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送了一只金手鐲怎么寫說說
把金手鐲拍下來,然后放到說說上,最好是戴在自己手臂上的照片。
(這樣一來能秀恩愛,二來能展示自己的皮膚和纖手)具體文字就寫一些對老公表達愛意的話語,并且愿意和老公攜手共度余生之類的比較抒情的話語。
昨天買了一個硬金手鐲回來,,好多人說不是金的,請大家說說是黃金的嗎
我今天也該老婆買了,硬金是黃金只是工藝差別,還是買軟黃金保值,硬金都是一口價,你要是稱不管哪個店都是不給稱的,很坑,我就是買回來1040元才15可多點,黃金價283,一下子賠了一半吧
黃金手鐲為什么這么硬,會不會是假的
那個手鐲是硬黃,不會是假的。
黃金純金,千足金,萬足硬黃金即指實物黃金,但是是用新方法制成的“硬”黃金。
其質(zhì)地較普通黃金較硬。
也稱“千足硬黃金”。
0.005%是用了特殊金屬加入其中,使之硬度加大,從而達到相應(yīng)的硬度。
硬黃金是摻了其它金屬一般是銅的合成金。
千足超硬黃金,由含量9999的黃金電鑄而成,通過特殊技術(shù)提高黃金硬度,解決了黃金因其軟的特性而導(dǎo)致設(shè)計上的局限性,并顯著提高了首飾外表的表現(xiàn)細膩性。
黃金首飾成品在含金量、體積和外觀相同的前提下可有效的減少黃金的用金量。
因此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強等特點。
辨別黃金的真假:(1)看顏色:黃金首飾純度越高,色澤越深。
在沒有對金牌的情況下可按下列色澤確定大體成色(以青金為準則。
所謂青金是黃金內(nèi)只含白銀成分);深赤黃色成色在95%以上,淺赤黃色90--95%,淡黃色為80--85%,青黃色65—70%,色青帶白光只有50--60%,微黃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
通常所說的七青、八黃、九赤可作參考。
(2)掂重量:黃金的比重為19.32,重于銀、銅、鉛、鋅、鋁等金屬。
如同體積的黃金比白銀重40%以上,比銅重1.2倍,比鋁重6.1倍。
黃金飾品托在手中應(yīng)有沉墜之感,假金飾品則覺輕飄。
此法不適用于鑲嵌寶石的黃金飾品。
(3)看硬度:純金柔軟、硬度低,用指甲能劃出淺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黃金飾品比成色低的柔軟,含銅越多越硬,折彎法也能試驗硬度,純金柔軟,容易折彎,純度越低,越不易折彎。
(4)聽聲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拋擲,會發(fā)出叭噠聲,有聲無韻也無彈力。
假的或成色低的黃金聲音脆而無沉悶感,一般發(fā)出“當當”響聲,而且聲有余音,落地后跳動劇烈。
(5)用火燒:用火將要鑒別的飾品燒紅(不要使飾品熔化變形),冷卻后觀察顏色變化,如表面仍呈原來黃金色澤則是純金;如顏色變暗或不同程度變黑,則不是純金。
一般成色越低,顏色越濃,全部變黑,說明是假金飾品。
(6)看標記:國產(chǎn)黃金飾品都是按國際標準提純配制成的,并打上戮記,如“24K”標明“足赤”或“足金”;18K金,標明“18K”字樣,成色低于loK者,按規(guī)定就不能打K金印號了。
目前社會上不法分子常用制造假牌號、仿制戳記,用稀金、亞金、甚至黃銅冒充真金,因而鑒別黃金飾品要根據(jù)樣品進行綜合判定來確定真假和成色高低。
金手鐲被壓扁了能修復(fù)嗎,凹進去了
這種情況只能到珠寶店進行專業(yè)修復(fù)。
真金是質(zhì)地比較軟的,所以比較容易變形,金子有很好的延展性,通俗的說就是容易變形,其實只要不要經(jīng)常摘戴會好點。
金飾品并不十分嬌氣,但是不細心保養(yǎng),也會失去它最初的光澤和魅力。
一般來說,下面幾點是要當心的:1、潔精的化學物質(zhì)會改變金子的色澤,所以做清潔工作之前應(yīng)該脫掉金飾品。
2、避免直接與香水 、發(fā)膠等高揮發(fā)性物質(zhì)接觸,否則容易導(dǎo)致金飾褪色 。
3、游泳時要取下金飾,以免碰到海水或池水后,表層產(chǎn)生化學變化。
4、保管的時候用絨布包好再放進首飾箱,避免互相摩擦損壞。
5、黃金比較軟,容易變形,所以不要拉扯項鏈等飾品,以免變形。
6、純金飾品在遇水銀時會產(chǎn)生化學反應(yīng) ,出現(xiàn)白色斑點,清洗時只要在酒精燈下燒烤一會兒 ,就能恢復(fù)原色。
7、配戴后的金飾常因污漬及灰塵的沾染而失去光澤,此時,只要將金飾置于中性洗潔劑以溫水浸泡并清洗,再取出拭擦干即可。
3D硬金手鐲按克換千足金那么吃虧了,那消費者權(quán)益怎么保護我們應(yīng)該怎么保護自己的權(quán)益呢
3D硬金買的時候,因為工藝與千足金不同,包含了成品的手工費,其成分是與千足金一樣的。
置換的時候,商家是按照材質(zhì)算的,也就是說一克的硬金換一克的千足金,再加上每個商家規(guī)定的損耗和新的產(chǎn)品的工費,這個流程是沒有問題的喲。
以后購買黃金首飾,如果不是有特別要買的款式,不要被導(dǎo)購忽悠買3D硬金喲。
硬金的優(yōu)點和好處
不是黃硬而是你忽略了一個常識性西。
我們都知道黃金給人的印象除了“軟”這一特點。
許多人認為黃金越真,就應(yīng)該就更軟,但是都忽略了一個前提條件。
當黃金僅僅是一件幾克重或的首飾時,用力去掰動它,感覺像是鋁一樣柔軟;如果黃金首飾是一件幾十克重的首飾時,憑借蠻力去掰動它肯定就不那么容易了,給人一種堅硬的感覺。
尤其是黃金手鐲通過工匠師傅加工而成,一般是以“實心”最多。
先熔煉,再捶打、燒灼如此反復(fù),有要求的還需鏨花,最后校正圈口再拋光,一件首飾才算完成。
經(jīng)過拋光定型之后,再加上實心的原因一般不容易變形,如果想讓它變軟,可以多經(jīng)過幾次高溫清洗,高溫之后放水中冷卻,金手鐲軟的特點又會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