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有關(guān)中秋作文的讀后感300字
今天晚上是中秋佳期節(jié),我和家人早早地坐到外面,開始欣賞那如詩如畫的月亮。
爸爸在月色下給我講起了從前中秋佳節(jié)的樣子。
在以前的中秋佳節(jié)里,很多戶人都拿不起錢來買月餅,只好到鄰居家玩玩,看看能不能得到鄰居家的月餅吃。
幸運的話,討到了一塊月餅吃,也要用小刀分成八塊,一個人吃一小塊,而且都是里面只有一點糖的,那時是多么物資緊缺呀
甚至還有一些“狠心”的婆婆,不給自已的孫子吃呢
沒等我細細體會,外公又說了一句:“那時候的中秋佳節(jié)在有些地方,則是把水果、花生和幾塊月餅放在一起,叫幾個鄰居過來一起吃。
” 我呆呆地望著爸爸和外公,開始體會爸爸和外公那意味深長的話——要珍惜現(xiàn)在的月餅,來之不易呀
那天晚上,我過了一個受益匪淺的中秋佳期節(jié)。
一篇寫中秋有感的作文,初二的300字左右。
不能寫我和家人一起賞月之類的,因為當時我在學(xué)校自習(xí),不能
每年中秋節(jié)家人都會聚在一起烤肉,今年當然也不例外啰!今年中秋節(jié)可熱鬧了,小姑、二姑、姑丈......等,都一起回來過中秋,把家里擠得水洩不通呢! 牛肉在烤肉架上滋滋作響,我和表妹虎視眈眈的盯著,時機一到,我馬上先下手為強,把牛肉先夾走了。
牛肉吃起來鮮嫩可口,醬油的香味在我嘴巴中散開,那種滋味令人難以忘懷。
當我們吃到一半時,天空中綻放出絢麗多姿的煙火,變化多端的色彩就像夜幕中的花朵,把寂寥的夜晚點綴得五彩繽紛,也喚出了嬌羞的月姑 娘,掀開面紗窺視呢! 今年的中秋節(jié)格外熱鬧,也多了一份溫暖 ,許久不見的親人們在皎潔的月光下開懷暢談,是多么幸福 !
中秋節(jié)美文,200-300字
一:半個月亮慢慢地爬上來了。
那光芒如同花蕊綻放,波環(huán)散漫,在天空和水面上擴展開去了。
那首歌的韻律也裊娜在心中蕩漾著(“月亮出來了亮光光,我的那個哥哥在深山。
”)今夜的月光如水般澄澈,有著無比的神秘與莫測的靈性。
所有的沉睡中的生靈將被月光喚醒。
聽,風(fēng)吹過松柏蒼翠的靜林,如大自然奏起的悅耳的風(fēng)琴;驚了些鳥兒們的甜夢,撲扇著輕翼的鳴應(yīng)和著淙淙的秋澗聲。
看,青草也沾上了涼涼的露水,滾動著剔透晶瑩,象伊人的眼睛。
草叢里石板下紡織娘都有點迷戀于這般靜謐的夜色,時斷時續(xù)的飲唱,漫不經(jīng)心。
還有我,啜飲這月色如酒,已微醺。
輕哼著老歌,慢舞翩躚,舊衣裙。
只是不知月光是否把我裝扮得一如往昔,用那柔曼的迷離來掩蓋著滿目的風(fēng)塵。
愛,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妥當,這夜,這月,這林,這風(fēng)。
不要再裝著緘默與深沉。
請你,從那溫潤的記憶的泥土里走出來,與我共享這年華如錦,賞這皎潔月明。
少小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那是我們都有過的可愛的童年。
在歲月塵封的記憶底層,藏匿著美麗的鄉(xiāng)村。
聽嫦娥奔月的故事,仰躺在竹椅上看白云蒼狗,云卷云舒。
祖母在院子里,放上桌子,擺上瓜果,月餅作為拜月仙的供品。
學(xué)她的樣子蹣跚地下跪,喃喃低語的許下心愿。
月卻沒有告訴我與你有怎樣的相遇,要怎么樣地永遠地愛,要怎么樣地擁有不說別離,不說再見。
說愛著故土,愛著親人,是不是我們都不愿承認的那么不經(jīng)的謊言。
終究要離開那片養(yǎng)育我們的土地,離開含辛茹苦的鄉(xiāng)親,離開青梅竹馬的伙伴,離開那青青的故園——那綠樹包繞著的小村,小村邊的小河,小河上的小橋,小橋上的危欄;離開搭著瓜架,長滿畦菜的老院,老院中的那口老井,老井中那亮亮的,大大的,惹我們幾乎要掬捧在手的月兒圓圓;離開那淳樸的親人們,去到陌生的地方流浪,在從不收獲的水泥鑄就的林子里度過一個又一個慘淡的秋天。
如果說所有的一切是代價,要的是等待,在你必經(jīng)的路邊。
我愿意接受上天的安排,那樣的歡會,那樣的相見。
愛,來吧,就如同你從未走過一樣,從那心谷里疾弛而來吧
讓我們在年年日是的月光中回望青春曾如海棠般絢爛;讓我們期待來世的相見。
是不是還要唱著“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fēng)不要論。
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來相互地辨認
等那一天,在歲月的終點,也是這樣的月色闌珊。
可不可以撐一條船,如矢如箭,湖心停棹,靜水如練。
世囂遠了,恩怨遠了,得失遠了,所有塵世中的悲歡都遠了。
只余這月白,風(fēng)清,浩浩的天。
讓月光洗凈所有的憂傷與慘淡,忘卻前塵如煙。
愛,你來,還是不老的少年,牽我的手,讓我們在月光飛奔到新的新的起點. 二:十月的北國,夜涼如水。
夜深人靜之際,輕輕地走到陽臺,任一襲月光透過窗紗靜靜地拂照在臉上、身上,此刻,一窗明月就是這午夜最明亮的燈光,在夜的寂靜里悄悄地閃爍,悄悄地獨舞著。
遙望遠天,心底不時地泛起一句句思鄉(xiāng)的句子:“露從今夜起,月是故鄉(xiāng)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哦,故鄉(xiāng),遙遠的故鄉(xiāng),你可知道,你一直就裝在我沉沉的行囊中,一直就行走在我的夢境里。
故鄉(xiāng)村頭的那棵老榆樹啊,今夜是不是宛若晚風(fēng)中銀髯飄飄的遲暮老人,在靜靜地守望著遠方的游子呢
故鄉(xiāng)的那輪明月啊,今夜也一定會靜靜地高懸在小村的夜空,拖著長長的影子,靜靜地俯瞰著靜謐而溫馨的小村莊了吧
??推窗。
微涼的嵐氣在霎那間奔涌而入,急切而又匆忙,猶如迎面而來的雙臂,令人一陣恍惚。
靜立在晚風(fēng)輕拂的秋窗下,遙望著星空,才知今日的月光如此明亮、如此寧靜。
側(cè)耳細細地捕捉著窗外夜空下每一絲細微的聲音,辯別著每一種大自然中生命的鳴唱與輕和,有絲絲的涼意伴著晚風(fēng)沁入肌膚。
?? ??目光游離,牽引我一路追尋,向著故鄉(xiāng)的方向。
思緒,沿著記憶越過城市的高樓林立,越過聳入云峰的井架、火炬,越過遠方收割中的田野,越過那一灣灣清清流淌著的大江、小河,就這樣輕易地在這個月圓之夜,飄忽著回到了空氣中和著秋的氣息并處處流淌著月餅和苞谷清香的小村莊。
那個一輪圓月普照的夜晚,與爸爸媽媽,姐姐,妹妹一同借著中秋的月光,收玉米的情景一幕幕映入眼簾。
那夜啊,多么靜謐,耳畔只有秋蟲在輕輕唱和;那夜的月啊,又是多么溫馨
柔柔暖暖地照在我們的身上。
清晰地記得那夜回家的路上,媽媽帶著我們姐妹走在前面,爸爸的身影一直在身后月光一樣地跟隨著我們,一步不離.....? ??只是,我知道今日的我終究再難用昔時的心緒在故鄉(xiāng)的天空徜徉。
過往的溫馨只能在夢境中一次次地重現(xiàn)、消失,再重現(xiàn)、再消失。
爸爸那寬厚而溫暖的手掌、那背負著生活重負的背影和徉徜在夢里的溫暖,早已一點點地化為記憶,刻在心版上的也只是那一地細碎而朦朧的月色。
可多少次午夜夢回,悄悄浮現(xiàn)在眼前的卻總是故鄉(xiāng)的村頭的那棵老榆樹,靜靜地流淌在身邊的那輪中秋月光。
那故鄉(xiāng)的一切啊,夢一樣的難以舍棄,每每縈回在腦際,在夢里。
?? ??此刻,佇立在窗前,讓月光的手指讓云的呼吸一寸寸地印在我的臉上,自由地享受著窗外清新的空氣,大地的芬芳,一種遙遙的而又暖暖的感動從皮膚從毛孔一陣陣一絲絲一寸寸地滲出來。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的目光又一次投向深邃浩渺的夜空,一片宛若輕紗一樣的薄薄的云兒悠悠飄來,悄悄地迷蒙了我的眼睛。
????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我知道:今夜的月光,或許與昨夜已不相同,但是昨夜的那縷月光一直照耀在我的心頭,一直閃爍在我的眼前,就如每顆心的某一個地方,總有著最深的記憶。
細細地端祥,靜靜地觀望,才發(fā)現(xiàn),原來月光離我竟是那么遙遠...? ?畢竟已是十月了,仲秋月夜下,陽臺里漸漸被涼意包圍,一絲絲一縷縷的清冷漸漸地沁入心底。
走在室內(nèi),發(fā)現(xiàn)淡淡的月光竟然已經(jīng)漫過小窗的玻璃悄悄地爬了進來,像一襲月白色的輕紗一樣靜靜地覆蓋在我的床頭。
這一刻,我的鼻子突然有些發(fā)酸,臉上帶著淺笑,淚卻已不知不覺地滑了下來。
哦,月光,多么慈祥而寧靜的月光,如我慈愛的父親,那樣寧靜,那樣安祥,臉上蕩漾著幸福的微笑。
輕輕地拉過被角,讓身體綣縮在溫暖的月光中,心里暖暖的,柔柔的。
這一刻,一顆孤寂而懸浮的心寧靜了,安祥了,思緒也漸漸變得沉穩(wěn)起來。
?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年年歲歲的中秋,年年歲歲的月之情懷。
也許,我們已不在同一片星空下,我們感受的也不是同一樣的月光。
但我期冀,今夜,照耀著我的這片月光,能夠穿越千山萬水,柔柔地拂照在遙遠的小村旁,照在故鄉(xiāng)的那棵老榆樹上,也照亮那個我無法用目光企及的某個地方,照耀在那個我無法感知和預(yù)測的世界。
?今夜,我愿中秋月下的天上人間都浸滿愛的履痕。
自己篩篩吧,我也是抄來的。
求中秋節(jié)晚會的觀后感
如果說中秋圓月是一首詩,那么,這臺晚會就是一部讓人回味無窮的詩集。
無論是氣韻,無論是情趣,無論是內(nèi)容,無論是形式。
定在“回家,團圓”,把“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絕唱放在“篇首”,把時機定在連宋郁訪問大陸后,兩岸民間交流一浪高過一浪的金秋,從立意上,處處顯示出中華民族慷慨激昂的浩然正氣
祥和圓滿 和諧之韻在富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韻味的背景烘托下,月光的清輝變得圓融起來,整個晚會洋溢著一種祥和圓滿的和諧之韻。
五十六個民族的服裝,不時出現(xiàn)在各個節(jié)目中,海內(nèi)外同胞的祝福,不時在晚會中響起,首次直航的機組人員,盼望著下一次完全徹底的直航,憨態(tài)可掬的熊貓寶寶,牽動著海峽兩岸和全球華人的心。
胡主席在聯(lián)合國大會號召建設(shè)和諧世界的講話擲地有聲,這臺晚會的行動,讓人感受到主辦者從我做起,從晚會做起,建設(shè)一個和諧的中國,和諧的世界的決心。
酣暢淋漓 畫意詩情月亮本身就是一首詩,月亮寄托鄉(xiāng)思,月亮寄托親情;月亮本身就是一幅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晚會的每一首歌,每一個舞蹈,無不借月寄情,無不酣暢淋漓。
烏云散了,故人踏月而來,這種情懷,非中國文字無以表達;小橋旁邊,小船之上,那個童年的夢,那個執(zhí)子之手,千年不渝的承諾,非中華文化無以承載
船到橋頭自然直,守得云開見月明,只要同胞齊努力,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又何嘗不能水到渠成呢
美侖美奐 志趣高雅當洋節(jié)日挾洋文化而來時,當大眾娛樂被低俗化的潮流沖擊時,這臺晚會用美侖美奐的高雅,喚起人們的審美志趣。
那高原上神秘的女兒國,那長江源頭圖騰般的圈舞,原創(chuàng)的藝術(shù)魅力,傳達著民族的自信:本土的,才是國際的
那“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誓言,在告誡人們:無論背叛愛情,還是背棄傳統(tǒng)文化,都是不忠不義之舉。
只有高雅的志趣,才有高尚的品格。
人們只有熱愛自己的文化,才會熱愛自己的祖國。
晚會閉幕了,但是余音繞梁。
愿這一和諧之音,經(jīng)華夏兒女的共同努力,在人間永久流傳
寫中秋節(jié)的作文300字(四年級)
讓你節(jié)選: 《中 秋》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
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
在中國的農(nóng)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
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xí)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設(shè)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
切月餅的人預(yù)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
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在北宋京師。
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
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fēng)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fēng)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xí)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
但設(shè)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jié)的習(xí)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是中秋節(jié),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guān)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400字以上,題目自擬,內(nèi)容我都想好了,可是題目我
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fēng)塵懷閨秀 感受: 甄士隱前日對雨村有“誑駕”之罪,待客既散,知他自便,也不去再邀。
及至中秋節(jié),士隱家宴畢,另具一席于書房,步行到雨村住處相邀。
前日不邀,是不生分,中秋再邀,一可謝前罪,二為旅居僧房的雨村解愁,雨村聽了,也不推辭。
由此可見兩家關(guān)系融洽,士隱也很會做人。
待人接物,顯微見著。
喝酒間,雨村提出了盤纏之事,士隱:“何不早言……”,雨村吟誦詩詞,博得士隱賞識,趁士隱歡心之時提錢的事,容易成功。
送禮的人,也等到別人有求之意才送,便送到點子上了。
果然,雨村得了錢,不管黃道黑道之日,天沒亮就出發(fā)了。
雨村與嬌杏一見鐘情,是本書的第一對男女相遇,一個是“雖無十分姿色,卻亦動人之處”,一個是“腰圓背厚,面闊口方,劍眉星眼……非久困之人。
”情場首現(xiàn)二人,是世間常見的類型,算是書的后面才子佳人的引子吧。
士隱投奔丈人,在世俗來說,應(yīng)算是沒出息吧
偏這丈人還“半哄半賺”女婿的錢
這就叫“投人不著”。
第二回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感受 嬌杏在這一回有了“人上人”的好結(jié)局。
她是書中第一位女性的結(jié)局,體現(xiàn)了作者對女性良好的祝愿。
丫鬟命運兩濟,后面的女主人兒卻是一個兩個空余恨。
雨村娶了嬌杏,還送了不少禮物給甄家,此時的賈雨村,尚知報恩。
雨村初入官場,恃才侮上,被上司尋個空隙,參他一本,這是官場常見的現(xiàn)象。
雨村因此被革,為他日后重入官場時“隨鄉(xiāng)入俗”,亂判葫蘆案鋪墊了心理上的因素。
大凡讀書人,骨子里都有一個自視甚高的通病,有人受挫后憤然離職,采取“不合作”的態(tài)度,有人在挫折中改變初衷,淪為虛情假意,爾虞我詐。
每一種游戲,都有它的游戲規(guī)則,明白自己改變不了游戲規(guī)則,便只好改變自己了。
“雨村被參后,心中雖十分慚恨,卻面上全無一點怨色,仍是嘻笑自若。
”這種心態(tài)是常人難以做得到的,可見是大奸
有人在官場失意后,憤世嫉俗,而雨村被參后,還力謀鹽政林如海的西賓,成了黛玉的老師,僅僅是因為盤費不繼嗎
他是在制造機會與權(quán)貴接近,結(jié)交
事實證明,他后來確實是通過林如海重返官場謀得要職。
結(jié)果是,吃一塹,長一智,做出了過河拆橋之事。
交代完雨村成為黛玉老師的事情后,書中出現(xiàn)了一副對聯(lián):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這兩句,是黑官的心理濃縮:有利可圖,擋不住誘惑,一朝東窗事發(fā),命也不保住了,便想著那怕是回家種田也好啊
這副對聯(lián),在冷子興說榮國府前出現(xiàn),相當于進入某個城市之前的路碑吧
“翻過筋斗來的”一說,自然而然的想到唐僧的高徒孫悟空。
榮國府年紀最長,也就是最高統(tǒng)治者是史老太君賈母,是不是作者出于對女性的偏愛
寶玉出生前,兄賈珠就去世了。
黛玉既出于嫡妻,又克死親弟,從而有機會讀書識字,寶、黛二人一樣命硬,一個克弟,一個克兄
此乃天之作,非人力所能左右。
第三回 賈雨村夤緣復(fù)舊職 林黛玉拋父進京都 黛玉與父親灑淚拜別時,其父如海所言感人。
雨村入榮國府,投的是宗侄名帖,做法不錯
得到賈政優(yōu)待,入情入理,并得到賈政力舉終于謀了職位,出而復(fù)入,書里寫得輕巧,其實中間頗費了一番心機的。
“黛玉常聽母親說過,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雖然母女間無話不說,但是黛玉母親又如何體會到自家與別家不同呢
這倒奇了。
可見,黛玉的性格其實受其母影響。
記得現(xiàn)代育兒學(xué)里說到,一個人的性格,在五、六歲以前就基本定型的。
黛玉來到賈府時不過六、七歲光景,便能做到“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多說一句,多行一步”,哪里還象個“無親母教養(yǎng)、兄弟姐妹扶持的孩子”,黛玉真是絕頂聰明。
對賈府姑娘的描寫:迎春“觀之可親”——性情溫順,探春“見之忘俗”——氣宇不凡。
黛玉“年貌雖小,舉止言談不俗,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fēng)流態(tài)度”,什么叫“自然的風(fēng)流態(tài)度”
黛玉稱自己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從不間斷,這也奇了。
鳳姐出場,用黛玉的心理納罕來導(dǎo)出,也就是說,連小孩子都覺得她“放誕無禮”,接著才寫鳳姐的衣著打扮:身量苗條,體格風(fēng)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妙筆
(真不明白,男人們眼里的女人形象,是什么樣子的
怎么這么寫
體格風(fēng)騷
)鳳姐進來,黛玉連忙起身,這是禮節(jié),同時還聽出賈母說“鳳辣子”是玩笑話,若是一般小孩子,就順勢接口稱之了,黛玉略加遲疑才以“嫂”呼之,足見謹慎。
至此,又以鳳姐之口形容黛玉標致,此外“竟不象外孫女、竟是個嫡親孫女”,難道嫡親孫就該比外孫長得標致
鳳姐從“妹妹幾歲”開始,一連串的詢問,還真象個管家領(lǐng)導(dǎo)。
吃茶果時,王熙鳳與王夫人簡潔對話,可看出二人領(lǐng)導(dǎo)與被領(lǐng)導(dǎo)的配合默契,王夫人對鳳姐的辦事能力較滿意。
黛玉見了外婆,接著到母舅家拜訪,是禮規(guī)。
在去寧國府途中,黛玉還留意所經(jīng)過的地方“度其房屋院宇,必是榮府中花園隔斷過來”,這孩子真是處處留心,賈赦不來接見,但傳回話時,黛玉還是要“連忙站起來一一聽了”,禮數(shù)周全。
刑夫人留飯出于禮數(shù),黛玉婉言謝絕,也是“人情”二字。
來到王夫人屋里,老嬤嬤讓黛玉炕上座,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東邊椅子上坐了,又顯黛玉識大體。
再過來見王夫人時,在坐位上還是如此,王夫人再四攜他上炕,也只是挨王夫人坐,賈政雖不在家,始終是不坐賈政之位的。
寶玉未出場,就先由王夫人口述,黛玉說話再小心,一提到寶玉話就多了。
后王夫人與黛玉過賈母處吃晚飯時,路過賈鏈家,王夫人指給黛玉看。
賈鏈與黛玉同輩,不用專程拜訪,是這個意思吧。
在賈母處吃飯,飯桌上的布菜讓位,又顯“人情”,寂然飯畢
寶玉終于登場,之前又先是黛玉心中一陣疑惑。
寶玉來了轉(zhuǎn)一圈就出去,吊人胃口。
寶玉“外客未見,就脫了衣服”,可見其不拘禮節(jié),或是不把林妹妹當外人。
此時,又從寶玉的角度描述黛玉容貌。
寶玉黛玉相見,都有眼熟面善之感,這就是前世緣吧
按寶玉說的傻話:“只作遠別重逢”。
賈母聽了寶玉的傻話,還贊賞“更好,更好”,若王夫人聽此說法,不知該如何表態(tài)。
寶玉得賈母縱容,竟走近黛玉身邊細細打量,哈。
寶玉送黛玉表字“顰顰”及摔玉,重筆。
賈母:“你生氣,打罵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可見在賈母眼里,主人的一塊玉兒比下人的尊嚴還寶貴。
寶玉性情乖僻,自己獨有玉,不是孤高自賞,反說“沒趣”,摔了玉,賈母哄幾句就信了,畢竟還是個孩子。
寶玉睡后,襲人還進去看黛玉,很細心,是個不貪睡的勤快丫鬟。
黛玉到賈府的頭一晚,便開始還眼淚了。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賈雨村一聽這案子,就知道頭尾。
正要辦案,看到有人使眼色,便覺疑怪,先退堂再說。
這里可看出他辦事開始老練了。
雨村再次為官,遇到“貧賤之交”竟如雷震一驚,當故人把他教乖之后,就過河斷橋,這點倒是無師自通,難道是與生俱來的官本性
為官須有“護官符”,官官相護,才“作得長遠”,連門子都知道,看來此風(fēng)已是歷史悠久
雨村剛看完護官符,“王老爺來拜”,便是王家派人來說情了,雖只“頓飯功夫”,但連說帶送(錢)時間已經(jīng)足夠,官場交易,點到即止,虛禮則不必。
“王老爺”來得正是時候,接下來門子所說的話,雨村(及讀者)才肯相信,單聽一面之辭,雨村不一定信,作者筆墨不多,重點放在門子對案情的分析。
門子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對賈雨村和盤托出,想以此討好上司,以示盡忠盡責(zé),博取新來上司的好感,圖日后辦事能行個方便,甚至還以為雨村還是舊日的書生,教雨村“應(yīng)相時而動”,一味地替雨村出點子,殊不知雨村說到“蒙皇上隆恩……實不能忍”時已經(jīng)言不由衷了
門子教了他具體操作辦法,他還裝著“不妥,不妥”嘿
門子把聰明都顯盡了,還不知大難臨頭,低估了雨村,卻不知雨村上次被免職,吃了一塹,這次再復(fù)出,心理上已經(jīng)完成了從“書生官員”到“一般官員”的過渡。
門子既知道英蓮之父是雨村大恩人,又不秉公辦事,替英蓮作主,還知道雨村此次復(fù)出補升此任,是賈府之力,這些底細都捏在你門子手里,賈雨村哪里還容得下你
可見,不管是多好的朋友,往日的交情有多深,只要有一方地位變了,人就會變,類似的情況,發(fā)生在夫妻之間也屢見不鮮。
作者用一回的篇幅詳細寫雨村胡亂辦案,便把雨村之流的為人、作官寫明白了。
薛蟠出場了。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 -------------------------------------------------------------------------------- 本回一開始,引出了寶玉、黛玉、寶釵的交情。
黛玉寄人籬下,寶釵卻是“帶薪作客”,再說母親健在,日子當然比黛玉好過多了。
一個人不管長到哪個年齡段,母親——母愛,都是精神糧食
黛玉雖有賈母疼愛,畢竟隔了一輩,再說了,賈母要管的事情不少,因此,與寶玉朝夕相處了一段時間后,寶玉成了唯一的精神支柱,在意寶玉對自己的態(tài)度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寶玉“在孩提之間……視姐妹弟兄皆出一意,并無親疏遠近之別”,從上到下的人都當他是寶貝,他當然不覺有別啊
因與黛玉“既熟慣,更覺親密;既親密,則……” 聯(lián)想我們現(xiàn)實中也一樣,剛認識時,彼此客氣,容易處些,后來慣熟了,卻老是吵架,甚至有人發(fā)出“情到深處人孤獨”之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榮、寧府女眷們賞花喝酒,是家常便飯,“并無別樣新文趣事可記”,真是好日子
劉心武在電視講《紅》時,特別點到“賈母素知秦氏是個極妥當之人……乃重孫媳婦中第一個得意之人……”,以前看書時都沒在意這句話,若不是聽了課,實在是看不出這句話的特別之處。
寶玉不喜讀書,見了勸人勤學(xué)苦練的畫《燃藜圖》心中不快尚情有可原,小孩子大多不喜讀書,怎么看了對聯(lián)“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轉(zhuǎn)身就走
可見,此時的寶玉,未開化,對人情世故不感興趣。
嬤嬤說叔叔(寶玉)不該往侄兒房睡覺,秦氏沒正面反駁,笑道:“噯喲喲,不怕他惱。
他能多大……”說這話的藝術(shù),一是拿嬤嬤的主子壓她,二是暗示,他還是個孩子,不懂那事,三,不用忌諱還是小事,他還是個孩子,惹小孩子生氣了,鬧到賈母處,可不好收場。
話鋒一轉(zhuǎn),說到兄弟秦忠,果然,封了嬤嬤的嘴,又引起了寶玉要找秦忠的興趣。
寶玉“眼餳骨軟”,連說好香,配上楊貴妃喝醉的畫及對聯(lián)“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好文筆
會寫詩寫對,使文章增輝生色,起到錦上添花的妙用。
春色圖及細細的甜香,為寶玉夢游太虛幻境做鋪墊。
好象有報道,氣味可以幫助記憶,還能激起情欲。
書中注解說“作者用香艷故事……渲染秦氏房中陳設(shè),暗示其生活淫靡奢侈”,沒能真正理解作者意圖。
屋中擺設(shè)與掛《燃藜圖》畫的那間截然相反,作者平白無故寫上一間干什么
就是用來對比,表示寶玉不愛讀書,不管世事,來到“溫柔鄉(xiāng)”,就說“這里好。
”秦氏笑:“這屋子神仙也可以住了”,暗指寶玉在這里與神仙會面了。
“春夢隨云散,飛花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
”妙
最妙是一個“閑”字。
不要閑著沒事干,無故尋憂愁,無病呻吟
寶玉夢游太虛幻境,見了神仙姐姐,對話,情景全都是風(fēng)月、香艷語句
仙境的描寫,文筆華麗,仿佛自古以來形容女子容姿的典故、詞匯都被用上了。
在這里,文字還有一大功能,就是可以加入讀者的想象,書上這么寫著,你讀的時候,愛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在這里再次看到“太虛幻境”對聯(lián):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想起第一回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了,回過頭看,原來是甄士隱在第一回曾來到此門前,那是伏筆。
作者的想象力真豐富,憑空想象出幻境內(nèi)的宮、門、司,“癡情、結(jié)怨”,“朝啼、夜怨”,“春感、秋悲”,如何想象得出
“司人間風(fēng)情月債,掌塵世之女怨男癡……布散相思”,這么說來,凡間的愛恨情仇,均是由天上神仙操作
凡人無能為力了
(打住
不要看書看入魔——把邪魔招入膏盲了) “薄命司”的門對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
由此可知,不要無事尋愁,不然會短命
反之,快樂才能長壽。
警幻冷笑:“……庸常之輩,則無冊可錄矣。
”現(xiàn)在我們玩博客,象不象是自己給自己造冊
各人的判詞,以前看時都是粗略大概,在電視聽了劉心武講課后,才知道原來判詞寓意深刻。
參不透,還是等老師講課吧。
襲人圖畫里“一床破席”,“席”是諧音罷了,為什么是破的
(隱指婚前曾與寶玉……
) 寶玉看睛文、襲人、香菱的冊子時,一看就鄭,看到“林、薛”時,多了一句“待要問時……待要丟下,又不舍。
”一字一句,都是精心安排。
書中注解說李紈“判詩”后二句意難定,對“如冰水好空相妒”,我的理解是:冰、水本質(zhì)相同,只是由于溫度相差致使冰堅水柔,“好”,喜歡,愛好。
全句意思,冰與水本是一類,偏偏喜歡無端端的拿來對比,好象海水羨慕浪花,毫無來由。
引伸義,人與人本同是血肉之軀,偏喜歡爭名逐利,貪圖虛榮,豈不笑話
結(jié)合后面判詞《晚韶華》的“鏡里恩情、夢里功名”,“古來將相……只是虛名兒與后人欽敬”,所以,兒子有出息了,又有什么用
這些都是虛的,年輕守寡,槁木死灰,人生意義何在
“枉與他人作笑談”罷了
警紀叫仙子們出來迎接貴客(寶玉),仙子們以為是黛玉,興沖沖的出來,見是寶玉,當著寶玉的面說他是濁物。
寶玉在人間得寵,到了仙境卻不怎么地。
寧榮二公之靈云:“先以情欲聲色等事警其癡頑”,情欲聲色能警癡頑
寶玉入了仙室,聞一縷幽香,問仙姑所焚何物,這是日有所思的結(jié)果,剛進秦氏房中先嘆“好香”,聞著細細的香甜睡覺,睡著后潛意識在夢里胡思亂想。
在夢境里,寶玉從剛?cè)胧?,至喝茶,后設(shè)酒席,“不禁相問”三次香味來歷。
據(jù)劉心武老師講,癡夢仙姑——林黛玉,鐘情大士——史湘云,引愁金女——寶釵,度恨菩提——妙玉。
演員扮演人物,皆按“行當”,不能隨意混用,現(xiàn)實的工作、生活中,做人的道理亦應(yīng)如此,明白自己是什么“行當”,擺正自己的位置
“看破的,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了性命”,遁入空門與枉送性命又有多大差別
人雖活,心已死。
就這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