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深夜里長出的燈火》讀后感600字。
大語文深夜里長出的燈火讀后感,讀后感主要是用來闡述個人讀過文章之后才會有所感想。
所以還是見一個人去洗。
因為不同的人寫的話感想不同。
插入的意見也不同。
《大語文深夜里長出的燈火》讀后感500字
為什么老師要留
煩死了。
大語文深夜里長出的燈火讀后感400字。
這個讓五年級學生寫真的有點難,孩子根本看不懂
《蝸居》觀后感
看完《蝸居》感觸良多,這部片真實,真實的仿佛就是經(jīng)歷的,也太現(xiàn)實,現(xiàn)實的幾近殘酷。
愛情我不想做議論,愛情里沒有誰對誰錯;女人我也不做評論,男人永遠不懂女人的心;我所關注的是小貝PK宋思明,到底誰贏誰輸
做男人挺難的,特別是沒有物質(zhì)基礎的男人,更是難上加難啊
女人會被現(xiàn)實的婚后生活折磨成瘋子,原因是她年輕時候童話和言情小說看多了,在戀愛時真的把自己當成了公主,能夠遇到自己白馬王子,殊不知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和尚。
現(xiàn)實的男人也不是個個都像王子一樣幸運,能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面對生活一切都變了,變得讓人不敢相信,當不再奢望不抱希望的時候,剩下的只有失望和絕望了。
小貝,是一個很好的男孩子,他很浪漫,很細心,對海藻呵護備至,無可挑剔,有踏實的工作和穩(wěn)定的收入,而且有自己的計劃和原則,真的很難得
在知道海藻已經(jīng)出軌,卻還能原諒她,依然會對海藻那么好,給她吹頭發(fā),不讓她碰涼水……但迫于現(xiàn)實,無法給海藻更好的生活條件,這是可悲的一面。
不可否認小貝有些時候是有些自私有著獨生子女共有的特性,可以說也是他的一些行為將海藻進一步推向了宋思明。
而且他遇到的宋思明這個對手實在太強大了。
也許沒有宋,他們也可以幸福的過一輩子。
也許他當初肯把錢拿出來借給海萍,結(jié)局也會不同。
可是,誰又知道呢
人生從來沒有如果。
- 誠然小貝是用整個生命在愛著海藻,可他給不了海藻想要的生活,榮華富貴豪宅寶馬,名牌服飾VIP金卡。
海萍的話:“男人若真愛一個女人,別凈玩兒虛的,你愛這個女人,第一個要給的,既不是你的心,也不是你的身體,一是拍上一摞票子,讓女人不必擔心未來;二是奉上一幢房子,至少在擁有不了男人的時候,心失落了,身體還有著落。
”也不全是不無道理。
“安”字怎么寫
“女居室中為安。
“安”就是女人呆在自己的房子里,擁有自己的棲身之所,只有這樣她才會覺得心安,才會覺得踏實。
理想的烏托邦,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樓”,柏拉圖式的愛情也要在“面包會有的,汽車會有的,房子會有的”前提下才會感人而浪漫。
宋思明是一棵大樹是個保護傘,有錢有勢,對于海藻姐妹這樣無權無勢的小老百姓來說,他可以一手遮天,呼風喚雨。
要錢的時候有錢,要房的時候有房,關鍵的時候也能頂?shù)蒙先ィ依锍隽耸?,他能毫不猶豫的站在你前面替你擺平一切,你犯罪坐牢了他還能給你撈出來。
宋思明的金錢、社會關系為海藻姐妹解決了很多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過程中所表現(xiàn)的控制力,對海藻產(chǎn)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有實力才有魅力,而這些恰是小貝所無法提供的,至少是目前所不具有的。
宋思明能力非凡,運籌帷幄,沉穩(wěn)睿智,有權有勢有情有義,這也是我比較欣賞他的一點。
無奈他在權錢中迷失自我,在情愛中一錯再錯,是非題答錯,零分,最后房子,車子,票子,事業(yè),前程,后半生,統(tǒng)統(tǒng)報銷。
宋思明有一句話說的很對,一個人的強大并不是為社會做了什么,而時當面對誘惑的時候能夠懂得放棄。
如果人沒有欲望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能夠懂得知足常樂,能夠懂得取舍,也就不會有那一切。
如果他能做到話中所說的那樣面對誘惑的時候能夠懂得放棄,沒有欲望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能夠懂得知足常樂,能夠懂得取舍,也就不會有后面發(fā)生的一切了。
小貝輸?shù)袅撕T宓珔s擁有了另一份愛情,宋思明贏得了海藻卻輸?shù)袅松?/p>
所以小貝輸了,他不是輸給了宋思明,也不是輸給了自己,而是輸給了現(xiàn)實;宋思明也輸了,他不是輸給了孫書記,也不是輸給了自己,同樣是輸給了現(xiàn)實。
只是此現(xiàn)實非彼現(xiàn)實,一個是小人物的力不從心無奈悲哀,一個是大人物的呼風喚雨欲壑難填。
誰知道曹文軒《大語文一夜里長出的燈火》讀后感怎么寫?
曹文軒的《大語文一夜里長出的燈火》充滿對語文的贊頌和期待。
大語文的真正精髓在哪里
什么是大語文學習的關鍵
知能教育首先提出的大語文學習格局,對大語文學習進行了概念突破和瓶頸突出。
知能大語文格局,有,六個方面的細節(jié)要求。
一,語文是活的,有上下游環(huán)節(jié)的,就像水一樣,只有既有上游有下游,這樣才能夠流動起來,才不是一潭死水,才有活力。
語文不能僅僅圍繞著課本,不能本本主義,應該把語文學大學強,比如說有的老師要懂歌劇,舞劇,戲劇,話劇,京劇,不代表這些老師是劇迷,而是要能夠觸類旁通,這樣能夠把語文講得真正活起來,講得生動起來,讓孩子們產(chǎn)生興趣。
二,語文是真的,大語文不是口號,不是宣傳語,而是注重跟真實的社會、實際生活現(xiàn)實密切結(jié)合,很多的同學現(xiàn)在是沒有社會的真實的生活,這就需要語文老師把生活當中的情景融入到和孩子們的互動當中去,讓孩子們能夠帶著思考。
三,語文是強的,所謂的強就是語文跟很多別的學科相比,它具有超強的一面,具有吸納效應和輻射功能。
知能教育老師們提出,大語文的格局,其實要能夠跨學科的,能夠融匯旁通,把別的學科當中的知識跟語文有機的融合,產(chǎn)生互通的效應,你比如說歷史和地理,語文真的學的好的同學,一般歷史和地理也都能夠?qū)W得比較好。
反之,歷史地理學得比較好的同學,又能夠把這些相應的知識反哺給語文,這樣能夠把語文真正的學的強,既有時間感,又有空間感,從而增強語文學習的厚度、深度、理解度。
學好了之后對考試當然是一個利好,但是大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不僅僅是為了成績,也跟成長密切掛鉤的,一個人掌握了真正的大語文,也就具備了強大的人文素養(yǎng)和對生活的感悟能力,他能夠把大語文的學習能力,變成自己人生做大做強的一個促進,從而更好的成就自己的人生。
春天是一個動詞閱讀答案
(1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將風的特點表來,體現(xiàn)了作者對風的喜愛。
(2)這里的“招搖”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出表現(xiàn)了萬木爭春,生機勃勃的景象,凸顯了春天的“綠”成為了主色調(diào)。
2.在結(jié)構(gòu)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3.孩子們打豬草,有時也逮螞蚱、追野兔、折柳條做笛子4.吸引讀者興趣,點出了春天活潑的特點,引出全文春的特色。
葉彌的《成長如蛻》原文
要的弟弟,先要說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是成功的企業(yè)家,有兩家和四個經(jīng)營部,資產(chǎn)近一個億,用現(xiàn)在流行的話講是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一九八八年,也就是改革開放的第十年,我父親從一家中學里辭職,斯年他四十八歲,看守學校的大門已近兩年。
他的學歷是大專,籍貫江蘇無錫。
他出生的那年,他爺爺在上海灘創(chuàng)下的家業(yè)已面臨四分五裂。
但總算過了幾天小少爺?shù)娜兆?,?jù)他的敘述,兩周歲之前他從來沒有下地走過路,所以他至今仍害怕走路,即使他在落難時也沒有改變這個特性。
那時候,我們四口人蝸居在一間十二平方米的屋里,夜間父親也是蹲在馬桶上撒尿,那種突兀而來的急促聲音總是擾人清夢;而廁所就在屋子前面不到百米處。
父親盡職地看守大門,把所有偷懶不肯下車的人攔下來,包括校長。
人們隨意而簡便地叫他“看門老頭”。
沒有誰知道這個看大門的老頭身上流動著祖先善于經(jīng)商的血液,也沒有誰對他的處境表示惋惜。
回想起來,那段鮮為人知的日子,可能是父親一生中最自在的日子。
你可以想見我的父親在無所事事中懶洋洋地伸展四肢,日子因為平淡而顯得緩慢,他在緩慢中享受著每天緩慢行走著的太陽光,在緩慢中體味著生命的堅實和漫長。
父親后來成了億萬富翁,惟獨失去了那種堅實的緩慢感。
他無法欣賞太陽在大地上展現(xiàn)的魔法,后來他就否定緩慢,并不自覺地對我弟弟的生活進行干涉。
因為我弟弟這時正好在讀大專二年級,整天津津有味地做著一些無關緊要的事。
他的悠閑使父親多少有些失落,甚至對目前粗糙的生活感到不滿。
不過他對弟弟卻理智地說:“你要繼承我的事業(yè),必定先要改變你的生活方式。
”我的父親那天向校長遞交一份辭職報告,從此他主動積極地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當時所有的人吃了一驚:這是他們所知道的第一份辭職報告。
有人幸災樂禍,以為父親必定倒霉無疑;有人替父親擔憂。
但歸根結(jié)底,他們都對那份辭職報告十分好奇,對父親隱藏的動機猜測不定。
他們加緊了接近我父母親的次數(shù)。
母親在學校的校辦工廠做會計,她對前來探聽情況的人,報以既老實又不老實的歉然一笑,無可奉告之下讓人覺得受了一場莫名其妙的憐憫。
校長當時捏著那份辭職報告只是發(fā)愣,他不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
他不安,甚至有禍事臨頭的預感:為什么讓他碰到這種事
這件事是否影響他的聲譽、危及他的地位
于是校長婉勸、規(guī)勸、力勸,但均無效。
辭職報告被鎖進抽屜里。
父親正式辦好辭職手續(xù)是半年后,那時候,人們對“辭職”這一行為已不陌生了。
我父親就這樣成了經(jīng)濟改革以來第一代民營企業(yè)家(也就是私營企業(yè)主)。
他們中的一些人一夜之間成了“暴發(fā)戶”,他們的消費和生活方式刺激著別人的神經(jīng),其意義大過了賺錢的本身。
人們最后的結(jié)論是:我父親辭職的背后醞釀著一場重大的家庭變故。
于是他們停止了議論,等待著。
三四年過去了,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而我家卻表現(xiàn)出讓人喘不過氣的欣欣向榮景象,有了那個時候所有的最高檔的東西。
后來我母親也辭掉了工作,跟著我父親去了。
我家最初富有的那幾年,應該說人們對待我家的態(tài)度還是友好的。
一是我父親的奮斗使他們有了希望和新的夢想;二是他們潛意識里為我父親的事業(yè)作了一個限制,不相信父親真能發(fā)展成后來的規(guī)模。
他們關心著我家一舉一動里的變化,寬容著我家并做著希望的夢。
母親走了以后,他們就從鐘老師那里打聽我家的消息。
鐘老師與我家同住一個大院,從他有時半開玩笑的回答中,他們知道了我家最新的經(jīng)濟動向:我父親又開了一個廠;從刮西北風那天起我家后面的垃圾箱里天天有新吃下的蟹殼;母親手腕上的金鐲起碼有三兩重。
聽的人不屑一顧,散去后就說:“手上戴那么重的東西,自找苦吃。
”或說:“我要是鐘老師早就搬走了,天天看著別人人五人六的,氣都氣死。
”什么話都有。
其時,由于改革開放,他們已經(jīng)熟悉了我父親這一類的人,但越來越不習慣與我父親這一類人生存在同一空間。
好幾年下來,希望變成了失望,夢想更是讓人煩躁沮喪。
他們常常被迫與我父親這些人作對比,并逐漸形成涇渭分明的對抗意識。
這是一種來自于兩種經(jīng)濟成分的對抗,最后發(fā)展為鐘老師和我家兩個家庭之間的矛盾。
我父親老早就預見到了會有什么樣的一種矛盾等著他。
從我母親添置第一枚金戒指時,他就讀懂了鐘老師眼里的蔑視。
那種蔑視里有著種種復雜的、只有雙方都是男人才能領會的意思。
這一剎那,我父親的心軟了下來。
他憐憫鐘老師,理解他作為男人的處境。
同時,為了息事寧人,我父親采取了“綏靖”政策。
經(jīng)常給鐘家送去各種禮物,衣料水果什么的,借以平息兩家人之間潛伏著的矛盾。
不管出于何種意圖,父親的舉動呈現(xiàn)著討好的意思。
也就在這時候,鐘老師不卑不亢地仍舊是教務處主任的身份,而我的父親又回到昔日看大門老頭的職位。
我現(xiàn)在想,如果鐘老師當時只是擺擺姿態(tài)的話,我父親可能會一如既往地扮演討好的角色。
但一九九一年的春節(jié)發(fā)生了一件事,使得兩家人的平衡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那一年的春節(jié),母親在父親的差使下,抱著一板冰凍對蝦到鐘家去。
她為年夜飯忙了一整天,現(xiàn)在又被丈夫差遣著做這件事,是很不情愿的。
但是她還是去了,因為她知道,家里除了她沒有第二個人可以擔當這一任務。
她雙手合抱著冰凍對蝦,手指頭一碰到冰,就沾了上去,因而她不得不經(jīng)常輪換著指頭。
她敲開鐘老師家的門,走進去就把那板冰凍對蝦放在地上,不說任何話。
鐘老師的女人,人稱莫老師的,一個在教育局管理檔案的女人,把我的母親叫住,扭捏地客氣著,說:“拿了你們這么多的東西。
窮老師,沒有什么回報的,祝你們來年身體健康。
”一定是莫老師的話里有什么東西刺激了鐘老師,反正我母親后來認真地說,當時她對莫老師的祝福只報以客氣的微笑。
她走出鐘家,像以前一樣繞過一口水井走到鐘家屋后時,她聽見鐘家的后窗“呼”地打開了,鐘老師在里面激動地然而聲音不大不小地說:“我看你不要客氣,不拿白不拿。
這些東西都是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得到的。
我們吃,吃飽了好好教書,為人民服務。
”我母親當時即氣得渾身發(fā)抖,把圍巾朝頭上一蒙,急急忙忙地回來了。
她告訴父親,這些話明顯是講給她聽的,沒有誰會在刮著西北風的寒夜,把后窗戶無緣無故地打開。
父親“哦”了一聲。
隨后吃晚飯,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守歲,放炮仗。
一切都很平靜。
過了春節(jié),父親開始實施他的報復行動。
他雷厲風行地用一系列優(yōu)惠條件,把院子里除了鐘老師的房全部轉(zhuǎn)為他個人可以使用的土地(半年以后,房地產(chǎn)開始升溫,表明了他的決策在商業(yè)上也是成功的。
當初購買時看上去很高的代價,已變得不足掛齒)。
父親在辦理建房手續(xù)時,速度快得驚人。
別人猜測說,政府里的人跟院子里的房主一樣,被我父親的糖衣炮彈打中了。
鐘老師尚未反應過來,院子里已經(jīng)熱火朝天地打地樁了。
接著發(fā)生了許多老師涌進校長室請求他出面主持公道的事。
鐘老師拉著校長走進面目全非的院子里時,我父親已經(jīng)造好了底樓了。
他們毫無辦法,他們的經(jīng)濟、智慧全都跟不上這個時代需要。
校長站在那兒半天不能說話,既為鐘老師憤怒,也為他自己不平。
校長想掩飾心中的不平,他說:“你造房不能不考慮老鐘的利益,你們是多年的鄰居又是同事。
人要講究良心,合法也要合理。
”父親沉默著,而母親卻勃然大怒。
她請校長放了屁趕快走。
我家造三樓是城建局、規(guī)劃局、土地局批準的,并不影響鐘家通風采光。
校長在我母親怒罵聲中及時找了臺階下,他臨走時歉然地對鐘老師夫婦說:“有辱使命呵。
我看你們再把情況朝上面反映一下。
這個潑婦真是粗俗不堪,怪不得人家說賺了錢的都是有問題的人物。
”他罵得曲里拐彎,很是高妙。
他既指出我父親曾為經(jīng)濟坐過監(jiān)獄的事實,又指出當時發(fā)家致富的一批人的情況。
當時流行著這么一個說法,說發(fā)財?shù)膫€體戶十有八九是從“山”上下來的。
我母親突然噤口,她向我父親投過心虛的一瞥。
而我的父親還是沉默著。
三個月過后。
一幢漂亮的三層樓房矗立在鐘家的屋后。
房前,與鐘家的屋子之間,父親辟了一塊綠油油的草坪,并在上面栽了一些名貴的月季,每天清晨和傍晚時分給它們澆水。
很悠然、很心平氣和的樣子。
有時候他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朵花消失了,他也不追究。
他知道是我弟弟把它摘走了。
這朵花經(jīng)歷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小小波折,出現(xiàn)在鐘家的小女兒千媚的閨房里。
父親的臉上出現(xiàn)一絲淡然的笑容,他不反對年輕人之間的游戲。
現(xiàn)在,我家的三層樓房雄壯地矗立于鐘家的屋后,鐘家的老屋子就像個被大人欺負的小孩,流露出末路的寒酸和卑微。
一九九二年的春節(jié)之夜,鐘老師悲憤地擬了一副對聯(lián)貼于門上: 斗轉(zhuǎn)星移是非全顛倒 物是人非貧富大懸殊在他的對聯(lián)中,一連兩次出現(xiàn)了“是”和“非”。
我想他是故意的。
鐘老師在學校里教的語文課是一流的,他本人的語文水平也是有口皆碑的。
他完全可以把重復出來的字用別的字替換掉。
那副對聯(lián)第二天晚上就消失了。
上聯(lián)被鐘千媚順手拉下來甩在風中,下聯(lián)被她的哥哥鐘千里扯下來揉成一團,然后用打火機燃著燒盡。
鐘千里與我的弟弟是同學。
鐘老師喝了半瓶紹興女兒紅加飯酒,醉意朦朧地瞅著一雙兒女,沉重地嘆了一口氣,說道:“唉,我不行了,認輸。
就看你們了。
”現(xiàn)在終于要說到我弟弟了,在這篇小說中我弟弟是最后出場的一個人物,然而他是主角。
就好像戲幕拉開,鑼鼓敲了一遍,跑龍?zhí)椎囊灰蛔哌^場最后主角登臺亮相。
作為第二代人中惟一的男性,弟弟無可選擇地成了我父親事業(yè)的繼承人。
他需要守業(yè),需要創(chuàng)業(yè),需要不斷開拓市場,需要不斷擴大再生產(chǎn)。
他的成功和失敗關系到他自己,關系到我父親,關系到企業(yè)的命運,關系到我家和鐘家對抗的最后結(jié)局。
弟弟一直隱藏在父母的背后,緩緩地進行他的人生過程。
然而現(xiàn)在他就要被推上前臺了,他是關鍵性的人物。
道路已經(jīng)鋪就,障礙也已設置好。
我的父母心明如鏡,他們要把兒子培養(yǎng)成合格的接班人,我弟弟的責任是太大了。
一九九三年秋,弟弟從學校畢業(yè),父親不管他的再三反對,把他安置到主營廠擔任法人代表。
在我的父親的創(chuàng)業(yè)史上,我弟弟曾有過一次登臺亮相。
那是我父親交上辭職報告的那天晚上。
我記得是深秋了,雨懶懶地打在窗外的梧桐葉上,那種冰冷冷的寂寞預示著漫長的冬季即將來臨。
我們一家四口坐在客廳里,這是一個小小的會客室,它的一邊放著兩只單人沙發(fā)和茶幾,另一邊放著弟弟的鋼絲床和一張飯桌,這種滿滿當當磕磕絆絆的情景是當時普通人家的寫照。
地板上刷著的紫紅色油漆脫得斑駁陸離,靠東的墻上印著鬼臉般的雨漬。
為了表示鄭重其事,母親把桌子收拾得一塵不染,連當日的報紙都拿走了。
而后父親緩緩地開了口,他說他已經(jīng)辭職了,不管校長同意與否,他都將經(jīng)商,為了賺錢也為了創(chuàng)業(yè)。
我注意到他是把賺錢和創(chuàng)業(yè)分成兩個概念的。
父親簡單地把話說完,就陷入慣常的沉默。
他已經(jīng)說出了他的動機與目的——賺錢和創(chuàng)業(yè),這就是他辭職的全部動機和目的。
為了今天,也許他已經(jīng)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不過他意志堅定,就像石頭縫下的一棵草芽,一場春雨過后,它就彎彎曲曲地從下面生氣勃勃地鉆了出來。
父親沉默以后,母親說了:“爸爸很可能失敗。
他今年四十八歲了,如果失敗的話,他就再也找不到工作。
你們要養(yǎng)著他。
”母親的話突然地把氣氛渲染得很酸楚。
父親轉(zhuǎn)臉瞧著我弟弟的反應。
弟弟若無其事地歪倒在沙發(fā)里,說:“沒問題。
”他接著又保證一下,“絕對沒問題
”家庭會隨即散了。
我的母親走進臥室把門關上。
父親在這一刻顯得疲倦而無信心。
我弟弟的保證并未使他感到欣慰,他反而對自己可能有的失敗心驚膽戰(zhàn)。
弟弟卻在陷塌的單人沙發(fā)里直起了身體,雙眼帶著憂郁聚精會神地傾聽外面的雨聲。
他對我說:“你聽見沒有
雨點落在梧桐上是沙啦啦地,落在芭蕉上是劈劈啪啪的。
哈,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弟弟的臉色虔誠而感動,嘴里繼續(xù)前言不搭后語。
對他來說今天重要的不是父親辭職,而是得到了雨聲的啟示。
我毫不奇怪他的態(tài)度,這時候小城里的年輕人個個都在埋頭寫詩作文章,你到處都可以看見滿臉激動、神經(jīng)兮兮的文學青年。
弟弟正讀高一,他終日陶醉在詩歌所營造出來的虛幻的境界之中。
后來文學降溫,我弟弟也不再狂熱。
他離開文學后,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
令我不解的是:為什么當初他能趕文學的時髦,而后全民皆商時,他卻一反常態(tài)地堅持自己呢
為什么他頑固地抵抗著我父母呢
我父母的生活方式在什么地方與他的生活不相融洽
弟弟是在被迫的情況下接受父親的安排的。
在他與父親發(fā)生正面沖突后,我相信弟弟已經(jīng)把世界機械地分成兩大類:富人(強者)和普通人(弱者)。
他是站在弱者這一邊的,因他本身就具有怯弱的本性。
他站在了父親的對立面,這里面有著弟弟的善良愿望,更有著無法承受壓力的軟弱。
在弟弟走進商界之前,他的生活是懶散而浪漫的。
他有一個朋友圈子,圈子里都是他班級的同學,鐘千媚有時也參加他們的活動。
他們在一起縱情歡樂,心心相印。
他們下圍棋,打撲克,旅游,在月光下放歌,在雪地里喝啤酒。
他們之間經(jīng)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卻沖擊心靈使友情不斷加深的事發(fā)生。
我曾經(jīng)翻看過弟弟的照相簿,絕大多數(shù)都是在這個時候拍的黑白照片。
有他與鐘千媚摟著肩膀的,有他與鐘千媚兩個人抱著膝蓋坐在臺階上的,更多的是七八個人摟著腰擠在一處。
他們笑得輕松、純潔、甜蜜,就像真的兄弟姐妹。
弟弟在其中的幾張集體照片上精心地用紅筆寫了“幸?!眱蓚€字,他那時真的覺得全世界的人都親如兄弟。
我父親有時把他拉到客戶中去應酬,告訴那些客戶:這是我惟一的兒子,他正在讀企業(yè)管理。
客戶們馬上知道這是未來的一廠之主,他們客氣而有趣地打量他。
我弟弟表現(xiàn)得很不耐煩,他不喜歡利益覆蓋下的虛偽。
他總是一言不發(fā),冷冷地觀望著父親的客戶們財大氣粗的面孔。
但是他一開口,總能叫那些在商界中打滾的老油子發(fā)笑。
我弟弟有一句著名的祝酒辭:“讓天下的人都幸福。
”于是小城的商界掩口竊笑,知道我父親有這樣一個兒子。
我相信弟弟并非矯情。
在翻看他的照相簿時,我原以為一定會在他與鐘千媚的照片后面也寫上“幸?!弊謽?,結(jié)果沒有。
弟弟不是那種羞澀內(nèi)向的少年。
那就是說弟弟尋求的不是個體之間的幸福,而是尋求他在群體中的認同。
這樣他才會覺得幸福。
他愿意像一個普通人一樣淹沒在人堆里。
他朋友的父親都是很清貧的,他在這些家庭出入,吃著朋友母親燒出來的煸青菜和冬瓜湯,聽著朋友的父親對社會不公現(xiàn)象的議論,感受著清貧的然而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他一定為朋友家庭的平淡和充實而感動。
他心里也一定歉然,為自己的家庭有別于別人的家庭而內(nèi)疚。
自從我家漸漸富有后,我弟弟的朋友也漸漸地鮮有人 上門。
我父母像所有的富人一樣愛清靜,對上門來玩的年輕人臉色不善,疑慮重重。
這也是我弟弟抵抗我父親的原因之一,但這還不是最深層的因素。
父親不會聽任弟弟朝相反的方向發(fā)展下去,他要盡快讓兒子接他的班。
弟弟畢業(yè)后沒多久,那是他剛從千島湖旅游回來的一個日子。
父親把弟弟叫進書房,拉上和客廳共用的鋁合金移門,把我和母親隔在外面。
不一會兒我們聽見父親的叫喊聲,母親從健身房里跑出來,我從廚房里奔出來。
我們同時看見父親氣呼呼地拉開移門。
父親指著奔過來的母親說:“你生的好兒子,罵我為富不仁。
都是你平時縱容他的結(jié)果。
”這兩句話說重了,母親立即和父親爭執(zhí)起來。
父親突然沖到院子里,不知從什么地方找出一根木棍,直奔我弟弟,一棍結(jié)結(jié)實實地砸下。
弟弟危急中把身子一偏一彎,腰背那兒就響起了驚天動地的“呼”地一聲,棍子斷為兩截。
弟弟被打得單膝跪在了地上,他在慌亂里看見父親撿起了一截斷棍,趕緊忍痛一轉(zhuǎn)身,攥住了父親的雙手。
父子兩個人漲紅著臉,顫抖著的手相持著。
我父親口角邊堆著白沫,只是低低地重復:“打死你,打死你。
”突然,緊張的局面瓦解了,我父親把棍一松,仰天倒在了地毯上。
父親中風了。
弟弟張皇地一抬頭,看見花房里的花怒放著——被禁錮地生存。
弟弟的心中一剎那間滑過這個想法。
他跪下去扶起父親的頭,急急地說:“爸,我們不吵了。
”父親在醫(yī)院治療的日子里,拒絕見我弟弟。
我弟弟每次來探望只好在窗戶上敲三下,讓我知道是他來了。
我就找個借口來到走廊上,說幾句話。
有時候我們沿著醫(yī)院邊上的那條河散步,談話就深入了。
我勸他看在父親年高力衰的份上,接任吧。
他有時候表現(xiàn)得很決絕,有時候又顯得猶豫不定。
我就說你是跟一個想像中的敵人打仗吧
他說不是的。
那么,我說你就是為了千媚和你那幫朋友的父母跟爸作對,這樣很有趣、很帶勁是不是
弟弟迷惘地笑了一聲。
有一次我們信步走著,走到一座深宅大院前迷路了。
八點多鐘的冬天,月亮已冷峭地吊在天空。
我們沿著宅子走了一圈找出路。
這座宅子里面有座二層磚混結(jié)構(gòu)的民居,從房子到圍墻都涂成了黑色,在月光下顯得陰森森的怕人。
從房子和大門的情況看來,這是一家新建不久的民宅。
宅子后面栽著兩排小松樹,亂堆著廢棄的建筑材料。
弟弟指著樹對我說,人家說,暴發(fā)戶什么都可以得到,可他沒辦法讓院子里的小樹一夜之間長大。
我說那有什么要緊的,到他兒子或者孫子手里,樹就長大了。
我們倆說話的時候,驚動了宅子里的兩條狗。
兩條狗一聲接一聲地“汪汪”叫喊,大月光底下的曠夜中傳得老遠。
弟弟抬起腳狠狠地朝黑墻上踢了幾腳,罵道:“媽的,整個一地主惡霸。
” 弟弟問我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在農(nóng)村時,有一個地主把我們趕到河里去的事。
我說那是我們小孩子不懂事,成天跟在他后面叫地主,地主,壞分子。
弟弟說我至今想起來這個人還覺得討厭。
他嘴角下撇深深地彎進腮里,臉上從無笑容。
他有時候像只猴子一樣齜牙咧嘴地朝我們叫喊:“窮崽子們,老太爺玩金元寶的時候,你爺你奶只好光著屁股躲在旮旯里哭哭啼啼。
”我承認那個地主確實面目可憎,但我認為在這個時候回憶這個地主是不合時宜的。
我隱約地感覺到弟弟絕不是單純地替別人發(fā)泄不滿,即使是為了求得某種群體的認同,也不至于做得如此偏激。
父親一個月后從醫(yī)院的貴賓房里搬出,父親消沉了一段時間,為他自己,也為弟弟。
但他很快振作起來了,他不是那種善罷甘休的人。
他又開始逼迫我弟弟,無休止地談話、爭吵,一次又一次的家庭風波。
最后,他在激動之下給弟弟跪下了。
鐵打的人也經(jīng)不起這樣的做法,弟弟馬上上任了。
我替父親想一想,這樣做值得嗎
這里面除了我父親的意志在起作用外,另外還有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我的解釋是一樣東西:利潤。
父親變得貪婪了。
弟弟就這樣被父親強逼進了商界。
他已經(jīng)知道在這里不能對別人掏真心,不能說“讓天下人都幸?!?。
他壓抑著內(nèi)心的反感和一幫又一幫腦滿腸肥的、為富不仁的人打交道。
他盡著最大的努力壓抑自己的本性,但他還是順應著單純的慣性,因此顯露出很多毛?。褐腔鄄蛔?,言語笨拙,頭腦不靈,固執(zhí)己見。
他就像貿(mào)然闖入的一個怪物,他分不清朋友和敵人的界限。
越是分不清,就越是想分清,結(jié)果他把自己搞得暈頭轉(zhuǎn)向。
除了這個問題,他還有許多交易中的問題需要分清楚。
一位他熟悉的同行,我姑且稱為甲爺。
甲爺一口氣能喝七瓶啤酒,且口不擇言,上了桌子就開罵,罵同道、罵他自己。
因而弟弟在內(nèi)心把他歸為豪爽的一類人。
甲爺對弟弟說:×地方的乙爺要到我廠里訂一大批產(chǎn)品,這龜兒子養(yǎng)的。
我這批貨成本高,價格實在不能下去。
我知道你廠里這種產(chǎn)品的成本比我低,你弄點打發(fā)他走吧。
你記住了,我這邊最低價格每臺x x元。
這只烏龜王八蛋。
我弟弟自然對送上門的生意興奮不已,對甲爺心懷感激之情。
于是弟弟招待乙爺。
乙爺肯定是要這批產(chǎn)品的,但乙爺表現(xiàn)出不急不躁的樣子,拼命壓價。
弟弟每天招待他吃喝玩樂,并一步一步地在價格上退讓,最后弟弟已經(jīng)把價格降得比甲爺?shù)膬r格還低一點。
因為甲爺此前實際上已讓弟弟遵守一個最低價的諾言,所以弟弟不再降價,而堅持著那個價格。
到第五天,乙爺忽然丟下句:“你這個人太死心眼。
”一聲沒吭地走了。
其實甲爺暗地里一直與乙爺有著聯(lián)系。
他知道我弟弟不會把價格壓得太低,因為弟弟還相信諾言。
他讓乙爺與我弟弟接觸,一來是放個煙幕彈,二是這幾天的費用讓我弟弟承擔。
甲爺從我弟弟那兒知道了最低價,就對乙爺說:怎么樣,人家把價煞住了吧。
我可以比這小子再優(yōu)惠一點。
這四天的吃用開銷我加給你個人,就算也招待你一回。
乙爺提了甲爺?shù)漠a(chǎn)品悄悄地溜了。
弟弟后來聽了這件事的內(nèi)幕情況,這才明白了乙爺話里的含義。
他怒不可遏之下又犯了錯誤:他去責問甲爺。
甲爺全部承認。
但他把責任推給了乙爺,是乙爺軟纏硬磨之下才這樣干的,他現(xiàn)在也后悔了。
甲爺甚至攙著我弟弟的手把他拉到財務室,翻開賬簿,讓我弟弟看乙爺把價格壓得多么低,個人又拿了多少回扣。
甲爺眼中都要滴出淚來。
他說小老弟,我難啊,門面上好看,實則我是打腫臉充胖子。
這批產(chǎn)品賣出,雖說是沒有利潤,總算讓資金流動起來了。
弟弟當然不好再發(fā)火,他心中恨恨的,對甲爺?shù)娜烁癜l(fā)生了懷疑。
在懷疑之下,弟弟繼續(xù)犯下錯誤:他與甲爺斷交,而且在各種場合下表示對甲爺?shù)谋梢暋?/p>
父親認為現(xiàn)在該他出面指導我弟弟了。
他把事情的全部分析給弟弟聽,然后告訴弟弟:第一,聽說這件事后,只當沒事。
不能去責問甲爺,責問的本身就給了他解釋的機會。
而且這樣做讓他小看你。
你要不動聲色地讓他心里尋思。
不知道你下一步給他吃什么藥。
第二,如果他解釋以后,你就不能和他斷交。
你不相信他的解釋,他也知道你并不相信他的解釋。
那他為什么要做呢
他這樣做是隱晦地表示歉意。
這時候,你就要大度地表示原諒。
你得拉攏他,因為有了這一件事后,在可能的情況下,他還會幫你一把。
這就是商界互惠互利的原則。
你與他斷交,損失的只有你,你少了一條路。
弟弟滿臉的不解和好奇,說我把這件事宣揚得大家都知道了,別人還會信任他嗎
還會跟他做生意嗎
父親想對兒子說:傻子,這件事宣揚出去的結(jié)果就是讓別人背地里恥笑你。
商人做生意時只有一個原則——有利可圖。
父親忽然對弟弟感到厭煩起來,他覺得自己快變成喋喋不休的娘們兒了。
父親一向喜歡沉默,他何嘗對別人說過這么多的話。
他看著面前這個一米七五高的健壯的兒子,想,這個頭腦簡單的東西把我都改變了。
父親說,我最后告訴你一句,用心學習才能進步。
弟弟說,學什么
變得狠毒奸滑嗎
我寧愿是個窮人。
有一幫真誠的朋友,一個老婆,一個孩子,靠工資吃飯。
父親說,朋友
老婆
孩子
父親說完就躺下睡覺了。
從此后他真的對弟弟不聞不問。
他從賬面上轉(zhuǎn)走了幾筆款子,說是將來養(yǎng)老用。
甲爺這件事過后,我弟弟又陷入另一場騙局。
一個從國營廠里辭職出來的工程師,包里帶著圖紙找我弟弟,說是他剛研制出來的新產(chǎn)品。
我弟弟看了一看,認為可以開發(fā),便買斷了產(chǎn)品生產(chǎn)權,兩人簽訂了合同,在公證處辦了公證。
弟弟在組織生產(chǎn)時,發(fā)現(xiàn)全市不下七八家廠都在生產(chǎn)這種產(chǎn)品,他趕緊去打聽,才發(fā)現(xiàn)這個工程師把圖紙如法炮制地也賣給了這幾家。
我弟弟叫了幾個朋友準備登門算賬,工程師聞訊連夜逃到深圳去了。
聽說他后來在深圳發(fā)展得很好。
弟弟厭惡地告訴我,這個工程師平時有句口頭禪,說除了錢爹娘也不認。
就是這么個人,商界里許多人都佩服他。
將來他成為大富翁的時候,他一定會津津樂道地向人敘述他當年如何從一群傻瓜手里騙來了原始資本。
我父親創(chuàng)下的企業(yè)在弟弟僵硬的操作下,很快走了下坡路。
一九九四年的下半年,企業(yè)出現(xiàn)嚴重虧損。
我弟弟突然撂下攤子,失蹤了。
三天后他打來電話,說他已到了西藏。
我告訴他,企業(yè)虧損,父親不怪他,請他回來。
況且我就要生產(chǎn)了,B超顯示是一個女孩。
他在電話那頭唏噓了,說他并不是畏罪潛逃。
他現(xiàn)在在西藏,心里很安逸。
他的外甥女兒長大后,什么都可以做,哪怕就是做妓女,也不要跳進商界半步,這里是世界最骯臟最丑陋的地方。
他不是不能做好,他是實在不想勉強自己。
我聽出他的話有一股酒意,就把電話掛了。
我真想對他說,做妓女也是經(jīng)商的一種。
經(jīng)商就是把物品賣個好價錢或者把自己賣個好價錢。
掛斷電話后,我就想西藏那個地方一定很明凈的。
而后我感到了恐懼:弟弟心理癥結(jié)遠比我想像的要嚴重,受到的傷害也是巨大的。
他踏入商界就如踏進了地獄,在這里他看不到他喜歡的和諧、平靜、信義,他的心靈受著折磨,忍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嘲弄、譏笑和陰謀。
現(xiàn)在他走了,脆弱得不堪一擊。
到西藏去是他防止發(fā)瘋的最好選擇。
但是西藏能根治他的毛病嗎
父親在同線電話上聽著我與弟弟的對話,不住地捶胸、咳嗽,什么話也沒說。
我掛下電話后,父親怔怔地坐在床上發(fā)呆。
還能輸入 213字。
大哥寫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