰來節(jié)目里講話總是感覺不到位不給力。
虛擬貨幣替代實物貨幣是人類發(fā)展的趨勢大家只要想一想,自己家里有多少現金,這些現金占到家庭總資金的比值有多少。
就可以明白,我們的財產其實已經數字化了。
我們的存款,變成了儲蓄本和銀行卡上的數字。
我們的財富都是以數字的形式存儲在硬盤上,以二進制編碼的形式通過計算機網絡傳遞財富數據。
之所以在管理財富的時候,我們引進了計算機技術,就是因為這大大便利了我們管理個人和管家的財富。
就像貨幣的不斷簡化一樣,虛擬貨幣最終將替代實物貨幣,這是人類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因為從任何角度來講,虛擬貨幣都超過了實物貨幣。
比特幣不是虛擬貨幣的趨勢但是苦逼的是,比特幣確并不是虛擬貨幣的發(fā)展趨勢。
原因就在于,比特幣不是任何政府發(fā)行的。
如果比特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的,他就不會有任何爭論。
但是他是非政府機構瞎搗騰的,就注定他不會有好下場。
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世界各大國的央行,隨時都有可能山寨一個比特幣出來,而不是讓比特幣具有貨幣的功能。
比特幣再好,都不會有一個好結果。
因為發(fā)行貨幣是政府的超級特權,他動了政府的奶酪,這豈是有關部門能忍的
雖然郎咸平講的并沒有太大的錯誤,我跟他的看法一致,但是他的講話確實有點讓人生氣。
因為我感覺他又在拍有關部門的馬屁了,而不是他本身的觀點錯誤了。
除非你送我,否則我不會買比特幣雖然大家都不愿意承認,但是比特幣確實就是一個電腦游戲的產物。
他不能產生任何價值,除非有比你更傻的人愿意買他。
所以,除非你送我,否則我肯定不會買比特幣。
就在前不久,我認識一個從北京大學出來的高材生。
以前是學計算機軟件開發(fā)的,搞android的。
這家伙對比特幣非常感興趣,整天在我耳邊說比特幣多么牛逼。
我那個時候,就對他講的東西不屑一顧,感覺這個人有點二。
事實證明,他投資真的不行,比我還菜。
比特幣也好景不長,很快就陽痿了。
郎咸平說比特幣送給他,他不要,我覺得他說假話了。
在這里我嚴重聲明,誰要送我比特幣我還是要的。
當然,前提是你不要我還禮。
哈哈,最后祝大家新年快樂。
這是農歷2013年春節(jié)過后,文武雙全寫的第一篇日記啊。
看新浪財經新聞的心得
學習財經報道之前,我對財經報道的認識是非常狹隘膚淺的,在看這一類報道的時候,不自覺得就會給自己設置距離感,感覺這類報道既近又很遙遠。
近,它確實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遠,很宏觀,各種數據,各種圖表,形勢分析等,看不懂或者不愿意看。
對于經濟類的專業(yè)知識不懂,不了解,就把自己關在了門外,走馬觀花式的看,無形中對其寫作之難就有了畏懼感。
一個月的學習后,有了比較系統(tǒng)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對其寫作方式、寫作規(guī)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原來,財經報道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專業(yè)知識的限制可以通過不斷學習補足,在財經報道的采寫中即便做不到精通、信手拈來,也可以勝任部分題材。
簡單說,學會老師的財經報道“八股文”,就能搞定各種題材的報道,而這八個方面也不僅僅限用于財經報道,在其他類型的報道中都非常受用。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人是自私的趨利動物,在不違法悖德,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謀求自己的利益。
現代社會是個經濟社會,各種經濟行為,利益驅動,各個群體的參與,簡單的目的下進行著復雜的行動。
正常來講,滿足個人利益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政府應該為個人服務。
財經報道的關注點就在于社會上利益的流向,監(jiān)督報道各種經濟行為或經濟現象在市場經濟中的變化,在相對恒定的價值規(guī)律上下波動產生的影響,對各方經濟體的關聯影響,并對此作出一定分析和評價,以給受眾傳遞信息,思考方向。
我打印了四篇報道兩篇評論,每一篇都有其特點,也有共同點。
《美疲軟GDP數據想挑戰(zhàn)縮減QE預期,你還不夠格》和《地方財政吃緊,房產稅或成地方稅重要來源》是消息報道,前者是外匯方面的,利用圖表表現最新行情,針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暗示談話做的一篇報道,關鍵的就是強調了新聞來源,GDP、失業(yè)率和通脹率等數據來源,運用比較權威專業(yè)的分析人士,引用美聯儲官員的發(fā)言等。
外匯、匯率多關注其變化對各國政策、投資、就業(yè)、經濟現象等各方面的影響,國與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與世界的聯動性越來越強,這是不能不關注分析的。
這一類的東西看似宏觀遙遠,但卻真實的影響世界風云的變幻。
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夠開闊的視野,足夠的敏感度,能夠在官員的長篇大論中準確及時的發(fā)現有價值的信息,多方取證核實,分析報道。
觀看某些報刊雜志的讀后感
最近,最新聞是:“美國全的“央行”——美聯儲,為挽經濟狂瀾于既倒,決定加速運轉印鈔機。
美國東部時間17日14時15分(北京18日凌晨2點15分),美聯儲宣布,有意購買3000億美元長期國債,并再次購買8500億美元房地美和房利美相關證券,維持銀行間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qū)間在0-0.25%不變。
此舉震驚了市場。
美元多了價值要跌,但其他商品價格要漲。
當晚美元應聲暴跌,而美股暴漲、金價暴漲、油價暴漲。
” 未來,經濟和資本市場如何演變
各路英雄競思猜:部分粘貼附后,恐粘一漏萬。
我的讀后感:1. 美元貶值難以避免了,注意有個時間節(jié)點2009年9月還要8500億,這不成了“空中加油”了么,強化了長期穩(wěn)定的貶值趨勢預期。
2. 滯脹,就是百姓的難受:來錢慢,花錢快,進賬少,開支多,日子緊。
不過黨愛民的黑色幽默讓人寬心一些。
我記得最近揚帆的一番宏論更樂觀,政府出錢,組織修水利等。
不怕沒活干,就是說錢路有。
經濟增長點多來是。
3. 美國起了帶頭大哥的作用,別國也會開印刷機,包括做假幣的也會開機。
我瞎想,如果外資涌入或中國的美元損失,需要等量的人民幣沖銷,人民幣也會貶值。
經濟發(fā)展一段或經濟危機一次,鈔票數目就多一多,人們的計數能力增強一次。
4. 資源為王,目標共識了。
多頭思維,方向明確了。
時寒冰說的三個環(huán)節(jié),靠靈活機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和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了。
記于2009.03.23 葉檀:《全球經濟可能從緊縮一步走向滯脹》 葉檀:《美元信用下降 中國如何應對 》從出口導向型結構中突圍,中國貨幣要從殖民地式的盯住他國貨幣體制中突圍,轉而影響大宗商品,影響國際金融秩序。
仲大軍:《中國是怎樣一步步陷入美元泥坑的
》3 月18 日,美國政府決定要向美聯儲發(fā)行3000億美元的國債,6個月之后,還要再發(fā)行8500億的國債。
中國投到美國的1.7萬億美元的巨大金融資產很可能在即將到來的美元大貶值和美國高通貨膨脹中化為泡影。
黨愛民:《分析大量印刷美元的后果》最近宋鴻兵也多次提到金融危機“第二波”。
很顯然,這次美聯儲如此大規(guī)模印鈔,與“第二波”的到來不無關系。
然而,不管“第二波”有多兇險,也不管還有“第三波”、“第四波”,只要印鈔機一開,再大的波也能抵擋得住。
因此,我仍然認為“金融危機最兇險的階段已經過去”。
“最兇險”主要體現在人們對金融危機毫無防備、毫無意識,于是對突然發(fā)生的金融危機束手無策。
現在全世界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金融危機上,因此,后面幾波危機的規(guī)模即使再大一些,但造成的破壞也是有限的。
“全球通貨緊縮是主基調”,雖然不是很嚴重的,但會持續(xù)很長時間。
失業(yè)加劇了廣大勞動階層的貧窮化,因此,全球消費市場會繼續(xù)萎縮,由此引起投資萎縮,進而引起總需求萎縮、物價下降,溫和通貨緊縮是未來的主基調,而貨幣供應量的激增不會改變這個基本格局。
全球化發(fā)展了社會生產力,壓縮了社會購買力,也就是說,全球化提高了美元的實際購買力,使得美元的物質基礎更加牢靠。
只要美國不搞貿易保護,那么,出口導向型國家的生產力始終是維持美元信用的主力軍。
因此,美元不會崩潰。
如果美國搞貿易保護,就必然要在美國本土生產美國需要的消費品。
那么,因為目前美國國內制造業(yè)的空心化,美國一時來不及調整產業(yè)結構、恢復制造業(yè),于是必然會導致美國國內通貨膨脹,這時候再談“崩潰”也為時不晚。
很多學者對中國不斷購買美國國債提出質疑。
“不買國債買什么
”問題根本就不在買國債上,在于賺美元上,在于出口導向上,在于經濟發(fā)展已經脫離了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已經脫離了全民共同富裕的鄭重承諾。
有些學者提出拿外匯儲備買高科技,先不說根本就買不回來高科技,即使買回來了,老百姓沒有消費能力,這些高科技為誰服務
有些人說買石油,或其他原材料,呵呵,買了石油干什么,最后還是要拿去換美元。
因此,既然賺了美元,就沒有什么好買的,就只有等著打水漂了。
現在有些人操心2萬億的前途,這些人真是皇帝不急太監(jiān)急,何必呢
2萬億本身就是給美國繳納的鑄幣稅,繳了稅,就別想著拿回來了。
大量印刷美元的后果是市場失靈。
在今天這樣的情況下,只要把錢印出來,對應的物質產品應有盡有。
因此,各國政府在可能發(fā)生社會動亂的情況下,會極不情愿地把錢用于社會福利,從而達到穩(wěn)定社會秩序的目的。
全民大哭窮也是走出危機的一種辦法。
如何高效的閱讀財經新聞
閱讀財經新聞,是每位金融從業(yè)者的每日事項,習慣使然,深入骨髓,一日不讀,內心無比空虛。
但有關閱讀財經新聞的方法論是少之又少。
首先,使用杠桿讀書法,注意80\\\/20原則,量上不去,吸收就是瞎扯。
試想,你一天都沒看幾篇新聞,談何理解運用。
新聞不需要細嚼慢咽,這和讀教科書完全不同,需要的是速讀而不是精讀。
除了新聞,杠桿讀書法也適用于閱讀商業(yè)書籍,不同于教材和名著,我們閱讀商業(yè)書籍攝取的是作者最新見解以把握商業(yè)趨勢,因此完全不需要字斟句酌。
一本書,80%的關鍵知識也就在20%的篇幅。
有人看一本商業(yè)暢銷書都需要一個月,翻來翻去還只是開頭的前幾章,我只能說,快去升級方法論,脫離閱讀的石器時代吧。
其次,注意合縱連橫。
不同的媒體,報道的角度是不同的,同一時間,看了幾篇報道后,核心內容便躍然紙上。
這和第一條密切相關。
因為只有閱讀速度上去了,才能閱讀更多的新聞。
試想,別人閱讀一篇新聞需要5分鐘,而你只需要2分鐘,那么相同的時間,你能把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都讀了,高下立現。
同時要注重舉一反三,把不同維度的新聞聯系在一起。
不同國家的媒體報道的角度是不一致的。
能夠分辨其中的不同,對個人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提升是極大的提升。
再者,要學會做筆記。
在閱讀新聞的過程中,提煉出有價值的知識點,隨手記錄下來,日積月累,這就是你的知識庫和素材庫。
日??此品爆嵉挠涗?,知識庫和素材庫在慢慢的豐盈,在日后某一天,你一定用的上它。
最后一點, 多應用。
學以致用。
讀新聞一定要和讀教材相結合,拿起曼昆的經濟學也好,撿起米什金的金融學也好,拾起羅斯的公司理財也好,摸起博迪的投資學,或者自虐搬起CFA磚頭厚的教材,你會發(fā)現,教材上那些看似枯燥的知識,在新聞中鮮活的世界,紛紛躍然紙上。
而這會激發(fā)你內心小小的成就感。
有了成就感之后,閱讀新聞的動力也更大,這是一種正向激勵,最終會形成良性循環(huán),帶你進入更廣闊的金融世界。
財經新聞 網絡新聞那個專業(yè)好
哪一個都不錯,你讀哪方面感興趣就選哪一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請給我結果》讀后感
為創(chuàng)建學習業(yè),年初了學習月專題活動。
我利用業(yè)余時間學請給我結果》這本書。
該書主要闡述了關于如何做一個有執(zhí)行力、有結果的人和領導,它顛覆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執(zhí)行力,把執(zhí)行力與完成任務完全區(qū)分開來,把工作的結果置于一個很高的高度,使我腦中豁然開朗,本來在工作中遇到許多混淆不清的問題,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
整本書把較為枯燥的理論概念與許多國外企業(yè)的成功實例相結合,使我影響深刻。
作為一個社會人,每天我們都在完成上級領導交給的各種工作。
每個工作是否完成,完成的程度各有不同、結果各有不同,這都取決于每個人的性格、態(tài)度及各人思路,而不同的結果也直接影響到別人對你的看法,直接改變你的人生。
我作為一個中層管理人員,既要做好自己部門的管理工作,又要為部門經濟指標更好的完成出謀劃策,要做到上傳下達,執(zhí)行力在我看來尤為重要,如果工作在我這里脫節(jié),就會造成一系列的惡性循環(huán),如何做才是有執(zhí)行力呢
從學習中,我認識到要做一個有結果、有執(zhí)行力的人,首先要先做一個負責的人,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工作負責。
在工作中找準自己的位置,鎖定責任,就鎖定了結果。
怎樣是一個負責的人,就要擁有像西點軍校對學員們的標準——準時、守紀、正直、剛毅,這些優(yōu)秀的素質和信守承諾,結果導向,永不言敗的精神。
人生的價值,是一個個結果的累積,只要從現在做起,任何時候都不晚。
也許現在我并不真正擁有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但只要在平時常常向著這個目標努力,就能慢慢接近,成功的超越自己。
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有時我們往往會碰到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甚至不合理的任務,上級正等待著你的結果。
這時,人自然的反應大多是反感、排斥、質疑,被要求提供結果時,就意味著你正在承擔一種責任。
人在本性中,都有逃避責任的傾向。
但只有通過責任的磨練,才能成為成功的執(zhí)行人才,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其次,要將執(zhí)行力付諸行動,而且是立即行動,速度第一,但不是一味的求快,而是專注于工作中的重點,行動時不要給自己太多借口,當結果出來后,要不斷的從中吸取教訓。
完美的結果,永遠是長期努力的結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那些執(zhí)行力優(yōu)秀的人,永遠是把藍圖在第一時間完成的人。
只有行動,才能有成功的可能。
有時想的太多,往往會拖住前進的步伐,失去先機,那時再好的結果,也會因為時機的延誤,而失效。
最后,要學會從失敗中獲得成功。
我們常說失敗乃成功之母,要有成功的結果,我們就要有失敗的準備,學會面對失敗。
只有能看到失敗中的成功因素,并善于利用永不放棄的人,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工作中,我們常常面對這樣或那樣的失誤,有時會礙于面子等問題,隱藏或無視失誤,但那往往對工作無利。
只有勇于總結工作中的經驗與教訓,在以后的工作中取長補短,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的結果。
每個人對成功結果的渴望,貫穿于整個生命的始終,反映在工作職場中,就是給上級結果,給自己結果,做個有執(zhí)行力的人。
看了這本書后,我對優(yōu)秀的執(zhí)行力,好的結果,有了以上的看法,只有在工作中努力不斷自我提高,排除任何困難險阻,才能最終達到成功的高峰。
最后,引用該書作者對執(zhí)行力的精辟概括,作為我工作時的左右銘,并愿我們人人做個有結果的人,擁有毫無遺憾,精彩豐富的人生。
認真第一,聰明第二;結果提前,自我退后; 鎖定目標,專注重復;決心第一,成敗第二; 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結果第一,理由第二。
現在公司推行姜汝祥博士的4R管理理念,讓我們公司的全體主管參加培訓.這是我在上課后讀完請給我結果的感想,拿來給大家分享一個.請大家提出你們的寶貴意見.很高興在2007-7-12下課時我們組員強烈要求顧問獎勵我們一本《請給我結果》這本書,下班后就抱著懷疑的心態(tài)(我不是相信胡顧問所說的那么好)讀完了此作品心中突有一種不安,因為原來在大多數人的腦海里,“結果未必重要”,“只要努力就行”,“結果如何,與我無關”,“我只對事情(任務)負責,不對結果負責”等等,這本書改變了我對問題一貫的看法。
讓我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審視問題的本身,真是受益非淺。
完成任務≠結果,這是這本書非常鮮明的一個觀點,“做不做,態(tài)度問題;做好做壞,能力問題。
”這是我們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去完成任務時的心態(tài)。
我們認為只要我去做了,我就沒有責任了。
自己最少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完成任務的本身只是一個過程,而我們要的是結果。
我們必須要把完成任務和得到結果區(qū)分開來。
不能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的想法。
要知道上級把任務交給你,他不是要看你如何去做的,他要的只是你完成的結果。
如果你得不到結果,你也就沒有任何理由和借口為你的無能來辯解。
只要結果,不要借口。
認準結果,努力前進,就一定能得到它。
心態(tài)創(chuàng)造行動,行動創(chuàng)造結果。
結果心態(tài)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
結果心態(tài)要我們,不要把眼光停留在結果上,不要把心態(tài)局限在公司給你的回報上,這樣不能夠幫你改變現狀。
要把眼光放在創(chuàng)造結果上,要把心態(tài)放在如何為公司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上。
有了這種心態(tài)命運就從此掌握在自己手中。
結果心態(tài)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
因為在面對結果時,我們需要一個“一定要實現”的決心。
為了結果我們要堅持信念,勇敢面對,永不放棄。
我們一定要見到風雨過后的彩虹。
只有行動才能出結果。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結果來自行動。
雖然行動不一定有結果,但不行動一定是沒結果的。
無論你如何思考,無論你思考了什么,也不論你思考的水平有多高,都不能通過思考獲得結果。
結果永遠只能從行動中獲得,不可能是通過思考獲得。
執(zhí)行是最基本、最本質的東西,想要結果,先要行動。
坐著不動,永遠也賺不到錢。
高效執(zhí)行,沒有借口就是我們的執(zhí)行力的一個表現,提高我們的個人執(zhí)行力,要從幾個方面入手: 1、自動自法。
在工作中不能等、要、靠,一定要主動出擊。
2、注重細節(jié)。
想做大事的人很多,而愿意把小事做得完美的人卻很少。
細節(jié)往往決定成敗。
3、為人誠信,敢于負責。
做事首先學會做人。
4、注重分析問題,提高應變能力。
5、對工作投入,全力以赴。
6、有團隊精神。
執(zhí)行就是要結果,一個差的結果也比沒有結果強。
0.1永遠大于0。
不要盲目的追求完美,先要行動,用行動來修正我們的結果。
讓他盡量完美。
不要猶豫,立即行動,速度制勝
行動就會有收獲,行動就會有結果,但快速的行動,更能保證我們得到想要的結果“先開槍,后瞄準”不要當瞄準后,而錯過了射擊的目標。
“態(tài)度決定一切”在工作中我們要有一個認認真真的態(tài)度,不能因為自己有了點學歷、有了點經驗,就對一些平常的事不屑一顧了。
海爾的張瑞敏曾說過“什么是不簡單
能夠把簡單的事干千百遍做對,就是不簡單;什么是不容易
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認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
”世界上的事情只有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才可能換來成功。
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當我們期盼成功到來時,我們要學會面對失敗。
既然失敗是成功之母,要獲得成功,那就先擁抱失敗吧。
成功是我們每個人的目標,但是事實上,沒有永遠的成功,人不可能不失敗,失敗是所有人都無法回避的。
我們要有能夠把失敗轉化為成功的能力。
愛迪生為了尋找燈絲,實驗了數千種材料都失敗了。
但他還是滿懷信心的說:“我知道了,有數千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
”拿出勇氣,善待失敗,為了成功,決不放棄。
當你遇到困難時,當你面對失敗時,要想辦法爬過去,超越過去,即使撞倒它也不要回頭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來嗎
失敗來了,成功還會遠嗎
努力過后,結果就在前方
《有效溝通》讀后感
[《有效溝通》讀后感]《有效溝通》讀后感本月讀書月讓我收獲到了不光是讀了一本書,更重要的是讓我養(yǎng)成了一個讀書的好習慣,《有效溝通》讀后感。
每天十幾頁的閱讀,每天都會得到一點收獲和新的想法,并且充實了自己,也給孩子做了一個好的榜樣。
在我每天看書的時候,孩子也會耳濡目染拿他的書來和我一起閱讀,有時我們還互相交流,這段時光我覺得非??鞓贰?/p>
對于我們來說是快樂并收獲著。
《有效溝通》這本書是英國作家大衛(wèi).厄溫所著,他是英國著名財經記者,著有多本關于財經管理方面的書作,雖然內容是針對英國本地讀者的,比如講一些用詞和語法等,但是有很多內容我們也是可以借鑒和學習的。
通過讀《有效溝通》這本書,讓我更加深刻了解了對于任何公司,任何人,高效溝通是極其重要的。
本書就如何同我們周圍的人,客戶,領導及下屬進行言簡意賅的溝通,并不被誤解這一主題通過四大部分的講述,要點的提醒,做了深入的講解。
本書主要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口頭溝通;第二部分,書面溝通;第三部分,電子溝通;第四部分,商業(yè)統(tǒng)計。
每一部分又分多個章節(jié),詳細系統(tǒng)的講述了溝通的各種技巧和要點。
口頭溝通分為雙向溝通,身體語言,演說技巧,通話方法。
詳細的方法就不多說了,讀到此處,想到我們的工作主要就是與客戶進行面對面的或電話的雙向的溝通,所以我們就更要注意溝通過程中的要點和細節(jié),我總結了以下幾點,1、注意提問的技巧。
在和客戶溝通過程中,多總結,多思考,找出客戶比較容易接受和回答的問題。
這樣才能更多了解客戶信息,為我們下面的溝通打好基礎。
2、積極傾聽。
除了提問我們還需要積極傾聽,傾聽不應是消極被動的,我們必須表明我們在接受和理解客戶所說的內容。
3、在談話過程中保持用語一致。
這樣才能與客戶更好溝通。
4、如有必要,做好書面記錄,備忘錄。
身體語言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增強你所傳遞的信息。
我們通過五種感官可以獲得信息,其中75%來自視覺。
研究表明,面對面溝通中有60%---80%屬于身體語言
在剩下來自聽覺的信息中,僅7%是來自語言的,其他則是通過語調傳遞的
所以,在我們在與客戶面對面的溝通中要更加注意我們自己的身體語言包括姿勢,目光接觸,微笑及動作等,把正確的信息傳達給客戶,并留意客戶的身體語言,從中觀察提取我們需要的信息,以便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
把身體語言作為強化信息的傳遞,我們要自覺的注意身體語言的應用,而不要作為無意識的信號。
下面講到了演說的技巧,雖然對于我們現階段的工作用處稍小,但文中講到了演講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目標,準備,內容,結構態(tài)度和聲音等,對我的收益還是很大的,讀后感《《有效溝通》讀后感》。
特別是演講準備,要有詳細的計劃,把工作分解,把時間劃分為更小的單位,分配給各個工作,然后逐個處理。
給了我做計劃的更具體的方法,也是幫助我提高效率和效果的一種方法。
我也要把這種方法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
第四章通話方法。
探討如何充分利用電話,提高信息的有效性。
我們的新業(yè)務的增長,老客戶的維護,服務的跟蹤都是通過電話來完成的,所以電話溝通非常重要。
我也總結了幾點,1、準備。
無論接打電話,通話的前30秒很關鍵,必須事先計劃好要說什么,把內容完整寫出來會有很大的幫助。
2、接電話一定要按公司的接電話的流程走并熟練達到自然。
3、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注意傾聽。
4、每通電話結束要總結歸納,不斷改進。
5、重要電話不要推后。
在第二部分書面溝通中主要講了用詞和文本語法,商務信件的格式,制作傳單和小冊子,撰寫報告和新聞稿。
我們公司一直以來也在不予余力的做宣傳,發(fā)宣傳卡片,從本書中和在實際宣傳中,我給公司領導提一些小建議,咱們的宣傳卡片(對外宣傳用的卡片)內容應更全面一些,一張卡片就能涵蓋我們的業(yè)務范圍,盡量圖文并茂,這樣就能更加直觀一些,更吸引人,也節(jié)約我們的成本。
派發(fā)卡片和宣傳冊也是要有技巧的,不能亂無目的發(fā),要有目標,這樣效果會更好,也節(jié)約成本。
第三部分是講電子語言。
對我們每個人和公司來說,電子設備,網絡以及應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會接觸到,比如宣傳,公司內部管理,文件的傳送,視頻會議,電子郵件等等,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學習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為電子化社會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四部分對商業(yè)統(tǒng)計做了大概的講述。
這部分的內容讓我更加重視了我們平時在工作中做的最小最不起眼的工作,我們業(yè)務統(tǒng)計中最基本,最原始,最直接的數據都直接來自這些基本工作,這些基本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們直接關系到公司領導者作出的決策。
所以每項工作都是重要的,不要因為小而敷衍了事,把自己每項工作做好,也是為公司做了很重要的貢獻。
一定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
不是所有的知識都來源于閱讀,但閱讀能帶給我們很多的收獲,包括思想上的和心靈上的。
閱讀能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能帶給我們思想上的愉悅,能帶給我們廣博的知識…閱讀,我一定要堅持下去,我相信,它將帶給我的一定不僅僅只是閱讀
高虹2011-3-26 〔《有效溝通》讀后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