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求誠信,是中國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請你寫一句關于誠信的名言。
1、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2、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艾琳·卡瑟3、民無信不立。
——孔子4、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
——高爾基5、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塞羅6、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
——大仲馬7、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
——富蘭克林8、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拉羅什富科
有關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一句名言警句
誠信1.修辭立其誠。
——《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2.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魚父》 3.失信不立。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4.輕諾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6.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 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8.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 9.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果:果斷 10.一諾千金。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改 過 11.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
——《周易益象》 12.人孰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 13.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魏征列傳》 14.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白居易《與元九書》 1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16.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王守仁《改過》 1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增廣賢文》 敬 親 18.事父母,能竭其力。
——《論語學而》 19.父慈而教。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20.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孝經天子》 2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22.夫婦和而后家道成。
——《幼學瓊林夫婦》 23.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孟子離婁上》 24.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漢書宋弘列傳》 好 學 2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2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27.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2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29.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論語子張》:廣博地學習以堅定自己的意志,懇切的提問并且聯(lián)系實際進行思考。
30.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孟子離婁下》 31.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3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3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論語述而》 3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