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葉作品集
我也很喜歡她,不過我就看過不幾篇,其中破碎的美麗最好你可以看一下你就知道了
列夫·托爾斯泰閱讀及答案
1我喜歡斷樹殘根,枯枝萎葉,也喜歡古寺銹鐘,破門頹墻,喜歡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階傾斜玉欄折裂,喜歡云冷星隕月缺根竭莖衰柳敗花殘,喜歡一個沉默的老人穿著褪色的衣裳走街串巷撿拾破爛,喜歡一個小女孩瘦弱的雙肩背著花布塊拼成的舊書包去上學(xué)。
——喬葉《破碎的美麗》2江南是煙柳繁華之地,溫柔富貴之鄉(xiāng)。
江南出芳草鮮花、才子佳人,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但江南又是英雄輩出的地方,古往今來,這里孕育出諸多驍勇的斗士。
那用于刺殺的銳利兵器——劍,發(fā)展的鼎盛時期正是在地處江南的吳越之地,許多彪炳史冊的著名戰(zhàn)役也是在江南發(fā)生的。
——王本道《水性江南》3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常夢見我在溜冰場上大顯神通,像陀螺般的旋轉(zhuǎn),像流星般的飛馳,像燕子掠水般的滑翔。
我也夢見過在海浪里嬉戲,躍上浪尖,縱入浪谷。
其實我既不會滑冰也不會游泳。
我甚至連海也沒有見過,而且那個時候我連冰鞋也買不起一雙。
4當我剛剛能夠歪歪咧咧地提著一個籃子跑路的時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揀麥穗了。
那籃子顯得太大,總是磕碰著我的腿和地面,鬧得我老是跌交。
我也很少有揀滿一個籃子的時候,我看不見田里的麥穗,卻總是看見螞蚱和蝴蝶,而當我追趕它們的時候,揀到的麥穗,還會從籃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張潔《撿麥穗》5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人生最幸采蓮人。
乘一葉扁舟,載一船清香,攜一帆柔風(fēng),低眉抬眼之間,望不盡白云碧水、綠葉紅蓮。
此花端合在瑤池,人間能得幾回現(xiàn)
惟有江南,惟有水光瀲滟的江南、煙雨空蒙的江南,才能滋養(yǎng)出這般絕世的紅顏。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留殘荷聽秋聲.——劉學(xué)剛《蓮在江南》1那樣嬌,那樣敏感,卻又那樣渾沌無涯。
一聲雷,可以無端地惹哭滿天的云,一陣杜鵑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鵑花,一陣風(fēng)起,每一棵柳都會吟出一則則白茫茫、虛飄飄說也說不清、聽也聽不清的飛絮,每一絲飛絮都是一株柳的分號。
反正,春天就是這樣不講理,不邏輯,而仍可以好得讓人心平氣和的。
——張曉風(fēng)《春之懷古》2我無可避免的想到戰(zhàn)爭,想到人類最不可抵御的一種悲劇。
我們這一代人像菌類植物一般,生活在戰(zhàn)爭的陰影里,我們的童年便在擁塞的火車上和顛簸的海船里度過。
而你,我能給你怎樣的一個時代
我們既不能回到詩一般的十九世紀,也不能隱向神話般的阿爾卑斯山,我們注定生活在這苦難的年代、以及苦難的中國。
——張曉風(fēng)《初雪》3說到楓樹,中年的讀者當會憶起大陸的紅葉,唐詩的讀者當會吟起“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的名句。
美國中西部的楓樹,卻是黃葉。
風(fēng)起時,滿城楓落,落無邊無際的楓葉,下一季的黃雨。
人行秋色之中,腳下踩的,發(fā)上戴的,肩上似有意無意飄墜的,莫非明艷的金黃與黃金。
秋色之來,充塞乎天地之間。
中秋節(jié)后,萬圣節(jié)前,秋色一層濃似一層。
到萬圣節(jié)秋已可憐,不久女巫的掃帚,將掃盡遍地的落楓,圣誕老人的白髯,遂遮暗一九六年的冬陽了。
——余光中《左手的掌紋》 4金字塔禁止人攀援,但底下的八九級,去爬也沒有人阻止。
我爬上幾級,貼身抬頭,長久地仰望著它。
它經(jīng)過幾千年做舊,已經(jīng)失去任何細部的整齊,一切直角變成了圓鈍,一切直線變成了顫筆,因此很像一種天造地設(shè)的自然生成物,但在總體上,細部的嶙峋仍然綜合成直筆。
——余秋雨《出走十五年》5造心需要時間。
少則一分一秒,多則一世一生。
片刻而成的大智大勇之心,未必就不玲瓏。
久拖不絕的謹小慎微之心,未必就很精致。
有的人,小小年 紀,就竣工一顆完整堅實之心。
有的人,須發(fā)皆白,還在心的地基挖土打樁。
有的人,半途而廢不了了之,把半成品的心扔在荒野。
有的人,成百里半九十,丟下不 曾結(jié)尾的工程。
有的人,精雕細刻一輩子,臨終還在打磨心的剔透。
有的人,粗制濫造一輩子,人未遠行,心已灶冷坑灰。
——畢淑敏《造心》 6“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xiàn)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
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
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
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yè)簿上的一個紅五分。
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個野果一朵小花。
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
也許是數(shù)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畢淑敏《孝心無價》 7所有的挫折與悲傷,在發(fā)生的當時都能使我們受苦流淚,可是,隔了一段距離再來審視,卻能覺出一絲甜蜜的酸楚來。
當年的失,竟然成為今日的得。
只要我們肯耐心地等待,讓時光慢慢地工作,慢慢地流成一條寬闊的河流,在那個時候,隔著遠遠的距離,再端詳年少時的你與我,便會看出那如水洗過一般的清明與潔凈,那像天使一般美麗的面容了。
——席慕容《夏天的日記之五》8真正讓我感到她生命終止的、她已離我而去永遠不會再來的,既不是沒有了呼吸,也不是心臟不再跳動,而是她那雙不論何時何地、總在追隨著我的、充滿慈愛的目光,已經(jīng)永遠地關(guān)閉在她眼瞼的后面,再也不會看著我了。
我一想起她那對瞳仁已經(jīng)擴散,再也不會轉(zhuǎn)動的眼睛,我就毛發(fā)悚然,心痛欲裂。
我也不相信媽就再也不能看我,就在春天,媽還給我削蘋果呢。
我相信我能從無數(shù)個削好的蘋果中,一眼就能認出她削的蘋果,每一處換刀的地方,都有一個她才能削出的弧度,和她才能削出的長度,拙實敦厚;就在幾個月前,媽還給我熬中藥呢……——張潔《世界上最愛我的那個人去了》9所以,這個槭樹下的家,就該是我多年來所渴望著的那一個了吧。
不過是一棟普普通通的平房,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不過種了一些常見的花草樹木。
春去秋來,歲月不斷地重復(fù)著同樣的變化,而在這些極有規(guī)律的變化之中,樹越長越高,我的孩子越長越大,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著極豐盈的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滿了感動與感謝。
——席慕容《槭樹下的家》10很多次站在汪洋大海的邊際,遙望水天一線的遠方,渴望去探訪地球的寬廣博大。
看到同樣景象的先人們,一定也是生出了夢想來,并且一步步去實施,于是才有了大航海時代。
多年前去芬蘭,乘坐破冰船航行在波羅的海,行到半途,船停泊在白雪茫茫的冰洋,我們站在凍結(jié)的洋面上,360度環(huán)顧四周,盡是白色,沒有天也沒有地,沒有山也沒有海。
極北苦寒之地的先民如果沒有夢想,他們一定不會制造出能在冬季航行的大船。
——《旅行者 編者的話》11古老房子之間,寂靜窄巷里,回蕩著一只鳥拍打翅膀的回聲,啪噠啪噠啪噠,啪噠噠,結(jié)實、響亮。
黑鳥一路從城墻外的浩瀚森林里飛來,如騎在風(fēng)上的信使,一路丟下郵件。
它們雖然看不見,但能聽見。
——陳丹燕《旅行去另一個消失的世界》12音樂在那個時代富有力量,它深入到人的體內(nèi),握住一顆心,就像握住一顆熟透了的啤梨。
不一會兒,啤梨微黃甜稠的汁水就順著音樂的手指縫滴落下來,它被音樂捏破了皮。
過去的音樂并非取悅?cè)诵牡男∥锛?,而是上帝清洗世界悲壯的大洪水?/p>
——陳丹燕《旅行去另一個消失的世界》13幸福就是,尋常的人兒依舊。
在晚餐的燈下,一樣的人坐在一樣的位子上,講一樣的話題。
年少的仍舊嘰嘰喳喳談自己的學(xué)校,年老的仍舊嘮嘮叨叨談自己的假牙。
廚房里一樣傳來煎魚的香味,客廳里一樣響著聒噪的電視新聞。
——龍應(yīng)臺《幸福是什么》14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幸福就是,頭發(fā)白了,背已駝了、用放大鏡艱辛讀報的人,還能自己走到街角買兩副燒餅油條回頭叫你起床。
幸福就是,平常沒空見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倉皇的電話,什么都不問,人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你的門口,帶來一個手電筒。
——龍應(yīng)臺《幸福是什么》15我覺得一個人活在這個時空里,只是偶然的與宇宙天地擦身而過,人與人的擦身是一剎那,人與房子的擦身是一眨眼,人與宇宙的擦身何嘗不是一彈指間呢
我們寄居在宇宙之間,以為那是真實的,可是暮然回首,發(fā)現(xiàn)只不過是一些夢的影子罷了。
——林清玄《玫瑰奇跡》16我們是寄居于時間大海洋邊的寄居蟹,踽踽終日,不斷尋找著更大、更合適的殼,直到有一天,我們無力再走了,把殼還給世界。
一開始就沒有殼,到最后也歸于空無,這是生命的實景,我與我的肉身只是淡淡地擦身而過。
——林清玄《玫瑰奇跡》17原先我對于這盆水竹的長高是不太抱有希望的。
剛買回來時,還有一簇極為修長的竹竿。
后來竹竿上的葉片逐漸變黃,逐漸萎縮,我嫌它有些破壞了綠的意境。
因為我喜歡綠的顏色,喜歡那種綠意蔥蘢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于是我把那些不太和諧的黃枝桿從底部剪斷。
這樣一來,剩下的就只是那些破土生長出不久的竹尖了。
這些劫后余生的竹尖,雖然顏色綠得極惹人喜愛,但卻矮矮的、胖胖的,還不到20厘米,低水平地伸展著自己的葉片,離我印象里對于“修竹”的要求相差很遠。
——《水竹》18最是下雨天,最是淅淅瀝瀝的小雨。
千滴萬滴的雨,夢瓷一般細膩幽靜的醒著。
打在婆娑的竹葉上。
而我獨坐在家門口的石凳上。
聽一曲聽不懂的天籟。
盼著花仙子穿過林梢,微笑著披雨而來。
鏤空了的思緒,不過一場雨。
母親在竹林邊遺失了一枚青果的三月。
我一直找尋不到它的痕跡。
竹葉上的雨,透明。
雨聲響徹整個竹林。
——《竹林聽雨》19但竹子之多,給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
其實不是沒有而是看不到。
遠遠望去一連幾座山頭,從山麓一直到山頂,不,從平地開始就全鋪著竹,一層又一層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子和竹葉,連房子、小徑和小橋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沒了。
當一陣風(fēng)吹過的時候,竹海上涌著暗浪,一浪推著一浪,一直涌到很遠,你很難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綠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氣勢,就意味著它是非常深沉的。
——《竹林深處人家》20兩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見底,把路的上空蓋著,此刻陽光猛烈,在這里卻絲毫感覺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過。
要不是當?shù)氐呐笥褞?,恐怕很快就會迷途,因為在我看來,竹林里的大路小徑以至竹樹,都是差不多的,路上又沒有標志或街名。
有時看到前面一叢像屏風(fēng)一樣的竹擋著去路,心里想已經(jīng)到盡頭了。
但是到了前面,那一叢竹忽然像機關(guān)布景似的移開,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另一條山路讓出來,很有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竹林深處人家》21我沿著幽雅的小路一直向前走,林中的小鳥被我的腳步聲嚇到,飛向藍天……我便于工作停下來,一看,我已來到了紅色的世界——紅楓林。
望著漫山的紅楓,遠遠望去就像紅色的海洋,那種紅色鮮艷奪目。
我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捧起一把楓葉。
哇,它好美
像一個巴掌,鮮紅、鮮紅;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開的鮮花,永不凋謝
臨走,我揀起一片綠色的紅楓,我會將它作為青春、美麗、激情的象征,永遠珍藏
我再回頭看看,這座長滿紅楓的山整個就像一堆頑強的烈火,不管經(jīng)歷多少風(fēng)吹雨打,都永不熄滅的生命之火。
——《秋葉》22這時一只鳥兒唱起來,另一只也跟著唱,不一會兒百鳥爭鳴,成了一場熱鬧的音樂狂歡。
可是你一只鳥也看不見;只是在歌聲中穿行,仿佛歌聲自己唱起來。
天更亮一些了,可以看到近處稠密的樹葉濃郁的綠色;這綠色在你面前越遠越淺;一英里外或更遠一點,在下一個伸進河里的岬角上,已淡成春天嬌柔的嫩綠;再遠處的岬角幾乎沒有了顏色,最遠處的則在數(shù)英里外的地平線下,它安靜地睡在水中,仿佛一片氤氳的水汽,和周圍的天際幾乎連成一片。
——《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23太陽西下,陽光已在公路的西側(cè)停留了整整一個下午,它給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夠的時間改換方向,如果向日葵確實有圍著太陽旋轉(zhuǎn)的天性,應(yīng)該是完全來得及付諸行動的。
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卻依然無動于衷,紋絲不動,固執(zhí)地頷首朝東,只將那一圈圈綠色的蒂盤對著西斜的太陽。
它的姿勢同上午相比,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它甚至沒有一丁點兒想要跟著陽光旋轉(zhuǎn)的那種意思,一株株粗壯的葵干筆挺地佇立著,用那個沉甸甸的花盤后腦勺,拒絕了陽光的親吻。
——張抗抗《天山向日葵》24真有離別嗎
如果,如果在離別之后,一切的記憶反而更形清晰,所以在相聚時被忽略了的細節(jié)也都一一想起,并且在心里反復(fù)地溫習(xí)。
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在回溯時都有了一層更深的含意,每一段景物的變化在回首之時也都有了層更溫柔的光澤,那么,離別又有什么不好呢
離別又有什么不好呢
如果從此以后,你的笑容在每一個月色清朗的夜里都會重新出現(xiàn),你的悲哀也會隨著逐漸加深的暮色侵蝕進我的心里。
所有過去的歲月竟然象是一張蝕刻的銅版,把每一劃的刻痕都記錄下來了,有深有淺,有滿盈也有空白,然后,在每次回顧的時候,它都可以給你復(fù)印出一張完全一樣的畫面出來。
那么,果真能夠如此的話,離別又有什么不好呢
——席慕容《一個春日的下午》25變幻的云朵,悠悠的從我的頭上飄過。
我重又看見,在童年的幻覺中出現(xiàn)過的神話:駿馬拖著的彩車,飄飄欲仙的美女,富麗堂皇的宮殿……我在心突然變得甜蜜,在那云朵里,我好像看見了童年時代的自己,那曾是可愛的小姑娘,光著腳丫,吧嗒、吧嗒的像我跑來,帶著用毛筆勾畫的眼鏡,還有毛筆勾畫的皺紋和胡須,張開沒有門牙的嘴巴,嘎嘎地笑著,并且對我說:“你這傻老太婆,為什么要找我呢
我并沒有離開你,我一直住在你心里。
不然,你何以有一顆兒童的心呢
”——張潔《夢》26那時候,在南京,剛剛開始記得一些零碎的事,畫面里常吵出現(xiàn)一片美麗的郊野,我悄悄地從大人身邊走開,獨自坐在草地上,梧桐葉子開始簌簌地落著,簌簌地落著,把許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進我的心里來了。
我忽然迷亂起來,小小的心靈簡直不能承受這種興奮。
我就那樣迷亂地撿起一片落葉。
葉子是黃褐色的,彎曲的,像一只載著夢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長期著兩粒美麗的梧桐子。
每起一陣風(fēng)我就在落葉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必有一兩顆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發(fā)了芽吧
——張曉風(fēng)《秋天 秋天》27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1)的蘆花,釣魚臺(2)的柳影,西山(3)的蟲唱,玉泉(4)的夜月,潭柘寺(5)的鐘聲。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6)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
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郁達夫《故都的秋》摘自《郁達夫散文集》28那雪,白得虛虛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皚皚不絕一仰難盡的氣勢,壓得人呼吸困難,心寒眸酸。
不過要領(lǐng)略“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的境界,仍須來中國。
臺灣濕度很高,最富云情雨意迷離的情調(diào)。
兩度夜宿溪頭,樹香沁鼻,宵寒襲肘,枕著潤碧濕翠蒼蒼交疊的山影和萬賴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樣睡去。
山中一夜飽雨,次晨醒來,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靜中,沖著隔夜的寒氣,踏著滿地的斷柯折枝和仍在流瀉的細股雨水,一徑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彎彎,步上山去。
溪頭的山,樹密霧濃,蓊郁的水氣從谷底冉冉升起,時稠時稀,蒸騰多姿,幻化無定,只能從霧破云開的空處,窺見乍現(xiàn)即隱的一峰半壑,要縱覽全貌,幾乎是不可能的。
至少上山兩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頭諸峰玩捉迷藏的游戲。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摘自《余光中經(jīng)典作品》29立春的霜花團團簇簇的、很有點花園的氣象。
你能從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來,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單瓣的矢車菊來。
不要以為這樣的花兒,一定是銀白色的,一旦太陽從山巒中升起來,印著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鏡一樣,散發(fā)出奇詭的光輝了。
初升的太陽先是把一抹嫣紅投給它,接著,嫣紅變成橘黃,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讓人懷疑蜜蜂看上了這片霜花,把它們辛勤的釀造,撒向這里了。
再后來,太陽升得高了,橘黃變成了鵝黃,霜花的顏色就一層層地淡下去、淺下去,成了雪白了,它們離凋零的時辰也就不遠了。
因為霜花的神經(jīng),最怕陽光溫暖的觸角了。
——遲子建《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30 做秧田是有考究的,肥料要足,耕作要細,糊得光滑平坦,然后,放光水讓太陽曬著,讓表面的土?xí)竦媒Y(jié)結(jié)實實的,為的是不讓秧苗的根須往深處生長,防止拔秧移插的時候傷了它。
開始曬秧田的時候,谷子種子就浸下水了,水是溫的,為的是催出芽來。
到了清明這一天,將谷種撒在秧田里。
這可是技術(shù)活,要撒得勻稱,角角落落都撒到,顆粒與顆粒之間,距離要相等。
谷種是金黃的,陽光是燦爛的,空氣是溫?zé)岬摹?/p>
所以,象征著希望的陽光,也就成為了清明的性格。
——《我那遙遠的清明節(jié)》31深山的泉,從大地深表涌出。
走曲曲折折的路,從凋敝里喚醒繁茂;翻高高低低的嶺,從落寞里邀來文馨。
來自大地,又把一股股清冽之泉還給每一坯饑渴的土地;出自巖層,有用一簇簇生命之花裝點每一柱光禿的山巒。
用白色的純潔,洗凈歷史的孤陋;用藍色的寧靜,除卻無知的喧囂;用紅色的熱烈,雕塑崇高的信仰;用綠色的晶瑩,在被遺忘角落的孩子們的心頭,鑲嵌希冀的藍圖。
——《山鄉(xiāng)的泉》
推薦美文來讀讀啊
喬葉寫的文章都很溫暖,文筆很好,可以看看她的 破碎的美麗 By:喬葉 有時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東西才是美麗的。
我喜歡斷樹殘枝枯枝萎葉,也喜歡舊寺銹鐘破門頹薔,喜歡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階體面斜玉欄折裂,喜歡云霧冷星隕月缺根竭莖衰柳敗花殘,喜歡一個沉默的老人穿著褪色的衣裳走街串巷撿拾破爛,喜歡一個小女孩瘦弱的雙肩背著花布塊拼成的舊書包去上學(xué)。
我甚至喜歡一個缺了口聽啤酒瓶或一只被踩扁的易拉罐在地上默默的滾動,然后靜止。
每當我看到這些零星瑣屑的人情事物時,我總是很專注地凝視著他們,直到把他們望到很遠很遠的境界中去。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出于一種心理,但我確實深深相信:破碎的東西比完整的東西更為真實,更為深刻,雖然它是那么平常,那么清淡,那么落魄,甚至那么狼狽。
他們從光艷十足無可挑剔的顛峰驟然落地或是慢慢地墜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變形,然后破碎,然后走進我的視線中,走到輝煌已假借給別人的今天。
我不知道他們曾經(jīng)怎樣美麗過,所以我無法想象他們的美麗。
也因此,我深深沉醉于這種不可想象不可求源的美麗之中,挖掘著他們絢麗的往昔,然后,驀然回首,將這兩種生命形態(tài)拉至眼前,黯然淚下。
這不可解釋的一切蘊含著多少難以訴說的風(fēng)花雪月悲歡離合,蘊含著多少滄桑世事中永恒的感傷和無垠的蒼涼啊
破碎的事物就這樣印滿了重重疊疊的生命的影跡,那么沉厚,那么綽約,卻那么美麗。
同樣,很殘忍的,我相信破碎的靈魂才最美麗。
我喜歡看人痛哭失聲,喜歡聽人狂聲怒吼,喜歡人酒后失態(tài)吐出一些埋在心底發(fā)酵的往事,喜歡看一個單相思的人于心愛者的新婚之夜在雨中持傘默立。
我喜歡素日沉靜安然的人喋喋不休地訴說苦難,一向喜悅滿足的人忽然會沮喪和失落,蒼老的人憶起發(fā)黃的青春,孤傲的人懺悔錯過的愛情。
我喜歡明星失寵后凄然一笑,英雄暮年時忍痛回首,官場失意者獨品清茶,紅顏逝去的佳麗對鏡哀思。
我喜歡人們在最薄弱最不設(shè)防的時候挖出自己最痛最疼的那一部分東西,然后顫抖,然后哭泣,然后讓心靈流出血來。
每當這時候,哪怕我對眼前的人一無所知,我也一定會相信:這個人擁有一個曾以非常美好現(xiàn)在依然美好的靈魂,他經(jīng)歷的辛酸和苦難以及那些難以觸懷的心事和情緒是他生命中最深的印記和最珍愛的儲藏。
只有等他破碎的時候,他才會放出這些幽居中已婚久的鴿子,并且啟窗露出自己最真實的容顏。
我知道:只要他的窗子曾經(jīng)打開過——哪怕僅打開一秒鐘,他就不會是一個老死的石屋了。
能夠破碎的人,必定真正地活過。
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鉻心的愛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歷盡滄桑后一剎那的明徹和超脫;凡高的破碎,是太陽用金黃的刀子讓他在光明中不斷劇痛;貝多芬的破碎,則是靈性至極的黑白鍵撞擊生命的悲壯樂章。
如果說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露的是人性最純最美的光點,那么這些優(yōu)秀靈魂的破碎則如銀色的禮花開滿了我們頭頂?shù)奶炜铡?/p>
我們從中汲取了多少人生的夢想和真諦啊
我不得不喜歡這些能把眼睛剜出血來的破碎的美麗,這些悲哀而持久的美麗。
他們直接觸動我心靈中最柔軟部分,讓我隨他們流淚歡笑嘆息或者是沉默——那是一種多么令人心悸的快感啊
而此時,我知道:沒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樣享受這種別致的幸福和歡樂,沒有多少人知道這種破碎的美麗是如何細細密密地鋪滿我們門前的田野和草場,如同今夜細細密密的月光。
是誰說過:一朵花的美麗,就在于她的綻放。
而綻放其實正是花心的破碎啊!
誰知道這個動畫片:2000年 《不要說出這個秘密》 真人\\\/三維動畫 電影 1部 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
1我喜歡斷樹殘根,枯枝萎葉,也喜歡古寺銹鐘,破門頹墻,喜歡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階傾斜玉欄折裂,喜歡云冷星隕月缺根竭莖衰柳敗花殘,喜歡一個沉默的老人穿著褪色的衣裳走街串巷撿拾破爛,喜歡一個小女孩瘦弱的雙肩背著花布塊拼成的舊書包去上學(xué)。
——喬葉《破碎的美麗》2北方的初春是骯臟的,這骯臟當然緣自于我們曾經(jīng)熱烈贊美過的純潔無瑕的雪。
在北方漫長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場又一場的雪,它們自天庭伸開美麗的觸角,纖柔地飄落到大地上,使整個北方沉淪于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中。
如果你在飛雪中行進在街頭,看著枝條濡著雪絨的樹,看著教堂屋頂?shù)陌籽?,看著銀色的無限延伸著的道路,你的內(nèi)心便會洋溢著一股激情:為著那無與倫比的壯麗或者是蒼涼。
——遲子建《泥濘》3說到楓樹,中年的讀者當會憶起大陸的紅葉,唐詩的讀者當會吟起“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的名句。
美國中西部的楓樹,卻是黃葉。
風(fēng)起時,滿城楓落,落無邊無際的楓葉,下一季的黃雨。
人行秋色之中,腳下踩的,發(fā)上戴的,肩上似有意無意飄墜的,莫非明艷的金黃與黃金。
秋色之來,充塞乎天地之間。
中秋節(jié)后,萬圣節(jié)前,秋色一層濃似一層。
到萬圣節(jié)秋已可憐,不久女巫的掃帚,將掃盡遍地的落楓,圣誕老人的白髯,遂遮暗一九六年的冬陽了。
——余光中《左手的掌紋》4金字塔禁止人攀援,但底下的八九級,去爬也沒有人阻止。
我爬上幾級,貼身抬頭,長久地仰望著它。
它經(jīng)過幾千年做舊,已經(jīng)失去任何細部的整齊,一切直角變成了圓鈍,一切直線變成了顫筆,因此很像一種天造地設(shè)的自然生成物,但在總體上,細部的嶙峋仍然綜合成直筆。
——余秋雨《出走十五年》5造心需要時間。
少則一分一秒,多則一世一生。
片刻而成的大智大勇之心,未必就不玲瓏。
久拖不絕的謹小慎微之心,未必就很精致。
有的人,小小年 紀,就竣工一顆完整堅實之心。
有的人,須發(fā)皆白,還在心的地基挖土打樁。
有的人,半途而廢不了了之,把半成品的心扔在荒野。
有的人,成百里半九十,丟下不 曾結(jié)尾的工程。
有的人,精雕細刻一輩子,臨終還在打磨心的剔透。
有的人,粗制濫造一輩子,人未遠行,心已灶冷坑灰。
——畢淑敏《造心》6“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xiàn)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
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
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
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yè)簿上的一個紅五分。
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個野果一朵小花。
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
也許是數(shù)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畢淑敏《孝心無價》7所有的挫折與悲傷,在發(fā)生的當時都能使我們受苦流淚,可是,隔了一段距離再來審視,卻能覺出一絲甜蜜的酸楚來。
當年的失,竟然成為今日的得。
只要我們肯耐心地等待,讓時光慢慢地工作,慢慢地流成一條寬闊的河流,在那個時候,隔著遠遠的距離,再端詳年少時的你與我,便會看出那如水洗過一般的清明與潔凈,那像天使一般美麗的面容了。
——席慕容《夏天的日記之五》8真正讓我感到她生命終止的、她已離我而去永遠不會再來的,既不是沒有了呼吸,也不是心臟不再跳動,而是她那雙不論何時何地、總在追隨著我的、充滿慈愛的目光,已經(jīng)永遠地關(guān)閉在她眼瞼的后面,再也不會看著我了。
我一想起她那對瞳仁已經(jīng)擴散,再也不會轉(zhuǎn)動的眼睛,我就毛發(fā)悚然,心痛欲裂。
我也不相信媽就再也不能看我,就在春天,媽還給我削蘋果呢。
我相信我能從無數(shù)個削好的蘋果中,一眼就能認出她削的蘋果,每一處換刀的地方,都有一個她才能削出的弧度,和她才能削出的長度,拙實敦厚;就在幾個月前,媽還給我熬中藥呢……——張潔《世界上最愛我的那個人去了》9所以,這個槭樹下的家,就該是我多年來所渴望著的那一個了吧。
不過是一棟普普通通的平房,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不過種了一些常見的花草樹木。
春去秋來,歲月不斷地重復(fù)著同樣的變化,而在這些極有規(guī)律的變化之中,樹越長越高,我的孩子越長越大,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著極豐盈的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滿了感動與感謝。
——席慕容《槭樹下的家》10很多次站在汪洋大海的邊際,遙望水天一線的遠方,渴望去探訪地球的寬廣博大。
看到同樣景象的先人們,一定也是生出了夢想來,并且一步步去實施,于是才有了大航海時代。
多年前去芬蘭,乘坐破冰船航行在波羅的海,行到半途,船停泊在白雪茫茫的冰洋,我們站在凍結(jié)的洋面上,360度環(huán)顧四周,盡是白色,沒有天也沒有地,沒有山也沒有海。
極北苦寒之地的先民如果沒有夢想,他們一定不會制造出能在冬季航行的大船。
——《旅行者 編者的話》11古老房子之間,寂靜窄巷里,回蕩著一只鳥拍打翅膀的回聲,啪噠啪噠啪噠,啪噠噠,結(jié)實、響亮。
黑鳥一路從城墻外的浩瀚森林里飛來,如騎在風(fēng)上的信使,一路丟下郵件。
它們雖然看不見,但能聽見。
——陳丹燕《旅行去另一個消失的世界》12音樂在那個時代富有力量,它深入到人的體內(nèi),握住一顆心,就像握住一顆熟透了的啤梨。
不一會兒,啤梨微黃甜稠的汁水就順著音樂的手指縫滴落下來,它被音樂捏破了皮。
過去的音樂并非取悅?cè)诵牡男∥锛?,而是上帝清洗世界悲壯的大洪水?/p>
——陳丹燕《旅行去另一個消失的世界》13幸福就是,尋常的人兒依舊。
在晚餐的燈下,一樣的人坐在一樣的位子上,講一樣的話題。
年少的仍舊嘰嘰喳喳談自己的學(xué)校,年老的仍舊嘮嘮叨叨談自己的假牙。
廚房里一樣傳來煎魚的香味,客廳里一樣響著聒噪的電視新聞。
——龍應(yīng)臺《幸福是什么》14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幸福就是,頭發(fā)白了,背已駝了、用放大鏡艱辛讀報的人,還能自己走到街角買兩副燒餅油條回頭叫你起床。
幸福就是,平常沒空見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倉皇的電話,什么都不問,人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你的門口,帶來一個手電筒。
——龍應(yīng)臺《幸福是什么》15我覺得一個人活在這個時空里,只是偶然的與宇宙天地擦身而過,人與人的擦身是一剎那,人與房子的擦身是一眨眼,人與宇宙的擦身何嘗不是一彈指間呢
我們寄居在宇宙之間,以為那是真實的,可是暮然回首,發(fā)現(xiàn)只不過是一些夢的影子罷了。
——林清玄《玫瑰奇跡》16我們是寄居于時間大海洋邊的寄居蟹,踽踽終日,不斷尋找著更大、更合適的殼,直到有一天,我們無力再走了,把殼還給世界。
一開始就沒有殼,到最后也歸于空無,這是生命的實景,我與我的肉身只是淡淡地擦身而過。
——林清玄《玫瑰奇跡》17原先我對于這盆水竹的長高是不太抱有希望的。
剛買回來時,還有一簇極為修長的竹竿。
后來竹竿上的葉片逐漸變黃,逐漸萎縮,我嫌它有些破壞了綠的意境。
因為我喜歡綠的顏色,喜歡那種綠意蔥蘢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于是我把那些不太和諧的黃枝桿從底部剪斷。
這樣一來,剩下的就只是那些破土生長出不久的竹尖了。
這些劫后余生的竹尖,雖然顏色綠得極惹人喜愛,但卻矮矮的、胖胖的,還不到20厘米,低水平地伸展著自己的葉片,離我印象里對于“修竹”的要求相差很遠。
——《水竹》18最是下雨天,最是淅淅瀝瀝的小雨。
千滴萬滴的雨,夢瓷一般細膩幽靜的醒著。
打在婆娑的竹葉上。
而我獨坐在家門口的石凳上。
聽一曲聽不懂的天籟。
盼著花仙子穿過林梢,微笑著披雨而來。
鏤空了的思緒,不過一場雨。
母親在竹林邊遺失了一枚青果的三月。
我一直找尋不到它的痕跡。
竹葉上的雨,透明。
雨聲響徹整個竹林。
——《竹林聽雨》19但竹子之多,給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
其實不是沒有而是看不到。
遠遠望去一連幾座山頭,從山麓一直到山頂,不,從平地開始就全鋪著竹,一層又一層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子和竹葉,連房子、小徑和小橋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沒了。
當一陣風(fēng)吹過的時候,竹海上涌著暗浪,一浪推著一浪,一直涌到很遠,你很難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綠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氣勢,就意味著它是非常深沉的。
——《竹林深處人家》20兩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見底,把路的上空蓋著,此刻陽光猛烈,在這里卻絲毫感覺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過。
要不是當?shù)氐呐笥褞?,恐怕很快就會迷途,因為在我看來,竹林里的大路小徑以至竹樹,都是差不多的,路上又沒有標志或街名。
有時看到前面一叢像屏風(fēng)一樣的竹擋著去路,心里想已經(jīng)到盡頭了。
但是到了前面,那一叢竹忽然像機關(guān)布景似的移開,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另一條山路讓出來,很有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竹林深處人家》21我沿著幽雅的小路一直向前走,林中的小鳥被我的腳步聲嚇到,飛向藍天……我便于工作停下來,一看,我已來到了紅色的世界——紅楓林。
望著漫山的紅楓,遠遠望去就像紅色的海洋,那種紅色鮮艷奪目。
我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捧起一把楓葉。
哇,它好美
像一個巴掌,鮮紅、鮮紅;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開的鮮花,永不凋謝
臨走,我揀起一片綠色的紅楓,我會將它作為青春、美麗、激情的象征,永遠珍藏
我再回頭看看,這座長滿紅楓的山整個就像一堆頑強的烈火,不管經(jīng)歷多少風(fēng)吹雨打,都永不熄滅的生命之火。
——《秋葉》22這時一只鳥兒唱起來,另一只也跟著唱,不一會兒百鳥爭鳴,成了一場熱鬧的音樂狂歡。
可是你一只鳥也看不見;只是在歌聲中穿行,仿佛歌聲自己唱起來。
天更亮一些了,可以看到近處稠密的樹葉濃郁的綠色;這綠色在你面前越遠越淺;一英里外或更遠一點,在下一個伸進河里的岬角上,已淡成春天嬌柔的嫩綠;再遠處的岬角幾乎沒有了顏色,最遠處的則在數(shù)英里外的地平線下,它安靜地睡在水中,仿佛一片氤氳的水汽,和周圍的天際幾乎連成一片。
——《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23太陽西下,陽光已在公路的西側(cè)停留了整整一個下午,它給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夠的時間改換方向,如果向日葵確實有圍著太陽旋轉(zhuǎn)的天性,應(yīng)該是完全來得及付諸行動的。
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卻依然無動于衷,紋絲不動,固執(zhí)地頷首朝東,只將那一圈圈綠色的蒂盤對著西斜的太陽。
它的姿勢同上午相比,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它甚至沒有一丁點兒想要跟著陽光旋轉(zhuǎn)的那種意思,一株株粗壯的葵干筆挺地佇立著,用那個沉甸甸的花盤后腦勺,拒絕了陽光的親吻。
——張抗抗《天山向日葵》24真有離別嗎
如果,如果在離別之后,一切的記憶反而更形清晰,所以在相聚時被忽略了的細節(jié)也都一一想起,并且在心里反復(fù)地溫習(xí)。
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在回溯時都有了一層更深的含意,每一段景物的變化在回首之時也都有了層更溫柔的光澤,那么,離別又有什么不好呢
離別又有什么不好呢
如果從此以后,你的笑容在每一個月色清朗的夜里都會重新出現(xiàn),你的悲哀也會隨著逐漸加深的暮色侵蝕進我的心里。
所有過去的歲月竟然象是一張蝕刻的銅版,把每一劃的刻痕都記錄下來了,有深有淺,有滿盈也有空白,然后,在每次回顧的時候,它都可以給你復(fù)印出一張完全一樣的畫面出來。
那么,果真能夠如此的話,離別又有什么不好呢
——席慕容《一個春日的下午》25變幻的云朵,悠悠的從我的頭上飄過。
我重又看見,在童年的幻覺中出現(xiàn)過的神話:駿馬拖著的彩車,飄飄欲仙的美女,富麗堂皇的宮殿……我在心突然變得甜蜜,在那云朵里,我好像看見了童年時代的自己,那曾是可愛的小姑娘,光著腳丫,吧嗒、吧嗒的像我跑來,帶著用毛筆勾畫的眼鏡,還有毛筆勾畫的皺紋和胡須,張開沒有門牙的嘴巴,嘎嘎地笑著,并且對我說:“你這傻老太婆,為什么要找我呢
我并沒有離開你,我一直住在你心里。
不然,你何以有一顆兒童的心呢
”——張潔《夢》26那時候,在南京,剛剛開始記得一些零碎的事,畫面里常吵出現(xiàn)一片美麗的郊野,我悄悄地從大人身邊走開,獨自坐在草地上,梧桐葉子開始簌簌地落著,簌簌地落著,把許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進我的心里來了。
我忽然迷亂起來,小小的心靈簡直不能承受這種興奮。
我就那樣迷亂地撿起一片落葉。
葉子是黃褐色的,彎曲的,像一只載著夢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長期著兩粒美麗的梧桐子。
每起一陣風(fēng)我就在落葉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必有一兩顆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發(fā)了芽吧
——張曉風(fēng)《秋天 秋天》27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1)的蘆花,釣魚臺(2)的柳影,西山(3)的蟲唱,玉泉(4)的夜月,潭柘寺(5)的鐘聲。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6)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
最好,還要在牽?;ǖ?,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郁達夫《故都的秋》摘自《郁達夫散文集》28那雪,白得虛虛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皚皚不絕一仰難盡的氣勢,壓得人呼吸困難,心寒眸酸。
不過要領(lǐng)略“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的境界,仍須來中國。
臺灣濕度很高,最富云情雨意迷離的情調(diào)。
兩度夜宿溪頭,樹香沁鼻,宵寒襲肘,枕著潤碧濕翠蒼蒼交疊的山影和萬賴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樣睡去。
山中一夜飽雨,次晨醒來,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靜中,沖著隔夜的寒氣,踏著滿地的斷柯折枝和仍在流瀉的細股雨水,一徑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彎彎,步上山去。
溪頭的山,樹密霧濃,蓊郁的水氣從谷底冉冉升起,時稠時稀,蒸騰多姿,幻化無定,只能從霧破云開的空處,窺見乍現(xiàn)即隱的一峰半壑,要縱覽全貌,幾乎是不可能的。
至少上山兩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頭諸峰玩捉迷藏的游戲。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摘自《余光中經(jīng)典作品》29立春的霜花團團簇簇的、很有點花園的氣象。
你能從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來,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單瓣的矢車菊來。
不要以為這樣的花兒,一定是銀白色的,一旦太陽從山巒中升起來,印著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鏡一樣,散發(fā)出奇詭的光輝了。
初升的太陽先是把一抹嫣紅投給它,接著,嫣紅變成橘黃,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讓人懷疑蜜蜂看上了這片霜花,把它們辛勤的釀造,撒向這里了。
再后來,太陽升得高了,橘黃變成了鵝黃,霜花的顏色就一層層地淡下去、淺下去,成了雪白了,它們離凋零的時辰也就不遠了。
因為霜花的神經(jīng),最怕陽光溫暖的觸角了。
——遲子建《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30 做秧田是有考究的,肥料要足,耕作要細,糊得光滑平坦,然后,放光水讓太陽曬著,讓表面的土?xí)竦媒Y(jié)結(jié)實實的,為的是不讓秧苗的根須往深處生長,防止拔秧移插的時候傷了它。
開始曬秧田的時候,谷子種子就浸下水了,水是溫的,為的是催出芽來。
到了清明這一天,將谷種撒在秧田里。
這可是技術(shù)活,要撒得勻稱,角角落落都撒到,顆粒與顆粒之間,距離要相等。
谷種是金黃的,陽光是燦爛的,空氣是溫?zé)岬摹?/p>
所以,象征著希望的陽光,也就成為了清明的性格。
——《我那遙遠的清明節(jié)》31深山的泉,從大地深表涌出。
走曲曲折折的路,從凋敝里喚醒繁茂;翻高高低低的嶺,從落寞里邀來文馨。
來自大地,又把一股股清冽之泉還給每一坯饑渴的土地;出自巖層,有用一簇簇生命之花裝點每一柱光禿的山巒。
用白色的純潔,洗凈歷史的孤陋;用藍色的寧靜,除卻無知的喧囂;用紅色的熱烈,雕塑崇高的信仰;用綠色的晶瑩,在被遺忘角落的孩子們的心頭,鑲嵌希冀的藍圖。
——《山鄉(xiāng)的泉》望采納~嫌長可以自己刪減。
。
美文摘抄
秋的余溫還在,起了枯萎的葉子,漫舞,一地嫣紅。
風(fēng)陣陣寒涼,葉沙沙作響,光逝,來來回回兜轉(zhuǎn),卻走不出你的視線,走不出那一世風(fēng)情。
守著執(zhí)念,任繁華落盡,任炊煙裊裊,一季又一季,小河,不再露出甜美的笑窩,楓葉,褪去了羞澀的面頰,陽光留下一抹燦爛的笑靨,消失在寂靜中。
我等你,等了很久,很久,沿著四季轉(zhuǎn)換,一路前行,一生期許是你,或許,時光匆匆,或許,歲月無情,我們的愛,不因距離而遠,不因光陰而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