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ㄗx后感
我的老家在漢中勉縣,那里都還是鄉(xiāng)村,我奶奶家就在那兒。
以前,我常常纏著爸爸媽媽去看奶奶,其實,我只是為了在奶奶家屋后的那片土地撒野罷了。
五年級時,無意間讀到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幼小的心靈便把奶奶屋后的那片土地親切地稱為“百草園”。
每年的春天,“百草園”里便是一副茂騰騰的景象——各行各色的牽?;?,鮮艷奪目的杜鵑花,亭亭玉立的玉蘭花,還有幾多芍藥以及一些我不知名的小雜花,在春光的沐浴下,一朵朵爭先恐后地怒放著。
好一副“百花爭艷圖”
如此,便會有幾只飛舞的彩蝶前來欣賞。
這是,我便會慢慢靠近它們中的一只,悄悄伸出雙手,待靠近后,猛地一罩,它便會在我手中了。
它拼命掙扎,當撲打的翅膀把我的手心弄得奇癢難忍時,我便把手松開,放走它。
這是,我又會去逮另一只。
“百草園”的夏天,秋天,冬天在我的記憶中是枯燥乏味的的。
夏天我還能在樹林間尋找蟬蛻,在水溝里“撲騰,撲騰”搗鼓一會兒水,秋天與冬天就只是荒蕪了。
只在個別冬天,會下一層薄薄的雪,即便如此,我也很興奮了。
東抓一把雪,西捋一把雪,待收集多了,便一股腦地倒進奶奶家燒飯的鍋里,不等奶奶罵我,我又一蹦一跳積雪去了。
正如文章所說,我也該告別“百草園”去我的“三味書屋”了,但我依稀看見,昔日的“百草園”里印下了我如癡如醉的身影。
我愛那片土地,我愛“百草園”。
求石榴燈的秘密讀后感(不低于400字)
今天,我們來聊聊螢火蟲。
一般的人都知道螢火蟲。
這個小蟲子,即使沒有親眼見過,至少也聽說過它的名字。
兒時的我,沒有見過螢火蟲,卻在故事書里聽過。
那時,我天天腦子里展現(xiàn)的是這樣一副情景:晚上,螢火蟲穿著漂亮的“晚禮服”,打著小燈籠,再在腰上系一條會發(fā)光的彩帶,在夜空里得意地暢游。
哇,它好美呀!可看完《昆蟲記》,我卻對它有了另外一種認識。
別看螢火蟲看起來很弱小,可它卻是食肉動物,是捕捉野味的小獵手,而且它捕捉獵物的手段十分的惡毒。
它的獵物主要是是比它大好幾倍的蝸牛。
它是怎樣吃掉比它大好幾倍的蝸牛呢?夏天,雨后天晴,空氣十分涼爽。
男女老少三三兩兩外出散步。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在草地上,螢火蟲正趴在蝸牛殼上,給它的獵物注射麻-醉-藥。
過了一會兒,等到蝸牛失去知覺不會動彈,肌肉全部垂下來時,螢火蟲就把像針一樣的吸管刺進蝸牛的肉里,蝸牛的肉立刻被一種液體化解成了“肉粥”。
這時,一群“不速之客”便一擁而上,大口喝起“肉粥”來。
不一會兒,蝸牛就變成了一個空殼。
而這些“不速之客”喝完“肉粥”以后,便大搖大擺地離去了。
臨走時,還不忘用像刷子一樣的器官,伸進蝸牛殼里,把殘渣也刷出來,再貪婪地送進嘴里。
怎么樣,經(jīng)過我的介紹,你對螢火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吧!
關(guān)于牽?;ㄗ魑?00字
我家院子里有一大叢花,它們的顏色都呈紫紅色;形狀像喇叭,怪不得它還有個別名:“喇叭花”。
如果再近些看,還會看見中間部分的一大不小的、白色的五角星,五角星中間有個洞,洞“通莖上,花就是在那兒“扎了根”。
第二天,我想:牽?;ā芭实恰钡乃俣热绾?/p>
于是,我在花叢旁不過10厘米的地方插了一根木棒,插好以后,我就盼著明天到來。
第三天,我想:牽牛花有沒有“爬”上啊
我就到了院子里,看到牽?;ㄒ呀?jīng)“爬”上了木棒。
再看纖細而堅韌的莖蔓千方百計的向四處蔓延,似巧姑娘在飛針走線制作美麗的刺繡。
第四天,我放學回到家就馬上跑到院子里看牽?;?,沒想到牽?;ㄒ呀?jīng)謝了。
我就在納悶了,怎么回事
我就去問媽媽:“嗎,牽牛花怎么謝了啊
”“是嗎
哦,對了,牽牛花是……你去‘問’電腦。
”媽媽似點神秘。
我去查了電腦,原來牽?;ㄊ乔宄块_的。
夕陽西下,我望經(jīng)謝了的牽?;?,可腦海里閃現(xiàn)著的還是那一叢鮮艷的花,他們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獲一等獎《小巴掌童話》的讀后感500字
《小巴掌童是張秋生爺作品.在這本迷你童話書里,有許多神奇的故事.怪的雨傘》告訴我母愛的偉大;《再見,蜻蜓老師》教會我要學會耐心;《月亮,掉進了古井》讓我懂得要關(guān)心老人.在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變成小蟲子,也要在一起》.它講述了一只田鼠和一只鼴鼠鬧翻以后發(fā)生的事情.原本他倆是好朋友,又是近鄰,卻為了一點小事,誰也不理誰.但是,沒過多久,他們開始想對方,但又因為賭氣,不肯讓步.通過借計算器、借卷尺兩件小事,他們又重新成為了好朋友.這個故事告訴我,再好的朋友也會吵架,好朋友之間不怕吵架,怕的是誰都不肯先認錯,要知道認錯是一種勇敢地行為!大家也來讀一讀這本書吧!它在我的心里開出了一朵美麗的花. 篇一:小巴掌童話讀后感 在這個寒假中,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我最喜歡由張秋生叔叔寫的一本書,叫做《小巴掌童話百篇》。
這本書分三個篇章,分別是怕癢癢的小魚兒、粗暴狼和溫和袋鼠和披著被單的國王,每個篇章中都有將近二十到三十個左右的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歡披著被單的國王這個篇章中的奇古拉國王的故事,下面,我就來說說原因吧! 這個故事分為很多段,講述了奇古拉國王的許多故事,可關(guān)鍵是這些故事代表著國王不同的“面容”,有的是代表偉大,有的代表友善,還有的代表膽小,而且這些故事也代表著國王的生活中,也與普通百姓一樣有著酸甜苦辣,并不是說一直很幸福,也告訴了我許多道理,我也不由地認為張秋生叔叔正得非常厲,請保留此標記害,可以用自己的奇思妙想編成故事,并教會我們這些小讀者許多道理。
其實,我認為這三個篇章代表了三個道理,怕癢癢的小魚兒告訴我們無論是陌生人還是朋友,都要對他們寬容;粗暴狼和溫和袋鼠告訴我們要平等對待任何人并善于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披著被單的國王告訴我們,人與事都有不同的面容,并不是只有一面,或許一些自己的仇人在不同的時候會得到你的好感。
所以我覺得這本書中的每個小故事雖然最多也只有三到四張張薄薄的紙,可我認為,他們個個都代表了豐富的知識和深奧的道理,有些道理老師或許教不會你,可或許這本書就可以教會你。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張秋生叔叔寫的《小巴掌童話百篇》。
篇二:小巴掌童話讀后感 在一個神奇的小巴掌里,有數(shù)不清的童話住在那兒。
它們有些令人快樂,有些令人難過。
聽著奶奶講故事,心里美滋滋的;傾聽雨的樂曲,真是好清脆;看著玩具店里一個個新出版的狼玩具,白尾巴小狼好快活;小青蛙助人為樂,把溫暖送給大家;國王挨屁股,百姓卻哈哈大笑……一個個精彩的故事讓人回味無窮。
小巴掌像個百寶箱,作者超強的想像力把百寶箱塞得滿滿的,真是讓我目不暇接。
合上這本書,小巴掌里各種各樣的童話使我品嘗到了不同的“味道”,真是喜怒哀樂一應(yīng)俱全。
現(xiàn)在想想還一會兒開懷大笑,一會兒悲痛欲絕。
一個小巴掌拍響了我的內(nèi)心世界,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欣賞它、關(guān)注它,一起享受精神大餐。
篇三:小巴掌童話讀后感 寒假里,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書叫《小巴掌童話》,這本書的包裝很精美,而且每個童話故事都配有漂亮的彩色圖片,捧在手上讓我愛不釋手。
面有許多有趣的童話,如詩、如歌、如畫,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讀了一個又一個,舍不得放下,真希望一口氣把所有的童話故事都讀完。
童話《獵人老狼的兩只靴子》,讓我懂得了要愛護花草和動物,保護環(huán)境,要善惡分明;《淘氣的小海魚》,讓我感到自己像一條快樂的小魚;《巢》這個童話讓我知道了無論貧富,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家...... 小巴掌拍起來,每一聲都在我內(nèi)心世界中回響和歌唱。
我喜歡《小巴掌童話》,它給我?guī)砹丝鞓?、智慧和信心?/p>
篇四:小巴掌童話讀后感 暑假里,我如饑似渴地閱讀著《小巴掌童話》,這本書的作者是張秋生,他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靜海人。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任《少年報》社總編輯。
《小巴掌童話》里都是很有趣的故事,比如:《哭鼻子的小狼》讓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應(yīng)該友好共處、互相幫助。
《尋找糊涂蛋》則告訴我們做事不能粗心大意。
《小精靈念錯了咒語》讓我知道了友誼才是最珍貴的…… 其中我最喜歡看《吊在月亮下的貪心鬼》,這篇故事主要講從前有個貪心鬼想把月亮網(wǎng)住,到市場上去賣,于是便織了一張大網(wǎng)把月亮網(wǎng)住,但月亮卻把他帶上了天空,一直等到天快亮的時候,貪心鬼才找到機會跳下去,灰溜溜的逃走。
讀了這篇故事,我明白了人不能貪心,貪心會讓人做出糊涂的事,最終將自釀苦果﹑一事無成。
我以后一定要做不貪吃﹑不貪睡﹑不貪玩的好孩子。
《小巴掌童話》真是一本好書,一個個精彩的故事讓我即學到了知識,又懂得道理,我愛《小巴掌童話》篇五:小巴掌童話讀后感 小巴掌童話是一本很有趣的童話書,里面有許多好玩的故事和詩歌,文筆很優(yōu)美。
我很喜歡看奇古拉國王的故事,因為他可以教我道理,比如有魔力的牙刷和國王的屁,都是因為國王有不好的壞習慣而受到批評;嘴上貼橡皮膏的魚告訴我做事要有耐心;國王的破氈幅告訴我不要撒謊,要不,許多小孩子會報復你……我也喜歡看勇敢兔的故事,因為勇敢兔用自己的一雙手,開了一家店,還把對店面虎視眈眈的狼趕走了。
這本書里面有我最喜歡的一個東西——小枕頭,因為張秋生爺爺把它寫得那樣美,我在讀這里的時候,我想,這是什么呢
到下面一看,原來是我們的枕頭,我第一次覺得枕頭這么美。
小巴掌童話是一本奇妙的書。
篇六:小巴掌童話讀后感 張秋生爺爺真是一個在童話世界里的人。
從來沒有一個詩人像他這么寫“美景”的:它們兩個人的笑臉和綠綠的蘆葉、雪白的蘆花,在河里組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他把《變成小蟲子也要在一起》寫得更是一種溢滿情深、充滿童趣的感情,誰能像他這么寫波紋:我是波紋,別看我小,我能晃動樹蔭,我能晃動云影,我還能晃動山的倒影……。
求一篇秋天的文章400字左右,順便再求這篇秋天文章的讀后感
不好意思,這個讀后感。
。
。
我沒想出來,只能發(fā)表文章了,有幾篇呢。
讀后感你看完這幾篇文章,再想想吧。
讀后感需要自己讀完文章,才有自己最深刻最獨特的感受,所以讀后感就留給你自己了,自己要勤奮點。
(1)絢麗四季 秋景最美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 是大自然賜予人間最美麗的景色。
春日花兒香,夏日陽兒亮,秋日葉兒光,冬日雪兒霜;春天繁盛,夏天蔥籠,秋天斑斕,冬天純凈;春的蓬勃,夏的喧鬧,秋的高遠,冬的寧靜;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描繪四季的美文名句,就象變化著的四季,各有美感,魅力無窮。
前人之述備矣。
我心以為,絢麗四季,秋景最美。
萬物靜觀皆自得。
所謂詩情畫意,無非是春夏秋冬,自然美景。
只有懂得欣賞的人,才能感悟到它的美妙之處。
秋景是最富有詩情畫意的。
蔥蘢的樹木,繽飛的花朵,茂密的草叢。
繁茂的植物,絢麗的美景,乃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美好世界。
實在是令人陶醉其中,讓人流連忘返。
林間的小鳥,花叢的蝶蜂,草上的蜻蜓,代表著生命的歡歌。
林中聽蟬鳴,池畔賞荷色,湖上泛輕舟,是最美好的享受。
迎面吹來一陣涼爽的秋風,那感覺是多么的愜意,多么的神奇。
秋夜繁星點點,明月高照,燦爛星空,微風佛過,帶給人多少思緒,多少幻想,不由得叫人觸景生情,讓人感慨萬千。
吸引著眾多丹青妙手繪出多少美麗的畫卷,更多文人騷客寫出多少動人的詩篇。
真可謂美景如詩如畫,令人如癡如醉。
秋景是美麗迷人的,是五彩斑斕的。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帶給人豐收的喜悅。
萬物成熟,累累碩果,喜上眉梢,樂在心頭。
橘紅滾圓的柿子,掛在樹上;金黃碩大的梨果,結(jié)滿枝頭。
雪白的棉花像云海,黃色的玉米堆滿院,鮮紅的辣椒掛窗前,青脆的紅棗綴滿樹。
陽煦的陽光,涼爽的清風,滿山層林盡染,大地一派秋景。
如此美麗的秋天能不美麗嗎
秋景的美妙之處,不僅可以用眼欣賞,用耳聆聽;還可以用嘴咀嚼,用心感受。
要不然人們都說“春花秋實”呢
秋景的美是一種凄涼的美。
秋天是秋風蕭瑟,千樹落葉,萬花凋謝的季節(jié)。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秋”字加上“心”,就成了“愁”。
所以秋天總是讓人懷舊,總是充滿愁悵。
唐代大文豪劉禹錫有詩曰:“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古典名著《紅樓夢》里也有“己覺秋窗愁不盡,那堪秋雨助凄涼”。
果實經(jīng)歷了風雨,彰顯出本色,完成了使命,帶給人喜悅,卻奉獻了自己。
樹葉黃了,楓葉紅了,煞是好看,但秋風微吹,落葉成堆,化作肥料,滋潤樹根;花兒也在最后的瞬間綻放著燦爛,釋放著美麗。
等待它的也是一同枯萎,一起凋謝。
對于花兒來說,只要能綻放,那怕是短暫的一瞬,也便不負此生了。
其實,人的一生不也如此嗎
世界本不是完美的。
不管是春之花,夏之果,秋之實,冬之草。
它們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憾。
但他們都努力過,奮斗過,堅持過,燦爛過。
雖有凄涼,但卻美麗。
我一直很喜歡泰戈爾的那句詩,“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我更欣賞這樣一段話,“即便是黃昏的最后一縷殘陽也要發(fā)出奇燦無比的光芒,那是不甘心隕落與沉淪的最后一次拚搏,也是對至高生命積極熱愛的一種追求,它毫不在意自已終究要被青山遮檔,也許這就是大自然要告訴給人們的生命真諦”。
絢麗四季,秋景最美。
它不僅帶給人們美麗的享受,而更多的是帶給人們美妙的感受。
朋友,你說對嗎
(2)故都的秋 郁達夫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tài),在領(lǐng)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象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
最好,還要在牽?;ǖ?,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
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沈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
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象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樣。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
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曲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diào),微嘆著互答著的說: “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 “可不是么
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象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
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
象橄欖又象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頌贊秋的文字特別的多。
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
我雖則外國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賬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 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guān)于秋的歌頌與悲啼。
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guān)于秋的部分。
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沈,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guān)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qū)別呢
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guān)系特別深了。
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比起北國的秋來,正象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