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要有實際行動的名言警句
應該記住我們的,需要的是手是嘴。
—周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地去工作,不空想,不鶩于虛聲,惟以求真的態(tài)度作踏實的工夫。
以此態(tài)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tài)度作事,則功業(yè)可就。
--李大釗一切都靠一張嘴來做而絲毫不實干的人,是虛偽和假仁假義的。
—— 德謨克利特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 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夾著湍急的河流,則行動卻是架在河上的橋梁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圣(阿?安?普羅克特) 個有事業(yè)追求的人,可以把“夢”做得高些。
雖然開始時是夢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輕易放棄,夢想能成真。
——虞有澄【美】 時間給空想者痛苦,給創(chuàng)造者幸福。
——麥金西不要試圖同誘惑爭辯,躲開它,躲得遠遠的。
面對誘惑動不動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了誘惑而動搖自己的良心。
——孟德斯鳩 人的價值,在遭受誘惑的一瞬間被決定。
——柏拉圖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無欲則剛 子曰:“吾未見剛者。
”或對曰:“申棖。
”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這段話出自《論語》,意思是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剛毅的人。
”有人說:“申棖是這樣的人。
”孔子說:“申棖貪欲,怎么可能剛毅呢
”。
在“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這樣一個時代,面對金錢的誘惑,因為欲壑難填鐺鋃入獄大有人在,古者有和珅,近者有李真。
這正如孔圣人所說的那樣:“申帳貪欲,怎么可能剛毅呢
”無論你職位再高,資力再老,一旦陷入貪得無厭的欲望之中,就會成為金錢和物質的奴隸,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之中,聲敗名裂,還有什么剛毅可言呢
所以面對欲的誘惑,應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常懷感激之心,就會讓我們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在誘惑面前,多一分清醒,少一分放縱;面對得失,我們就會權衡取舍,做到不貪得、不患失;面對成績,我們就不至于得意忘形。
學會感激,我們就會永遠生活和工作在幸福之中。
同樣,自己無欲,便可活在自己的幸福之中。
關于思考的名言
關于思考的名言警句1、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韓愈2、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愛因斯坦3、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
——斯賓諾莎4、需知學校的目標應是培養(yǎng)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人。
——愛因斯坦5、大多數人最煩惱的苦事,就是苦思冥想。
——詹姆斯·布萊斯6、思考是人類最大的樂趣之一。
——布萊希特7、過分冷靜的思考、缺乏感情的沖動,也必然使人的心理變態(tài)。
——瓦西列夫8、要真正做到多思,我們必須甘心忍受并延續(xù)那種疑惑的狀態(tài),這是對徹底探究的動力,這樣就不至于在示獲充足理由之前接受某一設想或肯定某一信念。
——約翰·杜威9、不善思索的有才能的人,必定以悲劇收場。
——甘必大10、能進行客觀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為基礎的感情是謙恭。
我們只有擺脫了童年時代妄圖得到全知全能的幻想,才能有客觀性和運用自己的理智。
——弗洛姆11、人憑借思考而能變成神。
——拉馬丁12、智力取消了命運,只要一個人在思考,他就是自主的。
——愛默生13、沉思就是勞動,思考就是行動。
——雨果14、大多數思想家寫得拙劣,因為他們不僅要傳達自己的思想,而且要傳達思考的過程。
——尼采15、上帝所做的、勝過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為,莫過于純粹的思考,而人的行為中最接近這種幸福的東西,也許是與思考最密切的活動。
——亞里士多德16、沒有任何權宜之計可以讓人逃避真正的勞動——思考。
——愛迪生17、誰沒有用腦子去思考,到頭來他除了感覺之外將一無所有。
——歌德18、一個人思慮太多,就會失卻做人的樂趣。
——莎士比亞19、我們要敢于思考“不可想象的事情”,因為如果事情變得不可想象,思考就停止,行動就變得無意識。
——富布賴特20、凡善于考慮的人,一定是能根據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過行動取得最有益于人類東西的人。
——亞里士多德21、一分鐘的思考抵得過一小時的嘮叨。
——托馬斯·胡德22、假如你說不出你想些什么,那么很快你就會說出你不考慮的東西。
——西奧多·帕克23、你可以從別人那里得來思想,你的思想方法,即熔鑄思想的模子卻必須是你自己的。
——拉姆24、一個專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虛度光陰。
雖然有些勞動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種勞動是無形的。
——雨果25、每一個人都必須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因為他在自己的道路上,就會發(fā)現能幫助他度過一生的一條或者一種真理。
但是他切不可放任自己;他必須克制自己,光有赤裸裸的本能是不行的。
——歌德26、我們可不可以說,人只是在他無法把正在想的東西想清楚的時候,才是在思考
——歌德27、世上最艱難的工作是什么
思想。
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沒有不是人思考過的;我們必須做的只是試圖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歌德28、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
如果說,科學上的發(fā)展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 “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學有素養(yǎng)的人,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會給懶漢。
——華羅庚29、陰險的友誼雖然允許你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惠,卻要剝奪掉你的珍寶-獨立思考和對真理純潔的愛
——別林斯基30、獨立思考能力,對于從事科學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歷史上,任何科學上的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由于發(fā)明者充分發(fā)揮了這種獨創(chuàng)精神。
——華羅庚31、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
如果說,科學上的發(fā)現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學有素養(yǎng)的人,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是給懶漢。
——華羅庚32、任何一個人,都要必須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即使是今天在學校的學生,也要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因為遲早總要離開學校的
自學,就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行路,還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華羅庚33、人最重要的是發(fā)現自我。
因此,你必須常常孤獨和沉默地思索。
——南森34、我們自己就是待燃的火把,勇敢地去發(fā)掘這股可以創(chuàng)造人生奇跡的力量吧,借助積極思考的力量,你將發(fā)現一種全心的思考與生活方式。
相信奇跡,你就能創(chuàng)造人生奇跡。
——諾曼·文森特·皮爾35、所謂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經被人思考過千百次;但要想使它們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一定要經過我閃自己再三思維,直至它們在我個人經驗中生根為止。
——歌德
關于心動不如行動的俗語或名言警句
【格言警句】 國家、責任 如果一個國家的所有成員都忽視法律,這一事實就足以使這個國家解體和毀滅。
--斯賓諾莎 愛國主義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情感之中。
愛國之情則是放大了的孝心。
--菲爾德 愛國主義的力量多么偉大啊
在它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么呢
--車爾尼雪夫斯基 我只覺得我是獻身給我的國家。
這種全心全意的貢獻里面,竟有著如此巨大的愉快。
我已經切切實實懂得了,為什么人們能在徹底的自我犧牲中,獲得無上的喜悅。
--泰戈爾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孔子 我的生命我的理智,我的光明,只是為燭照人類而具有的。
我對于真理的認識,是用以達到這目標的才能,這才是一種火,但它只是生活在我內心的光明中,把它在人類面前擎得高高的,使他們能夠看到。
--托爾斯泰 謝謝火焰給你的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掌燈的人,他自己堅忍地站在黑暗中呢。
--泰戈爾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虛度年華;另一種人,過著有意義的生活。
在第一種人眼里,生活就是一場睡眠,如果這場睡眠在他看來,是睡在既柔和又溫暖的床鋪上,那他便十分心滿意足;在第二種人眼里,可以說,生活就是建立豐功偉績……人就在這個功績中享到自己的幸福。
--別林斯基 只為家庭活著,這是禽獸的私心;只為一個人活著,這是卑鄙;只為自己活著,這是恥辱。
-- 奧斯特洛夫斯基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 軾 抱負是高尚行為成長的萌芽。
--英格利希 為真理而斗爭是人生最大的樂趣。
--布魯諾 一個人要發(fā)現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個人在失敗的探索和悲慘的錯誤中毀掉自己的生命。
--門捷列夫 你若失去了財產,你只人失去了一點兒;你若失去了榮譽,你就丟掉了很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全部丟掉了。
--歌德 對奴隸,我們只當同情,對有反抗的奴隸,尤當尊敬。
--聞一多 參考資料:
有關信仰的名言警句
●不要把信仰懸掛在墻壁上(巴爾扎克) ●人活著就要用生命去解釋自己的信仰(馬·普頓爾) ●一個人的信仰就是他經常地、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在實踐著的真理(本·利明) ●沒有信仰,就沒有真正的美德(盧梭) ●信仰比理智更有才華(菲·貝利) ●信仰是用期望的形式表達的愛(威·?!ゅX寧) ●一切引人向善的信仰都是有益的(托·潘恩) ●信仰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耐心(喬·麥克唐納) ●有兩件事是我最憎恨:沒有信仰的博學多才和充滿信仰愚昧無知(穆罕莫德) ●信仰是一種嘗試,一種用人類語言解釋超越人類現實的高尚的嘗試(克·達·莫利) ●信仰的眼睛就是耳朵(托·富勒) ●每個人總不免有所迷戀,每個人總不免犯些錯誤,不過在進退失據、周圍的一切開始動搖的時候,信仰就能拯救一個人(馬明·西比利亞克) ●強制的信仰只會喚起反感(叔本華) ●我們若憑信仰戰(zhàn)斗,就有雙重的武裝(柏拉圖) ●信仰是一種感情,這種感情的力量,就同其他各種感情一樣,恰好同激動的程度成正比(雪萊) ●信仰決不是知識,而是使知識有效的意志決斷(費希特) ●我相讎,信仰是我們一切思想的先行官。
否定信仰,即等于反對我們一切創(chuàng)造力量的精神源泉(卓別林) ●信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眾多的力量之一,若是沒有它,便意味著崩潰(威廉·詹姆斯) ●信仰就是生命車(托爾斯泰) ●信仰能將具有毀滅性的絕望變?yōu)槟鎭眄樖艿那鼜模ú既R辛頓) ●我們的信仰戰(zhàn)勝了我們的恐懼(朗費羅) ●以利益為主的陣營總是會動搖的,但以信仰為主的是分化不了的(巴爾扎克) ●理想會有反復,信仰堅定不移;事實一去就不復返(歌德) ●是烈士創(chuàng)造了信仰,而不是信仰造就了烈士(烏納穆諾) ●支配戰(zhàn)士行動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而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巴金) ●信仰人們所必須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會幸福(雨果) ●信仰的價值恐怕勝于真理的價值吧
真理不講情,但信仰卻具有慈母之心,科學對于我們的渴望是冷淡的,而信仰卻安慰我們(阿密埃爾) ●幸運的人為了使自己不過分得意,不幸福的人作為支撐,不幸的人為了不屈服,各人都需要信仰(洪保德) ●弱者,或趨向衰落人們的貧窮生活需要對神的信仰……但是自己心中擁有太陽和生命的人除了自己以外,有必要到什么地方去尋找信仰嗎
(羅曼·羅蘭) ●當人拋棄信仰時,可望搬進迷信來(呂凱特) ●信仰就是用耳朵觀看(英國) ●思辨的結束就是信仰開始(祁克果) ●信仰就倘沒有充分的證據,那不過是迷信自己而已(英國) ●信仰是去相信我們所從未看見的,而這種信仰的回報,是看見我們相信的(圣·奧古斯丁) ●所謂信仰就是自我暗示,在潛意識中被宣布或反復指點所產生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拿破侖) ●沒有信仰的人是空虛的廢物,沒有原則的人是無用的小人(列賓) ●沒有信仰,則不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國土(惠特曼) ●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定的信仰(羅曼·羅蘭) ●有信仰未必能成大事,而沒有信仰卻將一事無成(小巴特勒) ●一個失去了信仰的人靠什么生活下去呢
(緒儒斯) ●沒有信仰的人如同盲人(彌頓
關于思想可以影響世界名言警句
1、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 2、學而不思則惘。
——孔子 3、思維是靈魂的自我談話。
——柏拉圖 4、思考是人類最大的樂趣。
——布萊希特 5、真知灼見,首先來自多思善疑。
——洛克威爾 6、思考可以構成一座橋,讓我們通向新知識。
——普朗克 7、思考才使我們閱讀的東西成為我們自己的。
——洛克 8、人們都是憑天性思考,按規(guī)則說話——愷撒
思想品德上的格言、諺語、名言警句
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鳩 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劉備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 周恩來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 斯賓諾莎 應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 德謨克利特 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
—— 凱洛夫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 羅曼·羅蘭 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爾基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系上。
—— 馬雅可夫斯基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單調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
—— 鄧肯 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
—— 列夫·托爾斯泰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
—— 契訶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 馬克思 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會偷竊,可是,即使把百萬金元給了盜賊,也沒法兒指望他從此不偷不盜。
—— 克雷洛夫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fā)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于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 黑格爾 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
這是我的經驗之談。
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
—— 貝多芬 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
——狄德羅 我愿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 貝多芬 裝飾對于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
—— 盧梭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 盧梭 讓我們把不名譽作為刑罰最重的部分吧
—— 孟德斯鳩 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
—— 夸美紐斯 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
—— 夸美紐斯 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
—— 赫爾巴特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 培根 陰謀陷害別人的人,自己會首先遭到不幸。
—— 伊索 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fā);寧可勉勵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 托馬斯·莫爾 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奮斗取得物質上的成功;這種道德既適用于國家,也適用于個人。
—— 羅素 養(yǎng)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 魯迅 只有在不僅消滅了階級對立,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忘卻了這種對立的社會發(fā)展階段上,超越階級對立和超越這種對立的回憶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為可能。
—— 恩格斯 我們有無產階級道德,我們應該發(fā)展它,鞏固它,并且以這種無產階級道德教育未來的一代。
—— 加里寧 當前的任務是,即使在最困難的條件下,也要挖掘礦石,提煉生鐵,鑄造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以及與這一世界觀相適應的上層建筑的純鋼。
—— 列寧 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 鄒韜奮 知恥近乎勇。
—— 孔丘 辱,莫大于不知恥。
—— 王通 革命道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它是從日常的堅持不懈的斗爭和鍛煉中發(fā)展和鞏固起來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黃金越煉越純一樣。
—— 胡志明 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y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yī)生。
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 魯迅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
—— 德謨克利特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 諸葛亮 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丘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 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
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
—— 王安石 侈則多欲。
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 司馬光 奢則妄取茍取,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于人無求,于己無愧,是可以養(yǎng)氣也。
—— 羅大經 半截粉條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
諸生不解余衷曲,反謂余為算細人。
—— 徐特立 讓自己完全受財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 德謨克利特 誰在平日節(jié)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于饑寒。
—— 薩迪 奢侈總是跟隨著淫亂,淫亂總是跟隨著奢侈。
—— 孟德斯鳩 奢侈的必然后果——風化的解體——反過來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 盧梭 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
—— 約翰·洛克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我們應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
—— 劉少奇 禮貌使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 松蘇內吉 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薩迪 不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
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斷,決不等于用拳頭制止別人發(fā)言。
—— 薩迪 火氣甚大,容易引起憤怒底煩擾,是一種惡習而使心靈向著那不正當的事情,那是一時沖動而沒有理性的行動。
—— 彼得·阿柏拉德 青年人應當不傷人,應當把個人所得的給予各人,應當避免虛偽與欺騙,應當顯得懇摯悅人,這樣學著去行正直。
—— 夸美紐斯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yǎng)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 約翰·洛克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 孟德斯鳩 壞事情一學就會,早年沾染的惡習,從此以后就會在所有的行為和舉動中顯現出來,不論是說話或行動上的毛病,三歲至老,六十不改。
—— 克雷洛夫 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
—— 梅里美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 岡察爾 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fā)脾氣就等于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
—— 達爾文 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
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 泰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