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
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法國人和英國人真是讓我氣憤。
當(dāng)我讀到第三段至第四段時,我知道了圓明園收藏著珍貴的歷史文物,還有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的名畫,圓明園又是當(dāng)時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
可是我讀到第五段時,就更讓我氣憤不已。
因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
他們把園內(nèi)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
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軍奉命在園內(nèi)放火。
大好的圓明園就這樣被他們無情地毀掉,這正體現(xiàn)了帝國主義者的強盜罪行。
讀了這篇課文,我很受教育和啟發(fā),決心好好學(xué)習(xí),長大后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強盛。
讀完《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的氣憤與惋惜。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更加體現(xiàn)出了作者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與對侵略者的痛恨。
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才知道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三園組成的,并始建于1709年,這項偉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時間才修建成的,園內(nèi)有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和民族建筑,此外還有西洋建筑。
可是,1860年,可惡的英法聯(lián)軍卻把圓明園給一搶而空,他們兩個強盜不僅這樣,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竟然放了大伙把圓明園燒掉。
如今,我們看到的不是圓明園昔日的街道,昔日的名勝古跡,昔日的園林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而且一堆廢墟。
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人民的一大羞辱,也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損失。
這一幫強盜,在中國的領(lǐng)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真是令人氣憤
今天,我們是21世紀(jì)的接班人,我們不要忘記國恥,要接受教訓(xùn),邁開堅定而沉著的步伐,向光輝的未來前進
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 五年級上冊課文
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后,我感到義憤填膺。
圓明園是我國清潮時期首屈指的皇家園林。
圓明園一望無垠,所花費的人力和物力不計其數(shù)。
圓明園的占地面積有350多公頃,大致分成三部分: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圓,小園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
到那旅游,可謂是賞心悅目。
可是如此金碧輝煌的圓明園挑起了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狼狽為奸,侵入北京,對圓明園大舉進犯。
他們把園內(nèi)的奇珍異寶統(tǒng)統(tǒng)掠走,可以說是圓明園被他們洗劫一空。
雖然說我們中國人多,但始終敵不過侵略者的鐵槍火炮。
沒有先進武器的中國人民只好眼睜睜地看著中華建筑的瑰寶毀于一旦。
歹毒的侵略者為了銷毀罪證,他們在園內(nèi)放火,大火連燒三天三夜,圓明園似乎在痛苦地呻吟。
可是我始終無法明白侵略者的貪圖心到底有多強。
他們以前在我們中國人的土地上做的壞事還不夠多嗎
他們留給中國人的恥辱還不夠嗎
他們給中國人受的苦還不夠多嗎
例如:南京大屠殺,日本進犯臺灣,日本人整整在我國待了8年,經(jīng)過8年的抗戰(zhàn),中國人民終于打敗了日本強盜,從此,我們的祖國又站立起來了
想到這些,我的心始終憤不平。
現(xiàn)在的圓明園只剩下“西洋樓”的一些斷壁殘骸。
我們要以此作為一個警惕,好好讀書,用我們的智慧興國,洗刷昔日的恥辱。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
我既惋惜又憤怒。
但我更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這個道理。
圓明園建筑雄偉壯觀,亭臺樓閣玲瓏剔透,還有許多景點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圓明園里還有許多奇珍異寶。
可是,就是這樣一座建筑宏偉,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的皇家園林,卻在1860年10月,被英法聯(lián)軍洗劫一空后,一把火燒掉了。
現(xiàn)在的圓明園的周圍只燒剩幾根殘柱了。
當(dāng)我讀到“……”時,一個疑問不由得涌上心頭:“為什么外國侵略者在我國的遼土上燒傷搶掠、胡作非為,就沒有人去阻止嗎”后來,我才知道,是因為當(dāng)時清政府腐敗無能,花錢如流水。
一頓飯要花掉的銀子是一個老百姓一年的工錢,他們吃的菜都是山珍海味;穿的衣服都是上等布料做的……可些供他們吃、喝、玩、樂的銀子都是從老百姓身上搜刮來的銀子,他們根本就沒理老百姓們在吃樹皮,啃樹根。
這是我想起了前幾年香港的拍賣會,拍賣了圓明園中十二生肖池里的三個生肖,中國花了許多錢才拿回來這三個生肖,還有其他的七個生肖流落在外,了無音訊。
這些本來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東西,卻要花大量的錢才買回來。
侵略者多么可惡啊,但如果我們中國人當(dāng)時是強大的,外國侵略者又怎敢公然來搶我們的文物呢
如今,作為龍的傳人的我們,一定要記住中國的恥辱,作為我們前進的動力,為中國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圓明園那昔日的光輝哪去了
金碧輝煌的殿堂哪去了
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哪去了
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哪去了
那熱鬧的“買賣街”、田園風(fēng)光的山鄉(xiāng)村野哪去了
原本華麗的圓明園,如今已是一片廢墟,那是英法聯(lián)軍一把火燒了的瑰寶與精華呀
好幾代帝王的夢想和人民的心血呀
惋惜之余,問題悄悄爬上了心頭,為什么英法聯(lián)軍敢在中國的土地上肆意搶掠、燒殺、毀壞呢
為什么中國人不敢去制止呢
思考再三,答案是:當(dāng)時的清政府太弱,太弱,弱到不堪一擊。
想管
卻力不從心。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的毀滅。
1904年,在我國東北地區(qū),爆發(fā)了一場世界歷史上罕見的、在第三國領(lǐng)土上進行的戰(zhàn)爭,是日本和沙皇俄國在我國東北地區(qū)打仗。
為什么日本和俄國敢在我國土地上打仗呢
因為我們中國太弱,太弱。
據(jù)統(tǒng)計,在世界各國的博物館中,珍藏有中國的文物近百萬件,流失在民間的就不計其數(shù)。
惋惜、憤怒之余,我一定要立志好好學(xué)習(xí),掌握本領(lǐng),把祖國失去的,全部拿回來,而不是花高價買回來。
同學(xué)們,為了祖國的明天,也為了我們的明天,加油吧
百度地圖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結(jié)尾怎么寫
圓明園已經(jīng)沒有昔日那么輝煌,他已經(jīng)被英法聯(lián)軍掠去了原有的色彩。
想到這里,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無限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