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隊會:座右銘。
需主持人稿一篇,好詞佳句得多一些,一定要精彩,10月28日之前交,要求速度。
徒有虛名實堪悲。
征集婚禮男主持人的一句座右銘。
簡單點,一句話,主持人名叫
貢獻個喝交杯酒的臺詞吧!新郎:喝了這杯酒,我們甜甜蜜蜜天天有,新娘:喝了這杯酒,我們小兩口天長又地久,合:喝了這杯酒,祝愿在座的所有的朋友們發(fā)財?shù)穆飞洗蟛酵白咝吕?喝了這杯酒,風(fēng)里雨里一起走,新娘:喝了這杯酒,今生今世不回頭,合:喝了這杯酒,來生還要再牽手
呵呵,自己主持很有新意!
孟子的座右銘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離婁上)[譯文] (孟子說:)“你愛護別人但人家不親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愛夠不夠;你管理人民卻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夠不夠;待人以禮對方不報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夠不夠。
任何行為如果沒有取得效果,都要反過來檢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會歸順你了。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離婁上)[譯文] (孟子說:)“人們有句口頭常言,都這樣說‘天下國家’。
天下的根本在于國家,國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個人。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離婁上)[譯文] (孟子說:)“一個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一個家有了自己毀壞的因素,別人才能毀壞它;一個國家自己有了被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孟子曰:“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離婁上)[譯文] (孟子說:)“有預(yù)料不到的贊揚,也有過份苛刻的詆毀。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無責(zé)耳矣。
”(離婁上)[譯文] (孟子說:)“一個人把什么話都輕易地說出口,那便(要出現(xiàn)很多錯處,對他就)不足責(zé)備了。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離婁上)[譯文] (孟子說:)“一個人(妨礙自己進步)的壞毛病,就在于他自滿到老是喜歡當別人的老師。
”孟子曰:“不為已甚者。
”(離婁下)[譯文] (孟子說:)“是一個不會做過火的事的人。
”孟子曰:“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齋戎沐浴,則可以祀上帝。
”(離婁下)[譯文] (孟子說:)“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骯臟,別人走過她身邊時也會掩著鼻子;雖然是個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齋戎沐浴,也一樣可以祭祀上帝。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離婁下)[譯文] (孟子說:)“世上人常說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懶惰,(不事生產(chǎn))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飲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貪戀錢財,偏袒妻子兒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縱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恥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孟子曰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告子上)[譯文] (孟子說:)“同情別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恥的心,人人都有;對別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
同情心屬于仁,羞惡心屬于義,恭敬心屬于禮,是非心屬于智。
這,不是外人強加給我的,是我本來就有的,不過是沒有去思考追求罷了。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學(xué)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上)[譯文] (孟子說:)“仁是人的心,義是人的路。
放棄正路不去走,喪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
人丟了雞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丟了卻不知去找,治學(xué)問的道理沒有別的,就是把喪失了的良心找回來就行了。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茍欲生之,皆知所以養(yǎng)之者。
至于身,而不知所以養(yǎng)之者,豈愛身不若桐梓哉
弗思甚也。
”(告子上)[譯文] (孟子說:)“僅僅一兩把粗的桐樹梓樹,人們要想叫它生長起來,都知道怎樣去培養(yǎng)它。
至于對自己,卻不知道怎樣去培養(yǎng),難道愛自己還不如愛桐樹梓樹嗎
真是太不動腦子了。
”孟子曰:“體有貴賤,有大小。
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
養(yǎng)其大者為小人,養(yǎng)其大者為大人。
”(告子上)[譯文] (孟子說:)“身體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處也有小處。
不要因保養(yǎng)小的部位而影響大的部位,不要因為保護次要的部分而影響了重要的部分。
只保養(yǎng)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養(yǎng)其身體中大部位的人則是高尚的君子”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盡心上)[譯文] (孟子說:)“人不可以沒有羞恥,不知道羞恥的那種羞恥,是真正的羞恥了。
”曹交問曰:“,有諸
”孟子曰:“然。
”(告子下)[譯文] 曹交問道:“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這樣的好人,有這話嗎
”孟子說:“有的。
”孟子曰:“恥之于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
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盡心上)[譯文] (孟子說:)“羞恥之心對于人關(guān)系重大,干詭詐投機事情的人是沒有地方用得著羞恥之心的。
如果不以趕不上別人為羞恥,那又怎樣能趕上別人呢
”孟子曰:“饑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飲渴害之也。
豈惟口腹有饑渴之害
人心亦皆有害。
人能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盡心上)[譯文] (孟子說:)“饑餓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這是由于沒有嘗到飲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為饑餓與干渴損害了他的味覺。
難道只有嘴舌和肚子有饑餓干渴的損害嗎
人心也都有類似的損害。
如果人能夠不使饑餓干渴造成的那種損害,成為人心的損害,那就不會把比不上別人作為憂慮了。
”孟子曰:“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人病舍其田而蕓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盡心下)[譯文] (孟子說:)“語言淺近而意義深遠的話,這屬于善言;運用簡單但影響廣泛的方法,這屬于善道。
君子的語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著很深的道義;君子的操守,以修養(yǎng)本身入手進而達到使天下太平。
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種而來耕別人的田——對別人要求十分嚴格,可自己承擔(dān)的卻很少。
”孟子曰:“。
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盡心下)[譯文] (孟子說:)“修養(yǎng)心性的辦法最好是減少物質(zhì)欲望。
一個人如果欲望不多,他的善性雖然有點喪失,但不會多;一個人如果欲望很多,他的善性雖然有所保存,但是極少了。
”
主題班會主持人臺詞
蘇格拉底說:“快樂的最佳途徑是順其自然。
”一個富人整天為吃飯發(fā)愁,他覺得吃什么都沒有胃口。
蘇格拉底告訴他:“這是一種病,治療的雖好方法就是停止飲食。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