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講啦》觀后感1
李連杰,多次全國武術冠軍,一次意外導致他的腿骨骨折,從此退出了武術團,而16歲那一年,他參加了第一部電影《少林寺》,一夜之間,他走紅了大江南北,從此李連杰開辟了他的影視道路,從一個小明星到風靡全球的功夫明星,而這期間他受了大大小小很多處傷在這基礎上,也成就了他的事業(yè)成功,而現(xiàn)在身為中老年的他從事了公益事業(yè),創(chuàng)辦了公益組織――壹基金,他對外界說他是慈善家這個說法提出了否認,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壹基金里的一名義工,只是一個細胞,他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老百姓。
他認為慈善是更多的感性而慈善是更多的理性,在此,他將壹基金做的十分成功,而現(xiàn)在,他與一些企業(yè)家們推廣起太極禪,他認為所有人都在追求快的時候,又可能面對著一個失衡,而太極禪是人們去找到有用的信息,有用的生活方式,是找到那個平衡的途徑,太極禪推廣的是健康,快樂,而堅持的有三樣東西,感恩,承擔,分享,當我們生命開始和結束都需要他人來幫忙的,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感恩,而生命中間你要承擔,承擔做兒女的責任,承擔你做一個大學生的責任,將來你做老板,你也可以承擔一些東西,承擔是我們堅信非常有必要的事,當你快樂或悲傷的時候,會向他人說出你的喜悅或向他人傾訴你的悲傷,所以分享也是十分重要的。
觀看過后對我們有著很大的觸動和啟發(fā),身為大學生更應該明白這樣道理,作一個積極向上,健康的大學生。
《開講啦》觀后感2
《開講啦》這是中央電視臺的首套青少年的頻道,由著名主持人撒貝寧老師主持,我觀看了兩個節(jié)目,分別由陳坤、成龍兩位有名人士主講。在這兩個節(jié)目中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也有了對生命的感悟。
首先讓我先講講陳坤講的《人生路,莫慌張》,他首先給我們講了一個他和杰出青年一起到西藏去旅游的故事,他們翻過了一座座大山,行走了11天,徒步走了115公里。他說:“讓我們通過‘行走’獲得真正的正能量吧。”他告訴我們:有時候要是我們能靜下心來仔細思考,慢慢地辦事,就會事半功倍,少走一個彎路,多一份思考。
成龍的《沒人替你奮斗》也令我感悟很深。他在拍電影的時候曾從六樓順著鋼管滑了下去,中間還有一根根鐵絲,在最后還有一塊玻璃,大家看了那景象也肯定會心驚膽戰(zhàn),導演也對他說,太危險了找替身吧。成龍卻說,那么替身也很危險的.呀。成龍用自己的事跡來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沒有人會替你奮斗。他也跟大家講了一個關于他的升職過程,一天武術指導看見成龍裝死裝的好,便請他上車,成龍在車門前踢踢鞋,把鞋上的灰塵給清理了,而且坐在車上后一動都不動。以后武術指導便常常讓成龍坐他的車,不久,成龍便成為了副武術指導。他告訴我們:細節(jié)決定成敗。
《開講啦》這個頻道使我終生受益。
《開講啦》觀后感3
這個周末,應老師的建議,我觀看了“開講了”這個節(jié)目,它是以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的形式展現(xiàn)給我們的。這個節(jié)目有很多期,我選擇了近期的蔣昌建——在悲情中認識自己這一期。
蔣昌建老師是從復旦大學畢業(yè)畢業(yè)的,他畢業(yè)后選擇了留校做一民人民教師。20年后,他又逆襲主持界,成為了《最強大腦》的主持人。雖然早已年過半百,但這位老師仍然不放棄自己的人生,頑強地和命運、疾病做斗爭,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我覺得蔣昌建老師講的很好的一句
當一位學生問蔣昌建老師是喜歡白開水般的教師生活,還是喜歡火鍋般的名人生活時,蔣老師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白開水”般的教師生活。對于老師來說,他更加喜歡自由、舒心的生活。也許很多人都喜歡眾心捧月的生活,但其實當你真正到了這個地位時,你會發(fā)現(xiàn)你失去了當時的自由、無拘無束。以后的生活,也許不用非常積極地去爭取第一,力爭最好,只要努力做好自己,許多的東西會自然而然的找上你。
看了這一期的“開講啦”,我受益匪淺?!拔覀冇煤诎變缮难劬?,看到的是這個世界上五色斑斕的風景”。這些素質卓越的名人,有著比我們更多的人生閱歷,我們要虛心去傾聽,去做,才能有益于我們今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