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有關革命故事的讀后感。
方志敏(1899-1935)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杰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贛東北和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創(chuàng)建人。
1899年8月21日(清光緒二十五年七月十六)生于江西弋陽縣漆工鎮(zhèn)湖塘村。
方志敏的事跡 1900年農歷八月十三日,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陽縣湖塘村。
湖塘村是一個優(yōu)美的地方,村前是兩口水明如鏡的魚塘,一條小河流過村口的一座小橋,村后有座土山,長滿了高大的楓樹。
方志敏的家很窮,每逢春天家里都斷了糧,缸里的一點糧食還是跟財主家借的。
剛剛三、四歲的小志敏餓得肚子咕咕叫。
小志敏拽著媽媽的衣襟不斷地嚷:“媽媽
我餓,我餓啊
”小志敏看見財主家的孩子吃的是白面饅頭,仰著頭問媽媽:“為什么財主家的孩子有饅頭吃,我們家沒有呢
”媽媽只好回答說:“人家財主命好,有地又有錢;咱們命苦,要啥沒啥,孩子也跟著受罪
”小志敏聽了還是不明白,同樣是人,財主不干活不流汗都吃白饅頭,爸爸累死累活都讓兒子餓肚子,這是為什么
方志敏7歲的時候,爸爸向財主借高利貸讓他上了私塾。
小志敏高高興興背上書包去上學了。
一開始的幾天,小志敏覺得挺新鮮,老先生搖晃著腦袋,“子曰”、“詩云”的念,學生們也搖頭晃腦的跟著念。
時間長了,小志敏就不耐煩了,覺得沒什么意思,坐在那兒老打瞌睡。
老先生見小志敏不好好念書,走過來揪著他的耳朵問:“我剛念的是哪一句
”小志敏直著脖子,說:“不知道
還不是老掉牙的舊書,我懶得聽
” 老先生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拿起戒尺就朝志敏的手心打,一邊打還一邊罵:“我讓你不學圣人的書
”小志敏的手被打得又紅又腫,但他咬著牙一聲不吭。
回到家里,媽媽看著兒子的手,心疼得流下了眼淚。
小志敏說:“我明天不上學了,我放牛拾柴去。
” 爸爸正在抽旱煙,聽兒子嚷嚷不上學了,吐了一口煙,說:“哪有上學不挨老師打的,學還得上。
供你念書,爸爸受苦受累還有個盼頭。
不然,你也和爸爸一樣當個睜眼瞎,咱家這窮日子還有什么指望改變呢
” 氣歸氣,小志敏還得去上學。
只要爸爸、媽媽高興,這書還得好好念。
1916年秋天,16歲的志敏在弋陽縣高小讀書,他在學校圖書室看了很多進步書籍,并組織了“九區(qū)青年社”,專門與土豪劣紳做斗爭。
當時,有個姓張的大地主想弄個“省議員”當當。
他讓手下用錢去買選票,老百姓議論紛紛。
方志敏想,這個地主壞得很,頭上長瘡,腳底流膿,要是他當上了議員,不定要做出多少壞事。
為了阻擋姓張的大地主,方志敏一夜沒睡覺,寫了一篇小字報:“張地主十大罪狀”,抄寫了好幾份,連夜貼在縣城最顯眼的地方。
城里的人都擠著去看小字報,拍手稱快。
張地主氣得渾身發(fā)抖,派人把小字報撕掉,到處尋找方志敏。
方志敏的同學勸他找個地方躲一躲,說張地主有錢有勢,惹不起他。
方志敏笑著說:“我不怕,他能把我吃了
” 張地主終于找到了方志敏。
幾個狗腿子推搡著方志敏,方志敏被帶到了張地主家。
張地主歪在太師椅上,咕嚕咕嚕在抽水煙,迷著兩眼瞅著方志敏說:“你就是方志敏
” 方志敏昂著頭不說話,心想,你知道還問什么
張地主又說話了:“你是學生,應該好好讀圣賢之書,不要瞎折騰。
我找你來,想讓你寫個聲明,就說你受別人唆使,我是清白無辜的,怎么樣
” 方志敏搖了搖頭,張地主馬上翻了臉,把水煙袋往桌子上一扔,滿臉兇相,說:“我在弋陽城里說一不二,整死你像踩死個螞蟻。
”一個打手揍上來要動手,方志敏不慌不忙,不緊不慢地說:“我早給報館和警察署寫好了信,今晚我要回不去,就有人將信寄出去。
你殘害學生的事情全省的人都會知道。
” 張地主一聽,一個十五、六歲的毛孩子還留了一手,真難對付。
想來想去,如果把方志敏打死,就會惹惱全省的人。
還是咽下這口氣吧,只好一揮手,讓方志敏走了。
方志敏并沒有給同學留下什么信,只是讓張地主逼急了,才急中生智說出那套話。
張地主最終沒有當上議員,方志敏卻成了弋陽城里有名氣的學生。
1918年,北洋軍閥段祺瑞賣國政府投靠日本帝國主義激起了群眾極大民憤。
這一天,弋陽高小的師生在操場舉行聲討段祺瑞賣國政府的集會。
方志敏平時最敬佩的一位青年教師劉老師,登上臺子演講。
他慷慨激昂地說:“賣國政府把我們的國家一片片出賣,日本帝國主義又要鯨吞我們的神州。
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抵制日貨。
”說著,劉老師把平時用的日本牙粉,日本臉盆拿出來,一腳踩碎牙粉盒,又把日本臉盆用石頭砸碎。
同學們都被劉老師的愛國行動感染。
方志敏抬腿跑到宿舍,把他鋪的一床日本草席抱出來,跑上講臺,點著一根火柴把日本草席點著說:“我向劉先生學習,堅決不用日貨。
”
革命英雄事跡讀后感
當我讀到邱少云這位革命時,眼前便出現他活活火焚燒的情景。
他只要幾下,火苗就會被撲滅,可他沒有,因為他深知,只要動一下,他們所有人都會暴露,這次行動也意味著失敗。
那時,邱少云所在的部隊得知日軍要從這里經過,他們必須派出一部分人前去埋伏,邱少云想都沒想就跟隨他們去了。
邱少云他們都埋伏在日軍即將通過的路邊上的一片草地中,當一切準備就緒,正好從遠處傳來了一片“咚咚咚······”的腳步聲。
越來越近,越來越響,邱少云一些人也越來越警惕起來。
當敵人快要進入埋伏圈的時候,狡猾的他們好像事先就知道邱少云會來埋伏一樣,用噴火器噴出火來,用來清掃道路兩邊的雜草。
就在這個時候,邱少云突然被大火燒到了,一開始,只有褲腿著了,他知道,自己千萬不能動,一動就全完了,所以邱少云只能忍受著熊熊烈火的殘害······直到他被燒死的那一刻,他還是一動不動
埋伏成功了,勝利的果實是輝煌的,在這歡慶的時刻,每一位中國人都沒忘記他們的英雄——邱少云
戰(zhàn)爭時期有多少人像邱少云一眼用自己的生命去捍衛(wèi)自己的祖國,比如:王二小、劉胡蘭······讓我們一起向革命烈士學習吧
讀了《革命英雄的故事》這本書,他們那為革命事業(yè)出生入死,百折不撓,令我十分感動。
《革命英雄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了在祖國還未解放之際,一大批應用的革命烈士用熱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解放,用生命換來了我們安逸的生活的故事。
百戰(zhàn)敵膽寒的張云逸,劫法場搶出來的將軍劉志堅,出奇制勝的“旋風”司令韓先楚,地主階級逆子農民運動領袖彭湃,“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其中董存瑞最讓我感動,他為了解放,敵人還有幾分鐘就來支援了,而橋下有沒有支點放炸彈,他為了攻破碉堡,拿自己當支架,“蹦”的一聲,碉堡炸了,我方的部隊像潮水一般涌入,插上了勝利的旗幟。
而董存瑞卻犧牲了…… 我們要像這些革命烈士一樣,有著出生入死,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
今天,我讀了<革命英雄的故事>這本書,我非常感動。
他們都十分勇敢,面對殘酷的環(huán)境他們寧死不屈,其中,我最佩服的是劉志丹。
劉志丹在1903年冬生于陜西保安縣。
他在青少年時期目睹了民不聊生的凄慘景象。
于是,他想改造社會,復興中華。
通過努力,他考進了黃埔軍校。
1926年他畢業(yè)了,之后隨軍東征,在這期間,他帶領著革命軍打土壕,分財物。
這時敵人帶領大批部隊向革命軍發(fā)起了進攻。
他帶領革命軍英勇阻擊,將敵人打了回去。
惱羞成怒的敵人組織大批部隊再次攻擊,這次他們因為力量懸殊而失敗。
之后,他帶領著部隊在三交鎮(zhèn)展開戰(zhàn)斗,他的部隊從清晨打到中午,一直不大順利,總是攻不下三交鎮(zhèn)。
于是,他決定親自去指揮戰(zhàn)斗。
結果,在指揮部隊發(fā)起進攻時,不幸被敵人的子彈射中了左胸,傷到了心臟。
在臨死前他讓其他戰(zhàn)士告訴政委,請他帶兵,一定要把三交鎮(zhèn)給攻下來。
他為了革命出生入死,百折不撓,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革命英雄的故事讀后感今天,我讀了《革命英雄的故事》這本書,我非常感動。
他們都十分勇敢,面對殘酷的環(huán)境他們寧死不屈,其中,我最佩服的是劉志丹。
劉志丹在1903年冬生于陜西保安縣。
他在青少年時期目睹了民不聊生的凄慘景象。
于是,他想改造社會,復興中華。
通過努力,他考進了黃埔軍校。
1926年他畢業(yè)了,之后隨軍東征,在這期間,他帶領著革命軍打土壕,分財物。
這時敵人帶領大批部隊向革命軍發(fā)起了進攻。
他帶領革命軍英勇阻擊,將敵人打了回去。
惱羞成怒的敵人組織大批部隊再次攻擊,這次他們因為力量懸殊而失敗。
之后,他帶領著部隊在三交鎮(zhèn)展開戰(zhàn)斗,他的部隊從清晨打到中午,一直不大順利,總是攻不下三交鎮(zhèn)。
于是,他決定親自去指揮戰(zhàn)斗。
結果,在指揮部隊發(fā)起進攻時,不幸被敵人的子彈射中了左胸,傷到了心臟。
在臨死前他讓其他戰(zhàn)士告訴政委,請他帶兵,一定要把三交鎮(zhèn)給攻下來。
現在,我們的國家強大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每天都在潔白、高大的教學樓中學習,可有些同學該學習的時候不好好學習,這樣不是浪費了烈士們的一番心血嗎
如果這樣的話,那么我們被外國人侵略的歷史將會再次重演。
我們是祖國的新希望,我們不能辜負家長寄托在我們身上的希望。
《革命英雄的故事》讀后感最近老師叫我們讀了一本名叫《革命英雄故事》的書,書里有許多精彩紛呈感人至深的故事,無數的革命前輩用熱血與生命換來一場場對敵斗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解放,讓我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
“為人民服務,死比泰山重”的張思德,他不怕吃苦,寧愿犧牲自己,也要讓別的戰(zhàn)士不用生命去冒險的高尚品質讓人非常感動。
為了革命年僅二十九歲的他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此外,在這本書中還記載抗日戰(zhàn)爭與解放戰(zhàn)爭時期涌現出得一個個英雄人物,像“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這種臨危不俱的精神深深感染著我們。
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我以后要鼓勵自己為理想而不怕艱苦,努力奮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暑假里,我看了《革命英雄的故事》這本書,書中描寫了許多耳熟能詳的英雄們的光榮事跡,他們?yōu)榱嗣褡宓慕夥攀聵I(yè)拋頭顱,灑熱血。
被捕之后,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面色不改,寧死不屈。
這些英雄人物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堅貞不屈,傲骨凌霜的江竹筠。
小說《紅巖》中江姐的原型就是她。
江竹筠十歲的時候就到襪廠當了童工,后來到一所學校邊工邊讀,抗日戰(zhàn)爭暴發(fā)后,就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
1948年春,她的丈夫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她勇敢地接替了她丈夫的革命工作,6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
在一次審訊中,特務拿來一把特制的四棱筷子,用力夾在江竹筠的幾個手指間。
大汗淋漓,疼痛難忍的江竹筠使盡全身力氣喊道你們可以整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我說出組織,永遠辦不到
幾天后,江竹筠傷口未愈,特務分子又用竹筷子猛夾她的手指,看她還是不說,就殘酷地把竹簽子釘進她的指尖,竹簽撕裂著血肉,可江竹筠斬釘截鐵地喊道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的意志是用鋼鐵做的
然后就疼痛地暈了過去。
為了讓江姐開口。
國民黨軍統(tǒng)用盡了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等酷刑,簡直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江姐被折磨的皮開肉綻,但她堅貞不屈,正義凜然,關鍵時刻守住了黨的機密。
voive.cn 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前夕,江竹筠被特務殺害于渣滓洞監(jiān)獄,年僅29歲。
看到這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想到現實生活中,我們面臨困難,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畏縮不前;面對誘惑,又意志不夠堅定,犯下了種種錯誤。
我們都應該向這位英雄江姐學習,什么事都要堅持,不能放棄。
我讀了《革命英雄的故事》知道了什么叫信念。
字典里解釋,“信念”就是自已認為可以確信的稱法。
一首詞這樣寫道“信念不是鐵錘下的繚亂紛飛的火花,而是爐中熊熊燃燒的烈火;不是夜空中閃瞬即逝的流星,而是徹夜不熄的明燈;信念讓你為了擺脫饑寒交迫的日子,而奮發(fā)圖強;讓你為了免遭被俘的恥辱,而義無反顧地如俯沖捕獵的雄鷹劃破夜空般縱身絕壁;信念讓你在暴風雨中煉就一身錚錚硬骨,冷凝一身郎朗硬氣;讓你忘記疲憊與艱辛,毅然勇攀峰巔……”他們革命英雄的內心也無比蘊含著堅定不移的信念,或是為民族的崛起而奮斗,或是為人民的解放而努力。
有堅定不移的信念的革命英雄夏明翰,他受母親的影響從小就產生了信念,就是把日本人趕出中國,解放全中國。
他參加了革命并立功無數,可是1928年被敵人逮捕。
最后死前寫了一首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董存瑞也有信念,他的信念也是解放全中國。
為了不受財主欺負,他參加了革命,在打仗中為了勝利放棄了自己的生命,用炸彈和暗堡里的敵人同歸于盡……。
我被這些革命烈士的事跡深深的感動了,他們心中的信念感染了我,讓我明白了信念非常重要,信念就像心中的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可以照亮前進的方向。
我要向他們學習,從小樹立信念,從小有愛國思想,現在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做出貢獻。
今天,我讀了《黃繼光》這篇英雄故事,內心非常激動。
夜已深了,可我還未入睡。
黃繼光那舍身堵槍口的光輝形象老是出現在我眼前。
黃繼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犧牲時年僅22歲,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時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2年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zhàn)役中,敵人占領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網打得六連戰(zhàn)士抬不起頭來。
前去爆破的三個小組都犧牲了。
眼看著天亮前攻不下陣地了,黃繼光帶領兩個戰(zhàn)士再次前去爆破。
一個戰(zhàn)士中彈犧牲了,另一個戰(zhàn)士也負傷了,接近敵人火力點的黃繼光已身負重傷,身邊沒有一樣武器。
危急時刻黃繼光用胸膛堵住了敵人正噴著火舌的槍眼。
敵人、戰(zhàn)士們驚呆了時,我也驚呆了,誰又見過這等可歌可泣的事跡呢
都說人的死有兩種: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輕于鴻毛。
黃繼光叔叔為人類的正義事業(yè)而死,他死得有意義,死得偉大
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是啊,除了黃繼光以外,還有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神圣領土不被侵犯,為了人民不受欺辱,為了我們生活得更幸福,用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贊歌。
是他們用忍饑挨餓換取了我們今天豐盛的飯菜;是他們用站崗放哨換取了我們今天樹蔭下的嬉戲;是他們用流血犧牲使我們在和平的環(huán)境里學習和生活。
英雄們,我們將以你們?yōu)榘駱?,勤奮學習,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告慰你們的靈魂,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600字以上的革命烈士故事讀后感
革命烈士事跡讀后感 【革命烈士事跡讀后感】 從1931年那個刻骨銘心的九一八,一直到對日寇最后一戰(zhàn)的1945年,在這場近代歷史上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戰(zhàn)爭中,為著民族大義與救亡真理,前赴后繼,舍生忘死,無私奉獻的人,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懷來縣的貧苦農民家庭。
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
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8年5月25日,解放軍攻打中華民國政府軍駐守的隆化城。
所在連隊負責守軍防御重點隆化城,據說,在沖鋒時,遭到一個橋型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鎖。
便抱起炸藥包,準備進行爆破。
沖至橋下后,發(fā)現橋型暗堡距地面過高,也沒有地方可以旋轉炸藥包。
董存瑞便用手托起炸藥包,拉燃導火索,與暗堡同歸于盡。
他的行為,使得他成了中國共產黨宣傳的著名戰(zhàn)斗英雄。
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有董存瑞的墓地和紀念碑,碑上刻著朱德的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 趙一曼1905年出生四川,原名李坤泰。
1926年中國共產黨,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
1932年春,她被派到東北地區(qū)工作,更名為趙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陽)、哈爾濱領導工人斗爭。
翌年,為掩護與滿洲總工會負責人老曹假稱夫妻。
1934年7月,她赴哈爾濱以東的抗日游擊區(qū),任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后任珠河區(qū)委書記,一度被抗聯戰(zhàn)士誤認為是趙尚總司令的妹妹。
1935年秋,她兼任東北人民革命第三軍一師二團政委,群眾親切地稱她為瘦車、李姐,被當地戰(zhàn)士們親切地稱為我
革命先烈的故事讀后感四百五十字
清明節(jié),緬懷先烈,展望未來 清明節(jié),勾起了人們對親人之緬懷。
或許是因為近期要學幾篇關于革命烈士的課文,使我回想起那些革命先輩。
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他們與敵人的殊死拼搏,他們對人民的熱愛與對革命的百折不撓,最后獻出了生命得來的。
想起那“昨天,”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進行艱苦卓越的斗爭。
但革命先輩們卻不曾畏懼。
他們一次次倒下,一次次埋葬身邊的戰(zhàn)友,又一次次站起來,一次次拼搏……記得主席曾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其實,這也是對所有革命烈士的贊譽。
毛主席創(chuàng)作的《七律長征》寫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此時的腦海不禁浮想聯翩:想起了紅軍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的情景;看見了狼牙山五壯士窮途末路之時,寧可跳崖自盡也不肯投降的壯烈……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
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zhàn)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這時,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給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讓這些烈士白白的犧牲了,不能讓這些烈士的鮮血白流。
我們應該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xiāng)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緬懷先烈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