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飄飄引我成長征文《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讀后感
小學生作文《讀《“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有感》約700字左右,作者譚香,請您欣賞。
公文易作文網(wǎng)薈萃眾多優(yōu)秀學生作文,如果想要瀏覽更多相關作文,請使用右側或文章底部的作文搜索引擎進行搜索。
本站作文雖然不乏優(yōu)秀之作,但僅為同學們學習交流的習作,不能當作范文使用。
評論本作文讀《“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有感讀完《“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這篇文章后,我心中不由得涌起一份敬佩、一份感動、一份自豪。
初次看到這個題目時,我有些疑惑不解,因為“布衣”和“總統(tǒng)”兩個詞語概念完全不同,它們看起來有著天壤之別,這使我腦子中出現(xiàn)了一個大大的“
”。
于是,我?guī)е蓡柊盐恼录毤毜仄纷x了一番。
讀完文章后,我才明白這個問題。
原來,身為總統(tǒng)的孫中山一生都把自己當作一個平民看待。
在總體府內,一般人吃一頓飯價格都在3元左右,而孫中山卻一直把自己的飯菜價格保持在4角左右。
寫到這兒,我不由地想起自己平時吃飯經(jīng)常挑食,還纏著媽媽給我買零食,真慚愧
書中還說“有一次,孫中山先生到杭州度假時,當即阻止了警察局派警衛(wèi)保護他。
并說了這樣一句話:“有什么貴人,我是一個平民
為什么要來保護
警察的任務是維持地方治安,快去維持地方治安,快去執(zhí)行你們的任務吧
”聽多么暖人心田的話語啊
這不正體現(xiàn)了作為一名平民總統(tǒng)的崇高品德嗎
這讓我不禁想起胡錦濤主席做的一系列小事。
汶川大地震后,各省、市用直升機給災區(qū)送物質,胡錦濤主席看到這一切后,主動上前幫助戰(zhàn)士們搬運物資。
在他下鄉(xiāng)考察期間,最關心的兩個問題是:今年收成怎樣
經(jīng)濟還穩(wěn)定嗎
每當路過一條河或一口井時,他總要親自去喝一口水;每當路過一片田地時,他總要去查看一下農作物的長勢可好。
這樣的主席,他的言行不也體現(xiàn)他shirt一位平民主席嗎
我為我們的國家有這樣的領袖而感到自豪。
我要珍惜現(xiàn)在的一切,好好學習文化知識,長大以后,為祖國做貢獻
五(9) 譚香讀《“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有感 作文 譚香 700字作文預覽: 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讀《亮劍》有感最近,隨著《亮劍》的熱播,我買了小說版的《亮劍》。
《亮劍》講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故事,主人公李云龍是個血氣方剛、沖動、為祖國與日本鬼子拼命的大漢。
他有一位好的助手--------趙政委。
趙政委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懂得許多戰(zhàn)爭知識。
當時,中國正處于危急時刻,到處都有… 作文全文作文預覽: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吳中區(qū)長橋中心小學六(1)班杭思敏這是一年最后的一夜——新年的前夕。
一個光著腳的窮苦小女孩正在街上走著。
她的腳凍得又紅又青,舊圍裙里兜著許許多多火柴盒。
這個,就是《安徒生童話》中的《賣火柴的小女孩》。
她是一個窮苦的孩子,如果賣不出火柴,父親一定會打她。
我仿佛看到她坐在墻… 作文全文作文預覽: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司馬遷寫的《史記》,其中《屈原列傳》讓我印象很深,屈原高潔的品格,憂國憂民的情懷讓我敬佩不已。
屈原生活在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在楚懷王期間擔任三閭大夫,他博聞強識,深諳治國之道。
開始,楚懷王很信任他。
但不久屈原就遭權臣誹謗,被懷王疏遠。
憂憤中的屈原寫下了《離騷》,抒發(fā)了自己… 作文全文作文預覽:《魯賓遜漂流記》。
故事并不復雜: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魯賓遜,不甘于像父輩那樣,平庸的過一輩子,一心向往著充滿冒險與挑戰(zhàn)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棄安逸舒適的生活,私自離家出海航行,去實現(xiàn)遨游世界的夢想,但每次都歷盡艱險。
有一次風暴將船只打翻,魯賓遜一個人被海浪拋到一座荒無人煙的海島上,在那里度過了… 作文全文作文預覽:說到讀后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里的收復豬八戒的那個場景,豬八戒背著孫悟空。
就回了洞里,半路上被豬八戒發(fā)現(xiàn)了,他扔下孫悟空,撒腿就跑,嘴里還說你這騷瘟的猴子,弼馬瘟,我一定會報仇的,孫悟空在后邊說:“大膽的妖怪,吃俺老孫一棒。
”豬八戒飛快的跑竟山洞里,拿出了武器,想和孫悟空決一死戰(zhàn)。
可是被打敗… 作文全文
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這篇課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開頭這一段有設置懸念的作用,激發(fā)讀者的興趣,引發(fā)讀者的思考:為什么孫中山坐都南京后,被人們稱為“布衣總統(tǒng)”
由此吸引讀者讀下去。
另外,這一段還有統(tǒng)攝全文的作用。
從結構上看,不僅下面揭示稱呼由來的故事與之緊密聯(lián)系,而且第二部分談及孫中山的衣食住行,“生活還是和過去一樣簡樸”,還是圍繞“布衣”二字來寫的。
《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的資料有哪些
陳廷一《“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總統(tǒng)不是皇帝,而是公仆。
這是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時的座右銘。
總統(tǒng)府是一個簡單普通的房間;總統(tǒng)服是經(jīng)過他自己改造的“中山裝”;餐桌上擺的沒有山珍海味,沒有美味佳肴……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布衣總統(tǒng)”。
孫中山坐都南京后,人們還以“布衣總統(tǒng)”相稱,說起這稱謂的來歷,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此名是耿伯釗傳出,也是人民公認的。
耿伯釗1881-1957),名覲文,湖北安陸人,中國同盟會會員。
1912年任臨時大總統(tǒng)府的秘書,以后長期追隨孫中山,對中山先生的生活和習慣了如指掌。
當記者采訪他時,他以“布衣總統(tǒng)”稱謂孫中山,講了如下故事。
記者覺得很新鮮,名如其人,便在報上發(fā)表,一傳十,十傳百,便這樣稱謂起來,表示了人們對領袖的尊重和崇拜。
這個故事起自孫中山一張獨具風格的名片。
話說清末名臣張之洞在任湖廣總督期間,積極推行新政,孫中山對他極為推崇。
一次,孫中山出洋回國,途經(jīng)武昌,特到總督衙門求見。
孫中山掏出自己那張只印有姓名、籍貫的名片來,在背面寫上:“學者孫文求見之洞兄”字樣,交門官遞上去。
張之洞一見好生不悅,心想一介儒生,竟然與一品大員稱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僅拒而不見,還在名片背面寫了幾句話退回。
孫中山一看,背面寫著:“持三字帖,見一品官,儒生妄敢稱兄弟。
”孫中山明白,這是張之洞嫌他不恭在拿架子,不肯買賬。
血氣方剛的孫中山來了個照“禮”回敬,在名片背面寫上:“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布衣亦可做王侯”,再請門官送進去。
張之洞一見,大為吃驚,立即吩咐迎見孫中山,并以大禮相待。
由此可見,孫中山要做“布衣總統(tǒng)”早有初衷。
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以后,生活還是像過去一樣簡樸。
臨時總統(tǒng)府設在前清的南京總督衙門內。
中山先生住著一間不大的房間,房里有四把椅子,兩個茶幾,一張書桌,一張床和一把沙發(fā)。
墻上掛著中國大地圖和世界大地圖。
書桌上除了文具和要處理的公文以外,還擺著一些書籍。
他的房屋外面是客廳,兼做飯廳。
此房本來黃興要給他調換,他卻說:“困難當然很多,但革命政府無須華麗宮殿。
如無合適的舊房,搭設棚屋也無不可。
--總統(tǒng)不是皇帝,而是公仆
”中山先生穿衣服也很樸素,他以前是穿西裝,做臨時大總統(tǒng)以后,他便把當時流行的學生裝安上翻領,改成四個口袋的一種新式服裝來穿。
他就職臨時大總統(tǒng)就是穿的這種衣服。
有一回秘書問他:“您哪里弄來這套衣服
”他含笑回答說:“這個樣式是我創(chuàng)造的,又大方,又好看,又便宜,以后要提倡穿這種衣服,我們中國人穿長袍馬褂已不合時代了,穿西裝又穿不起,穿這衣服最好。
”以后大家都穿這樣的衣服,“中山服”就是這樣來的。
孫中山的日常生活十分有條理,有規(guī)律。
他起得比一般人早,用冷水洗臉。
每天早晨總要把一天內將做的重要事情簡單地記下來。
他非常重視儀表的整潔,每天早晨都要刮胡子,刷衣服,出門的時候,還要對著鏡子把頭發(fā)梳好。
他這樣注意外表的整潔與內心的有條理是一致的,人們從來沒有看到他有過煩躁不安的表情。
孫中山生活十分簡樸。
在總統(tǒng)府內,一般人每餐菜金都在三元左右,這在當時的官場上已算是低水平,而孫中山總是把自己的菜金控制在四角左右。
他不吸煙,不飲酒,不喝茶。
飲食也很簡單,常常是四菜一湯。
有一次,廚師在桌上擺上了一套錫制的餐具,中山先生說:“太講究了,以后不要再拿來。
”他每天吃飯都是用的平常碗筷。
一次,唐紹儀來訪,一直談到很晚,孫中山為留客,特意吩咐人到“趣樂居”買來一只鹵水肥雞待客。
唐紹儀餓了,見到鹵水雞,很快將它吃得一干二凈,還以為會有其他菜肴,就耐心地等待著下道菜來。
孫中山見狀,對唐紹儀說:“慢待,慢待,沒有什么好的菜了。
”他想了想,只好把廚房里僅有的成魚拿上來。
唐紹儀說:“我大吃慣了,一只肥燒鵝,我一頓就能吃完,我家雖說只有幾個人,可每餐菜金就得10元啊
”僅此一點,就使唐紹儀對孫中山肅然起敬。
還有一天,南北議和代表伍廷芳到總統(tǒng)府求見,到了用餐時間,孫中山無美味佳肴待客,照例擺上幾碟普通小菜。
搞得奢侈成性的伍廷芳無法下筷。
拘于禮儀,又不好退席,只好勉強下咽。
孫中山對伍廷芳無可奈何地說:“今天是我的吃齋之日,不能吃葷,只可陪食。
”而他自己卻吃得津津有味,隨吃隨談。
孫中山經(jīng)常利用休息時間書寫“自由”、“平等”、“博愛”的橫幅贈給同志,勉勵同志。
有時喜歡走出總統(tǒng)府去訪問群眾、視察市政。
總統(tǒng)府內有外國朋友送給總統(tǒng)的馬13匹,編為13號;還有友人送的1輛黑色汽車;侍從隊有24輛自行車,備總統(tǒng)外出時衛(wèi)士使用。
遇事首先想著人民。
為避免驚擾群眾,孫中山總是悄悄出巡,不聲不響。
有一次,他穿著普通制服騎馬出城,視察清時遺留的炮臺。
登上雨花臺時發(fā)現(xiàn)那里已掛滿旗幟。
急問隨從,原來他們出城時還是被人發(fā)現(xiàn)了,市民為此懸燈結彩,歡迎視察歸來的大總統(tǒng)。
孫中山感嘆道:“我個人的行蹤不必去驚擾眾人,我們還是改道走吧
”街市熙熙攘攘,不時有人力車夫拉著一車車剪下的辮子走過。
街上五花八門的廣告。
許多商品換上了“共和”、“慶勝”、“北伐”等新商標。
在一家面攤前,人們踴躍爭先剪辮。
’旁邊告示牌大字醒目:“剪辮者免費供肉面一碗,以示獎勵。
”地上辮子堆積像小山一樣。
剪下辮子的人們喧鬧著,端出一碗碗熱騰騰的肉面來。
從一旁列隊開赴前線的北伐軍唱著新軍歌:同胞們,大家起來,唱個歌兒聽,警鐘一鳴森森森,睡獅齊猛醒,革命軍,起義武昌,六合同響應。
推翻滿清,奔奔奔,妖氛全掃凈……男人剪了辮子,女人裹腳的也大大減少,吸鴉片不再被認為是一種體面的事。
“民主”、“平等”、“權利”等觀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封建帝制,而且提高了廣大民眾的社會地位和政治素質。
……孫中山正感慨著,又被群眾發(fā)現(xiàn)了,大家一齊擁上前來,頓時,里三層,外三層,一齊鼓掌歡呼:“大總統(tǒng)萬歲
”孫中山被圍在水泄不通的圈圈里,行動不得。
城外警察分局長率人趕來維持秩序,巡官拔出指揮刀揮舞,想驅散人群。
孫中山見此立即派護衛(wèi)去制止,他著急地說:“對待老百姓不能這樣
我們是人民的公仆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齊呼:“大總統(tǒng)萬歲
”孫中山知道不能從正門進城,便決定走旁門,護衛(wèi)開路,圍觀的人讓出一條道來,他們才繞道回到總統(tǒng)府。
南門城樓上的守城官員,只見大總統(tǒng)出了城去沒見歸來,急忙分頭尋問,當問到總統(tǒng)府號房(傳達室)時,才知道總統(tǒng)早已回府了。
又有一次,孫先生穿著便衣到臨時參議院參加會議,門口衛(wèi)兵不認識孫中山先生,不讓他進去。
衛(wèi)兵說:“你知道嗎
孫大總統(tǒng)今天要來。
”孫先生說:“孫大總統(tǒng)不過是眾百姓的一個公仆,他是人,我也是人,我進去看看他有什么不可以呢
”衛(wèi)兵還是不讓進。
后來中山先生從身邊摸出名片,那士兵看了慌忙陪罪。
他說:“你不要怕,我不會責備你,只要你曉得,總統(tǒng)和老百姓都是一律平等的道理就行了。
”可惜,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只有三個月時間,又被迫辭職了。
就是在這短短的九十天里,孫中山憑著一顆赤子之心,為“盡掃專制之流毒,確定共和”,又是如許嘔心瀝血,身體力行。
在短短的任職期內,他頒布了許多除舊布新的政令:限期剪辮,勸禁纏足,禁止刑訊,保障人權,禁止買賣人口,禁絕販賣“豬仔”、保護華僑,嚴禁鴉片,改革稱呼,廢止跪拜,禁止賭博,提倡廉潔奉公、民主作風、任人唯賢。
民國伊始,孫中山先生首先宣布:人民享有選舉、參政等“公權”和居住、言論、出版、集會、信教等“私權”。
他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規(guī)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qū)別”;“法官獨立審判,不受上級官廳之干涉”等,在當時具有強烈的革命性、民主性。
在短短的任職期內,他頒布了許多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經(jīng)濟、財政、文化、教育的政令。
在短短的任職期內,他提出了一整套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法律,提出了國會組織法大綱、選舉法大綱,公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用法律的形式確立了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的國體和政體,鞏固國基,預防后患。
孫中山胸襟寬廣,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恩怨。
他告誡同盟會會員不得和光復會鬧矛盾,特意函聘章太炎為臨時政府樞密顧問,甚至對?;庶h人也不準“挾私復怨”,“擅行仇殺”。
但當他得知廣東各界打算推舉孫眉為廣東都督的時候,卻復電廣東各界,申明“家兄質直過人,而素不嫻于政治,一登舞臺,人易欺以其方。
粵督任重,才淺肆應,決非所宜”。
堅決不同意孫眉就任廣東都督。
終使孫眉氣得大罵:“如果阿文是大總統(tǒng),我是大大總統(tǒng)。
”孫中山也一笑置之,不肯因為是至愛至敬的長兄而讓步。
在短短的任職期內,孫中山領導的南京臨時政府,外受帝國主義列強和袁世凱逼迫,內則財政困難十分嚴重。
為了挽救財政危機,孫中山坐臥不安,想方設法,他曾經(jīng)委托宮崎滔天,通過三井總公司上海分公司負責人藤懶向三井總公司借款二百萬元。
同情中國革命的藤懶見三井總公司遲遲不肯答應,便在自己權力范圍之內,籌款30萬元,帶往南京去見孫中山。
孫中山謝卻了藤懶的好意,不肯接受這筆借款。
野長知記述了這件充滿著崇高精神的事情:“但孫先生卻回答說:‘謝謝你的盛意,不過現(xiàn)在我不想借了……’這樣推來推去,推了很久,結果孫先生拒絕了它。
無奈,藤獺回到上海,遂向宮崎滔天訴冤說:‘如你所知,錢是不那么容易設法的。
如今我好不容易弄到了這筆錢,孫先生卻不接受,忽視了人家的好意,真是非禮。
’宮崎滔天解釋說:‘你的好意我們是知道的,真謝謝你。
不過孫先生不接受有其原因。
說實在話,這幾天來,為著是否應該繼續(xù)執(zhí)政這件事,孫先生一直在苦悶,現(xiàn)在他可能已經(jīng)決定不執(zhí)政了,所以才沒有接受你的好意。
’“藤懶聽了宮崎滔天這番話,以為孫先生之所以決心放棄政權,乃是因為他未能及時為孫先生設法銀根所致,于是又帶著這筆錢到南京去見孫先生,并且說:‘我不知情,實在很抱歉。
這些錢是我的誠意,所以無論如何請你把它收下來。
’對此,孫先生卻回答說:‘非常感謝你的好意。
不過這些錢我不能借了。
因為我仍然是政府首長的話,我還可以說什么時候能夠還你,但現(xiàn)在我卻沒有這種把握。
因此請你把這些錢帶回去。
’藤瀨見孫先生堅持不收,便苦口婆心地說:‘這樣辦好不好
你說你已經(jīng)決定放棄政權,但這還是屬于秘密的事,你還沒有公開宣布,現(xiàn)在你仍然是中華民國的大總統(tǒng),你如果覺得不方便,請把借款的日期寫成你決心放棄政權的前一天。
這樣,就是你辭了職,對我們是不會影響的,反正繼起的政府會承認這筆債。
何況你離開了政府之后,還得照顧你的黨,馬上需要錢……’但孫先生卻毅然地回答他:‘謝謝你的好意。
不錯,辭了職以后還是需要錢。
但我是中華民國的第一任大總統(tǒng)。
這個第一任大總統(tǒng),就是再窮也不能借逃跑的路費。
這是我的恥辱。
而且更將啟開很不好的先例。
因此我只能接受你的誠意,但錢請你帶回去。
……”’4月1日,孫中山正式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職務。
孫中山在辭職書中表示:“本總統(tǒng)今日解職,并非功成身退,實欲以中華民國國民之地位,與各國民之力量,與四萬萬人協(xié)力造成中華民國之鞏固基礎,以冀世界之和平。
”中國第一位總統(tǒng),確實是一位充滿著崇高精神和英雄氣概的偉大戰(zhàn)士。
正是這樣,使得列寧由衷地贊揚這位中國第一位臨時大總統(tǒng):“這里的亞洲的共和國臨時大總統(tǒng)是充滿著崇高精神和英雄氣概的革命的民主主義者,這種精神和氣概是這樣一個階級所固有的:這個階級不是在衰落下去,而是在向上發(fā)展;它不是懼怕未來,而是相信未來,奮不顧身地為未來而斗爭;它憎恨過去,善于拋棄死去了的和窒息一切生命的腐朽東西,決不為了維護自己的特權而硬要保存和恢復過去的東西。
”
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基本主旨是什么
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以后,生活還是像過去一樣簡樸。
臨時總統(tǒng)府設在前清的南京總督衙門內。
中山先生住著一間不大的房間,房里有四把椅子,兩個茶幾,一張書桌,一張床和一個沙發(fā)。
墻上掛著中國大地圖和世界大地圖。
書桌上除了文具和要處理的公文以外,還擺著一些書籍。
他的房屋外面是客廳,兼做飯廳。
此房本來黃興要給他調換,他卻說:“困難當然很多,但革命政府無須華麗宮殿。
如無合適的舊房,搭設棚屋也無不可。
——總統(tǒng)不是皇帝,而是公仆
”中山先生穿衣服也很樸素,他以前是穿西裝,做臨時大總統(tǒng)以后,他便把當時流行的學生裝安上翻領,改成四個口袋的一種新式服裝來穿。
他就職臨時大總統(tǒng)就是穿的這種衣服。
有一回秘書問他:“您哪里弄來這套衣服
”他含笑回答說:“這個樣式是我創(chuàng)造的,又大方,又好看,又便宜,以后要提倡穿這種衣服,我們中國人穿長袍馬褂已不合時代了,穿西裝又穿不起,穿這衣服最好。
”以后大家都穿這樣的衣服,“中山服”就是這樣來的。
孫中山的生活十分簡樸。
在總統(tǒng)府內,一般人每餐菜金都在三元左右,這在當時的官場上已算是低水平,而孫中山總是把自己的菜金控制在四角左右。
他不吸煙,不飲酒,不喝茶。
飲食也很簡單,常常是四菜一湯。
有一次,廚師在桌上擺上了一套錫制的餐具,中山先生說:“太講究了,以后不要再拿來。
”他每天吃飯都是用的平常碗筷。
一次,唐紹儀來訪,一直談到很晚,孫中山為留客,特意吩咐人到“趣樂居”買來一只鹵水肥雞待客。
唐紹儀餓了,見到鹵水雞,很快將它吃得一干二凈,還以為會有其他菜肴,就耐心地等待著下道菜來。
孫中山見狀,對唐紹儀說:“慢待,慢待,沒有什么好的菜了。
”他想了想,只好把廚房里僅有的咸魚拿上來。
唐紹儀說:“我大吃慣了,一只肥燒鵝,我一頓就能吃完,我家雖說只有幾個人,可每餐菜金就得10元啊
”僅此一點,就使唐紹儀對孫中山肅然起敬。
還有一天,南北議和代表伍廷芳到總統(tǒng)府求見,到了用餐時間,孫中山無美味佳肴待客,照例擺上幾碟普通小菜。
搞得奢侈成性的伍廷芳無法下筷。
拘于禮儀,又不好退席,只好勉強下咽。
孫中山對伍廷芳無可奈何地說:“今天是我的吃齋之日,不能吃葷,只可陪食。
”而他自己卻吃得津津有味,隨吃隨談。
孫中山有時喜歡走出總統(tǒng)府去訪問群眾、視察市政。
總統(tǒng)府內有外國朋友送給總統(tǒng)的13匹馬;還有友人送的1輛黑色汽車;侍從隊有24輛自行車,備總統(tǒng)外出時衛(wèi)士使用。
為避免驚擾群眾,孫中山總是悄悄出巡,不聲不響。
有一次,他穿著普通制服騎馬出城,視察清時遺留的炮臺。
登上雨花臺時發(fā)現(xiàn)那里已掛滿旗幟。
急問隨從,原來他們出城時還是被人發(fā)現(xiàn)了,市民為此張燈結彩,歡迎視察歸來的大總統(tǒng)。
孫中山感嘆道:“我個人的行蹤不必去驚擾眾人,我們還是改道走吧
”又有一次,孫先生穿著便衣到臨時參議院參加會議,門口衛(wèi)兵不認識孫中山先生,不讓他進去。
衛(wèi)兵說:“你知道嗎
孫大總統(tǒng)今天要來。
”孫先生說:“孫大總統(tǒng)不過是眾百姓的一個公仆,他是人,我也是人,我進去看看他有什么不可以呢
”衛(wèi)兵還是不讓進。
后來中山先生從身邊摸出名片,那士兵看了慌忙賠罪。
他說:“你不要怕,我不會責備你,只要你曉得,總統(tǒng)和老百姓都是一律平等的道理就行了。
”可惜,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只有三個月時間,就被迫辭職了。
過著簡樸的生活,心里想著人民,想著天下大事——這是許多革命領袖的風范。
他們抱定為國家、為人民而奮斗的理想,對于個人的甘苦、榮辱從不斤斤計較。
因此,才以苦為樂,勤儉工作。
我們要學習他們心憂天下的崇高境界,為了大眾的利益而艱苦奮斗。
學習完《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后,你認為孫中山的優(yōu)秀品格如今社會還需要嗎?為什么
介紹一個人物要全方位理解,而且從衣食住行寫一些偉大的人物才能體現(xiàn)他的偉大,很了解他平凡生活的狀態(tài)
人們?yōu)槭裁聪矚g以布衣總統(tǒng)稱呼孫中山,
日常生活的那些方面體現(xiàn)了孫中山的布衣特色
孫中山推廣的口袋多的中山裝。
典型的布衣,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還體現(xiàn)了簡單,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