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怪石的句子有哪些
【玄都壇歌,逸人】故人昔隱東蒙峰佩含精龍。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崖結(jié)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寒。
<-------- 子規(guī)山竹裂,晝下云旗翻。
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瑯玕日應(yīng)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中丞嚴公雨中垂寄見憶一絕,奉答二絕】雨映行宮辱贈詩,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邊老病雖無力,強擬晴天理釣絲。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無泥。
<---------- 只須伐竹開荒徑,倚杖穿花聽馬嘶。
【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幽徑石】王緯 片石東溪上,陰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靄,歲晚綠苔幽。
<----------- 從來不可轉(zhuǎn),今日為人留。
【黃家洞】雀步蹙沙聲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
<--------- 黑幡三點銅鼓鳴,高作猿啼搖箭箙。
彩巾纏踍幅半斜,溪頭簇隊映葛花。
山潭晚霧吟白鼉,竹蛇飛蠹射金沙。
閑驅(qū)竹馬緩歸家,官軍自殺容州槎。
【青石-激忠烈也】青石出自藍田山,兼車運載來長安。
<---------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墳土未干名已滅。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鐫實錄鐫虛辭。
愿為顏氏段氏碑,雕鏤與太師。
刻此兩片堅貞質(zhì),狀彼二人忠烈姿。
義心如石屹不轉(zhuǎn),死節(jié)如石確不移。
如觀奮擊朱泚日,似見叱訶希烈時。
各于其上題名謚,一置高山一沉水。
陵谷雖遷碑獨存,骨化為塵名不死。
長使不忠不烈臣,觀碑改節(jié)慕為人。
慕為人,勸事君。
【蓮石】青石一兩片,白蓮三四枝。
<------ 寄將東洛去,心與物相隨。
石倚風前樹,蓮栽月下池。
遙知安置處,預(yù)想發(fā)榮時。
領(lǐng)郡來何遠,還鄉(xiāng)去已遲。
千里別,歲晚有心期。
【別石泉】素沙見底空無色,青石潛流暗有聲。
<----------- 微渡竹風涵淅瀝,細浮松月透輕明。
桂凝秋露添靈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應(yīng)是梵宮連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寄山友長孫棲嶠】此時氣蕭颯,琴院可應(yīng)關(guān)。
鶴似君無事,風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間。
<------ 有徑連高頂,心期相與還。
【深山逢老僧二首】貫休 衲衣線粗心似月,自把短鋤鋤榾柮。
青石溪邊踏葉行,數(shù)片云隨兩眉雪。
《扶風歌》 (漢樂府)劉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離離.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數(shù)圍.洛陽發(fā)中梁.松樹竊自悲.斧鋸截是松.松樹東西摧.特作四輪車.載至洛陽宮.觀者莫不嘆.問是何山材.誰能刻鏤此.公輸與魯班.被之用丹漆.熏用蘇合香.本自南山松.今為宮殿梁.嘲頑石詩女媧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新就臭皮囊.好知運敗金無彩,堪嘆時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山石 韓愈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愿.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關(guān)于怪石的詩詞有哪些
蒼松怪石圖題詩(清)李方膺君不見,歲之寒,何處求芳草。
又不見,松之喬,青青復(fù)矯矯。
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
直干壯川岳,秀色無等倫。
飽歷冰與霜,千年方未已。
擁護天闕高且堅,迥干春風碧云里。
描寫蒼松品格的詩句應(yīng)該是:直干壯山岳,秀色無等倫。
飽歷冰與霜,千年方未已
形容奇石的詩句
1、江間饒奇石唐杜甫 2、奇石云根淺唐錢起 3、寒泉浸、幾峰奇石宋朱敦儒 4、震澤生奇石唐劉禹錫 《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5、鏗鏘辨奇石唐孟郊 6、汝山饒奇石唐孟郊 《汝州陸中丞席喜張從事至同賦十韻》7、玩奇石路斜唐孟郊 8、林中有奇石唐李德裕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似鹿石》9、聞君采奇石唐李德裕 《臨海太守惠予赤城石,報以是詩》10、題詩足奇石唐皎然 《妙喜寺高房期靈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11、一叢奇石古苔龕元張雨 12、騫騰立奇石宋陸游 13、潦收出奇石宋陸游 14、奇石插碧井宋陸游 《四月三日同子坦子聿游湖中諸山》15、青青菖蒲絡(luò)奇石宋陸游 《堂中以大盆漬白蓮花石菖蒲翛然無復(fù)暑意睡起》16、風漪奇石出臨洮宋陸游 《休日與客燕語既去聽小兒誦書因復(fù)作草數(shù)紙》17、奇石玩犖角宋陸游 18、異書奇石小崚.清龔自珍 《已亥雜詩 198》19、翠竹并奇石明唐寅 《枯木竹石圖》20、奇石斕橫道宋敖陶孫 《仆以紹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躋篁討龍井》21、惟有天臺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清魏源 《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22、峰奇石奇松更奇清魏源 《黃山絕頂題文殊院》23、岳立奇石蒼苔皴宋范成大 《寄題潭帥王樞使佚老堂》24、寺門奇石萬鬼鑿宋方回 《靈隱寺行呈伏虎巖》25、薜荔絡(luò)奇石宋方回 《秀亭秋懷十五首》26、更復(fù)得奇石宋方回 《治圃雜書二十首》27、奇石來公幾案宋胡寅 《賦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絕》28、怪怪奇奇石宋劉克莊 《藥洲四首》29、環(huán)城五里皆奇石宋劉鎔 《句》30、荒崖失奇石宋釋文珦 《喜雪》31、奇石翆宋司馬光 《二月中旬慮問過靈宮門始見花卉呈君倚》32、戲遣秀句為奇石宋吳則禮 《從貫道求雙幅圖》33、天然奇石聳云端宋謝岳甫 《大滌洞天留題》34、奇石依林立宋徐文卿 《雨后到南山村家》35、灘邊奇石象雞冠宋陽枋 《雞完灘》36、端為怪奇石宋楊萬里 《看劉寺芙蓉》37、榛中奇石安至此宋張耒 《和定州端明雪浪齋》38、瘦竹依奇石宋趙蕃 《題白龍洞三首》39、玲瓏奇石繞林間宋趙與泳 《偶侍郡侯游群玉浪吟二絕聊記歲月時淳佑乙巳》40、奇石韻高非令色宋鄭清之 《到龍井寺》
描寫奇石的句子
1. 黃山怪石,星羅棋布,點綴在波瀾壯闊的黃山峰海中。
它們形態(tài)別致,或大或小,爭相競秀,意趣無窮。
2. 戴舒揚就說,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如雄獅,前面有一塊大圓石,仿佛一個大圓球。
獅子看著前面的石球,好像要伸出爪子推動石球玩耍。
3. 然而在眾多的黃山奇石中,有座山峰,我們把它稱作“仙女彈琴”。
4. 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籠罩在黃山上層的云霧漸漸消失,陽光透過云霧照在山峰上仿佛世外仙境,“仙女彈琴”便顯得格外迷人了。
5. 到黃山觀光的游客說黃山山峰上的幾塊巨石,每當太陽升起,就變成了一位美麗的仙女,還有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架古琴。
仙女優(yōu)雅地彈著琴,彈得太陽都笑了。
6. 也有人說,遠遠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女坐在山峰上,彈著古箏,發(fā)出美妙的音樂。
7. 有人說,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一塊巨石就變成了一位美麗的仙女。
山頂有一塊石頭就像一把鳳凰琴,她坐在石琴旁,聚精會神地撫弄著琴弦,彈著優(yōu)美的旋律。
不用說,這就是有名的“仙女彈琴”。
8. 徐楚鎣是這樣描述“仙女彈琴”的,云海中,“仙女”修長的手指伸向那架精致的古琴,閉上了雙眼,似乎聽到悅耳的曲聲,使我置身于仙境,唯美的奇石——“仙女彈琴”。
9. 還有人說黃山上一位美麗的“仙女”坐在石凳上,每天都快樂地彈著優(yōu)美的曲子。
她彈得多么認真啊
10. 葉珂君贊美“仙女彈琴”很有意思。
遠遠望去,那巨石真像一個婀娜多姿的仙女,只見她優(yōu)雅地坐在一塊巖石上,兩只手伸向前面,好像正彈琴呢
11. 就說“仙女彈琴”吧,遠遠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女坐在山峰上。
仿佛在彈奏著動聽的曲子。
它彈出來的曲子優(yōu)美極了
12. 步移景換,從黃山龍幡坡上回頭看老人峰,“金雞”已不見,卻見五石如五位老翁,攜手持杖,摩肩接踵,向天都峰頂攀登,形象逼真生動,被稱為“五老上天都”。
13. 我們再往前走,就是“飛來石”。
“飛來石”的外表就象一顆桃子,而這桃子又是那么巨大,非同一般,所以也叫它仙桃石。
14. 然后,我們又來到了“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大家一定都聽說過,但真正的“仙人指路”是什么樣子的呢
其實,“仙人指路”只是一只很大的石手,伸出食指,指向湛藍的天空,又象一只小靈通豎立在那兒,似乎被神仙拋棄了
15. 最后,我又來到一個大山谷里,站在那里往上看,一片藍天,往下看,都是危險的懸崖奇峰,“夢筆生花”就在那兒,但是“夢筆生花”雖然說是奇石,可也有松樹的功勞呀,因為“夢筆生花”是由一座高聳的、像筆一樣的石峰和石峰頂端一棵破石而生的松樹組成的。
16. “夢筆生花”的旁邊還有一個石老人,手里握著一根漁竿,這就是“姜太公釣魚”了,“姜太公”還回頭看我們,好像在和我們打招呼呢
17. 徐楚鎣說黃山奇石栩栩如生,瞧
那“兩只獅子”好像正比賽搶球,一只獅子正往上跳起接住了球,而另一只趴在下面正準備向那只跳躍的獅子進攻。
這就是黃山著名的奇石“獅子搶球”。
18. 胡天風說黃山的獅子比動物園里的更有趣。
遠遠望去,那幾塊巨石真像獅子媽媽帶著三只小獅子,在山頂上玩搶球的游戲。
獅子媽媽站在中間,手里捧著一只大大的球,三只小獅子緊緊地圍住媽媽,伸出小手,抬著頭,仿佛在說:“媽媽,給我吧
給我吧
” 19. 黃山怪石,有的酷似珍禽異獸,諸如“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鰲魚馱金龜”、“烏龜爬山”。
20. 有的宛如各式人物,諸如:“仙人下棋”、“天女繡花”、“夫妻談心”、“童子拜觀音”。
有的形同各種物品,諸如“夢筆生花”、“筆架峰”、“仙人曬靴”、“飛來鐘”。
有的又以歷史故事、神話傳說而命名,有“蘇武牧羊”、“太白醉舊”、“武松打虎”、“達摩面壁”等。
21. 這些巧石,或叫怪石,大的就是一座山峰,如仙桃峰、筆鋒,老人峰等,這些亦峰亦石的景觀,它們之所以能成為稱奇于世的奇峰,蓋由于這些峰上形象生動的怪石而得名;小的如同盆景古玩如“猴子觀?!鄙系摹昂锸?,“鰲魚吃螺螄”中的“螺螄石”等,塊石大小均在3米以內(nèi),如雕如塑,妙趣橫生。
有的怪石因觀賞角度改變,景致隨之變化,具有移布換景的奇趣,如天都峰側(cè)的“金雞叫天門”,由天門坎再回首東望,石景變成了“五老上天都”;石門溪旁的“喜鵲登梅”,若從皮篷的入口處觀之,則又變成了“仙人指路”。
22. 它們個個巧奪天工,或形似,或神似,惟妙惟肖,妙趣橫生。
黃山有名稱可指的巧石多達120余處。
23. 它們因以酷似的形態(tài)和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結(jié)合在一起,使得個個有畫的蘊含,詩的韻味,可謂形神兼?zhèn)?,給人以藝術(shù)美的享受,令人神往。
24. 黃山怪石的命名,既各具不同的含義,也饒有趣味,主要體現(xiàn)了形似或神似的特征,石名或與宗教僅相依聯(lián),帶有濃重的仙家色彩;或以禽獸形象或以物件狀態(tài)、人物行為、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為題材,對各種形態(tài)畢肖的怪石作形神兼具的命名,給靜態(tài)的石景賦予了活力。
25. 有人說每當夜幕降臨時,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銀光閃閃的天狗。
天狗抬著頭翹著尾巴,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潔白的月亮,好像在想:哇
這又白又亮的東西好像一個大月餅噢
到現(xiàn)在那只天狗還蹲在山頭呢
26. 另有人說,每當月亮升起,有座山峰上的一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銀光閃閃的天狗。
它抬著頭,張著大嘴巴,對著圓圓的月亮“汪汪”地叫。
27. 還有人說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遠遠望去,有一塊石頭,像一條天狗一樣。
每當月亮升起,它就癡癡地望著月亮,似乎在期待著什么。
這就是有名的“天狗望月”。
28. 也有去過黃山的人回來說,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有一條“天狗”。
它伸著脖子望著月亮,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
29. 還有人是這樣描述“天狗望月”的。
每當月亮升起,一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成了一只“天狗”,它蹲在山頭,望著月亮,好像在和嫦娥說話。
30. 甚至有人說,每當月亮升起,人們就會在皎潔的月光中看到一只可愛的石狗呆呆地蹲在一塊巖石上,仰著又大又圓的腦袋,出神地望著天上的月亮。
這就是有名的“天狗望月”。
31. 更有人看見黃山奇景“天狗望月”是在遠處山峰的另一側(cè),有一只“老黃狗”伏在山腰上,望著天上圓圓的月亮,好像要把月亮一口吞下,真是惟妙惟肖。
32. 戎儀說,在黃山上有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兩只獅子在搶球。
一只獅子撲向了球,還有一只獅子顯得十分兇猛。
它們就這樣爭執(zhí)著,到了現(xiàn)在它們還在爭斗呢
33. 葉珂君說,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兩只威風凜凜的獅子,它們中間有一塊滾圓滾圓的巖石,就像一個石球,這兩只獅子張牙舞爪,爭著搶那只球。
這就是有趣的“獅子搶球”。
蒼松怪石竹題詩詩中描寫松樹姿態(tài)的、品格的詩句是什么
描寫松樹姿態(tài)句是:“擁護天闕堅,迥干春風碧云里作者從松的外形入手該詩更添了悠遠、清麗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風碧云”帶給讀者無限的希望與憧憬,頗有“冬天已經(jīng)過去,春天還會遠嗎
”之意。
本詩意境從淺到深、由形到神;結(jié)構(gòu)工整,富有深意。
描寫松樹品格的詩句是:“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
直干壯川岳,秀色無等倫。
飽歷冰與霜,千年方未已”這一層寫出了蒼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壯川岳,秀色無等倫。
飽歷冰與霜,千年方未已”是對其品格高度贊美。
而“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是隱語,隱含作者的褒揚之意。
原文蒼松怪石圖題詩(清)李方膺君不見,歲之寒,何處求芳草.又不見,松之喬,青青復(fù)矯矯.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直干壯川岳,秀色無等倫.飽歷冰與霜,千年方未已.擁護天闕高且堅,迥干春風碧云里.譯文您難道不知道,在嚴寒的季節(jié),哪里去尋找芳草呢
(芳草可以理解為品德高尚的人,也比喻美好的人。
“哪[2] 里去尋找芳草”,可以理解為“到哪去找有美好品德的人。
)可是你再看,那松樹高高挺立著,還是那么蒼翠挺拔。
天地之間本不是刻意修飾的,萬物最可貴之處在于保持質(zhì)樸本色。
枝干挺直使山峰更加雄壯,天地中所有秀麗的景色都無法與它相比。
它飽經(jīng)風霜和冰雪,千萬年來不曾改變。
松樹挺拔的身姿直插云天,擁護著天宮,那彎曲蒼勁的枝干一直伸向碧空迎接春天的到來.。
品詩“君不見,歲之寒,何處求芳草。
又不見,松之喬,青青復(fù)矯矯”寫出了松在寒冬之際為大地增添了綠意和嬌姿。
“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
直干壯川岳,秀色無等倫。
飽歷冰與霜,千年方未已”這一層寫出了蒼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壯川岳,秀色無等倫。
飽歷冰與霜,千年方未已”是對其品格高度贊美。
而“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是隱語,隱含作者的褒揚之意。
最后一層“擁護天闕高且堅,迥干春風碧云里”,作者從松的外形入手,為該詩更添了悠遠、清麗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風碧云”帶給讀者無限的希望與憧憬,頗有“冬天已經(jīng)過去,春天還會遠嗎
”之意。
本詩意境從淺到深、由形到神;結(jié)構(gòu)工整,富有深意。
蒼松怪石圖題詩描寫蒼松外形的詩句
澗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圍, 生在澗底寒且卑。
澗深山險人路絕,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 但與之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原憲貧, 牛衣寒賤貂蟬貴。
貂蟬與牛衣, 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 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
歷歷天上種白榆。
松樹 【唐】白居易 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
十松當我階。
亂立無行次,高下亦不齊。
高者三丈長,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臺。
朝昏有風月,燥濕無塵泥。
疏韻秋槭槭,涼陰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滿葉珠蓑蓑。
歲暮大雪天,壓枝玉皚皚。
四時各有趣,萬木非其儕。
去年買此宅,多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轉(zhuǎn)就松來。
移來有何得,但得煩襟開。
即此是益友,豈必交賢才
顧我猶俗士,冠帶走塵埃。
未稱為松主,時時一愧懷。
松 【唐】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將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掛數(shù)枝云。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
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
會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
幽色幸秀發(fā),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籬,本亦有堤防。
終然掁撥損,得吝千葉黃。
敢為故林主,黎庶猶未康。
避賊今始歸,春草滿空堂。
覽物嘆衰謝,及茲慰凄涼。
清風為我起,灑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蓋張。
我生無根帶,配爾亦茫茫。
有情且賦詩,事跡可兩忘。
勿矜千載后,慘澹蟠穹蒼。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韓溉 倚空高檻冷無塵,往事閑徵夢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見, 寒聲偏向月中聞。
啼猿想帶蒼山雨,歸鶴應(yīng)和紫府云。
莫向東園競桃李,春光還是不容君。
古松感興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貴賤不我均,若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獨立天地經(jīng)。
寄言青松姿,豈羨朱槿榮。
昭昭大化光,共此遺芳馨。
南軒松 【唐】李白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
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
何當凌云霄,直上數(shù)千尺。
扶風歌》 (漢樂府)劉琨 南山石嵬嵬。
松柏何離離。
上枝拂青云。
中心十數(shù)圍。
洛陽發(fā)中梁。
松樹竊自悲。
斧鋸截是松。
松樹東西摧。
特作四輪車。
載至洛陽宮。
觀者莫不嘆。
問是何山材。
誰能刻鏤此。
公輸與魯班。
被之用丹漆。
熏用蘇合香。
本自南山松。
今為宮殿梁。
《贈從弟》 (三國)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詠史·其二》 (東晉)左思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籍舊業(yè),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五十》 阮籍 步游三衢旁。
惆悵念所思。
豈為今朝見。
恍惚誠有之。
澤中生喬松。
萬世未可期。
高鳥摩天飛。
凌云共游嬉。
豈有孤行士。
垂涕悲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