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陶瓷的句子
始于土,成于火,瓷比玉,寧碎不折;公生明,廉生威,正必德,寧折不彎。
瓷的品質:明如鏡、白如玉。
受污不侵其潔;經火不變開形;入土千年不朽不銹。
有土的芬芳,水的靈秀,玉的圣潔失去了就不會再擁有人如同陶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一生的雛形。
幼兒時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給予什么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么樣的雛形。
----塞德茲
幼兒園開展陶泥的好處
1、引導幼兒能自制泥板,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按壓、拍打、搓、團、捏、盤泥條、鏤空等多種技能方法,以及能靈活選擇各種輔助工具,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奇特的臉部。
2、啟發(fā)幼兒能大膽想象,大膽嘗試,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出各種奇特、新穎的臉,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及與同伴的合作能力。
3、能積極參與創(chuàng)作活動,體驗、感受玩泥活動的樂趣。
有關制作兒童手工陶泥的專業(yè)術語
幼兒園大班陶泥教案【篇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泥塑活動--特別的我】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泥塑活動--特別的我作者:陳賀芳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泥塑活動--特別的我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用夸張的藝術形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自己的頭部,促進幼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2.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體驗自由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1.陶泥和泥工板若干,各種輔助物(豆類和鉛絲,火柴、羽毛、毛線等),背景音樂磁帶。
2.網上下載的有趣的臉譜圖以及一些大師的作品(見附1)。
3.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
活動過程一、師生一起玩“照鏡子”游戲:找一找自己頭部特別的地方師:你覺得自己什么地方最特別?幼:我的眼睛小小的,還戴著眼鏡;我的耳朵像數字3;我的頭發(fā)是卷卷的??教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很特別,這些特別的地方都很有趣。
二、欣賞有趣的臉譜圖或大師作品,拓寬幼兒思路,引導幼兒富有個性的想象師:老師這里也有幾張?zhí)貏e的臉,有的還用了一些特別的材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你覺得哪幅作品最特別?什么地方最特別?它是用什么材料來裝飾的?幼:這些作品都很特別,有的耳朵像蝴蝶;有的一張大臉上還有三張小臉;有的臉像個愛心;有的辮子上還有兩個小臉;有的臉上還插著羽毛??教師小結:這些作品有的很有趣,有的給人感覺很奇怪,但這些作品都很特別。
三、幼兒創(chuàng)作“特別的我”1.師:老師也想變一個特別的我。
教師運用泥工的基本技能進行示范講解:先用紫砂泥做臉盤(紫砂泥有些硬,
有哪些關于陶瓷的詩句啊
一、有,如下:1、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
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又于韋處乞大邑瓷碗》(唐·杜甫)2、“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秋日三首》(宋·秦觀)意思是:碾好的月團用茶碗泡著,喝完后,讓孩子背誦楚辭。
3、“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 何似諸仙瓊蕊漿。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唐·皎然)二、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
常見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鋁、高嶺土等。
陶泥做杯子過程
陶泥制陶杯:1、 杯體成型:用石膏制作杯體模具,其中杯身為一個模具,杯把為一個模具。
杯身模具為機壓模具,杯身是用機器壓制出來的;杯把模具為注漿模具,杯把是用手工注漿工藝制作出來,然后將杯把跟杯身粘連在一起。
2、 洗坯:將成型后的杯體上粗糙的部分洗平整、光滑。
3、 上釉:杯體上釉。
4、 燒成:用1300攝氏度的溫度燒制陶瓷杯,燒制好后就是我們常見的白色杯子了。
幼兒園陶藝課穿手鏈教案
幼兒園小班美術陶藝教案 陶藝活動01:大家一起玩 活動目標:1.對陶泥的特性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2.喜歡陶泥,能積極主動地玩泥。
3.在玩泥、和泥、壓印活動中感受陶藝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1.陶泥作品若干件,紅泥、黑泥和白泥各一塊。
2.幼兒在草地上和泥、壓印、制作的照片。
3.陶泥人手一份,玩泥工具若干。
活動過程:1.出示陶泥作品,談話引題。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哥哥姐姐做的陶藝作品。
你們看,它們是用什么做的
(幼兒觀察、自由交流) (2)教師:這些作品都是用陶泥做的。
我們幼兒園開展活動用的陶泥一般有紅泥、黑泥和白泥。
2.示范并介紹玩泥工具。
(1)教師出示幼兒在草地上和泥、壓印、制作的照片。
教師:陶泥很好玩哦
看,哥哥姐姐在干什么
(2)幼兒觀察講述,教師介紹并示范玩泥工具。
教師:你們想玩泥嗎
怎么玩呢
(3)提醒幼兒在玩泥時要注意衛(wèi)生。
3.幼兒玩泥,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你們玩得開心嗎
以后我們還會經常和陶泥做游戲的
活動建議:☆活動延伸鼓勵家長購買一份陶泥,讓幼兒在自己的家里也能玩一玩陶泥,對陶泥產生更大的興趣;建議家長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這樣幼兒的積極性會更高。
陶藝活動02:五彩豆 活動目標:1.初步嘗試并學會搓圓方法。
2.養(yǎng)成耐心、細心做事的好習慣。
3.體驗玩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1.陶泥制作的“五彩豆”若干盤。
2.調有紅、黃、藍顏料的染色盤若干。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1.出示“五彩豆”,激發(fā)幼兒興趣)教師:今天老師給每組小朋友準備了一盤“五彩豆”。
看看,它們是什么形狀的
是什么顏色的
(幼兒自由交流) (2)教師:你知道它們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幼兒講述并自由練習) 2.幼兒嘗試交流自己搓“五彩豆”的方法。
3.教師示范、講解搓法。
(l)搓圓的方法:兩只手手心相對,兩手先后作逆時針(或順時針)轉動,直至搓圓。
(2)兒歌:搓搓,用力搓;搓搓,搓圓球;看看,誰的圓球最最圓
4.幼兒邊念兒歌邊徒手練習。
要點提示:在學習搓圓技能時,利用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幼兒邊說邊做,既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又可充分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6.玩色游戲。
引導幼兒將自己搓好的圓球放在顏料盤里滾一滾,變成漂亮的“五彩豆”。
7.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自由評價,教師作點評。
活動建議:☆活動廷伸在日?;顒又?,可以拓展幼兒的:“你還見過什么東西也是這樣圓圓的
我們可以用搓圓球的方法把它做出來。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操作。
☆為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發(fā)動家長和幼兒一起尋找生活中圓圓的物品,進行親子操作活動。
陶藝活動03:毛毛蟲的聚會 活動目標:1.進一步掌握搓圓的技能。
2.能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圓球組合,表現(xiàn)毛毛蟲的不同動態(tài)。
3.逐漸對陶藝活動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1.可愛的陶泥毛毛蟲若干條。
2.陶泥、長15厘米的彩色電線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1.出示陶泥毛毛蟲,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你們看,這是什么
是怎么做出來的
(幼兒觀察講述) (2)教師小結:這可愛的毛毛蟲是用一個個泥球連接而成的。
2.復習搓圓的方法,學習泥球與泥球之間的連接方法。
(1)幼兒邊說兒歌邊復習:搓搓,用力搓;搓搓,搓圓球;看看,誰的圓球最最圓
(2)教師示范、講解泥球的連接方法。
要點提示:教師在幼兒完成多個泥球的制作后,邊示范邊講解用彩色電線連接泥球制作成毛毛蟲的操作過程。
這是本次活動中的重點也是難點。
3.幼兒搓泥球制作毛毛蟲,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交流。
活動建議:☆區(qū)角活動①美術區(qū):創(chuàng)設草地、樹林等場景,將幼兒的作品進行保留和呈現(xiàn),并繼續(xù)提供陶泥,讓幼兒自主地進行復習和鞏固。
②語言區(q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