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銘用英語怎么說
1962年2月19日,沈陽軍區(qū)炮兵5040部隊的炊事班班長劉思樂和雷鋒一起參加沈陽軍區(qū)首屆共青團代表大會,在大會上,雷鋒被授予為“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劉思樂被授予“一顆不生銹的螺絲釘”的稱號。
第一天的大會結束,雷鋒找到劉思樂,和他一起談起了“螺絲釘話題”。
“你那做一顆不生銹的螺絲釘?shù)臉祟},要是加上一個‘永’字該多好啊!這樣既生動又感人,又鞭策自己。
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是我們勇于進取、不斷前進精神的形象表達,應該成為我們的人生目標,應該成為我們每一個戰(zhàn)士的座右銘。
” 雷鋒打開了話匣子。
劉思樂說: “1959年,我第一次以‘做一顆不生銹的螺絲釘’為題進行演講,至今,已超過百次。
很多人忘了我叫劉思樂,而叫我‘螺絲釘’。
” 雷鋒高興地說: “這是你的榮幸,這是大家給你的政治榮譽,祖國建設正缺少你這種螺絲釘呢,說真的,我真羨慕你有一個螺絲釘?shù)拿?,讓我們攜起手來,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吧!” “你覺得應該怎么做螺絲釘?怎樣才算做到了?” 劉思樂很想聽聽雷鋒的看法,問他道。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熱愛黨、熱愛人民的一腔熱血傾注在自己所擔負的工作上,在崗位上創(chuàng)一流,多做貢獻。
” 劉思樂插話說: “有的人說,我愛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當螺絲釘,不當磚,不當黃牛把套拴,這要如何理解?” 雷鋒說: “人們常說,‘不愿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這話很對,但是,這話并不與當螺絲釘矛盾。
螺絲釘?shù)目少F,在于它默默奉獻,哪怕是想當元帥的士兵也必須在每一個崗位上認真完成任務,否則,光有想法是什么都做不成的,更不用說元帥了。
在一些特殊的行業(yè),當螺絲釘就更加必要了。
例如,我們部隊是一個軍事集團,有保衛(wèi)祖國的特定任務。
安排你干的工作,有很多不符合自己的興趣,有的工作累一點,臟一點,學不到什么技術,如果這山望著那山高,都不安心分內工作,部隊哪有戰(zhàn)斗力,怎樣贏得反侵略戰(zhàn)爭的勝利?” 劉思樂頗有同感地說: 。
“是啊,一個人如果不顧客觀條件而抱著個人的算盤不放,必然會自怨自艾,不如還是把自己比作螺絲釘好,在生活中到處都有自己的位置。
” “你覺得要怎樣做才可能成為一顆合格的螺絲釘?” 劉思樂問道。
雷鋒回答說: “一個革命者,不僅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還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黨要求我們做又紅又專的人,不認真學習專業(yè)知識,沒有干革命的真本領,當炮手的打不中目標;駕駛員不會排除車輛故障;炊事員做的飯菜大家都不要吃,就不能在反侵略戰(zhàn)爭中發(fā)揮作用。
” 幾天后,雷鋒和劉思樂要分手了,雷鋒在他的紀念冊上鄭重地寫上: “讓我們攜起手來,做一個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 實際上,雷鋒就是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他對螺絲釘精神的理解是他實踐經驗的總結,是他用汗水和心血凝結而成的人生道理。
他一生從事過各種各樣的職業(yè),每干一行,都踏踏實實地在這一行干出成績。
以天下事為己任名言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以下搜索得之:茍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____林則徐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做鬼魂.____陸游<書憤>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____李白<獨漉篇>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____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____陸游<夜泊水村>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_____杜甫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蔽天下寒士俱歡顏.____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位卑未敢忘憂國——宋.陸游《病起書懷》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戰(zhàn)國.楚.屈原《國殤》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唐.杜牧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揚子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 周恩來 ·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
—— 徐特立 ·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 司馬遷 ·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 陸游 ·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陸游 · 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 呂坤 ·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 魯迅 ·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 吉鴻昌 · 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xiàn)大同。
—— 趙博生 ·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來 · 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 陳毅 · 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 巴金
知恥的名言警句
亡羊補牢 從前有一個牧民,養(yǎng)了幾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趕進一個用柴草和木樁等物圍起來的羊圈內。
一天早晨,這個牧民去放羊,發(fā)現(xiàn)羊少了一只。
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有狼從窟窿里鉆了進來,把一只羊叼走了。
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好心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羊。
原來狼又從窟窿里鉆進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這位牧民很后悔沒有認直接受鄰居的勸告,去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于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又從整體進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實實的。
從此,這個牧民的羊就再也沒有被野狼叼走過了。
牧民的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誤,遭到挫折,這是常見的現(xiàn)象。
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繼續(xù)犯錯誤,遭受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