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讀過季羨林的 《人生何處不歡喜》 覺得自己文筆還不錯的 寫一篇讀
人生何處不綻放,何處不綻放人生。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人生豐富、充滿色彩、有意義甚至轟轟烈烈。
在如今紛雜的世界里,在經(jīng)濟(jì)危機(jī)的巨大沖擊下,對年輕一代都面臨不同的選擇。
有一段話:好男兒志在四方,一定要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充滿精彩、充滿挑戰(zhàn)。
在大學(xué)時候我視為精典,真可謂滿腔熱血,可面對現(xiàn)實(shí),我還是選擇了另外的道路,仔細(xì)想來,誰說一定要出去,在外面的闖蕩才可以使自己成長磨練呢
懸崖上磨礪的青松很頑強(qiáng),很偉大,難道在叢林中長成蒼天大樹就不偉大嗎
可怕的就是,我們在叢林中還是做一顆默默的小草,既不肥壯也失去光芒。
人生的成功不必拘泥于一個地方或者行業(yè),就像我們生下來無法選擇自己的性別一樣,男孩和女孩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都有優(yōu)秀的,也都有庸俗的。
人生的綻放是不擇別職業(yè)的,你可以是綻放的老板,你可以是綻放的教師,你可以是綻放的普通工人,你也可以是綻放的農(nóng)民。
幸福其實(shí)很簡單,人只要不和別人比就已經(jīng)幸福了一多半了,我們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無時不刻不在追尋著幸福,可誰又真正明白幸福其實(shí)就在自己的手中呢
揚(yáng)振寧簡介
一、生平簡介寧(Chen Ning Yang 1922~)美人,理論物理學(xué)家,1922年10月1日生徽省合肥縣(肥市)。
在西南聯(lián)合大學(xué)物理學(xué)系,在吳大猷指導(dǎo)下完成學(xué)士論文,1942年畢業(yè)后即入研究院深造,在王竹溪指導(dǎo)下研究統(tǒng)計(jì)物理學(xué)。
1945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學(xué)做研究生,深受E.費(fèi)米熏陶,在導(dǎo)師E.特勒的指導(dǎo)下完成博士論文,1948年獲博士學(xué)位1948~1949年任芝加哥大學(xué)教員,1949~1955年在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工作,1955~1966年任該所教授,1966年任紐約州立大學(xué)石溪分校的愛因斯坦物理學(xué)講座教授,并任新創(chuàng)辦的該校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美國總統(tǒng)授予他1985年的國家科學(xué)技術(shù)獎?wù)隆?/p>
1984年12月27日,北京大學(xué)授予楊振寧名譽(yù)教授證書。
二、科學(xué)成就楊振寧對理論物理學(xué)的貢獻(xiàn)范圍很廣,包括基本粒子、統(tǒng)計(jì)力學(xué)和凝聚態(tài)物理學(xué)等領(lǐng)域。
對理論結(jié)構(gòu)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貢獻(xiàn)。
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風(fēng)格:獨(dú)立性與創(chuàng)建性強(qiáng),眼光深遠(yuǎn)。
在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當(dāng)時令人困惑的θ-τ之謎,并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
楊振寧于1971年夏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美籍知名學(xué)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
他回美以后,對促進(jìn)中美建交、促進(jìn)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促進(jìn)中美科學(xué)技術(shù)教育交流都做了大量工作。
楊振寧受聘為北京大學(xué)、復(fù)旦大學(xué)、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大學(xué)、中山大學(xué)等校的名譽(yù)教授,中國科學(xué)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xué)術(shù)委員會委員。
“腰中雄劍長三尺,君家嚴(yán)慈知不知,幸無白刃驅(qū)向前,何用將身自棄捐”是什么意思
出自: 為古代幼學(xué)之必讀文章。
希望我們的同學(xué)能從中得益良多,學(xué)到修身處世之道。
此版本是本人編纂,將多種不同版本再重新組織。
盡量將同一類的語句歸類在一起。
昔時賢文,誨語諄諄。
集韻增廣,多見多聞。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將心比心。
,切問而近思。
人不通古今,牛馬如襟裾。
一年之計(jì)在于春,一日之計(jì)在于辰,一家之計(jì)在于和,。
進(jìn)德修業(yè)無矜夸,濟(jì)世經(jīng)邦斷貪戀。
人老心未老,人窮志不窮。
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
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枯木逢春猶再發(fā),人無兩度再少年。
一頭白發(fā)催將去,萬兩黃金買不回。
靜坐當(dāng)思己過,閑談莫說人非。
養(yǎng)身莫善于寡欲,無恒不可作巫醫(yī)。
少而寡欲顏常好,老不求官夢亦閑。
責(zé)人之心責(zé)己,恕己之心恕人。
誰人背后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
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路不行不到,事不為不成,人不勸不善,鐘不打不鳴。
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
寧添一斗,莫添一口。
日勤三省,夜惕四知。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見事莫說,問事不知,閑事莫管,無事早歸。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qiáng)出頭。
無益世言休著口,不干己事少當(dāng)頭。
平生最愛魚無舌,游遍江湖少是非。
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近來學(xué)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
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三十不豪,四十不富。
五十將來尋死路。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平生不作皺眉事,世上應(yīng)無切齒人。
使口不如自走。
求人不如求己。
茫茫四海無人數(shù),那個男兒是丈夫。
欲知世事須嘗膽,會盡人情暗點(diǎn)頭。
略嘗辛苦方為褔,不作聰明便是才。
富貴寬厚久能享,聰明斂藏永不敗。
賢者不炫己之長,君子不奪人所好。
讒言敗壞真君子,美色消磨狂少年。
成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水推沙。
成名每在窮苦日,敗事多因得意時。
貪愛沉溺為苦海,利欲熾然是火炕。
爽口多食偏作病。
快心事過恐生殃,不貪口腹弒牲禽,無貪便宜泯良心。
酒中不語真君子,財(cái)上分明大丈夫。
清清之水,為土所防。
濟(jì)濟(jì)之士,為酒所傷。
莫喝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凄。
醉后思仇人,君子避酒客。
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
美酒飲當(dāng)微醉候,好花看到半開時。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未可全拋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口面不知心。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守己不貪總是穩(wěn)。
奪人所有定遭虧。
作事惟求心可以,待人先看我何如。
求人須求英雄漢,濟(jì)人須濟(jì)急時無。
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無。
運(yùn)去金如鐵,時來鐵似金。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
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地利不如人和。
人見白頭嗔,我見白頭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頭死。
念念有如臨敵日,心心常似過橋時。
當(dāng)時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樣深。
流水下灘非有意,白云出岫本無心。
傳家二字耕與讀,防家二字盜與奸;傾家二字嫖與賭,守家二字勤與儉。
用人取其長,教人責(zé)其短;打人莫傷臉,罵人莫揭短。
靜中觀物動,閑處看人忙;忙處會偷閑,動中能取靜。
聽話如嘗湯,交財(cái)始見心;世路由他險,居心任我平。
光陰黃金難買,一世如駒過隙。
平生只會量人短,何不回頭把自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一毫之善,與人方便。
一毫之惡,勸人莫作。
虧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眼灰灰,報應(yīng)甚速。
得寵思辱,居安思危。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聰明逞盡,惹禍招災(zāi)。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道路各別,養(yǎng)家一般。
勿因群疑,而阻獨(dú)見;勿任己意,而廢人言。
世路風(fēng)波,煉心之境。
人情冷暖,忍性之場。
創(chuàng)業(yè)固難,守成不易。
當(dāng)斷不斷,必受其亂。
不是撐船人,休要提篙竿。
,敬人者人常敬之。
恩宜由淡而濃,威宜自嚴(yán)而寬。
志從甘肥喪,心從淡泊明。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莫算他人老,總須還到老;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恩。
祭而豐不如養(yǎng)之厚,悔之晚何若謹(jǐn)于前。
卻愁前面無多路,及早承歡向膝前。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息。
莫待丁蘭刻木祀,不如雞豚逮親存。
早把甘旨勤奉養(yǎng),夕陽光景不多時。
豈無遠(yuǎn)道思親淚,不及高堂念子心。
狗不嫌家貧,子不嫌母丑。
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孝義為人所欽,利欲為鬼所笑。
廉官不飲盜泉之水,志士不受嗟來之食。
寧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賊是小人,智為君子。
君子窮困,小人窮斯濫矣。
貧窮自在,富貴多憂。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白發(fā)不隨老人去,看來又是白頭翁。
錢財(cái)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黃金未為貴,安樂值錢多。
美不美,鄉(xiāng)中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
善事可作,惡事莫為。
許人一物,千金不移。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
為善最樂,為惡難逃。
隱惡揚(yáng)善,執(zhí)其兩端。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君子安貧,達(dá)人知命。
死生由命,富貴在天。
忠言逆耳利于行,。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yùn)時。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善必壽老,惡必早亡。
道我好者是吾賊,道我惡者是吾師。
將相胸前堪走馬,公侯肚里好撐船。
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
隱逸林中無榮辱,道義路上泯炎涼。
鬼神可敬而不可諂,冤家宜解而不宜結(jié)。
芝蘭不因人而芳,君子不因窮而屈。
莫把真心空計(jì)較,惟有大德享百福。
不作無益害有益,不貴異物賤用物。
福來不必喜,禍來微福驕;禍來不必懮,福至微禍儆。
不肯種福田,舍財(cái)如割肉;臨時空手去,徒向閻君哭。
橫逆困窮,直從起處討由來;功名富貴,還向滅時觀究竟。
龍肝鳳膽,放筷時與鹽韭無異;金銀珠寶,成灰處與瓦礫何殊?富貴定要安本份,貧窮不必枉思量。
事業(yè)文章,萬古不滅;功名富貴,千載如斯。
千萬經(jīng)典,孝義為先。
謙恭待人,忠孝傳家;圣賢言語,神欽鬼伏。
不學(xué)無術(shù),讀書更佳。
人間私語,天若聞雷;暗室虧心,神日如電。
欺人是禍,饒人是福。
晝坐惜陰,夜坐惜燈。
見者易,學(xué)者難;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世間萬般皆下品,思來惟有讀書高。
人學(xué)始知道,不學(xué)也徒然。
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名成天下知。
學(xué)者如禾如稻,不學(xué)者如蒿如草。
積德百年元?dú)夂?,讀書三代雅人多。
燕雀那知鴻鵠志,虎狼豈被犬羊欺。
少說言語免招尤,多讀詩書能化俗。
書有未曾經(jīng)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無錢方斷酒,臨老始看經(jīng)。
誤處皆緣不學(xué),強(qiáng)作乃成自然。
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勝舊人。
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有田不耕倉稟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倉稟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
白酒釀成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
積金千兩,不如明解經(jīng)書。
不患老而無成,只怕幼而不學(xué)。
富從書中來,家業(yè)勤中得。
書中結(jié)良友,門內(nèi)產(chǎn)賢郎。
士為國之寶,儒為筵上珍。
唇亡齒必寒,教弛富難保。
才須學(xué),學(xué)須靜,非學(xué)無以廣材,非靜無以成學(xué)。
興于吟頌無實(shí)學(xué),留意功名德不深。
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
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友如作畫須求淡,鄰有春風(fēng)不攘雞。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結(jié)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
竹能心虛是我友,水能性淡是我?guī)煛?/p>
損友敬而遠(yuǎn),益友親而近。
要學(xué)好人,須尋好友。
引酵若酸,那得好酒。
善與人交,久而能敬;過則相規(guī),言而有信。
貧不賣書留子讀。
老猶栽竹與人看。
不作風(fēng)波于世上,但留清白在人間。
能師孟母三遷教,定卜燕山五桂芳。
國有賢臣安社稷,家有逆子惱爹娘。
不求金玉重重貴,但求兒孫個個賢。
須知孺子可教。
勿謂童子何知。
當(dāng)年莫栽荊棘樹,他年免掛子孫衣。
訓(xùn)子必從胎教始,啟蒙須自小學(xué)初。
坐吃如山崩,游嬉則業(yè)荒。
居身務(wù)期質(zhì)樸,訓(xùn)子要有義方。
養(yǎng)子不教如養(yǎng)驢,養(yǎng)女不教如養(yǎng)豬。
但留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莫為兒孫作馬牛。
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
富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長。
誰人不愛千鐘粟,誰人不愛子孫賢。
有兒貧不久,無兒富不長。
家中無才子,官從何處來。
骨肉相殘,煮豆燃箕;兄弟相愛,灼艾分痛。
外御其侮,莫如兄弟。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
只緣花底鶯聲巧,遂使天邊雁影分。
一日夫妻,百世姻緣,千世修來共枕眠,百世修來同船渡。
夫妻相和好,琴瑟與笙簧。
國亂思良將,家貧思賢妻。
賢婦令夫貴,惡婦令夫敗。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賢女敬夫。
癡人畏婦。
入觀庭戶知勤情,一出湯茶知妻禮。
父老奔馳無孝子,要知賢母看兒衣。
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客容便得知。
休便老,風(fēng)流浪子莫教貧。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竹籬茅舍春光好,道院僧堂總不如。
道院迎仙客,書堂隱相儒;庭栽棲鳳竹,池養(yǎng)化龍魚。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秀才無假,把戲無真。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qiáng)求。
有福傷財(cái),無福傷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求財(cái)恨不多,財(cái)多害自己。
百年成之不足,一但壞之有余。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遠(yuǎn)必自邇。
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日憂。
路逢險處難回避,事到頭來不自由。
藥能醫(yī)假病,酒不解真愁。
人貧不語,水平不流。
一家養(yǎng)女百家求,一馬不行百馬憂。
有花方酌酒,無月不登樓。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惜花須檢點(diǎn),愛月不梳頭。
莫待是非來入耳,從前恩愛反為仇。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
休別有魚處,莫戀淺灘頭。
去時終須去,再三留不住。
英雄行險道,富貴似花枝。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dāng)有時。
時來風(fēng)送藤王閣,運(yùn)去雷轟薦福碑。
官清書吏瘦,神靈廟祝肥。
息卻雷霆之怒,罷卻虎狼之威。
饒人算之本,輸人算之機(jī)。
路逢險處須當(dāng)避,不是才人莫獻(xiàn)詩。
三人同行,必有我?gu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殺人一萬,自損三千。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若爭小可,便失大道。
年年防饑,夜夜防盜。
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從他酒債高。
會使不在家豪富,風(fēng)流不在著衣多。
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占多。
既墜釜甑,反顧無益;翻覆之水,收之實(shí)難。
但有綠楊,方堪系馬,處處有路透長安。
用心計(jì)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難。
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談。
但行好事,不問前程。
河狹水急,人急智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凡事勸人休暪昧,舉頭三尺有神明。
點(diǎn)塔七層,不如暗處一燈;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dú)明。
惺惺常不足,懵懵作公卿。
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雖小結(jié)實(shí)成。
欺老莫欺少,欺人心不明。
相論逞英雄,家計(jì)漸漸退。
一人有慶,兆民感賴。
殺人可恕,情理難容。
乍富不如新受用,乍貧難改舊家風(fēng)。
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筍因落籜方成竹,魚為奔波始化龍。
記得才年騎竹馬,看來又是白頭翁。
天上眾星皆拱北,世間無水不朝東,畫水無風(fēng)空作浪,繡花雖好不聞香。
觸來莫與說,事過心清涼。
秋至滿山多秀色,春來無處不花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蒿草之下,或有蘭香;茅茨之屋,或有賢良。
無限朱門生餓殍,幾多白屋出公卿。
千年田地八百主,一寸心田萬世芳。
醉后乾坤大,壸中日月長。
千里送鴻毛,物輕情誼重。
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八尺。
鷦鷯巢林。
不過一枝;鼴鼠飲河。
不過滿腹。
富從升合起,貧因不算來。
人各有心,心各有見。
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見。
養(yǎng)軍千日,用在一朝。
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兒驕。
公道世間惟白發(fā),貴人頭上不曾饒。
為官須作相,及第必爭先。
苗從地發(fā),樹向枝分;官有正條,民有和約。
幸生太平無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時。
地塘積水須防旱,田地勤耕足養(yǎng)家。
螢僅自照,雁不孤行;鈍鳥先飛,大器晚成。
千里不欺孤,獨(dú)木不成林。
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
飽暖思淫佚,饑寒起盜心。
飛蛾撲燈甘就鑊,春蠶作繭自纏身。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來如風(fēng)兩,去似微塵。
昨日花開今日謝,百年人有萬年心。
北郊荒冢無貧富;玉壘浮云變古今。
幸名無德非佳兆,亂世多才是禍根。
世事茫茫難自料,清風(fēng)明月冷看人。
勸君莫作守財(cái)奴,死去何曾帶一文。
血肉身軀且泡影,山河大地尚微塵。
速效莫求,小利莫爭;名高嫉起,寵極謗生;眾怒難犯,專欲難成。
物極必反,器滿則傾。
欲知三叉路,須問去來人。
三十年前人尋病,三十年后病尋人。
擇婿觀頭角,娶女訪幽貞。
大抵選他根骨好,富貴貧賤非所論。
凌云甲第更新主,勝概名園非舊人。
眾口難辨,孤掌難鳴。
當(dāng)場不戰(zhàn),過后興兵。
無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貧。
遍身綺羅者,不是養(yǎng)蠶人。
倚勢凌人,勢敗人凌我。
窮巷追狗,巷窮狗咬人。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
命薄福淺,樹大根深。
護(hù)疾忌醫(yī),掩耳盜鈴。
烈士讓千乘,貪夫爭一文。
氣是無名火,忍是敵災(zāi)星。
識真方知假,無奸不顯忠。
明不傷察,直不過矯。
水太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無自是而露才,不輕試以幸功。
榮辱旁邊辱等待,貧賤背后福相隨。
認(rèn)真還自在,作假費(fèi)工夫。
勸君作福便無錢,禍到臨頭使萬千。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秋至滿山皆秀色,春來無處不花香。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yīng)西北流。
青冢草沉同灰冷,黃梁夢覺是浮云。
休向君子諂媚,君子原無私惠。
休與小人為敵,小人自有對頭。
水暖水寒魚自知,花開花謝春不管。
生時看得輕,死時無掛礙;常時守得定,變時無倉忙。
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盞先勸有錢人。
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
大家都是命,半點(diǎn)不由人。
虎生猶近,人熟不堪親。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善化不足,惡化有余。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無。
但看三五日,相見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xiāng)里。
墻有縫,璧有耳,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
趨炎暖后覺寒增,食蔗甘余生苦趣。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晴空看飛鳥,流水觀魚躍;霜天聞鶴唳,雪夜聽雞鳴。
識宇宙活潑之機(jī),得乾坤清純之氣。
生學(xué)耐煩,切莫使氣;性躁心粗,一生不濟(jì)。
清涼言語解殺機(jī),赤心熱腸培生意。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寂寞衡茅觀燕寢,芳菲園圃看蠂忙。
家丑不外傳,流言莫輕信。
下情難于上達(dá),君子不恥下問。
帶肉骷髏芙蓉面,殺人利刃美艷妝。
浮青映日盡襌機(jī),飛翠落紅是詩料。
大事不胡涂,小事不滲漏。
佳人傅粉,誰識白刃當(dāng)前;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后。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fēng)流只為貧。
深山畢竟藏猛虎,大海終須納細(xì)流。
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人無橫財(cái)不富,馬無野草不肥。
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來有冷時。
但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好言難得,惡語易施。
富人思來年,貧人思眼前。
世上若要人情好,賒去對象莫取錢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強(qiáng)中更有強(qiáng)中手,惡人須用惡人磨。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禮義生于富足,盜賊出于貧窮。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人為財(cái)死,鳥為食亡。
人貧志短,馬瘦毛長。
貧無達(dá)士將金贈,病無高人說藥方。
一字入公門,九牛拖不出。
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jìn)來。
凡事不由人計(jì)較,一生都是命安排。
有錢堪出眾,無衣懶出門。
閑時不燒香,臨急抱佛腳。
鄙嗇之徒,必生奢男;厚德之至,必生佳兒。
用人刻時思效去,交友濫時貢謏來。
百年容易過,青春不再來。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dú)馑ァ?/p>
終身疾病新婚起,蓋世功勛老成來。
有容德乃大,無欲心自閑。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好言一句三冬暖,話不投機(jī)六月寒。
但知口中有劍,不知袖里藏刀。
一家飽暖千家怨,萬世機(jī)謀二世亡。
愛兒不得愛兒憐,聰明反被聰明誤。
只見落井下石,未聞雪中送炭。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大儉之后,必有大奢;大兵之后,必有大疫。
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人親財(cái)不親,人熟禮不熟。
奉勸君子,依此程序,萬無一失。
《唐詩三百首》好詞好句 (越多越好)
(一)惜時,讀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樂府詩集 《長歌行》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宋\\\/岳飛《滿江紅》等閑:輕易。
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清\\\/錢鶴鴻《明日歌》 蹉跎:時間白白過去。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唐\\\/王貞白《白鹿洞二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卷。
——《論語 述而》 誨:教導(dǎo)。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宋\\\/趙恒《勸學(xué)文》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清\\\/孫洙《唐詩三百首集》 (二) 寫作 藝術(shù)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耽:沈迷。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唐\\\/ 賈島《題李凝幽居》 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
——唐\\\/ 杜甫《寄李白二十韻》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唐\\\/白居易《琵琶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
——清\\\/ 趙翼《論詩絕句》 風(fēng)騷:泛指卓越的作品。
(三) 山川 景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唐\\\/杜牧《山行》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
——宋\\\/辛棄疾《西江月》 別枝:斜出的小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門山》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唐\\\/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維《山居秋螟》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唐\\\/李白《將進(jìn)河》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唐\\\/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四) 四時 花木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唐\\\/賀知章《詠柳》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宋\\\/朱熹《春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唐\\\/白居易《憶江南》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錢唐湖春行》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宋祁《玉樓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宋\\\/志南《絕句》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唐\\\/杜牧《清明》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
——宋\\\/陸游《馬上作》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楊萬里《小池》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唐\\\/白居易《錢唐湖春行》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茂盛的樣子。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坐:因?yàn)椤?/p>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落花。
(五)志向 節(jié)操 洛陽親友若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將相本無帥,男兒當(dāng)自強(qiáng)。
——宋\\\/汪洙《神童詩》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戰(zhàn)國\\\/楚\\\/屈原《離騷》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煥《登鸛鵲樓》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于謙《詠石灰》 渾:都。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宋\\\/李清照《絕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唐\\\/李白《將進(jìn)酒》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明\\\/王驥德《韓夫人題紅記》有心人:指有堅(jiān)定志向的人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元\\\/虞韶《日記故事》 (六) 才貌 情思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楊萬里《小池》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蘇軾 《水調(diào)歌頭》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唐\\\/李白《秋浦歌》 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
——唐\\\/李白《靜夜思》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投得三春牟。
——唐\\\/孟郊《游子吟》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唐\\\/杜甫《春望》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唐\\\/李商隱《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唐\\\/李商隱《無題》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
——唐\\\/李商隱《無題 》 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縫佳節(jié)倍思親。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唐\\\/王維《渭城曲》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象東流。
——五代\\\/南唐\\\/李煜《虞美人》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jīng) \\\/ 王風(fēng) 》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唐\\\/王維《相思》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劉禹寓《竹枝詞》 晴:與“情”諧音雙關(guān)。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秦觀《鵲橋仙》 (七)人事 感受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酒縫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jī)半句多。
——元\\\/高則誠《琵琶記》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別董大》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唐\\\/劉禹錫《陋室銘》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縫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琵琶行〉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唐\\\/白居易〈琵琶行〉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不知明鏡里,何處是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唐\\\/李商隱《樂游原》 自古紅顏多薄命。
——明\\\/吳承恩《西游記》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宋\\\/楊萬里《竹枝詞》 (八)事理 認(rèn)識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
——元\\\/無名氏詩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國\\\/魏\\\/曹 植《七步詩》 千古興亡多少事,不盡長江滾滾流。
——宋\\\/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國亭有懷》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孟浩然《春曉》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陸游《游山西村》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唐\\\/杜甫《登高》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德澤:恩惠。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宋\\\/蘇軾《題西林壁》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宋\\\/歐陽修《醉翁亭》 (九) 德 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 《岳陽樓記》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孟子 梁意王下》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宋 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孟子 告子下》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明\\\/王驥德《韓夫人題紅記》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清\\\/吳趼人《痛史》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史記 陳涉世家》 有志者事竟成。
——《后漢書 耿 傳》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 表情描寫——喜 好詞: 嫣然一笑 欣喜若狂 喜上眉梢 笑逐眼開 沾沾自喜 喜形于色 滿面春風(fēng) 眉飛色舞 喜出望外 歡呼雀躍 和顏悅色 春風(fēng)得意 笑容可掬 仰天大笑 洋洋得意 好句: 此時妹妹的臉上也樂開了花,她親昵地依偎在老師地身旁,就好似躺在媽媽的懷抱里。
星期天的早上,我像一只快樂的小鳥,跟著爺爺,連蹦帶跳地來到橘園里。
一股涼爽的秋風(fēng)迎面吹來,我頓時感到心曠神怡,剛才登山的疲勞立刻飛到了九霄云外 這是蕭散看到的一則好詞好句集,也發(fā)上來。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名言警句,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jié)晶,是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不學(xué)上幾句,可就白瞎了恁么多的老祖宗的人了。
愛 國 1.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
——《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fù).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
——《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14.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論語?秦伯》 16.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8.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諸葛亮《誡外生書》 19.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諸葛亮《誡子書》 20.有志者事竟成。
——《后漢書?耿弇列傳》 21.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jìn)。
——張載《經(jīng)學(xué)理窟?學(xué)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jiān)忍不拔之志。
——蘇軾《晁錯論》 23.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持 節(jié) 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2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26.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wèi)靈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論語?微子》 2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29.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司馬遷《報任安書》 31.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易志。
——桓寬《鹽鐵論?地廣》 32.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33.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李世民《賜蕭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周敦頤《愛蓮說》 35.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氣歌》 36.名節(jié)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于謙《無題》 37.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jiān)勁,任爾東南西北風(fēng)。
——鄭燮(xiè)《題畫?竹石》 自 強(qiáng)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
——《周易?乾?象》 40.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憲問》 42.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45.以修身自強(qiáng),則名配堯禹。
——《荀子?修身》 46.能勝強(qiáng)敵者,先自勝者也。
——《商君書?畫策》 4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龜雖壽》 4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49.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dāng)自強(qiáng)。
——李咸用《送人》 50.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烏江》 51.百尺竿頭,更進(jìn)一步。
——朱熹《答鞏仲至》 誠 信 52.修辭立其誠。
——《周易?乾?文言》言語應(yīng)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chǔ)上。
5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魚父》 54.失信不立。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55.輕諾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xí)乎
——《論語?學(xué)而》 5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xué)而》 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59.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 60.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果:果斷 61.一諾千金。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知 恥 62.記己有恥。
——《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63.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孫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 他。
65.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 知羞恥啊
66.知恥近乎勇。
——《禮記?中庸》 67.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
——楊雄《法言?君子》 68.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
——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恥。
——呂坤《呻吟語?治道》 70.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
——龔自珍《明良論二》 改 過 71.見善則遷(學(xué)習(xí)),有過則改。
——《周易?益?象》 72.改過不吝。
——《尚書?仲虺(huǐ)之誥》 73.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尚書?伊訓(xùn)》 74.人孰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 7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衛(wèi)靈公》: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
76.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魏征 列傳》 77.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p>
——白居易《與元九書》 78.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覯《易論第九》 79.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陸九淵《與傅全美》 8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卷一》 81.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王守仁《改過》 82.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
——薛瑄《讀書錄》卷十 83.改身之過,遷(發(fā)揚(yáng))身之善,謂之“修身”。
——顏元《顏習(xí)齋先生言行錄》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增廣賢文》 厚 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論語?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愛人,怎么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禮何
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yì)》 87.仁者壽。
——《論語?雍也》 88.仁者無敵。
——《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90.寬則得眾。
——《論語?陽貨》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公孫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
9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94.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榮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
——《戰(zhàn)國策?魏策》 96.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資治通鑒》卷九十六 愛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確,恰恰是害了 他。
97.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
——張載《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張載《正蒙?乾稱》 貴 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周易?系辭上》 100.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左傳?隱公六年》 101.禮之用,和為貴。
——《論語?學(xué)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有自己的主見;小 人容易茍同別人,卻不能與人和平共處。
103.君子和而不流。
(流:盲從)——《禮記?中庸》 10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106.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
——《淮南子?兵略訓(xùn)》 107.單者易折,眾則難摧。
——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108.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逋《省心錄》 109.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學(xué)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顏淵》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純潔的友誼不帶任何功利色 彩,就像水一樣清澈透明。
) ——《莊子?山木》 敦 親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jīng)?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
——《論語?學(xué)而》 114.父慈而教。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115.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孝經(jīng)?天子》 116.孝在于質(zhì)實(shí),不在于飾貌。
——桓寬《鹽鐵論?孝養(yǎng)》 11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118.夫婦和而后家道成。
——《幼學(xué)瓊林?夫婦》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
——陳子昂《座右銘》 120.父不慈則子不孝。
——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治家》 121.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孟子》
形容男人即溫柔又不失霸氣的詞語
健雄湯宇 姜維在雪下挖了深溝公孫淵在城中彈盡糧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