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關于開展征集廉政文化作品活動的信息
< 1.陳毅的補品” 1928年冬,擔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的陳毅,到二十八團傳達紅四軍軍委會議精神.他趕了一夜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到。
二十八團黨代表何長工笑著說:”陳毅同志,今天我請客.”這話被偵察班的戰(zhàn)士聽到了.其中有幾個從舊軍隊改編不定期來的戰(zhàn)士議論開了: “聽見沒有,陳主任來了,就特別招待”。
“當官的總比當兵的吃的好一點嘛”!“不會吧”,另一個戰(zhàn)士嚴肅地說: “前不久,我們不是聽說人家講過陳主任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故事嗎”
大家想起了那個故事:陳毅帶著隊伍來到一座高山上,正值下大雪.陳毅和戰(zhàn)士們一樣,一身單衣,一雙草鞋,幾天喝不上一口粥.這時炊事班不知從哪兒弄來了點米,大家高興地圍過去,七嘴八舌,都說應該給陳毅同與做一碗白米飯吃.陳毅卻堅持要炊事員把這點米和野菜拌在一起煮,大家一樣,都吃野菜拌飯。
“百聞不如一見,這回我們要親眼看看”。
大家把腳步放得很輕,趕支團部窗外,透過薄薄的窗戶紙往里看,只見何長工拿出一個小紙包,笑著說: “吃吧,這東西你一定愛吃.”陳毅問: “什么呀?” “這是冬天最好的“補品”.我是湖南人,你是四川人,我曉得,都是愛吃這種“補品”的.”陳毅看了看小包里的東西,笑道: “我們一起補吧.” 他們究竟吃的是什么?有的戰(zhàn)士急不可耐地用手指戳破窗戶紙,一看全愣了,原來,陳毅.何長工和大家一樣,吃的是南南瓜湯.紅米飯,小紙包里的是一些辣椒面……. 2.從嚴治黨的故事 1937年10月,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抗大第六隊隊長黃克功,因向陜北公學女學員劉茜求婚不成,開槍將其打死.為維護法律尊嚴,邊區(qū)高等法院依法判處黃克功極刑.親自給邊區(qū)高等法院院長雷經天寫信,說“共產黨與紅軍,對于自己的黨與紅軍成員不能不執(zhí)行比較一般平民更加嚴格的紀律” 3.陳嘉庚的公與私 已故著名愛國人士陳嘉庚先生,一生儉樸,從不夸耀自己,但是在投資辦學方面卻不惜一切.據有關人員統(tǒng)計,以1981年人民幣和黃金比價計算,陳老一生用來辦學的捐款達一億美元以上. 但是陳嘉庚的生活標準又怎樣的呢?在陳嘉庚故居,從陳列的蚊帳.被褥.衣服.禮帽.皮鞋等物來看,都是破舊而老式的.一只翻過來的破茶杯,杯底上插上蠟燭,就他自己設計的燭盤了.他家財萬貫,但對自己的家事,卻是“求缺不求全”.校舍和他的住宅都曾因日本飛機的轟炸而炸毀.然而,在校舍和住宅之間,他卻堅持先修校舍,并說:“第念校舍未復,若先建住宅,難免違背先憂后樂之訓耳!”他逝世后國內存款尚有300余萬元,可是按照他的遺囑,一分錢也沒有留給子孫.對這個問題,他的說法是: “人誰不愛子,惟必以道德之愛,非多遺金錢方謂德之愛.且賢而多財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 4.齊威王烹貪官 戰(zhàn)國時,齊威王田因齊把即墨大夫召來,對他說“自從你到即墨為官,我每天都接到誹謗你的報告.可是,我派人到即墨秘密調查,卻發(fā)現(xiàn)你在那里開荒辟田,農作物遍地,人民生活富庶.官吏清廉.之所以有人說你壞話,是因為你沒有巴結我身邊的大臣們.”之后,齊威王還增加即墨大夫一萬戶封邑,以資獎勵. 與即墨大夫不同的是,齊威王把阿邑(今山東陽谷)也召來,對他說: “自從派你到阿邑,我常常聽到對你的贊揚.然而,我派人秘密調查,卻發(fā)現(xiàn)那里田野荒蕪,農民貧困.原來那些贊揚你的話,都是你拿錢買來的”于是,齊威王下令,把他放進大鍋里烹掉了. 齊威王獎善懲惡,全國大為震動,官員們再也不敢懈怠,都努力做事,齊國得到大治。
這個故事說明,評價一個人的政績,不能僅憑幾個人的說辭,而是要到實地探訪,眼見為實.從另一個方面說,即微服私訪才能了解真情實況. 5.林則徐巧計懲貪官 清道光年間,有一年的秋天,久旱不雨。
有一天,時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說是要為老百姓祈雨,令下屬官員一不準戴涼帽,二不準飲茶水,一律盤腿坐在烈日炎炎的武昌郊區(qū)地頭上,燒起香紙.消息傳出,吸引了許多人前來看.眾官員不解地問: “林大人,我們這做,何苦呢?”林則徐回答說: “這叫心誠則靈,只有如此,才能感動蒼天,普降喜雨.”其實他另有用意. 那些平時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的官吏們,從沒有吃過這樣的苦頭,一個個被得汗流浹背,喉嚨冒煙,只是看到林則徐和他一樣在太陽下曬著,不好發(fā)作.等到燒完三炷香,林則徐才令人送來茶水.大家爭先恐后一飲而盡.飲后不久,他們都惡心嘔吐起來.這時,林則徐不慌不忙地叫人逐個檢查嘔吐之物,發(fā)現(xiàn)下屬官員所嘔吐的均為腥葷膩味,惟有他自己嘔吐的粗茶淡飯. 原來,林則徐向來痛恨官場的腐敗行為.看到旱災嚴重,米價上漲,許多老百姓背井離鄉(xiāng)后,他多次建議下屬官員平價售米,但他們卻以種種借口頂著不辦,而自己卻過著揮霍浪費.花天酒地奢侈生活,于是林則徐決定對他們進行懲治. 林則徐問大家: “請各位檢查一下自己嘔吐的食物,眾官員相一瞧,恍然大悟,繼而面面相覷.他們一起向林則徐請罪,為了懲一儆百,林則徐當場撤掉了兩個掌管米糧的官員. 也屬巧合,事后不久就下了一場大雨,有效地緩解了旱情.但百姓卻紛紛傳頌說: “是林大人巧計懲貪官,感動了老天爺,才下了一場大雨. 6.朱德不做“特殊黨員”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朱德雖身為八路軍總司令,但卻處處自己當做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來看待.他經常說: “黨內不能有特殊學員.”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里,如何何對待經濟困難,成為當時突出的政治問題.1939年2月,代表黨中央,在生產動員大會上發(fā)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為了響應這一號召,朱德所在的黨小組根據黨總支的要求,也開會給小組成員安排生產任務,同志們看到朱德工作很忙便沒有通知他開會,也不打算分配他生產任務. 沒想到,會后的第二天,朱德就找到黨小組長問: “昨天的會為什么不通知我參加呀” “我們看您太忙,不打算給您分配什么生產任務,所以…….”哎,那怎么行?毛主席號召我們自己動手,克服困難,這么大的事,也有我一份呀.”接著他又親切地說:“在我們黨內每個人都是普通黨員,黨內不能有特殊黨員.以后,這樣的會議都要通知我參加.”根據朱德的要求,黨小重新開會研究了生產任務分配問題,給朱德和一名炊事員.一名警衛(wèi)員分配了種機關二畝菜地的任務.從此,每天傍晚,人們都能看到朱德總司令和炊事員.警衛(wèi)員一起抬水.澆地.薅草. 7.范仲淹教子戒奢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出生在蘇州吳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童年時代清貧的生活使他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入朝為官后,他依然如此. 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深知他的習慣和家規(guī).因此,結婚前夕,范純仁對婚禮大操大辦自然不敢妄想,他想來想去,最后決定只買兩件稍微好些的衣服,這樣于父親.妻子兩邊都能說得過去.于是,范純仁將計劃購置的衣服列出清單,壯著膽子交給父親審定. 誰知范仲淹看過單子,立即板起了面孔,說道: “婚姻自然是人生大事,但這與節(jié)儉有什么矛盾?怎么可以借口“人生大事”而奢侈浪費呢?” 父親的一番話說得范純仁滿面羞愧,他鼓足勇氣對父親說: “范家節(jié)儉的家風,孩兒自幼熟知,購置奢華貴重用品,兒子知錯.可是如實稟報父親大人.新人想以羅綺做幔帳,孩兒知道這不合范家家風,故不敢答應,可她的父母又出面提出,孩兒礙于他們的情面就沒敢再堅持下去.” 范仲淹聽后勃然大怒: “你知錯認改,我不再追究.但是范家?guī)资陙?以節(jié)儉自守,以奢侈為恥.用羅綺做幔帳,豈不壞了家風?情面事小,家風事大,你可以告訴,如若堅持以羅綺做幔帳,那我范仲淹就敢把它拿到院子里燒掉!” 由于范仲淹的堅持,范純仁的婚禮辦得十分儉樸,既沒有購置貴重奢侈的物品,也沒有舉得隆重奢侈的婚禮,不僅范仲淹的家風得以維持,同僚們也從中受到很大教育. 8.焦裕祿的車鑰匙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在河南省蘭考縣留下了許多動人的事跡,其中有一件理發(fā)找鑰匙的小事十分感人. 1963年冬天的一個下午,焦裕祿和通訊員騎自行車從農村回到縣城后,來到張振祥師傅的理發(fā)店進發(fā).在店門口二人支自行車并落了鎖,走進店里,焦裕祿先給張師傅打了聲招呼,然后提兜里拿出了報紙.比例 一個人理完發(fā)后,張振祥對焦裕祿: “請焦書記入座吧!”焦裕祿說: “大家都大排隊,得有個先來后到, 還是按順序來吧.”眾人一聽是縣委焦書記,一齊讓道; “您是縣委書記,比我們忙,您先理吧!”焦裕祿笑了笑說; “忙是事實,可誰又不忙呢?再說社會是有秩序的,作為縣委書記帶頭破壞社會秩序,蘭考縣人不就亂套了嗎?”眾人佩服地點了點頭. 焦裕祿邊看報紙邊等一直等到輪到他的時候才理.理完發(fā)后付過錢要走時,焦裕祿卻找不到自行車鑰匙了.他把上衣兜.褲兜和提兜連摸好幾遍,仍然沒找到.大家也幫忙找,桌上桌下,椅上椅下,店里店外都找了,還是沒有.無奈,焦裕祿只好扶著車把,讓通訊員提著車的支架走了.焦裕祿雖然走了,可張振祥心里卻不是滋味,因為鑰匙是在自己店里丟的.大約過了一個小時,通訊員氣喘吁吁地跑過來對他說: “焦書記我來告訴你們,他的車鑰匙找到了!”張師傅松了口氣,忙問; “在哪兒找到的?”通訊員說: “在棉褲腿里.”人們笑著問: “怎么會在棉褲腿里?”通訊員說“焦書記穿的是補丁衣褲,鑰匙從棉褲兜的破洞里掉下去了.”聽這里,大家的眼睛不由提濕潤了…….. 9.子文不徇私情 子文是春秋時期楚國大臣斗伯比的兒子.他長大后先是接替父親當了楚國的大夫,后來又被楚王任命為令尹,(相當于宰相),可謂一人之下虧人之上.有一天,子文的一個親戚自恃有子文這樣的后臺,便在外面胡作非為,被司法官抓了起來.可是,司法官知道他是當朝令尹的親戚后,嚇得出了一身冷汗,趕緊給其賠禮道歉,并把他放了,之后,司法官又急忙趕到子文那里匯報,想借機討好子文.沒想到子文聽了他的匯報,并不高興,而是十分嚴肅地責問: “犯人是你放的嗎?” “是呀” “那就趕緊把他抓回來!” 司法官一聽忙說: “他是令尹大人的親威,我哪敢抓呀?” 子文生氣地說: “為什么令尹的親戚犯了法就不能抓?我們設立私法官,就是要維護國家法令的,你怎么能因為犯人是我的親戚,就擅自把他放了?” 看到司法官為難的樣子,子文接著說;”我身為令尹,應帶頭守法.平時,有罪犯對我依法嚴懲很有意見,但我并沒有因此赦免他們.現(xiàn)在,我的親戚犯了法,我怎能包庇他呢?你身為司法官卻把你放了這不是要在滿朝大臣和全國百姓面前昭示我是個私心極重的人嗎?私心極重的人怎么能治理國家呢?” 子文的一席話雖令人敬佩,但見慣了官場上以權謀私和“一人得道,雞犬不寧”的司法官還是有點想不通,他申辯道: “令尹大人,你以身作則的精神固然好,但許多大臣背地里誰沒有為犯罪的親朋好友求過情?” 子文說” “我不管別人怎么樣,你身為司法官,就該依法辦事.以后無論是誰犯了法,都不許隨便釋放!”司法官聽到以后二字連忙說下不為例,這次就算了吧!” “不行!”子文斬釘截鐵地說:既然你不愿意,那我就自己去把他捉拿歸案吧!結果,子文的那個親威還是被依法懲處了. 10.陶澍嚴懲送禮人 陶澍,字子霖,清嘉慶7年(1820年)中進士,由于他為官清廉辦事精明,,曾先后調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史和巡撫,后官至兩江總督加太子少保. 嘉慶二十年九月,陶澍奉旨巡視江南漕務.當時辦理漕政的官員,大都貪污勒索,是清王朝的一大弊政. 陶澍離京后沿途明察暗訪.一個月后,他抵達江蘇清江浦.一聽說巡漕大臣來了,辦理漕政的官吏大都前去拜訪送記禮.陶澍以旅途勞累為由,一個也不接見,但將禮物全部收下了.10天后陶澍已掌握了漕官史的清廉或貪賄狀況,宣布接見所有辦漕官吏.升堂后,師爺宣讀了送禮官員名單的禮品禮金后,貪官們滿頭大汗,不敢抬頭.宣讀畢后,陶澍一拍驚堂木,針對送禮的官員說: “爾等憑俸祿哪有上千銀送禮,分明是敲詐勒索.貪贓肥己.今日暫不治爾等的罪,但所送財禮全部沒收,發(fā)回地方作為修書院經費.”然后,他對全體漕官說: “各處所欠漕糧,限一月之內交割清楚,違者從嚴懲辦.” 一個月后,陶澍再次升堂議事,宣布將所有官員分為三等:凡漕糧任務如期完成,又未送禮的定為上等,申報朝遷,官升一級;漕糧任務完成好,但送了禮的,記過一次.定為中等,不獎不罰;對兩名自認為有后臺稱病不理漕務.又有貪賄行為的官員,定為下等,革除官職,強令變賣家產,賠償歷年貪污欠的漕銀 這樣一來,漕務大有起色.據所載,陶澍巡漕“僅半勒而辦五百萬石之米,為前后十余年所未有”.特別緊是漕官不敢再貪污勒索,大大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 11.孫中山遺囑兒女自愛 孫中山曾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等職,可謂官高權重.然而,他為公而忘私,一生清廉,臨終時只留下自己用過的一些衣物以及2000本書籍和一所住宅,住宅還是旅居加拿大的華僑為他募捐購買的.他留下的<家屬遺囑>中說: “余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12.周恩來向農戶道歉 抗戰(zhàn)勝利后的延安,生活仍很困難.有一次,警衛(wèi)班幾個戰(zhàn)士湊在一起,想給周恩來副主席弄點吃的補補身子.警衛(wèi)戰(zhàn)士小魏出了個主意,拿四雙破布鞋去農戶家里換了一條.周恩來知道后,嚴肅批評小魏說: “四雙舊鞋能換到一條狗嗎?老百姓之所以跟你換,是因為他們相信共產黨,我們決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第二天,周恩來帶著小魏找到農戶家里,向農戶道歉,并親自付了錢. 13.用稿費還“債” 1961年秋的一天,在一次會面時,對章士釗說: “共產黨不會忘記為她做過好事的愛國者.當年你支援留法勤工儉學的那筆款兩萬元,是我經手借的,一部分給了去歐洲的同志,一部分帶回湖南開展革命活動.”章士釗說“區(qū)區(qū)小事,何足掛齒.再說,這筆錢在當時是向社會名流募捐的,我不過是盡一份力罷了.”詼諧地說: “有借有還嘛,現(xiàn)在我有稿費可以還“債”了.”從那以后,每年農歷正月初二,的秘書都會把2000元人民幣送到章士釗家,直到1971年整整十年.后來停了一年,發(fā)現(xiàn)了,便對秘書說: “這錢不能停,還要還“利息”呢?”于是1973年春節(jié),他的秘書又從他的稿費中取了2000元送給章士釗.這時章士釗因病住在北京醫(yī)院,接到這份“禮物”時,他激動得雙手發(fā)抖,對家人說: “主席既講信義又清廉,真不愧為人民的好領袖啊!” 14. “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 列寧的一生,無論是處理黨和國家大事,還是處理同志間的關系都堅持黨性原則,只講真理,不講面子.他的一句名言是: “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 1913年,列寧在一封信中談到是否對“前進派”聯(lián)合的部題時告訴高爾基說,如果“前進派”聯(lián)合的的問題時告訴高爾基說,如果“前進派”能從歷史的慘痛中吸取教訓,回心轉意,那么一切個人的東西立刻就會煙消云散,否則, “那就請勿見怪: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我們不惜任何犧牲向誹謗馬克思主義或歪曲工人政黨政策的各種企圖進行斗爭.列寧這里所說的斗爭主要是指同“前進派”,同時也包括了同高爾基的錯誤觀點的斗爭. 我們知道,列寧同高爾基之間交往密切,友誼深厚.但是,列寧并沒有因此而對高爾基思想上的弱點放棄批評和斗爭,同時,也沒有因為這種批評和友誼.相反恰恰是這種同志式的批評和怕要的斗爭使高爾基更加布爾什維克化了,兇們的友誼更加真摯和純潔了. 15.毛岸英的一封家書 毛岸英赴朝參戰(zhàn)前的1950年10月24日,曾給他表舅向三立(楊開慧的表弟)寫了一封長信,信中說:“新中國之所以不同于舊中國,共產黨之所以不同于國民黨,之所以不同于蔣介石,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蔣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少數(shù)人統(tǒng)治多數(shù)人的時代已經過去,靠自己的勞動和才能吃的時代已經來臨了.” “反動派常駐罵共產黨沒有人情,不講人情,如果他們所指的是這種幫是這種幫助親戚朋友.同鄉(xiāng)同事做官發(fā)財?shù)娜饲榈脑?那我們共產黨正是沒有這種“人情”,不講這種“人情”.共產黨有的是另一種“人情”.那便是對人民的無限熱愛.對勞動大眾的無限熱愛,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親戚在內.當然,對于自己的近親,對自己的父,母,子女,妻,舅,兄,弟,姨,叔,是有一層特別感情的.如果這種特別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圍并與人民利利益相抵觸時,共產黨是堅決站在后者方面,” 從這封信可以看出毛岸英反對特殊化,反對利用職權為親友牟取私利,提倡為政清廉的高尚;思想品德. 16.交伙食費 一生生活儉樸,對吃穿住用從不講究,即使是外出視察,也是輕車簡從,飲食簡單,從不超過標準,且交足伙食費.1965年5月22日,重上井岡山,吃的是紅米飯.素炒莧菜.豌豆炒肉丁等家常飯菜.5月29日,離開茨坪賓館財務室會計雷良釗天天開慣了發(fā)票.他噙著熱淚認認真真地在交款人一欄中寫下“首長”二字,然后依次天出3張發(fā)票,票證為“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交際處”.住宿時間7天,每天伙食費2.50元,共17.50元,交糧票23斤購米款每斤0.12元,計2.76元.發(fā)票開具時間為:1965年5月29日. 17.彭德懷的“三原則” 彭德懷是功勛卓著的開國元勛,有一次,他南下檢查戰(zhàn)備和國防工程,回京軍區(qū)司令員許世友家做客.許世友在桌上只擺上四樣菜:炒豆芽.土豆絲.燒豆腐.炒肉.對許世友的不客套,不擺譜,不鋪張,彭德懷十分高興地說: “我們都有是“出家人,都應該愛國家之財,愛人民之財.管“公”的人要牢守三條:第一自己不貪,第二不給人家送,第三敢把厚臉皮的上司.熟人擋回去.有這三條,才能保得住“公”!才能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崇儉樸,大公無私,吃請從簡,不花公家一分錢,令人敬佩.我們每個同志都要像他們那樣從自身做起,堅持原則,自覺抵制公款吃喝風. 18.胡錦濤的伙食票據 不搞特殊化,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吃飯交伙食,這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每一個黨員干部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今年全國人大會議期間,胡錦濤同志來到湖北代表團參加審議.在這里,他得到一份“禮物”:一張20年前他在湖北一個公社食堂吃飯的收據復印件.上面寫著:今收到胡錦濤同志飯費人民幣0.20元,糧票0.30元.細微之處見精神,這張20年前的飯費票據折射出一種精神,一種令人敬佩的高尚品格.2002年12月6日,剛剛擔任黨的總書記的胡錦濤同志到西柏坡考察覺,臨走前,讓工作人去結算伙食費,西柏坡記念館也留下一張發(fā)票.交費人:胡錦濤;項目:5日至6日餐費;總計:人民幣30元.胡錦濤同志和中央書記處其他同志在西柏坡丐吃的是蔥花炒雞蛋.燒豆腐.烤紅薯.蒸南瓜.煮花生.兩張伙食票據,令人注目,發(fā)人深省. 19.唐朝名相李勉奉公終生廉潔在其中 李勉少年貧困,客游外地時,曾與一書生同行,書生生病將死時,取出所帶金銀交給李勉,說:“左右無人知,幸君為我葬,余則君自取。
”李勉為使他安心而逝,答應了他的要求。
然而安葬時,李勉卻將多余的金銀放入書生的棺材里。
后來,書生的家人拜訪時,李勉和他們一塊打開墳墓,把金銀全部交給了他們。
769年,李勉任廣州刺史兼嶺南節(jié)度觀察史,此時的廣州“地當會要,俗號殷繁,交易之徒,素所奔湊”。
他到任后,對商人更加撫慰,商船入口,不許侵奪,一年后廣州商船如織,經濟很快繁榮起來,許多商人為感謝他,送來厚禮,都被他婉言拒絕。
20.決不能搞特殊化 1963年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同志到蘇州看望病中的陳云同志.當周總理離開蘇州時,接待人員送了一些“蘇式糖果”,鄧穎超立即要隨行人員付錢,總理還要來發(fā)票,問是不是市場價,當了解是成本價時,總理一定要按市場價補上,并嚴肅地對接侍人員說: “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決不能搞物殊化.你們做接待:工作的同志要切記這一點!” 21.廉潔無私 抗美援朝時,彭德懷的妻子浦安修因公出差順道探望他,帶來了黃克誠同志送的一些湖南的土特產和一匹夏布.彭德懷老總讓人把湖南土特產分成若干份,分送給作戰(zhàn).機要等部門和同志.還剩一點布,他讓妻子交給在北京的后勤部長.彭德懷總司令和住房又舊又小,后來左權同志的女兒也住到他家,住房就更困難了.彭總夫婦經反復商量,決定蓋兩間小平房,精打算下來,還需一千多元,彭總一聽就說: “一千多元,能買多少小米?能買一萬多斤!這要多少農民的勞動!又能養(yǎng)活多少人!不蓋了!” 22.公私分明 作家畢必成談起在劉帥家中親眼目睹的一張“告示”,那“告示”是貼在電話間墻壁上的,上書: “兒女們,這些電話是黨的國家給你爸爸辦公用的,你們私事絕對不許用這些電話.假公濟私是國民黨的作風,不許帶到我們劉家來.”落款:媽媽. “媽媽”是劉帥夫人汪榮華同志. “告示”已經發(fā)黃,可見已貼了很多年. 23.廉潔的黨員 陳毅的父母想回四川老家安度晚年.陳毅給負責陪送的同志約法三章:一.把兩位老人直接送到妹妹家,不要驚動省委.二.找普通的房子住,不向機關要房子;三.安家事宜,自行解決. 1>“兩袖清風”出自明人都穆的《都公譚纂(zuǎn)》。
《都公譚纂》中記載,于謙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詩人。
他曾先后擔任過監(jiān)察御史、巡撫、兵部尚書等職。
于謙作風廉潔,為人耿直。
于謙生活的那個時代,朝政腐敗,貪污成風,賄賂公行。
當時各地官僚進京朝見皇帝,都要從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許多的土特產品,諸如絹帕、蘑菇、線香等獻給皇上和朝中權貴。
可是,在外省任巡撫的于謙進京時卻什么也不帶。
周圍的人問他為什么這樣做。
他寫了首《入京》詩作為回答。
詩中這樣寫道: “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絹帕、蘑菇、線香這些東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為貪官污吏的搜刮,它們反而給人民帶來了災難。
所以我什么也不帶,只帶兩袖清風去朝見天子(古時,人們把隨身的錢物放在袖中),免除百姓的不滿。
這首詩嘲諷了進貢的歪風,表現(xiàn)了于謙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的錚錚風骨。
“兩袖清風”比喻為官清廉或表示貧窮,手頭一點積蓄也沒有。
取自
清遠紀委有獎征集廉潔對聯(lián)
一身正氣忠心耿耿;兩袖清風鐵骨錚錚。
征集廉政對聯(lián)
步步小心, 須念石頭路滑;層層著眼, 方知峰頂人高。
(可自勉)容人卻侮, 謹身卻病, 小飲卻愁, 少思卻夢, 種花卻俗, 焚香卻穢;靜坐補勞, 獨宿補虛, 節(jié)用補貧, 為善補過, 息忿補氣, 寡言補煩。
(可自勉)
推薦幾首有關“學國學,倡廉潔,樹家風”的古詩詞
一、今年招收的主要對象及基本條件、招收任務(一)招收的主要對象。
今年我州招收的主要對象為: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男性畢業(yè)生和獲得高級以上職業(yè)資格證書的地方中等以上職業(yè)技術學校畢業(yè)生,年齡不超過24周歲,所學專業(yè)必須符合部隊需要。
招收對象應獲得國家承認的畢業(yè)證書,已開展職業(yè)技能鑒定的專業(yè)還應獲得國家頒發(fā)的職業(yè)資格證書。
同等條件下,黨員,學生干部,曾服過現(xiàn)役和在學術、科研上有突出表現(xiàn)的畢業(yè)生優(yōu)先招收。
招收對象的政治和身體條件,按照征集義務兵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二)基本條件。
一是要具備普通高等學校和地方中等以上職業(yè)技術學校畢業(yè)證書,沒有畢業(yè)證不得批準入伍;二是中專畢業(yè)的必須具備高級職業(yè)資格證,高等學校已開展職業(yè)資格鑒定的專業(yè)必須具備與其專業(yè)相對應的職業(yè)資格證書,否則不得招收;三是年齡不超過24周歲;四是同等條件下,黨員,學生干部,曾服過現(xiàn)役和在學術、科研上有突出表現(xiàn)的畢業(yè)生優(yōu)先招收。
需要說明的是,應屆畢業(yè)生的畢業(yè)證和職業(yè)資格證可能要到6月份才能發(fā)放,在報名過程中可采取學校出具相關證明,證明其學歷、專業(yè)及專業(yè)代號,并蓋學校公章也可報名。
(三)招收單位及專業(yè)。
招收單位主要是廣州軍區(qū)、海軍、空軍、總參謀部、總后勤部。
主要有計算機類、臨床醫(yī)學類、輪機工程技術類、電氣自動化類、應用化工類、森林消防和廣播影視等7類專業(yè)。
二、啟動征兵工作程序,成立領導機構按照征兵工作程序,縣里成立了由縣委常委、副縣長徐吉高為組長,縣委常委、縣人武部政委賴景雪,縣人武部部長劉永權為副組長,由縣委宣傳部、縣政府辦、縣公安局、監(jiān)察局、衛(wèi)生局、教育局、民政局、財政局、交通局、廣播電視局等縣直部門有關領導為成員的縣直招士官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人武部軍事科,由副部長兼軍事科長陳友明同志任辦公室主任。
各單位要按照征兵工作程序,迅速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切實加強對直招士官工作的組織領導。
三、我縣2009年直招士官工作安排2009年士官招收工作馬上就要全面展開了,根據全州招收士官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州征兵辦公室統(tǒng)一部署,結合我縣實際,現(xiàn)對我縣士官招收工作的時間和階段安排明確如下:1、5月15日前,組織準備階段。
各單位成立領導小組,組織召開會議,學習政策規(guī)定,統(tǒng)一思想認識。
明確招收任務,搞好調查摸底。
切實把各類高等院校畢業(yè)的、戶口在本鄉(xiāng)鎮(zhèn)的符合條件的應屆與往屆畢業(yè)生底數(shù)摸清。
2、5月底前,宣傳發(fā)動和報名階段。
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宣傳車、手機短信及標語橫幅等手段進行廣泛宣傳發(fā)動。
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針對基本符合條件的,采取宣傳發(fā)動到人頭、到家庭的措施,進行重點宣傳發(fā)動。
嚴密組織報名,對符合應招條件,持身份證、畢業(yè)證和職業(yè)資格證的畢業(yè)生,由常住戶口所在鄉(xiāng)鎮(zhèn)征兵辦負責報名登記,應屆畢業(yè)生可在畢業(yè)院校直接報名。
各單位調查摸底和報名情況5月17日前報縣征兵辦公室。
3、6月15日前,組織體格檢查。
按照征集義務兵的標準和辦法進行體格檢查,在縣征兵辦組織初審初檢的基礎上,統(tǒng)一組織初審初檢合格的人員到恩施,參加由州征兵辦公室、州衛(wèi)生局統(tǒng)一集中組織的體格檢查,具體時間和操作方式以軍分區(qū)的通知為準。
4、6月25日前,開展政治審查、專業(yè)審定。
根據州征兵辦通知的體檢合格人員名單,在縣公安部門的統(tǒng)一安排下,按照征集義務兵政治條件的規(guī)定進行政審。
專業(yè)審定由縣征兵辦、縣教育局及畢業(yè)院校組織實施。
5、7月底前,由州征兵辦組織復檢復審和審核定兵。
簽訂協(xié)議、批準入伍由縣征兵辦公室負責,對體檢政審和專業(yè)審定合格人員進行全面衡量、擇優(yōu)選定預招對象,與本人簽訂《從普通高等學校畢業(yè)生中直接招收士官協(xié)議書》后批準入伍。
6、8月10日前,組織完成輸送和招收工作總結。
四、幾點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
從地方高等院校應屆畢業(yè)生中直接招收士官是征兵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
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啟動征兵工作機制,各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自管具體抓,積極主動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與支持,要主動協(xié)調宣傳、派出所、衛(wèi)生院、教育站、民政辦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指定專人,成立工作專班,具體負責士官直招工作。
要克服無所謂和無關緊要的思想,增強抓好招收士官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大工作力度,齊心協(xié)力完成招收工作任務。
二是要嚴密組織實施。
各單位要科學組織、嚴密實施,要按照縣人武部的統(tǒng)一安排部署和要求,每個單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