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西游記讀后感800字
讀西游記有感800字(一): 泱泱大國五千載,中國的古典四大名著家喻戶曉。
而四大名著中,最使我刻骨銘心的便是《西游記》。
《西游記》的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
他所寫的人物個個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
但是我記憶猶新的便是《西游記》中聰明伶俐的孫悟空。
有時候,孫悟空也會與師父有點小摩擦。
可我認為這些事歸根結(jié)底都是唐僧的錯。
就正因?qū)O悟空把一群強盜殺死了,唐僧就要孫悟空走,而且這輩子再也別做他的徒弟。
這時候,孫悟空只能再三懇求師父把他留下。
可唐僧就是這么狠心,孫悟空只能深情地和唐僧告別,獨自回花果山了。
少了孫悟空,就少了一個保護唐僧的人。
不久,唐僧被妖怪捉去,豬八戒便請孫悟空回來,救出了師父。
從此,師徒倆的關(guān)聯(lián)越來越融洽,兩人的摩擦也漸漸減少了。
《西游記》是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每當(dāng)讀起它,我的心里就很快樂,很充實。
同學(xué)們,能告訴我,你們最喜愛的《西游記》人物是誰嗎
形容商品多的成語 讀西游記有感800字(二): 讀《西游記》有感 吳承恩先生寫的小說《西游記》,我們耳熟能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里面生動搞笑的文字,個性鮮明的人物,使我記憶猶新,從小就對它百看不厭,愛不釋手。
關(guān)于愛的句子 這天,我又一次翻開《西游記》,武功高強、正義大膽的孫悟空;貪吃貪睡、好色好財?shù)呢i八戒;任勞任怨、心地善良的沙和尚;意志堅強、誠心向佛的唐玄奘;勤勞勇
關(guān)于學(xué)習(xí)的古詩
1、敏而好學(xué)恥下問——孔子2、業(yè)精于勤于嬉;行成于思,毀——韓愈3、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病?/p>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10、立身以立學(xué)為先,立學(xué)以讀書為本——歐陽修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12、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顏真卿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長歌行》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17、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33、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諸葛亮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
關(guān)于自強的詩歌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jīng)》 2、發(fā)奮忘食,樂以忘優(yōu),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4、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xué)》 5、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9、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10、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1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 12、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后漢書·陳蕃傳》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傳》 14、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17、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19、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將進酒》 21、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2、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23、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2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25、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顧憲成 26、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顧炎武 28、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鄭板橋《竹石》 29、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30、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讀書成就夢想作文
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從古代的孔子到現(xiàn)代的魯迅,從鑿壁借光到懸梁刺股,人們讀書手不釋卷的例子不勝枚舉。
古今中外,屹立于世間最璀璨最明亮的那顆明珠就是“知識”。
偉人領(lǐng)袖同志以其智慧知識閃耀歷史長河。
多讀書,讀好書,開啟智慧之門。
只有這樣,才能陶冶我們的情操,才能尋得追逐夢想的方向,讓我們認真讀好書傳遞文明,傳揚智慧;讓我們在書海中遨游,在文字里漫步,在書卷里進步,在書香里成長。
讓讀書成就我們的夢想。
英國偉大物理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天文學(xué)家牛頓先生就非常熱愛讀書。
小時候因家庭變故曾被迫休學(xué)經(jīng)商。
離開心愛的校園對一個勤奮好學(xué)的孩子來說是多么殘酷的事情,為此牛頓特別傷心。
為了讀書,他在半路的一個籬笆下堅持頑強自學(xué),雖然艱苦,但知識的力量卻讓他感到其樂無窮。
后終在舅舅的幫助下如愿以償?shù)貜?fù)學(xué)了,成就了歷史上一個偉大的科學(xué)家。
現(xiàn)在我們不在籬笆下讀書、學(xué)習(xí),而是坐在配有空調(diào)燈光的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寫字,比起偉人不知要舒服多少倍,我們更要以偉人為榜樣,克服一切困難,刻苦學(xué)習(xí),努力向上,用知識武裝我們的頭腦,用文化提升我們的素養(yǎng),讓追求書寫無愧的人生,讓讀書成就我們一個個美麗的夢想,引領(lǐng)我們走向燦爛的明天,去續(xù)寫偉大中華的輝煌
求一片周記,寫寫小學(xué)六年的學(xué)習(xí)收獲、感受。
交流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學(xué)習(xí)方法,學(xué)習(xí)習(xí)慣等等。
在學(xué)習(xí)中,是否有高高的階梯攔住你的去路
又是否有讓你獲益匪淺的話語激勵著你
你有時可曾想過,這些話在啟迪我們邁上臺階的同時,永久保存著他們最芬芳的清香。
學(xué)習(xí)中的困難莫過于一節(jié)一節(jié)的臺階,雖然臺階很陡,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踏,攀登一層一層的臺階,才能實現(xiàn)學(xué)習(xí)的最高理想。
每到成績單下來時,我總因成績的不理想而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堅定。
那天,同樣殘酷的一天,我的心情又變得沉重起來,望著剛剛及格的分數(shù),我隨手拿起了書桌上的一本書。
我很喜歡讀書,書可以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很大的啟示。
果然。
我被這樣一段文字所吸引:一位失意的年輕人向哲人請教成功的秘密。
哲人遞給他一?;ㄉf:“用力捏碎它。
”年輕人用力一捏,花生殼捏碎了,剩下了仁,他再一次用力,花生仁紅色的皮也捏掉了,只剩下白白的果實。
哲人又讓他用力捏捏,年輕人照做了。
但是怎么也捏不碎。
他再次用力,結(jié)果還是徒勞無功。
最后,哲人說:“雖然屢受打擊與磨難,失去了很多東西,但始終都要有一個堅強不屈的心,這樣才會使美夢成真
” 我仔細體味其中的含意與韻味。
花生之所以沒辦法捏碎,是因為它有一顆堅硬的果實,所以才會屢經(jīng)困難才不被擊垮。
而我們在面對挫折時就需要我們有一顆堅強的心,才能夠去邁上新的臺階,使我們得到更大的提高,走向成功之路。
我恍然大悟,明白心灰意冷是不能使我邁上新臺階,就重新振作,鼓起勇氣,繼續(xù)努力,爭取在學(xué)習(xí)方面取得更優(yōu)秀的成績。
不會忘記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示與收獲,不會忘記那一刻,我邁上了新的臺階。
關(guān)于讀書手抄報的詩有
資料古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 顏真卿《勸學(xué)》) 力學(xué)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宋 劉過《書院》)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 朱熹《觀書有感》)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quán)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患足己不學(xué),既學(xué)患不行。
(唐 韓愈《勸學(xué)詩》) 名句: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 顏真卿《勸學(xué)》) 力學(xué)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宋 劉過《書院》)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 朱熹《觀書有感》)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quán)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患足己不學(xué),既學(xué)患不行。
(唐 韓愈《勸學(xué)詩》)
成語人去樓空的意境在哪首詩中出現(xiàn)過
出 處唐·崔顥《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