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童年》的好句好段及賞析
‘她沒來時,我好像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喚醒了,把我領到明亮的地方,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串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
’賞析;外祖母的出現,就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敏感而孤獨的心。
關于顧城《提示》的看法
不能替換為其他名字。
首先我們要明白這首詩的意境。
這首詩營造的意境的所在地在歐洲的海邊。
主要原因來自“和一個女孩子結婚 在琴箱中生活 聽風吹出她心中的聲音”這三句。
歐洲老教堂通常都設有管風琴,有風時風琴隨風而鳴,發(fā)出悅耳動聽的聲音。
用三句點明了詩歌描述的地點——歐洲。
“看她從床邊來走到窗前 海水在輕輕移動 巨石還沒有離去”這三句顯示出這是新婚后的一個生活片段,新娘輕輕地走到窗前,海風柔柔地吹著,我們甚至可以設想海風吹動了窗簾,吹起了她披散的長發(fā)。
遠處窗外是起伏的海浪,海浪不斷的拍打著岸邊的巖石,的心情也在起伏著。
他告訴自己,我是約翰,是我的妻子,她像謎一樣難解像風一樣輕盈,我要用一生來發(fā)現探索她。
第二,和約翰是英國常用的名字字,音節(jié)簡單,朗朗上口。
約翰在中是有名的,代表著虔誠忠誠。
是由annemarie轉化來的 古英格蘭語言中“石楠”的意思 一般寫作annie anni是簡化形式 做女性的名字很合適。
石楠花屬杜鵑科,花色鮮艷,很受歐洲人喜愛。
e.g的女主角死前就渴望再一次看到石楠花。
第三,這首詩也有著淡淡的哀傷的氣息。
琴箱是一個封閉的空間,石楠花的花語又是孤獨,背叛;我們可以想像在感到幸福的同時也感到些許的孤寂和隱憂。
由此他才需要用獨白的形式告訴自己“你的名字叫約翰 你的道路叫安妮”,也只有這樣他才能堅定信念趕走憂愁。
提示這首詩的名字也說明了這點,提示什么
的自我提示,提示自己的身份及應該盡到的責任。
第一次看到這首詩,第一次寫詩評,希望不要見笑。
本人對于了解甚少,對現代詩歌更是一點不通,只能寫這么多了,如被采納不勝榮幸。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山雨課文
來得突然——跟著那一陣陣濕潤的山風,跟著那一縷縷輕盈的云霧,雨,輕輕悄悄地來了……先是聽見它的聲音,從很遠的山林里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沙啦啦,沙啦啦……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并且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雨聲里,想起了的詩:“瀟灑傍回汀,依微過短亭。
氣涼先動竹,點細未開萍。
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螢……”仿佛就是寫著我此刻的感覺。
雨,使這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闋又一闋優(yōu)雅的、帶著幻想色彩的小曲……“”呵
雨使山林改變了顏色。
在陽光下,山林的色彩層次多得幾乎難以辨認,有墨綠、翠綠,有淡青、金黃,也有火一般的紅色。
在雨中,所有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
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雨中的綠色,在畫家的調色板上是很難調出來的,然而只要見過這水淋淋的綠,便很難忘卻。
記憶宛若一張干燥的宣紙,這綠,隨著的微雨,悄然在紙上化開,化開……去得也突然——不知在什么時候,雨,悄悄地停了。
風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變得非常幽靜。
遠處,一只不知名的鳥兒開始啼囀起來,仿佛在傾吐著浴后的歡悅。
遠處,凝聚在樹葉上的雨珠繼續(xù)往下滴著,滴落在路畔的小水洼中,發(fā)出異常清脆的音響——丁——咚——丁——咚……仿佛是一場山雨的余韻。
秦文君的作品《調皮的日子》
調皮的日子 作品簡介: 《調皮的日子》和它的續(xù)集《年糕包子兄弟和紫苜蓿農場》說的是朱多星和表弟小沙這兩個搗蛋鬼的故事。
與通常的小搗蛋鬼的故事不同,這些故事完全是站在搗蛋鬼的立場上來講的。
你會讀到每一場搗蛋的理由所在。
而從孩子的立場上來反觀大人的世界,不知可笑的是孩子,還是大人。
據秦文君說,這兩個小搗蛋鬼的故事不少是從她兩個弟弟兒時的作為中演化而來的,不過他們自己肯定不會承認的,畢竟現在都已經是威武的父親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作品中的插圖和封面均為秦文君的女兒戴滎裊所畫。
不知道作家從自己的女兒那里,到底獲得了多少寶貴的童心感悟
去年這位小才女還和媽媽一起出版了一本散文集《純情年代—飛翔在童心世界》呢
在這個散文集里,小縈裊的自信直逼媽媽,而玲瓏剔透的風格不帶一絲矯飾,那可是媽媽也學不來的。
直急得爸爸跳腳:打住。
家里有一個作家就夠受的了
國內在專門給少年朋友講故事的作家中,秦文君是最為著名的一位。
2002年,當她獲得國際安徒生兒童文學獎的提名后,更是聲名鵲起。
如果你熟悉她早期創(chuàng)作的那些少年成長故事,肯定會對《調皮的日子》這樣的故事感到很驚訝——這位相當嚴肅的作家居然在用一種“獨腳戲”式的語言講兒童趣事。
我叫朱多星,但許多人都叫我智多星,這樣我就等于有了兩個名字。
我養(yǎng)的那只貓也有兩個名字,大名叫朱咪咪,意思是朱家的貓;小名不怎么好聽,叫臭美。
朱咪咪是天下最愛出風頭的貓,總蹲在窗臺上左右顧盼,還愛拍風景照,另外,它似乎還有跳迪斯科的天才。
…… 姑媽不能笑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她是個超級胖子,胖得簡直就像是熊的親戚。
如果,她彎下腰抱住腿,那就成了一個地球儀。
姑媽名叫朱好好,名字中有兩個好字,真是非同一般。
…… 姑夫很瘦,誰都別指望在他胳膊上找到隆起的肌肉,他的臉頰凹下去,仿佛永遠做著吸麥稈的動作。
所以姑夫很羨慕胖子,總說:“什么時候我能壯實一點。
” …… 小沙這個名字聽起來就不妙,像小傻。
即使別人搞清楚他不叫小傻叫小沙,也沒什么好處:沙子本來就不值錢,何況還是小沙,若要起個外號就太容易了,現成的就可以給他一個:豆沙。
故事里的主要人物就這樣登場了。
一個調皮搗蛋的智多星,被寄養(yǎng)在姑媽家,與另一個調皮蛋小傻一起生活;姑媽是個超級胖子,心地非常好,姑夫是個牙醫(yī),超級瘦子,心地也不壞,就是不懂孩子的心思。
另外,同學中還有總拿倒數第一的林第一,膽小如鼠的張瀟灑,名字聽起來像小妖的曹小嬌,班主任則是一個喜歡穿綠裙子、綠發(fā)夾、綠鞋子卻不長綠手指的綠裙子老師。
總之,這是一個漫畫譜似的家庭和學校。
在這個故事中,秦文君就是用漫畫的方式描摹人物、講述故事。
大體上,故事是以小貓朱咪咪的失蹤、朱多星和小沙的尋找為線索,不過這條線索并不強,大多數穿插其中的故事基本上是獨立的。
你可以隨意翻開讀其中任何一個故事,甚至可以忘記那條線索。
從這個角度看,《調皮的日子》實際上是由40多個小故事組成,而每個小故事一般不超過2000字,語言俏皮而淺顯,特別適合有一搭沒一搭的悠閑式閱讀。
這大概也是作者所希望的效果。
這些短小的故事中有發(fā)生在孩子們中間的趣事。
比如林第一為了逃避期中考試假裝咳嗽,可一聽說要郊游咳嗽馬上又好了;朱多星和小沙拿一塊肉去逗樓下的狗,想討曹小嬌的歡心,卻不小心砸到女孩的身上;他們?yōu)榱司毦汀鞍敕昼姵酝陜蓚€燒餅”的高超本領,贏得一百元的獎勵,天天去買燒餅,眼看功夫要練成,燒餅小販卻不見了;等等。
還有一些故事是孩子眼中大人的趣事。
比如姑夫想要增肥,兩個孩子向班上最胖的同學要了一份胖子食譜,想用5塊錢賣給姑夫,姑夫看到食譜后,卻跑去找胖同學,卻幫他治起了牙齒;姑媽想要減肥,喝一種減肥藥水,一天要上十幾次廁所,結果確實是瘦了,人也病得不輕。
在《調皮的日子》中,秦文君嘗試放下各種負載,努力捕捉童年的一點一滴的幽默情趣。
她后來在一篇散文中談到,兩個調皮蛋的故事是以自己兩個弟弟小時候的頑皮故事為藍本的。
他們現在都已成為威嚴的爸爸,當然未必會承認了。
而故事中的童趣味道也多多得益于當時正在上小學的女兒,小才女戴縈裊還欣然為這本書插圖并設計封面,發(fā)自孩子內心的純真爛漫,為這本書增色不少。
戰(zhàn)狼1讀后感400字作文這個作文怎么寫
北方六月的陽光清亮地從窗口泄進香坊,使三足青銅香爐光滑的外表更具有凝重的光澤。
池鳳臣取來剛出爐的香,插在香爐上,點著,立刻那香爐就被一股股幽幽的藍煙所籠罩,那種比樹脂氣息更濃的香味在香坊彌漫著,香氣最終越過窗子,從墻壁的縫隙鉆到屋外,使過路行人無不聳鼻驚嘆。
——遲子建《香坊》北方的初春是骯臟的,這骯臟當然緣自于我們曾經熱烈贊美過的純潔無瑕的雪。
在北方漫長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場又一場的雪,它們自天庭伸開美麗的觸角,纖柔地飄落到大地上,使整個北方沉淪于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中。
——遲子建《泥濘》如果你在飛雪中行進在街頭,看著枝條濡著雪絨的樹,看著教堂屋頂的白雪,看著銀色的無限延伸著的道路,你的內心便會洋溢著一股激情:為著那無與倫比的壯麗或者是蒼涼。
——遲子建《泥濘》上帝只有一個,朝拜者卻有無數,所以祭壇上蠟炬無數。
它們播撒光明的時候,也在流淚。
從祭壇上蜂飛蝶舞般飛濺下來的燭淚,最終凝結在一起,匯成一片,牛乳般潤澤,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斷了的翅膀。
老婦人打掃著的,既是人類祈禱的心聲,也是上帝安撫塵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遲子建《光明在低頭的一瞬》墻是鋼筋混凝土澆筑的,有三米多高吧。
墻的頂部,是一道凸起的檐口,從側面看是鍋盔形的,灰黑色。
接口處的縫隙有拇指寬,好像這墻戴了頂撿來的帽子,破爛不說,還不大合體,顯得滑稽。
墻壁斑駁不堪,多處墻皮脫落,上面的涂鴉,缺胳膊少腿的比比皆是。
——遲子建《第十七層防線》風不是一股,而是很多。
在我眼里,它們有粗有細,有強有弱。
菜園的風,就是細弱的風,它們吹拂著肥瘦不均的菜葉時,闊大的葉片只是微微動著,搖擺得并不熱鬧。
所以白菜葉上的黑瓢蟲不至于被晃得落下來,在豆角花上嬉戲的蝴蝶更是安然無恙。
——遲子建《花瓣飯》而瘦的菜葉,也不過聳著嬸子晃悠幾下。
可是你看半空的那些風,它們可就強大得多。
烏云被吹得一抖一抖的,臉色越來越青。
狂風還使烏云的臉出現許多裂紋,它分明就要哭泣的樣子。
那些義無返顧撞向墻角的風,由于被碰了頭,覺得沒了面子,便不再回頭,干脆忍氣吞聲地自消自散了。
——遲子建《花瓣飯》那樣嬌,那樣敏感,卻又那樣渾沌無涯。
一聲雷,可以無端地惹哭滿天的云,一陣杜鵑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鵑花,一陣風起,每一棵柳都會吟出一則則白茫茫、虛飄飄說也說不清、聽也聽不清的飛絮,每一絲飛絮都是一株柳的分號。
——張曉風《春之懷古》我無可避免的想到戰(zhàn)爭,想到人類最不可抵御的一種悲劇。
我們這一代人像菌類植物一般,生活在戰(zhàn)爭的陰影里,我們的童年便在擁塞的火車上和顛簸的海船里度過。
而你,我能給你怎樣的一個時代
——張曉風《初雪》說到楓樹,中年的讀者當會憶起大陸的紅葉,唐詩的讀者當會吟起“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的名句。
美國中西部的楓樹,卻是黃葉。
風起時,滿城楓落,落無邊無際的楓葉,下一季的黃雨。
人行秋色之中,腳下踩的,發(fā)上戴的,肩上似有意無意飄墜的,莫非明艷的金黃與黃金。
——余光中《左手的掌紋》金字塔禁止人攀援,但底下的八九級,去爬也沒有人阻止。
我爬上幾級,貼身抬頭,長久地仰望著它。
它經過幾千年做舊,已經失去任何細部的整齊,一切直角變成了圓鈍,一切直線變成了顫筆,因此很像一種天造地設的自然生成物,但在總體上,細部的嶙峋仍然綜合成直筆。
——余秋雨《出走十五年》造心需要時間。
少則一分一秒,多則一世一生。
片刻而成的大智大勇之心,未必就不玲瓏。
久拖不絕的謹小慎微之心,未必就很精致。
有的人,小小年 紀,就竣工一顆完整堅實之心。
有的人,須發(fā)皆白,還在心的地基挖土打樁。
——畢淑敏《造心》“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
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
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
——畢淑敏《孝心無價》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yè)簿上的一個紅五分。
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個野果一朵小花。
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
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畢淑敏《孝心無價》古老房子之間,寂靜窄巷里,回蕩著一只鳥拍打翅膀的回聲,啪噠啪噠啪噠,啪噠噠,結實、響亮。
黑鳥一路從城墻外的浩瀚森林里飛來,如騎在風上的信使,一路丟下郵件。
它們雖然看不見,但能聽見。
——陳丹燕《旅行去另一個消失的世界》音樂在那個時代富有力量,它深入到人的體內,握住一顆心,就像握住一顆熟透了的啤梨。
不一會兒,啤梨微黃甜稠的汁水就順著音樂的手指縫滴落下來,它被音樂捏破了皮。
過去的音樂并非取悅人心的小物件,而是上帝清洗世界悲壯的大洪水。
——陳丹燕《旅行去另一個消失的世界》幸福就是,尋常的人兒依舊。
在晚餐的燈下,一樣的人坐在一樣的位子上,講一樣的話題。
年少的仍舊嘰嘰喳喳談自己的學校,年老的仍舊嘮嘮叨叨談自己的假牙。
廚房里一樣傳來煎魚的香味,客廳里一樣響著聒噪的電視新聞。
——龍應臺《幸福是什么》我覺得一個人活在這個時空里,只是偶然的與宇宙天地擦身而過,人與人的擦身是一剎那,人與房子的擦身是一眨眼,人與宇宙的擦身何嘗不是一彈指間呢
我們寄居在宇宙之間,以為那是真實的,可是暮然回首,發(fā)現只不過是一些夢的影子罷了。
——林清玄《玫瑰奇跡》我們是寄居于時間大海洋邊的寄居蟹,踽踽終日,不斷尋找著更大、更合適的殼,直到有一天,我們無力再走了,把殼還給世界。
一開始就沒有殼,到最后也歸于空無,這是生命的實景,我與我的肉身只是淡淡地擦身而過。
——林清玄《玫瑰奇跡》
讀《舐犢之情》有感
“舐犢情深”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個極度缺水的沙漠地帶,有一天,一頭一直被人們認為很老實的老??蕵O了,掙脫了韁繩,闖入了沙漠里運水車必經的公路,擋住運水的車輛。
生氣的主人用長鞭將老牛抽打的皮開肉綻,但牛還是不肯讓開。
當人們從車上取出半盆水,放在牛的面前時,老牛并沒有喝這以死抗爭取來的水,而是仰天長哞。
這時不遠的沙堆背后聞聲跑來一頭小牛,受傷的老牛慈愛地看著小牛貪婪地喝完水。
之后,在人們驚呆的目光中,它們掉轉頭,自己回家了。
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母愛的偉大。
這頭老牛被打得皮開肉綻才得到半盆水,而它卻讓小牛來喝這它以死抗爭得來的人,自己卻不喝。
這說明為了自己的孩子甘愿付出一切并不是人類獨有的財富,即使是沒有像人類那樣豐富感情的動物。
我的媽媽雖然沒有作出驚天動地的舉動,卻也為我的成長付出了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媽媽的工作很忙,幾乎天天都要加班,經常加完班后一進家門就喊累。
可一輔導我學習,就立即精神抖擻起來,耐心細致,而且再累也會精心給我做很多好吃的。
媽媽很愛我,我也很愛媽媽。
對于目前的我來說,主要是學好知識,增長本領,健康發(fā)成長,讓媽媽多一點開心、多一點自豪;少一點壓力,少一點操心。
我現在還可以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可以減輕她一點負擔,為她增加一點休息的時間。
母愛是偉大的,我想快快長大,做一個有用的人,報答媽媽對我的愛。
竊讀記的全部原文
竊 讀 記 轉過街角,看見三陽春的沖天招牌,聞見炒菜的香味,聽見鍋勺敲打的聲音,我松了一口氣,放慢了腳步。
下課從學校急急趕到這里,身上已經汗涔涔的,總算到達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陽春,而是緊鄰它的一家書店。
我趁著漫步給腦子一個思索的機會:“昨天讀到什么地方了
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給誰
那本書放在哪里
左角第三排,不錯。
……”走到三陽春的門口,便可以看見書店里仍像往日樣地擠滿了顧客,我可以安心了。
但是我又擔憂那本書會不會賣光了,因為一連幾天都看見有人買,昨天好像只剩下一兩本了。
我跨進書店門,暗喜沒人注意。
我踮起腳尖,使矮小的身體挨蹭過別的顧客和書柜的夾縫,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頭發(fā)弄亂了,沒關系,我到底擠到里邊來了。
在一片花綠封面的排列隊里,我的眼睛過于急忙地尋找,反而看不到那本書的所在。
從頭來,再數一遍,啊
它在這里,原來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我慶幸它居然沒有被賣出去,仍四平八穩(wěn)地躺在書架上,專候我的光臨。
我多么高興,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同時抵達的,還有一雙巨掌,十個手指大大地分開來,壓住了那本書的整個:“你到底買不買
” 聲音不算小,驚動了其他顧客,他們全部回過頭來,面向著我。
我像一個被捉到的小偷,羞慚而尷尬,漲紅了臉。
我抬起頭,難堪地望著他——那書店的老板,他威風凜凜地俯視著我。
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這種聲氣對待我。
我用幾乎要哭出來的聲音,悲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嗎
”其實我的聲音是多么
在眾目睽睽下,我?guī)缀跏抢仟N地跨出了店門,腳跟后面緊跟著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
”不是一回了
那口氣對我還算是寬容的,仿佛我是一個不可以再原諒的慣賊。
但我是偷竊了什么嗎
我不過是一個無力購買而又渴望讀到那本書的窮學生
曾經有一天,我偶然走過書店的窗前,窗前剛好擺了幾本慕名很久而無緣一讀的名著,欲望推動著我,不由得走進書店,想打聽一下它的價錢。
也許是我太矮小了,不引人注意,竟沒有人過來招呼,我就隨便翻開一本擺在長桌上的書,慢慢讀下去,讀了一會兒仍沒有人理會,而書中的故事已使我全神貫注,舍不得放下了。
直到好大工夫,才過來一位店員,我趕忙合起書來遞給他看,煞有其事似的問他價錢,我明知道,任何便宜價錢對于我都是枉然的,我絕沒有多余的錢去買。
但是自此以后,我得了一條不費一文錢讀書的門徑。
下課后急忙趕到這條“文化街”,這里書店林立,使我有更多的機會。
一頁,兩頁,我如饑餓的瘦狼,貪婪地吞讀下去,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有時一本書我要分別到幾家書店去讀完,比如當我覺得當時的環(huán)境已不適宜我再在這家書店站下去的話,我便要知趣地放下書,地走出去,然后再走入另一家。
我希望到顧客正多著的書店,就是因為那樣可以把矮小的我擠進去,而不致被人注意。
偶然進來看書的人雖然很多,但是像我這樣常常光顧而從不買一本的,實在沒有。
因此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真是像個小偷似的。
有時我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仿佛我是與他同來的小妹妹或者女兒。
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感謝雨水的灌溉,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
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總不好意思趕走吧
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著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實,我的心里是怎樣高興地喊著:“再大些
再大些
” 但我也不是讀書能夠廢寢忘食的人,當三陽春正上座,飄來一陣陣炒菜香時,我也餓得饑腸轆轆,那時我也不免要做個白日夢:如果袋中有錢該多么好
到三陽春吃碗熱熱的排骨大面,回來這里已經有人給擺上一張彈簧沙發(fā),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著看。
我的腿真夠酸了,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持另一條,有時忘形地撅著屁股依賴在書柜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明明知道回家還有一段路程要走,可是求知的欲望這么迫切,使我舍不得放棄任何捉住的竊讀機會。
為了解決肚子的饑餓,我又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臨時買上兩個銅板(兩個銅板或許有)的花生米放在制服口袋里,當智慧之田豐收,而胃袋求救的時候,我便從口袋里掏出花生米來救急。
要注意的是花生皮必須留在口袋里,回到家把口袋翻過來,細碎的花生皮便像雪花樣地飛落下來。
但在這次屈辱之后,我的小心靈確受了創(chuàng)傷,我的因貧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發(fā),而且產生了對人類的仇恨。
有一次剛好讀到一首真像為我寫照的小詩時,更增加了我的悲憤。
那小詩是一個外國女詩人的手筆,我曾抄錄下來,貼在床前,傷心地一遍遍讀著。
小詩說: 我看見一個眼睛充滿熱烈希望的小孩, 在書攤上翻開一本書來, 讀時好似想一口氣念完。
擺書攤的人看見這樣, 我看見他很快地向小孩招呼: “你從來沒有買過書, 所以請你不要在這里看書。
” 小孩慢慢地踱著嘆口氣, 他真希望自己從來沒有認過字母, 他就不會看這老東西的書了。
窮人有好多苦痛, 富的永遠沒有嘗過。
我不久又看見一個小孩, 他臉上老是有菜色, 那天最少是沒有吃過東西—— 他對酒店的凍肉用眼睛去享受。
我想著這個小孩情形必定更苦, 這么餓著,想著,這樣一個便士也沒有。
對著烹得精美的好肉空望, 他免不了希望他生來沒有學會吃東西。
我不再去書店,許多次我經過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過去。
但一次,兩次,我下意識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終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來,我仍愿一試,因為一本新書的出版廣告,我從報上知道好多天了。
我再施慣技,又把自己藏在書店的一角。
當我翻開第一頁時,心中不禁輕輕呼道:“啊
終于和你相見
”這是一本暢銷書,那么厚厚的一冊,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夠分量
受了前次的教訓,我更小心地不敢貪婪,多串幾家書店更妥當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難堪。
每次從書店出來,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腦子被書中的人物所擾,踉踉蹌蹌,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
“明天早些來,可以全部看完了。
”我告訴自己。
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書店的一角時,被快樂激動的忘形之軀,便險些撞到樹干上去。
可是第二天走過幾家書店都看不見那本書時,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勁的書被人搶去一樣,我暗暗焦急,并且詛咒地想:皆因沒有錢,我不能占有讀書的全部快樂,世上有錢的人這樣多,他們把書買光了。
我慘淡無神地提著書包,抱著絕望的心情走進最末一家書店。
昨天在這里看書時,已經剩下最后一冊了,可不是,看見書架上那本書的位置換了另外的書,心整個沉下了。
正在這時,一個耳朵架著鉛筆的店員走過來了,看那樣子是來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書架,裝作沒看見。
但是一本書觸著我的胳膊,輕輕地送到我的面前:“請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沒有賣。
” 啊,我接過書害羞得不知應當如何對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卻地走開了。
被沖動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書本上。
當書店的日光燈忽地亮了起來,我才覺出站在這里讀了兩個鐘點了。
我合上最后一頁——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然后抬頭找尋那耳朵上架著鉛筆的人,好交還他這本書。
在遠遠的柜臺旁,他向我輕輕地點點頭,表示他已經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書放回書架上。
我低著頭走出去,黑色多皺的布裙被風吹開來,像一把支不開的破傘,可是我渾身都松快了。
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記吃的花生米,我拿一?;ㄉ姿瓦M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國文先生鼓勵我們用功的話: “記住,你是吃飯長大,也是讀書長大的
” 但是今天我發(fā)現這句話還不夠用,它應當這么說: “記住,你是吃飯長大,讀書長大,也是在愛里長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