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堯典(節(jié)錄)中文翻譯
舜帝說:“夔
我任命你作典樂之官,用音樂耐心地教導年輕人,使他們具備這樣的人格:寬厚雍容而嚴謹肅穆,剛強正直而不險惡暴虐,豁達大度而不傲氣逼人。
表達志向抱負用詩,其言用歌來吟唱,聲音的抑揚頓挫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諧和五聲。
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要調和,相互之間秩序不亂,只有這樣,人與神才和諧,才能感天地。
”夔說:“好啊
我按照這樣的方式敲擊石磬奏出的音樂,能使飛禽走獸都隨著音樂而舞。
”
堯典 翻譯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司馬遷從父親的言談話語之中看出參加封禪泰山的大典對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
司馬遷沒有辜負父親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宮刑之后,仍矢志不移,決心忍辱完成父親未競之業(yè)。
他在給好友任安的《報任安書》中,表達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寫作《史記》的意圖和完成的決心。
就在這篇著名的書信之中,司馬遷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可見,在司馬遷的心目中,泰山是一個莊重、威嚴、雄偉可親的象征。
后來,人們使用“泰山”、這是一種博大的思想。
泰山、鴻毛是什么
這兩樣并不是簡單的輕和重
而是人生的重要選擇,平庸與高雅
司馬遷受宮刑(古代閹割男人生殖器的刑法)之后,并沒有就此放棄人生,可以說他是積極的人生觀
不愿平庸的人生觀
也不該平庸的人生
“鴻毛”這兩種輕重反差極大的物體來比喻輕重懸殊的兩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