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青春讀后感500字
今天有幸,拜讀了韓寒老師的最新博文《青春》。
本人不敢枉然對韓寒老師的文章品頭論足,冒下結(jié)論。
因為一直以來,韓寒老師都是本人的偶像,都是我們80后的代表人物,都是80后不屈不撓和命運作斗爭的榜樣。
關(guān)于韓寒老師的書,關(guān)于韓寒老師的文章,以及韓寒老師對賽車的狂熱、執(zhí)著地追求和勇于突破的敬業(yè)精神。
更值得學(xué)習(xí)的是韓寒老師對這個社會冷靜、獨立的思考,以及深刻、清醒的認識,等等等等……這些呢,讓本人不得不敬佩與學(xué)習(xí)
一個沒有讓人羨慕的出身,沒有接受過所謂的“高等教育”的同齡人,能在自己喜歡的領(lǐng)域作出令人贊嘆杰出的成績,還有什么比這些更能鼓舞人心
“心理輔導(dǎo)是沒有用的,當我看見我們的女人摟著有錢人,有錢人摟著官員,官員摟著老板,老板摟著林志玲,你怎么給我心理輔導(dǎo)
一打聽,同學(xué)們混的都更慘,有混的好的男同學(xué),那是靠家里,有混的好的女同學(xué),那是嫁的好,別人都羨慕你在富士康有社會保障,按時發(fā)工資,安排住宿,加班還給錢,你說你像個機器,別人說自己像包屎,方圓幾百公里內(nèi),連個現(xiàn)實的勵志故事都沒有,這就是很多中國年輕人的生活。
” 以上內(nèi)容摘自韓寒老師最新博文《青春》,從韓寒老師的字里行間不難看出,韓寒老師在富士康多名工人拋棄年輕珍貴的生命后,對這些關(guān)注并且思考之后,表達自己的觀點,說一些大多數(shù)人因為擔心得罪某些利益集團而不敢說的實話,這些都很難得,很不容易。
但是,韓寒老師為什么不把實話說完整呢
“心理輔導(dǎo)是沒有用的,當我看見我們的女人摟著有錢人,有錢人摟著官員,官員摟著老板,老板摟著林志玲,你怎么給我心理輔導(dǎo)
”難道韓寒老師不知道“摟著有錢人”的“我們的女人”心里更多的惦記的是“有錢人”的錢
難道韓寒老師不清楚“摟著官員”的“有錢人”心里更多的惦記的是他們能從“官員”那里得到多少“方便”
難道韓寒老師不明白“摟著老板”的“官員”心里更多的惦記的自己的車子哪天能換成新的,自己的二奶哪天能再多一個,自己的存款哪天能再多一位數(shù)字
難道韓寒老師不曉得“林志玲”盡管被老板摟著,還擁有網(wǎng)絡(luò)上曝光的十大“男友”
這些,相信韓寒老師知道、清楚、明白也曉得,處于哪些原因不說呢
難道韓寒老師認為這些對“有錢人、官員、老板以及林志玲們”來說是值得驕傲值得炫耀的事情
難道韓寒老師認為這些對“有錢人、官員、老板以及林志玲們”來說是喜劇
試問,“有錢人、官員、老板以及林志玲們”會把這些用來教育他們的后代么
會把這些光榮事跡刻在他們的墓志銘上么
不會
那么,我告訴各位,這些對“有錢人、官員、老板以及林志玲們”來說是恥辱、天大的恥辱,是悲劇
“心理輔導(dǎo)是沒有用的”,“你怎么給我心理輔導(dǎo)”。
試問:心理輔導(dǎo)怎么就沒用了
“我”怎么就不能“給你心理輔導(dǎo)”
我不認為韓寒老師對那些輕生的生命進行過多次的心理輔導(dǎo),別且確定沒有一點用。
那么,韓寒老師怎么就確定“心理輔導(dǎo)是沒有用的”
在中國,和韓寒老師一樣,出身平凡,沒有受過所謂的“高等教育”的人很多。
在這些人中,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比比皆是。
比如韓寒老師自己都能堅持寫博客、堅持出書、堅持參與賽車,比如泡泡網(wǎng)的李想老師,又比如金馬獎最佳新人王寶強老師等等等等……韓寒老師怎么就不能呼吁讀者向您以及他們學(xué)習(xí)呢
怎么就不能鼓勵那些輕生的生命像您一樣堅強的活下去
韓寒老師的博文在向讀者傳遞真實之后,為什么更多的傳遞的是冷漠和絕望
為什么韓寒老師不能向讀者傳遞熱情和希望
我不認為一個公眾人物可以把別人推向絕望的懸崖當做自己博客點擊率的籌碼。
相反,我認為,公眾人物以及媒體能夠在向生命傳遞真實的社會現(xiàn)象之后,更要把
韓寒的青春讀后感怎么寫
早就聽同學(xué)介紹,韓寒的小說《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wù)劇穼懙牟诲e,看后,有點想法。
說實話,在高中的時候,他的《三重門》很火,寫出了我們高中生多多少少的心聲,而且語言簡單易懂也不乏幽默,但仔細思考,又不乏許多值得我們自己靜下來思考的東西……這個,對于理科,對文學(xué)有那么點愛好,但又很平庸的我,還是很不錯的。
比看那些笑過之后沒有留下任何內(nèi)容的小說真的強多了…… 突然,在圖書館瀏覽的時候,看到了韓寒的這本《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wù)劇?,于是拿起來,想細細品味一下…? 剛開始,有點不知所措,因為真的不明白他究竟想說點什么,而且是現(xiàn)實和回憶相互穿插的。
當看到童年的時光時,我笑了,感覺我們好幼稚好可愛,可是鼻子卻也莫名的酸了,這就是我們美好的童年,那般天真簡單,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老了,那份純真,那份單純原來被自己已經(jīng)拋得好遠好遠,但是,卻又非常渴望……可能這就是最簡單的美好吧
心靈深處的聲音吧
后然,用了一個下午,終于把這本書給搞定了。
真的還挺感慨的。
覺得韓寒真的挺不錯的,應(yīng)該有人說過他是憤青吧。
不知道為什么,突然讓我想起了巴金的《家》。
曾今的我們是意氣奮發(fā),有自己最憧憬最美好的夢想,并為此一直努力地堅持著,奮斗著,即使受傷,會抱怨,但是我們還是會笑著面對,因為這是我們自己選擇的路。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意志逐漸被磨滅,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規(guī)則了……在寂靜的夜晚,我們可能會望著寂靜的天空,悄悄地問自己,現(xiàn)在這一切究竟是自己想要的嗎
然后,拿起酒杯,一飲而盡。
可能,當我們醉的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的時候,就會舒服了吧,不會難過或者不會想這么多了吧
畢竟,生活還是要過的…… 回到正題,談?wù)勥@本書的感受:說的是開著1988在旅途中一個旅館里,碰到一個妓女,然后被警察逮到,出來后,主人公帶著她過一段路,途中相互傾訴著自己的故事。
他們的對話非常樸實簡單,但真的挺符合現(xiàn)實。
可以說有點庸俗,但這不就是真正地生活嘛
從一個個小故事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的,偶爾想到自己的人生,會感慨一下自己究竟在追逐什么,自己又是否每天都是快樂并有原則地活著。
突然也想跟這個世界談?wù)?,說些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故事通過童年和成人的對比,發(fā)現(xiàn)原來真的相差很大很大……所謂一直被普遍認為是好人的人,他的另一面究竟是怎樣的吶
而何又為真正地壞人吶
可能壞人多了,像他們這樣的就是所謂的好人了嗎
說實話,整本書的背后其實蘊含著挺多的生活的內(nèi)容的。
也許經(jīng)歷不同的閱歷,對此想法和評價也各不相同。
這就是1000個讀者,1000個哈姆雷特吧。
對,我們擁有著不同的命運,不同的經(jīng)歷,不同的夢想,不同的旅途…… 說點積極點的,感覺自己也挺憤青的。
呵呵……畢竟生活還是要過的。
記住,可以庸俗,可以平凡,但是自己的某些原則還是要堅持的,不要被真的潛規(guī)則了。
那個時候就真的不是你了……所以,開開心心,快樂地去體驗每一天。
做自己覺得值得的每一件事情,不開心,悲傷地時候,對著天空喊:我可以的,我要快樂,我是最棒的。
當心靈受傷時,多照照鏡子,要堅信自己是可以的。
我們要堅強并快樂的生活,告訴這個世界:我可以的,我是最棒的
韓寒《很高興見到你》讀后感1500字
合上這本書,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出《霍亂時期的愛情》篇首那一句話——這是確定無疑的:苦扁桃的氣息總勾起他對情場失意的結(jié)局的回憶。
我不曾是《一個》app的訂閱者,之前并未讀過本書中所輯選的文章,原以為本書會《獨唱團》一樣,是風(fēng)格迥異行文的大雜燴,讀完后卻發(fā)現(xiàn)并非如此。
《一個》所選文章主題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像韓寒在前言中所說,書中記錄了這個時代里,我們身上的枷鎖和井繩,那些難以忘卻,揮之不去的過往,像揭不掉的傷疤,蟲牙上的豁口,總?cè)滩蛔∽屓讼肴ヌ蛞幌拢屓酥匦孪肫饏s又隱隱作痛。
那些青春的迷茫,而立的困惑,具象起來,是童年里對母親絕情作為的被動旁觀,是叛逆期不懂珍惜與愛惜自己的男人擦肩而過,是一次無法磨滅的死亡事件,就連一向鐘情惡搞的咪蒙,也在這里講述了父母離異時的壓抑記憶。
這些壓抑深刻又具體,仿佛觸碰得到的情緒,仿佛靜默如迷的呼吸,讓你感同身受,無法逃離。
當然,主人公們經(jīng)歷過這些低谷和迷茫并未就此沉淪,但勵志絕不是本書的主題。
《獨唱團》里的文章,有些可以放歌,有些甚至可以下酒,而本書里大部分文章,讀完后只能唏噓,這大概是作者集中于青春過渡期的緣故吧,缺少了周云蓬,蔡康永這類成熟而睿智的作者代表,本書中也尋不見人生的淡然與豁達。
這本書很容易打動人,卻談不上有多少正能量,雖然每一篇作品都在水準之上,我卻談不上多喜歡它,只因為我們逃避不開書中那揮之不去的,帶有苦扁桃氣息的不幸幽怨和隱痛。
不到1500,就算提供個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