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總有一種人讓人肅然起敬。人世間,總有一些事讓人唏噓感慨。人世間,總有一些感動令人淚流滿面。人世間,總有一種情,感天動地!
阿尼帕,一位19個孩子共同的母親,其中有半數(shù)是和她沒有任何血緣關(guān)系的孤兒,囊括了維吾爾、哈薩克、漢、回等各個民族,沒有什么豪言壯語,僅僅是因為善良,僅僅是因為見不得這些孤兒孤苦伶仃、忍饑挨餓,出于母親的天性,她將他們無私地攬進懷里,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給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幸福的生活。她的心是平凡的,然而卻超越了民族、超越了親情、超越了人類的自私與小我,從而超越了絕大多數(shù)人。
善良和愛心雖然是大部分人都擁有的,我們許多人也不乏為社會上某些苦難與弱者的悲慘境遇而唏噓感嘆,流下不忍與同情的'眼淚,但如果將善良和愛心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卻絕非易事!因為這需要巨大的勇氣、無私奉獻與擔當精神,況且是在那樣艱難的生存處境中,我們自問有幾人能做到?所以我們大多數(shù)人只是勇于付出同情而難于付諸行動。相比而言,艾尼帕的行為是可敬可嘆的,阿尼帕的心是真正仁慈的的心,她擁有無比堅強的勇氣和無私的擔當精神,她當之無愧應該成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做為全社會善良的楷模、民族團結(jié)的楷模、人類慈善精神的典范!
由此想起一個關(guān)于天堂的話題:在我的理解中,假如真有天堂,那么必定是一個充滿祥和、善良、純凈和快樂的去處,而且只有心懷善良、內(nèi)心純凈的靈魂才能感召這種境界,與這種境界相應。相反,那種視他人的生命如草芥、殘暴殺害生命、內(nèi)心充滿仇恨、血債累累的靈魂怎么可能與天道的境界相應,從而感召天堂?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如果罪惡的靈魂可以感召天堂,那就沒有自然規(guī)律了!這是違反任何一種宗教教義的。如果因為仇恨、殘暴殺害生命的行為感召一種境界,那只有感召黑暗和苦難。毫無疑問,只有如阿尼帕這樣善良的靈魂才能與天道相應,感召天堂的善果。
善良就是天道,必將感召天堂。
《真愛》是觸及人們命運和靈魂的電影,影片中,19個孩子從過去的苦難到現(xiàn)在的幸福,用了3個時空來表現(xiàn),其中最難的是上世紀70年代,在那個時代還沒有進入商業(yè)社會,人和人之間的感情直接簡單,那時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幸福指數(shù)并不低,雖然時代不一樣,但人們對幸福的感受都一樣,那就是“愛”。
電影《真愛》
我為可愛的新疆人流淚,我為真愛流淚,我為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位母親和她的偉大母愛流淚。而這個眼淚是激動的眼淚,自豪的眼淚,是內(nèi)心震撼的眼淚……
是的,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曾在報紙,電臺,電視臺多次報道,感動了全新疆,感動了全中國。
有一次我在大街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場景,有個賣水果的維吾爾族小伙推著手推車準備從很多在大街上停放的汽車當中穿過去,但他害怕劃傷周圍的汽車,不知道怎么過,這時,有位漢族老大爺給小伙子指揮,讓他安全地從汽車中間過去。這就是我們新疆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且非常感人,幾乎人人每天都能看到,碰到。
阿尼帕大娘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但是,她做的事不普通,靠老公釘馬掌的微薄收入撫養(yǎng)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幾十年如一日,冬天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這是多大的愛,多么大的情懷,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們受苦,受難。為他們無私的遮風擋雨。
我們生活在無數(shù)個充滿真愛的家庭里,沐浴在充滿大愛的國度中。阿尼帕大娘的'家就是我們生活的縮影,也是我們天天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生活也是我們新疆人為之自豪的資本。
天山電影制片廠攝制的電影我是一部不落的去看,從小看到大,我也感受到該廠一步步走向成熟,一步步走向巔峰,小時候喜歡看《向?qū)А贰渡衩氐鸟勱牎贰栋Ωεc賽乃木》《買買提外傳》……最近幾年的《吐魯番情歌》《烏魯木齊的天空》等都是很好的電影??戳硕枷矚g,我總認為我們新疆的電影還有待發(fā)展,與內(nèi)地有著差距,覺得拍攝、剪輯、導演、演員還需努力。這次看到《真愛》這部影片后,我對新疆的電影及電影人充滿了信心。對我們的電影在內(nèi)地市場能夠打響,能夠站穩(wěn)腳跟充滿希望。談電影我是個外行,我只能看到表面,但就表面而論《真愛》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除了震撼還是震撼。拍攝地點,敘述的場景,自然風光,自然的生活,沒有刻意去表達什么,但是表達了很多,沒有刻意去說什么,但是說了很多。讓人聯(lián)想到嬉鬧與青山綠水中的童年,聯(lián)想到遠在千里之外為自己祝福的普通而偉大的母親站在木橋頭上盼望子女回家的情景。
這是一部好電影,體現(xiàn)了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美。沒有夸張手法,沒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
電影是一門直觀藝術(shù),它能達到很多藝術(shù)形式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電影用故事及它的感染力宣傳新疆,贊美新疆,推出新疆,用這種方式使內(nèi)地與新疆的距離更加拉進,進一步推動我們的旅游,搞活我們的經(jīng)濟,使更多的內(nèi)地同胞認識新疆,認識新疆的人,知道新疆的事,讓全國,乃至全世界都了解新疆的和諧及各民族之間的真愛。
電影《真愛》觀后感:真情鑄就偉大的愛
今年五月是自治區(qū)第32個民族團結(jié)教育月,新疆天山電影制片廠將阿尼帕·阿力馬洪的真實故事改編拍攝成電影《真愛》,在五月開始全國公映。5月24日,公司組織全體員工觀看影片,《真愛》用真實自然的故事與唯美的表現(xiàn)形式感動了我,觀影中,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淌,即使寫這篇觀后感,我也能感覺到自己內(nèi)心的激蕩,我的眼角竟然再一次泛起淚花,我甚至無法找到合適的語句來做這篇觀后感的題目,人間的偉大莫過于此,如此的真愛該如何詮釋?
《真愛》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它拍攝得如此唯美, 在講述故事的同時讓觀眾產(chǎn)生了心靈深處的共鳴,讓大愛廣為傳播。影片講述的故事是新疆各族人民長期以來相濡以沫、共同建設(shè)新疆、守望美好家園的心靈路程,影片中所表達的“母愛”就像是一條寬大的河流,在人間溫暖的河床上流淌,而這個河床是不分民族和地域的。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留白,就像潑墨的國畫一般,季節(jié)性畫面呈現(xiàn)得美輪美奐,音樂如同天籟,景語已經(jīng)變成了情語,這也是這部電影為什么會使觀眾們潸然淚下的原因,質(zhì)樸的情境留住了觀眾的心。純凈的天空、溫暖的氈房、風吹草動的畫面,表現(xiàn)了劇中人物在現(xiàn)實中經(jīng)受了種種磨難之后,內(nèi)心是如何獲取踏實和希望的。
《真愛》是觸及人們命運和靈魂的電影,影片中,19個孩子從過去的苦難到現(xiàn)在的幸福,用了3個時空來表現(xiàn),其中最難的是上世紀70年代,在那個時代還沒有進入商業(yè)社會,人和人之間的感情直接簡單,那時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幸福指數(shù)并不低,雖然時代不一樣,但人們對幸福的感受都一樣,那就是“愛”。阿尼帕媽媽的事跡讓我們感動,影片中老人滄桑的臉,她那雙粗糙的手,我們可以想象阿尼帕媽媽撫養(yǎng)19個孩子的不易,能感受到劇中人物的豐富情感。
《真愛》強大的感染力,讓人震撼不已,真愛的情懷和力量足以征服觀眾。偉大的母親,偉大的付出,偉大的真愛,這是跨越時代、民族、文化和一切社會界限的,所有的人生都是被這樣的愛滋養(yǎng)著,托舉著的。
《真愛》是真心之愛,人人身上皆有之,人人心中向往之,所以它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產(chǎn)生了強烈共鳴,這是良知與愛的力量的傳遞過程,也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傳遞正能量的和諧音符。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篇一】
由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策劃組織、新疆天山電影制片廠創(chuàng)作拍攝的電影《真愛》4月28日首映后,很多觀眾都被阿尼帕媽媽的事跡所感動,同時也被電影中唯美的畫面所感染。近日,記者采訪了影片的剪輯楊薇、編劇尹儉,與他們一同進入《真愛》電影的剪輯以及編劇的那些動人過程。
與“阿尼帕”同呼吸
“一步步地進入,慢慢地感動,這種感動融入到血液里的時候,我覺得阿尼帕媽媽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我就在與阿尼帕一起同呼吸,這種時候,我覺得我剪輯的這個作品就是成功的?!庇捌糨嫍钷闭f。
這位國家一級剪輯師,曾成功剪輯出很多的作品。而《真愛》是第一部讓她在整個工作過程中一直感動掉眼淚的作品。
“《真愛》這部影片是邊拍攝邊改劇本的。這是我跟劇組跟得最全的一部電影,影片還沒有開機,我就和劇組一起去了青河縣選景。每天劇組收工后,拍攝的素材都會及時送來,我就開始剪輯。我要在只有同期的條件下,做出完成片的效果,包括把音樂、畫面等效果都做出來。讓導演清楚,缺什么畫面、需要再拍什么畫面。每天劇組一收工,導演和我就進入到了剪輯的工作中。”楊薇說。
電影殺青后,楊薇帶著影片又開始了精細的剪輯工作。
“我給這部影片的定位就是寫意電影。讓大家看到最樸素的人做的最感動的事。為了更好更樸實地講好這個故事,我們拍攝了大量的素材,但為了影片的整體效果,一些內(nèi)容只好忍痛割愛剪輯掉了。對我來說剪輯時的取舍很難,為了保住影片主線的東西,一些精彩的內(nèi)容沒有和觀眾見面。但影片最終達到了一氣呵成的效果,一點兒都看不出剪輯的痕跡。”楊薇說。
“剪輯就是第一觀眾,所以剪輯想看到的就是觀眾想看到的,這就需要透徹了解作品,而剪輯《真愛》我覺得我做到了?!睏钷闭f。她還記得剪輯的時候,王彩霞被阿尼帕領(lǐng)回家的場景,第一次拍攝的時候是有語言對話的,但她總是覺得這個時候孩子有恐懼感,應該是不會跟陌生人說話的,于是,她將這個鏡頭剪輯成王彩霞哭而不說的畫面,沒有想到,這種不語卻更讓人隨著電影中的人物開始了“同呼吸”。
而電影中多民族又現(xiàn)代的背景音樂也是這部電影的一大亮點。
“我選擇音樂的.時候,還是將民族元素和國際元素結(jié)合起來了。像阿比包放牧時就配有呼麥,音樂很震撼,和現(xiàn)實場景很符合。阿爾曼葬禮時,女聲的維吾爾族哭喪歌一下就把觀眾帶到了那個悲涼的境界。這是我們從阿克蘇地區(qū)找來的一位80多歲的非遺傳承人唱的,與哈薩克族的呼麥音樂和在一起,讓觀眾感覺故事里的事就發(fā)生在自己的身邊?!睏钷闭f。
用愛來寫劇本
作為影片的編劇之一,尹儉對電影的劇情運用了自己的表達方式——淳樸。
“如果觀眾看《真愛》時流淚了,反思了,作為編劇,我覺得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币鼉€說。
短短的20多天就拿出了6稿劇本,這對編劇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但是,尹儉還是做到了,也拿出了讓人滿意的劇本。
“有選擇的真實就是藝術(shù),要遵循電影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來創(chuàng)作。面對一個真人真事的時候,我們在創(chuàng)作上用了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手法。一部電影的細節(jié)非常重要,這個母親是一個樸實的母親,我們創(chuàng)作了一些細節(jié),但是這些都是從真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尹儉說。
“寫劇本,是要帶著一顆謙卑和尊敬的心來寫的。阿尼帕媽媽是一個有愛的人,我覺得我們只要將這種感動放在心上,就一定能寫好這個劇本。這也是我為什么從一開始就要從王彩霞的鏡頭進入的原因。放在影片開始是基于敘事策略,這一段很感人、很容易引人入勝,也交代了這個孩子的來龍去脈。影片開始是長著頭瘡的小女孩,結(jié)尾是留著長長辮子的美麗姑娘,是一個首尾呼應的處理?!币鼉€說。
如何才能在電影中體現(xiàn)阿尼帕媽媽養(yǎng)育的19個孩子呢?對此,尹儉也有自己的辦法。
“兩次找裁縫改衣服,一次是父親阿比伯,一次是母親阿尼帕。這樣設(shè)計出于兩個考慮,一個是因為電影里阿尼帕養(yǎng)育了19個孩子,跨度很大,從1974年到1984年再到現(xiàn)在。怎么體現(xiàn)這些孩子的存在?就通過改衣服。另一方面,我們小時候都是大人的衣服給小孩穿,老大的衣服給老二穿……這樣一件衣服,它并不是新的,但會讓人覺得非常幸福,引起共鳴?!币鼉€說。
當尹儉第一次看完電影后,流下了淚水?!拔伊η竽軌蜃層^眾覺得真實,讓觀眾看完電影以后都能說,對!就是這個媽媽。我覺得這個時候我是成功的。母愛是一種全球化視野下的主流價值觀,是可以引起大家共同情感儲備的話題?!墩鎼邸纷屛疫M入了創(chuàng)作的發(fā)瘋階段,很多時候我都用手機邊寫邊發(fā)給導演。鏡頭的信息量非常大,但是我們的中心價值都沒有離開過媽媽這個核心。我們經(jīng)常說這是一位母親催生的一部電影。不管人類有多少變化,愛是不變的,是民族之間、地區(qū)之間、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根本道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正能量?!?/p>
談到創(chuàng)作這部影片的初衷,編劇尹儉只用了兩個字:感動。他說,在生活節(jié)奏加快的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yōu)楣ぷ髅G、為生活奔波,此時,這個平凡的母親能讓人靜下心來,慢慢地感受這種真實的情懷,感受這種超越民族的大愛。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篇二】
5月22日,高新區(qū)(新市區(qū))機關(guān)工委組織全區(qū)黨員干部觀看電影《真愛》,區(qū)安監(jiān)局的黨員干部二十余人到場觀看,此片讓在坐的黨員干部再次感受到了純潔的人性之美,被阿尼帕這位維吾爾族母親的善良、勤勞、大愛所感動,在母愛面前灑下了一串串熱淚。 我們?yōu)榭蓯鄣男陆肆鳒I,為真愛流淚,為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位母親和她的偉大母愛流淚。而這個眼淚是激動的眼淚,自豪的眼淚,是內(nèi)心震撼的眼淚……
阿尼帕大娘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但是,她做的事不普通,靠老公釘馬掌的微薄收入撫養(yǎng)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幾十年如一日,冬天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這是多大的愛,多么大的情懷,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們受苦,受難,為他們無私的遮風擋雨。
我們生活在無數(shù)個充滿真愛的家庭里,沐浴在充滿大愛的國度中。阿尼帕大娘的家就是我們生活的縮影,也是我們天天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生活也是我們新疆人為之自豪的資本。
《真愛》這部電影給我們的感覺除了震撼還是震撼。拍攝地點,敘述的場景,自然風光,自然的生活,沒有刻意去表達什么,但是表達了很多,沒有刻意去說什么,但是說了很多。讓人聯(lián)想到嬉鬧與青山綠水中的童年,聯(lián)想到遠在千里之外為自己祝福的普通而偉大的母親站在木橋頭上盼望子女回家的情景。
這部電影體現(xiàn)了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美。沒有夸張手法,沒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戳恕墩鎼邸纷屛覀兊撵`魂得到一次凈化,讓我們對善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因為我們都是人,做一個善良的人,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用《真愛》電影的感染力宣傳新疆,贊美新疆,推出新疆,用這種方式使內(nèi)地與新疆的距離更加拉進,進一步推動我們的旅游,搞活我們的經(jīng)濟,使更多的內(nèi)地同胞認識新疆,認識新疆的人,知道新疆的事,讓全國,乃至全世界都了解新疆的和諧及各民族之間的真愛。