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日記》讀后感3000字左右
雷鋒精神之一:實現對人類和社會有用的自我價值 雷鋒的日記里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如果要告訴我們什么理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
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未來的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美麗
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么
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無盡的支付者。
” 從這段話不難看出,雷鋒同志對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價值,不管你的位置高低,不論你作用大小都應該在自己的生活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克忠職守,以實現自己最有用的社會價值。
社會與國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每一個人都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就是對社會和國家最大的貢獻。
雷鋒精神之二:將為人民服務進行到底 雷鋒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正如雷鋒同志所說,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們今天學習他就是為了將這份無限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同時將為人民服務永遠的實踐下去。
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類的生命是無限的,因此在無限的生命中為人民服務將會永遠的實踐下去。
雖然為人民服務是政府或組織必備的職責,但是每一位公民也應該具有這種精神,因為抱著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會激勵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fā)揮自己最大的作用。
雷鋒精神之三:時代精神、民族精神 雷鋒精神并不僅僅是樂于助人、無私奉獻,他那份堅持和執(zhí)著,有愛心,寬容,不計較,尊重他人,善解人意等等都是一種時代與民族的精神風貌。
如果沒有那份堅持和執(zhí)著,如何實現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事業(yè)中去;如果沒有愛心,如何能真心實意的去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做的人;如果沒有寬容和不計較,如何將人間大愛播散到四處…… 在雷鋒精神的指引下,讓我們付出愛心,向有需要幫助的人,真誠的伸出援助之手。
讓我們寬容別人,以博大的胸懷包容他人,甚至包括不經意的傷害。
讓我們給與別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只有這樣付出了,我們才能真的體會到雷鋒精神的存在,才能更深刻的感受雷鋒精神的真諦,感受那種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服務社會的幸福感,感受那種被人關心,重得溫暖的幸福。
當我們重溫雷鋒精神,積極參與活動的同時,我們也更加感覺到生活的美好,人與人之間的親密無間,更加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也使我們更加團結,更加熱愛我們的家,熱愛我們的社會,熱愛我們的祖國。
雷鋒日記讀后感300字
雷鋒日記讀后感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了這本《雷鋒日記》。
雷鋒叔叔艱苦樸素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
他那穿破了的衣服,補好了再穿,在軍隊里,其他日常用品他也少領,自己夠用就行了。
與雷鋒叔叔相比,我們實在慚愧,衣服劃破了一個小洞,丟掉;鞋子舊了,馬上換掉;書本臟了,把他扔掉;我們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都不懂珍惜,從來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沒想過這些生活都是革命者用寶貴的生命換來的,這種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格外珍惜才對啊
雷鋒叔叔那默默奉獻、忘我勞動、盡職守、艱苦奮斗、生活簡樸的精神,在我們心中永放光芒
我記得雷鋒叔叔又這樣的名言: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殘酷無情。
啊
雷鋒叔叔,我敬佩您
我為我們中國有這樣一位英雄而感到自豪
雷鋒的故事讀后感800字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完了《雷鋒日記》,《雷鋒日記》講述了雷鋒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
雷鋒是一個在舊社會慘遭家破人亡的孤兒,是黨培養(yǎng)和教育了他。
他16歲參加工作,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
20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多次立功受獎,22歲因公殉職。
主席為他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周恩來總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
” 雷鋒干一行愛一行,不管是當拖拉機手,當工人,還是當解放軍戰(zhàn)士,他都是恪盡職守,盡職盡責。
新兵訓練時,因為他個子小,體質弱,所以他投彈常常不及格。
他在心里不停地譴責自己,他在日記中寫到:革命戰(zhàn)士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們能透過困難看到勝利,透過失敗看到成功。
我就是要干勁十足,勇往直前,成為闖將。
為了增加臂力,雷鋒用勁把教練彈扔出去,又飛快地跑步追出去,把教練彈撿起來再往回投,他就像一只小老虎一樣在操場上奔來奔去。
幾個星期過去了,雷鋒早晨、晚上一只在加班加點地練習,他一次一次地給自己加碼,一次一次告誡自己要堅持。
最后,終于取得了好成績。
我想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也要有這種堅持不懈的闖將精神,遇到困難,不能逃避,不能退縮,更不能繞著走,要勇往直前,難題一定會被克服的。
雷鋒對知識的渴求無比強烈,他深深懂得知識的重要性,因此,他千方百計地擠出時間來學習,就像海綿吸水一樣,汲取著各種文化知識來豐富自己的頭腦。
他的工作流動性很大,沒有大塊大塊的時間可以用來讀書,雷鋒就把要看的書裝在一個小書包里,隨身帶著,只要一有空閑,就拿出來讀幾行。
雷鋒在日記中寫到: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
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鉆進去的。
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沒時間要善于擠出時間。
學東西,要善于鉆到里面去,勤思考,勤問問題。
把一個一個的問題都弄懂了,知識自然也就掌握了。
我想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有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鉆,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雷鋒樂于奉獻,不計得失。
他生活很簡樸,從來不隨便亂花一分錢。
他的衣服總是補了又補,但是當他得知撫順市人民公社成立時,毫不猶豫地把自己辛辛苦苦攢起來的100元錢捐給了公社。
當遼陽地區(qū)遭遇洪災時,他又把自己積存起來的100元錢捐給了災區(qū)。
他把牙膏皮收集起來,送到廢品站去賣,用這筆錢買了一些筆和本,送給學校的少先隊員。
大年初一,大家都高高興興地去看節(jié)目了,他卻背著糞簍,拿著鐵鍬,到處去撿糞,并把撿的糞送給人民公社。
他在日記中寫到:有些人說我是傻子,是不對的。
我要做一個有利于人民。
有利于國家的人。
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情愿做這樣的“傻子”。
我想我們在生活中也要甘當這樣的“傻子”,時時處處先想集體,先想他人,做個先人后己的人。
雷鋒精神將時時刻刻激勵著我前進
選取以下幾個角度作文: 1.淺析當代大學生學習雷鋒精神的意義 2.學習雷鋒精神、讀《雷鋒日記》的心
雷鋒故事1一九六一年五月的一天,雷鋒因公事到丹東出差,清早五點鐘從連部出發(fā),在去撫順火車站的路上,看到有一位大嫂背著小孩,手還拉著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去趕車。
天淅淅瀝瀝地下著雨,他們母子三人都沒有穿雨衣。
那個小女孩因掉進泥坑里,弄了一身泥,一邊走還一邊哭。
看到這種情況,雷鋒立即想道:我軍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群眾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
雷鋒急忙上前去,脫下自己的雨衣,披在背小孩的大嫂身上,馬上又背起那個小女孩,一同來到火車站。
雷鋒替她買好了票,又一同上了火車。
在車上,雷鋒看到那個小女孩,全身衣服沒有一點干處,頭發(fā)還在往下滴水,凍得她直打顫。
雷鋒自己一身衣服也濕了,他急忙解開外衣,摸摸貼身的那件絨衣還是干的,立即脫了下來,給那個小女孩穿上。
聽說他們母子三人早晨沒吃飯就出來了,雷鋒又把自己帶的三個饅頭送給了他們。
上午九點鐘,列車到了沈陽,雷鋒領著小女孩,把他們母子三人一直送出車站。
2.立志參軍 參加兒童團 一九五零年,鄉(xiāng)里成立了農民協會,進行了土地改革,雷鋒積極投入了這場運動,當了兒童團長,站崗,放哨.巡邏,防止敵人破壞,他還學會了說快板,搞宣傳。
一九五零年夏天,鄉(xiāng)政府保送孤兒雷鋒免費讀書。
一九五六年夏天,從荷葉壩小學畢業(yè),幾年里,雷鋒克服困難,勤奮學習,受到師生的的一致好評。
他幫助落后的同學,愛護集體的糧食,并與壞份子做斗爭,受到學校老師、同學和鄉(xiāng)親們的一致好評。
在畢業(yè)典禮上,他上臺發(fā)言,毅然要求留在農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九五六年九月,雷鋒在鄉(xiāng)政府做通信員,十一月,年滿十六歲的雷鋒被推薦到望成縣委做公務員。
一九五七年,雷鋒光榮地年經被評為機關模范工作者。
一九五八年春天,雷鋒來到困山湖農場當了一個拖拉機手。
一九五八年九月,雷鋒來到鞍鋼做了一名C-80推土機手。
一九五九年八月,雷鋒來到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
第二年夏季的一天,他帶領伙伴們冒雨奮戰(zhàn),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遼陽日報>>報道了雷鋒搶救水泥的事,贊揚他舍己為人的事跡。
雷鋒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了一年零二個月,曾三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五次被評為標兵,十八次被評為紅旗手,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
小學生作文,周美玲小雷鋒400字觀后感
三月是個陽光明媚的時節(jié),我們享受著大自然美好恩賜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紀念這三月中的一位戰(zhàn)士。
雷鋒這個名字是多么讓人熟悉啊
小時候幾乎每天都聽見雷鋒著兩個字。
下課時,我們談論雷鋒;上課時老師教我們學習雷鋒。
雷鋒的精神無處不在我們腦海里浮現,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縈繞。
雷鋒他雖沒有漫長的人生,但卻用短暫的生命留下永恒的精神,受到世人的仰慕。
在雷鋒去世時,許多人都無法承認雷鋒已經離我們而去,又曾有幾時他們都深情都說過:“雷鋒他只是出國了。
”每個人都在欺騙自己,都在躲避現實,沒有人相信只有22歲的雷鋒早已公殉,也沒有人承認他早已去世,都一直堅信雷鋒一直在身邊幫助自己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團上下一致推舉雷鋒為撫順市人大代表。
雷鋒參加完人代會回到連里就擔任了二排四班班長,在他的帶領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鋒也成了全連的四好班長。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里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 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雖然這是舉手之勞,但又有多少人曾經這樣做過
雷鋒的精神在人們的心中傳開,在公交車上紅領巾們的讓座;在雨天里熱心人的撐傘;在路上隨手撿起垃圾。
這一切都是雷鋒叔叔教給我們的優(yōu)秀品質,我們無處不在學習雷鋒,雷鋒的精神也無處不在我們身邊展現。
雷鋒,他英年早逝,人雖然已不在人間,但精神卻永存在人們心中,也在人們心靈中傳動,這種精神將永遠在人們心中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