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網(wǎng)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dāng)前位置: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 詩句 > 李白有關(guān)壯志滿懷的詩句收集100條

          李白有關(guān)壯志滿懷的詩句收集100條

          時間:2018-12-11 04:04

          盛唐詩海波瀾,萬千氣象,最有青春氣息,最有酒香醇厚,最有浪漫熱烈的,是李白的詩,是李白富有朝氣的嚎叫。如果盛唐沒有了李白,將會怎樣?臺灣詩人余光中是這樣寫李白的。

          尋李白

          ——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那一雙傲慢的靴子至今還落在

          高力士羞憤的手里,人卻不見了

          把滿地的難民和傷兵

          把胡馬和羌笛交踐的節(jié)奏

          留給杜二去細細的苦吟

          自從那年賀知章眼花了

          認你做謫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壺

          把自己藏起來,連太太也尋不到你

          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

          在所有的詩里你都預(yù)言

          會突然水遁,或許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亂發(fā)當(dāng)風(fēng)

          樹敵如林,世人皆欲殺

          肝硬化怎殺得死你?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從一元到天寶,從洛陽到咸陽

          冠蓋滿途車騎的囂鬧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絕句輕叩我額頭

          當(dāng)?shù)匾粡椞羝鸬幕匾?/p>

          一貶世上已經(jīng)夠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難堪

          至今成謎是你的籍貫

          隴西或山東,青蓮鄉(xiāng)或碎葉城

          不如歸去歸哪個故鄉(xiāng)?

          凡你醉處,你說過,皆非他鄉(xiāng)

          失蹤,是天才唯一的下場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處?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勸你不住

          一回頭囚窗下竟已白頭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給霧鎖了,無路可入

          仍爐火示純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躡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許那才你故鄉(xiāng)

          常得你一生癡癡地仰望?

          而無論出門向西哭,向東哭

          長安卻早已陷落

          二十四萬里的歸程

          也不必驚動大鵬了,也無須招鶴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飛碟

          詭綠的閃光愈轉(zhuǎn)愈快

          接你回傳說里去

          (一)蜀中游

          李白,生于碎葉,即今吉爾吉斯斯坦,是個典型的胡漢混血兒,英俊,高大,瀟灑。少年時移家四川,家世經(jīng)商,生活富裕。從小不愛讀書,喜歡游山玩水。父母為讓李白靜心讀書,讓他到山中讀書,但不久中途輟學(xué)下山。路遇一老嫗,用鐵杵磨針,并告誡他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碑?dāng)頭一棒,激醒了李白,于是重回山中學(xué)習(xí)。自此,博覽群書,聞雞起舞,并自號“青蓮居士”。

          二十歲時見益州長史蘇廷,獻書。蘇廷閱其詩文,對幕僚說:“可與司馬相如相高下?!崩畎缀芘d奮,在蜀州漫游了五年,游覽了司馬相如的琴臺和揚雄的故宅,游覽了蜀地的大大小小的名勝古跡。

          (二)壯游南北

          二十五歲,李白為了實現(xiàn)政治抱負,“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他仰慕屈原,自是先游楚地。一入楚地,自是“山隨平野闊,江入大江流”,視野開闊。心情開朗,青春勃發(fā)。荊門風(fēng)光雖是新鮮,但俯視故鄉(xiāng)而來的江水,還是起了思鄉(xiāng)之情:“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睆V交天下名士,離蜀一年就散盡黃金三十萬。他對遇到的潦倒失意的讀書人,全部盡力接濟;同朋友的交往上,重情誼。他和蜀中友人吳指南同游楚地,指南不幸死于洞庭湖畔,李白身穿喪服,痛哭流涕,如失親骨肉兄弟。猛虎前來,他監(jiān)守尸體不懼。他將指南暫葬于湖側(cè),才到金陵游歷;數(shù)年之后,重尋指南骨殖,李白邊哭邊挖掘尸骨,包裹妥當(dāng),親自背負,靠借貸將指南禮葬于鄂城東。

          他結(jié)交了道士司馬承禎,司馬承禎對外人說:“李白仙風(fēng)道骨,可與神人來往,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可以相比的?!崩畎茁犝f,。高興的寫了《大鵬遇希有鳥賦》,記載這件事情。當(dāng)然,這種方式并未為政治出路蓄積什么,他曾感慨的說:“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p>

          二十七歲,李白在湖北安陸,與高宗時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結(jié)婚,夫人許氏頗博學(xué)。在安州,他聽說裴長史是個高義之人,很想接近他,但是,“謗言忽生,眾口攢毀”。他于是上書裴長史,自陳無辜。雖然引經(jīng)據(jù)典,軟中帶硬。最后質(zhì)問:“何王公大人之門,不可以彈長鋏乎?”可惜,他并未得到裴長史的諒解。這段時間,他結(jié)識了孟浩然,元丹丘等人,不過這些人也都是些無權(quán)無勢的人,因仕途失意而隱居的人,在一起只是交流交流詩文,“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荊州刺史韓朝宗,對提攜后輩感興趣。很多讀書人慕名前往,求韓朝宗推薦,也的確有一部分人被朝廷錄用。孟浩然與韓朝宗約定去長安,韓朝宗要向朝廷推薦他做官。但當(dāng)起程,孟浩然與朋友酣暢,韓派人來叫,孟浩然說:“我在這里飲酒,就沒有功夫姑別的了?!表n朝宗氣憤,獨自走了。李白仰慕韓朝宗的名聲,去投奔他,為能夠受到接見,寫了《與韓荊州書》這封信。李白投其所好,高度評價韓朝宗:“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贊頌他有周公的“一食三吐哺,一沐三握發(fā)”的遺風(fēng)。李白很坦蕩的表明自己的目的:“一登龍門,則身價十倍?!彼Mn朝宗能為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最好是設(shè)宴,當(dāng)場作文,并給予評點。

          最終沒有結(jié)果,生活開始貧困。他干脆學(xué)晉人山簡,每日喝它三百杯,做個酒徒,又想起李斯功名富貴,最終落得個嘆黃犬的悲劇命運,于是有點淡漠功名。他一度來往于襄漢,與比他大十二歲的孟浩然結(jié)下深情厚意。他很欣賞孟浩然的風(fēng)流儒雅,曾贈詩孟浩然。

          此后他洛陽旅游,結(jié)識了元演。雖然洛陽都市繁華,但遠離家鄉(xiāng),明月高照,能不引發(fā)思鄉(xiāng)之情。更何況,笛吹《折楊柳》。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當(dāng)然,生活還是放浪形骸的多,他曾說:“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鄙钸€是頗有點輕裘馬狂的滋味。

          逗留了幾日,兩人同赴山西,游晉祠,在后來的《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中贊美說:“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寫翠娥”。在那里,他們結(jié)識了郭子儀,郭子儀因為受到案件的牽連,李白通過元演家的關(guān)系救了他。沒想到幾十年后,郭子儀又救了李白。他們回到長安,遭遇到五陵年少的圍攻,陷遭不測?;氐桨碴懀e家遷到東魯。在那里,與孔巢父等五人,在徂徠山作隱士,人稱“竹溪六逸”。他們見到達官貴人,不理不睬,并且故意仰天長嘯,以示高傲。有人不理解,就詢問李白,李白說:“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睉嵤兰菜着c樂觀浪漫合二為一,融為一體。

          飲風(fēng)嘗露,往往尋人獨酌,這不,李白又與意氣相投的高士對飲,“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痛飲狂歌之后,超凡脫俗之狂;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不拘禮節(jié)和自由隨便的真率真詞也。

          在居家東魯這段時間,酒自然是李白的常客。尤其是蘭陵美酒,不僅沖淡了思鄉(xiāng)的情緒,還產(chǎn)生了一種留戀忘返的深情?!犊椭凶鳌吩疲禾m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許氏不幸早逝,留下一兒一女。李白悲傷至極,想起許氏許多的好,竟無語來表達;唯記得自己浪游天下,許氏癡望自己歸家的形象?!队耠A怨》典型的反映了這個情況: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無言獨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幽怨不著一字,而盡得風(fēng)流。道士吳筠邀李白到浙江郯中旅行,在這兒,多吊古傷今作。有名的是以下兩首:

          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重點寫昔日之繁華,竭力渲染,而以今日之荒涼抹殺之。

          蘇臺覽古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重點寫今日之荒涼,以暗示昔日之繁華。

          不久,吳筠被任命為翰林待詔。他就舉薦李白,恰巧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也舉薦李白。李白大喜,他覺得:“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的志向要實現(xiàn)了。他志得意滿,回南陵告訴女兒,烹雞煮米,痛飲高歌,酒酣舞劍,然后仰天大笑出門去。

          (三)三年翰林

          李白初到長安,將襲用樂府古題寫的《蜀道難》《烏棲曲》《烏夜啼》等,交給賀知章,賀知章讀了后大為贊嘆,說李白是“謫仙人”,說這些“詩可以泣鬼神矣”。由于文筆好,負責(zé)起草詔書。

          西域某國派使者警告大唐,要割其土地,一派咄咄逼人,其文字滿朝文武沒有誰能認得,只有李白。因為李白是胡漢混血的人,父母多年在西域經(jīng)商,認得很多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文字。他當(dāng)即翻譯,并斥責(zé)此國自大的行為。該使臣回國,國王聽說此事,慨嘆說:“唐朝既然有神仙幫助,怎能與他為敵?”可惜玄宗看重的是他的文才而不是他的`政治才能。雖然也讓李白擬擬詔書,但不過是政治傳聲筒,并無什么主動性在里面。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p>

          一日,玄宗貴妃在宮中觀賞牡丹,高興處,命令李白寫新樂章,李白奉詔一揮而就。據(jù)說李白寫之前,還是狠狠的喝了幾杯酒,才把思緒給勾出來了。李白巧妙的把牡丹與貴妃本人交互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篇章結(jié)構(gòu),妙在時空轉(zhuǎn)換。第一首在王母居所;第二首是楚襄王的巫山云夢澤,漢成帝的宮廷;第三首在唐朝宮廷的沉香亭。由虛到實,由夢幻到現(xiàn)實,揮灑自如。

          〈清平調(diào)詞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見云而想到羽衣,看花而思戀容顏。牡丹受雨露滋潤而更濃艷,貴妃受君王恩澤而倍加精神。這花容月貌,不出自群玉山,王母池,也必是瑤臺上仙境。白牡丹,素玉人,疑是下凡七仙女。

          嬌滴滴的人兒,香香公主的香。令楚王夢魂縈繞的巫山神女,怎比得這神仙體態(tài)粉面人。漢宮飛燕體輕盈,不及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楊貴妃。

          芍藥牡丹,傾國佳人,爛漫叢中笑。動人姿色消盡君王恨?;ㄔ陉@外,人倚闌干,優(yōu)雅風(fēng)流。

          “環(huán)肥燕瘦”是指楊玉環(huán)和趙飛燕。據(jù)說,楊玉環(huán)非常喜歡這三首〈清平調(diào)〉,經(jīng)常吟誦;高力士因為李白曾命其脫靴,認為是奇恥大辱,就向楊妃進讒言,說李白用趙飛燕之瘦譏諷楊貴妃之胖;用趙飛燕私通宮人,譏諷楊貴妃行為不檢。

          暫不論李白是否真有此影射,這三年的供奉翰林,李白是過的很艱難。他有心干番大事業(yè),但傲岸和獨得專寵很快遭到權(quán)貴的嫉恨,而且有人造謠說,李白將要受到獨得重用。為了回應(yīng)非議,表白心志。他在翰林讀書時,有感而作,寫給集賢殿的學(xué)士們。他說自己要像東漢初年的嚴(yán)子陵,不慕富貴隱居富春江;又要像謝靈運那樣性愛游山水。自己的志向很簡單,一句話:“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钡珶o論怎樣表明心跡,仍不會使小人停止中傷和誹謗。他真想“愿乘泠風(fēng)去,直出浮云間”,或者學(xué)習(xí)西漢揚雄,不問政事而隱居廬舍,讀書撰寫《太玄》《法言》等著作。

          他感慨的說:“君王雖愛娥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彼佬趯ψ约旱钠髦?,很感恩,但是宮中處處陷阱,處處機關(guān),令他防不勝防。他自比娥眉,自比西施,傲慢向那些群小宣告:“喜事宜笑復(fù)亦顰,丑女效之徒累身?!?/p>

          (四)悲游南北

          天寶三年春,李白被賜金放還。他的思想開始起變化,對社會的認識也趨于更加全面。他辯解自己并非沒有才能才離開宮廷的,他的才華與胸襟是無與倫比的:“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嘯傲凌滄州?!彼麑γ钟辛肆硪稽c認識,他說:“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yīng)西北流?!?/p>

          他離開長安,在洛陽與杜甫相識,后與杜甫,高適暢游梁宋一帶,過著對酒當(dāng)歌,黃金買醉的生活。與友人岑勛,元丹丘登高飲宴,滿腔悲憤借酒詠詩情,作《將進酒》:

          狂放豪言,震古爍今的氣勢,由悲及樂,及狂放,及憤激,及狂放,最終歸于“萬古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真鬼斧神工之作。

          但醉生夢死的生活畢竟解決不了理想問題,他在這兒忽然找不到路在何方了??鄲灂r時壓抑著他,等無法承受的時候,他就強烈的喊出了《行路難》。他回憶了自己在長安的不得意,如孟嘗君門客馮諼:“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薄捌浇煌鹾睢焙纹潆y?。≡陂L安不僅當(dāng)權(quán)者對他打擊,就是一般市民也是對他嘲笑,蔑視:“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他希望玄宗能學(xué)燕昭王,設(shè)黃金臺,延請賢士,自己也會感恩:“輸肝剖膽效英才?!敝皇切谠缫鸦栌?,根本無真正求賢之心,他的下詔召李白進京,只不過是裝出一副愛才的姿態(tài),要一點歌功頌德的文字而已。李白清楚這一點,因而對玄宗已經(jīng)失望了,他說:“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李白之所以是李白,是因為他的倔強,自信和理想的始終不渝,他可以一邊喊著“行路難,行路難”,一邊問“多歧路,今安在?”?但強有力的音調(diào)仍舊響徹長空:“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彼€到過幽燕地區(qū),看到了北方的終日壯闊景象:“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彼€最早發(fā)覺了安祿山的野心,可惜沒有人相信自己,他悲憤的說:“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fēng)雨雪恨難裁”,“君王棄北海,掃地借長鯨”。

          離開長安的第二年,他在東魯又見了杜甫,同游泗水,東蒙等地。隨著天寶年間政治形勢每況愈下,李白的憂慮也愈發(fā)沉重?!哆h別離》中說:“君失臣兮龍為魚,權(quán)歸臣兮鼠變虎”,“ 帝子泣兮綠云間,隨風(fēng)波兮去無還”。李林甫,楊國忠專權(quán),安祿山反叛,玄宗失掉皇權(quán),馬嵬坡事變,貴妃與玄宗演出了一場遠別離的慘劇,不幸被李白言中了。《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李白憤懣的為被當(dāng)朝宰相殺害的李邕和裴敦復(fù)鳴不平:“君不見李北海,英風(fēng)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既然朝廷如此黑暗,自己也沒有在這里的必要了。他決定要泛舟五湖了。

          他在魯郡東石門與杜甫分別,依依不舍:“飛蓬各自遠,且進手中杯!”情緒是那么的豪邁和爽朗。以《夢游天姥吟留別》為開端,開始了南方的浪游生活。李白到了安徽貴池(秋浦),寫了一首罕見的歌頌冶煉工人的歌:“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币桓眽延^的秋夜冶煉圖。

          從秋浦到?jīng)芸h,游桃花潭,當(dāng)?shù)厝送魝惛S其左右,攜美酒款待他。臨行,汪倫為他送行,李白感懷幾日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贈詩給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由于這首詩,使桃花潭一帶留下了許多優(yōu)美的傳說和供旅游訪問的遺跡,如東岸題有“踏歌古岸”門額的踏歌岸閣,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釣隱臺等。

          即使素昧平生的老媽媽,也對李白給予真誠的款待。這晚他借安徽銅陵縣五松山,體味了農(nóng)民的辛苦,賦稅的繁重,想到了韓信和漂母。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艱苦的生活,老人端出雕胡飯(菰米飯),很讓李白過意不去,他無法像韓信一樣予以報答,感到受之有愧。李白再三推辭致意,實在不忍心享用她的這一頓美餐。

          李白的性格本就孤傲,但這是針對權(quán)貴。他可以“不肯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也常?!耙蛔砝墼螺p王侯”。對王公的桀驁不訓(xùn),與對山村老媽媽的如此謙恭,更顯得李白的高貴品質(zhì)。

          李白的游歷大多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在安徽當(dāng)涂,他露宿牛渚(采石磯),想起東晉將軍謝尚在牛渚延譽袁宏,使袁宏聲名大震一事。他也希望自己能遇到像謝尚這樣的伯樂,但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他悲憤的說:“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彼麤]有“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的牢騷和消極,雖然“楓葉落紛紛”,還是要“ 明朝掛帆席”,繼續(xù)尋覓。

          游覽到金陵,忽然想起自己在東魯?shù)膬号?,他在《寄東魯二稚子》中痛心的說:“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雙行桃樹下,撫背復(fù)誰憐?”想象細密,思念深切。

          金陵是六朝古都,李白十分景慕的詩人謝眺曾晚登三山,自己這夜亦登城西樓。兩人境遇同樣不幸,心情同樣苦悶?!霸孪鲁烈骶貌粴w,古來相接眼中稀”,吐露詩人一生的懷才不遇和僨世疾俗的苦悶心情。“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常憶謝玄暉”,世無知音,唯憶百年古人,詩人徘徊許久,方才回客棧。

          在柳絮飄飛的時節(jié),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下,李白滿懷愁緒,獨坐酒肆小酌。春風(fēng)漫卷垂柳花,香撲酒肆,當(dāng)壚姑娘捧美酒,勸客品嘗。金陵少年聽說李白將離,齊來相送。欲行的他固然陶醉,不行的相送者也各飲其觴。如此情深意長,自然引起詩人疑問:“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面對一群熱情的少年朋友,惜別之情能不飽滿?

          安史亂起,他避居宣城。他來宣城還有兩事,一為憑吊千古之友謝眺,一為宣城酒。

          宣城北樓,又名謝公樓,唐時改名疊嶂城,是宣城的登覽勝地。一個秋季的黃昏,李白獨自登山謝眺的北樓。湖光山影,如此明凈;登高俯瞰,這江城如在畫中。正值秋,句溪和宛溪更清澈,波瀾不驚,波面泛光;橫跨溪水的鳳凰橋和濟川橋,如天上兩道彩虹,倒影水中。叢林人間的縷縷炊煙,深碧的橘柚,輕黃的梧桐,呈現(xiàn)一片蒼寒景色,頓感秋光漸老?!罢l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政治上受壓抑,找不到出路,李白只有寄情山水,侶友古人,但復(fù)雜的情懷,又有誰能理解呢?

          李白曾七游宣城,到這年秋游宣城,距他“賜金放還”已七十載。長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備嘗人間酸甜苦辣,世態(tài)炎涼,由懷才不遇而產(chǎn)生的孤獨與日俱增;對人世間的不滿,只有到自然中尋求慰藉。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山之有情,正顯人之無情;意境越凈澄,更顯詩人之橫遭冷遇,寂寞凄涼。

          除了投入山林懷抱,能夠慰藉的就是杜康了。李白每次到宣城,必飲紀(jì)叟新釀的美酒,大醉方休。一來二往,酒為媒,二人同為知己,紀(jì)叟說:“我平生釀酒,只李白能得其味?!辈幌氪舜稳胄?,紀(jì)叟已死。李白本知音少,今又少一人,安能不慟?他竟然荒誕的說:“紀(jì)叟黃泉里,還應(yīng)釀老春?!笨尚Φ募傧胗终f的那么認真。但縱使紀(jì)叟黃泉仍在釀酒,生死殊途,叫李白如何能喝到他釀的酒呢?為表傷感詩人故用作癡語問道:“老師傅,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似乎紀(jì)叟專為李白釀酒而活著,他釀的酒也只有李白一人賞識。不合情理而更顯得深情。

          詩人的孤獨還表現(xiàn)在自得其樂,那背后卻是無限的凄涼。在這世上,與他相約的惟有月和自己的影子?!对孪陋氉盟氖住罚ㄆ湟唬骸盎ㄩg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闭欠从沉死畎椎倪@種凄涼。

          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jié)游,并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凄涼如此。李白在宣城餞別秘書省校書郎李云時,對極度的苦悶進行了宣泄。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陡起壁立,郁結(jié)之深,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一發(fā)而不可收。

          新鴛鴦蝴蝶夢

          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風(fēng)四飄流 由來只有新人笑 有誰聽到舊人哭 愛情兩個字 好辛苦 是要問一個明白還是要裝作糊涂 知多知少難知足 看似個鴛蝴蝶 不應(yīng)該的年代 可是誰又能擺脫人世間的悲哀 花花世界 鴛鴦蝴蝶 在人間已是癲 何苦要上青天 不如溫柔同眠

          李白離開宣城,到當(dāng)涂,這時的他越無心仕宦,而是有心歸隱。他在評價少府趙炎一副山水畫時說:“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弊约毫⑾碌膲阎尽肮Τ缮硗恕北蛔约悍穸恕2痪茫患胰穗[居在廬山。

          (五)夜郎前后

          安史叛軍氣焰正盛,“秦人半做燕地囚,胡馬翻銜洛陽草”,“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官軍兵敗如山倒。

          唐玄宗奔蜀途中,頒發(fā)詔書:命太子李亨收復(fù)兩京,黃河流域;又令永王李璘經(jīng)略長江流域。年底永王引兵潯陽,知李白在廬山隱居,派謀士韋子春三顧茅廬。宗氏夫人勸阻,“出門妻子強牽衣”。李白過后也說:“空名適自誤,迫脅上樓船?!钡肽灰院?,就被報國有路而陶醉。他贊美永王東巡,肩負拯救中原的責(zé)任。寫《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李白自豪的以高臥東山的謝安自比,抒懷:“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南風(fēng)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痹谒癫娠w揚的做美夢時,哪里料到,永王與肅宗同室操戈的悲劇已經(jīng)開始上演,他很快卷入紛爭的漩渦。

          唐肅宗要求永王解除兵權(quán),回到玄宗身邊;永王自恃是玄宗的命令,拒不服從。肅宗便部署部隊在江東設(shè)防。永王兵抵當(dāng)涂,遇阻,憤而進攻。諸將不愿冒叛逆的罪名,離心逃散,永王兵敗丹陽,在鄱陽被江西采訪使皇甫詵擒殺。

          李白逃至彭澤,被投入潯陽獄中。李白在《南奔抒懷》中道:“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眽阎靖吨T東流,反成叛臣,能不悲憤填膺?他多次在獄中上書申訴求援,呼吁當(dāng)權(quán)者為自己昭雪冤屈。他悲憤的說:“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臨危而相擠?”宗氏夫人在外也多方營救,他寫詩感激她說:“很感激你同蔡文姬替董祀鳴冤一樣,流淚向曹操請求赦免。”郭子儀報答救命之恩,主管案件的宋若思替李白李白洗雪罪名,半年的獄中煎熬,終獲釋,并上書朝廷推薦李白。但朝廷并未放過李白,這年冬,他被加以“從璘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

          潯陽地方官為他餞行,李白說:“愿結(jié)九江流,添成萬行淚?!睙o限傷感的踏上了流放的長途。宗氏夫人弟弟送他到烏江才黯然離去。

          大約在冬季

          輕輕的我將離開你請將眼角的淚拭去漫漫長夜里未來日子里親愛的你別為我哭泣 前方的路雖然太凄迷請在笑容里為我祝福雖然迎著風(fēng)雖然下著雨我在風(fēng)雨之中念著你沒有你的日子里我會更加珍惜自己沒有我的歲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你問我何時歸故里我也輕聲地問自己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輕輕的我將離開你請將眼角的淚拭去漫漫長夜里未來日子里親愛的你別為我哭泣 前方的路雖然太凄迷請在笑容里為我祝福雖然迎著風(fēng)雖然下著雨我在風(fēng)雨之中念著你沒有你的日子里我會更加珍惜自己 沒有我的歲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你問我何時歸故里我也輕聲地問自己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來木瓜山,李白《望木瓜山》說:“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乾元二年,因關(guān)中大旱,肅宗下減刑令,李白被赦免。從奉節(jié)買舟東返,快意沛然而瀉,《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在江夏逗留期間,他寫了《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一詩,敘述了自己后半生經(jīng)歷。放歸以后考慮到前途又感到渺茫,一度恢復(fù)了放浪形骸,狂歌痛飲的生活。與友人韋冰相遇,驚喜異常,滿腔悲憤,寫成了這首沉痛激烈的政治抒情詩。他不希望自己再有理想,再有苦悶,他說:“我且為君捶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比欢S鶴樓捶不碎,鸚鵡洲倒不了,悲憤中包含無可奈何的悲傷。

          在《自漢陽病酒歸寄王明府》中,李白故作曠達的說:“與君醉百場,……莫惜連船沽美酒,千金一擲買芳春。”秋天,李白游洞庭,恰好好友刑部侍郎李曄,中書舍人賈至貶謫于此。三人暢游,李白作《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曰: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被月色凈化了的水天境界令詩人寵辱偕忘。

          上元元年,在豫章與宗氏夫人團聚。他目睹了豫章子弟被征集入伍的慘狀:“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豈惜戰(zhàn)斗死,為君掃兇頑?!蓖鸥σ粯?,很矛盾,為了國家不得不如此。李白暮年,生活潦倒,靠人接濟,但是“贈微所費廣,斗水澆長鯨”,根本無法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不久,史朝義殺死史思明,包圍宋州。李光弼率兵抵御,六十一歲的李白聞聽,毅然北上,請纓殺敵??蓢@的是,這次從軍,剛到半途九病倒了,不得不掙扎回到金陵。從此一蹶不振。這年初冬,貧病交加的李白來到當(dāng)涂投靠族叔縣令李陽冰。第二年,李白病重,自知行將不起,于是在“枕上授簡”,將“十喪其九”的手稿托付給李陽冰。后來,李陽冰把它編成《草堂集》十卷。十一月,李白與世長辭。死前賦《臨終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fēng)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帶著無窮的遺憾,懷著無限的悲憤和凄涼離開人世。

          《唐遮言》說:“李白著宮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碧热绱?,不證明其一生對污濁世俗的決絕,對高潔理想的追求嗎?《舊唐書》:“以飲酒過渡,醉死于宣城?!弊砭贫溃先藗冃哪恐心莻€傲岸不羈,以一醉解千愁的李白的形象。

          在西域讀李白

          夏立君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離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這是最后一次。他舉杯邀月,卻發(fā)現(xiàn)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撲進水中,抱月而眠。誰像他這樣認真又天真一生?連死都是一首詩。他那天籟似的詩文,他那橫空出世的才華,萌芽于何方?他與我們?yōu)楹稳绱瞬煌克麨楹稳绱说莫毺嘏c純粹?

          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圖的。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達的腳步。

          唐詩中向往異域的氣息是強烈的。詩人們紛紛奔赴邊疆,寫下許多境界雄放的詩篇,那些邊塞詩實在是唐詩中的金子。在書房中低聲吟哦的詩人,一踏上西北大野,就放開了喉嚨。但所有的人都沒法與李白相比,因為與他們的方向相反,李白來自西域,他本是西域人?!昂踩缁?,當(dāng)壚笑春風(fēng)?!保ɡ畎住肚坝虚拙菩小罚┖说谝淮我赃@么自然深情的形貌出現(xiàn)在中國文學(xué)作品中。讀著這樣的詩句,仿佛感到詩人就是一個胡人。

          歷史的偉大契機在此生成。沒有那個開放的時代,這個飽含異質(zhì)的天才會被扼殺;沒有這個天才的加入,那個時代也會減卻許多光輝。

          異域情調(diào)、漂泊情懷其實充滿李白所有詩文。李白是沒有故鄉(xiāng)的,或者說無處不是故鄉(xiāng),醉酒的地方就是故鄉(xiāng)。他由碎葉入蜀,由蜀入荊楚入山東,由山東又輻射到大唐各地,沸騰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個地方安住,他永遠行走在漂泊的長路上,飲他的酒,灑他的淚,唱他的歌。詩人拒絕根的存在。這是徹底的漂泊情懷:把生命看做一場純粹的漂泊,并這樣實踐著,在中國文化史上是沒有第二人的。

          李白實在是中國詩人中的游俠?!拔冶境袢?,鳳歌笑孔丘?!彼凶x書人心目中的偶像卻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時也說孔丘幾句好話,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貴了。在他眼里,游俠比皓首窮經(jīng)的儒生光彩多了。“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意輕千金裘,顧向平原笑。吾亦淡蕩人,拂衣可同調(diào)。”(李白《古風(fēng)其十》)只有魯仲連這樣的俠客才是可與之同調(diào)的朋友。李白自稱“十五好劍術(shù)”,他二十幾歲便“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在維揚(今揚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這都是些游俠行徑。他與朋友吳指南游楚,吳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撫尸大哭。大約那時洞庭一帶還是很荒涼的,老虎來了,李白堅守不動。老虎走了,他將朋友權(quán)且葬下,后又返回舊地,起出朋友骨殖,就著湖水洗凈,背著這骨殖走了很遠的路,為朋友重新選擇了葬地。有這份超乎功利的癡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俠了。即使闖進了朝廷,他那強橫的乃至有些無賴的游俠脾氣也是不改的。力士脫靴,貴妃捧墨,御手調(diào)羹,他要求權(quán)貴尊重他,皇帝也應(yīng)把他當(dāng)朋友才好。他不習(xí)慣仰視。他之信任自己遠勝過別人對他的信任。這一切足以令權(quán)貴齒冷,令謙謙君子瞠目結(jié)舌。

          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這些西域城市之間跋涉,每個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給我有力的震撼。幾十個世紀(jì)以來,這片廣袤的大地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臺,今日,我們?nèi)阅芨惺艿接文琳吆笠岬膯渭兣c猛烈。昆侖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橫亙中亞細亞的三架豎琴,將咚咚的馬蹄聲傳遞到最遙遠的地方。騎士們賁張的血脈不理會任何荒涼。成吉思汗的馬隊從塔爾巴哈臺從伊犁河從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將浩瀚的里海變成內(nèi)陸湖。多么兇蠻單純而強烈的節(jié)奏啊。這個“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筆啊。李白從另一個方向來了,大地高山冰川駿馬胡姬,化為他精神的馬隊。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溫柔敦厚細膩空靈,大筆橫掃,狂飆突進,給大唐詩壇注入西域騎士的剽悍與純粹,令所有騷人墨客為之一驚。洞庭煙波,赤壁風(fēng)云,蜀道猿啼,浩蕩江河,全都一下子飛揚起來。

          游俠李白颯沓而來,他的雙腳和詩筆生動了大唐山水。

          毛主席說:“我喜歡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氣?!畎椎氖牵牟善娈?,氣勢磅礴,有脫俗之氣?!痹u價《蜀道難》:“寫的很好,有人從思想性方面作各種推測,以便提高評價,其實不必。不要管那些紛紜聚訟,這首詩主要是藝術(shù)性很高,誰能寫的有他那樣淋漓盡致啊,他把人帶進祖國壯麗險峻的山川之中,把人們帶進神奇優(yōu)美的神話世界,使人仿佛走到了難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面了?!泵飨孀C看待李白:“早幾十年中國的國文教科書就說秦始皇不錯了,車同軌,書同文,統(tǒng)一度量衡。就是李白講秦始皇,開頭一大段也是講他了不起: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只是屁股后邊搞了兩句: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就是說他還是死了。你李白呢?盡想做官!結(jié)果充軍貴州,走到白帝城,普赦令下來了。于是乎,朝辭白帝彩云間,其實,他盡想做官?!读焊σ鳌氛f現(xiàn)在不行,將來有希望。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指揮楚漢如旋蓬。那時神氣十足。我加上幾句,比較完全:不料韓信不聽話,十萬大軍下歷城。齊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把他下了油鍋了?!?/p>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是唐代詩人寫的古詩,全詩寫的是什么?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作者: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日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注解】

          ⑴此詩《文苑英華》題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則所別者一為李云,一為李華。李白另有五言詩《餞校書叔云》,作于某春季,且無登樓事,與此詩無涉。宣州:今安徽宣城縣一帶。謝朓樓,又名北樓、謝公樓,在陵陽山上,謝眺任宣城太守時所建,并改名為疊嶂樓。李白于公元753年(天寶十二載)由梁園(今開封)南行,秋至宣城。李白另有五言詩《秋登宣城謝朓北樓》。餞別:以酒食送行。校(jiào)書:官名,即校書郎,掌管朝廷的圖書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長風(fēng):遠風(fēng),大風(fēng)。

          ⑶酣(hān)高樓:暢飲于高樓。

          ⑷蓬萊:此指東漢時藏書之東觀?!逗鬂h書》卷二三《竇融列傳》附竇章傳:“是時學(xué)者稱東觀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李賢注:“言東觀經(jīng)籍多也。蓬萊,海中神山,為仙府,幽經(jīng)秘籍并皆在也?!苯ò补牵簼h末建安(漢獻帝年號,196—220)年間,“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詩風(fēng)骨遒上,后人稱之為“建安風(fēng)骨”。

          ⑸小謝:指謝朓,字玄暉,南朝齊詩人。后人將他和謝靈運并舉,稱為大謝、小謝。這里用以自喻。清發(fā)(fā):指清新秀發(fā)的詩風(fēng)。發(fā),秀發(fā),詩文俊逸。

          ⑹逸興(xìng):飄逸豪放的興致,多指山水游興,超遠的意興。王勃《滕王閣序》:“遙襟甫暢,逸興遄飛”。李白《送賀賓客歸越》:“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眽阉硷w:盧思道《盧記室誄》:“麗詞泉涌,壯思云飛?!眽阉迹盒坌膲阎荆缐训囊馑?。

          ⑺覽:通“攬”,摘取。覽日月:《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版)作“攬明月”。

          ⑻稱(chèn)意:稱心如意。

          ⑼明朝(zhāo):明天。散發(fā)(fà):不束冠,意謂不做官。這里是形容狂放不羈。古人束發(fā)戴冠,散發(fā)表示閑適自在。弄扁(piān)舟:乘小舟歸隱江湖。扁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辭別越王勾踐,“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記·貨殖列傳》)。

          【韻譯】

          棄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亂我心緒的今日多叫人煩憂。

          長風(fēng)萬里吹送秋雁南來時候,對此情景正可開懷酣飲高樓。

          你校書蓬萊宮,文有建安風(fēng)骨,我好比謝朓,詩歌亦清發(fā)雋秀。

          我倆都懷逸興豪情,壯志凌云,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攬在手。

          抽刀吹斷江水,江水更猛奔流,想要舉杯消愁,卻是愁上加愁。

          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稱心如意,不如明朝散發(fā),駕舟江湖漂流。

          【翻譯】

          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萬里長風(fēng)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你的文章就像蓬萊宮中儲藏的仙文一樣高深淵博,同時還兼具建安文學(xué)的風(fēng)骨。而我的詩風(fēng),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飄逸豪放。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然而每當(dāng)想起人生的際遇,就憂從中來,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猛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排遣煩憂,結(jié)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fā),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講解】

          這首詩旨在以蓬萊文章比李云,以謝?清發(fā)自喻。借送別以贊對方,惜其生不稱世。詩的開首二句,不寫敘別,不寫樓,卻直抒郁結(jié),道出心中煩憂。三、四句突作轉(zhuǎn)折,從苦悶中轉(zhuǎn)到爽郎壯闊的境界,展開了一幅秋空送雁圖。一“送”,一“酣”,點出了“餞別”的主題?!芭钊R”四句,贊美對方文章如蓬萊宮幽藏,剛健遒勁,有建安風(fēng)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謝?自比,表達了對高潔理想的追求。同時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文藝觀。末四句抒寫感慨,理想與現(xiàn)實不可調(diào)和,不免煩憂苦悶,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尋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萬變,藝術(shù)結(jié)構(gòu)騰挪跌宕,起落無端,斷續(xù)無跡,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矛盾的心情。語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諧統(tǒng)一?!俺榈稊嗨?,舉杯銷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來描摹愁緒的名言,眾口交贊。

          李白于天寶元年(742)懷著遠大的政治理想來到長安,任職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讒毀而離開朝廷,內(nèi)心十分憤慨地重又開始了漫游生活。在天寶十二載(753)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他的一位官為校書郎的族叔李云將要離去,為餞別行人而寫成此詩。詩中并不直言離別,而是重筆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的牢騷、憤懣。謝朓樓是南齊詩人謝朓在宣州任太守時在陵陽山上建成的一座樓。 李白于天寶十二載游宣州,恰遇李華以監(jiān)察御史身份來宣城辦事,共登謝朓樓,乃作此詩。詩中抒發(fā)年華虛度、報國無門之苦悶情懷。通過對蓬萊文章、建安風(fēng)骨、謝朓詩歌之豪情逸興的贊美,在歷史的深處勾勒出一個理想化的精神范型。而以此與煩憂現(xiàn)狀作鮮明對照,更激起“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那樣的無從消解的情感沖突高峰。此外,詩中采用時間穿插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強化了跌宕起伏的情感表達效果,而且對于“昨日”、“今日”之時間階段性特征,皆以“棄我”、“亂我”為衡量標(biāo)準(zhǔn),尤可見自我中心地位。

          詩的開頭兩句起得突兀,他說:“以前的日子棄我而去已不能挽留,現(xiàn)在的日子只能使我心中充滿煩惱憂愁”,開門見山地展示了這首詩的基調(diào)。但詩并沒有延續(xù)著寫煩說憂,下面六句是第二層,詩人筆鋒一轉(zhuǎn)展現(xiàn)出另一番天地。三、四句寫秋季天高氣爽,萬里長風(fēng)中雁群高飛,面對著這樣開闊的景致,正可以在高樓上把盞痛飲。五、六句寫酣飲后的思想情緒。蓬萊本是傳說中的仙山,多藏寶典秘錄。東漢時人們稱國家藏書處為蓬萊山,這里是用蓬萊文章代指漢代的文章。建安骨,指東漢建安年間(193-220)的詩文創(chuàng)作,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寫詩文內(nèi)容充實,語言質(zhì)樸,風(fēng)格剛健俊爽,后人稱之為“建安風(fēng)骨”。小謝,即謝朓,為把謝朓和謝靈運區(qū)分開來,稱謝靈運為大謝,謝朓為小謝。謝朓詩風(fēng)清新秀麗,深為李白所喜愛。酒酣之后,李白思路大開,他想到了漢代宏偉的文章,建安詩的剛健風(fēng)骨,身在謝朓樓,當(dāng)然更想到在漢、唐之間出現(xiàn)的小謝的.詩歌了。他對這些文化傳統(tǒng)很仰慕,所以自負地用漢文、魏詩和小謝的成就來比較并稱許李云和自己。想到這里,詩人的情感越發(fā)激動、高昂,于是就發(fā)出了七、八句“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的呼喊。他們都胸懷壯志豪情,要高飛遠翥到天上去摘取明月。當(dāng)然,上青天攬明月只是一種要求解除煩憂,追尋自由的幻想,這在現(xiàn)實世界中是做不到的。最終他還是跌落到現(xiàn)實的土地上來了!所以,作者筆鋒一轉(zhuǎn),進入了第三層。第九、十句用了一個比喻,說道:就好比用刀切斷水流一樣,結(jié)果,水反而流得更急了,用飲酒取醉的辦法去解除憂愁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酒醉后反更引發(fā)了內(nèi)心的愁苦、憤懣。結(jié)尾兩句是說在這個社會里理想不能實現(xiàn),就只有等待有一天能夠抽簪散發(fā)駕著一葉小舟駛向遠方了。詩人將解除煩憂,獲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這雖然也還是一個渺茫的幻想,但卻表現(xiàn)了他那不甘沉淪的、豁達樂觀的精神。與<<行路難>>中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是一首七言古詩,并不囿于七言,其語句之長短可以隨抒情的需要而伸縮。像開頭兩句就是用散文句法表達內(nèi)心濃重的煩憂。詩的中間部分從“多煩憂”一轉(zhuǎn)而“酣高樓”、“覽明月”,再轉(zhuǎn)到“愁更愁”,又轉(zhuǎn)到結(jié)句的“弄扁舟”,起伏跌宕,開闔變化,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有無法解開的煩憂之結(jié)。學(xué)習(xí)這首詩應(yīng)弄清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感產(chǎn)生的特定背景,如天寶初年李白之被讒毀,天寶末年李林甫、楊國忠先后弄權(quán),嫉賢妒能以及朝政之黑暗、腐朽等。

          李白的憂患意識與杜甫等人相比有其獨特性,這是由多方面因素導(dǎo)致的。下面來看看!

          一、李白詩中憂患意識的表現(xiàn)

          詩歌是詩人情感的產(chǎn)物,詩人的喜怒哀樂都在詩中流露,而李白的憂患意識在其詩中也在多個方面得到體現(xiàn)。

          (一)對唐朝前途命運的憂慮與關(guān)注

          李白主要生活在盛唐,但是在盛世之中詩人還是看到了其中的黑暗面。自身才華得不到施展,人民生活苦難重重,上層權(quán)貴卻依舊驕奢淫逸,這些使得李白愈加不滿,他在許多詩作中都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并且在這種黑暗現(xiàn)實的基礎(chǔ)上,深刻地思考了唐朝的命運,其憤怒擔(dān)憂在許多作品中都得到體現(xiàn)。當(dāng)時的唐玄宗寵幸楊貴妃,權(quán)奸、宦官、邊將擅權(quán),朝政烏煙瘴氣,詩人就在《古朗月行》中,以一句“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加以諷刺。在《登金陵鳳凰臺》(人教版七下)中,李白發(fā)出了“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的感慨。浮云蔽日,不見長安,暗示著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故而心情沉痛。詩中所見所感與歷史教訓(xùn)交織,表現(xiàn)出詩人憂國傷時的心情。除此之外,《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蘇教版八下)中,“棄我去者今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這種心情也有所體現(xiàn)?!氨憩F(xiàn)出他的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以及一觸即發(fā)、發(fā)則不可抑止的感情狀態(tài)?!鄙鲜鲈娋浞从沉死畎咨钌顡?dān)憂著由于上層的腐敗而風(fēng)雨飄搖的大唐,這是他詩歌中憂患意識的體現(xiàn)。

          (二)對上層權(quán)貴荒淫享樂的不滿和譏諷

          安史之亂的爆發(fā),對李白有著非常大的震動,使其愈加關(guān)注當(dāng)時的政治,而上層權(quán)貴的荒淫享樂和人民的苦難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愛國憂民的詩人對此有著強烈的不滿。為此他寫了許多諷刺權(quán)貴的詩,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中寫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心中郁悶,“正緣權(quán)貴在朝,才使得萬事全非,自己又豈能依附豪門,摧眉折腰以辱身降志呢?”詩人寫對名山仙境的美好向往,正是源于對權(quán)貴的不滿和抗?fàn)?,這種情緒是比較明顯的,詩人蔑視權(quán)貴和堅持自我的信念在詩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三)對底層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李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十分關(guān)注民生,同情底層人民生活的苦難。隨著玄宗后期開始拓寬疆域,頻繁出兵,人民生活負擔(dān)加重,到了“安史之亂”之后,民眾生活十分困苦。這些都激發(fā)了李白匡扶社稷、關(guān)心人民的憂患意識,這在他的一些詩歌中也有充分體現(xiàn)?!豆棚L(fēng)》(人教版《語文讀本》第三冊)中“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就描寫了安祿山攻破洛陽之后的凄慘情景,戰(zhàn)亂之后的國家滿目瘡痍,李白正視和關(guān)切現(xiàn)實,憂患意識十分明顯。在“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關(guān)山月》)等詩中,詩人清楚地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并且給予他們深切的關(guān)注與擔(dān)憂。

          (四)對封建社會壓抑人才的不滿

          盛唐年間,玄宗勵精圖治,國家實行科舉制選拔人才,讀書人能夠依靠才華進入仕途,這對文人是極大的鼓勵。當(dāng)時的李白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滿懷抱負,渴望建功立業(yè)。然而,詩人沒有料到的是,后期玄宗耽于享樂,任人唯親,官場風(fēng)氣變得污濁,有志之士難以被重用。詩人的滿腹才華不能施展,很多士人懷才不遇,使他對壓抑人才的社會現(xiàn)狀十分不滿。在《行路難》(蘇教版九下)中有詩句“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種心情就有所體現(xiàn)?!斑@兩句想象離開長安后渡過黃河與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實際上是以山川的險阻比喻世路的艱難?!痹娋渚哂斜扰d意味,生動地寫出了滿懷壯志的詩人在遭遇“賜金放還”的打擊之后的失望和不滿。諸如此類的詩句還有許多,例如《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人教版語文讀本第三冊)中“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以及(《將進酒》(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這些詩句都體現(xiàn)出詩人滿腹才學(xué)卻無人賞識的悲哀不滿之情,因此這類詩歌都體現(xiàn)了他的憂患意識。

          二、李白詩憂患意識的成因

          人的情感并不是無端產(chǎn)生的,一種情感的出現(xiàn)是許多方面的原因?qū)е碌?,李白的憂患意識也和他自身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一)儒道思想文化的影響

          盛唐思想文化開放,李白更是將儒家、道家、佛家、游俠、縱橫等多家思想集于一身,但對于李白影響最深的還是儒道兩家的文化。道家思想在李白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狂傲不羈的性格,飄逸灑脫的氣質(zhì),都來源于這樣的思想基礎(chǔ)?!盵5]他對“不受約束的自由人生的向往,他的明朗、自信、壯大、奔放的感情,也基于這樣的人生向往?!盵6]所以李白在其詩歌中總是能夠直言心中情感,他對自我的追求使他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隨波逐流,因而能理智清醒地看到玄宗統(tǒng)治后期的種種弊病,并且以一種不受約束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而李白對于種種現(xiàn)實問題的關(guān)心和憂慮,渴望參與朝政,正是因為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袄畎资莻€功名心很強的人,有著強烈的‘濟蒼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7]即使李白清楚地看到了現(xiàn)實的黑暗,對朝廷失望,他也依舊希望建功立業(yè),匡扶社稷,甚至曾在“安史之亂”中入永王李幕,從軍報國??梢哉f李白積極入世,關(guān)心國家命運、人民疾苦的思想是貫穿其一生的。

          儒道兩家產(chǎn)生的不同影響,兩家思想的交織,是李白詩中憂患意識的主要成因。

          (二)盛唐時代環(huán)境因素

          李白經(jīng)歷了由盛世走向衰頹的一個階段,玄宗前期在前人統(tǒng)治的基礎(chǔ)上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并且任人唯賢,使當(dāng)時無論平民百姓還是才子賢人都渴望為國效力,所以當(dāng)時的少年李白一心憂國為國。但是當(dāng)他干謁失敗,前去長安求仕后,他的所見所聞讓他十分失望。他在長安看到了這個逐漸走向衰頹的朝廷的種種弊病,社會矛盾尖銳,人民生活困苦,他“看到的是官場的黑暗,心中充滿憤慨與不平。”《蜀道難》《行路難》等詩都體現(xiàn)了他的不滿。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那樣一個清明繁華的年代,當(dāng)玄宗后期社會問題逐漸爆發(fā)時,強烈的反差使得李白更加關(guān)心國家,所以在詩中表現(xiàn)了憂患意識。

          (三)李白自身個性與性格使然

          “李白人格最突出的特點,便是獨立不羈,不受任何約束?!彼娢闹械膽n患意識與他自身的個性有著很大關(guān)系,他正義善良、直率天真,即使現(xiàn)實世俗十分黑暗,也不與之同流合污,反而更加清醒地保持自我的精神。清醒的認識使得他看清了大唐的衰頹,文人的歷史使命感將其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完全激發(fā),他不滿社會壓抑人才,大膽譏諷當(dāng)時權(quán)貴,同情人們?nèi)罕姷目嚯y。李白十分渴望天下海晏河清,渴望一匡天下,李白骨子里豪爽的個性讓他在詩中直言憂患,鋪陳時弊。其浪漫主義情懷也促使他不斷探尋,企圖找到一個解決目前困境的方法。

          三、李白詩歌憂患意識的'當(dāng)代意義

          前面我們分析了李白詩歌憂患意識的表現(xiàn)和成因,下面我們談?wù)勗诋?dāng)下研究李白詩歌憂患意識的積極意義。

          (一)樹立青年關(guān)心家國天下的意識

          優(yōu)秀的詩歌都是“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無論是蘇教版還是人教版,中學(xué)語文教材中的李白詩歌都極具抒情性,藝術(shù)風(fēng)格豪邁飄逸,具有浪漫主義色彩,這使得他的詩歌更能打動人心。心憂天下,憂民愛民的思想感情也滲透在他“一生欲報主,百代期榮親”等詩歌中。當(dāng)代青年與大學(xué)生通過閱讀這些詩歌,可以體會到詩人當(dāng)時一心報國的澎湃感情,自覺樹立學(xué)習(xí)知識、關(guān)心國家、報效祖國的意識。

          (二)培養(yǎng)積極入世、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

          “盛唐人士積極入世、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睒酚^曠達已經(jīng)成了李白詩的顯著標(biāo)志,像“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薄疤焐也谋赜杏茫Ы鹕⒈M還復(fù)來”,都體現(xiàn)出了李白想要參與朝堂政治,匡扶社稷,實現(xiàn)自己人生理想的態(tài)度,這對于當(dāng)代青年具有激勵和帶動作用。尤其是即使詩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斷地遭受打擊,“但由于他始終向往著這樣的理想,他又始終保持著自負、自信和豁達、昂揚的精神風(fēng)貌?!薄八咽⑻剖咳说娜胧肋M取的精神高度升華了”,這對于當(dāng)代心理壓力不斷增大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種精神養(yǎng)料,能夠鼓勵當(dāng)今人們笑對人生,不輕易言敗。

          (三)有利于推崇曠達高遠的可貴人格

          李白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他的人生目標(biāo)從來不是偏安一隅,隨遇而安,而是能夠成為一代賢臣,輔佐皇帝開創(chuàng)盛世。這種理想不是空中樓閣,李白才華橫溢,既能夠堅持報國之心,也能夠清醒地看待時勢,并渴望糾正時弊,建功立業(yè)。因此,表現(xiàn)憂患意識的詩歌體現(xiàn)出了他曠達高遠的人生追求,對于當(dāng)代人培養(yǎng)高潔的人格具有引導(dǎo)作用,當(dāng)大多數(shù)人都追求安逸享樂時,正需要一股清正的力量來引導(dǎo)人們追求理想,而李白詩歌作為傳統(tǒng)文學(xué)中的優(yōu)秀作品,能給人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總的來說,中學(xué)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李白詩大多思想積極進取,在手法和內(nèi)容上都有著鮮明的特色。但李白詩歌并不是浮于云端的浪漫主義,其詩歌中有著深切的憂患意識,這與其自身性格、所接受的文化及其時代背景都息息相關(guān)。但是他的入世思想、愛國情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并不局限于當(dāng)時,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nèi)杂兄匾饬x和積極影響。詩仙李白的偉大思想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們,并散發(fā)著永恒的光輝。

          聲明 :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quán)所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