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改變你讀后感
贊美,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贊美能點燃正能量,只有心靈之間有了溝通,才會產(chǎn)生友情。
我們生活不是稱贊別人,就是被別人稱贊的世界里。
贊美好似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贊美改變你》就是一本教你如何贊美別人的一本書。
《贊美改變你》主要講了:毒舌女崔玉婷因為討厭一天到晚嘴上抹蜜的夢瑤而不想上學(xué)。
她不明白為什么夢瑤整天不是夸獎這個,就是贊美那個。
而讓崔玉婷最生氣的是夢瑤身邊有許多朋友。
直到有一天,夢瑤被一輛摩托車撞倒在地,住進了醫(yī)院。
班長讓每個人都寫一封祝夢瑤快點康復(fù)的信,玉婷在紙上隨便寫了一句,結(jié)果夢瑤在病中給玉婷寫來長信,并且告訴了玉婷學(xué)會贊美的七個彩虹秘方。
玉婷照著彩虹秘方做了以后也學(xué)會了贊美,并與夢瑤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毒舌女崔玉婷的外號變成了感嘆號。
夢瑤的七個彩虹秘方分別是:一,從稱贊自己開始。
二,關(guān)心對方。
三,從小事開始稱贊。
四,凡事多往好處想。
五,由衷地感謝。
六,好好傾聽對方的話。
七,我會心想事成。
這七個彩虹秘密讓我也懂得了不少。
在生活中我有點靦腆,更不會贊美別人,我也要像崔玉婷一樣,從現(xiàn)在開始實踐七個彩虹秘方。
《贊美改變你》使我懂得了:稱贊別人真的能改變自己。
只有會贊美別人才能會獲得真正的友情。
也只會關(guān)心別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友情。
也只有關(guān)心別人才能引發(fā)更多關(guān)心,不關(guān)心引發(fā)更不關(guān)心。
不斷地自我鼓勵會幫助我們開辟未來的夢想鎖住門。
真心的稱贊中藏著關(guān)心和愛。
就像這本書的作者金夏妮說的:稱贊的種子,在關(guān)心的澆灌下開始萌芽,種子萌芽后會成一棵大樹,還會結(jié)出飽滿的果實。
同學(xué)們,讓我們一起把稱贊的種子埋在土里,用我們的關(guān)心讓它結(jié)出飽滿的果實吧
另一種贊美讀后感300字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也影響了幾代人.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布爾,他用了畢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蟲世界,那份執(zhí)著,那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實在讓我佩服.書中充滿了驚奇,充滿了情趣,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另一個世界的奧秘——昆蟲世界的真面目,更讓我發(fā)現(xiàn)了大自然中蘊含著的各種科學(xué)真理,這真是一本極其珍貴的生命樂章. 昆蟲世界是多么的奇妙.作者用那生動活潑的行文,輕松詼諧的語調(diào),向我們描述了昆蟲世界中的一幕幕.因為這部科學(xué)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xué)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xiàn)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xiàn)了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 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他甚至?xí)駤雰喊憧摁[”.還有,螢火蟲、螞蟻、蜘蛛、蟋蟀、毛毛蟲,燕子、麻雀……林林總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景況,涵蓋了關(guān)于昆蟲的進食、保護自己、交配、養(yǎng)育后代、勞作、狩獵及生死,幾近所有的細節(jié).仿佛置身于現(xiàn)場一樣,一次又一次地把我?guī)нM昆蟲的世界.多么可愛的小生命啊!我也因此知道它為什么被魯迅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了.確實如此啊! 《昆蟲記》,的確是一部嚴謹?shù)目茖W(xué)著作,也是一部優(yōu)美的文學(xué)經(jīng)典,更是一部永垂不朽的昆蟲史詩.無愧于“昆蟲的史詩”,“昆蟲的荷馬”的稱號! 昆蟲學(xué)家法布爾以人性關(guān)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巨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他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但是,這位感情細膩、思想深刻的天才,這位偉大的科學(xué)家用哲學(xué)家一般的思考,美術(shù)家一般的觀察,文學(xué)家一般的敘述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向昆蟲世界,更是通向科學(xué)的大門.我嘆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 《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 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 《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作者的精神我很受啟發(fā):我們應(yīng)該有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應(yīng)該有始有終的去把它做好,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別人看來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恒心,就一定可以創(chuàng)造出奇跡. 昆蟲記讀后感《昆蟲記》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描述了數(shù)百種昆蟲的生活習(xí)性,這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就要數(shù)螳螂了. 這本書里寫著:螳螂孔武有力,嗜肉成性,專吃活食,是昆蟲世界兇惡的猛虎,埋伏著的惡魔,田野的霸王. 螳螂在捕捉獵物時,它的鉗子先是收著的,靜靜地等待著獵物的到來,當(dāng)?shù)氐娜藗冞€以為它在祈禱.可是,假若有一只蒼蠅從它面前飛過,它就立刻以閃電的速度撲過去鉗住蟲子,咬開它的頸部,然后從容地把蟲子吃掉. 但是,別看螳螂這么兇猛,它也有被欺負的時候.螳螂的幼蟲剛從窩里出來的時候,往往被弱小的螞蟻咬碎吃掉.不過,一旦螳螂長大,螞蟻就再也不敢欺負它了. 法布爾為我們開啟了昆蟲世界的大門,我想,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xué)習(xí)法布爾觀察事物細致入微的精神,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讀了昆蟲記,讓我知道了昆蟲并不可怕,反而很可愛.還讓我知道了法布爾不是與生俱來的天才,他是通過長期執(zhí)著的結(jié)果,而且他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zé)釔壑笞匀恢械囊磺? 昆蟲記主要講的是昆蟲的習(xí)性和特點.大家一定不知道蜣螂吧!其實在沒讀昆蟲記之前我也不懂,讀了以后我對昆蟲有了一定的了解,蜣螂就是屎殼郎的學(xué)名.蟬經(jīng)歷了四年的地下生活,才換來了一個月的日光蟲的熱情歌唱,而它居然是個聾子.甚至對于自己的卵,蟬也不失“慷慨”的任由小它許多倍的蟲子在它的卵里產(chǎn)卵,蟬只是注入更多的卵來抵消損失. 讀了昆蟲記,讓我明白了努力、執(zhí)著和自信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魔法”. 讀《昆蟲記》有感《昆蟲記》是法國杰出昆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xué)巨著,也是一部科學(xué)百科. 《昆蟲記》中詳細介紹了許多昆蟲,介紹了它們的本能,習(xí)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為這部科學(xué)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xué)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xiàn)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xiàn)了的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嬰兒般哭鬧”.多么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對昆蟲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在旁觀的昆蟲.每一只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如:“已經(jīng)慌了神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后去了.” 在讀《昆蟲記》時,我甚至能想象昆蟲在活動的畫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蟬再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務(wù),蜘蛛再捕獲食物……神秘的自然中也有這么有趣的事物,我對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細的一面. 法布爾再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一定遇到很大的困難,但是再大的困難也沒有擋住他探索的道路,我嘆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在《昆蟲記》的引導(dǎo)下,我要繼續(xù)探索神奇的昆蟲世界. 讀《繁星春水》有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記敘著人世間所發(fā)生的事,我愛世間所有的一切,更愛讀書. 讀書對我們是有好處的.在寒假里,學(xué)校組織我們上網(wǎng)讀書,我讀了冰心奶奶的《繁星春水》,感觸頗深. 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出生于軍官家庭.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超人》,《寄小讀者》,《櫻花贊》,《歸來之后》…… 在冰心看來,母愛是博大無邊,偉大無窮的,在詩人的 《往事》中可知.這首詩是她在一個雨天看見一張大荷葉遮護著一枝紅蓮,觸景生情寫下的.母親在冰心一生中是唯一可靠的避難所. 不知從何時起,心中有了一份對詩歌的向往.于是,帶著一種青少年特有的癡狂,遂封堵起了這“零碎的思想”.忽容置疑,作為些家底一個上學(xué)的讀書女孩子,冰心是幸運的.從小舒適的家庭生活及長期受文學(xué)熏陶生活環(huán)境,使得繁星春水的字里眉間都流露出對“理想生活”的渴望:樸實的母愛,純真的童趣以美妙的自然都化作了點點滴滴的詩詞.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嬌柔的造作,一切都從細微中透出作者深厚的文學(xué)功底.“母親啊!著零碎的篇兒,你能看看么?”這些字,在以前,以隱藏在你的心里.”《繁星春水〉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寫母愛的,和悅的顏色,循循漸透,這些都讓冰心一直以母親為榜樣.平凡的母愛讓冰心感受到了人的確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難所”.于是,對母愛的頌揚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詩集的一大主旨.如果說,對母愛的贊美詩一種深重的流露,那么對童年的歌頌則是另一種心情的獨白.畢竟,繁星純水中的作品大都由冰心二十歲前寫的.那時候,不能說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兒時的夢想,一種新近萌發(fā)的對新生物的崇高于自信便在詩中潛滋暗長.讓人讀后對生民的柔弱或頑強都有一攬?zhí)煊?于是,在真切中感受到了活力.“我從不稱自己是詩人”,也許正是這一點,才使讀者在盡情領(lǐng)略文學(xué)的樂趣時,有不拘謹?shù)南蜃屗枷胫匦逻_到一個高度的原因之一吧!
有關(guān)贊美中國的書并寫讀后感今天就要急呀
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是默默燃燒的蠟燭、是暖和的棉被。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許許多多的老師。
然而,他們卻是那樣的含辛茹苦。
窗外,寬闊美麗的大地上,小草正美滋滋地享用著春天的甘露,春天,猶如一位慈愛的師長,無私的把知識傳授給生活在大地上的人們。
老師,是春雨,染綠了世界,而自己卻無聲地消失在泥土中;老師,是春風(fēng),蕩滌盡了靈魂中的塵泥;老師,是蠟燭,犧牲自己,照亮他人。
刻在木板上的字也未必永垂不朽,刻在石頭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而老師的名字刻在我們心靈上,這才真正永存。
我寫了一篇讀后感跟康熙有關(guān),結(jié)尾想贊美一下康熙,100字,怎么寫
關(guān)于漢字的讀后感 贊漢字》是湖南永州人汪竹柏寫的,每句話都有一定的含義,如:篆書隸書,古色古香,指的是篆書和隸書這兩種書法里面,蘊涵著古代的特色和古代的香味。
狂草奔放,風(fēng)舞龍翔。
用了比喻的手法。
對聯(lián)形式,漢字獨創(chuàng)。
左右工整,能簡能詳。
這句話的意思是:漢字像傳統(tǒng)的對聯(lián)一樣工整,左右的字數(shù)都是相等的。
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有的人喜歡寫篆書,有的人喜歡寫隸書,有的人喜歡寫楷書,還有的人喜歡寫草書,有的能簡便,有的能詳細,正跟寫詩一樣。
這篇文章贊美古代漢字,十分自豪。
中國文字非常的奇妙。
在語文里面,它的地位是最高的。
好看的書籍,名言。
好聽的古詩,是由一個個字配成的。
一個字,代表著不同的意思。
當(dāng)然,你把它放在一句話里,它就會顯示出不同的意思。
這也是中國文字的奇妙之一。
我們每天都用語言交流。
這些語言最初也來自于文字。
一篇作文的好壞,靠你用文字去搭配。
從一個自然段,一句話。
開始。
作文的每一個文字都很重要。
它決定著你這篇作文是否通順。
決定著你這篇作文的等級。
別小看一個文字。
它可以變成一首奇麗的古詩,一句教你做人道理的名言等等...... 你不會寫字將會被社會淘汰。
現(xiàn)代的人們,一定要學(xué)會寫字。
好好學(xué)習(xí)。
學(xué)多點文字。
這幾天,我們在楊老師的帶領(lǐng)下去漢字王國轉(zhuǎn)了一圈,我感到獲益匪淺,大開眼界。
通過學(xué)習(xí)《遨游漢字王國》不僅使我和漢字成了好朋友,還讓我學(xué)會了猜字謎,靈活運用歇后語,這激起了我對漢字的無限興趣! 在這個單元的學(xué)習(xí)中,我知道了漢字是倉頡發(fā)現(xiàn)的,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字體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由繁到簡,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點值萬金》一文。
這篇文章寫了烏魯木齊某掛面廠在生產(chǎn)掛面時,錯把“烏魯木齊”寫成了“鳥魯木齊”,就是這一點之差,使18萬元的產(chǎn)品付之東流,成了一堆廢品,要是檢查人員和掛面廠再細心一點的話,或許后果就不會那么慘重了。
這個故事使我想起了以前默字時,粗心大意,經(jīng)常將同音字、形近字混肴、時不時的還寫幾個錯別字、不規(guī)范的字,默好還不仔細檢查,所以每次我的得分都不高! 通過這次學(xué)習(xí)《遨游漢字王國》使我真正的了解到我們漢字的偉大和深遠!以前我的字寫得很難看,每次作業(yè)都得不到優(yōu),作業(yè)本寫得像個“花老虎”,在楊老師的建議下我學(xué)了硬筆書法班,再結(jié)合這次學(xué)習(xí)《遨游漢字王國》,現(xiàn)在我每次做作業(yè)都認認真真地寫好每一個字。
媽媽說:“斌斌現(xiàn)在的作業(yè)干凈多了,字也比以前漂亮了!”我聽了以后很高興,一定要堅持下去,請大家看我的表現(xiàn)吧! 中國的漢字,奇妙無\\\/比 ,每個字都有不同的風(fēng)韻。
你看,“太陽”這個詞,使你感觸到熱和力,而“月亮”卻又閃著清麗的光輝。
“輕”字使人有飄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墜。
“笑”字令人歡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淚。
“冷霜”好像散發(fā)出一種寒氣,“幽深”兩個字一出現(xiàn),你似乎進入森林或?qū)庫o的院落。
當(dāng)你落筆寫下“人”這個字,不禁肅然起敬,并為“天”和“地”的創(chuàng)造贊嘆不已。
別看它只是一個個普普通通的方塊字,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個不同含義的詞組,一篇篇語句優(yōu)美的文章,一首首抒發(fā)情感的詩歌,一個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看著這些字,就像一顆顆星星在紙上閃爍,就像一朵朵美麗、嬌艷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
當(dāng)你使用漢字的時候,就像徜徉在美麗的星空下,就像浮在茂密的花海上。
漢字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驕傲,她承載著漢文化,滋養(yǎng)著一代代愛國之人。
她用你那豪放灑脫的氣概使我折服,在她的精心呵護下,我成為了中華這大家庭中的一員。
當(dāng)我慢慢了解她時,我才懂得作為一名中國人是多么自豪;當(dāng)我慢慢讀懂她時,我才明白什么是炎黃,才懂得我們?yōu)槭裁幢环Q為炎黃子孫;當(dāng)我慢慢認識你時,我才明白我國五千年的歷史,以及那時的輝煌!
一篇感人的文章的讀后感
苦難與孤獨造就了 ————祭奠逝世20周年 今天,是個平凡的不能再。
然而,對于路迷和平迷卻有特殊的意義。
20年前的今天,一位偉大而沉默的作家悄然離開了。
什么,什么都是狗屁。
之前,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人讀過他的書
但,不必多說,很多人都已熟識。
初讀路遙是在初二暑假,每天看到夜深人靜,卻舍不得釋卷,第二日醒來,習(xí)慣性地從枕頭邊捧起來繼續(xù)。
也是那種狀態(tài)—。
同大家一樣,最先是,后來便是關(guān)于他的一切。
自那時起,他走進我的世界,一直未曾離開。
感謝路遙,這些年,給我巨大的精神支柱,真的謝謝。
路遙的文字,讓我受到了心靈的洗禮和靈魂的震撼
敬愛他,不僅是他的文字,也為他嚴謹務(wù)實的寫作態(tài)度。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作家耿耿于名利,真正靜下心來寫作的人屈指可數(shù)。
而路遙,實在是難能可貴。
誰可以想象,放著舒服日子不過,一個人背著行囊穿梭于荒涼的陜北,沒日沒夜,饑寒交迫,只為靜心寫作。
在縣城,他可以像其他作家一樣,在辦公室里喝著咖啡,看報,寫作,但他沒有,他寧愿一個人孤獨的旅行,下煤礦,啃窩窩頭。
在這個喧囂而懸浮的世界,中國太需要這樣的人。
要做到這些,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作家對生活、對藝術(shù)、對讀者要抱有真誠的態(tài)度。
否則,任何花言巧語和花術(shù)翻新都是枉費心機。
請相信,作品中任何虛假的聲音,讀者的耳朵都能聽得見。
無病的呻吟騙不來眼淚,只能換取諷刺的微笑;而用塑料花朵裝扮貧乏的園地以顯示自己的繁榮,這比一無所有更為糟糕。
是的,藝術(shù)勞動,這項從事虛構(gòu)的工作,其實最容不得虛情假義。
我們贊美,我們詛咒,全然應(yīng)出自我們內(nèi)心的真誠。
真誠
這就是說,我們永遠不喪失一個普通人的感覺,這樣我們所說出的一切,才能引起無數(shù)心靈的共鳴。
天才都是孤獨的。
何況路遙還不是天才,或者說他只是位準天才。
但他卻要從事天才才能夠從事的神圣事業(yè)——文學(xué),這便注定了他更其孤獨。
正像他自己告訴給文學(xué)青年的一句話,要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必須對自己兇狠一點。
他所說的兇狠,便是要放棄諸多誘惑。
休息、打牌、搓麻、交友、交際、甚至飲食男女食色性等等。
目不旁顧,一門心思看字兒,寫字兒,想國事,想人生,回憶過去,憧憬未來。
上一輩作家也說過類似的話:如今有文化的人很多,聰明的人也不少,但這些人卻寫不出來,為什么,不能放棄。
我以為,不能放棄,便是不能抵抗各種誘惑。
路遙短暫的一生都是實施一種目標——成就文學(xué),于是他也踐諾自己的話,對他自己也更其兇狠。
這樣,他便生活在自己營造的孤獨中。
創(chuàng)作者的路遙是孤獨的。
上帝選擇了一批最聰明的人,讓他們從事叫做文學(xué)的神圣事業(yè),而吝惜的卻只給了他們最原始、最笨拙、最需要付出心智和精力的生產(chǎn)方式,而且用十分挑剔的眼光去評判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勞作,于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最終成了愚人的事業(yè)。
這段話最后的結(jié)論是做的,是過來人,有資格發(fā)表結(jié)論性概括,路遙既崇拜俄羅斯及大家的作品,也崇拜身邊的上輩作家等一批作家,也繼承了他們的衣缽,從事起了只有愚人才肯從事的工作。
他有句名言:文學(xué)創(chuàng)作者對自己更應(yīng)該兇狠一些。
這便是路遙版的愚人事業(yè),注定了創(chuàng)作中的他是孤獨的。
孤獨是一種文學(xué)從業(yè)者的人生狀態(tài),特別是敢于向自己做兇狠挑戰(zhàn)的人. 孤獨的時候,精神不會是一片空白,它依然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情緒上的大歡樂和悲痛往往都在孤單中昌盛,孤獨中思維可以不依照邏輯進行,孤獨更多地產(chǎn)生人生的詩情,激昂的和傷痛的詩情,孤單可以使人的思想向更脘更深邃的地方伸展,也能使你對自己或環(huán)境做更透徹認識和檢討。
當(dāng)然,孤獨常常叫人感到的憂傷。
而這憂傷有時又是很美麗的。
我喜歡孤獨。
但我也懼怕孤獨,路遙對孤獨的理解 他的一生可以說是悲苦的一生,清貧的一生,奮斗的一生。
他的寫作與他的一生緊緊地鑲嵌在一起,形成一種精神與文字交織的交響曲,讓人感動,催人奮進。
我喜歡路遙先生,不只是他的文學(xué)造詣,更是他魅力的精神與人格。
他一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追求的精神比他的文字更感人,更讓人奮進。
而這一切都表現(xiàn)在他的悲與苦中。
路遙先生走了,在他還沒有想離開世界的時候,路遙先生走了,在他用盡生命拼搏過的時候,路遙先生走了,在他最輝煌的時候。
多少的欣慰帶著遺憾,多少的希望帶著無奈,多少的期盼帶著辛酸,他走了,走得那樣不舍與悄然,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思念與哀傷。
假如他的生活能好點,假如他的生命能長點,假如… …沒有假如,他走了,就如一盞燈,一顆星,一幕月,永遠的升上了天空。
突然想起柳青先生有個中篇小說《咬透鐵》,鐵誰能咬透
路遙先生就是這種要咬透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