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試才題對聯(lián) 讀書筆記讀后感300字
《大觀園試才題對聯(lián)》這篇文章主要講了賈政帶領(lǐng)一班人和寶玉進(jìn)大觀園里題對聯(lián)的事,展示出寶玉的非凡才華。
這里有好多美麗的寫景佳句摘抄下來與博友們分享:1 進(jìn)入園門,只見一座清翠的小山,石間微露羊腸小徑。
2 一行人進(jìn)入石洞,看見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瀉于石隙之下。
再進(jìn)數(shù)步,兩邊飛樓插空,低頭可見清溪瀉玉,石橋三巷,橋上有亭。
3 又往前走,忽見青山斜阻,隱隱露出一道黃泥墻,,墻上用稻草掩護(hù),墻邊有幾百枝盛開的杏花。
還有寶玉題的對聯(lián):1 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閑。
2 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
通過這篇文章,讓我們看到了富足、奢華的賈家,為了貴妃元春的一次省親,建造出如此美麗、壯觀的大觀園,太浪費(fèi)了
當(dāng)時(shí)的封建制度就是一人得到黃室的恩寵,等于全家都得到了,真不愧為“一人成仙,雞犬升天”哪
請采納~
《紅樓夢》第十七回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一帶粉垣,數(shù)
《紅樓夢》第十七回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一帶粉垣,數(shù)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賈政認(rèn)為適于“窗下讀書”,此處寶玉題名為“有鳳來儀__”,并對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寶鼎茶閑煙尚綠,聯(lián)是幽窗棋罷指猶涼___。
賈元春歸省,賜名“_瀟湘館__”寶玉據(jù)舊詩“紅杏梢頭掛酒旗”題此酒幌名為“杏簾在望__”,村名為“稻香村__”。
并題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新漲綠添浣葛處,下聯(lián)是_好云香護(hù)采芹人__。
賈元春歸省,賜名“浣葛山莊__”“水聲潺潺,瀉出石洞,上則蘿薜倒垂,下則落花浮蕩”的一處,寶玉題名為“_蓼汀花溆__”。
賈元春歸省,認(rèn)為只要后兩字便可,去掉了前兩字。
一樹花木也無,只見許多異草,眾人說是薜荔藤蘿。
寶玉道:“果然不是。
這些之中也有藤蘿薜荔。
那香的是杜若蘅蕪……”寶玉建議匾上題“蘅芷清芬___”,對聯(lián)為“吟成豆蔻詩猶艷,_睡足酴醿夢也香____”賈元春歸省,賜名“_蘅蕪苑__”。
院中點(diǎn)襯幾塊山石,一邊種幾本芭蕉,那一邊是一樹西府海棠,一客題“蕉鶴”,一客題“崇光泛彩”。
寶玉道:“此處蕉棠兩植,其意暗蓄‘紅’‘綠’二字在內(nèi)……”應(yīng)題“紅香綠玉____”四字。
賈元春歸省,因不喜歡這四字,改作“_怡紅快綠__”,賜名“怡紅院__”。
”大觀園試才題對聯(lián),榮國府歸省慶元宵“出自長篇小說
<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
大觀園試才題對聯(lián),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戰(zhàn)官渡本初敗績,卻烏巢孟德燒糧。
”和“三山聚義打青州,眾
《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
《紅樓夢》中“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一事在小說中的作用
介紹大觀園的布局結(jié)構(gòu)、風(fēng)貌景致;反映賈府的極度奢華;展示賈寶玉的文才;表現(xiàn)賈政對寶玉的嚴(yán)厲以及對其才華的欣賞;為下文元妃省親做鋪墊;這回主要講的就是賈政帶著賈寶玉在大觀園里考驗(yàn)兒子的才學(xué),為各處題匾,作對聯(lián)的故事。
因?yàn)橘Z寶玉和姐姐賈元春之間的感情親如母子,賈政想讓元妃高興,就讓賈寶玉來題大觀園里的匾額和對聯(lián),讓元妃看到愛弟的進(jìn)步,
簡述'大觀園試才題封額'情節(jié),并談?wù)勚刂锌闯隽耸裁?/h2>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寶玉痛悼秦鐘。
賈政自謙自幼于花鳥山水題詠上就平平,如今于怡情悅性文章上更生疏;因聞塾師贊寶玉有對對聯(lián)的歪才情,便帶他進(jìn)園擬匾。
妙玉帶發(fā)修行,不愿來賈府,王夫人讓下個(gè)帖子請他。
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元春歸省。
在轎內(nèi)見園內(nèi)外如此豪華,因默默嘆息奢華過費(fèi)。
元春自幼為祖母教養(yǎng);與弟寶玉情同母子,元妃命換“天仙寶境”為“省親別墅”。
見賈母“滿眼垂淚”,一手?jǐn)v賈母,一手?jǐn)v王夫人,三人有話說不出,“只管嗚咽對泣”。
元妃讓眾姊妹題詩,元妃極贊薛、林之作。
再給大觀園題匾額對聯(lián)的時(shí)候,賈政為什么動(dòng)不動(dòng)就罵賈寶玉啊
1.賈政面對兒能力不抱期望,另一方面又想要他詩書皆因此隨時(shí)測驗(yàn)他;2.賈寶玉提在他看來都是淫詞艷曲,不正經(jīng)的;3.旁邊的客人不停地夸贊賈寶玉,賈政是個(gè)念了許多“正經(jīng)書”的道學(xué)者,堅(jiān)信“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不想兒子太驕傲。
紅樓夢之大觀園寶玉題詩文讀后感
有鳳來儀 秀玉初成實(shí),堪宜待鳳凰。
竿竿青欲滴,個(gè)個(gè)綠生涼。
迸砌妨階水,穿簾礙鼎香。
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
蘅芷清芬 蘅蕪滿凈苑,蘿薜助芬芳。
軟襯三春草,柔拖一縷香。
輕煙迷曲徑,冷翠滴回廊。
誰謂池塘曲,謝家幽夢長。
怡紅快綠 深庭長日靜,兩兩出嬋娟。
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
憑欄垂絳袖,倚石護(hù)青煙。
對立東風(fēng)里,主人應(yīng)解憐。
《有鳳來儀》,即瀟湘館,后為林黛玉所居、這個(gè)所在:“有千百輩翠竹遮映”,“入門便是曲折游廊,階上石子漫成角路。
上面小小兩三間房舍。
”黛玉所以住在這里,是:“我一,愛那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更覺幽靜些。
”庭園布置,突出的是翠竹流水一一“鳳尾森森,龍吟細(xì)細(xì)。
”這種竹子,據(jù)杭州花圃友人推測,可能是鳳尾竹(B, mnltiplexRaeasch)屬菊竹屬、竹亞科,江南庭園常見栽作觀賞之用。
如蘇州留園楠木廳后院中所栽的就是這種竹子。
這種竹子特點(diǎn)是竿細(xì),簇生,適宜于庭園點(diǎn)綴觀賞。
但稀成片生長,不占優(yōu)勢。
小說中所云,可能泛指,未必有所專指。
江南庭園種竹種類繁多,以剛竹所屬各種為最常見。
如水竹、毛竹、淡竹、剛竹和哺雞竹等是。
賈政游園時(shí),寶玉曾題一聯(lián)道:“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
寶玉用“綠”“涼”兩字來突出人對竹子的感受。
使人讀了這詩好象“置身于森森萬竿之中”。
寶玉題《有鳳來儀》就是抓住這地方的翠竹流水來寫的。
“竿竿青欲滴,個(gè)個(gè)綠生涼。
迸砌妨階水,穿簾礙鼎香。
”在“青”、“涼”,“青欲滴”,“綠生涼”上大事渲染。
這竹栽在“數(shù)楹修舍”之前,中有“曲折游廊”,階前“石子漫成甬路”,舍后有著“清泉一派”,“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泉水繞階流過石臺(tái),沖洗竹子,水珠就迸濺開來,形成小小的波瀾;同時(shí),鼎爐里所焚的熏香被竹簾礙著,好久不會(huì)散去。
用“迸”、“妨”、“穿”、“礙”來形容泉水,熏香遇竹所形成的動(dòng)態(tài)。
《有鳳來儀》三四、五六兩聯(lián)就是突出對翠竹泉水的描寫來突出描寫瀟湘竹館幽居的。
《蘅芷清芬》,即蘅蕪苑,后為薛寶釵所居。
這是一所“清廈”“瓦舍”,圍著“水磨磚墻”,“太主山所分之脈皆穿墻而過。
”“迎面突出插天”,“大玲瓏山石”,“四面群繞各式石塊”遮住“五間清廈”。
石山率藤,引蔓,長著許多“薛荔藤蘿”、“杜若蘅蕪”。
有的是茴蘭,有的是清葛。
有的是紫蕓,有的是青芷。
有的叫金?草,有的叫玉蕗藤。
一到這里:“只覺異香撲鼻。
”庭園布置,‘突出的是香花異草。
游園時(shí),寶玉題這處匾額是:蘅藏清芬。
對聯(lián)是:“吟成豆蒄詩猶艷,睡是酴糜夢也香。
”寶玉在《蘅芷清芬》的題詩中,前面六句有情寫景也是從花草上著眼的。
“蘅蕪滿凈苑,蘿薛助芬芳。
軟襯三春草,柔拖一縷香。
輕煙迷曲徑,冷翠滴回廊。
杜”、“蘅蕪長滿在靜閉的園林,女蘿、薛荔增加了苑中的芬芳。
“助”是增添的意思。
用
,就是突出杜蘅的馨香。
搖曳環(huán)澆的翠帶陪襯著三春的芳草,輕柔飄飄的花枝散發(fā)著聲一縷幽香。
這些藤蔓,“或垂山巔,或穿石隙。
”有的“垂檐繞柱”,有的“索砌盤階”;有的“實(shí)若丹砂”,有的”花如金桂”。
散出幽香,“味芬氣馥。
”用“軟襯”、“柔拖”來形容,遣詞確切,生動(dòng)。
輕盈的煙霧彌漫著彎曲的小徑,花草上浙瀝的露珠滴落在超手迥廊上邊。
輕煙迷徑,冷翠滴廊,這里顯示了衡蕪苑的環(huán)境特色一一宏偉秀麗 《怡紅快綠》,即怡紅院,后為寶玉所居。
這所院落繞著碧桃花,穿過兩溜竹籬花障進(jìn)月洞門,四周是粉墻綠柳倒垂。
進(jìn)院有水池,架著白石。
一兩邊游廊相接。
院中山石點(diǎn)襯,一邊種本數(shù)本芭蕉,一邊種著一顆西府海棠。
再進(jìn)是房廳,兩旁有抱廈。
后院薔薇滿架,轉(zhuǎn)過花障。
青溪環(huán)繞。
怡紅院的點(diǎn)綴突出的是:芭蕉山石、西府海棠、海棠、芭蒲擺在主要的地位。
海棠有許多種。
一類是草本,一類是木本。
草本海棠屬秋海棠科、秋海棠屬。
溫室培養(yǎng),可供賞觀。
約有數(shù)種。
如四季海棠、竹節(jié)海棠、毛葉海棠和銀星海棠等。
《紅樓夢》中海棠詩社指的海棠是盆栽的草本海棠。
應(yīng)為四季秋海棠,或竹節(jié)秋海棠,木本海棠有兩屬。
一屬薔薇科蘋果屬②。
有垂絲海棠、重瓣海棠、野海棠、櫻桃海棠、西府海棠諸種。
貼梗海棠花數(shù)朵簇生,梗極短,好象生在梗上,故稱貼梗。
這里指的是蘋果屬的。
西府海棠是喬木,樹冠疏散,小枝幼時(shí)紫色。
初有毛、后脫落。
葉卵形,邊緣鋸齒細(xì)小而鈍,表面暗綠色有光澤,常有紫暈。
花四至七朵簇生,色紅艷。
花梗細(xì)長,垂下,與萼同為紫色。
尊片卵形,邊緣有白毛。
花柱四至五。
蕊絲伸出萼片外,隨花下垂,出花瓣外。
這花紅艷,簇生,枝弱力不能負(fù),花下垂,蕊出花外,也下垂,是其特色。
隨風(fēng)搖曳,逗人喜愛。
《紅樓夢》里所說的西府海棠,是否和《中國高等植物圖鑒》里所述的西府海棠(malus miceomahes )同種?尚難確定。
看來《紅樓夢》形容這花姿態(tài),因說:“其勢若傘,絲垂翠縷,葩吐丹砂。
”寶玉更用:“紅暈若施脂,輕弱似扶病。
”十字來傳神。
脂觀齋批至此,因贊嘆道:“體貼的切,故形容的妙。
”“十字若海棠有知,必深深謝之。
”海棠原產(chǎn)我國的西南部,今已廣事栽培,是有名的庭園觀賞樹種。
這種花樹,嬌嫩得很,春寒開花。
既畏烈日,也怕風(fēng)雨。
真的:“輕弱似扶病。
”古人愛惜這花。
蘇軾為了搶時(shí)間,夜里拿了蠟燭去欣賞它。
詩道:“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紅燭照殘妝。
”陸游就盼望春天多來幾個(gè)陰天。
詩道:“綠章夜奏通明殿,為借春陰護(hù)海棠。
” 在怡紅院庭院前,蕉棠兩植,如五雀六燕,恰好對稱。
寶玉因說這里實(shí)是“暗蓄紅綠二字”,“若只說蕉,則棠無著落,若只說棠,蕉亦無著落。
因有蕉無棠不可,有棠無蕉更不可。
”因而把那匾額題為“紅香綠玉”。
元春又把人對紅綠兩字的感受更突出一點(diǎn),改為:怡紅快綠。
這個(gè)院落就稱為:怡紅院。
寶玉因吟一律。
這律詩就是依蕉棠兩植的特點(diǎn)雙起雙敲來寫的。
“深庭長日靜,兩兩出嬋娟。
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
憑欄垂夅袖,倚石護(hù)青煙。
”這幽邃的庭院里終日是一片恬靜,芭蕉和海棠兩者的顏色、姿態(tài)長得多么美好啊。
碧綠的芭蕉怯著春寒還是卷著,紅艷的海棠盛妝未卸也沒睡眠。
一個(gè)兒憑欄垂著紅袖,一個(gè)兒倚石籠著青煙。
詩的前六句就是突出寫怡紅院的蕉棠兩景。
最后兩句,雙收落到主人。
“對立東風(fēng)里,主人應(yīng)解憐。
“
簡介大觀園試才題對額的故事
大觀園試才題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說秦鐘既,寶玉痛哭不已,李貴等易勸解半日方住,歸時(shí)猶是凄惻哀痛. 賈母幫了幾十兩銀子, 外又另備奠儀,寶玉去吊紙.七日后便送殯掩埋了,別無述記. 只有寶玉日日思慕感悼, 然亦無可如何了.又不知?dú)v幾何時(shí),這日賈珍等來回賈政: 園內(nèi)工程俱已告竣, 大老爺已瞧過了,只等老爺瞧了,或有不妥之處,再行改造,好題匾額對聯(lián)的. 賈政聽了,沉思一回,說道:這匾額對聯(lián)倒是一件難事.論理該請貴妃賜題才是,然貴妃若不親睹其景,大約亦必不肯妄擬,若直待貴妃游幸過再請題,偌大景致, 若干亭榭,無字標(biāo)題,也覺寥落無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眾清客在旁笑答道: 老世翁所見極是.如今我們有個(gè)愚見:各處匾額對聯(lián)斷不可少,亦斷不可定名.如今且按其景致,或兩字,三字,四字,虛合其意,擬了出來,暫且做燈匾聯(lián)懸了. 待貴妃游幸時(shí),再請定名,豈不兩全?賈政等聽了,都道:所見不差.我們今日且看看去, 只管題了,若妥當(dāng)便用,不妥時(shí),然后將雨村請來,令他再擬.眾人笑道:老爺今日一擬定佳,何必又待雨村.賈政笑道:你們不知,我自幼于花鳥山水題詠上就平平 , 如今上了年紀(jì),且案牘勞煩,于這怡情悅性文章上更生疏了.縱擬了出來,不免迂腐古板,反不能使花柳園亭生色,似不妥協(xié),反沒意思.眾清客笑道:這也無妨.我們大家看了公擬, 各舉其長,優(yōu)則存之,劣則刪之,未為不可.賈政道:此論極是.且喜今日天氣和暖,大家去逛逛.說著起身,引眾人前往.\ 賈珍先去園中知會(huì)眾人. 可巧近日寶玉因思念秦鐘,憂戚不盡,賈母常命人帶他到園中來戲耍.此時(shí)亦才進(jìn)去,忽見賈珍走來,向他笑道:你還不出去,老爺就來了. 寶玉聽了, 帶著奶娘小廝們,一溜煙就出園來.方轉(zhuǎn)過彎,頂頭賈政引眾客來了,躲之不及,只得一邊站了.賈政近因聞得塾掌稱贊寶玉專能對對聯(lián),雖不喜讀書,偏倒有些歪才情似的,今日偶然撞見這機(jī)會(huì),便命他跟來.寶玉只得隨往,尚不知何意.\ 賈政剛至園門前, 只見賈珍帶領(lǐng)許多執(zhí)事人來,一旁侍立.賈政道:你且把園門都關(guān)上,我們先瞧了外面再進(jìn)去.賈珍聽說,命人將門關(guān)了.賈政先秉正看門.只見正門五間, 上面桶瓦泥鰍脊,那門欄窗К,皆是細(xì)雕新鮮花樣,并無朱粉涂飾,一色水磨群墻,下面白石臺(tái)磯,鑿成西番草花樣.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墻,下面虎皮石,隨勢砌去 ,果然不落富麗俗套,自是歡喜.遂命開門,只見迎面一帶翠嶂擋在前面.眾清客都道: 好山,好山!賈政道:非此一山,一進(jìn)來園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則有何趣.眾人道 :極是.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說畢,往前一望,見白石ЛО,或如鬼怪,或如猛獸, 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成斑,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賈政道:我們就從此小徑游去,回來由那一邊出去,方可遍覽.\ 說畢,命賈珍在前引導(dǎo),自己扶了寶玉,逶迤進(jìn)入山口.抬頭忽見山上有鏡面白石一塊,正是迎面留題處.賈政回頭笑道:諸公請看,此處題以何名方妙?眾人聽說,也有說該題疊翠二字,也有說該提錦嶂的,又有說賽香爐的,又有說小終南的, 種種名色, 不止幾十個(gè).原來眾客心中早知賈政要試寶玉的功業(yè)進(jìn)益如何,只將些俗套來敷衍.寶玉亦料定此意.賈政聽了,便回頭命寶玉擬來.寶玉道:嘗聞古人有云:` 編新不如述舊, 刻古終勝雕今.'況此處并非主山正景,原無可題之處,不過是探景一進(jìn)步耳. 莫若直書`曲徑通幽處'這句舊詩在上,倒還大方氣派.眾人聽了,都贊道: 是極! 二世兄天分高,才情遠(yuǎn),不似我們讀腐了書的.賈政笑道:不可謬獎(jiǎng).他年小, 不過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罷了.再俟選擬.\ 說著, 進(jìn)入石洞來.只見佳木蘢蔥,奇花閃灼,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曲折瀉于石隙之下.再進(jìn)數(shù)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Н繡檻,皆隱于山 樹杪之間.俯而視之,則清溪瀉雪,石磴穿云,白石為欄,環(huán)抱池沿,石橋三港,獸面銜吐.橋上有亭. 賈政與諸人上了亭子,倚欄坐了,因問:諸公以何題此?諸人都道:當(dāng)日歐陽公< <醉翁亭記>>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賈政笑道:`翼然'雖佳,但此亭壓水而成, 還須偏于水題方稱.依我拙裁,歐陽公之`瀉出于兩峰之間',竟用他這一個(gè)` 瀉'字.有一客道:是極,是極.竟是`瀉玉'二字妙.賈政拈髯尋思,因抬頭見寶玉侍側(cè),便笑命他也擬一個(gè)來.寶玉聽說,連忙回道:老爺方才所議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 似乎當(dāng)日歐陽公題釀泉用一`瀉'字,則妥,今日此泉若亦用`瀉'字,則覺不妥.況此處雖云省親駐蹕別墅,亦當(dāng)入于應(yīng)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覺粗陋不雅.求再擬較此蘊(yùn)籍含蓄者. 賈政笑道:諸公聽此論若何?方才眾人編新,你又說不如述古,如今我們述古,你又說粗陋不妥.你且說你的來我聽.寶玉道:有用`瀉玉'二字,則莫若`沁芳' 二字,豈不新雅?賈政拈髯點(diǎn)頭不語.眾人都忙迎合,贊寶玉才情不凡.賈政道: 匾上二字容易. 再作一副七言對聯(lián)來.寶玉聽說,立于亭上,四顧一望,便機(jī)上心來, 乃念道:\ 繞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脈香.賈政聽了,點(diǎn)頭微笑.眾人先稱贊不已.于是出亭過池, 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著意觀覽.忽抬頭看見前面一帶粉垣,里面數(shù)楹修舍, 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眾人都道:好個(gè)所在!于是大家進(jìn)入,只見入門便是曲折游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兩三間房舍,一明兩暗,里面都是合著地步打就的床幾椅案.從里間房內(nèi)又得一小門,出去則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著芭蕉.又有兩間小小退步.后院墻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墻內(nèi),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賈政笑道: 這一處還罷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說畢,看著寶玉, 唬的寶玉忙垂了頭.眾客忙用話開釋,又說道:此處的匾該題四個(gè)字.賈政笑問:那四字?一個(gè)道是淇水遺風(fēng).賈政道:俗.又一個(gè)是睢園雅跡.賈政道:也俗.賈珍笑道:還是寶兄弟擬一個(gè)來.賈政道:他未曾作,先要議論人家的好歹,可見就是個(gè)輕薄人. 眾客道:議論的極是,其奈他何.賈政忙道:休如此縱了他.因命他道:今日任你狂為亂道,先設(shè)議論來,然后方許你作.方才眾人說的,可有使得的 ? 寶玉見問,答道:都似不妥.賈政冷笑道:怎么不妥?寶玉道:這是第一處行幸之處, 必須頌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現(xiàn)成的,何必再作.賈政道:難道`淇水'`睢園'不是古人的?寶玉道:這太板腐了.莫若`有鳳來儀'四字.眾人都哄然叫妙.賈政點(diǎn)頭道:畜生,畜生,可謂`管窺蠡測'矣.因命:再題一聯(lián)來.寶玉便念道:\ 寶鼎茶閑煙尚綠, 幽窗棋罷指猶涼.賈政搖頭說道:也未見長.說畢,引眾人出來.方欲走時(shí),忽又想起一事來,因問賈珍道:這些院落房宇并幾案桌椅都算有了,還有那些帳幔簾子并陳設(shè)玩器古董, 可也都是一處一處合式配就的?賈珍回道:那陳設(shè)的東西早已添了許多, 自然臨期合式陳設(shè).帳幔簾子,昨日聽見璉兄弟說,還不全. 那原是一起工程之時(shí)就畫了各處的圖樣, 量準(zhǔn)尺寸,就打發(fā)人辦去的.想必昨日得了一半.賈政聽了,便知此事不是賈珍的首尾,便命人去喚賈璉.\ 一時(shí),賈璉趕來,賈政問他共有幾種,現(xiàn)今得了幾種,尚欠幾種.賈璉見問,忙向靴桶取靴掖內(nèi)裝的一個(gè)紙折略節(jié)來, 看了一看,回道:妝蟒繡堆,刻絲彈墨并各色綢綾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 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簾子二百掛,昨日俱得了.外有猩猩氈簾二百掛,金絲藤紅漆竹簾二百掛,黑漆竹簾二百掛,五彩線絡(luò)盤花簾二百掛, 每樣得了一半,也不過秋天都全了.椅搭,桌圍,床裙,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有了. 一面走,一面說,倏爾青山斜阻.轉(zhuǎn)過山懷中,隱隱露出一帶黃泥筑就矮墻,墻頭皆用稻莖掩護(hù).有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里面數(shù)楹茅屋.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新條,隨其曲折,編就兩溜青籬.籬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ち之屬. 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漫然無際.\ 賈政笑道: 倒是此處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鑿,此時(shí)一見,未免勾引起我歸農(nóng)之意.我們且進(jìn)去歇息歇息.說畢,方欲進(jìn)籬門去,忽見路旁有一石碣,亦為留題之備 .眾人笑道:更妙,更妙,此處若懸匾待題,則田舍家風(fēng)一洗盡矣.立此一碣,又覺生色許多, 非范石湖田家之詠不足以盡其妙.賈政道:諸公請題.眾人道:方才世兄有云,`編新不如述舊',此處古人已道盡矣,莫若直書`杏花村'妙極,賈政聽了,笑向賈珍道: 正虧提醒了我.此處都妙極,只是還少一個(gè)酒幌.明日竟作一個(gè),不必華麗,就依外面村莊的式樣作來,用竹竿挑在樹梢.賈珍答應(yīng)了,又回道:此處竟還不可養(yǎng)別的雀鳥,只是買些鵝鴨雞類,才都相稱了.賈政與眾人都道:更妙.賈政又向眾人道 :`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請名方可.眾客都道:是呀.如今虛的,便是什么字樣好?\ 大家想著, 寶玉卻等不得了,也不等賈政的命,便說道:舊詩有云:`紅杏梢頭掛酒旗' .如今莫若`杏簾在望'四字.眾人都道:好個(gè)`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寶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則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詩云:`柴門臨水稻花香', 何不就用` 稻香村'的妙?眾人聽了,亦發(fā)哄聲拍手道:妙!賈政一聲斷喝:無知的業(yè)障,你能知道幾個(gè)古人,能記得幾首熟詩,也敢在老先生前賣弄!你方才那些胡說的 ,不過是試你的清濁,取笑而已,你就認(rèn)真了!\ 說著, 引人步入茆堂,里面紙窗木榻,富貴氣象一洗皆盡.賈政心中自是歡喜,卻瞅?qū)氂竦?此處如何?眾人見問,都忙悄悄的推寶玉,教他說好.寶玉不聽人言,便應(yīng)聲道:不及`有鳳來儀'多矣.賈政聽了道:無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樓畫棟,惡賴富麗為佳, 那里知道這清幽氣象.終是不讀書之過!寶玉忙答道:老爺教訓(xùn)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眾人見寶玉牛心,都怪他呆癡不改.今見問`天然'二字,眾人忙道:別的都明白, 為何連`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寶玉道:卻又來!此處置一田莊, 分明見得人力穿鑿扭捏而成.遠(yuǎn)無鄰村,近不負(fù)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爭似先處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氣, 雖種竹引泉,亦不傷于穿鑿.古人云`天然圖畫'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強(qiáng)為地, 非其山而強(qiáng)為山, 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未及說完,賈政氣的喝命:叉出去, 剛出去,又喝命:回來!命再題一聯(lián):若不通,一并打嘴!寶玉只得念道:\ 新漲綠添浣葛處,好云香護(hù)采芹人.\ 賈政聽了, 搖頭說:更不好.一面引人出來,轉(zhuǎn)過山坡,穿花度柳,撫石依泉,過了荼蘼架, 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藥圃,入薔薇院,出芭蕉塢,盤旋曲折.忽聞水聲潺ざ, 瀉出石洞,上則蘿薜倒垂,下則落花浮蕩.眾人都道:好景,好景!賈政道: 諸公題以何名? 眾人道:再不必?cái)M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個(gè)字.賈政笑道:又落實(shí)了, 而且陳舊.眾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舊舍'四字也罷了.寶玉道:這越發(fā)過露了.`秦人舊舍'說避亂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賈政聽了,更批胡說 . 于是要進(jìn)港洞時(shí),又想起有船無船.賈珍道:采蓮船共四只,座船一只,如今尚未造成.賈政笑道:可惜不得入了.賈珍道:從山上盤道亦可以進(jìn)去.說畢,在前導(dǎo)引, 大家攀藤撫樹過去. 只見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蕩蕩,曲折縈迂.池邊兩行垂柳, 雜著桃杏,遮天蔽日,真無一些塵土.忽見柳陰中又露出一個(gè)折帶朱欄板橋來,度過橋去,諸路可通,便見一所清涼瓦舍,一色水磨磚墻,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脈, 皆穿墻而過.\ 賈政道:此處這所房子,無味的很.因而步入門時(shí),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式石塊,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無.只見許多異草: 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巔,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繞柱,縈砌盤階,或如翠帶飄し,或如金繩盤屈,或?qū)嵢舻ど?或花如金桂,味芬氣馥,非花香之可比.賈政不禁笑道: 有趣!只是不大認(rèn)識(shí).有的說:是薜荔藤蘿.賈政道:薜荔藤蘿不得如此異香. 寶玉道:果然不是.這些之中也有藤蘿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蕪,那一種大約是じ蘭, 這一種大約是清葛,那一種是金す草,這一種是玉ぁ藤,紅的自然是紫蕓,綠的定是青芷. 想來<<離騷>>,<<文選>>等書上所有的那些異草,也有叫作什么藿ずぢ蕁的,也有叫作什么綸組紫絳的,還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樣,又有叫什么綠荑的,還有什么丹椒, 蘼蕪,風(fēng)連.如今年深歲改,人不能識(shí),故皆象形奪名,漸漸的喚差了,也是有的.未及說完,賈政喝道:誰問你來!唬的寶玉倒退,不敢再說.\ 賈政因見兩邊俱是超手游廊, 便順著游廊步入.只見上面五間清廈連著卷棚,四面出廊,綠窗油壁,更比前幾處清雅不同.賈政嘆道:此軒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此造已出意外,諸公必有佳作新題以顏其額,方不負(fù)此.眾人笑道:再莫若`蘭風(fēng)蕙露' 貼切了.賈政道:也只好用這四字.其聯(lián)若何?一人道:我倒想了一對,大家批削改正.念道是:\ 麝蘭芳靄斜陽院, 杜若香飄明月洲.眾人道:妙則妙矣,只是`斜陽'二字不妥. 那人道: 古人詩云`蘼蕪滿手泣斜暉'.眾人道:頹喪,頹喪.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聯(lián),諸公評(píng)閱評(píng)閱.因念道:\ 三徑香風(fēng)飄玉蕙,一庭明月照金蘭.賈政拈髯沉吟,意欲也題一聯(lián).忽抬頭見寶玉在旁不敢則聲,因喝道:怎么你應(yīng)說話時(shí)又不說了?還要等人請教你不成!寶玉聽說 , 便回道:此處并沒有什么`蘭麝',`明月',`洲渚'之類,若要這樣著跡說起來,就題二百聯(lián)也不能完. 賈政道:誰按著你的頭,叫你必定說這些字樣呢?寶玉道:如此說,匾上則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對聯(lián)則是:\ 吟成щ蔻才猶艷, 睡足酴せ夢也香.賈政笑道:這是套的`書成蕉葉文猶綠',不足為奇.眾客道:李太白`鳳凰臺(tái)'之作,全套`黃鶴樓',只要套得妙.如今細(xì)評(píng)起來, 方才這一聯(lián), 竟比`書成蕉葉'猶覺幽嫻活潑.視`書成'之句,竟似套此而來.賈政笑道:豈有此理!\ 說著,大家出來.行不多遠(yuǎn),則見崇閣巍峨,層樓高起,面面琳宮合抱,迢迢復(fù)道縈紆,青松拂檐,玉欄繞砌,金輝獸面,彩煥螭頭.賈政道: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麗了些 .眾人都道:要如此方是.雖然貴妃崇節(jié)尚儉,天性惡繁悅樸,然今日之尊,禮儀如此 , 不為過也.一面說,一面走,只見正面現(xiàn)出一座玉石牌坊來,上面龍?bào)大ぷo(hù),玲瓏鑿就.賈政道:此處書以何文?眾人道:必是`蓬萊仙境'方妙.賈政搖頭不語.寶玉見了這個(gè)所在,心中忽有所動(dòng),尋思起來,倒象那里曾見過的一般,卻一時(shí)想不起那年月日的事了. 賈政又命他作題,寶玉只顧細(xì)思前景,全無心于此了.眾人不知其意,只當(dāng)他受了這半日的折磨,精神耗散,才盡詞窮了,再要考難逼迫,著了急,或生出事來,倒不便.遂忙都勸賈政:罷,罷,明日再題罷了.賈政心中也怕賈母不放心,遂冷笑道: 你這畜生,也竟有不能之時(shí)了.也罷,限你一日,明日若再不能,我定不饒.這是要緊一處,更要好生作來!\ 說著,引人出來,再一觀望,原來自進(jìn)門起,所行至此,才游了十之五六.又值人來回, 有雨村處遣人回話.賈政笑道:此數(shù)處不能游了.雖如此,到底從那一邊出去,縱不能細(xì)觀, 也可稍覽.說著,引客行來,至一大橋前,見水如晶簾一般奔入.原來這橋便是通外河之閘, 引泉而入者.賈政因問:此閘何名?寶玉道:此乃沁芳泉之正源, 就名` 沁芳閘'.賈政道:胡說,偏不用`沁芳'二字.于是一路行來,或清堂茅舍,或堆石為垣, 或編花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長廊曲洞,或方廈圓亭, 賈政皆不及進(jìn)去.因說半日腿酸,未嘗歇息,忽又見前面又露出一所院落來,賈政笑道:到此可要進(jìn)去歇息歇息了.說著,一徑引人繞著碧桃花,穿過一層竹籬花障編就的月洞門, 俄見粉墻環(huán)護(hù),綠柳周垂.賈政與眾人進(jìn)去,一入門,兩邊都是游廊相接. 院中點(diǎn)襯幾塊山石,一邊種著數(shù)本芭蕉,那一邊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翠縷, 葩吐丹砂.眾人贊道:好花,好花!從來也見過許多海棠,那里有這樣妙的. 賈政道:這叫作`女兒棠',乃是外國之種.俗傳系出`女兒國'中,云彼國此種最盛,亦荒唐不經(jīng)之說罷了. 眾人笑道:然雖不經(jīng),如何此名傳久了?寶玉道:大約騷人詠士, 以此花之色紅暈若施脂,輕弱似扶病,大近乎閨閣風(fēng)度,所以以`女兒'命名.想因被世間俗惡聽了,他便以野史纂入為證,以俗傳俗,以訛傳訛,都認(rèn)真了.眾人都搖身贊妙. 一面說話,一面都在廊外抱廈下打就的榻上坐了.賈政因問:想幾個(gè)什么新鮮字來題此?一客道:`蕉鶴'二字最妙.又一個(gè)道:`崇光泛彩'方妙.賈政與眾人都道:好個(gè)`崇光泛彩'!寶玉也道:妙極.又嘆:只是可惜了.眾人問:如何可惜? 寶玉道:此處蕉棠兩植,其意暗蓄`紅'`綠'二字在內(nèi).若只說蕉,則棠無著落,若只說棠, 蕉亦無著落.固有蕉無棠不可,有棠無蕉更不可.賈政道:依你如何?寶玉道: 依我,題`紅香綠玉'四字,方兩全其妙.賈政搖頭道:不好,不好!\ 說著,引人進(jìn)入房內(nèi).只見這幾間房內(nèi)收拾的與別處不同,竟分不出間隔來的.原來四面皆是雕空玲瓏木板, 或流云百蝠,或歲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 或集錦,或博古,或萬福萬壽各種花樣,皆是名手雕鏤,五彩銷金嵌寶的.一К一К,或有貯書處,或有設(shè)鼎處,或安置筆硯處,或供花設(shè)瓶,安放盆景處.其К各式各樣,或天圓地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huán)半璧.真是花團(tuán)錦簇,剔透玲瓏.倏爾五色紗糊就,竟系小窗, 倏爾彩凌輕覆,竟系幽戶.且滿墻滿壁,皆系隨依古董玩器之形摳成的槽子.諸如琴, 劍,懸瓶,桌屏之類,雖懸于壁,卻都是與壁相平的.眾人都贊:好精致想頭!難為怎么想來,原來賈政等走了進(jìn)來,未進(jìn)兩層,便都迷了舊路,左瞧也有門可通,右瞧又有窗暫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書擋住.回頭再走,又有窗紗明透,門徑可行,及至門前,忽見迎面也進(jìn)來了一群人,都與自己形相一樣,----卻是一架玻璃大鏡相照.及轉(zhuǎn)過鏡去, 益發(fā)見門子多了.賈珍笑道:老爺隨我來.從這門出去,便是后院,從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說著,又轉(zhuǎn)了兩層紗廚錦К,果得一門出去,院中滿架薔薇,寶相.轉(zhuǎn)過花障,則見青溪前阻.眾人咤異:這股水又是從何而來?賈珍遙指道:原從那閘起流至那洞口,從東北山坳里引到那村莊里,又開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總流到這里 , 仍舊合在一處,從那墻下出去.眾人聽了,都道:神妙之極,說著,忽見大山阻路. 眾人都道 迷了路了.賈珍笑道:隨我來.仍在前導(dǎo)引,眾人隨他,直由山腳邊忽一轉(zhuǎn), 便是平坦寬闊大路,豁然大門前見.眾人都道:有趣,有趣,真搜神奪巧之至!于是大家出來.\ 那寶玉一心只記掛著里邊,又不見賈政吩咐,少不得跟到書房.賈政忽想起他來, 方喝道: 你還不去?難道還逛不足!也不想逛了這半日,老太太必懸掛著.快進(jìn)去,疼你也白疼了.寶玉聽說,方退了出來.在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