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誠信的成語,名言,詩句
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圣潔的鮮花。
誠信像一面鏡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會出現(xiàn)裂痕。
誠信是前進的路,隨著開拓的腳步延伸。
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yè)之基。
現(xiàn)代葛優(yōu)說過:“我泱泱大國以誠信為本
” 東漢王充講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海岳尚可傾,口諾終不移”的詩句。
近代魯迅先生說過:“誠信為人之本。
” 弘一大師說過:“內(nèi)不欺已,外不欺人”。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孟子曰:“誠,乃立于天人合一與性善論之上,無道乃誠也。
” 西方人說:誠信是最好的競爭手段。
中國人說:無信不立。
回答者: 襄o兒 - 初入江湖 三級 9-26 18:19
關(guān)于誠信的名人名言
1、民無信。
孔子 2、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子 3不信者,行不果。
—— 4、誠信者,天下之結(jié)也。
——墨子 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 6、小信誠則大信立。
——韓非子 7、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子 8、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 9、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 10、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11、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
——薛瑄 12、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 13、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yīng)。
——程頤 14、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頤 15、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王充 16、不信不立,不誠不行。
——晁說之 17、內(nèi)不欺已,外不欺人。
——弘一大師 18、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
——楊筒 19、一言之美,貴于千金。
——葛洪 2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楊泉 21、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jīng)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
——周恩來 22、禍莫大于無信。
——傅玄 23、不須犯一口說,不須著一意念,只憑真真誠誠行將去,久則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
——呂坤 24、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
——蔡鍔。
2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劉備 2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27、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
—— 李白 28、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29、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chǎn)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zhì)。
—— 周恩來 30、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31、誠信為人之本。
——魯迅 32、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 魯迅 33、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y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yī)生。
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 魯迅 34、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35、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36、我們應(yīng)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dāng)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yīng)該受得起。
—— 劉少奇 37、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 諸葛亮 38、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39、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4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4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42、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
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
——王安石 43、人之所助者,信也。
——《周易》 44、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禮記》 45、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
——《資治通鑒》 46、馬先馴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準南子》 47、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 48、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nèi)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艾琳·卡瑟 49、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爾 50、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富。
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敗者不可。
——池田大作 51、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高爾基 52、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塞羅 53、當(dāng)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
——大仲馬 54、失足,你可能馬上復(fù)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富蘭克林 55、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
——富蘭克林 56、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拉羅什富科 57、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要誠信。
——莎士比亞 58、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塞 59、失去了誠信,就等同于敵人毀滅了自己。
——莎士比亞 60、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誠。
——愛默生 61、誠實和勤勉,應(yīng)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
——富蘭克林 62、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
——拉羅什夫利 63、要我們買他的誠實,這種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譽。
——沃夫格 64、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覺說直話也沒有人相信。
——伊索 65、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康德 66、誠實是智慧之書的第一章。
——杰弗遜 67、信用是難得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時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68、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都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 69、我寧愿以誠摯獲得一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愿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贊揚。
——裴多菲 70、失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拉羅什富科 71、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才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 72、人類最不道德訂戶,是不誠實與懦弱。
——高爾基 73、善良——這是天才者的偉大品質(zhì)之一。
——安格爾 74、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莎士比亞 75、真誠與樸實是天才的寶貴品質(zhì)。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76、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鳩 77、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yīng)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78、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 斯賓諾莎 79、應(yīng)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 德謨克利特 80、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
—— 凱洛夫 81、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shù)家,偉大的行動者。
—— 羅曼·羅蘭 82、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爾基 83、共產(chǎn)主義不僅表現(xiàn)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xiàn)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guān)系上。
—— 馬雅可夫斯基 84、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單調(diào)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
—— 鄧肯 85、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
—— 列夫·托爾斯泰 86、人在智慧上應(yīng)當(dāng)是明豁的,道德上應(yīng)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yīng)該是清潔的。
—— 契訶夫 87、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 馬克思 88、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會偷竊,可是,即使把百萬金元給了盜賊,也沒法兒指望他從此不偷不盜。
—— 克雷洛夫 89、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fā)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于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xiàn)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 黑格爾 90、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
這是我的經(jīng)驗之談。
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shù)以外也是道德。
—— 貝多芬 91、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
——狄德羅 我愿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dān)當(dāng)患難。
—— 貝多芬 92、裝飾對于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
—— 盧梭 93、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 盧梭 94、讓我們把不名譽作為刑罰最重的部分吧
—— 孟德斯鳩 95、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chǔ)。
—— 夸美紐斯 96、德行的實現(xiàn)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
—— 夸美紐斯 97、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jié)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
—— 赫爾巴特 98、美德有如名香,經(jīng)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 培根 99、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fā);寧可勉勵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 托馬斯·莫爾 100、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
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yīng)該向他道謝的。
—— 泰戈爾
關(guān)于成功的四字詞語,名人名言,古詩
希望有你喜歡的,祝好,加油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朱熹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險躁則不能勵精,淫漫則不能致性.諸葛亮《誡子書》克己復(fù)禮為仁.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孔子修已治人之道,止勤于邦,儉于家,言忠信,行篤敬四語.終身用之,有不能盡,不在多,亦不在深.曾國藩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不慎退千尋.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輩更應(yīng)惜秒陰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少年易學(xué)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xué)》信念: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責(zé)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崇高: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堅毅: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無私: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博愛: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和睦: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杜甫《江村》)克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寬容: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增廣昔時賢文》)還有好多俗語啊成語啊,古諺類之類的:滿招損 謙受益抱素懷樸 安性約身秉心真實 矢口貞誠不攻人短 莫矜己長藏器學(xué)海 崇德效山澹泊明志 寧靜致遠讀圣賢書 行仁義事篤禮崇義 抱淑守真干國家事 讀圣賢書剛毅多略 文雅少儔光明正大 樸誠堅貞好花半開 美酒微醺精神萬古 氣節(jié)千秋苦由欲生 悲從心來寬宏大量 遠矚高瞻寬人三尺 利己一丈寬以濟猛 儉能養(yǎng)廉落時自舞 逝后聞香莫笑人短 勿恃己長貧不學(xué)吝 默無過言貧賤難移 威武不屈生作人杰 死為鬼雄失意休餒 得勢莫狂事理通達 心氣平和淑身涉世 謹行慎言俗心可鄙 流言莫畏文為人表 禮是身基胸中正氣 雪里芭蕉一言九鼎 只字千鈞以身作則 與德為鄰英雄無種 良玉須雕愿聞己過 求通民情云山風(fēng)度 松柏精神澡身浴德 矩步規(guī)行知足常樂 無欺自安忠信難克 堅貞不移把酒知今是 觀書悟昨非鄙帚嘗自珍 糟糠多相惜不矜威益重 無私功自高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不隨時俯仰 自得古風(fēng)流不息身方健 無私心自寬長笑對高柳 貞心比古松待人勝待己 推腹更推心淡心復(fù)靜慮 神怡體自舒道德為原本 知識極誠明讀書得真趣 懷古生遠思多言即少味 無欲斯有為恩怨揮手斷 是非隨心平改過如芟草 育才似栽花格超梅以上 品在竹之間乖逆而心順 榮辱以自安海量由船蕩 寬懷任馬馳涵養(yǎng)須用靜 進學(xué)在致知紅梅耐寒霜 明珠不染塵積學(xué)以儲寶 酌理以富才己過勿憚改 未然當(dāng)先思經(jīng)倫涵萬物 磊落冠群英靜耕心上田 謹行腳底船靜里思三益 閑居守四箴靜思天下事 多讀古人書恪勤在朝夕 言行寡悔尤禮貌風(fēng)流美 文明大雅存立品同白玉 讀書到青云立身宜得地 歇足易求安礪勤以養(yǎng)志 持簡而修身名利淡如水 事業(yè)重如山明恥志始立 知怒身方進攀山將磨志 瞰海能忘憂片言寄心語 一紙報平安讓人非我弱 得志莫離群人無信不立 天有日方明忍中乾坤大 笑里學(xué)問多如意事常少 敢言人所難三思方舉步 百折不回頭升高必自下 謹始惟其終失意休氣餒 得勢莫猖狂事業(yè)由凡始 道德在躬行守道以立名 修身以俟時守分身無辱 知機心自閑守身為人節(jié) 寡欲是全功殊姿各獨立 素志庶可求文品清時貴 功名晚節(jié)難我心本自然 此身是他物無過方自慰 有理始心安無言先立意 未嘯已生風(fēng)無欲而名立 理得則心安笑則喜顏回 忍而寬子路心淡神如水 恩重義是天心凈得真趣 意閑識安樂心凈知雪白 意淡識松青心靜筆墨老 人閑字句工心平欲不侵 氣和意自安心在水晶域 直如朱絲繩行修而名立 得理則心安修身立宦海 持德鑒青天修身如執(zhí)玉 種德勝遺金虛心成大器 勁節(jié)見奇才抑人是自抑 揚人其自揚有容德乃大 無私心自安語雜多是非 心靜少煩惱欲中失心性 酒后無道德知命真君子 安貧古達人知足苦亦樂 無欲凡已仙直如朱絲繩 清似玉壺冰只須份中取 不可緣外求至人無異趣 靜者得長生終身爭一息 每事必三思竹因虛受益 松以靜延年常恥躬之不逮 欲寡過而未能大著肚皮容物 立定腳跟做人端正心態(tài)干事 挺直腰板做人放懷于天地外 得氣在山水間俯仰無愧天地 褒貶自有春秋驕傲來自淺薄 狂妄出于無知節(jié)比真金鑠石 心如秋月春云戒驕風(fēng)清日朗 除躁海闊天空靜坐自然有得 虛懷初若無能平平淡淡生活 從從容容作人謙者眾善之甚 傲者眾惡之魁人生當(dāng)知自足 靜修可與賢齊若能坦坦蕩蕩 何心戰(zhàn)戰(zhàn)兢兢臥下野莫憂怨 居高位不驕矜小酌令人興奮 狂飲使人發(fā)瘋行止無愧天地 褒貶自有春秋養(yǎng)心莫若寡欲 至樂無如讀書以不變應(yīng)萬變 見一物知百物飲量豈止于醉 雅懷乃游乎仙造物所忌者巧 與人相見以誠責(zé)人之心責(zé)己 恕己之心恕人知者樂仁者壽 居之安資之深終生為善不足 一日為惡有余自然無我境界 隨時忘歸天地飽時莫忘饑時苦 有衣須記無衣寒不悲鏡里容顏瘦 且喜心頭疆域?qū)挷灰姽湃苏婧尥?力當(dāng)時事莫辭難不可嬌奢溺子女 須以忠孝傳兒孫不因財色毀心志 應(yīng)須清寒磨悟根才短自知能事少 禮疏常覺慢人多菜根濃淡宜慢嚼 人生苦樂須細品菜根滋味知君慣 潭水交情愛我深滄桑人生從容對 坎坷世事恬淡為常覺胸中春意滿 須知世上好人多常容心里存公理 莫用世間造孽錢常聞貪錢丟性命 但能守廉得民心持身勿使白璧玷 立志直與青云齊除凈私欲終世樂 洗盡俗念滿身輕此地有高山峻嶺 何處無明月清風(fēng)大器量天空海闊 真聰明岳峙淵停淡飯粗茶有真味 明窗凈幾是安居當(dāng)如曾子日三省 更為張公加半思當(dāng)慎世事與自事 莫將人間比夢間得失一笑任之乎 成敗靜觀隨其然德高言語多滋味 品端舉止溢馨香滌煩除俗尋真樂 臨水登山得至情洞悉世事胸襟闊 閱盡人情眼界寬讀能明達耕能富 成自謙虛敗自驕妒我安知非弱小 欺人絕不是英雄度是春風(fēng)常長物 心如清水不沾塵斷送一生唯有酒 尋思百計不如閑多查自身得和失 休管他人是與非多讀書知禮明義 少飲酒多是無非凡事皆須苦后得 一心從來恒而成凡事忍讓即為福 一心無求便是樂反觀自己難全是 細論人家未盡非放開他人得自我 拋去執(zhí)迷是真心富貴定要安本分 貧窮切莫枉思量根深不怕風(fēng)搖動 干正何懼月影斜古人所重在大節(jié) 君子于學(xué)無常師觀人不可以貌取 處事豈能隨心為廣交三教九流人 遍讀四書五經(jīng)書汗跡頻落聽有聲 心性暗磨修無痕豪放不解行若奢 淡泊無欲情似冷宦海須持隱逸志 禪林不忘濟世心忌我安知非賞識 欺人到底不英雄緘口不語是非事 冷眼靜觀名利人節(jié)用愛人能道國 正心誠意乃修身借酒澆愁愁更愁 抽刀斷水水長流借酒澆愁愁難蟹 以酒助興興更濃經(jīng)多實踐思方壯 看破浮名意自平經(jīng)商標準唯誠信 做人法則要平心經(jīng)商標準唯誠信 從政要點尚清廉井淘三遍出好水 人從三師武藝高酒常知節(jié)狂言少 心不能清亂夢多酒欲醉人人不醉 花香襲我我自清居心中正明如鏡 接物寬和藹若春君子善飲貴斟酌 酒徒貪杯賤名節(jié)開懷一笑天下事 閉口不論世上人坎坷人生作笑罵 鬼狐文章寫春秋苦海有浪隨欲起 清心無痕共岸生曠心將江海齊遠 宏量與宇宙同寬利刀割體痕易合 惡語傷人恨難消利人時出平常語 修己常存改過心了去煩惱即正果 忘卻生死是菩提煤須烈火識清白 人必風(fēng)浪辯忠逆每逢大事有靜氣 不信身旁無高才每省自我成動力 常越本心是進步莫道浮云終蔽日 應(yīng)信綠葉樂扶花莫言前路無知己 但恐此心難對天墨香益智須常磨 忠言逆耳宜多聽能受苦方為志士 肯吃虧不是癡人能知足者常知樂 到不求時便不憂寧守寒窗獨寂寞 勿濫交游亂心性品若梅花香在骨 人如秋水玉為神平時不說無情話 每日常觀有用書豈有文章驚海內(nèi) 但留清白在人間氣清更覺山川近 心遠愈知宇宙寬謙到十分防有詐 讓人一步不為愚勤能補拙才偏敏 廉不沽名品益高勤浴無病勤欲病 學(xué)道不憂學(xué)盜憂清廉人品潔如玉 脫俗文章淡若仙清心方覺景中趣 恬淡自結(jié)塵外緣情超哀樂三杯足 心有陰晴萬象殊情于牽掛點滴事 愛具包容過失心人到無求多自由 官居無品得清閑人各有能我何與 身所未得心難安人品若山極崇峻 情懷與水同清幽人情閱盡浮云厚 世事經(jīng)過蜀道平人心若路直行好 世事如棋寬著高人心似水宜疏導(dǎo) 世勢如棋須左右人遇誤解休怨恨 事逢得意莫輕狂忍一言風(fēng)平浪靜 退半步海闊天空日食三餐須三省 身經(jīng)一事求一得掃來竹葉烹茶葉 劈碎松根煮菜根身外浮云何足論 松間明月長如此省吃儉用長流水 揮霍浪費瓦上霜詩可養(yǎng)神須時嚼 墨能修心宜常品時將山水洗心靈 常把風(fēng)物換腸胃士必遇真人而禮 計當(dāng)與國士為謀世本無先覺之驗 人貴有自知之明世事暗察蘊七彩 人生細品多五味世事洞明莫玩世 人情練達應(yīng)助人事到盛時須警省 境當(dāng)逆處要從容事能知足心常愜 人到無求品自高事事留心即學(xué)問 人人忘我皆兄弟事有利弊多權(quán)衡 物持正反勿偏激適時而行即用功 相機以動是處世守正行權(quán)真事業(yè) 平矜節(jié)欲大功夫書到心融真有味 事非身歷且休言書有未曾經(jīng)我讀 事無不可對人言水惟善下能成海 山不爭高自極天素甘淡泊心常泰 曾履憂危體愈堅素琴有韻隨心調(diào) 短笛無腔信口吹所貴立身無茍且 豈容應(yīng)事太分明陶情不出琴書外 遣興多在山水間特立獨行有如此 進德修業(yè)須及時天有慧眼惜勤苦 世存公道在人心萬古在懷日有得 一生知足天與游萬事盡從忙里錯 一心須向靜中安望遠能知風(fēng)浪小 凌空始覺海波平為官須從做人起 處世先自修身始為人樹起脊梁鐵 把卷撐開眼海銀為人應(yīng)懷渡人志 處世當(dāng)持濟世心為吟雪月詩句冷 因畫風(fēng)花筆墨香文章似玉清無玷 氣節(jié)如松直有心文章最忌隨人后 道德無多祗本心聞過知非須改過 見賢思齊貴超賢無能事乃能無事 不善言而善不言無情未必真豪杰 有度方為大丈夫無求便是安心法 不飽真為祛病方無事在懷為極樂 有長可取不虛生無瑕人品清于玉 不俗文章淡似仙無易事則無難事 有虛心方有實心五味清淡精神爽 處事從容日月長勿憑刀劍斷恩怨 須持仁義折仇心物我兩忘真了悟 心神俱無大自在物我兩忘知恒古 天人歸一識大同物無規(guī)矩難方圓 人明法度知分寸習(xí)勤不止能祛欲 聞過則喜自得師賢者所懷虛若谷 圣人之氣靜于蘭效梅傲霜休傲友 學(xué)竹虛心莫虛情心不定則詩無語 志不堅而事難成心懷天地心漸寬 意在山水意自閑心井不學(xué)時欲枯 昭華不惜日漸老心靜如水清見底 意閑似風(fēng)淡無痕心靜自覺眼中景 意空方悟法外天心明機巧形若累 意黯精明語如拙心期過望無奈多 人懷淡泊失意少心如山石牢守拙 意似海天勤抱樸心收鏡里求真樂 眼放長寬得大觀心無所累行必果 事多牽掛飛難高心性常磨持中正 行止時戒秉操守心懸一鏡正言行 意存二簿記得失行不得反求諸己 躬自厚薄責(zé)于人行端何懼身外言 德馨自有林下蹊行事莫將天理錯 立身當(dāng)與古人爭胸闊千愁似粟粒 心輕萬事如鴻毛修身豈為名傳世 作事唯思利及人虛心竹有低頭葉 傲骨梅無仰面花虛竹幽蘭生靜氣 和風(fēng)朗月喻天懷學(xué)不自滿可言博 修而無我能達道學(xué)當(dāng)自發(fā)不為名 善應(yīng)心甘非圖報學(xué)淺自知能事少 禮疏常覺慢人多學(xué)問多自虛心得 風(fēng)物長宜放眼量言以思忠歸渾厚 氣因善養(yǎng)得和平言語中盡可積德 妻子間也是修身眼界高時無礙物 心源開處有清波眼于局外看自我 人在心中求真如一人知己亦已足 畢生自修無盡期以誠換得天下怨 用心感知世上音意淡名利喜風(fēng)雨 心懷山川忘紅塵意閑閑意意自在 心靜靜心心自觀淫逸能廢臥龍才 嬌奢可奪帝王心英雄不與劍上論 丈夫只在智中取鸚鵡前頭休多語 小人身邊須慎行鷹隼入云睞所向 驊騮得路慎于平用權(quán)且須留三分 與人最宜寬一丈用心計較般般易 退步思量事事難有關(guān)家國書常讀 無益身心事莫為有守有為識進退 無物無我生妙相漁樵以外清景少 松竹之間風(fēng)骨多與世不言人所短 臨文期集古之長與有肝膽人共事 從無字句處讀書欲除煩惱須無我 歷盡艱難好作人欲無后悔須修己 各有前因莫羨人欲知世味須嘗膽 不識人情且臥薪喻義自無非理事 愛名常葆不貪心月無貧富家家有 燕不炎涼歲歲來知識學(xué)以經(jīng)世用 點滴悟而修身為知足是人生一樂 無為得天地自然治學(xué)當(dāng)思日精進 為官應(yīng)效清正廉治學(xué)嚴謹勤有得 處世恭順忍而安做人謙恭持骨氣 處世踏實擯虛偽做人應(yīng)效 引路尤崇李大釗做事成敗盡心力 處境順逆隨天意存儼若思養(yǎng)浩然氣 視已成事讀未完書得山水清其人多壽 饒詩書氣有子必賢讀常見書作本分事 吃有菜飯著可補衣度比江河細流兼納 氣如春夏群物發(fā)生高情若云朗抱如月 和氣當(dāng)春節(jié)清為秋古訓(xùn)是式威儀是力 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好大喜功終為怨府 貪多務(wù)得哪有閑時護體面不如重廉恥 求醫(yī)藥莫若養(yǎng)性情既動復(fù)止初念不及 自昧而明群疑盡除儉可助廉勤可補拙 恭以持己恕以待人見人之過若己有失 于理既得即心所安結(jié)友交朋冰心慧眼 做人處世霽月光風(fēng)靜氣得蘭清風(fēng)引竹 朗懷映日和氣當(dāng)春靜以養(yǎng)性儉以樹德 入則篤行出則友賢酒能成事酒能敗事 水可載舟水可覆舟酒能弄性仙家飲之 酒也亂性佛家戒之樂此幽閑與年無盡 化其躁妄得氣之利蓮出綠波有君子德 蘭生幽谷為眾人香臨類恒和取諸無妄 隨時觀感咸與人同片言九鼎源于智慧 一諾千金始自信誠清品猶蘭虛懷若竹 澄襟似水朗抱凝冰讓美歸功功自易集 分怨共過過亦何傷食莫多貪能飽便罷 酒防狂飲不醉方佳束身如圭澄懷似鏡 種德類樹養(yǎng)心若魚雖無師??蓪μ斓?不立城府自振紀綱天道人道忌盈忌滿 逆境順境知進知退罔談彼短我亦有短 靡恃己長人孰無長文當(dāng)以精神貫古今 人須憑道義擎天地心平氣和千祥駢集 意粗性躁一事無成行不得則反求諸己 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有德有操可儀可象 克文克敏乃惠乃時有能力不會出風(fēng)頭 無知識才好擺架子與其輕人不如重我 但求無過非必有功知之為知未容妄作 止其所止何敢奢求竹柏曠懷心神共遠 智仁雅樂山水同深待足幾時足知足自足 求閑何日閑偷閑便閑多記格言胸中藏尺度 靜觀成敗眼里燃燭燈茍有恒無須訂章罰款 最無益莫過嗜酒吸煙立身當(dāng)如泰山以凌云 處世須似空谷而虛懷請勿入座三杯醉者也 須防出門一拱歪之乎想如何為人便如何做 要怎樣收獲先怎樣栽行事休處處忘形得意 做人要時時知足虛心一片忠誠是長壽之本 滿懷善良乃快樂之源一月休貪二十九日醉 百年須笑三萬六千場種十里名花何如種德 修萬間廣廈不若修身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 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讀經(jīng)讀史讀遍天下奇書 修行修德修成世上俊才浮躁一分到處遍招尤悔 因循二字從來誤盡英雄話雖未到口邊三思更好 事縱放得心下再慎何妨克去私心當(dāng)如斬釘截鐵 養(yǎng)成靜性要似止水澄波老老實實作人此為真理 勤勤懇懇工作乃是正道莫對失意人而談得意事 從來有名士不取無名錢聰明人糊涂人少心人易處 文雅話粗野話無情話難聽丹心一顆千金哪比人格貴 清風(fēng)兩袖萬貫不移品行貞讀古人書須處地設(shè)身一想 論天下事要揆情度理三思好人多自苦中來莫圖便宜 凡事皆緣忙里錯且要從容見落花飛絮莫愁春老色褪 仰翠竹蒼松當(dāng)效節(jié)亮風(fēng)高君子磊落胸懷坦蕩渾如海 士人淡泊寒窗寂寞清似水生當(dāng)以家國為懷方是男兒 死應(yīng)為民生以計可稱丈夫書未成名嘆爾今生空伏案 酒能喪命勸君來世莫貪杯同是肚皮飽者不知饑者苦 一般面目得時休笑失時人知事曉事不多事太平無事 忍人讓人不欺人方可為人酌酒杜煙八秩老翁無芥疾 清心寡欲四時佳興樂松年百折不回頭遇事虛懷觀一是 三思方舉步與人和氣察群言醴泉無源芝草無根人貴自立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民生在勤盤中餐料料皆辛苦棄之可惜 杯中酒滴滴均醇美酌量而飲氣忌躁言忌浮才忌滿學(xué)忌淺 膽欲大心欲細智欲圓行欲方且靜坐撫良心今日所為何事 莫亂行從正道前途自遇好人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小疑必問大事必聞才算學(xué)生損人有過輕人失禮助人高尚 敗業(yè)可恥守業(yè)無能創(chuàng)業(yè)光榮為官半紙空文何須作威作福 做人一世得失宜當(dāng)戒驕戒躁為人莫戀歡娛歡娛即是煩惱 處世休辭勞苦勞苦乃得安康人間無莫教之人但恐誠心未至 事里少難為之事須防立志不堅無貪心無私心心存清白真快樂 不尋事不怕事事留余地自逍遙吾日三省吾身高志者應(yīng)虛懷若谷 爾須時正爾心修道人當(dāng)大肚能容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 沉浮莫嘆知天上云卷云舒聚散任風(fēng)人生惟酒色機關(guān)須百煉此身成鐵漢 世上有是非門戶要三緘其口學(xué)金人無事莫生事有事莫畏事此之謂解事 有官勿曠官去官勿戀官乃可以服官無私奉獻換人人安居樂業(yè)我苦何妨 艱苦奮斗看家家豐衣足食余心亦甜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動莫若敬居莫若儉德莫若讓事莫若咨輕聽發(fā)言怎知非人之譖訴需平心暗想 與人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當(dāng)忍耐三思智不求穩(wěn)辨不求給名不求難行不求異 進莫若讓勇莫若義貴莫若仁富莫若廉處事不可太認真不論叁柒貳拾壹得過且過 為人只應(yīng)多糊涂管他忠孝禮義廉你知我知吃苦是良圖作苦事用苦心費苦勁苦境終成樂境 偷閑非善策說閑話好閑游成閑漢閑人就是廢人立品如巖上松必歷千百載風(fēng)霜方可柱明堂而成大廈 檢身若璞中玉經(jīng)磨數(shù)十番沙石乃堪琢圭璋而寶廟廓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多見缺殆,多聞缺疑口莫多言,情莫妄;名可強立,功可強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疑人莫用,用人莫疑放開肚皮吃飯;立定足跟做人盡交天下賢豪長者;常作江山煙月主人坐到二更,合眼即睡;心無一事,敲門不驚著書忌早,處事忌擾,立朝忌巧,居室忌好; 制行欲方,行事欲圓,存心欲拙,作文欲華自長非所增,自短非所損;獨立不慚影,獨寢不慚衾厚性情,薄嗜欲;直心思,曲文章誠意正心,只四字學(xué);讀書靜坐,各半日功戴天履地并稱才,七尺偉然,須作幾分事業(yè);往古來今中有我,百年易耳,當(dāng)思千載姓名發(fā)上等愿,結(jié)中等緣,享下等福;向高處立,在平處坐,從寬處行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山水花竹,無恒主人,得閑便是主人立千仞巔,慕魯連子;無片言妄,希司馬公愛半文不值半文,莫謂世無知者;作一事須精一事,庶幾心乃安然于進步中求退步想;在忙時節(jié)作閑時游更從何處得一妄語;每于介中見其和神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好學(xué)近智,力行近仁,知恥近勇;在官惟明,蒞事惟平,立身惟清。
書有未曾經(jīng)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與有肝膽人交朋友,從無字句處讀詩書。
處世何妨真面目,待人總要大肚皮。
時世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甩開膀子干活,夾起尾巴做人。
讀圣賢書豈圖尋章摘句須將踐履功夫盡所人道,處世間事何必市恩掠美但求本分做去求個天知。
關(guān)于仁愛,義氣,孝敬,誠信的古詩,名言
孝子之養(yǎng)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
——《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長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運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為大
事親為大;守,孰為大
守身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
孰不為事
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
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莊子 禮者,斷長續(xù)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
——《孝經(jīng)·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內(nèi)睦者,家道昌。
——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陳宏謀 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
——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的。
——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
——(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
——(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chǎn)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法)雨果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意大利)亞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xiàn)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quán)。
——(法)拉法格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英)培根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前蘇聯(lián))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傾倒了一座博物館。
——高爾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quán)。
——(法)司湯達 老年,好比夜鶯,應(yīng)有他的夜曲。
——(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dāng)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英)薩克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前蘇聯(lián))奧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錢。
——(美)馬克·吐溫 共產(chǎn)主義不僅表現(xiàn)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xiàn)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guān)系上。
——(前蘇聯(lián))馬雅可夫斯基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
——(英國)莎士比亞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
——鮑蒙特和弗萊徹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yīng)僅此為止。
——富勒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美國)羅素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