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女兒國的讀后感
女兒情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悄悄問圣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說什么王權(quán)富貴,怕什么戒律清規(guī).只愿天長地久,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愛戀伊,愛戀伊,愿今生常相隨.愿今生常相隨,常相隨.好一首女兒情,西游記從小就開始看,最難忘的還是女兒國那級,今天偶然又看了一遍,可能人真的到一定年齡才會明白其中道理,卻把西游記看成愛情劇了,唐僧喜歡女兒國國王,這點誰都可以看出來,否則她問他喜歡她時候,他不會說:假如有來生之類的話又一個悲慘愛情,唐僧肩負取經(jīng)使命,怎么可以留下呢,彼此相愛卻又無奈、、、、我覺得僧人可以結(jié)婚,他們倡導佛教,廣播于天下,希望每個人都信,因為他們宗旨要普渡眾生,但是,,如果每個人都誠信向佛了,那么都不結(jié)婚,都四大皆空,那么下一代怎么呢
難道是克隆
唐僧的取經(jīng)之路注定是一條無法回頭的不歸之路。
自從踏上漫漫征途的那一天,他已經(jīng)不再是他,他必須放棄自己的思想,放棄自己的情感,一步步向既定目標艱難跋涉。
在自身堅定的取經(jīng)信念之外,猶如他給孫猴安了緊箍咒一樣,他自己也同樣被安了緊箍咒,他已經(jīng)沒有選擇。
飽經(jīng)了人間的世態(tài)炎涼,見慣了妖魔的猙獰面孔,跌跌撞撞地踏入了西涼女兒國,這片寧靜的溫柔之鄉(xiāng),不曾想,卻邂逅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情緣。
王宮大殿。
輕煙繚繞,清香陣陣,素日見慣了莊嚴肅穆的王殿,見慣了威嚴莊重的王侯將相,今日的大殿好像有些異樣,而且踏入王宮,似乎就籠罩了一片暖暖的柔情之中,多少有些惶恐。
低首三次拜見陛下而久無回應,王位上那位高貴的女王到底是何等人物,默默等待之中,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原只想和往日一樣,例行公事地拿到文牒便繼續(xù)西行,卻不料文牒被女王輕輕放在一邊,驚訝之下,卻與女王溫柔的目光無意相撞,不禁心中一顫,這目光中分明有一種往日不曾遇到的東西,好像那么熟悉,又似乎那么陌生,說不清道不明。
人世間最美好的愛情是一見鐘情,而人世間最凄慘的愛情也是一見鐘情,因為它猶如煙花,在瞬間的輝煌之后,留下的多半是久久的惆悵和遺憾。
御花園。
楓葉似火,草木含情,鴛鴦戲水,清溪潺潺。
習慣了險山惡水,在小橋流水之中與佳人并肩而行,多少有些異樣。
走下王位的女王盡顯女兒本色,笑語吟吟,脈脈含情。
“御弟哥哥,今日身體可好些了嗎
”,殷切問候之中,分明飽含深情。
“御弟哥哥,你看那鴛鴦戲水,雙棲雙飛,何等快樂
”,似乎隨口之語,卻是另有深意。
“御弟哥哥,不去取經(jīng)行不行
”,殷切的目光之中,滿含期待之情。
“ 為什么世間還有象我們這樣的孤男寡女,不能成雙成對
為什么御弟哥哥甘愿守孤燈伴古佛,單宿單飛呢
”略帶哀怨的質(zhì)問,卻又一片柔情。
圣僧并非不食人間煙火,以他天資之聰穎,怎不明這旁敲側(cè)擊外的深意
只是,取經(jīng)重任在肩,唐王承諾在先,不可改,不可違。
但,又如何拒絕這殷殷柔情
無奈之下,只得拋出普渡眾生的理想作為搪塞,盡管知道它是那么的不堪一擊。
果然,這個脆若薄紙的托詞被女王輕輕點破:“既然御弟哥哥有如此情懷,那么眼前就有你要挽救的蕓蕓眾生呀
”無言以對。
只得顧左右而言它。
深夜的王宮,燈光搖曳,一片寂靜。
滿懷疑慮的賞寶之行,最終卻步入女王的寢宮。
大驚之下,急欲轉(zhuǎn)身離去,紗帳中女王的柔聲輕輕飄來:“御弟哥哥,那就請觀賞國寶吧
”進退兩難之際,珠簾輕啟,女王款步走出:“難道,在御弟哥哥眼里,我還算不得國寶嗎
”心神大亂,不知如何回答。
偷眼去看輕剪西窗燭的女王,卻不料和那絕代的深情回眸悄然相遇,心中那根一直沉寂的情弦劇烈地顫動。
默念佛經(jīng),強定心神。
多情的女王輕訴衷腸,愿以一國之王,托付終生,與心愛之人雙棲雙飛。
心潮澎湃,感慨萬千,說出的卻是塵念已絕,四大皆空,但禁不住額頭汗珠滲出。
這無奈的解釋再次被女王一語中的:“你說四大皆空,卻緊閉雙眼;要是你睜眼看看我,我不信你兩眼空空
”色即空,空即色。
緊閉雙眼,不過是逃避自己,不敢面對現(xiàn)實。
心事既被點破,無言做答,額頭更是汗如雨下。
女王不忍,輕舒玉手,欲拭去圣僧額頭之汗;自小深受佛法熏陶,怎敢接受女性如此親昵之舉,急避之間,無意與女王深情的目光再次相遇,如遭雷擊,瞬間驚呆,堅定的取經(jīng)信念剎那間土崩瓦解。
呆坐許久,心潮難平,悄悄擦去額頭汗珠。
女王軟語溫存,唐僧一再推讓。
女王心傷,話語哀怨: “哥哥,難道你真的不喜歡我嗎
”沉默。
還是沉默。
該如何回答
又如何回答
嘆只嘆,蒼天作弄,為何要去取經(jīng),為何會闖入女兒國,為何會陷入這情海之中
佛渡眾生,卻不能渡己,佛講不能有愛,無愛又何必有佛
佛在心中,又何必扼殺愛的自由
佛講緣分,但為何要拒絕這難得的情緣
平生第一次,對原來堅定的信仰產(chǎn)生了動搖。
有心吐出那個字,眼前忽然閃現(xiàn)觀音冷冷的目光,不禁心頭一驚。
“來世若有緣分…..”,語音未落,卻被打斷女王柔聲打斷:“我只想今生,不想來世,今生今世,我們倆是有緣分的
”清香襲人,柔情似水。
腦海一片空白,青燈古佛逐漸遠去,全身完全熔化在一片深情之中。
自己就是自己,何必在乎如來的威嚴,何必在乎觀音的手段,何必在乎唐王的企盼,他們所要的,不過是一個空的軀殼,哪里是一個真正的自己
為何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
為何不能接受人間的真情
何不…..長亭送別,相望無語,步履沉重,草木含悲,只愿這路沒有盡頭,能這樣一直走下去。
相送千里終有一別。
就此留步,接過文牒,再望那雙含淚的雙眸,無言以對,心中隱隱做痛。
終狠心轉(zhuǎn)身上馬,卻再聽到那聲深情的呼喚:“御弟哥哥
”,勒住馬韁,再度回首,卻不忍再去看那雙憂傷的眼睛。
縱馬而去,卻一直感到背后那深情的目光一直相伴。
從今后的取經(jīng)之路,再也與愛無關(guān)。
終于到達西天,終于功德圓滿,終于取得真經(jīng),終于修成正果。
駕祥云返回故土,腳下昔日跋涉之地一一閃過。
又見那片心痛過的土地,終于又見那水,那園,往事恍如昨日,耳邊似乎又響起那首深情的“女兒情”,孤欄旁似乎又見那個憔悴的身影,眼前似乎又浮現(xiàn)那雙深情的雙目,多想停下腳步,再去看上一眼……耳邊鐘聲隱約,大唐在望……
有關(guān)西游記《智過女兒 國》的內(nèi)容簡介和閱讀感受
1、主要內(nèi)容 唐僧和徒弟了西女兒國,女兒國國王看中了唐僧,要招他夫,唐僧堅執(zhí)不肯。
悟空讓唐僧先敷衍上,日后再救他。
可是女兒國國王在跟唐僧纏綿的時候蝎子精出現(xiàn),并抓走了唐僧要跟他成親。
悟空、八戒去挑戰(zhàn),被蝎子精的倒馬毒刺傷,這時昴日星官趕來,殺死蝎子精,師徒四人與女兒國交換了通關(guān)文牒,離開了女兒國。
2、原著簡介 《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創(chuàng)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
《西游記》是吳承恩在50歲左右,也就是1550年左右寫了西游記的前十幾回。
后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記》的全部創(chuàng)作。
因此,大致可以推斷出,《西游記》是他在1550至1582年,這32年之間創(chuàng)作的。
描寫了唐朝太宗貞觀年間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四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jīng),沿途歷經(jīng)磨難(連同唐僧出生到取經(jīng)前的磨難共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后到達西天,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