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生格言(道德方面的)
愛 國 1.以家為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以天下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忠也。
——《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
——《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14.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論語·秦伯》 16.志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8.志當存高遠。
——諸葛亮《誡外生書》 19.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 20.有志者事竟成。
——《后漢書·耿弇列傳》 21.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
——張載《經(jīng)學理窟·學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軾《晁錯論》 23.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持 節(jié) 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2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26.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wèi)靈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論語·微子》 2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司馬遷《報任安書》 31.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易志。
——桓寬《鹽鐵論·地廣》 32.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3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李世民《賜蕭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周敦頤《愛蓮說》 35.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氣歌》 36.名節(jié)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于謙《無題》 37.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鄭燮(xiè)《題畫·竹石》 自 強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 40.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憲問》 42.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45.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
——《荀子·修身》 46.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
——《商君書·畫策》 4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龜雖壽》 4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49.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李咸用《送人》 50.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烏江》 51.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朱熹《答鞏仲至》 誠 信 52.修辭立其誠。
——《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5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魚父》 54.失信不立。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55.輕諾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5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 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59.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 60.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果:果斷 61.一諾千金。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知 恥 62.記己有恥。
——《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63.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孫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
65.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啊
66.知恥近乎勇。
——《禮記·中庸》 67.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
——楊雄《法言·君子》 68.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
——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恥。
——呂坤《呻吟語·治道》 70.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
——龔自珍《明良論二》 改 過 71.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
——《周易·益·象》 72.改過不吝。
——《尚書·仲虺(huǐ)之誥》 73.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尚書·伊訓》 74.人孰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 7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衛(wèi)靈公》: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
76.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魏征列傳》 77.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白居易《與元九書》 78.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覯《易論第九》 79.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陸九淵《與傅全美》 8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81.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王守仁《改過》 82.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
——薛瑄《讀書錄》卷十 83.改身之過,遷(發(fā)揚)身之善,謂之“修身”。
——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增廣賢文》 厚 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論語·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愛人,怎么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禮何
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yì)》 87.仁者壽。
——《論語·雍也》 88.仁者無敵。
——《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90.寬則得眾。
——《論語·陽貨》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公孫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
9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94.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榮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
——《戰(zhàn)國策·魏策》 96.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資治通鑒》卷九十六 愛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確,恰恰是害了他。
97.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
——張載《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張載《正蒙·乾稱》 貴 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周易·系辭上》 100.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左傳·隱公六年》 101.禮之用,和為貴。
——《論語·學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有自己的主見;小人容易茍同別人,卻不能與人和平共處。
103.君子和而不流。
(流:盲從)——《禮記·中庸》 10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106.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
——《淮南子·兵略訓》 107.單者易折,眾則難摧。
——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108.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逋《省心錄》 109.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顏淵》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純潔的友誼不帶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樣清澈透明。
) ——《莊子·山木》 敦 親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jīng)·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
——《論語·學而》 114.父慈而教。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115.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孝經(jīng)·天子》 116.孝在于質(zhì)實,不在于飾貌。
——桓寬《鹽鐵論·孝養(yǎng)》 11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118.夫婦和而后家道成。
——《幼學瓊林·夫婦》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
——陳子昂《座右銘》 120.父不慈則子不孝。
——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121.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孟子·離婁上》 122.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漢書·宋弘列傳》 [B] 重 義 [\\\/B] 123.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隱公元年》 124.義以生利,利以豐民。
——《國語·晉語》 124.義以生利,利以豐民。
——《國語·晉語》 125.見利思義。
——《論語·憲問》 126.見得思義。
——《論語·季氏》 127.義,志以天下為芬。
——《墨子·經(jīng)說上》:義,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為自己分內(nèi)的事。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孟子·盡心上》 12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告子上》 130.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
——《荀子·榮辱》 131.臨難毋茍免。
——《禮記·曲禮上》:在災難與危險面前,不要茍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氣節(jié)。
132.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133.義者,心之養(yǎng)也;利者,體之養(yǎng)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yǎng)重于義》 134.君子義以為質(zhì),得義則重,失義則輕, 由義為榮,背義為辱。
——陸九淵《與郭邦逸》 尚 勇 135.視死如歸。
——《管子·小匡》 136.率義之為勇。
——《左傳·哀公十六年》 137.見義不為,無勇也。
——《論語·為政》 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論語·憲問》 139.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論語·憲問》 140.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其利。
——《荀子·榮辱》 141.知而好問者圣,勇而好問者勝。
——《文字·自然》 1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后漢書·班超列傳》 143.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fā)。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44.初生之犢不懼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 [B] 好 學 [\\\/B] 14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14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147.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14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149.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論語·泰伯》 150.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論語·衛(wèi)靈公》 15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論語·子張》:廣博地學習以堅定自己的意志,懇切的提問并且聯(lián)系實際進行思考。
152.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孟子·離婁下》 153.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154.學至乎沒而后止。
——《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15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論語·述而》 15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論語·里仁》 159.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呂氏春秋·用眾》 16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161.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進學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
162.圣人無常師。
——韓愈《師說》 163.學貴得師,亦貴得友。
——唐甄《潛書·講學》 16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16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雜詩八首》之一 16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滿江紅·寫懷》 167.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朱熹《勸學》 168.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文嘉《明日歌》 [B] 審 勢 [\\\/B] 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的33章 1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第44章: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
17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第58章 1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64章 173.圣人擇可言而后言,擇可行而后行。
——《管子·形勢解》 174.三思而后行。
——《論語·公冶長》 175.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論語·子路》 如果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后句) 17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wèi)靈公》 17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 178.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
——《韓非子·喻老》 179.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zhàn)國策·楚策》 180.差若毫厘,謬以千里。
——《禮記·經(jīng)解》 18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凡事如果能預先充分準備就會成功, 否則就會失敗。
182.惟有道者能備患于未形也。
——《管子·牧民》:只有有遠見的人才能夠在禍患沒有 形成的時候就預防它。
83.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襄公十一年》 18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
——《戰(zhàn)國策·趙策》 185.前車覆,后車誡。
——《漢書·賈誼傳》 186.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禮記·曲禮上》:驕傲不可滋長 ,欲望不可以放縱,不能讓自己志得意滿,不應該使自己樂到極端。
187.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
——賈誼《新書·審微》 188.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
——《史記·高祖本紀》 18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蜀書·先住傳》 190.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
——吳兢《貞觀政要·刑法》 191.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求 新 192.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謹慎做事,自強不息,和 日月一起運轉,永不停止。
193.日新之謂盛德。
——《周易·系辭上》: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才是大德。
19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周易·系辭下》 195.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禮記·大學》: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天天除 舊更新,不間斷地更新又更新。
196.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擔心) ——《宋史·王安石列傳》 197.德貴日新。
——康有為《論語注》卷九 198.惟進取也故日新。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199.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勸學》 200.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
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
——程顥.程頤《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 201.為學須覺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長進。
——朱熹《朱子語類》卷八 20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鵲樓》 20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B] 勤 儉 [\\\/B] 204.君子以儉德辟難。
——《周易·否》 205.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尚書·大禹謨》 206.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207.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左傳·宣公十二年》 208.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
——《墨子·辭過》 209.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紳《憫農(nóng)》 210.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李商隱《詠史》 21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212.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司馬光《訓儉示康》 213.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
——《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四 214.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純?nèi)柿袀鳌?215.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朱柏廬《治家格言》 奉 公 216.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尚書·周官》:以公心滅私情,民眾才會心悅誠服。
217.大義滅親。
——《左傳·隱公四年》 218.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
——《左傳·僖公九年》 2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2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孟子·滕文公上》 221.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韓非子·有度》:懲罰有罪過的人,即使大臣 也不能放過;賞賜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22.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茍》: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則政治黑暗。
223.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在圣人治理的時代,天下是公有的。
224.國爾忘家,公爾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惟義所在。
——賈誼《新書·階級》 225.衡之于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繩之于內(nèi)外,無私曲直,故可以為正。
——《淮南子·主術訓》: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沒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監(jiān)督朝廷內(nèi)外 ,判別是非沒有偏頗,才可以算作正直。
226.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
——《淮南子·泛論訓》 227.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
——《淮南子·修務訓》 228.奉公如法則上下平。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29.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
——《史記·太史公自序》 230.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
——劉向《說苑·正理》 231.圣人不敢以親戚之恩而廢刑罰,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廢慶賞。
——徐干《中論·賞罰》 232.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后出師表》 233.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傅玄《傅子·通志》 234.發(fā)號施令,在乎必行;賞德罰罪,在乎不濫。
——包拯《論星變》 235.有功則賞,有罪則刑。
——司馬光《進修心治國要札子狀》 236.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
——石成金《傳家寶·紳瑜》 237.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
——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 [B] 務 實 [\\\/B] 23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23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憲問》 君子以說的多.做得少為恥。
240.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墨子·修身》:讀書人雖然有學問,但是親身實踐才 是根本。
241.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荀子·修身》:路程雖近,不走就達 不到目的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242.善言古者必有節(jié)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證于人。
——《荀子·性惡》 243.謹于言而慎于行。
——《禮記·緇衣》 244.君子強學而力行。
——楊雄《法言·修身》 245.實事求是。
——《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246.百聞不如一見。
——《漢書·趙沖國傳》 24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
——《漢書·董仲舒?zhèn)鳌?248.事莫明于有效,論莫定于有證。
——王充《論衡·薄葬》 249.名必有實,事必有功。
——荀悅《申鑒·俗嫌》 250.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251.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補充: 252.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荀子·修身》 25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雍也》:自己要站得住腳,也要設法讓 別人站得住腳;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設法讓別人事事行得通。
254.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
——《荀子·非相》
陽光好少年申請書的人生格言怎么寫
智慧的倉庫里滿儲箴言——波斯諺語 人生格言 人生就是學校。
在那里,與其說好的教師是幸福,不如說好的教師是不幸。
——海貝爾 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便永遠是一個奴隸。
——歌德 我們要把人生變成一個科學的夢,然后再把夢變成現(xiàn)實。
——居里夫人 要體驗人生,就要把握現(xiàn)實,相信現(xiàn)實。
——拉蒂特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過這一生,就太長了。
——莎士比亞 人生的道路有成千上萬條, 每一條都要它各自的風貌。
路的好壞不在于崎嶇多少, 只在于誰能最終達到目標。
——申寶峰 不要抄近道,否則會白跑。
不要繞遠道,否則會遲到。
不要走邪道,否則會坐牢。
不要走黑道,否則會挨刀。
不要只想要,付出不能少。
不要急著要,一定要戒躁。
不要求回報,該到自然到。
不要急得到,心靜便無惱。
不要怕人笑,看誰笑到老。
不要怕辛勞,勤是傳家寶。
不要怕摔跤,起來是英豪。
不要怕阻擾,繼續(xù)挺起腰。
不要裝知道,不懂就請教。
不要放大炮,說話要可靠。
說話要想好,辦事要公道。
說到要做到,不要瞎編造。
出名要趁早,賺錢要靠腦。
該了就要了,不愛就拉倒。
做人要地道,才能步步高。
走就走正道,好人有好報。
——申寶峰《人生悟》 生命格言 生命,那是自然付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
——諾貝爾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動。
——盧梭 生命是一條艱險的峽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
——米歇潘 生命如同寓言,其價值不在與長短,而在與內(nèi)容。
——塞涅卡 生命在閃光中現(xiàn)出絢爛,在平凡中現(xiàn)出真實。
——伯克 誰能以深刻的內(nèi)容充實每個瞬間,誰就是在無限地延長自己的生命。
——庫爾茨 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于度過。
——呂凱特 命運格言 命運就是對一個人的才能考驗的偶然。
——蓬皮杜 聰明的人造就機會多與碰到機會。
——培根 平凡的人聽從命運,只有強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維尼 如果錯過了太陽時你流淚了,那么你也要錯過群星了。
——泰戈爾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機遇。
如果你喜歡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無權拒絕你的機遇。
——羅曼.羅蘭 友誼格言 朋友需要你今天幫助,千萬不要等到明天。
——佚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 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
——紀伯倫 誰要求沒有缺點的朋友,誰就沒有朋友
——諺語 朋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使友誼永存。
——查理士 友情的紐帶,或會因情緒激動而繃緊,但決不可折斷.——林肯 周圍都有好朋友的人,比四面楚歌的人不知幸福多少。
——卡內(nèi)基夫人 財富不是真正的朋友,而朋友卻是真正的財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情深恭維少,知己笑談多。
——諺語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孔子 樹直用處多,人直朋友多。
——諺語 怯懦的人,會把朋友送給劊子手。
——羅曼·羅蘭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們彼此交換著生
——羅曼·羅蘭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諺語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諺語 真正的朋友應該說真話,不管那話多么尖銳…… ——奧斯特洛夫斯基 朋友間必須是患難相濟,那才能說得上是真正的友誼.——莎士比亞 世界上沒有比友誼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東西了;沒有友誼,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陽. ——西塞圖 與朋友交而不信。
——《論語》 信任一位虛偽的朋友,增加一個敵對的證人.——西班牙諺語 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可以精誠相待的人——西塞圖 在這個世上,誠實的人最尊重,最珍視的莫過于真正的朋友,這種朋友可以說是另一個自我. 我們的朋友比想象的少,卻比我們認識的多。
——霍夫曼斯塔爾 友誼是個無限的天地,它多么寬廣啊。
——羅·布朗寧 勵志格言 人生難免經(jīng)歷挫折和悲傷, 再痛再苦不要放在心上. 風雨過后才會有彩虹和陽光, 雨過天晴終究會晴朗。
——申寶峰 ★ 人生酸甜苦辣都要嘗一嘗, 嘗盡人間冷暖才能成長. 歷盡重重磨難才能變堅強, 遇到困難要挺起胸膛。
——申寶峰 ★ 哪怕前方布滿了風霜, 哪怕前方有大風大浪。
也要更加斗志昂揚, 一路高歌乘風破浪。
——申寶峰 ★ 幸福不會平白無故從天而降, 付出努力才會有補償.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就輝煌, 除非只是好夢一場。
——申寶峰 ★ 心中有夢想就要一如既往, 不能遇到困難說放就放. 千錘百煉才能磨煉出好鋼. 飽經(jīng)風霜才能更強。
——申寶峰 ★ 哪怕前方有虎豹豺狼, 哪怕前方有魑魅魍魎 也要更加奮發(fā)圖強, 一路高歌沖向前方。
——申寶峰 ★ 只要有夢想裝在心上, 朝著夢想去飛翔. 不怕一切困難和阻擋, 一定會如愿以償。
——申寶峰 ★ 受到創(chuàng)傷千萬不要沮喪, 要繼續(xù)挺起胸膛, 百折不撓才會有榮光, 堅持到底就能實現(xiàn)夢想。
——申寶峰 ★ 人生地苦辣,都要嘗嘗。
風雨的后面,就是陽光。
心中有理想,就有力量。
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遇到了困難,挺起胸膛。
做人坦蕩蕩,就不慌張。
前方有阻擋,別放心上。
把心放寬敞,就會通暢。
——申寶峰 ★ 只要向夢想努力沖, 再苦再難也不放松, 堅持到底就會成功。
——申寶峰 ★ 只要用真心的笑容, 和寬廣無私的包容, 就能常??吹讲屎?。
——申寶峰 ★ 只要有夢想在心中, 努力去付之于行動, 每個人都會變成龍。
——申寶峰 ★ 人窮志不窮, 誰都不平庸, 天生我才必有用。
——申寶峰 ★ 為了第一,自強不息。
堅持到底,絕不放棄。
加倍努力,出人頭地。
改變自己,開天辟地。
——申寶峰 ★ 只要努力,就有成績。
堅持到底,就會勝利。
竭盡全力,創(chuàng)造奇跡。
你是第一,天下無敵。
——申寶峰 智慧格言 : 不生氣歌 人生就像一場戲,相扶到老不容易; 因為有緣才相聚,是否更該去珍惜; 為了小事發(fā)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 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我若氣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 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去; 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人 生 有些人常常在煩惱,因為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他卻有意的接受。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不經(jīng)一事,不長一智,智慧是從人與事之間磨練出來的,若逃避現(xiàn)實,離開人與事,便無從產(chǎn)生智慧。
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
一個人的成敗,與他的心量有很大關系。
念念都是為了一切大眾,必定成功。
念念只想到自己、名聞利養(yǎng),凡事?lián)p人利己,就注定失敗。
德 行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恭敬別人,就是莊嚴自己。
不耗時間批評別人, 多花時間改善自己。
講話厚道而刻薄者,乃多福之人; 講話尖酸而鋒利者,乃薄福之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莫說他人短與長, 說來說去自遭殃; 若能閉口深藏舌, 便是修身第一方。
培養(yǎng)好自己的氣質(zhì),不要爭面子; 爭來的是假的,養(yǎng)來的才是真的。
得理要饒人,理直要氣和。
人生最大的收獲是改錯。
福 慧 注意你的行為,影響你的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影響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影響你的命運。
三餐常思農(nóng)夫苦,日用不忘眾生恩。
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做好事并不是為求名,也不是為求功德;抱著盡本份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誠無私的善事。
盡多少本份,就得多少本事。
不為任何代價、任何回報而付出,則能得到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
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忍 耐 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將來的事業(yè)就能成就多大。
小事不做,大事難成。
受得小氣,才不至于受大氣; 吃得小虧,才不至于吃大虧。
吃虧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虧,這是老莊退一步進三步而道理。
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
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告 誡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遠也不會進步。
講話過于肯定的人,往往后悔多于肯定。
欺人是禍,饒人是福。
人之謗我者,與其能辯,不如能忍; 人之誨我者,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傳家二字耕與讀,防家二字盜與奸; 傾家二字淫與賭,守家二字勤與儉。
清 心 并非有錢就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
處順境中必須謹慎,處逆境中必須忍耐。
修 身 八 則 光陰不惜過時悔, 黑發(fā)不學白發(fā)悔, 酒色賭博致禍悔, 安不將息病時悔, 官行賄賂致罪悔, 富不儉用貧時悔, 不孝父母老時悔, 遇難不幫有事悔。
子 女 進 孝 格 言 父母雙親恩似海深,生兒育女歷盡艱辛; 年老衰邁精疲力盡,子女成人理當孝順; 衣食住行勿使受困,健康狀況經(jīng)常過問; 父母所需竭力奉進,不應吝錢刻薄雙親; 夫妻情重父母恩深,不可寵妻虐待老人; 父母教誨謹記在心,父母有過婉言諫行; 父母有病精心侍奉,求醫(yī)診治攙扶護送; 千方百計減輕病痛,久病不愈堅持始終; 媳對婆翁應與女同,婿待岳丈依照子行; 上有父母下有子孫,前車后鑒將心比心。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長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清除了你的業(yè)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 感激拌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智慧; 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
覺悟的人 能吃虧的人是有福的人, 能施舍的人是富貴的人; 富貴人不占便宜, 占便宜的是窮人; 善良的人不怨人, 怨人的人是惡人; 聰明的人不生氣, 愛生氣的人是愚人; 富貴的人不發(fā)脾氣, 愛發(fā)脾氣的人是賤人; 能容忍的人是快樂的人, 能愛人的人是幸福的人; 愛罵街的人是沒福的人, 愛打人的人是短命的人, 能修身立德是長壽的人。
廣闊的胸懷、 淵博的知識、 精明的頭腦、 機智的反應、 敏銳的行動、 幽默的語言…… 智慧無處不在,處處隱藏。
讀書求懂,先求不懂。
始于問題,終于問題。
盡最大的努力,留最小的遺憾。
時間抓起來就是黃金,抓不起來就是流水。
快樂的學習,高興得成功。
因為美好,所以懷念。
因為懷念,所以經(jīng)典。
讓美麗因生命而存在,讓生命因美麗而永恒。
一個人的偉大,首先是靈魂的偉大,其次才是才華的出眾以及取得的成就。
不要讓智慧營養(yǎng)不良,溶入血液的營養(yǎng),才是真正的收獲。
把敵人變成朋友是消滅敵人的最好辦法。
激活自己的潛能,永不滿足,永不懈怠,永不疲倦,永不怯懦,始終保持堅定的意志、良好的狀態(tài),執(zhí)著的向人生的更高目標攀登。
體驗人生奮斗過程的快意,跨越更高的標桿,你的生活因此而美麗,生命因此而富有價值。
人只有經(jīng)過挫折和磨難,才能成就大事。
The fox may grow grey, but never good. 狐貍活到老,永遠難變好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 how can one catch the tiger\\\\s cub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read is produced by a powerlessness. 畏懼是軟弱的表現(xiàn)。
A hero only appears once the tiger is dead. 老虎了英雄才出現(xiàn)。
One careless move loses the whole game.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He that gapes till he be fed will gape till he be dead. 張嘴等喂,張嘴等。
Blessed is he that expects nothing, for he shall never be disappointed. 無奢望者有福,因其永不失望。
He that respects not is not respected. 欲受人敬,要先敬人。
Dog bark before they bite. 惡行之前有惡聲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烏云背后有陽光。
Spare the rod and spoil the child. 不打不成器。
It is easy to be wise after the event. 事后諸葛亮容易當。
Make the best of a bad bargain. 已知吃虧,盡力而為。
He that makes a thing too fine, breaks it. 做事過于苛求,反把事情弄壞。
He is rich that has few wants. 寡欲者富。
They brag most who can do least. 本領最小的人最會吹牛。
Self-praise is no recommendation. 自夸不足為自薦。
A good conscience is a continuous feast. 問心無愧天天樂。
Sometimes the best gain is to lose. 有時吃虧就是最大的便宜。
Look on both sides of the shield. 看問題要從兩面看。
讀書格言 ☆書是我們時代的生命——別林斯基 ☆書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寧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tǒng)——莎士比亞 ☆書籍是人類思想的寶庫——烏申斯基 ☆書籍——舉世之寶——梭羅 ☆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別林斯基 ☆書是唯一不的東西——丘特 ☆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巴甫連柯 ☆書中橫臥著整個過去的靈魂——卡萊爾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書不僅是生活,而且是現(xiàn)在、過去和未來文化生活的源泉 ——庫法耶夫 ☆書籍把我們引入最美好的社會,使我們認識各個時代的偉大智者———史美爾斯 ☆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
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fā)性的養(yǎng)料。
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yǎng)料———雨果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書籍——當代真正的大學——卡萊爾 ☆書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靈,它幫助我從腐臭的泥潭中脫身出來,如果沒有它們,我就會溺在那里面,會被愚笨和鄙陋的東西嗆住——高爾基 ☆書籍就像一盞神燈,它照亮人們最遙遠、最黯淡的生活道路——烏皮特 ☆書籍具有不朽的能力。
它是人類活動的最長久的果實——史美爾斯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除了野蠻國家,整個世界都被書統(tǒng)治著——福爾特爾 ☆書籍乃世人積累智慧之長明燈——寇第斯 ☆書籍能引導我們進入高尚的社會,并結識各個時代的最偉大人物——斯邁爾斯 ☆書籍使人變得思想奔放——革拉特珂夫 ☆唯書籍不朽——喬特 ☆書籍使我們成為以往各個時代的精神生活的繼承者——欽寧格 ☆書籍是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chǎn),世代相傳,更是給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禮物——愛迪生 ☆書籍是幼年人的導師,是老年人的護士,在岑寂的時候,書籍使我們歡娛,遠離一切的痛苦——柯里葉爾 ☆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語和訓斥,不收學費,也不拘形式……對圖書傾注的愛,就是對才智的愛——德伯里 ☆書是隨時在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復這個顧問的次數(shù)———凱勒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巴羅 ☆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雨果 ☆書籍是前人的經(jīng)驗——拉布雷 ☆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書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樂,也是繁榮的裝飾和危難的避難所,慰人心靈。
在家庭成為快樂的種子,在外也不致成為障礙物,但在旅行之際,卻是夜間的伴侶——西塞羅 ☆書籍是最好的朋友。
當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遠不會背棄你——都德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培根 ☆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書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
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赫爾岑 ☆書——這是這一代對另一代精神上的遺訓,這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年輕人的忠告,這是行將去休息的站崗人對走來接替他的崗位的站崗人的命令——赫爾岑 ☆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
住宅里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
——威爾遜 ☆書籍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基礎,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基礎的基礎——茨威格 ☆書籍并不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它包藏著一種生命的潛力,與作者同樣地活躍。
不僅如此,它還像一個寶瓶,把作者生機勃勃的智慧中最純凈的精華保存起來——彌爾頓 ☆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紐斯 ☆有創(chuàng)見的書籍傳布在黑暗的時代里,猶如一些太陽光照耀在荒涼的沙漠上,為的是化黑暗為光明。
這些書是人類精神史上劃時代的作品,人們憑借它們的原則,向種種新的發(fā)現(xiàn)邁進。
書本是將圣賢豪杰的心照射到我們心里的忠實的鏡子。
——吉本
我喜歡的一則格言作文500字(百善孝為先,孝在于行而不在言)
格言,是一對隱形的翅膀,帶著你在天空中飛翔;在黑暗的道路,給你照亮的是格言;在跑道殺氣那個,格言是你的助手,讓你最早到終點。
“堅持就是勝利”是我喜歡的一則格言,它在我的成長道路上閃閃發(fā)亮。
記得有一次,爸爸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那時我對自行車一竅不通,就不定決心把它學會。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我到了屋外學自行車。
我剛學的時候,那自行車好像和我有仇似的,總是搖來晃去,而我不知跌倒了多少次,手和腳幾乎2全是傷痕累累。
媽媽見了心痛地說:“算了,別學了,看你摔成這個樣子
”但爸爸2卻鼓勵我說:“別聽媽媽的,做任何事都不要放棄,堅持就是勝利
”本來有點灰心的我,聽了爸爸的話,像充足氣的氣球,信心十足。
經(jīng)過多次的練習,這個困難的家伙終于被我克服了。
三年級的時候,老師布置了幾道難題讓我們回家思考,我坐在桌子前,毫無頭緒,腦海一片空白,我想出去玩玩,但一走,一句“堅持就是勝利”在我耳邊響起,我又去了思考中。
一分.兩分.三分.......慢慢過去,我用堅持把這幾題完成了,我又爬過了一座山。
我學會自行車之后,我“堅持就是勝利”有了更深的理解,無論多困難,只要堅持,最后你一定會成功的。
“堅持就是勝利”這對隱形翅膀將永遠長在我身上,陪伴著我一起成長,跨過人生的障礙,爬過一座座困難高峰
關于孝敬父母的格言·諺語(越多越好)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無條件愛的基礎上的家長同孩子的相互關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機。
——羅斯·坎貝爾 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
——色諾芬 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絀。
——小路實篤 母親在家事事順。
——阿爾科特 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相像
她們的心始終一樣。
——瓦普察洛夫 一個高尚的人,如果有一個像他自己一樣的兒子,其樂一定不亞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續(xù)。
——斯梯爾 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賀拉斯 母愛乃世界上最偉大的勢力。
——阿瑟·米 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yǎng)成一個真正的人。
他將在人生的戰(zhàn)斗中獲得勝利。
——阿斯杜里亞斯 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
——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英)薩克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前蘇聯(lián))奧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錢。
——(美)馬克·吐溫 共產(chǎn)主義不僅表現(xiàn)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xiàn)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系上。
——(前蘇聯(lián)) 馬雅可夫斯基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
——(英國)莎士比亞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
——鮑蒙特和弗萊徹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
——富勒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美國)羅素
孝老愛親的古詩、短文、格言
1.夫孝,德之本,天之經(jīng)也,民之行也。
—孝經(jīng)》2.孝,文之本也。
——《國語·周語》3.孝,禮也。
——《左傳·文公二年》4.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5.人生內(nèi)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呂公著 6.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lián)璧》7.百善孝為先8.《心地觀經(jīng)》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說不能盡。
經(jīng)于一劫,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yǎng)父母,而未能報一日之恩。
”又云:“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
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
”又云:“當知父母恩最深,諸佛圣賢咸報德,若人至心供養(yǎng)佛,復有精勤修孝養(yǎng),如是二人福無異,三世受報亦無窮。
” 9.《阿含經(jīng)》云:“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于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yǎng),猶不能報須臾之恩。
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yǎng)父母;若不供養(yǎng)得重罪。
” 10.《四十二章經(jīng)》云:“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孝親最神也。
” 11.《睒子經(jīng)》云:“佛言:使我疾成無上真正道者,皆由孝德也。
” 12.親善產(chǎn)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法)雨果 13.年老受尊敬是出現(xiàn)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
——(法)拉法格 14.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德)歌德 15.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
——(英國)莎士比亞
以忠,禮,孝,誠為主題的班會主持人串詞
供參考 孝子之養(yǎng)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禮記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
——《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長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運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為大
事親為大;守,孰為大
守身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
孰不為事
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
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莊子 禮者,斷長續(xù)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
——《孝經(jīng)·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內(nèi)睦者,家道昌。
——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陳宏謀 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
——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的。
——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
——(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
——(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chǎn)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法)雨果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意大利)亞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xiàn)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
——(法)拉法格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英)培根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前蘇聯(lián))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傾倒了一座博物館。
——高爾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法)司湯達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
——(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英)薩克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前蘇聯(lián))奧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錢。
——(美)馬克·吐溫 共產(chǎn)主義不僅表現(xiàn)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xiàn)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系上。
——(前蘇聯(lián))馬雅可夫斯基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
——(英國)莎士比亞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
——鮑蒙特和弗萊徹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
——富勒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美國)羅素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于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
——羅素 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羅素 還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圣的呢
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
——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
——所羅門 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chǎn)生于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
——莎士比亞 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孩子回到母親身邊。
——薩福 我看見過挨餓的孩子。
我看見過母親和妻子們的悲痛。
我痛恨戰(zhàn)爭。
——羅斯福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法)羅曼·羅蘭 親人不睦家必敗。
——(美)林肯 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愛默生 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
——狄更斯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
——狄更斯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
——狄更斯 父親,應該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
——狄更斯 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于看不起自己的家。
——狄更斯 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
——蘇格拉底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tǒng)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
——蘇霍姆林斯基 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
——蘇霍姆林斯基 父母的愛應該是這樣的:它能激發(fā)起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對人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關心,激發(fā)起他為人民服務的熱情。
——蘇霍姆林斯基 母親的安寧和幸福取決于她的孩子們。
母親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兒童去創(chuàng)造。
——蘇霍姆林斯基 成為母親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煥發(fā)出全部的力量和美。
——蘇霍姆林斯基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jù)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fā)、教育子女。
——蒙田 真不公平,原諒青年人尋歡作樂,卻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
——蒙田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
——維斯冠 有的兒女使我們感到此生不虛,有的兒女為我們留下了終身遺憾。
——紀伯倫 再沒有什么能比人的母親更為偉大。
——惠特曼 一家人能夠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居里夫人 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yǎng)得堅強、正直。
——德萊塞 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
——池田大作 互相贈送禮物的家庭習慣有助于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誠摯的友誼。
其主要意義并不在于禮物的本身,而在于對親人的關心,在于希望感謝親人的關心。
——伊林娜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熱愛和尊敬的父親和母親是非常幸福的。
——伊林娜 良好的家庭傳統(tǒng)有助于家庭成員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個友愛的、生氣勃勃的集體。
——伊林娜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
——大仲馬 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
——岡察爾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無條件愛的基礎上的家長同孩子的相互關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機。
——羅斯·坎貝爾 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
——色諾芬 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絀。
——小路實篤 母親在家事事順。
——阿爾科特 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相像
她們的心始終一樣。
——瓦普察洛夫 一個高尚的人,如果有一個像他自己一樣的兒子,其樂一定不亞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續(xù)。
——斯梯爾 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賀拉斯 母愛乃世界上最偉大的勢力。
——阿瑟·米 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yǎng)成一個真正的人。
他將在人生的戰(zhàn)斗中獲得勝利。
——阿斯杜里亞斯 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
——哈吉·阿布巴卡·伊芒“二十四孝” 虞舜孝感動天 虞舜,早年喪母,父親老實,繼母陷害他,他不但不嫉恨,反而對繼母更孝敬,對弟弟更友愛,使他們受到感化。
舜在歷山務農(nóng)時,其孝感動天帝,使大象來替他耕田,鳥兒替他除草。
堯帝知道了他的賢才,讓他做丞相,并傳位于他。
舜后來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圣君。
郯子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郯國國君。
父母年老患眼疾,郯子聽說鹿乳可以治好雙親的眼疾,便披著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親。
獵人誤認其為鹿,正要射他,他趕緊大叫,并將實情相告,獵人敬其孝心,以鹿乳相贈,并護送郯子出山。
老萊戲彩娛親 老萊子,春秋楚國人。
為了孝敬雙親,七十歲的他,常穿五色彩衣,學做孩子游戲。
有時擔水進屋,詐跌在地,學孩子哭,千方百計逗二老開心,。
他的孝行感動了楚王,親往請其出山輔政,老萊子面對高官厚爵,毫不動心,婉言謝絕了楚王的聘請,陪雙親終老山野。
仲由為親負米 仲由,字子路,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
生性至孝,家境貧寒,常以野菜為食。
仲由為孝敬父母,常從百里之外背米回來供養(yǎng)父母。
仲由父母去世后,他隨孔子周游列國時,在楚國面對美味佳肴,回憶起昔日生活之苦,思念其父母。
閔損單衣順母 閔損,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
自幼喪母,后母給兩個親生兒子用棉花做衣服,給他用蘆花。
一次,他為父親駕車,體寒手抖,車險些失控,父親怒而鞭打,蘆花飛出。
父親決定休掉后母,閔損卻哭著勸阻:“娘在只孩兒一人受凍,娘走了兩個弟弟衣單。
”后娘知道后深受感動,從此待他如親生。
劉恒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個兒子。
生母薄太后患病三年,漢文帝處理完政務后,便陪在太后床邊,目不交睫,衣不解帶。
母親服用的湯藥,親口嘗過后才讓母親服用。
江革行傭供母 后漢江革,早年喪父,為避戰(zhàn)亂,背著年邁的母親逃難。
路遇強盜,欲殺江革,江革哭告,有老母無人奉養(yǎng),強盜感其孝,放其生還,江革背著母親最后在下邳定居下來。
為了生活,他到一家人家當傭人,供養(yǎng)老母。
后來他又背著母親回到老家臨淄。
母親有事外出,他必定親自駕車緩緩前行。
曾母嚙指心痛 曾參,字子興,又稱曾子,魯國武城人。
孔子弟子。
著有《大學》一書。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一天,他進深山砍柴,家中來了客人,母親急盼兒歸,便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此時曾參忽感心痛,知是慈母呼喚,急忙背柴回家。
真是母子連心。
虞蔡順拾椹供母 蔡順,字君仲,漢代汝南人。
少年喪父,對母極孝。
時遇王莽之亂,年歲饑荒,糧食缺乏。
蔡順拾桑椹充饑,并以不同的容器分裝。
一隊赤眉軍經(jīng)過,問他,他說:“黑甜的給母親,青的給自己吃。
”赤眉軍稱贊其孝順,贈牛腳一條,白米二斗,讓他帶回家供養(yǎng)母親。
黃香扇枕溫席 黃香,字文強,漢代江夏人,從小對父母孝順。
9歲時,母親去世,哀痛至極,為母守孝三年。
夏季天氣炎熱,其父因思念其母無法入睡,他就用扇子扇涼枕席。
冬季天氣寒,他先用身體暖熱被褥,才讓父親上床休息。
“黃香扇枕溫席”的故事就世代流傳下來。
陸績懷橘遺親 陸績,字公紀,吳郡(今江蘇蘇州)人。
他出身官宦世家,從小深懂忠義孝悌之道。
6歲時隨父赴九江見袁術。
袁術用紅橘招待他,他隨手拿了幾個裝在懷里。
辭別彎腰作揖時,紅橘從懷中滾落在地,袁術笑他:“你是我的貴客,怎么還偷柑橘呢
”陸績答道:“我是想拿回去給母親嘗個新鮮。
”袁術聽后深感他將來定是不同凡響的人物。
“陸績懷橘遺親”的事跡廣為流傳。
楊香打虎救父 楊香,晉朝楊豐的女兒,14歲那年,隨父去田間收割稻子,突然一頭斑斕猛虎躍出,將其父撲倒在地。
楊香聽到父親的叫聲,一個箭步跨上前,躍上虎背掄起拳頭,對著虎頭砸下去,后又將老虎的嘴按在坑里。
老虎因無法呼吸,倒地而死。
楊香不畏猛虎,“打虎救父”的故事成了膾炙人口的佳話。
吳猛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
時年8歲,因家貧窮,買不起蚊帳,夏天夜間蚊子極多,打不完,趕不走,而父親又怕煙熏,年幼的吳猛實在沒有辦法了,突然想到:如果蚊子吃飽了就不會叮咬父親了。
于是,他每晚都赤裸著上身,在父親的旁邊,任蚊子叮咬自己。
乳姑奉親不怠 唐夫人非常孝順,待婆婆極好。
她的婆婆長孫夫人老了,牙齒脫落,不能咀嚼食物,她就用自己的奶喂婆婆。
婆婆病了,唐夫人更是衣不解帶,日夜侍候在婆婆身邊,煎湯喂藥,小心看護。
婆婆感動地說:“我沒什么能報答你的,但愿你的兒子、媳婦都會像你一樣孝順。
” 壽昌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朝人。
七歲時,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外出嫁人,母子不相見已五十余年。
宋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為了尋母親,他棄官前往陜西,發(fā)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鄉(xiāng)。
終于在同州(今山西大荔)找到母親,歡聚而歸。
庭堅滌穢事親宋朝黃庭堅,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極其孝順,雖然任高官,對母親的生活仍照顧得體貼入微。
因母親愛干凈,他每夜必親自為母親洗涮便桶,以安母心,沒有一刻放棄盡兒子的孝道。
現(xiàn)代的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zhì)。
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
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
陳毅探母,執(zhí)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
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主持人一:我們來自四面八方主持人二:我們有著不同的個性主持人一:我們是應著一種緣分走到了一起主持人二:組成了一個團結友愛的大家庭主持人一:請聽詩朗誦《我愛我班》二、小品主持人二:年少的我們,渴盼長大主持人一:但總是掩飾不了一些幼稚主持人二:我們熱情似火主持人一:但有時也會迷失方向主持人二:請看下面一組小品,然后對其中的人物行為作出分析三、討論小品中的人物行為要求:給三分鐘時間討論,然后進行交流四、班徽設計比賽主持人二:“汗水點燃希望,信念成就夢想”,這是我們的班級格言主持人一:“勇于拼搏,敢于創(chuàng)新,奧運精神,一(2)發(fā)揚”是我們的口號主持人二:揮灑我們手中的彩筆,來為我們的班級設計一個班徽主持人一:請參加班徽設計比賽的同學展示你們的作品,并說明設計理念,我們將評出最佳班徽。
五、男女生對唱《同桌的你》主持人二:初中三年,我們將攜手走過主持人一:同歡樂、共甘苦,我們將譜寫友誼的樂章主持人二:我們是兄弟姐妹主持人一:我們是親密伙伴主持人二:若干年后,當我們回首往事時,將倍感溫馨;主持人一:若干年后,我們會想起親愛的同學,想起我們的同桌。
請聽歌曲《同桌的你》六、發(fā)言:同學之間應如何交往主持人一:一首《同桌的你》讓我們感到友誼的可貴。
主持人二:在我們平時的相處中,同學之間有時不免會產(chǎn)生一些矛盾。
主持人一:下面請大家談談,同學之間應如何交往
(過程略)主持人二:馬克思說:“人的生活離不開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是不容易的。
友誼需要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諒解去護理。
”主持人一: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尊重別人的人,才有權受人尊敬。
主持人二:與人相處不能只想自己,要想到別人;與人相處要以誠相待,學會諒解主持人一:營造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要靠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主持人二: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給人的感覺是美好的七、才藝大比拼——水果拼盤主持人一: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主持人二:用我們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美,用我們的心靈去感受美,用我們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美主持人一:下面,我們來個才藝大比拼——做水果拼盤主持人二:男女生各做一盤,進行比賽。
評委將評出冠亞軍 ,我們想請老師們擔當一下評委(過程略)主持人二:請參賽選手說明創(chuàng)意八、背誦圓周率主持人一:人們的創(chuàng)造力是不可估量的,人的智慧是驚人的主持人二:有時它會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主持人一:接下來我們來聽孫儀哲同學背誦的一首詩歌,大家猜猜看,這是一首什么詩
主持人二:我們班的黃夢茜同學還能背誦圓周率小數(shù)點后面一百多位呢,不信,我們一起來聽聽
九、優(yōu)秀學生介紹學習方法主持人一:看了剛才兩位同學的表演,真讓我們感到佩服主持人二:它展現(xiàn)了我們當代中學生的風采,展現(xiàn)了我們的智慧主持人一:從小努力學習,長大報效祖國主持人二:為此,我們?nèi)w同學手拉手,心連心,共同創(chuàng)造輝煌成績主持人一:為了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我們班除了開展“結對子”活動外,我們還經(jīng)常請學習優(yōu)異的同學介紹學習經(jīng)驗,他們總是毫無保留地介紹他們成功的秘訣。
主持人二:現(xiàn)在我們請幾個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介紹一下他們的好的學習方法主持人一:語文:許夢婷 數(shù)學:惠曉莉 英語:黃夢茜十、舞蹈主持人二:聽了她們的介紹,我們深受啟發(fā),與其激動,不如行動主持人一:用我們的熱血譜寫無悔的青春主持人二:青春,有人向往,有人擁有,有人卻已失去。
主持人一:經(jīng)歷著青春的人們是幸福的主持人二:我們應該慶幸,因為我們正值青春主持人一: 正因為我們青春,所以我們驕傲,四季的芬芳我們一起收藏。
主持人一:我們用舞姿詮釋我們的青春主持人二:我們用舞姿表達我們對生活、對老師、對同學、對班級的愛主持人一:請欣賞舞蹈《青春的旋律》十一、大家談:怎樣為班集體添光彩
主持人二:我們的班級是一個生命體,我們就是其中鮮活的血液,我們要不斷地為這個生命體輸送養(yǎng)分,讓她健康成長。
主持人一:請大家談談:怎樣為我們的班集體添光彩。
過程(略)主持人二:活躍是我班的特點,也是我班的長處主持人一:這是青年人的活力的體現(xiàn),是人的聰明才智的表露。
主持人二:快樂學習,每天擁有一個好心情,你的學習效率會高效。
主持人一:但不適宜的活躍也會影響我們的學習,有損我班的形象, 因此我們必須把握好一個度主持人二:“同船過渡,八百年修行”,相聚是緣分。
主持人一:全班一心,眾志成城,期待著我班更上一層樓。
主持人二:下面我們請班主任......
急需九年級【人教版】語文試卷一張
一、知識積累與運用(26分) 1、請用楷書寫一句你一直都奉為座右銘,用來激勵自己進步的人生格言。
要求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不少于8個字。
錯一個字不得分。
(1分) -———— 2請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
(5分) 真誠是什么?真誠是那輪懸掛在蒼穹的太陽,一天天迸發(fā)出燦爛的希望。
? , 。
真誠是什么?真誠是戈璧灘上一棵白楊樹,一寸寸譜寫著生的偉岸與zhí zhuó( )。
我愛真誠,愛它如驛外斷橋邊竹籬般清靜;愛它如小橋流水般dàn bó( );愛它如梅蘭菊竹般高潔;愛它如《蘭亭集序》般率真;愛它如高山流水般激越;愛它如飛檐回廊般玲朧。
○1、根據(jù)拼音寫出文段括號處應填入的詞語。
(2分) 偉岸與zhí zhuó( ) 如小橋流水般dàn bó( ) ○2、文段中有兩個錯別字,請分別找出并改正。
(1分) 改為 改為 ○3、根據(jù)語境,為文段續(xù)寫一個句子。
(2分) 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 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你已誦讀過不少優(yōu)秀古詩文,請將下面的詩文名句補充完整。
(4分) ①斜暉脈脈水悠悠, 。
( 溫庭筠《望江南》) ②今夜偏知春氣暖, 。
(劉方平《月夜》) ③ ,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④)建國以來,我國各條戰(zhàn)線上涌現(xiàn)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在《沁園春?雪》中所寫:“ , ”。
4學校開展“好讀書 讀好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初三(2)班同學在語文老師的指導下分成四小組,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活動,在學校的文化窗布置了下面四個專欄。
(10分) 專欄一:【看名人怎樣讀書】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完成(1)—(4)題。
(3分) ①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水平的重要途徑,可以使我們獲得很多有益的啟示,充實我們的生活。
②讀《三國演義》,我們可以領略到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的風采;③讀《鋼鐵是怎樣練成的》,我們能領悟到人生的真諦和生命的意義; , 。
⑴第②句中,加點字“儒”的讀音為: 。
(0.5分) ⑵第③句中,有一個錯別字,它是: ,應改為: 。
(0.5) ⑶第③句中,加點詞“真諦”的含義是: 。
(1分) ⑷仿照劃線句子的句式,再仿寫一組句子(1分) , 。
專欄二:【你說我說說讀書】(2分) 在討論怎樣處理流行作品與讀經(jīng)典名著的關系問題時,同學們形成了兩種觀點: 有人認為,應該多讀流行作品。
流行作品用的是現(xiàn)代生活中鮮活的語言,反映的是當代人的思想感情,讀起來輕松省力,有興趣,吸收快。
也有人認為,應該多讀經(jīng)典名著。
名著是經(jīng)時間篩選留下的碩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華。
它們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們好像軍事上的制高點,占領了它,其他就不在話下了。
讀名著,有以一當十的價值。
兩種觀點,你更傾向于哪種,請說說你的依據(jù)并作簡要分析。
答: 專欄三:【文化長廊——名著大家讀】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入相關的內(nèi)容。
(2 一部《水滸傳》塑造了多少流傳百世的英雄形象,點亮了多少閃耀天空的罡煞之星。
話說梁山第十四條好漢武松,為兄報仇怒殺① 、潘金蓮;發(fā)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結識 ② (母夜叉);醉打蔣門神,替施恩奪回③ ;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為躲避官府的緝捕,削發(fā)成④ ;夜走蜈蚣嶺,痛殺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見時魄散魂飛,林下強人,撞著心驚膽裂。
” 專欄四:【讀圖時代學讀圖】(3分) 有人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讀圖時代”,各種各樣的圖鋪天蓋地一般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讀圖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下面是張紅同學找到的一則漫畫,請你仔細觀察,并回答問題。
(1) 用簡要的語言介紹這幅漫畫的內(nèi)容。
(1分) 答: (2) 仔細觀察這幅漫畫,說說它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象。
(2分) 答: 5、語言綜合運用( 6分) ①某班級在本學期的“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綜合性學習過程中開展了一次辯論活動。
在這次活動中,小王同學說:“比爾?蓋茨是世人公認的成功人士,人們提到他,總會在他的名字前冠以‘世界首富’的稱謂,他的財富就是他成功的標志。
所以我認為,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志是金錢。
”你是否贊同小王的說法?為什么?(2分) 答: ②如果由你來擔任這次綜合性學習“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的主持人,請你仿照下面的示例,運用比喻手法再寫兩個句子,作為本次綜合性活動的結束語。
(2分) 示例:金錢像一面鏡子,照出人們靈魂的美與丑。
金錢 , 。
金錢 , 。
○3在莫泊桑某篇短篇小說中,故事主人公菲利普夫婦聽說弟弟有錢,就覺得骨肉情深,一見到落魄的弟弟,立即就翻臉不認;在社會主義社會,金錢成為人們互相幫助的“愛心大使”。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就是最好的見證。
這說明了什么
(2分) 二、文言文閱讀和古詩詞賞析(20分) (一)唐雎不辱使命(11分)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
(4分) ①非士之怒也 ②倉鷹擊于殿上 ③天下縞素 ④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 7、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2分) 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譯: 8、文段中描寫秦王神情、態(tài)度變化過程的語句是不悅→ → 。
這一變化表現(xiàn)了秦王 、 的性格特點。
(2分) 9、 “與臣而將四矣”中“臣”指誰
這句話的用意是什么
表現(xiàn)了他什么精神
(3分) 答: (二)直躬救父(6分) 楚有直躬者,其父竊羊而謁之上,上執(zhí)而將誅之。
直躬請代之。
將誅矣,告吏曰:“父竊羊而謁之,不亦信乎?父誅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誅之,國將有不誅者乎?”荊王聞之,乃不誅也。
【注】①謁:告發(fā)。
②上:君主,這里指荊王。
(選自《呂氏春秋》)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2分) (1)不亦信乎 信: 。
(2)信且孝而誅之 且: 。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2分) 父誅而代之,不亦孝乎? 。
12.全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依據(jù)直躬的言行,分析這個人物的特點。
(2分) 答: (三)宋詞賞析(3分)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3詞中“鬢微霜,又何妨。
”與上闕的“ ”相呼應,表達詞人的狂放不羈和沖天的豪氣,(1分) 14“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請對這句話試做賞析。
(2分) 答: 三、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一)人生不售回程票(10分) ⑴“來去匆匆,忘了感受。
” ⑵這是一句著名的詩。
它表達了一種深深的遺憾:想感受時才發(fā)現(xiàn)錯過了機會,而有機會時又偏偏忘了感受
⑶不妨讓我們看看某些“風流倜儻”的年輕人,他們特別奢侈,雖然自己掙不了幾個錢,揮霍起父輩的錢財來卻頗為“慷慨”;他們明明是不愛學習的精神“乞丐”,卻偏要學著金錢“貴族”的樣,呼朋引伴,在酒店里吆五喝六地猛喝
在舞廳里昏天黑地地猛跳
在牌桌上日以繼夜地猛玩
全然不知自己正在白白地浪費著人生的青春
⑷自然,等到把青春揮霍完了,他們才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一無所有
⑸他們挺后悔,因為他們終于恍然大悟; ⑹有志者們用出色的拼搏裝點著青春,感受到了青春的亮麗;可自己用沒完沒了的玩樂演繹著沒完沒了的淺薄
⑺有志者們的生活很充實,有志者們的笑很燦爛——人家豐收了,成功了,憑什么不笑
可自己過得輕飄飄的、空洞洞的——沒有豐收,沒有輝煌,即便能笑,那笑也是平庸的,蒼白的,膚淺的
⑻啊青春真美
春天真美
可自己偏偏忘了感受青春
偏偏忘了在春光里播種
⑼真想再年輕一次
可是,人生已不再售回程票
⑽什么叫后悔
這就是后悔
⑾那么,我親愛的青年朋友,您有沒有白白地揮霍過自己的青春
⑿想不想笑得美點
那就記住,空洞洞的笑肯定不美
⒀千萬別為了玩得開心才活著
生活中有的是比玩更重要的內(nèi)容。
15、整體感知。
說說你對標題“人生不售回程票的理解”。
(2分) 16、局部把握。
(1)指出 句子“什么叫后悔
這就叫后悔
”中的“這”所指代的內(nèi)容。
(2 (2)揣摩下面句中加點詞的妙處。
(2分) 他們特別奢侈,雖然自己掙不了幾個錢,揮霍起父輩的錢財來卻頗為“慷慨”。
17、寫作探究。
(根據(jù)題義填空)(2分) 文章第12段與前文第 段相照應;文章從論證方法上看主要采用 論證。
18、體驗感悟。
(2分) 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啟示
(二)孩子,其實你不必這樣(14分) 距離中考還有20多天了,初三復習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tài)。
這天,一個叫程海的初三男生來找我,囁嚅地說:“老師,我寫了一篇作文,想麻煩您給我看看。
”我欣喜的接過作文,我不教他,但我一直在留意他。
他長得又瘦又小,但成績十分優(yōu)異;他是“特困生”,三年的學費全免。
那是一篇寫得挺不錯的作文,我很喜歡,就邊改邊將它敲進了電腦。
當我將一篇打印稿交給程海時,他喜出望外地看著我,一疊聲地說了七八個“謝謝”。
后來,從他班主任那里得知,他對自己很苛求。
他生活那么困難,卻不肯接受大家的捐助。
每次買飯,都是二兩米飯,半份素菜。
初三這么苦,這么累,我不由得有點心疼和擔心。
過了兩天,我特意到初三的售飯區(qū)等候程海,程海來得很遲,我知道他特別惜時,晚一些來為的是錯開排隊的高峰。
程海往打卡機里插卡的時候,我看到顯示屏上清晰地跳出了61.50元的字樣。
他買了一份飯、半份菜,還剩下60元錢。
我和他邊聊邊往就餐區(qū)走。
當我確信周圍沒有人注意我們時,我把自己的飯卡遞到程海面前,假裝很隨意地說:“我們交換一下好嗎
別緊張,我需要減肥,你需要長肉,咱們一起努力,到中考那天,你把我飯卡里的錢用完,我把你飯卡里的錢用完,你說好不好
”程海有些手足無措,低聲說:“老師,我的……錢,夠用。
”我說:“我看見你的卡里還有多少錢了。
別讓我著急了,咱倆其實是互相成全。
好了,把你的卡給我吧。
”程海說了聲“謝謝”,就和我交換了飯卡。
我的飯卡里存有200元錢,足夠他這20天用了。
那之后,當我去食堂買飯,偶爾遇到往初三售飯區(qū)走的程海,我都會向他做一個“V”型手勢,鼓勵他努力吃,努力學。
中考來了。
中考又走了。
程海到學校來找我,鄭重將飯卡還給了我,并真誠地向我道謝。
我也找出他的飯卡,笑著說:“我的任務完成不賴,你可不如我。
你看你,還是那么瘦
”程海說:“其實我長肉了,偷著長的,老師看不出來。
” 很快,中考成績下來了,程海的成績非常優(yōu)異。
作為關愛著他的老師和關注著他的朋友,我就像自己又經(jīng)歷了一次金榜題名一樣高興。
臨近放假的一天,我到食堂去買飯。
我將飯卡插進打卡機,顯示屏上居然顯示出了140元的字樣
我一下子懵了。
我把飯卡抽出來,到儲款機那里去查詢,結果是這張飯卡近期沒有儲過款
也就是說,在中考前的20天里,程海僅僅花去了他“自己”的那60元錢
我捏著那張飯卡,突然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
我驚問自己:是不是,我在無意中傷害了這個十分要強的孩子
此刻,如過程海出現(xiàn)在我面前,我將對他說些什么
我想我可能會說:孩子,窮,本不是你的錯,不要用自己羸弱的身體去給“窮”這東西殉難,它不值得。
如果一個人,表示愿意和你并肩迎擊困難,你自然可以分析他的用心是否真純;而當你明白的知曉他原是惴惴地揣了一顆善心,并希望用這顆善心給你溫暖的時候,你就應當賜給他一個機緣。
要知道,有人會把你欣然領會一份善意看成是對他的至高獎賞。
他期待著你幸福地體察到他的良苦用心,他也期待你日后同樣成為慷慨地贈予他人溫暖的人。
孩子,我們之間曾發(fā)生過一個美麗的故事:你的一篇作文給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了一份有價值的記憶。
相比之下,如今被我捏在手里的這張飯卡是多么的不幸,它本是想殷勤地編織一個動人的故事的,豈料卻留下了一處敗筆。
孩子,你在高中還好嗎
買飯的時候,別總去得那么遲,早一點去,可以買到熱一些可口一些的飯菜。
(選文有改動) 19.與程海交換飯卡時,“我”先“確信周圍沒有人注意”,然后才“假裝很隨意”的對他說了“我”的意思。
“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2分) 20.當發(fā)現(xiàn)程海僅花去他自己60元錢時,為什么“我”“突然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2分) 21.文中三次寫到了程海對“我”的感謝。
請結合文意,談談它們分別表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內(nèi)心活動。
(6分) (1)他喜出望外地看著我,一疊聲地說了七八個“謝謝”。
(2分) 2)程海說了聲“謝謝”,就和我交換了飯卡。
(2分) (3)(程海)鄭重將飯卡還給了我,并真誠地向我道謝。
(2分) 22.文章開頭和結尾都涉及到“我”幫助程海修改作文一事。
從全文結構看,這樣寫有哪些作用
(2分) 23.文章后三段的議論抒情部分有不少發(fā)人深省的精彩語句。
請摘錄一句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抄寫在下面的讀書卡片上,并寫出你的心得體會。
(2分) 讀書卡片 編號:618 類別:散 文 篇名:《孩子,其實你不必這樣》 作者:張麗鈞 來源:(此處不用作答) 內(nèi)容摘錄: 心得體會: 四.24、作文:(50分) 文題一:有一首微型詩這樣寫道:“在蜻蜓眼里,大海和小溪同樣深淺”該詩作者化用成語“蜻蜓點水”給人們啟迪和聯(lián)想。
你在生活中肯定會有類似的體會:或深入研究走向成功,或淺嘗輒止蒙上陰影;或不斷進取享受歡樂,或浮躁自滿收獲懊惱…… 請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或體會,以“深與淺”為話題,自擬文題作文。
文題二:社會是一所學校,生活是我們的良師。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我們學會了理解;在胸中怒火中燒時,我們學會了忍讓;在別人觸犯了自己時,我們學會了寬容;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學會了關心;在不利的環(huán)境中,我們學會了生存…… 請以“在 中學會 ”為題,將題目補充完整,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
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 1.略 2.○1、執(zhí)著;淡泊(每個詞語1分) ○2 “璧” 改為“ 壁” “朧 ”改為“ 瓏” ○3、示例:真誠是什么?真誠是那百花園中嬌艷的花兒,一朵朵散發(fā)著春的生機與綠意。
3略②蟲聲新透綠窗紗(每小題1分。
有漏字添字、錯別字的,該小題不得分) 4、(1)rú 練 煉 (2)。
理由合理即可。
如(A)應該多讀經(jīng)典名著,因為名著畢竟經(jīng)過了時間的考驗,所反映的都是對人性的贊美、對真理的追求,所以贊成多讀經(jīng)典名著。
(B)多讀流行作品,因為流行作品反映了現(xiàn)代的流行趨勢,富有現(xiàn)在的生活氣息。
但有些價值不高的或膚淺的讀物,我們沒有必要去讀。
(3)西門慶 孫二娘 快活林 行者 (4).(A)畫面上是一個左右兩邊發(fā)育極不對稱的畸形兒,左邊高大,右邊矮小。
高大的是“生活水平”,矮小的是“文化水平”。
(意思對即可給分,1分) (b)漫畫揭示了這樣一種現(xiàn)象:一部分青少年生活水準不斷提高,文化素養(yǎng)卻跟不上來。
(答對一點得1分,意思對即可,計2分) 5、①不贊成。
理由應談到:比爾?蓋茨的成功并不僅僅在于他是世界首富而在于他的才干,拼搏精神及為業(yè)界做出的貢獻。
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志有很多 ②示例:金錢像一把標:尺,丈量著你的貪欲。
金錢像一根魔杖,使貪婪者瘋狂。
○3金錢,它只不過是一種商品,它本身既沒有意志,也沒有感情,更談不上對人有益還是有害。
人們對金錢的態(tài)度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別,歸根咎底,我認為問題還是出在人的身上,出在社會制度 6、①有膽識有才能的人 ②通“蒼”,青色 ③穿喪服 ④道歉 7、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而安陵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8、怫然怒、色撓,前倨后恭、色厲內(nèi)荏 9、①指唐雎。
②他暗示秦王,他將效法專諸、聶政、要離三人,刺殺秦王。
③表現(xiàn)他不畏強暴,勇于獻身以及誓死捍衛(wèi)祖國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10.(1)信:誠信、忠誠(1分)(2)且:而且、又(1分) 11.父親要被處死而(我)代他受刑,不也是孝嗎(不也是在行孝道嗎)? 12.直躬告發(fā)父親偷羊,說明他正直無私,誠實不欺,可見其直(誠、信)(1分);直躬替父受刑, 可見其孝(1分);直躬臨刑前據(jù)理申訴,最終獲得赦免,可見其智(1分)。
13.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14.這幾句突破了“出獵”的局限,表達了殺敵報國的凌云壯志。
15、人生揮霍的青春和浪費的光陰不可能追回。
16、(1)人生揮霍的青春和浪費的光陰不可能追回。
(2)褒詞貶用,諷刺這此人的揮霍無度。
17、7 對比 18.我們正處在人生的美好時光,我們應該抓緊時間好好學習,不斷的完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有知識更有能力,更好的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fā)展,讓自己的青春煥發(fā)光彩,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意思相近即可) 19.(2分)不想被別人看到,也不想讓程海察覺到“我”是在有意幫助他,怕傷害他的自尊心。
20.(2分)[答案示例]①反思自己是不是無意中傷害了這個要強的孩子,為此感到內(nèi)疚。
②貧窮使一個孩子變得如此敏感、自閉,“我”為此既傷感又擔憂。
③程海未能體察到“我”的良苦用心,更未理解“我”的深深期待。
21.(1)(2分)對于“我”對學習上的幫助,真心地接納,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
(2)(2分)雖不情愿卻又無法拒絕,為了不傷害“我”,只好委婉地接受。
(3)(2分)對“我”的幫助和鼓勵心存感激。
22.(2分)修改作文一事既是文章的緣起,又對交換飯卡起了鋪墊和襯托(對比)作用。
前后照應,結構完整。
評分標準:把握三個得分點:①鋪墊;②襯托(對比);③照應。
意思對即可。
每點1分。
23.(2分)內(nèi)容摘要:[答案示例] 而當你明白的知曉他原是惴惴地揣了一顆善心,并希望用這顆善心給你溫暖的時候,你就應當賜給他一個機緣。
心得體會:[答案示例]接納別人的幫助,領受他人的善心,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