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師德格言五十條
教師師德格言五十條1、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有有樂。
2、教師自己的行和心教育學生。
3、傾注心血的真愛才能使孩子們早日鮮花綻放。
4、教師最大的欣慰是學生的進步,最大的幸福是把學生送到理想的彼岸。
5、教師是學生的鏡子,學生是老師的影子。
6、誠摯的心靈,是學生情感的鑰匙;高尚的師德,是學生心靈的明鏡。
7、要教學生正派做人,教師應(yīng)先從自己正派為人做起。
8、學生沒有教師,就像生活沒有陽光。
教師沒有學生,就像生活沒有食糧。
9、好筍出好竹,好師出好徒;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教書。
10、愚昧的教師只會傳授真理,聰明的教師總是教學生發(fā)現(xiàn)真理。
11、感人肺腑的談話,能醫(yī)治學生心靈的創(chuàng)傷。
12、只有老師幸??鞓返亟?,學生才能充滿快樂地學。
13、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溫暖學生是為人師者的三大法寶。
14、教師應(yīng)當具備三種“力”,即教育能力、事業(yè)動力、人格魅力。
15、教師的責任在于做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人生的引路人。
16、高尚的師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
17、能否對學生寬容是一個教師素質(zhì)高低的標志之一。
18、教師要學會站著看學生身高,坐著看學生眼睛,蹲著看學生心靈。
19、教師不能吝惜對學生的夸獎,要讓學生在賞識、夸獎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20、演員,靠演技征服觀眾;教師靠綜合素質(zhì)引領(lǐng)學生奔向美好的未來。
21、教師的真正本領(lǐng),不在于會講知
關(guān)于師德的經(jīng)典名言
師德名言(名人名言):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 2、身教重于言傳。
——王夫之 3、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
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 4、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guī)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陶行知 5、、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
——愛因斯坦 6、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
——烏申斯基 7、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yīng)當是什么人。
——車爾尼雪夫斯基8、教師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義的模范,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
——第斯德9、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蘇霍姆林斯基10、務(wù)學不如求師,師者,人之模范。
——楊雄11、我覺得,對教師來說,力量的源泉就是來自對學生的愛,愛學生才會愛事業(yè),才會對教育工作保持經(jīng)久不衰的熱情,才會充滿獻身精神。
——于漪12、身教最為美,知行不可分。
——葉圣陶13、做導師的人自己更當具有良好的教養(yǎng),隨人、隨時、隨地都有適當?shù)呐e止和禮貌。
——洛克14、在敢于擔當培養(yǎng)一個人的任務(wù)以前,自己就必須要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
——盧梭15、不要在教天真無邪的孩子分辨善惡的時候,自己就充當了引誘的魔鬼。
——盧梭16、為了對學生給予道德上的影響,教師本人必須是有高尚道德的人。
自己沒有的東西是不能傳授給別人的。
——第斯多惠17、教師的人格,就是教師的一切。
——烏申斯基18、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這樣或那樣的影響著全體學生,這點往往是察覺不出的。
如果教師很有威信,那么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留下永遠痕跡。
正因為這樣,所以每一個教師必須好好檢點自己,他應(yīng)該感覺到,他的一舉一動,都處在最嚴格的監(jiān)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到這樣嚴格的監(jiān)督,孩子們幾十雙眼睛盯著他,須知天地間,沒有什么東西能比孩子們的眼睛更加精細,更加敏捷,對于人生理上各種微小變化更富于敏感了,再沒有任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樣能摸捉一切最精細的事物,這點是應(yīng)該記住的。
——加里寧19、如果教師熱愛自己的事業(yè)的話,那他就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如果教師象父母那樣愛學生的話,那他就會比那雖然讀萬卷書而不愛事業(yè)也不愛學生的教師好得多。
如果教師能夠把愛事業(yè)和愛學生結(jié)合起來的話,那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了。
——托爾斯泰20、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shè)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guān)鍵在教師
——
教師格言大全。
1. 語言作為工作對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于騎士的重要;2. 想教學生如何正派為人,教師應(yīng)先從自己正派為人做起。
3. 學生沒有教師,就象生活沒有陽光。
4. 教師總是希望學生將來超過自己。
5. 好筍出好竹,好師出好徒。
6. 教師之所以偉大,在于他(她)永遠消耗自己,照亮別人。
7. 小鳥展翅看大鳥,學生成長靠教師。
8. 愚蠢的教師只會傳授真理,聰明的教師應(yīng)教學生發(fā)現(xiàn)真理。
9. 感人肺腑的談話,能醫(yī)治學生心靈的創(chuàng)傷。
10. 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11.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12.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13. 愛就是教育,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14. 學生對教師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
15. 是寬容而不是縱容,是誘導而不是命令。
格言尋找:體現(xiàn)老師高尚師德名言警句至少五句
身教重于言傳。
——王夫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 子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yīng)必速。
——李 贄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
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
——愛因斯坦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
——烏申斯基More:1.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2.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論語.述而〉〉3. 讀書使人充實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美,富蘭克林4.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wù)。
《朱舜水集.勸學》5. 今一切事業(yè),須從科學上解決;而一切學問,須從事實上研究。
黃炎培6. 教育貴于薰習,風氣賴于浸染。
郭秉文7. 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
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陶行知,教育家8. 知識不是某種完備無缺、純凈無瑕、僵化不變的東西。
它永遠在創(chuàng)新,永遠在前進。
普良尼施尼柯夫,前蘇聯(lián)農(nóng)業(yè)化學家9. 讀史使人明智,讀私詩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自然哲學使人精邃,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使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
培根,英國哲學家10.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管仲,春秋政治家11.教人者,成人之長,去人之短也。
唯盡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長而后能收人之長. 魏源,清朝思想家、史學家12.教育的事業(yè)并非使年輕人能完美地從事科學研究,而是要開闊年輕人的心胸,使其能盡力運用自己之所長。
洛克,英國哲學家13.教育最偉大的技巧是:知所啟發(fā)。
亞美路,瑞士教育家14.假如一個先生想用知識去啟導一個葬身在無知之中的學生,他便先得激起他的注意,使它能用一種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識。
夸美紐斯,捷克教育家15.懂得如何啟發(fā),是教人的一大藝術(shù)。
阿米爾,印度尼西亞詩人16.真正的教育與其說是言辭,無寧說是在實踐。
17.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給孩子講的學問,而在于啟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當興趣已很濃的時候,再教他的學習方法,這才符合優(yōu)良教育的原則.18.凡是出于人為的事,人都能破壞它,只有自然的本性是不能消滅的,因此教育必須遵循自然.19.知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化一,毋寧展個性. 蔡元培20.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傳授,而在鼓舞和喚醒.21.教學必須符合人的天性及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是任何教學的首要的最高的規(guī)律.22.一個壞的教師廉價真理,一個好的教師發(fā)現(xiàn)真理. 第斯多惠
結(jié)合實際談?wù)劷處熉殬I(yè)道德禮儀的意義
教師適當?shù)男蜗笤O(shè)計,優(yōu)雅的舉止,瀟灑的風度,是影響教育活動和教育效果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意義表現(xiàn)在: 第一,對形成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重要作用: 很多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強,他們第一次接觸教師時,會特別注意教師的儀表裝束,,從而在心理上為教師定位,為自己與教師的關(guān)系劃上距離,是可親可信還是反感討厭
這就是第一印象。
當然,在以后的接觸中,教師的德才學識會讓學生逐步了解,但教師良好的內(nèi)在素養(yǎng)與外在形象的有機結(jié)合,會給學生留下美好深刻的第一印象,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大有益處。
調(diào)查表明,很多學生偏愛某一學科、喜歡某一老師,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第一堂課的影響。
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師就必須有良好的禮儀修養(yǎng),一舉一動,讓學生感到可親可敬。
第二,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威信: 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形成不僅與教師的知識、能力等密切相關(guān),也同時受教師外在形象的影響。
舉止文雅、穿著樸素、儀態(tài)端莊、作風正派的教師形象,有助于在學生中建立起威信,甚至成為學生爭相模仿和崇拜的偶像;反之,不注意個人儀表風度,、蓬頭垢面、濃妝艷抹、行為不檢等形象欠佳的教師,往往會成為學生背后議論的對象,從而使的樹立大打折扣,會影響學生對該學科的印象。
第三,有利于樹立學生的形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自身形象能直接影響學生形象的塑造。
教師在施教的同時,學生通過對教師形象的觀察和模仿,形成對自己形象的定位。
在年齡越小的學生意識中,教師越是值得尊敬和學習的人,這就是家長常說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話”的原因。
即使到了高年級,學生視野開闊了,與教師的關(guān)系也變的復雜了,但教師仍然是學生生活世界中的重要人物,教師形象仍然是許多學生模仿的榜樣,從而繼續(xù)對學生的形象設(shè)計起著不容忽視的引導規(guī)范作用。
第四,直接關(guān)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的好壞: 目前教師完成職業(yè)任務(wù)的主要途徑仍然是言傳身教。
如果教師不僅口說而且能真正身體力行,必然能留給學生良好的師者形象,獲得學生的尊重。
這樣,學生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便于教師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wù),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實效。
關(guān)于教育家的教育名言有哪些
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
——葉圣陶教育·教師·老師·勵志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葉圣陶教育·老師·教師凡為教,目的在于達到不需要教。
——葉圣陶教育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須教。
——葉圣陶教育學校的理想是:不要讓任何一個在智力方面沒有受過訓練的人進入生活,愚蠢的人對社會來說是危險的,不管他們受過哪一級的教育。
——葉圣陶教育·理想·生活·寬容教育為公以達天下為公。
——陶行知教育·陶行知·寬容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行動·成功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
——陶行知教育·教師·陶行知·寬容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孔子·學習·論語·誠信教育不能創(chuàng)造什么,但它能啟發(fā)兒童創(chuàng)造力以從事于創(chuàng)造工作。
——陶行知教育·陶行知·寬容·教師教師的職務(wù)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wù)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教師·陶行知·教育·學習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陶行知贊美老師·陶行知·教師·教育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誠信·孔子·誠實·誠實守信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孔子·勤奮·學習·理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愛國·廉潔·奉獻·熱愛祖國教育植根于愛。
——魯迅魯迅·教育·教師·寬容我們深信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寬容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
——亞里士多德教育·寬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陶行知教育·學習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歐文教育·教師·寬容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