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高山流水的美好的詩句
高山流水的典故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于彈奏琴弦,鐘子期擅長于聽音辨意。
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游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巖石之下,心里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
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
恰在此時,樵夫鐘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一叢野菊后叫道:好曲
真是好曲
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一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由衷的贊賞。
俞伯牙聽到贊語,趕緊起身和鐘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xù)彈了起來。
伯牙凝神于高山,賦意在曲調(diào)之中,鐘子期在一旁聽后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
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鐘子期聽后,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
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鐘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
他放下了琴,嘆息著說:好呵
好呵
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qū)嵲谑翘呙髁?,您所說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結(jié)為知音,并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
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鐘子期時,得知鐘子期不久前已經(jīng)因病去世。
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于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詩句寫意 牟融 寂寥荒館閉閑門,苔徑陰陰屐少痕。
白發(fā)顛狂塵夢斷,青氈泠落客心存。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fēng)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臥,此生榮辱不須論。
寄張元夫 薛濤 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李白 閑夜坐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fēng)調(diào),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1.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fēng)。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一夜風(fēng):一夜春風(fēng)。
唐 王涯《春游曲》.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fēng)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關(guān)于高山流水的詩
標(biāo)題含有高山流水的詩就一首。
《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風(fēng)》 宋·吳文英 素弦一一起秋風(fēng)。
寫柔情、都在春蔥。
徽外斷腸聲,霜宵暗落驚鴻。
低顰處、翦綠裁紅。
仙郎伴、新制還賡舊曲,映月簾櫳。
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濃。
吳中。
空傳有西子,應(yīng)不解、換徵移宮。
蘭蕙滿襟懷,唾碧總噴花茸。
后堂深、想費春工。
客愁重、時聽蕉寒雨碎,淚濕瓊鐘。
恁風(fēng)流也稱,金屋貯嬌慵。
高山流水 詩詞
不知這個你喜歡么高山流水一首詩詞一語間,高山流水候鳥飛。
千川百納意猶鏡,北方佳人暗思青。
好山好水好茶喝,濃濃香味撲繞鼻。
江山如畫風(fēng)如霜,借此良機念故人。
心若安閑心自明,仿佛碟戀花含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