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勤學(xué)苦練故事一、【鐘繇八十勤練字】
鐘繇(151-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一作許昌人。三國曹魏時大臣,杰出的書法家。他的書法"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唐張懷《書斷》),開創(chuàng)了由隸入楷的新體,對我國書法的發(fā)展貢獻很大,當(dāng)時的名將曹操也曾向他討教過書法。
鐘繇從小聰明好學(xué),十一、二歲時,曾不辭辛勞跟著書法前輩劉德升(字君嗣)到山東南部的抱犢山臨摹秦漢摩崖石刻。他白天與人閑談時,也常用物畫地練字長達數(shù)丈;晚上睡在床上,還是不停地用指在被子上比劃,三年后終于書法大進。三國鼎立后,鐘繇與韋誕、曹喜、邯鄲淳等書法家共事曹操。
有一次,鐘繇在韋誕家中看到一卷蔡邕的書法理論著作《九勢八字訣》,非常愛慕,要求韋誕借給他拿到家中看看。但韋誕出于對《九勢八字訣》的珍寶,只同意他在家翻閱,不肯讓他攜寶出門。后來韋誕死了,知情者暗地掘開他的墳?zāi)梗玫搅诉@卷墨寶《九勢八字訣》。鐘繇便用重金將它買下,終日拿在手中,連大小便時也披覽。有幾次他去廁所,因揣摩間架入迷,半天沒有出來,急得有人到處尋找。鐘繇一生活了七十九歲,他臨終前曾捧著《九勢八字訣》諄諄囑咐兒子鐘會(字士季)說:"吾精思三十余載。行車未嘗忘此,常讀他書未能終,惟學(xué)其字,每見萬類,悉書象之。若止息一處,則畫其地,周廣數(shù)步;若在寢息,則畫其被,皆為之穿。"(唐蔡希綜《法書論》)這段話,可說是他一生學(xué)書
張芝,書法家勤學(xué)苦練的故事,古代書法名人的
書法家勤學(xué)苦練故事二、【張芝練字不擇紙筆】
張芝臨池水盡黑張芝(?-約192),字伯英,號有道,東漢敦煌灑泉(今甘肅省)人。他是一位在書學(xué)上具有高深造詣和杰出貢獻的名書家;同時也以品德高尚、為人正直而知名當(dāng)世。張自幼通經(jīng)史,勤學(xué)書法,東漢政府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沒有出仕。
張芝練字不擇紙筆,他有時拿著抹布蘸水在石上寫,有時執(zhí)筷子在桌上劃,甚至家里準(zhǔn)備縫制衣服的布帛,也都是他先用顏色書寫后再染了使用。但是他對書寫的姿勢卻十分講究,常常是對著銅鏡揮毫,這樣自己的正面和反面皆能通過鏡面上暗淡的反光看得一清二楚。
為了便于練字,張芝在自己的家門前掘了一個方圓數(shù)丈的洗硯池。一天的功課做完了,他就上池塘邊將硯臺和毛筆上的余墨洗滌干凈,以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他洗呀,洗呀,日子一久,整個池塘里的清水也被染黑了。后來,人們把練字稱做"臨池",就是從張芝的這個學(xué)書故事中演變而來的。張芝擅長隸、行草和飛白書,學(xué)崔子玉和杜操之法,晚年脫去舊習(xí),省改章草的點畫波磔,字字區(qū)分,創(chuàng)為氣脈通暢、隔行不斷的"一筆書","今草"。被三國韋誕稱之為"草圣"。東晉王羲之對漢魏書跡,首推鐘(繇)、張(芝)兩家,認(rèn)為其余不足觀;而王氏父子(羲之和獻之)的草書,亦頗受其影響。張芝的弟弟張文舒,書名僅次于兄,有"亞圣"之稱。
書法家勤學(xué)苦練故事三、【王羲之潛心苦學(xué)墨當(dāng)飯】
王羲之,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圣"之稱。
王羲之大約五六歲的時候,就拜衛(wèi)夫人為老師學(xué)習(xí)書法。他的書法進步很快,7歲的時候,便以寫字而在當(dāng)?shù)匦∮忻麣饬?,很得前輩的喜愛和夸獎。王羲之?1歲的時候,就讀了大人才能讀懂的《筆說》。他按照《筆說》中所講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寫呀,練呀,簡直都入了迷。過了一段時間,看看自己寫的字,與以前寫的`比較,果然有些變化。
一天他的老師衛(wèi)夫人看了后吃了一驚,對人說:"這孩子一定是看到書法秘訣了,我發(fā)現(xiàn)他近來的字,已達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這樣發(fā)展下去,這孩子將來在書法方面的成就一定會淹沒我的名聲的。"王羲之并沒有因老師稱贊而沾沾自喜,驕傲自滿,他臨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有一次吃午飯,書童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幾次催他快吃,他仍然連頭也不抬,像沒聽見一樣,專心致志地看帖、寫字。飯都涼了,書童沒有辦法,只好去請王羲之的母親來勸他吃飯。母親來到書房,只見羲之手里正拿著一塊沾了墨汁的饃饃往嘴里送呢,弄得滿嘴烏黑。原來羲之在吃饃饃的時候,眼睛仍然看著字,腦子里也在想這個字怎么寫才好,結(jié)果錯把墨汁當(dāng)蒜泥吃了。母親看到這情景,憋不住放聲笑了起來。王羲之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聽到母親的笑聲他還說:"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堅持?jǐn)?shù)十年如一日,勤學(xué)苦練,臨帖不輟,練就了很扎實的功夫,這為他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鋪平了道路。
歐陽通,書法家勤學(xué)苦練的故事,古代書法名人的勵志故事
書法家勤學(xué)苦練故事四、【歐陽通學(xué)書買父字】
歐陽通,唐代大臣、書法家。歐陽通是歐陽詢的兒子。
歐陽通很小的時候,歐陽詢就去世了。歐陽通懂事后,母親開始教他臨習(xí)父親的字。歐陽通人小,練字時間一長,就想出去玩,字也寫得馬馬虎虎。母親就對他說"孩子,你父親寫的字可好了,還有許多人用很高的價錢來買他的字。你要像你父親那樣,寫出一手好字來。"歐陽通聽了說:"我也能像父親那樣寫出好字,只是不知道被人家買出的父親的字是怎樣的。"以后,他就經(jīng)常把母親給的零花花積起來,將父親以前賣給人家的字,再買回來。人家不肯賣時,他就出高價。在知道父親的字確實很好后,他練字就不再偷懶了。經(jīng)過幾年的刻苦學(xué)習(xí),歐陽通的字能寫得和他父親一樣好,來買他寫的字的人也多了。
書法家勤學(xué)苦練故事五、【顏真卿勤學(xué)苦練的故事】
顏真卿,唐代著名政治家、書法家。顏真卿創(chuàng)立"顏體"楷書,為四大書法家之首。
為了學(xué)習(xí)書法,顏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學(xué)習(xí),后來又拜在張旭門下。張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各種字體都會寫,尤其擅長草書。顏真卿希望在這位名師的指點下,很快學(xué)到寫字的竅門,從而一舉成名。但拜師以后,張旭卻沒有透露半點書法秘訣。他只是給顏真卿介紹了一些名家字帖,簡單地指點一下字貼的特點,讓顏真卿臨摹。有時候,他帶著顏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趕集、看戲,回家后又讓顏真卿練字,或看他揮毫疾書。
轉(zhuǎn)眼幾個月過去了,顏真卿得不到老師的書法秘訣,心里很著急,他決定直接向老師提出要求。
一天,顏真卿壯著膽子,紅著臉說:"學(xué)生有一事相求,請老師傳授書法秘訣。"
張旭回答說:"學(xué)習(xí)書法,一要“工學(xué)”,即勤學(xué)苦練;二要“領(lǐng)悟”,即從自然萬象中接受啟發(fā)。這些我不是多次告訴過你了嗎?"
顏真卿聽了,以為老師不愿傳授秘訣,又向前一步,施禮懇求道:"老師說的“工學(xué)”,“領(lǐng)悟”,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老師行筆落墨的絕技秘方,請老師指教。"
張旭還是耐著性子開導(dǎo)顏真卿:"我是見公主與擔(dān)夫爭路而察筆法之意,見公孫大娘舞劍而得落筆神韻,除了苦練就是觀察自然,別的沒什么訣竅。"
接著他給顏真卿講了晉代書圣王羲之教兒子王獻之練字的故事,最后嚴(yán)肅地說:"學(xué)習(xí)書法要說有什么“秘訣”的話,那就是勤學(xué)苦練。要記住,不下苦功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
老師的教誨,使顏真卿大受啟發(fā),他真正明白了為學(xué)之道。從此,他扎扎實實勤學(xué)苦練,潛心鉆研,從生活中領(lǐng)悟運筆神韻,進步很快,終成為一位大書法家,為四大書法家之首。
柳公權(quán),書法家勤學(xué)苦練的故事,古代書法名人的勵志故事
書法家勤學(xué)苦練故事六、【柳公權(quán)發(fā)奮練字】
柳公權(quán),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唐代著名書法家、詩人。柳公權(quán)書法以楷書著稱,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并稱"楷書四大家"。
有一天,柳公權(quán)和幾個小伙伴舉行"書會"。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夸",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夸嗎?"小公權(quán)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墒?,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quán)起了個五更,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沒胡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
1、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2、學(xué)如大海貴在專,藝如高山貴在攀。
3、有些在學(xué)校里學(xué)習(xí)的青年,對自己的課程馬馬虎虎,卻喜歡閱讀教學(xué)大綱以外的自己看不懂的大部頭書,并且對"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狀況沾沾自喜。結(jié)果大部頭書沒有接受,正課倒耽誤了不少?!芊?/p>
4、韋編屢絕鐵硯穿,口誦手抄那計年。不是愛書即欲死,任從人笑作書癲。——陸游
5、棄書事君四十年,仕不顧留書繞纏。自視汝與丘孰賢,易韋三絕丘猶然,如我當(dāng)以犀革編。
6、精讀一本書,深深挖掘下去,就能尋根求源,探出其中奧妙。這是一種好的方法?!靥锎笞?/p>
7、我主張讀書的時候,若有什么覺得要反駁或補充的意見,應(yīng)即刻批注在書本上面空白的地方。這亦是為將來便于翻閱參考。從前有些老先生反對這種辦法,以為年紀(jì)很小的人,有什么好意見,敢于批評人家的著作。不過到了今天我們應(yīng)當(dāng)知道,人家的著作,并不是什么不可批評的圣經(jīng)賢傳。年紀(jì)小的人批評人家,愚者千慮,亦未必便沒有對的地方。何況假令批評得一句亦不對,自己買了書,自己寫在買的書內(nèi),亦有什么不可以?年紀(jì)越小的人,批評錯了,著作家既不會受他的影響,天下后世亦沒有人受其弊害?!獝链?/p>
8、把任何的書,從語言文字上著眼去學(xué)習(xí)研究,這種閱讀可以說是屬于國語科的工作。閱讀通??煞譃閮煞N,一是略讀,一是精讀。略讀的目的在于理解,在收得內(nèi)容;精讀的目的在揣摩,在鑒賞。我以為要研究語言文字的法則,該注重于精讀。分量不必多,要精細地讀,好比臨帖,我們臨某種帖,目的在于筆意相合,寫字得它的神氣,并不在乎抄錄它的文字。假如這部帖里有一千個字,我們與其每日瞎抄一遍,全體寫一千個字,倒不如揀選十個或二十個有變化的有趣味的字,每個字好好地臨幾遍,來得有效?!呢ぷ?/p>
9、知識是萬物中的指路明燈。
10、只會讀書的女人是一本字典,再好人們也只會在需要時去翻看一下,只會扮靚的女人是一具花瓶,看久了也就那樣。服飾美容是做好一個女人的必要條件,不是充要條件。你還需要多看書,這樣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更加美好。自負(fù)對任何藝術(shù)是一種毀滅。驕傲是可怕的不幸。
11、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12、在科學(xué)著作中,你最好讀最新的書,在文學(xué)著作中,你最好讀最老的書。古典文學(xué)作品永遠不會衰老。 作者:布爾韋爾·利頓
13、社會主義是科學(xué)和文化的社會。要成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當(dāng)之無愧的成員,應(yīng)當(dāng)努力地和好好地學(xué)習(xí),獲得很多的知識。 作者:加里寧
14、學(xué)會讀書,便是點燃火炬;每個詞的每個音節(jié)都發(fā)射火星。
15、我從未知道過有什么苦惱是不能為一小時的讀書所排遣的。——[法]孟德斯鳩
16、讀書如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玻 作者:章學(xué)誠
17、讀書,這個我們習(xí)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們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jié)合的過程。
18、讀書好處心先覺,立雪深時道已傳?!?/p>
19、一道好題的價值之一在于它能產(chǎn)生其他一些好題。
20、知識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p>
21、中國自己就可以成為科學(xué)、思想發(fā)展的源泉,中國自己就可以成為生產(chǎn)者,它有這種潛力和能力,中國不僅是一個知識消費者,它還是一個制造者?!栁摹ね蟹蚶?/p>
22、讀有字書,卻要識沒字理?!股评^《四書說約》
23、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p>
24、讀書就是力量,因為讀書可以幫助工作,可以增加工作的力量。
25、才既難得,而又難知;則當(dāng)博采,多而蓄之。
26、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27、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V語
28、君子既學(xué)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習(xí)也;既習(xí)之,串其無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貴其能讓也。
29、如果肯鉆研,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
30、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31、我的未來不是夢,相信自己,堅持就是勝利?!钐m
32、一本好書,猶如一個生命的精華。
33、人類的一個重要標(biāo)志,就是創(chuàng)造了書籍這種方式,用來傳承知識,積累文化,涵養(yǎng)情志,使新一代的知識起點承接在上一代的知識終點上,步步登高,步步走向輝煌。——楊義
34、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
35、書籍猶如朋友,必須慎重選擇?!锏滤?/p>
36、讀書于思想猶如運動之于身體,運動使人健壯,讀書使人賢達?!獝鄣仙?/p>
37、不好的書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傷害。出處:英國諺語
38、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
39、節(jié)飲食以養(yǎng)胃,多讀書以養(yǎng)膽?!f周
40、讀書標(biāo)兵要常搞,書香校園傳經(jīng)典。詩文誦讀需堅持,給咱學(xué)生樹典范。
41、我希望,年邁時能夠住在一個小農(nóng)場,有馬有狗,養(yǎng)鷹種茶花。老朋友相濡以沫住在一起,讀書種花,釀酒喝普洱茶。作者:大冰 出處:他們最幸福
42、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
43、讀書是易事,思考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作者:富蘭克林
44、不學(xué),則不明古道,而能太平者未之有也。
45、性命是短暫的,空余時刻很少,因此咱們不應(yīng)把一刻空余時刻耗費在閱讀價值不大的書籍上?!_斯金
46、事在人為:一年能夠等于二年三年,例如每一天用十七八小時讀書;反之,二三年也能夠等于一年,甚至比一年還少,例如每一天只用五六小時以下讀書,我決心每一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時翻閱中國歷代文集。——蔡尚思
47、讀書方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48、為學(xué)讀書,須是耐心,細意去理會,切不可粗心。為數(shù)重物,包裹在里面,無緣得見。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見得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
49、"讀書越多,精神就愈健壯而勇敢。"
50、活讀書者,博學(xué)多智;死讀書者,昏學(xué)無用。
51、花開花落書中行,云卷云舒眼中景。
52、書籍把咱們引入最完美的社會,使咱們認(rèn)識各個時代的偉大智者——史美爾斯
53、讀書時,我愿在每一個完美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1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獝勰?/p>
54、念書不必求多,而要求精。這是向來念書人的配合履歷。——鄧拓
55、皇帝重英豪,文章教兒曹。萬般皆下品,惟有念書高?!渡裢姟駥W(xué)》
56、最有成績的科學(xué)家都具有狂熱者的熱情?!惛ダ锲?/p>
57、得意念書樂,不邀為善名。——(清)王永彬
58、念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xùn)學(xué)齋規(guī)》
59、向老師說聲好,不堅苦;堅苦的是,要僵持向老師真心地說聲好。
60、給我一片干凈的天空,我才氣遨游;給我一片蔚藍的海洋,我才氣飛舞;給我一個瑰麗、文明、安全的校園,我才氣在常識的海洋中揚帆起航!
1、知識是萬能之母,實踐是萬能之父。
2、讀書萬卷知識深,實踐萬遍成果新。
3、有些在學(xué)校里學(xué)習(xí)的青年,對自己的課程馬馬虎虎,卻喜歡閱讀教學(xué)大綱以外的自己看不懂的大部頭書,并且對"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狀況沾沾自喜。結(jié)果大部頭書沒有接受,正課倒耽誤了不少。——曹方
4、如果一個人深入思考所讀課文的內(nèi)容,那么,雖然他并沒有努力去記住材料,而材料卻能很容易地印入并牢固地保存在記憶里?!澘品?/p>
5、只要活著,我今后還要讀一點點書;這是為了更深刻地認(rèn)識我自己和同輩人知識的貧乏?!獓?yán)文井
6、有那么一天,我神情沮喪地坐在地鐵里,為了振奮一下精神,我就默想起人間的種種樂事,可是竟沒有一件能打動我的心。無論是美酒、友誼、吃喝、戀愛或是道德都一樣。既然這個世界只能為我提供如此平庸的一切,我又何必坐上電梯回到它那里去呢?于是我想到了讀書——那美好而微妙的讀書的喜悅。呵,這就夠了,這不隨年齡而稍為減色的樂趣,這誰也不會責(zé)備的、高雅的癖好,這自得其樂的、寧靜的、畢生的陶醉!——洽根·史密斯
7、讀書不尋思,如迅風(fēng)飛鳥之過前,響絕影滅,亦不知圣賢所言為何事,要作何物。惟精心尋思,體貼向身心事物上來,反復(fù)考驗其理,則知圣賢之書,一字一句皆有用矣?!﹃?/p>
8、要增長才智,必須大量地閱讀書籍,作為現(xiàn)在有覺悟的青年,不提高自己的科學(xué)文化水平,是不能適應(yīng)社會主義建設(shè)的要求的。要提高自己的科學(xué)水平,必須努力讀書,要如饑似渴地讀。近幾年來,出版了大批書籍,社會科學(xué)方面優(yōu)秀讀物為數(shù)不少,如何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有計劃地閱讀,這是一個大問題。閱讀書籍首先要選擇合適,如選擇不當(dāng),可能浪費時間和精力。——許力以
9、書籍,在所有動物里面,只有人這種動物才能制造出來。讀書,人才更加像人。——嚴(yán)文井
10、如果說在文化禁錮的年代,我們不得不拼命地閱讀手頭能找到的每一本書,想從一枚貝殼中吮吸出一個大海,從一線漏下的光中吸收一個太陽的光和熱,那么,在出版物繁榮的今天,我們應(yīng)該讀一些真正好的書,一些能把我們引向深邃而浩瀚的大海而非枯水的溝渠的書?!螒押?/p>
11、然古書者雖多,要當(dāng)以為學(xué)者之山淵,使筆者得采伐漁獵其中?!鸷?/p>
12、讀書觸類旁通博古通今,實踐舉一反三立異 標(biāo)新。
13、讀書不要空喊,到處叫嚷毫無用處。你自己覺得最需要什么知識,就趕快到圖書館去找有關(guān)的書籍。如有可能再想辦法買到這些書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時間,老老實實地從頭到尾一字一句地耐心讀下去,遇到自己有用的重要材料就用本子記下來。這樣做,從自己最需要的地方下手,興趣很快就會培養(yǎng)起來。日積月累,就能讀好多書,掌握很多知識。——鄧拓
14、把任何的書,從語言文字上著眼去學(xué)習(xí)研究,這種閱讀可以說是屬于國語科的工作。閱讀通??煞譃閮煞N,一是略讀,一是精讀。略讀的目的在于理解,在收得內(nèi)容;精讀的目的在揣摩,在鑒賞。我以為要研究語言文字的法則,該注重于精讀。分量不必多,要精細地讀,好比臨帖,我們臨某種帖,目的在于筆意相合,寫字得它的神氣,并不在乎抄錄它的文字。假如這部帖里有一千個字,我們與其每日瞎抄一遍,全體寫一千個字,倒不如揀選十個或二十個有變化的有趣味的字,每個字好好地臨幾遍,來得有效?!呢ぷ?/p>
15、一本書,就像一只乳牛,應(yīng)該擠干它的奶才對。
16、如果肯鉆研,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R逸越
17、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 ——[英]培根
18、如果你能找到一個自己喜愛的作家,與他在精神上密切交往,一定會受益良多。
19、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20、物變極萬殊,心通才一曲。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
21、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作者:(清)袁牧
22、學(xu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學(xué)則殆。 作者:陳獨秀
23、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xué)使人嚴(yán)密,物理學(xué)家使人深刻,倫理學(xué)使人莊重,邏輯學(xué)修辭學(xué)使人善辨;凡有學(xué)者,皆成性格。 作者:培根
24、知識是引導(dǎo)人生到光明與現(xiàn)實世界的燈,愚蠢的行為是光和現(xiàn)實世界的障礙,是生命發(fā)展的障礙。
25、世界是世界的`強者,只有強者,才能排除萬難,改造世界,駕馭世界。
26、盡管少讀那么多書,但省下來的時間又在哪里呢?—— [奧]卡爾克勞斯
27、要么旅行,要么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獜埿〕?/p>
28、讀書越多,留存在腦中的東西越少,兩者適成反比。讀書多,他的腦海就像一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涂抹的黑板一樣。 作者:叔本華
29、在領(lǐng)悟上做一眼勤手勤腦勤,就能夠成為有學(xué)問的人?!獏顷?/p>
30、所謂天才,就是發(fā)奮的力量?!聭烟?/p>
31、讀死書是害己,一開口就害人;但不讀書也并不見得好?!?/p>
32、書籍若不常翻閱,則等于木片?!?/p>
33、別把數(shù)學(xué)想象為硬梆梆的、死絞蠻纏的、令人討厭的、有悖于常識的東西,它只不過是賦予常識以靈性的東西。 ——開爾文
34、讀書應(yīng)像饑餓的人撲向面包一樣。
35、智慧是勤勞的結(jié)晶,成就是勞動的化身。
36、語言是思想的工具。馬馬虎虎地對待語言,那就是馬馬虎虎的思想。
37、愛護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
38、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作者。
39、人性的發(fā)展,在孤獨和隔絕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兒童集體的內(nèi)容豐富而形成多樣的生活中才有可能;集體生活要具有應(yīng)有的思想方向性,而同時也要反映出學(xué)生的動因、愿望和意向。
40、既然選擇了遠方,就不顧風(fēng)雨兼程。
41、我沒有成功,是因為我失敗得不夠。
42、暫時的落后并不代表永遠的失敗,站起來,前方照樣光明一片,我無所畏懼。
43、讀書造成充實的人,會議造成未能覺悟的人,寫作造成正確的人。
44、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乐渫囟鵁o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蒲松齡:《阿寶》
45、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作者:程顥
46、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yǎng),同時也不可能有什么鑒別力。出處:赫爾岑論文學(xué)
47、讀書讀得太多,反而會造成一些自以為是的無知之徒。作者:盧棱
48、讀書,人才更加像人。那些讀書名言警句大全
49、讀書有三到,謂眼到,口到,心到?!祆?/p>
50、我想就把閱讀當(dāng)成一種探險和冒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程。我覺得閱讀的過程要自己慢慢地摸索,看對書,看錯書,看了冤枉的書。這個過程是培養(yǎng)自己鑒賞力的過程。我反而很怕那種一致性,大家同時一起看一本書。我覺得那種一致感,再好的東西也禁不起這樣的東西?!焯煨?/p>
5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航B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52、讀書是靈魂的壯游,隨時可發(fā)現(xiàn)名山巨川、古跡名勝、深林幽谷、奇花異卉。——法朗士
53、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
54、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55、優(yōu)秀的書籍是撫育杰出人才的珍貴乳汁,它作為人類財富保存下來,并為人類生活的進一步發(fā)展服務(wù)。作者:彌爾頓
56、"你大概誤會大學(xué)文憑是世界之匙,開啟順風(fēng)順?biāo)T,這并不正確。讀書目的是進修學(xué)問,拓闊胸襟。人生所有煩惱會不多不少永遠追隨,只不過學(xué)識涵養(yǎng)可以使一個人更加理智冷靜地分析處理這些難題而已。"作者:亦舒 出處:花常好月常圓人長久
57、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滋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58、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會這樣一種本領(lǐng),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
59、中國不是沒有思想家,不是讀書人沒腦子,只是有的人被扼殺了,有的人被嚇傻了,有的人將自己那一點才學(xué)拿去換了別的好處。要說悲哀,這才是一個民族最大的悲哀。作者:胡發(fā)云
60、有許多比焚書更嚴(yán)重的罪行,其中一個就是不讀書。——約瑟夫布羅茨基 Joseph Brodsky
61、聽他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深感不虛此行。
62、讀書百遍義自見?!崴芍?/p>
63、讀書能使人寡過,不獨明理。此心日與道俱,邪念自不得乘之?!鳌卫ぁ渡胍髡Z·修身》
64、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里,不讀書就完全不大概明確人。
65、假如生活中沒有書,生活將會變得枯燥乏味。
66、布衣暖,菜根點,讀書滋味長。
67、閱讀是一項高尚的心智鍛煉。 ——[美]梭羅
68、一個智慧人所締造的時機比他所發(fā)明的時機更多。——培根
69、編造謊話的人撒的每一次謊不可是自殺行為,并且照舊對人類社會的康健的傷害?!獝勰?/p>
70、自家慢詡便便腹,開卷方知未念書?!ㄇ澹堅聵?/p>
71、外物之味,久則可厭;念書之味,愈久愈深?!ㄋ危┏填?/p>
72、我們自動的念書,即嗜好的念書,請教別人是簡陋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后決議而入于本身所愛的較專門一門或幾門;但專念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需和現(xiàn)實社會打仗,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73、讀書不行以兼看未讀者,卻當(dāng)兼看已讀者。
74、逐日所讀之書,最好分兩類:一類是精讀的,一類是欣賞的。 ——梁啟超
75、觀書亦須從新循序漸進,可以淺深難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詳密。 ——朱熹
76、精雕細刻出佳構(gòu),千錘百煉鐵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